xx美丽乡村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现状概况 (2)

区位分析 (3)

案例借鉴 (4)

项目定位 (4)

规划理念 (4)

规划目标 (5)

规划说明 (5)

新型农村规划策略和思路 (7)

产业规划 (8)

产业发展 (8)

广场规划 (9)

绿地规划 (9)

水系规划 (9)

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规划 (9)

现状概况

(一)行政概况。

光明村位于宿州市南15公里,206国道从西侧纵穿而过,村内现有两条总长5.4公里水泥路横贯东西;两条砂石路,一条水泥路沟通南北,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方便。全村10个自然村,941户,4643口人,耕地面积9460亩,人均耕地2.04亩。村党总支下辖光明、黄沟、雪鸽面粉三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109名党员。

(二)自然环境状况。

光明村位于东经117°01′40.2″,北纬33°29′21.6″,全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4℃,无霜期为210天左右,年降雨量890毫米,日照时数2400小时以上,≥0℃的有效积温5300℃以上,太阳总辐射129千卡/cm2,适宜一年两熟制栽培。目前复种指数已达190%以上。土质属砂礓黑土类型。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占90%以上,剩余部分为大棚蔬菜。

全村现有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1家,存栏万只蛋鸡的养鸡户1家,存栏3000对种鸽的养殖户1家。

(三)自然庄状况。

由于前些年村庄规划做得不够,管理不严造成私乱搭建现象较为普遍,从村内无序向村外扩展,造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土地浪费严重。光明村现有十个自然庄占地就达1318.4亩,具体情况如下表:

光明村自然庄现状统计表

2008年光明村就已经被区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初步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截止到2010年底规划新区内已建成居民住宅楼750余套,460户村民喜迁新居。近300套居民住宅楼正在建设中。按照规划,前徐、小徐两庄进行老庄改造,现已建成100余套居民住宅楼。投资120万元的“邱寨希望小学”及投资12余万元的“光明卫生室”已交付使用。光明新区已完成小任庄至206国道宽3.5米的水泥路铺设工程;前徐庄至206国道宽7米的水泥路及邱寨庄至新区的水泥路铺设工程,并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能路灯144盏。新区内3000米的下水道及4000米的绿化带工程已经完成,安全水工程已经启动实施;宿州-光明的客运专线已与客运公司签订协议,近期将开工建设。

(五)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作物产量不稳,不能做到旱涝保收;二是机械化水平低,大型农业生产机械没有,一家一户的小型农机具作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三是合作组织尚未健全。专业化服务水平低;四是养殖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风险大,环境有污染;五是居住分散,环境差、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

区位分析

桃源镇光明村位于宿州市的南部,206国道紧邻村子西边而过,距离宿州市很近,交通比那里,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返乡的浪潮将来会逐步凸显,桃源镇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发展成为宿州市的卫星城镇的巨大潜力,生态环境优越,具有打造成为生态田园城镇的优势。

光明村作为桃园镇的一个村子,这些优势都会逐步的辐射到光明村,同时也对光明村的

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的前瞻性要求我们立足于20年后甚至50年后来做一个成熟的、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案例借鉴

沛县思路:引导部分人先行加入新农村建设,通过环境改变生活引导农民进行生活习惯转变,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沙集模式:开辟“公司+农户+网络”新型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减少劳动力外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舞动乡村:城市活动在农村里的缩影再现,引导农民加入到精神文化生活的大队伍中。

项目定位

建设成为安徽省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基地,甚至成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可实施性成功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树立新的标杆和成熟的榜样,切实改善农村生活面貌,为农民增收和产业转型谋求新的突破。

光明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宿州市中心城区距离较近,具有打造成宿州市的后花园,宿州市的农家乐体验基地的良好条件。

规划理念

通过对新型社区的优化配套,完善农民生活,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避免城市与农村发展互相脱节、贫富差距逐渐加大,逐步探讨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

1.优化道路网络:结合现状道路及发展需求,形成三纵四横道路骨架网络。

2.美化水系景观:点线结合,完善水系网络,与现代高标准农牧业及大地景观结合形

成规划景观系统

3.整合产业结构:结合现状已有产业,探求新型产业发展联动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完整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完整配套,发展诉求设施提前加速配套。

5.优化产业模式:逐步突破农户+公司产业模式,创造新型农户+公司+网络新型产业

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综合竞争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民生

活加速步入小康社会。

6.提升文化建设:建设文化站、科普科教中心、全民建设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先进

农业教育基地,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小型城市文化生活水平,避免文化生

活和经济建设脱节。

7.新村形态规划:现状建成区联排居住形式,规划区院落式+单家独院式混合模式。

农民按需进行选择,打破单一新农村联排格局,探索新型适合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院落式的布局尽可能有效的解决现状新农村出现的空巢现象,增强邻里关系,可在

今后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行。

8.功能分区规划:休闲娱乐型和示范教育型空间隔离;农牧结合,打造可持续发展农

牧业;景观与农业结合,农业不再是单一的农业,大田风光为视觉享受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