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PPT课件
小儿静脉输液ppt课件
选择方法
二摸
三鉴别
血管显露程度 血管深、浅度
摸清血管走形 感触血管弹性
鉴别动、静脉
第一部分
动、静脉鉴别
外观 触摸感
静脉 浅蓝色、隐约可见 无搏动,薄易被压瘪
动脉 正常肤色或浅红色,饱满
有搏动,不易被压瘪
穿刺成功 回血缓慢,血色暗红
回血快,血色鲜红
推注液体 回心血,局部无苍白区 离心血,局部出现苍白区
无菌术
无菌意识 正确消毒方法
敷料的应用 正确的固定方法
记录
消毒剂的特性 局部麻醉
冲管、封管技术 留置时间
监测评估
患者 的评估
穿刺工具 的选择
皮肤准备
护理与 维护
成果
1、程序化操作 2、减少穿刺次数 3、减少并发症 4、减少病人费用 5、减少劳动强度 6、提高病人满意度 7、减少针刺伤 8、安全
第一部分
头皮静脉特点
网 状 分 布 无 静 脉 瓣
表 浅 易 见 不 易 滑 动
压 力 小 不 易 回 血
动 静 脉 伴 行
参考文献: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75
第一部分
穿刺部位的选择
参考文献:崔焱.儿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4-135
第一部分
一看
第四部分
穿刺技巧
02
如何辨别 细小血管 能否穿刺
第四部分
穿刺技巧
03
穿刺过的血管 如何穿刺?
分享
临床现状
手 背 静 脉
足 背 静 脉
腋
大
静
隐
脉
静
脉
分享
临床现状
脐静脉
PICC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1.六步洗手法洗手2.检查周围环境安静,室内光线充足,室温合适3.第1次核对姓性龄床:你好,请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注意查看手腕带)4.表明身份:我是孩子的主管医生5.告知操作目的、意义,并交代配合事项:现在因为孩子病情需要(或具体疾病),需要给孩子挂瓶(或具体药名),待会操作过程中请帮忙固定一下小孩子,现在请让我看一下宝宝的情况。
6.确定穿刺部位:常选取额正中静脉、眶上静脉,颞前静脉及耳后静脉,现我们选取患儿的左侧颞前静脉,局部皮肤完好无破损,静脉粗直有弹性。
7.排空膀胱;现在请带孩子上个厕所(请给宝宝穿好纸尿裤)8.物品准备:治疗盘、弯盘、安尔碘(新洁尔灭)、棉签、垫巾、输液器、输液贴、已配好的药品、医嘱单、输液卡9.核对医嘱、相关信息、药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已配好的药品无配伍禁忌,外观清澈,无混浊,无沉淀,在有效期内。
(如果是输液瓶:注意检查瓶身瓶底无裂缝)10.安尔碘消毒瓶口11.检查输液器:外包装良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
12.打开输液器包装,关闭输液器,注意乳头处连接13.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14.一次排气:排气至乳头处(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输液器内无气体。
15.备输液贴16.铺好垫巾17.消毒:现在要给孩子消毒了,请帮忙固定好孩子。
消毒2遍,消毒范围大于5cm。
(注意避开耳部、眼周)18.再次排气至末端(眼睛下到上看),输液器内无气体。
19.第2次核对:孩子叫什么名字,现在要帮孩子扎针了。
20.穿刺:30度穿刺,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打开输液器,液体输入通畅21.贴输液贴,交代注意事项:现在给孩子挂号瓶了,不要让孩子随意撕扯输液贴,不要随意调整输液滴速,孩子在挂瓶期间有什么舒服,请及时跟医生联系。
22.调整输液滴速:20-40滴/分23.第3次核对:孩子叫什么名字。
现在给孩子挂号瓶了,谢谢你的配合。
24.协助患儿穿戴好衣物,恢复体位。
25.填写输液卡26.再次洗手27.操作完毕。
静脉注射ppt课件
后,在静脉上方穿刺
9
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入针 血头 管未 内刺
未针
血 管
完 全 进
头 ( 尖
入)
透针
对头
侧 血
()
尖
管穿
破 对 侧 血 管
针 头 ( 尖 ) 刺
10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6.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0.5—1cm,松开止血带
7.注射毕,将干棉签放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
8.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清理 用物并作好记录
6
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1.严格执行无菌及三查八对制度 2.选择血管时应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
近心端,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或安尔碘消毒2次待干
无菌 手套 无菌 纱布
3
部位
四肢 浅静脉
小儿头 皮静脉
股 静脉
4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按医嘱备药 2.携物品至患者处,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 3.选择合适静脉,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 4.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
5
操作步骤
5.查对,接头皮针头并排气,针尖斜面向上,并与皮肤 呈15°—30°,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7
注意事项
4.如出现局部血肿,应立即松止血带,拔出针头, 按压局部,另选其它静脉
5.随时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局部及病情变化,防 止渗血或皮下血肿,并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8
穿刺要点
肥胖患者:进针角度应稍大30°—40° 消瘦患者:穿刺时固定静脉,正面或侧面刺入 水肿患者: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课件
患者舒适度
团队合作
随着医疗理念的进步,未来小儿静脉穿刺 将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如减轻疼痛、 减少并发症等。
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之 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未来将更加注重团 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课件
• 引言 • 小儿静脉穿刺基础知识 •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 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特别是在儿科 护理中应用广泛。由于小儿血管较细,且容易产生恐惧和抗 拒心理,因此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 儿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过度操作
避免因反复穿刺而对患儿造成不 必要的伤害。
与患儿家长沟通
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解释情况, 并寻求家长的配合与理解。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5岁男孩,因感冒发烧就诊。在儿科门诊,护士利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一次性成功地穿刺了患儿的头皮静脉,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案例二
一名2岁女孩,因腹泻脱水需要输液治疗。在急诊科,经验丰富的护士凭借熟练 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迅速找到患儿的四肢静脉,确保了及时有效的补液。
记录相关信息
记录穿刺时间、部位、操 作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 核对。
04
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患儿的安抚与沟通
确保患儿安静、放松
在穿刺前,与患儿进行适当的安抚和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使 其保持安静和放松的状态。
解释穿刺过程
向患儿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和过程,让其有心理准备,减少恐惧感。
鼓励与表扬
在穿刺过程中,适时给予患儿鼓励和表扬,增强其信心和配合度。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小儿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它要求护理人员技术严格熟练。
头部的静脉穿刺固定比较牢固,避免了宝宝在看到手部穿刺时引起恐惧和哭闹,防止用手抓挠静脉穿刺的针头,同时也便于家长看护宝宝。
1.小儿头皮静脉分布首先我们看下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图:常见血管包括正中静脉、额上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2.小儿头皮静脉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丰富、表浅、易于固定;分支甚多、交错成网。
3.小儿头皮动静脉的鉴别4.穿刺前期准备(1)患儿及家长的准备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穿刺前告知患儿家长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大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
同时告知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部及腿部的方法。
(2)护士的准备患儿哭闹时,患儿的家长心情焦虑,心疼孩子遇事易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排除干扰。
(3)环境的准备穿刺时光线的强度、明亮度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散大。
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露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
(4)皮肤准备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5.穿刺时技巧.进针时机:最佳是小儿刚开始啼哭进针点:避免在凹处进针进针角度:一般5°--15°进针距离: 较短的血管应离血管一定距离进针感觉: 穿皮感、硬膜感、脱空感6.穿刺后固定.(1)将头皮针塑料管弯成“s”字型,形成的弯曲多且曲率小形成缓冲,根据力学原理,针头的横向拉力减小。
(2)将头皮针塑料管下垂部分固定在患儿的耳廓上,针头以外相应又增加了一个固定点,针头所受横向拉力相应减小,针头的稳固性增加。
7.穿刺后护理.确保输液通畅,告知家属不可触碰穿刺处,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摇动,以防针头移位、脱针、堵针等。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PPT课件
儿科特点
❖ 年龄小,血管条件差
❖疾病患儿有肥胖,脱水,水肿,休克,血容量 不足等问题
❖ 长期反复穿刺血管破坏大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穿刺技巧分析
1
选择合适的静脉
选择留置针的型号
2
3
规范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穿刺技巧分析
4
护患双方的配合
5 选择合适的环境
血管部位的选择
常见小儿穿刺部位的选择: 1.头皮浅静脉 2.手背静脉 3. 大隐静脉 4.足背静脉
怎样提高穿刺 ❖1. 加强穿刺练习 ❖2.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3. 累计经验,多看多琢磨
总结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与失败,不仅与患儿 的胖瘦,肤色,解剖位置有关,也与循环障碍, 水肿等很大关联
❖与护士穿刺技巧的掌握
❖留针时长与固定方法有相关性
谢谢观看
评估血管方法:水肿患儿
❖水肿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组织间隙积聚过多 的液体,致使表浅静脉不易看到或触及。
❖对于此类病人的血管,可用两条止血带捆扎病人 肢体,上下相距15cm,肢体远端一条最好选较 宽的止血带,捆扎在病人的肘部、腕部或踝部, 1min后松开下面一条,这时即可看到静脉。
血管条件的选择
❖首先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 脉瓣易于固定的血管,并避开关节。
套管针型号的选择
• 小儿主要选择24G留置针 • 根据血管条件,年长儿可选择20G或22G • 一般不使用直型留置针,防止小儿活动后易脱
出
套管针型号的选择
不同手对比
规范的操作方法
儿科特殊穿刺方法
▪ 对肥胖且血管较细的患儿,穿刺前应认真评估患 儿四肢及头部血管,选择较粗,弹性好的血管, 尽量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血管穿刺,不要盲目下针
头皮静脉输液法PPT课件
小儿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 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 管,切
2、 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穿刺时应从静脉一端
3、 固定针头要牢固,针头不可漂浮在皮肤上。 4 、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将消毒棉放在穿刺部 位、快速拔出针头,纵向按压3—5分钟,切忌揉搓。
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 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拇指与中指执针柄前后,食指在针柄 上固定:持得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固定 :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静脉输液的一半, 头皮针固定才是静脉输液的关键。 1、头皮针固定
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 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针眼。 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 向上、向前交叉固定。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 四根胶布固定。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 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上,或绕头一圈固 定。
6 、在小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面色、神 志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位, 瓶内液体有无走空,连接处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 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 3.其他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 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课件
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选择
枕静脉及其他 耳后静脉 颞浅静脉及额浅静脉 额正中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
❖ 1、额正中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 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紧绷皮肤后 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角度变小, 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于血管平 行推进。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
操作者的心理
❖ 1、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患儿家属往往容易 感情用事,加上患儿大都是独身子女,家长的过分疼爱等 因素容易造成操作者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操作前就开始 叨唠,要求操作者一次性成功,万一失败就会不理解,甚 至言语激烈,但是我们应主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多于 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增加信任感。
2
3
右手打开打开输液器开
关,观察通畅后贴胶布。
第一条胶布贴于针柄--在悬空的针柄下垫棉球--第二条带棉纱的贴在 针眼处---第三条从针柄 下交叉向上粘贴---第四 条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 上弯曲成一个小圆形后 固定---第五条将头皮针 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头 皮上绕头一圈或几圈。
针头固定的注意事项
❖ 1、患儿比较烦躁,或天气热易出汗,胶布不易 黏住的时候,可用胶布绕几圈,以防针头脱出。 绕圈的时候用手按压住胶布的一头防止拉扯胶布 时针头移位。
❖ 2、颞静脉:该静脉细长浅直,不易滑动。能看清 静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 向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看不清静脉者可用食指 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向在手指引导 下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
❖ 3、耳后静脉及枕静脉: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 脆。进针应小角度,浅进针。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
❖ 2、固定后,教患儿家属横抱患儿,穿刺面朝外, 一只手夹于家属腋下,抓住另外一只手,防止患 儿拽输液器。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14
五、并发症:
1、静脉炎:立即停止该静脉输注,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如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逆流不进,颜色鲜红。立 即拨针,停止输注,穿刺点局部按压,防止血肿
3、穿刺部位红肿、感染:停止该静脉输注,局部保持干 燥,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2、耳后静脉稍粗,但略弯曲,易滑动,皮下脂肪厚, 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作为次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头相关皮知识浅静脉示意图
二、操作前准备: (以穿刺输液为例)
1、患儿准备: (1)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目的、过程,
取得家长的配合。 (2)穿刺前安抚患儿,对不合作者给以
适当的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穿刺抽血或 输液是常用的操作技术。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且静脉表 浅暴露较好,尤其用于输液易于固定, 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故婴幼儿静脉输 液多采用头皮静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1
一、头皮穿刺静脉选择:
1、额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易固定、 暴露明显,是最常选用的头皮穿刺静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4
2、材料及器械准备:
(1)笔、治疗卡、输液器、药物、瓶套等
(2)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头皮针(大 多选紫色5.5号)、 5ml或10ml注射器、 生理盐水、备皮刀、纱布、治疗巾、弯 盘、碘伏、棉签、输液胶贴或胶布。
(3)其它:快速手消毒剂、利器盒等,必 要时备束缚带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7
2、穿刺静脉选择:选择适宜的静脉血管, 常用的血管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前的准备
❖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置弯盘、备皮刀、安尓碘、棉签、 输液贴、输液器(4.5号、5.0号或5.5号)快速
手消毒剂、弹力绷带。
❖皮肤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
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顺着 毛发生长方向剃除进针部位周 围约3cm处的毛发,避开受损、 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操作步骤
❖ 1)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过程,取得家长的配合。 ❖ 2)认真核对医嘱及患儿姓名、性别、年龄。 ❖ 3)洗手、戴口罩。 ❖ 4)进行静脉穿刺前应再次核对上述内容。 ❖ 5)穿刺前,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取得患儿的配合。对不合作给予适当的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
剂。 ❖ 6)体位:患儿仰卧位,助手站于患儿足端,固定其肢体、头部,妥善约束患儿,必要时采用全身
约束法。 ❖ 7)局部消毒:0.2%安尔碘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 ❖ 8)穿刺:一次性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关水止,去除头皮针针套,以左手拇指、食指绷紧
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沿静脉走向,与皮肤成5—15°角进针,针尖 进皮下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松开水止,静脉通畅,输液贴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 5.针头的固定
❖ 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固定针柄于小儿 头上,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 小棉球
❖ 用第二根带敷贴的输液贴粘贴在针体并遮住针眼 ❖ 第三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 ❖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耳廓上。避免影响患儿视线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3.回血观察:头皮静脉穿刺时不用止血带,静脉管壁两端无压力差,
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肢静脉回血慢,若患儿血管较瘪、回血 较慢或者不回血时,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是否回血。
4.外渗:如果是一条很清楚、充盈度也很好的血管,由于进针过快或
患儿头摇动等原因,虽然有回血,但是松开调节器却隆起“小包”,那 是穿破了血管壁,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儿,不要将针头拔出 ,再慢慢平行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开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 儿痛苦,也能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2.进针: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
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 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 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 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 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 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 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 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 而看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 管比较深
注意鉴别动静脉
❖ 外观 ❖ 触摸 ❖ 按压 ❖ 血流 ❖ 血色 ❖ 液体滴入
静脉 浅蓝色 无搏动 凹陷 向心 暗红 顺畅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鲜红 不畅,苍白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也常 用;
❖ 3.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 且不好护理;
❖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 但易滑动。对不太清晰或 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 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 管走向、深浅、粗细、滑 动度,然后穿刺
头皮针的选择
❖ 一般选择4.5、5.0、5.5号头皮针为小儿穿刺,因 为这三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 根据血管的走向,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 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 引起液体外渗.
❖ 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可用5.5号头皮 针或静脉留置针。
输液前的准备
1.首先是护理人员的准备: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不让不
愉快的事及工作以外的事使自己分心,集中精力,相信自 己一定能成功。 2. 其次是患儿的准备:患儿大多对医院的环境陌生,产生 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情绪表现的比较烦躁, 所以给患儿输液前,要有耐心,多给表扬和鼓励,尽量取 得患儿的合作。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 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根据患儿的年龄作好解释工作;
LOGO
小儿静脉头皮穿刺
小儿静脉头皮穿刺
❖ 一、目的: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输液、输血和静脉
给药等治疗。
❖ 二、适应症:
1、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3、输入药物,维持营养,供给热量。
❖ 三、禁忌症:
❖ 头部外伤或感染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 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 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 均不影响回流
固定针头穿刺处,根据病人 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为20-40滴/分。年老体弱、 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滴入速度宜慢,高钾药物、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速度 宜慢,脱水严重、输利尿剂速度宜快。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时常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
吸,见回血时,表示穿刺成功。 ❖ 9)执行单记录时间、滴速,签名 ❖ 10)穿刺结束后,将患儿置于合适卧位,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再次核对、整理用物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 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3拇指与中指执针柄的前后 ,食指在针柄上固定,
优点:持的更稳,不易晃动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嘱咐家
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 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 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 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持针手法
❖ 二指法和三指法 1.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此手法的缺点: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 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 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 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 刺失败。
2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