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15教案教学设计讲

合集下载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观看一部与唐宋诗词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3.作业要求:
-必做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诗词鉴赏能力;
-选做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情感态度,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基本知识:介绍唐宋诗词的格律、韵律、对仗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艺术特色:讲解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概念,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进行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魅力。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举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唐宋诗词: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提高学生的语感;
2.比较法: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诗词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唐宋诗词的格律、韵律、对仗等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诗词鉴赏中;
2.深入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感悟唐宋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诗词基本知识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唐宋诗词的格律、韵律、对仗等基本知识;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词的基本技巧,如对仗练习、诗词创作等;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唐宋诗词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唐宋诗词概述教学要点:介绍唐宋诗词的起源、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2. 第二课时:唐代诗词鉴赏教学要点:选取一首唐代著名诗词,进行分析、解读和诵读。

3. 第三课时:宋代诗词鉴赏教学要点:选取一首宋代著名诗词,进行分析、解读和诵读。

4. 第四课时:诗词鉴赏方法探讨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 第五课时:诗词创作与诵读比赛教学要点:学生创作诗词,进行诵读比赛,互相评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诗词原文、图片、音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诗词鉴赏笔记、创作作品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诵读比赛: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诗词创作、诵读技巧、语言表达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2. 参考资料:相关诗词鉴赏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4. 诵读道具:古典乐器、服饰等。

5. 评价工具:评价表、评分标准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唐宋诗词概述教学内容:介绍唐宋诗词的起源、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互动提问。

2. 第二课时:唐代诗词鉴赏教学内容:选取一首唐代著名诗词,进行分析、解读和诵读。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唐宋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韵律、意境、情感。

2. 选取唐宋诗词代表作品进行鉴赏与诵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代表作品的鉴赏与诵读。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分析代表作品。

2. 互动法:讨论、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 实践法:诵读、模仿,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唐宋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代表性诗人的创作风格。

3. 鉴赏与诵读:选取唐宋诗词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诵读。

4. 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5. 实践: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练习,教师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诗词鉴赏练习,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诵读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诗词鉴赏练习的质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唐宋诗词鉴赏教材,提供丰富的诗词作品和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播放诗词朗诵、音乐等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深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唐宋诗词基本特点,进行诗词鉴赏的基本训练。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诵读技巧。

3. 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宋诗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宋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诵读。

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诗词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词诵读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唐宋诗词资料,包括文本和音频、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准备诗词朗诵背景音乐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宋诗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选取的诗词作品,分析其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鉴赏: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诗词朗诵视频,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诵读:指导学生进行诗词诵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5.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诗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诵读表现:评估学生在诗词诵读中的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诗词创作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技巧。

2. 开展诗词创作研讨会,让学生交流创作心得。

3. 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诗词比赛和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诗词诵读进展。

3.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唐宋诗词概述1.1 诗词的起源与发展1.2 唐宋诗词的特点与成就1.3 鉴赏与诵读唐宋诗词的意义第二章:唐代诗词鉴赏与诵读2.1 李白《将进酒》2.2 杜甫《登高》2.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4 王之涣《登鹳雀楼》第三章:宋代诗词鉴赏与诵读3.1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2 李清照《如梦令》3.3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4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第四章:唐宋诗词主题与情感探究4.1 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赞美4.2 人生哲理的感悟与思考4.3 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4.4 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第五章:唐宋诗词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5.1 诗词的结构与韵律5.2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鉴赏5.3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与欣赏5.4 诗人个人风格的体现与辨识第六章:唐代诗词中的自然景观描绘6.1 王维《山居秋暝》6.2 王维《汉江临眺》6.3 孟浩然《宿建德江》6.4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七章:宋代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感悟7.1 范仲淹《岳阳楼记》7.2 欧阳修《醉翁亭记》7.3 苏轼《赤壁赋》7.4 朱熹《观书有感》第八章: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8.1 杜甫《三吏》8.2 杜甫《三别》8.3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8.4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第九章: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9.1 李白《静夜思》9.2 杜甫《月夜忆舍弟》9.3 李清照《如梦令》9.4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第十章:唐宋诗词中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续)10.1 诗词中的象征与隐喻10.2 诗词中的对比与衬托10.3 诗词中的寓言与讽刺10.4 诗词中的夸张与排比第十一章:诗词中的音韵美与节奏感11.1 诗词的平水韵与韵脚的运用11.2 诗词的节奏与音律11.3 诗词中的对仗与排比11.4 诗词的音乐性与韵律美第十二章: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12.1 意象的创造与解读12.2 意境的营造与感受12.3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与空间转换12.4 诗词中的意象组合与意境拓展第十三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13.1 比喻与拟人13.2 对偶与排比13.3 夸张与讽刺13.4 设问与反问第十四章:诗词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4.1 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14.2 诗词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14.3 唐宋诗词与文化传统14.4 诗词中的地域特色与风俗习惯第十五章:唐宋诗词的创作与传承15.1 诗词的创作动机与过程15.2 诗词的传承与发展15.3 当代诗词创作与唐宋诗词的关系15.4 诗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唐宋诗词的基本知识、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诗词中的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

高中语文《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唐诗宋词专题鉴赏与诵读之《读懂“诗家语”》教学设计江苏省常熟市中学黄月芳教学目标:1、了解、归纳唐诗宋词用语的特点2、体会作者“别有用心”的表达,鉴赏其妙处3、明确诗词鉴赏题型,精确表达教学重难点:1、会鉴赏2、精表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品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句话非常形象生动的讲出了诗词和散文的区别:“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可见,相较于散文而言,诗词的理解更难把握一些,因为它从“形”到“质”都已发生了改变。

它是一种变形的语言,王安石就将这样的语言称为“诗家语”。

它的用字用语,自有规律和特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与诵读“诗家语”,把它作为诗词鉴赏的入门法宝,体会诗人“别有用心”的表达,鉴赏其的妙处。

二、课堂探究(一)温故知新:走进“诗家语”,了解、归纳唐诗宋词用字用语的特点(能理解)1、翻译划线句子(把它当作文言文字字落实翻译)第一组: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第二组: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第三组: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四组: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2、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2、归纳以上每组诗词句的用语特点①词性改变:“肥”“红”“绿”②词序倒装:鹦鹉洲芳草萋萋;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③省略压缩:纯名词组合,省略了其它成分④艺术表达:用了比喻、化抽象为形象的艺术手法(二)渐入佳境:小组合作探究,品味“诗家语”,鉴赏妙处(会鉴赏)要求:任选一句,指出以下“诗家语”用字用词的特点,并鉴赏、总结其妙处1、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用字用语特点:词性改变鉴赏:“绿”字,有使树变绿之意,春风吹拂,使山林染上了绿意,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体验与探究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与研讨》说课稿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体验与探究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与研讨》说课稿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体验与探究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与研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针对高三学生编写的语文选修教材,内容主要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鉴赏与研讨。

散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将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代表作品和特点,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术语。

2. 能力目标通过鉴赏与研讨,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与探究唐宋八大家散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学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鉴赏与研讨:学生应了解八大家的代表作品,分析其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鉴赏:学生需要培养对散文的审美能力,理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意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解读或感知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阅读分析法:通过对散文作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互动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分享看法和观点,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学手段•课件展示:通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散文的文本和相关分析,辅助学生理解和思考。

•教学实物:使用散文的实物或图片,辅助学生对散文内容进行想象和理解。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论语》中的散文特色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论语》中的散文特色,例如气势恢宏、用典质朴等。

学生积极参与,回忆并讲解相关内容。

鉴赏与分析(35分钟)1.教师展示《论语》中的经典散文段落,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好奇。

《体验与探究 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

《体验与探究 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咏史怀古诗基本知识。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过程(一)内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游览、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二)再现课文整体感知咏史怀古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蜀相》杜甫4.《咏怀古迹》(其三)杜甫明确: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借怀想周瑜的英雄伟业,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

抑郁沉挫地表达了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衬托,对比,用典)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恢复中原的宏愿及英雄迟暮的感慨。

(用典借古讽今)3.《蜀相》杜甫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以古人自况。

(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衬托、用典)4.《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对比)(三)题目特点1、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2、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如:《咏怀古迹(其三)》3、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越中览古》(四)常用表现手法1、对比/反衬(今昔对比、事物之间对比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用典(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引用历史故事)4、虚实(想象)(五)常见意象及典故(补充)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等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马嵬、华清宫、乌江亭等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体验与探究 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5

《体验与探究 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中品味;同桌间讨论分析,教师结合多媒体点拨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人物形象类题型如何规范解答【教学方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是如何对人进行评价的呢?如果词人在遥远的古代,我们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知五柳之怡情田园。

在诗歌的天空里,英雄、征人、游子、悲士、隐士、宫女、思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如群星闪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概念人物形象: 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主要是咏物诗及托物言志的诗)景物形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抒情的诗歌)三、鉴赏人物形象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点拨步骤:基本特征+身份;+依据+主旨情感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点拨:分析形象的技巧及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基本特征+身份)用几个词语(多为形容词)概括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及其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

2. 课堂参与和表达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唐宋诗词的历史背景。

2. 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教学准备:1. 相关唐宋诗词资料。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唐宋诗词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产生和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唐宋诗词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宋诗词进行阅读和鉴赏。

第二章:唐代诗词鉴赏与诵读1. 了解唐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唐代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验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1. 唐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2. 诵读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唐代诗词的深入理解。

2. 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1. 唐代诗词资料。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唐代诗词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唐代诗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唐代诗词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挑选一首典型的唐代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诵读。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诵读,注意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5. 学生分组进行诵读练习,互相评价和指导。

6. 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宋代诗词鉴赏与诵读1. 了解宋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宋代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验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1. 宋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2. 诵读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宋代诗词的深入理解。

2. 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1. 宋代诗词资料。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宋代诗词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宋代诗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高中语文《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1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1教案教学设计讲

人生不幸诗家幸——贬谪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感悟中国特殊文化——贬谪诗词文化。

2.体悟贬谪诗人的复杂心态,了解贬谪诗词的多元情感。

3.从抒发情感、手法运用角度,尝试鉴赏同类诗词(贬谪诗词),细品其差别。

4.感受人生境遇的悲痛,体味人生境界的阔大与超越。

教学重点:体悟贬谪诗词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异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导入二、贬谪诗词现象分析政治原因导致的文化现象,却让贬谪诗词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极有价值的部分。

三、学习体会贬谪诗词的情感内涵,并作归纳。

1.小组交流并请同学将搜集的有关贬谪的诗词书写在黑板上。

2.请同学用一两个词概括贬谪诗词中抒发的常见情感。

明确:失意、苦闷、愁苦、愤懑、不得志、忠君、漂泊、思乡、豁达、随缘等四、以练促学,分析诗词鉴赏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说大意,解诗句,谈疑难。

2.教师介绍诗歌背景。

3.体会《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颈联,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感受的。

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情景交融,请结合颔联做具体分析。

5.韩、柳这两首诗歌各自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①对横遭贬谪的悲愤之意。

②思亲思乡之情。

③自身前途的迷茫。

①归梦难成,对自己遭谪贬的悲愁之情。

②音书难通,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③借登所见之景感叹仕途险恶。

韩诗凄切中见忠愤之气,柳诗凄苦中多哀怨之音。

五、总结人生的不幸却成了一种诗意的突围,齐背《赤壁赋》部分内容,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后内心的自我超越和达观精神。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唐宋诗词的鉴赏与诵读,让学生感受唐宋诗词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掌握鉴赏与诵读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唐代诗词鉴赏2.1 李白《静夜思》2.1.1 诗歌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1.2 诗歌解析《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1.3 诵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人的情感。

2.2 王之涣《登鹳雀楼》2.2.1 诗歌背景王之涣(688-742),字季常,唐代著名诗人。

2.2.2 诗歌解析《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

2.2.3 诵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三章:宋代诗词鉴赏3.1 苏轼《水调歌头》3.1.1 诗歌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

3.1.2 诗歌解析《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3.1.3 诵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

3.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2.1 诗歌背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

3.2.2 诗歌解析《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元宵节热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33.2.3 诵读指导注意体会词中的细腻情感,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第四章:诗词创作艺术探究4.1 唐代诗词创作特点4.1.1 诗歌形式唐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注重平仄和对仗。

4.1.2 诗歌内容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包括写景、咏物、怀古、抒情等。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宋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2.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3. 选取代表性的唐宋诗词进行鉴赏与诵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学会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唐宋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与技巧;2. 诵读法: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培养语感;3. 分析法:对代表性诗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 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唐宋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与技巧;3. 诵读:让学生朗读代表性诗词,感受韵律美;4. 分析:对选取的诗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诵读与鉴赏:评估学生在诵读和鉴赏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韵律感、情感理解等方面;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创新思维等方面。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唐宋诗词教材;2.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更深入的背景信息;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唐宋诗词背景,讲解基本特点与鉴赏方法;2. 第3-4周:诵读与鉴赏代表性诗词,进行分析讨论;3. 第5-6周:总结鉴赏方法,进行诗词创作练习;4. 第7-8周:组织诗词朗诵会,展示学习成果。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黑龙江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唐宋诗词的热爱和诵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提高学生通过诗词感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宋诗词进行鉴赏和诵读。

3. 结合诗词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唐宋诗词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诗词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学生对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宋诗词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诗词鉴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宋诗词,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主题、形象、情感等要素。

3. 诵读指导:对选取的诗词进行诵读指导,注意节奏、韵律和情感的把握。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鉴赏心得,分享彼此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诗词鉴赏和诵读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诵读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对唐宋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诵读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唐宋诗词相关资料,包括诗词文本、注释、译文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准备诗词鉴赏和诵读的相关素材,如背景音乐、视频等。

七、教学资源1. 利用教材中的唐宋诗词篇目,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2.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更多关于唐宋诗词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诗词阅读材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唐宋诗词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体验与探究唐宋诗词专题鉴赏与诵读》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诵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个人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宋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诗言志、词抒怀,格律严谨、意境深远。

2. 鉴赏诗词的方法:关注、作者、注释、意象、节奏、情感等。

3. 诵读技巧:正确发音、停顿、语气、情感把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鉴赏诗词的方法,诵读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准确表达诗词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对比阅读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差异。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3. 个人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唐宋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唐宋诗词,了解基本特点。

3. 对比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唐宋诗词的差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诗词的方法。

5. 个人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诗词,展示自己的才华。

6. 诵读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提高诵读技巧。

7.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基本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的诵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词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资源1. 唐宋诗词选集:提供经典的唐宋诗词供学生阅读和欣赏。

2. 诗词鉴赏指导书籍:提供相关书籍供学生参考学习。

3. 诵读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词的诵读音频,供学生模仿和学习。

4. 创作纸笔:供学生创作诗词使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唐宋诗词的背景,进行自主学习和对比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提问”在诗歌鉴赏题中如何运用
常山一中
胡鸽平
教学目标:明确“变式提问”的步骤,掌握并灵活运用“变式提问”这一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变式提问”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变式提问”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班级:高三(5)班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发现问题
教师活动:播放学生周测卷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在考试过程中,面对指向性不强的题型,学生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学生活动:对比“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没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因此答题不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答案,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问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二、多层训练
解决问题
明确:“变式提问”步骤:
1、找“提问”关键字
2、找“指向”关键字
(指向:写景、抒情、叙述等)
3、替代成句
4、明确考点
环节一:“变式提问”运用于“课前作业”
忆旧游·别黄澹翁
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

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

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

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

依旧欹斜。

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

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

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渲染离情的。

(6分)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问题,教师布置指向性不强的“课前作业”,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再次发现
学生问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带领学生对“变式提问”的方法进行第一次运用。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初步学会运用“变式提问”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变式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节二:“变式提问”运用于“三个例题”
展示三个例题:
1、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
2、这首诗情深意切、哀婉动人,这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赏析。

(6分)
3、有人评价尾联“化实为虚,不但笔法有了变化,诗境也添了空灵的意味”,请简要赏析。

(4分)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对“变式提问”的方法进行再次运用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再次对“变式提问”的方法进行运用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变式提问”这一方法
三、灵活运用
深化知识
环节三:课堂练习
溪村即事
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元代文学家欧阳玄称赞周权的诗“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请就周诗的颔联,说说周诗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4分)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用“变式提问”的方法进行“变式”,明确考点与答题思路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进行“变式”,8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设计意图:灵活运用“变式提问”方法
四、课堂总结
强化知识
环节四:师生一起回忆“变式提问”的步骤
设计意图: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强化与巩固
五、作业布置:《短平快》第81页“诗歌鉴赏”部分
六、板书设计
无险劲之词:
有深长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