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盛放心育之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盛放心育之花
【摘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的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中无疑包含着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一内容。

由此观之,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在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和对实践结果的理性思考,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语文学习的评价、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心育;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语文学习的评价;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学生的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基础。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学生的心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了议事日程。

基于此,我校将注重对学生的心育教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开设了心育辅导课,建立了心育辅导室,高度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心育教育。

而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仅靠开展专门的心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在学校各门学科教学中,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合心育教育。

作为重要基
础课程的语文教学,其特殊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以及在所有学科中占30%的课时比都使得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育教育具有可行性,并使心育教育更具有经常性,增强随机性,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心育教育,这同时也是由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的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且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中无疑包含着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一内容。

由此观之,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在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和对实践结果的理性思考,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心育于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中
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中,首先,应当在朗读中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

万事开头难,由于我们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刚上学的孩子不会普通话,说话声音也不洪亮,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的现象非常普遍。

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我以鼓励为主,用老师的肯定,成功学生的实例,激发他们从“不愿读、不敢读、不去读”中摆脱出来。

刚开学时,凡是能大声读书的
孩子就能获得一面红旗。

如果还能做到字音准确,就可以当小老师在全班领读。

学了汉语拼音后要求凡是能做到声音洪亮、字音正确的就能获得一面红旗。

到了孩子们有了一点朗读技巧,识字量多一点时,就提高要求,要读得正确、流利的才能获得一面红旗。

随着学习园地红旗的增多,学生增强了信心,体验到了阅读带来的愉悦感受,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地孩子们能够大胆、大方、大声地接受朗读训练。

对于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能过多指责,而是要倍加爱护与赞许他们,并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

二、融心育于语文学习的评价中
第一,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语文学习中充满自信。

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教师必须充分肯定学生参与学习、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勇气和态度,即便学生存在着某些问题,也应该在指出问题,帮助其纠正的同时,大张旗鼓地肯定其获得成功的那一部分,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功,也要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因为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和勇敢要靠老师的激励和指导。

第二,实施弹性评分,引导学生在自信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习的评价结果少不了定量的评价,弹性评分是指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定量评价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将分数评得偏高一点,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虽然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却更加坚信,对于未成年
的学生来讲,“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小的成功会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可能会激励学生努力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融心育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中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习惯态度的养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按照一定的由学习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方法和规范进行学习时才
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的效率。

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多次的反复,在此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觉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专门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克服了不良习惯,有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有顽强的意志,有乐观自信的态度,做到课内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课外认真预习、复习,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读量,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取得优良的语文学习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培养健康人才的关键问题。

它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立志,引导学生去寻求做人的道理,浇开学生理想的花朵,萌
发学生的高尚情操,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位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笔者坚信,只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心育之花必定会盛放在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全日制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5]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