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概述与访谈法

合集下载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和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复杂性,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不仅着眼于表面现象,更注重研究背后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1. 访谈法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它可以是结构化的,即研究者使用预先设计的问题向被访者提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即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灵活适应被访者的回答给出追问。

访谈法可以通过深入对话和交流,揭示出被访者的观点、感受、体验和看法。

2. 观察法观察法主要通过研究者的观察行为和环境来获取数据。

观察可以是参与性的,即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并观察记录;也可以是非参与性的,即研究者被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而不干预。

观察法适用于研究社会行为、文化实践和组织活动,它可以揭示视觉、听觉和非语言等多种数据。

3.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内在含义和主题的方法。

文本可以是书籍、报告、采访记录、社交媒体帖子等等。

研究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来研究文本。

文本分析可以看到文字表面背后的隐含信息,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义。

4.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通过对特定个体、事件、组织或社群进行深入研究来了解其全貌和内在结构的方法。

个案研究可以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个案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特定情境和现象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探索个体或组织的背景、动机、决策和反应。

5. 现象学研究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关注现象本身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对于被研究对象的直接经验和感受的关注。

现象学研究倡导研究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亲身经验获取数据,如日志记录、个别内省和焦点小组讨论等。

现象学研究鼓励研究者“回归事实本身”,探索物质和社会世界中的本体特征和维度。

综上,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包括访谈法、观察法、文本分析、个案研究和现象学研究。

如何做质性访谈

如何做质性访谈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大家一起练
1)写下一个你目前最关心的研究现象 2)提炼出一个适合使用质性方法的 研究问题 3)两人小组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4)全体讨论
修改研究问题
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 研究的是一个“真”问题吗?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重要概念是否清楚? 研究的问题与前人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是否匹配? 探究本研究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方法?
访谈小练习
1、选择研究问题 2、设计访谈提纲 3、推举访谈者和受访者 4、实施访谈 5、全体反馈: 1)访谈者做的好的地方? 2)访谈者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常用观察表举例
时间 事实
齐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好!” 书上的内容。
分析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 定的课堂规则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 太熟悉。



方法和理论不是独立的:方法是针 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 定现象的理论

方法和理论都是工具,其主要目的 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 限制想象力
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要变成自觉 的思想家,了解自己研究中所运用 的假设和隐含意义

3、访谈练习



开放——半开放 正式与非正式 直接与间接 个别与集体 设计访谈提纲 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 问题 平衡前设与生成
访谈注意事项
如何既让对方自由畅谈,同时能将对 方的思路定位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 如何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 真诚 + 关注 + 敏锐 智力上的挑战不等于态度上的挑衅 如何做到“聪明的(智慧的)无知”?

如何撰写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

如何撰写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

如何撰写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引言:质性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撰写报告中,合理运用质性研究和访谈技巧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深入的数据和见解。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如何撰写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

一、理解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概念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人们的观点、经验和行为。

在撰写报告时,首先需要明确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概念,包括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限制等。

二、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进行质性研究时,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研究目的可以从理论或实践需求出发,而研究问题则要确保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发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三、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方法访谈作为质性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需要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方法。

访谈对象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其在研究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访谈方法也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来选择,例如半结构化访谈、主题式访谈等。

四、进行访谈前准备与设计在进行访谈前,充分准备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制定访谈计划,包括明确的访谈主题、问题和次序等;其次,要做好与访谈对象的沟通和联系,确保双方的时间和地点的协调;最后,要熟悉访谈录音设备的使用,以便记录访谈内容。

五、进行访谈与数据收集在进行访谈时,需要运用一定的访谈技巧和沟通技巧,以便获取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数据。

例如,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问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善于倾听等,都有助于访谈对象主动表达观点和意见。

六、整理和分析访谈数据在完成访谈后,需要对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首先,将录音资料进行整理和转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最后,总结出主要的发现和结论,并将其整合进报告中。

结论:撰写报告中的质性研究和访谈技巧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本文通过六个方面的论述,介绍了如何理解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概念、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方法、进行访谈前准备与设计、进行访谈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访谈数据等技巧。

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

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

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作者:彭秀平来源:社会科学家一“质的研究”的界定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质的研究的界定,质的研究是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它承认“研究者所涉入世界的主观性”,研究者需从被研究者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档案、音像资料的获得;质的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用文字来加以详细的描述,而不以数字来加以测量,文字的描述主要在于理解而不太关注验证;质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方式,而不是概率论基础上的演绎推论;质的研究承认主观人化世界中研究者的价值涉入,研究者不是对这种主观价值存而不论,而是必须重视这种主观价值对研究进程与结果的影响。

由于质的研究遵循的是自然主义态度的研究原则,因而研究者不需要对研究情境进行操纵和干预,也不需要控制变量和形成某种假设,并将这种结构性的假设强加于被研究者。

质的研究设计所具有的这种自然性、灵活性、自动性,使得其设计风格同量的研究设计有较大的差异。

质的研究者对假设的基本态度是:假设是隐含在随着研究的推进而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

在研究中不断引进和修正假设的过程,也就是向准确描述研究现象不断逼近的过程。

二质的研究访谈及其类型质的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观察、访谈、文献档案分析、视听材料分析四种主要途径。

Fetterm an 把访谈看作是质性研究者用来收集数据的最重要的工具。

质的研究访谈与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有所区别。

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是以结构性访谈为主,由研究者事先设计好问题及可能的答案,访谈中按问题的次序提问,被访者一般是选择设计好的答案之一。

这种访谈是按量化的思路设计的,访谈结果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编码和统计。

而在质的研究中,访谈一般是无结构、半结构、部分结构的开放式深度访谈,也就是一般不使用访问表格和规定好的访问程序,对访问对象的反应不做限定。

访问虽然是按一定目的进行,但访问的内容、顺序等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访谈技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访谈技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访谈技巧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毕业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毕业论文中,质性研究方法和访谈技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大学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和访谈技巧。

一、质性研究方法1.定义与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文字、图片、声音等非数值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个案、事件、组织或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和探索,从中提炼出丰富的质性信息。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研究对象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主观意义和社会背景;(2)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3)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解读和理解,关注其过程和内涵。

2.研究设计在质性研究方法中,研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研究设计包括个案研究、文献综述、实地观察等。

根据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研究设计方式进行研究,确保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文件分析等方式进行。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内容分析、逻辑分析、主题编码等方法,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访谈技巧1.准备阶段在进行访谈前,研究者应充分准备,包括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研究问题的设计、访谈场所和工具的准备等。

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获取。

2.建立信任和沟通在访谈过程中,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者应倾听研究对象的意见和观点,并适时提问和引导,保持与研究对象的有效互动,确保获取到真实有效的数据。

3.灵活运用访谈技巧在访谈中,研究者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不同的访谈技巧。

比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深入追问等,以便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4.记录和整理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及时记录和整理所获取的数据。

可以使用录音设备、笔记本等工具进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整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

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与访谈技巧一、引言大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

为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深度,质性研究与访谈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学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重点阐述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技巧。

二、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质性研究是指通过对现象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描述、解释、理解和解决真实问题来获取知识的研究方法。

相对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注重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个体的主观体验,是研究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方法。

在大学毕业论文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访谈技巧在质性研究中,访谈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访谈技巧,有助于提高访谈的效果和数据的可靠性。

1. 认真准备在进行访谈前,研究者应该充分准备,包括制定访谈议题和问题、了解被访者的背景和研究领域等。

确保自己对研究主题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2. 保持开放性和自然性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被访者的意见和观点,并避免提前做出评价或给出答案。

同时,访谈应该尽量保持自然流畅,不要过多干扰被访者的回答。

3. 提问技巧在提问时,研究者应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相结合的方式。

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被访者自由陈述观点、意见和经验,封闭性问题用于获取具体细节或确认事实。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采用过渡性问题来引导访谈的进行。

4. 注意倾听和观察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保持良好的倾听能力,注意被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观察被访者的情绪和态度,这些可为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5. 尊重隐私和保护数据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应尊重被访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研究者应在访谈开始前明确告知被访者研究目的和使用数据的方式,并征得其同意。

四、访谈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在完成访谈过程后,研究者需要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获取有关研究主题的知识和见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文本编码将访谈数据进行整理,给每一段文字编码,以便后续的分类和分析。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性研究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旨在深入探索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观点等内在特征。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在毕业论文中运用这些方法的注意事项。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非统计数据、以描绘和解释研究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其强调对研究对象内在意义的理解,强调研究者对数据背后的深层动因进行解读。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使用开放性的、非结构化的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对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解读,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特征。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手段1. 访谈法: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主动询问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观点、经历、态度等。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种形式,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形式。

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与被观察者一同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活动,以获取更加真实的数据。

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仅仅作为观察者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

3. 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书面或口头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的方法。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文献资料、公开讲话、社交媒体内容等。

研究者通过系统性的文本分析,挖掘其中的关键信息和潜在意义,进而得出有关研究对象的结论。

三、在毕业论文中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注意事项1. 确定研究问题:在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之前,研究者应明确研究问题,并与研究方法相匹配。

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而不适合于那些需要定量数据支持的问题。

2. 筛选样本:在进行访谈或观察时,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来代表整个研究对象群体。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身临其境地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活动,观察他们的行为、互动和环境,并记录下来。

2. 深度访谈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和探究,以了解其观点、态度、经历等,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3. 文件分析法:研究者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件、资料等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文件、图片、录音等,以探索其中蕴含的观点、态度和意义。

4. 群体讨论法:研究者组织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性的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和碰撞,挖掘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意见,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5. 现象学方法:研究者采用凭直觉、感知和感受的方式,融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经验的感知和描述,描绘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现象特征。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质性研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越来越受重视。

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以探索和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复杂性。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讨论如何进行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1. 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关注个案和具体环境,以及参与者的主观经验和意义。

相对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更注重描述、解释和探索,并借助诠释学、符号学等理论来分析数据。

其基本原理包括:(1)深度理解和描述现象;(2)研究者主观介入和实践参与;(3)数据的语境相关性;(4)数据的主体性和多样性。

2. 质性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获得全面和真实的数据。

观察可以是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参与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和反思,尽可能减少主观偏见。

(2)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数据。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预定问题进行;也可以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即允许研究对象自由发挥和表达观点。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灵活应对,提问的技巧和对话的质量至关重要。

(3)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包括书面文本和口头表达。

文本分析可以采用内容分析、语义分析、叙事分析等不同的方法,以揭示其中的主题、意义和模式。

3. 质性研究数据的分析和解释(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质性研究中,数据的收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取得的数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收集的数据可以是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形式,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

(2)数据编码和归纳: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将类似和相关的内容分类和整理。

编码可以是基于事先设定的研究框架,也可以是基于数据本身的新分类。

编码后,研究者可以进行数据的归纳和总结,找出数据中的主题和模式。

(3)数据解释和理论构建:通过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释和理论构建,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刻的见解和理论框架。

质性研究概述与访谈法

质性研究概述与访谈法

質性研究 – How?
• 在質的研究中,雖然我們有一些待答的問題,但不是透過 受訪者的嘴巴來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透過其在陳述他的經 驗/知識/感受/意見的過程中,我們跟他在一個信任的 基礎上互動,才了解他所說的是什麼?之後從蒐集來的資 料再經過內容分析去提煉,研究者再去形成一個有意義的 故事或有意義的概念,最後說明想要說明的現象
– 正在發生,新的現象,所知不多
• 個人經驗/內在經驗與認知的理解 • 動態的歷程 • 情境脈絡
質性研究 – When?
• 在自然的情境中接觸真實的人,觀察真實的事,與真實的 物互動 • 研究複雜的社會現象,強調”過程”而非結構,”了解” 而非解釋 • 欲”發展了解生活的真知灼見”,而不在預測或控制 • 研究”在地”,”小規模”的社會互動
質性研究 – What?
• 質性研究的特徵
– 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 – 同理心的中立 (empathic neutrality) – “自然”探究法
• As it naturally happens in the natural setting
– 重視”歷程” (process) – 主觀經驗的了解
信度與效度
• 三角檢定(triangulation)
– – – – 資料來源 研究方法 研究者--second coder 理論 – 多個理論視角
• Member check • Peer examination
QR研究設計的特徵
• • • • • 以人為中心 情境導向 整體性 (holistic) 歷程性 取樣大小 (n<30)
– 優點/缺點
資料分析
•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 對資料內部的主要組型(pattern) 進行確認, 編號和分類的歷程 – 歸納性分析 – 編碼表 (例子)

如何做质性访谈

如何做质性访谈

总结
了解被研究者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其 行为背后的规则和规范是什么;他们自己 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
在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之间建立联系;在 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者个人经验性 知识之间建立互动关系
在预设和生成之间适度平衡 始终保持反思的态度:研究者即研究工具;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处于主体间性的关系
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将其 整理出来
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 问题”
问题:对问题的陈述通常涵盖了大量 具体环境和不同人所面对的各种私人 困扰;需要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 结构来定位这些问题
方法:应问是否有利于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不应受方法和技巧的制约
理论:与使用的词汇有关,尤其是词 汇的概括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 系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
的空间 4、实施条件许可,适合用质性方法探究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大家一起练
1)写下一个你目前最关心的研究现象 2)提炼出一个适合使用质性方法的
研究问题 3)两人小组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4)全体讨论
方法和理论不是独立的:方法是针 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 定现象的理论
方法和理论都是工具,其主要目的 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 限制想象力
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要变成自觉 的思想家,了解自己研究中所运用 的假设和隐含意义
3、访谈练习
开放——半开放 正式与非正式 直接与间接 个别与集体 设计访谈提纲 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质性研究访谈记录

质性研究访谈记录
问:你已经说了一些教育学专业不足的地方,在跟其他专业相比,有没有什么优势呢?
答:优势的话……它理论方面比较完善嘛,而且在教书的时候,有一些理论上面的方法和技巧比较适用。
问:还有没有其他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
答:还是就是缺少学科背景,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很多学校……就是,怎么说呢,没有一个对口的专业,你说你去教语文吧,人家对你的语文基础也不太放心,你说你去教英语吧,也不像英语专业的人水平那么高,口语各方面也不如人家优秀,在具体学科知识上远不如别人。
答:没事,你录吧。
问:请问你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为什么选择教育学这个专业?
答: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就想报教育学当中的学前专业,我听说学前专业比较好,而且不用去农村支教2年,然后一直到大二分小专业的时候,我都是想的报学前专业。
问:嗯,那后来怎么又选了教育学呢?
答:后来我家长说,学前专业不好,以后一辈子就只能当个幼儿园老师,幼儿园老师都是吃年轻饭的,到老了,三四十岁以后怎么还能当幼儿园老师嘛,就是没有一个更长远的发展,所以说,就让我报了教育学专业。
答:就业形势教育学专业的肯定要严峻一些啊,像我们教育学专业的要到高中去任教的话非常难嘛,因为高中有个升学率的压力,它肯定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是过硬的,像我们这种(专业)就不太好。所以去高中不可能,去初中还可以,去小学的话又不甘心,而且要去小学的话当初就应该选择小教专业啊,我们教育学的一点特长都没有,唱歌跳舞画画都不会,还不如小教的有优势。学校更希望招本专业是某一具体学科的,然后二专是教育学的这种,我们是本末倒置了。
访谈记录表
教育学班 杨雨萱
访谈主题
教育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如何面对尴尬处境
访谈目的
通过网上文献查阅,此类研究还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学者们普遍关心的是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免费师范生整个学生整体的状况,而对免费师范生中的尴尬专业学生的关注较少。本次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教育学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观察了解,了解了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现状,为教育学专业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方向,也为学院进一步完善教育学师范生培养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质性访谈研究方法

质性访谈研究方法
具体描述和对某些问题的个人想法和感受。 访谈提纲
二、质性访谈程序
1、确定访谈研究的目的 2、形成访谈提纲 3、培训合格访谈员 4、正式访谈 5、访谈录音的转录 6、转录访谈文本的编码 7、编码结果的分析
1、确定访谈研究的目的 是否需要用到访谈法? 质性访谈v.s.量化研究 回顾以往的文献 明确访谈的最终目的 考虑分析访谈结果的方法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 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
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2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一、质性访谈概述
访谈是“带有目的的会谈”(Kahn & Cannell, 1958) 访谈员:引发受访者提供对研究有用的信息。 受访者:在访谈员的引导下,提供对他所经历事件的
正式访谈——问问题 访谈在问题顺序和措辞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使用提示和跟踪问题来获得想要的细节 鼓励受访者讲详细而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短暂省略的回答 正式访谈——访谈过程 保持高度兴趣和注意,包括目光接触和自然的肢体语言 没有必要做很多笔记 利用访谈细目表注释和核查 仔细倾听,思想处于放松的警觉状态,灵活变通 无判断性的接受受访者所说,即使你并不同意他的观点
三、质性访谈技术
1、访谈困难 (1)受访者不能或不愿意提供信息
感到参加访谈没有利益可图 强调访谈本身价值和对受访者的可能帮助
顾虑信息泄漏危害自身 承诺保密
没有类似经历,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激发他理解问题,假设如果遇到他会如何处理 鼓励受访者按自己的想法作答
(2)其他人在场 有他人在场会影响所问和所答 最好的方法: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接受访谈
2、形成访谈提纲 回顾以往研究,拟定访谈提纲(草案) 组织专家组对访谈提纲(草案)讨论,形成访谈提纲 (初稿) 抽取一定量被试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访谈提 纲(初稿)修改,形成访谈提纲(成稿)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分析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分析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与访谈分析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访谈、观察和分析文本等方式获得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在报告中,质性研究和访谈分析可以提供具体的案例、实证数据和详细的描绘,从而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详细论述质性研究和访谈分析在报告中的应用。

标题一:质性研究的概念与意义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质性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细节,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部感受和体验,丰富研究的视角。

相比定性研究,质性研究更加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个体化理解。

标题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访谈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在报告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设计访谈时,需要确定研究问题、目标受访者和合适的访谈方式。

实施访谈时,要注意与受访者建立信任,遵循问卷的结构,充分发掘受访者的内心世界。

标题三:质性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质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质性研究的关键环节。

整理数据时,可以将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或者利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找出共性和差异。

在分析数据时,可以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总结、分类和解释,提炼出关键的观点和主题。

标题四:案例分析的应用与优势在报告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案例的深入访谈和分析,可以详细地描绘研究对象的特点、过程和结果。

案例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和细节,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标题五:文本分析的价值与技巧质性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书籍、文献、报告和采访等文字材料来获得研究对象的观点和态度。

在报告中,文本分析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和细节,支持报告的结论和推断。

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需要注意文字的语境和背景,同时运用合适的技巧和工具,提取和解释关键信息。

标题六:质性研究的局限与挑战质性研究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挑战。

例如,样本的选择和受访者的自愿性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还存在数据解释的主观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问题。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

质性研究数据收集质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值型数据来深入了解特定主题或现象。

相比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侧重于揭示背后的含义和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数据的收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质性研究。

1. 访谈法访谈是常用的质性研究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或电话交流的方式,研究者可以直接获取被访者对于研究主题的看法、经验和观点。

在访谈前,研究者需要制定访谈指南,明确需要探讨的问题,并与被访者预约时间和地点。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开放的角度,鼓励被访者自由表达,并记录下详细的访谈内容。

2. 观察法观察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现象或者参与其中,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对于参与观察,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并尽可能融入其中。

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记录下重要的细节和观察到的现象,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3.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的文献、报告、文章等资料,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大量的次级数据。

这些文献资料可以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历史文献、政策文件等。

在使用文献资料时,研究者需要筛选出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且可信度高的文献,并进行仔细地阅读和整理。

4. 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是一种集体讨论的形式,也是质性研究数据收集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邀请一小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互动与交流,收集他们对于研究主题的看法和意见。

在焦点小组中,研究者需要起到引导和促进讨论的作用,记录下参与者的发言,并及时整理和整合讨论结果。

5. 个人日志法个人日志是研究者记录个人观察、思考和经验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质性研究数据的收集形式。

研究者可以通过撰写个人日志的方式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感受、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思考。

个人日志需要具备客观、真实和详细的特点,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如何做质性访谈.

如何做质性访谈.

8:00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 一中国的?”所有学生 立刻翻书找答案。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 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 书中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 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 很严。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
质性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
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 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 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 么影响?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学做质性访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内容要点
1、介绍质性研究的背景 2、提出质性研究问题 3、访谈练习和反馈
1、背景:”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 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 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 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 解的一种活动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大家一起练
1)写下一个你目前最关心的研究现象 2)提炼出一个适合使用质性方法的 研究问题 3)两人小组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4)全体讨论
修改研究问题
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 研究的是一个“真”问题吗?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重要概念是否清楚? 研究的问题与前人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是否匹配? 探究本研究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方法?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之访谈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之访谈

■即使有录音,访谈者也应该同时对受访者的非言 语行为(如服饰、打扮、动作、表情、目光等)进 行笔录。
访谈中如何提问、倾听和回应
访谈中的提问
1、提问的基本原则
在访谈中如何开始说第一句话? 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 比如,访谈者可以先与受访者聊聊天,询问一下对方的个 人经历和生活工作情况。如果合适的话,双方也可以就共 同感兴趣的话题(如衣着、球赛等)先闲聊一会。一定的 人际关系建立起来之后,访谈者就可以开始正式提问了。
此外,具体型问题可以调动受访者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人的情感往往与具体事件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当具 体细节在意识中栩栩如生时,受访者比较容易回到当 时的情境氛围之中。
这种方法似乎对男性受访者特别有效,因为相对女性来 说,男性往往更加难以直接表露和描述自己的情感。
(3)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 前者指的是那些结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容 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而后者指的是那些语 句结构复杂、承载着多重意义和提问者个人 “倾见”的问题。
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 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 一种研究方法。
日常谈话
没有明显的目的性 (或者说目的性没有那么强)
访谈十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确的目的性经常伴有身体上的接触
通常有意避免重复
双方也会握手,但不会有超出握 手的身体接触
经常要求对方重复,以便了解事 情的来龙去脉和具体细节
访谈的类型
封闭型(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 一定
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
按结构分类
开放型(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
的看法)
半开放型(事先准备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當我們對一個現象如何發生,運作式演化 還沒有非常了解的時候 對於已存在的現象之變因不十分清楚的時 候 欲補捉一現象的動態歷程時 尋找主體經驗的理解時
質性研究 – How?
理論觸覺(theoretical sensitivity)
研究者的一種個人特質,一種察覺資料內涵意義 精妙之處的能力 指研究者有能力去賦予資料意義,面對資料所施 展出的一種概念化的能力
質性研究 – Why?
以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重視動態歷程,如果採用問卷調 查法,比較不容易捕捉或了解此一動態的 歷程,因為問卷通常是問”當下”某一個 時空切點的狀態
質性研究 – When?
探索性(exploratory research)
正在發生,新的現象,所知不多
參考資料
林劭貞,“台灣留學新生對於美國學術圖書館的 觀感印象:以照片引談為資料蒐集法”,圖書資 訊學刊,第3卷第1-2期(民94.6/12),頁61-82 林珊如,“圖書資訊學與質性研究”,中華圖書 資訊學教育學會會訊,27期(Dec. 2006) ,頁2-16 謝雨生,“量化研究的挑戰與出路” ”,中華圖 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會訊,27期(Dec. 2006) ,頁1732 郭良文,林素甘,“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 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卷4期(2001.6), 頁1-13 陳志萍,“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 圖書資訊學研究,2卷2期(June 2008),頁1-15
共融與中立
共融(rapport): 是面對受訪者的立場 中立(neutrality): 指受訪者可以告訴我任何事, 而我對他 的反應內容不會有贊同或不贊同 技巧說明性示例 (好事壞事我都聽過了…) 技巧說明性極端(我已經聽過最極端的了…) 技巧角色扮演(受訪者成為專家) 技巧模擬問題(受訪者成為觀察者)
個人經驗/內在經驗與認知的理解 動態的歷程 情境脈絡
質性研究 – When?
在自然的情境中接觸真實的人,觀察真實 的事,與真實的物互動 研究複雜的社會現象,強調”過程”而非 結構,”了解”而非解釋 欲”發展了解生活的真知灼見”,而不在 預測或控制 研究”在地”,”小規模”的社會互動
質性研究 – When?
深度訪談法
能夠詢問問題的價值 發現人們所說所言的重要性 有技巧的詢問者 專注的聆聽者 進入到其他人的經驗世界
深度訪談法
詢問什麼問題?
經驗/行為問題 意見/價值問題 感受問題 知識問題 感官問題 背景/人口資料問題
問題的時間架構
現在過去未來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大綱設計技巧 – 問題順序
信度與效度
三角檢定(triangulation)
資料來源 研究方法 研究者--second coder 理論 – 多個理論視角
Member check Peer examination
QR研究設計的特徵
以人為中心 情境導向 整體性 (holistic) 歷程性 取樣大小 (n<30)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大綱設計技巧 – 問題順序
3. 知識/技巧問題
可能相當具威脅性, 因此需在建立共融與信賴氣氛之 後再詢問
4. 最後才是一長串例行的人口資源
通常相當無聊, 是受訪者最不喜歡的部份 建議以一份小小的人口統計資料問卷取代之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大綱設計技巧 – 問題組織 好的問題是開放, 中立, 單一且清楚明白的
理論飽和
常見的質性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
Think-out-loud
民族誌(ethnography)
網路民族誌
訪談法
焦點團體 結構性 半結構性 非結構性 照片引談法
深度訪談法
質的研究關心的是人的內在世界,而那個 世界卻常常是不容易觀察的到,所以需要 透過訪談或其他互動的方式來了解 情境脈絡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一 個特定的時空點,受訪者可能從他記憶中 告訴你他在某一個時空下的狀態;所以普 通的一問一答並不是深度訪談,而有系統 的進行深度訪談是很重要的
質性研究 – What?
質性研究的特徵
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 同理心的中立 (empathic neutrality) “自然”探究法
As it naturally happens in the natural setting
重視”歷程” (process) 主觀經驗的了解
最後追求互為主觀的客觀
資料分析
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
源於芝加哥大學的Anselm Strauss和哥倫比亞大 學的Barney Glaser 用歸納的方式,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結果 經由系統化的資料蒐集與分析,而發掘/發展, 並已暫時地驗證過的理論
開放登錄(coding)-- 現象命名與類屬化 成軸登錄 – 主類屬與次類屬之連結 (分類架構) 選擇登錄 – 選擇核心類屬發展故事線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對資料內部的主要組型(pattern) 進行確認, 編號和 分類的歷程 歸納性分析 編碼表 (例子)
受訪者的固有概念 研究者的感知概念
資料分析
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
厚實描述 (think description) + 詮釋(interpretation) 敘說分析發展的重點在於研究者將”生活故事和 對話”的表達本身視為”研究問題”而予以剖析 研究者已不僅是將所聽到的故事,說辭,對話視為” 社會真相”,而是當作經驗的再次呈現
詢問單一的問題
Bad example你對方案中工作人員有多”熟悉”和” 喜歡”? (包括兩個不同的向度

小心詢問”為什麼”
Bad example為什麼你要那樣做呢?(聽起來好像在 懷疑一項行動或感受的適當性) 答案包括太多向度, 可能導致分析上的困難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大綱設計技巧 – 問題組織
文獻 專業經驗 個人經驗
反思日誌
記錄對研究過程中的點滴與心情轉折
質性研究 – How?
非線性的研究過程: 循環式建構主義
發明/設計 Invention/Desig n 發現/資料收集 Discovery/ Data Collection 詮釋/分析 Inpterpretation/ Analysis
1. 以不具爭議性的現在行為/活動/經驗做開始
對於回憶和詮釋的需求最小, 相當易於回答 鼓勵受訪者以描述性的方式回答 重點在於從中萃取更大量的細節
2. 有關詮釋/意見/感受的問題
唯有受訪者在言語上重新體驗其經驗後, 其表達的此 意見和感受始可能較為正確且有意義 亦即將感受和意見築基在與經驗的關聯中 (情境脈絡)
問題應是確實開放性的
Bad example你對這件事的滿意度如何? Good example你對這件事的感受如何? or意見如何? or有何想法?
避免二分法
Bad example 你是此方案的負責人嗎? Good example 你在此方案中的角色是什麼?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大綱設計技巧 – 問題組織
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進行時之技巧
場地選擇 破冰 錄音 探查(probes)
詳實導向的探查 詳細就明的探查 釐清探查 對照探查
非語言訊息
資料記錄與分析
錄音機+筆記 轉錄稿
逐字(full transcription) [ ]的應用
初步轉錄稿可送回給受訪者再驗正
優點/缺點
資料分析
經驗/不規則 Experience/Anomaly
解釋/理論 Explanation/Theory
質性研究 – How?
在質的研究中,雖然我們有一些待答的問 題,但不是透過受訪者的嘴巴來直接告訴 我們,而是透過其在陳述他的經驗/知識 /感受/意見的過程中,我們跟他在一個 信任的基礎上互動,才了解他所說的是什 麼?之後從蒐集來的資料再經過內容分析 去提煉,研究者再去形成一個有意義的故 事或有意義的概念,最後說明想要說明的 現象
資料分析
分析軟體
NVivo N6NUD*IST ATLAS.ti MAXQDA (原名winMAX) The Ethnograph QDAMiner WordStat
研究發現之寫成
現象的報導 主題性的報導 紮根理論方法建構理論
教科書
Patton, Michael Quin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 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民84)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二版(台北市:巨流,2008) Strauss , Anselm and Julet Corbin著;Strauss宗國譯, 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民86) Wolcott, Harry F.著;顧瑜君譯,質性研究寫作 (台北市:五南,民87) 畢恆達,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二版(台北市: 學富,2007)[強力推薦的床頭書]
質性研究概述與訪談法
邱子恆 tzchiu@.tw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009.04.01
量化研究 vs. 質性研究
量化研究 vs. 質性研究
量化研究 vs.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 What?
Qualitative research
指任何不是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續而產生 研究結果的研究方法 只要是利用質性程序進行分析,不論是否用到量 化資料(如人口普查資料),都算是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是“循環式建構主義研究”,探討人們 對事物的解釋與意義建構,認為沒有所謂的”絕 對真相”,所有的知識都是與情境脈絡聯結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