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在上焦——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在中焦——胃热弥漫——辛寒折热——白虎汤 热在下焦——水热互结——清热利尿——猪苓汤 气分——化燥成实—— 阳明腑实证(三承气汤) 脾约证(麻子仁丸) 津亏便结证(蜜煎方导便)
3.阳明实证
4.阳明虚证 阳明变证
血分——血热互结——抵当汤
四、阳明病虚证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
主证和病机:
身黄如橘子色——湿热郁蒸,阻遏气机,肝胆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逆 流入血,泛溢肌肤 小便不利—— 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牵制而不得下泄; 身无汗—— 热欲外越而不得越 但头汗出—— 阳热上蒸 腹满—— 湿热阻滞,气机不利 渴饮水浆—— 湿热互结,津液不化;热盛伤津 心中懊憹 —— 湿热互结,郁热扰心
冒,冡而前也。
冡Leabharlann Baidu《说文》:“覆也。”。 张舜徽《约注》:“盖上世 饲豕者,虑豚豕之善亡,偶 自圂(hun)中散之田野,必以巾 覆蔽其目使不远走也”。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
全身症状
发热 调胃 承气 汤 小承 气汤 大承 气汤 蒸蒸发热 汗出 恶热 不恶寒但热 精神神志 谵语 心烦 郁郁微烦 谵语 烦燥 微烦 不恶寒 谵语 烦燥; 心中懊憹而烦; 烦不解; 独语如见鬼状; 不识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身重,短气而喘, 微喘直视;喘冒不 能卧;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其他
大热
大渴
脉 洪 大
大汗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26、168~170、222)
主证
热 汗 渴——热盛伤津,饮水自救;热盛耗气,气不化津 脉洪大
病机:胃热炽盛,津气两伤 治则: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清阳明之热,人
参:益气生津
时时恶风(168) 背微恶寒(169) 汗出肌疏,不耐风袭
(二)白虎汤证* (176、219) 胃热弥漫证
主证: 腹满——热气内结,气滞不行; 身重,难以转侧——阳明热盛,经气壅滞(阳明主一身肌肉); 口不仁——胃热灼津耗气(胃之窍出于口); 面垢——胃热熏蒸; 谵语——热扰神明; 遗尿——热甚神昏,膀胱不约; 自汗出——热迫津液外泄。 病机: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三) 津亏便结证(233) 导下法——蜜煎方
下法禁例: 1.伤寒呕多(胃气上逆) 2.阳明心下硬满(邪热结聚胃脘) 3.阳明面合色赤(邪郁阳明经表) 4.阳明兼太阳表证 5.胃中虚冷
三、阳明病寒证
食谷欲呕(呕吐物无酸腐气味,清水痰涎, 或有胃脘痛,喜温喜按) 胃阳不足,浊阴上逆 温中散寒,和中降逆 吴茱萸汤 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用方: 1.茵陈蒿汤 2.栀子柏皮汤——湿热未退,中气已虚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黄兼有表证
二、血热证 (一)衄血证 (二)下血证 (三)蓄血证——阳明之热与阳明旧有瘀 血相结
发热 发潮热 日晡所发潮 热
其人多汗
汗多; 手足濈然汗出 ; 手足漐漐汗出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续)
腹部症状 大便 小便 饮食 脉象 舌象
调胃 承气 汤
小承 气汤 大承 气汤
腹微满;腹胀满
不吐不下
小便利
阴脉数, 尺脉实
舌红苔黄 燥
腹大满不通
大便硬;下利
小便数
能食
脉滑而实
舌红苔黄 厚而干 舌红苔老 黄,焦燥 起刺
小承气汤
实邪痞结,腑气不畅
破滞除满,通便泻热
大承气汤
燥热内盛,腑气壅滞
攻下实热,荡涤燥热
(二) 麻子仁丸证(脾约证)(247、245、246)
主症——大便结硬或便秘,数日一行,小便量多,或如常人,腹中微满。
病机——胃热肠燥津亏
治则——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 麻子仁丸 大黄、厚朴、枳实——泄热导滞 麻仁、杏仁、蜜——润肠肃肺(肺与大肠相表里) 芍药——益阴活血
《医宗金鉴》: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 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一、 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胃”:泛指胃肠而言,胃、大肠、小肠。 《灵枢· 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 “实”:邪气盛。 《素问· 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
一、阳明病热证 (一)栀子豉汤证*(221 、228)
阳明热盛邪实
误治
若误用汗法——夺液伤津,邪热愈炽,胃燥成实——烦躁,心愦 愦,谵语 若误用温针——以火助火,火热内犯神明——怵惕不安,烦躁不 得眠 若误用下法——无形邪热内陷,郁于胸膈之间(热扰胸膈)—— 心中懊憹不适——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二、成因:
1.阳明经脉直接受邪——正阳阳明
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
2.邪由他经传来
太阳病误治,邪传阳明
太阳阳明
少阳病误治,邪传阳明——少阳阳明 太阴病阳气恢复,阴病出阳,脏邪返 腑——阳明病
三、病位——胃家
足阳明经 胃 大肠 小肠
四、证治
阳明本证 1.阳明经表证——邪在经脉——解肌清热——葛根汤 2.阳明热证
胶——润燥滋阴 )
含水硅酸镁
二、阳明病实证
成因:热盛伤津,化燥成实,邪热与糟粕相结 证候特征: 1.全身邪热内盛
2.腹部实证表现
伤津途径:阳明燥热
1.迫津外泄——汗 2.迫津下泄——利 3.迫津偏渗——溲
(一) 承气汤证 1. 调胃承气汤证 (207、248、249) 2. 小承气汤证 (213、214、250) 3. 大承气汤证 (238、239、215、241、242、 212、217、220)
`
二、 阳明病病因病机 179、181、185、188
传而已尽曰转属 传而未尽曰转系
三、 阳明病脉证 *(182、183、184、186)
身热——阳明里热,蒸腾于外 汗自出——热盛迫津外泄 不恶寒反恶热——热盛于里
洪大滑数
脉大——正盛邪实,气血沸腾,鼓动脉管
沉实而大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辨证论治
阳明病篇概论
一、生理 二、成因 三、病位 四、证候分类和治法
一、生理
经脉行于头面胸腹,从头至足,络脾属胃 经别上通于心
腑:胃 以降为顺 以通为用 肠 脾胃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阳气:二阳 胃肠 腐熟水谷 变化糟粕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循臂外侧前缘上肩,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 肠
(四)猪苓汤证 *(223、224、319) 脉证 :
脉浮,发热——阳明气分有热; 渴欲饮水——津液不足; 小便不利——水热互结于下焦膀胱。 心烦不得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病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水气不利。 治则:清热滋阴利水 方药:猪苓汤(二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清热利水;阿
腹胀腹满;绕脐痛, 腹满痛;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大便难;大便硬; 小便利或 有燥屎;不大便; 小便不利 大便乍难乍易; 下利清水,色纯 青
不能食
脉实;脉 迟;脉滑 而数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续)
病机
调胃承气汤 燥热内盛,里实初成
治法
泻热为主,辅于调畅胃气
药物
大黄、芒硝、甘 草 大黄、厚朴、枳 实 大黄、厚朴、芒 硝、枳实
3.阳明实证
4.阳明虚证 阳明变证
血分——血热互结——抵当汤
四、阳明病虚证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
主证和病机:
身黄如橘子色——湿热郁蒸,阻遏气机,肝胆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逆 流入血,泛溢肌肤 小便不利—— 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牵制而不得下泄; 身无汗—— 热欲外越而不得越 但头汗出—— 阳热上蒸 腹满—— 湿热阻滞,气机不利 渴饮水浆—— 湿热互结,津液不化;热盛伤津 心中懊憹 —— 湿热互结,郁热扰心
冒,冡而前也。
冡Leabharlann Baidu《说文》:“覆也。”。 张舜徽《约注》:“盖上世 饲豕者,虑豚豕之善亡,偶 自圂(hun)中散之田野,必以巾 覆蔽其目使不远走也”。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
全身症状
发热 调胃 承气 汤 小承 气汤 大承 气汤 蒸蒸发热 汗出 恶热 不恶寒但热 精神神志 谵语 心烦 郁郁微烦 谵语 烦燥 微烦 不恶寒 谵语 烦燥; 心中懊憹而烦; 烦不解; 独语如见鬼状; 不识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身重,短气而喘, 微喘直视;喘冒不 能卧;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其他
大热
大渴
脉 洪 大
大汗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26、168~170、222)
主证
热 汗 渴——热盛伤津,饮水自救;热盛耗气,气不化津 脉洪大
病机:胃热炽盛,津气两伤 治则: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清阳明之热,人
参:益气生津
时时恶风(168) 背微恶寒(169) 汗出肌疏,不耐风袭
(二)白虎汤证* (176、219) 胃热弥漫证
主证: 腹满——热气内结,气滞不行; 身重,难以转侧——阳明热盛,经气壅滞(阳明主一身肌肉); 口不仁——胃热灼津耗气(胃之窍出于口); 面垢——胃热熏蒸; 谵语——热扰神明; 遗尿——热甚神昏,膀胱不约; 自汗出——热迫津液外泄。 病机: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三) 津亏便结证(233) 导下法——蜜煎方
下法禁例: 1.伤寒呕多(胃气上逆) 2.阳明心下硬满(邪热结聚胃脘) 3.阳明面合色赤(邪郁阳明经表) 4.阳明兼太阳表证 5.胃中虚冷
三、阳明病寒证
食谷欲呕(呕吐物无酸腐气味,清水痰涎, 或有胃脘痛,喜温喜按) 胃阳不足,浊阴上逆 温中散寒,和中降逆 吴茱萸汤 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用方: 1.茵陈蒿汤 2.栀子柏皮汤——湿热未退,中气已虚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黄兼有表证
二、血热证 (一)衄血证 (二)下血证 (三)蓄血证——阳明之热与阳明旧有瘀 血相结
发热 发潮热 日晡所发潮 热
其人多汗
汗多; 手足濈然汗出 ; 手足漐漐汗出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续)
腹部症状 大便 小便 饮食 脉象 舌象
调胃 承气 汤
小承 气汤 大承 气汤
腹微满;腹胀满
不吐不下
小便利
阴脉数, 尺脉实
舌红苔黄 燥
腹大满不通
大便硬;下利
小便数
能食
脉滑而实
舌红苔黄 厚而干 舌红苔老 黄,焦燥 起刺
小承气汤
实邪痞结,腑气不畅
破滞除满,通便泻热
大承气汤
燥热内盛,腑气壅滞
攻下实热,荡涤燥热
(二) 麻子仁丸证(脾约证)(247、245、246)
主症——大便结硬或便秘,数日一行,小便量多,或如常人,腹中微满。
病机——胃热肠燥津亏
治则——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 麻子仁丸 大黄、厚朴、枳实——泄热导滞 麻仁、杏仁、蜜——润肠肃肺(肺与大肠相表里) 芍药——益阴活血
《医宗金鉴》: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 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一、 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胃”:泛指胃肠而言,胃、大肠、小肠。 《灵枢· 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 “实”:邪气盛。 《素问· 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
一、阳明病热证 (一)栀子豉汤证*(221 、228)
阳明热盛邪实
误治
若误用汗法——夺液伤津,邪热愈炽,胃燥成实——烦躁,心愦 愦,谵语 若误用温针——以火助火,火热内犯神明——怵惕不安,烦躁不 得眠 若误用下法——无形邪热内陷,郁于胸膈之间(热扰胸膈)—— 心中懊憹不适——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二、成因:
1.阳明经脉直接受邪——正阳阳明
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
2.邪由他经传来
太阳病误治,邪传阳明
太阳阳明
少阳病误治,邪传阳明——少阳阳明 太阴病阳气恢复,阴病出阳,脏邪返 腑——阳明病
三、病位——胃家
足阳明经 胃 大肠 小肠
四、证治
阳明本证 1.阳明经表证——邪在经脉——解肌清热——葛根汤 2.阳明热证
胶——润燥滋阴 )
含水硅酸镁
二、阳明病实证
成因:热盛伤津,化燥成实,邪热与糟粕相结 证候特征: 1.全身邪热内盛
2.腹部实证表现
伤津途径:阳明燥热
1.迫津外泄——汗 2.迫津下泄——利 3.迫津偏渗——溲
(一) 承气汤证 1. 调胃承气汤证 (207、248、249) 2. 小承气汤证 (213、214、250) 3. 大承气汤证 (238、239、215、241、242、 212、217、220)
`
二、 阳明病病因病机 179、181、185、188
传而已尽曰转属 传而未尽曰转系
三、 阳明病脉证 *(182、183、184、186)
身热——阳明里热,蒸腾于外 汗自出——热盛迫津外泄 不恶寒反恶热——热盛于里
洪大滑数
脉大——正盛邪实,气血沸腾,鼓动脉管
沉实而大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辨证论治
阳明病篇概论
一、生理 二、成因 三、病位 四、证候分类和治法
一、生理
经脉行于头面胸腹,从头至足,络脾属胃 经别上通于心
腑:胃 以降为顺 以通为用 肠 脾胃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阳气:二阳 胃肠 腐熟水谷 变化糟粕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循臂外侧前缘上肩,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 肠
(四)猪苓汤证 *(223、224、319) 脉证 :
脉浮,发热——阳明气分有热; 渴欲饮水——津液不足; 小便不利——水热互结于下焦膀胱。 心烦不得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病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水气不利。 治则:清热滋阴利水 方药:猪苓汤(二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清热利水;阿
腹胀腹满;绕脐痛, 腹满痛;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大便难;大便硬; 小便利或 有燥屎;不大便; 小便不利 大便乍难乍易; 下利清水,色纯 青
不能食
脉实;脉 迟;脉滑 而数
三承气汤证治比较(续)
病机
调胃承气汤 燥热内盛,里实初成
治法
泻热为主,辅于调畅胃气
药物
大黄、芒硝、甘 草 大黄、厚朴、枳 实 大黄、厚朴、芒 硝、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