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5课 观察月球|鄂教版

合集下载

2022年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观察月球》公开课课件

2022年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观察月球》公开课课件

长征三号和四号
长征三号是三级火箭,长征四号是两 级火箭,它们主要是用来发射卫星的。
长征三号和四号都可以发射重型卫星, 或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
长征四号的发射成功率达100%。
长征三号 甲型运载 火箭将嫦 娥一号探 测卫星送 入太空。
长征三号丙 型运载火箭, 成功将第二 颗北斗导航 卫星送入预 定轨道
思考与讨论
每当晴朗的夜晚,天空中那一 轮皎洁的明月总能引发人们无限 的遐想。请你说说你知道的有关 月亮的诗词、神话。
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
玉 兔 捣 药 吴 刚 伐 桂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落乌啼霜满天
长征四号乙型 运载火箭一举 将“海洋一号” 和“风云一号” 卫星双双送入 太空。
长征5号
长征5号还在研制和开放中,它 是超大型运载火箭,推力可达 120吨。可发射20吨的长期有人 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 返回式月球探测器、超重型应用 卫星。预计2015年亮相 。
长征五号 的模型
世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排行榜
重新认识月球
• 神话故事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必须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世界。
• 关于月球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呢? • 阅读课本14页的月球资料,初步了解月球。
月 球 表 面 图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8千米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月球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火箭的故乡在中国
“火箭”一词据古书记载,最 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 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在敌我双方的交战中,人们 把一种头部带有易燃物、点燃后 射向敌方、飞行时带火的箭叫做 火箭。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5 观察月球5-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5 观察月球5-鄂教版
地球的卫星——月球
你们知道哪 些有关月球 的诗歌或是 神话故事? 谁可以为我 们背一首诗 或是讲一个 故事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 探索和认识月球。
古人观月记录
• 当望远镜从荷兰传入 意大利时,引起了伽 利略的注意。。
•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 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是那样 的凹凸不平,还分布有很多 环形山,伽利略据此绘制了 第一幅月面图。虽然从科学 的角度看,伽利略手绘的月 面图还不够精确,但月面的 平原、环形山清晰可见。后 来,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 相继使用,人们见到了从未 见过的天象。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பைடு நூலகம்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嫦娥一号
登上月球-- 实地考察
1969年7月20日,美 国“阿波罗11号”飞船 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 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 首次登月成功。
“我迈出了一 小步,但人类迈 出了一大步。”
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我的“月球卡”
• 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相互交流并记录在 我们的“月球卡”上。
• 月球基本数据: 与地球的平均距 离为38.4万千米, 直径3476千米, 表面积有3800 万平方千米,质 量为7350亿吨。
• 地球的地形:主要 有两种,月海和环 形山。月海是由凝 固的熔岩构成的盆 地,是无一滴水的 “海”;环形山为 数众多,直径超过1 千米的就有33000 多个。
月海
月面
月陆
环行山
月海
所谓的月海, 并非月球上面的海 洋,而是月球上比 较低洼的平原,并 无一滴水存在。比 较多人认为月海是 小天体撞击月球时, 撞破月壳,使月幔 流出,玄武岩岩浆 覆盖了低地,形成 了月海。

鄂教版科学六下观看月球

鄂教版科学六下观看月球

5 观看月球教学目标明白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此刻天空中的位置是转变的。

明白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转变的,而且这种转变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明白月球敞亮和黑暗部份的不断转变叫做月相,月相的转变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必然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式整理观看月球的资料。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看月球的结果。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窗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乃至长达一个月的关于月球的观看活动。

情愿与其他同窗交流观看月球的结果。

情愿和其他同窗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看。

教学预备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此刻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看。

)一、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咱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如何转变的?2.导入新课二、制定观看打算1.提问:如何观看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2.教师指导:1)如何准确观看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转变?①如何利用指南针观看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②如何利用六分仪观看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如何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转变?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②介绍记录表格:日期时刻月球敞亮部份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18:0019:0020:00……(3)观看活动需要熬夜进行,如何才能坚持完成观看活动?①采取分段按时观看的方式。

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看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②通过彼此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看和记录活动。

比如四到五个同窗一组连番进行观看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看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隔壁盖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看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观察月球》精品教案 (2)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观察月球》精品教案 (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月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二、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并且解释诗歌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诗中所说的月光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吗?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3)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并且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性解释
………………
3.制定研究计划
(1)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要研究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教师引导不同研究小组的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你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提出了哪些假设?
②要验证你们提出的假设,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开展研究?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比较好?
③要研究这个问题,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需要做什么工作?
④怎样把研究的结果在下节课展示给其他的同学?
(2)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利用下节课之前的时间开展研究活动。

第二课时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研究的成果作出评议。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5.观察月球》word教案 (6)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5.观察月球》word教案 (6)

观察月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

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导入新课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2.教师指导: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②介绍记录表格:日期时间月球明亮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18:00 19:00 20:00……(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

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观察月球-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月球-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月球-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教材简介本教案针对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二单元《观察月球》进行编写。

该单元主要教授月球的观察、月相变化、月表特征、月球探测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月球表面特征;2.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相变化的现象;3.了解人类历史上对月球探测的发展,能够简要介绍月球探测的现状。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和月相变化现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显微镜观察月球表面特征的方法及月相变化的原理。

4. 教学过程4.1 概述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夜晚时人们能够肉眼观察到月亮的变化。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月球的观察、月相变化、月表特征以及月球探测等方面的知识。

4.2 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讲解显微镜原理,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讲解月球表面的几种特征,如山脉、陨石坑、海洋等;•向学生展示月球图像,让学生观察月球表面特征;•分组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月球表面,指导学生观察、辨别月球表面特征。

4.3 月相变化现象的理解•讲解月相变化的原理及其周期性;•向学生展示月相变化的图像,让学生观察与整理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分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相变化现象;•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人们看到的月相是一样的。

4.4 月球探测现状的了解•介绍人类历史上对月球的探测;•向学生介绍现代月球探测的情况;•让学生叙述月球探测对人类的意义。

5. 教学评价•通过分组观察月球表面,检测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的描述月相变化现象,检测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深度;•通过学生叙述月球探测的意义,检测学生对课题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讨论、分组观察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月相变化以及月球探测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感到困难,建议可以添加视频或者动画以up升教学质量。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观察月球》 教案 (3).doc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观察月球》 教案 (3).doc

观察月球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2.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

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导入新课二、制定观察计划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2.教师指导:(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

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上奖章。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一、汇报观察结果(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二、提出新的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观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观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观察月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大小、形状、成因等。

2.掌握观察月球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等。

3.通过观察月球,了解有关天文学和月球探测的实践应用。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探究式学习方法:活用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与合作。

2.合作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3.课堂讨论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加强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概念和科学思想。

1.3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天文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对自然和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情况。

2.观察月球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月球的基本成因。

2.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天文学和月球探测的实践应用。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包含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观察月球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和基本的科学观察技能,比如用显微镜观察显微世界等。

本节课将以观察月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天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同时,本节课也将关注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对自然和谐的热爱。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掌握观察月球的方法和技巧。

重要思维技能包括:观察与发现、比较和类比、问题探究和解决、解释和表达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预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文学的重要性以及月球探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5.2 引入话题,准备活动教师将学生分组,介绍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等观察技巧,告诉学生他们即将共同开展月球探测实验等准备活动。

5.3 开始活动,开展实验小组合作完成月球探测实验,观察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同时,还要对月球探测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理解天文学基础的原理和应用。

5.4 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小组讨论结果,交流经验,分享观测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5.观察月球》word教案 (3)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5.观察月球》word教案 (3)

观察月球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

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2.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

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导入新课二、制定观察计划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2.教师指导:(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

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上奖章。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一、汇报观察结果(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二、提出新的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

2022年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观察月球》公开课课件2

2022年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观察月球》公开课课件2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间用 的以 精测月 确量面 距月上 离球的
与激 地光 球仪

月球车天线将 电视摄像机的 影像讯号传回
安装在月面上 的地震仪。
地球。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 跃。”
长征三号和四号
长征三号是三级火箭,长征四号是两 级火箭,它们主要是用来发射卫星的。
长征三号和四号都可以发射重型卫星, 或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
长征四号的发射成功率达100%。
长征三号 甲型运载 火箭将嫦 娥一号探 测卫星送 入太空。
长征三号丙 型运载火箭, 成功将第二 颗北斗导航 卫星送入预 定轨道
我国火箭事业发展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 箭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 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 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长征系列火箭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研 制出长征1号、2号、3号、4号、 5号共5个系列,十几种不同规格 的火箭。它们的大小各异,运载 能力不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人类的梦想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揽 月的幻想。在二十世纪末,人 类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阅读资料
阅读24页的资料,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 过程。
1969年7月16日出发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土星5号” 重型运载 火箭 。总 高度110 米,能将 几十吨的 登月飞船 送往太空。
11点51分,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 梯,登上了月球。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当时,许多电视观众看到 一面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飘 扬,这使很多人不禁怀疑, 人类第一次登月是美国政 府制造的一个骗局,因为 没有大气的月球自然也不 会有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月球
太阳
地球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1/49
月球
2. 具体观察方法和内容:
(1)选择晴朗的夜晚,坚持观察月球一个月;
(2)要面南而立,在一固定地点选定一个参照 物;
(3)上半月在日落时定时观察,下半月在日出 时定时观察;
(4)完成观察记录表(课本P18);
(5)观察一个月后,研究自己的观察记录,看 看所观察到的月球位置、形状是怎样一天天变 化的。
观察一:
①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如晚上8点、10点、12点、 凌晨2点、4点、6点,观察月球的位置。
8:00
10:00

12:00 2:00
4:00 西
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球位置是东升西落!
问答:
①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会这样?
答: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球位置是东升西落!因为地球 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看起来月球在东升西落。
观察二: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如每天晚上的8点或凌晨6点, 观察月球的位置
十五
十二
初八

农历初三
每晚8:00

西
二十二
十九
二十六
凌晨六点
十六

西
整理观察记录: 1、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 在天空位置有变化吗?为什么?
答:有变化。月球位置在由西向 东移动。这是由月球自西向东公 转引起的。
2、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 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答:上半月由缺到圆,明亮部分 朝西;下半月由圆到缺,明亮部 分朝东。
3、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多少天? 这说明什么?
答:相隔30天,这说明月球围绕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0天,即一个 月。
月相变化童谣
月相跟着农历变, 初一初二看不见, 初三初四象娥眉, 初七初八月半边, 到了十五满月圆, 以后月相逐渐缺, 二十二三月似弓, 到了月底又不见 。
月相
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
1、其实每种月相都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 下。例如上弦月就是在正午12点左右从东 方升起,只不过因为当时太阳光太强烈, 人眼不可能分辨出月亮。
2、为什么上半月上半夜可见月亮,下半夜 看不见,而下半月上半夜看不见月亮,却 在下半夜或清晨可见,只有十五、十六整 夜可见月亮?这是由于月球公转的位置和 地球自转位置决定的。
3、农历日期就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根 据月相排定的,人民靠它来推定日期及时 间。
初 十
初 八

十 五
初 五
初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