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基础工业工程)
2公差与互换性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大纲
《公差与互换性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331001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ound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0 实验:4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的地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及其相关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其它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
本大纲是根据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依据本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编制而成。
适用于本科工业工程专业。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两个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
前者主要是学习几何量公差标准的构成及其使用,也就是研究产品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者是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许多内容要通过实验课来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能解释清楚机械技术资料中的精度要求并了解如何控制精度。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1. 掌握互换性含义、种类、作用,了解公差和测量在互换性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各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表格和其它精度设计相关表格;掌握精度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 掌握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方法;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含义;4. 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学会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工作尺寸的计算;5. 了解各项几何量误差的评定方法;了解孔、轴尺寸测量、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测量基本技能;6. 了解典型件(标准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构成特点及应用。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精益生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10342002课程英文名称: Lean Production课程总学时: 24 讲课: 24 实验: 0 上机: 0适用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精益生产是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基本分析理论和方法, 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管理系统, 培养学生精益生产的理论水准和从事精益生产管理基本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了解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准时化生产、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连续流生产、TPM、价值流图等基本方法, 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改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精益生产是21世纪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方式, 内容广泛。
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结合、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等的多种教学方方法, 适当组织学生到大型企业参观, 进行现场教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形式, 突出重点, 在有限学时条件下使学生掌握精益生产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力求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3.执行本大纲过程中,随着学科的发展、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可以适当调整。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基础工业工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根据章节内容, 可以安排适量作业, 多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 考查2. 考核目标: 考查学生对精益生产核心方法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3.成绩构成:通过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论文等考查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 总成绩综合考虑大作业或论文, 课堂发言、出勤及作业情况。
工业工程案例 教学大纲
工业工程案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目标:介绍工业工程的概念和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质量管理、设施规划、物流分析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实际企业中工业工程的应用。
二、案例选择与准备案例选择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综合性的工业工程案例,涵盖不同领域和行业。
案例准备:提前将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案例背景和问题。
三、教学实施课堂讲解:讲解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方案汇报: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思路。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和改进方向,帮助学生完善方案。
四、考核方式小组讨论表现:考核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方案质量:考核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汇报表现: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和收获。
教师评估:教师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成绩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与支持教学材料:提供相关的工业工程理论书籍、案例分析材料、参考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辅导,如定期答疑、小组讨论指导等。
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如课程网站、在线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空间,促进学习效果的巩固和提升。
七、总结与展望对本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总结,指出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工业工程案例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改进措施和发展建议。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3040316课程名称:毕业设计(论文)(工业)英文名称:Graduation Design (Thesis)学时:16周学分:16适用专业:工业工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先进制造系统、ERP原理与应用等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全面培养、综合训练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环节,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内容的重要过程,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业工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掌握工业工程基本理论、技术、方法,着重解决制造系统中的实际工业工程问题;使学生接受工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
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图1 毕业设计(论文)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2 毕业设计(论文)与工业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毕业要求3中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工业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生产过程的实践学习经历,了解工业工程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2. 毕业要求4中具备设计和实施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的工程实验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3. 毕业要求5中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系统综合设计,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4. 毕业要求6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工业工程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 毕业要求7中熟悉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工业生产、流通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规;6. 毕业要求8中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 毕业要求9中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前期:查找与命题相关的材料,为课题做准备;对课题进行研究,进入课题;查找外文资料,准备外文翻译;进行外文翻译,并校对;完成相关的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大纲指导书DOC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实验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2、实验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3、课程代码:12001604、实验课程性质:5、学时:86、学分:7、使用专业:工业工程8、先修或同修课程:机械工程相关课程、管理科学相关课程等9、开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10、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11、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该课程实验主要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属于工业工程及相近专业必修实践型课程。
该实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为目的,通过教师开发实验室,拍摄电教片等手段来分析验证所学,并提出创新性改善意见,达到理论联系实践,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中起着非常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后续课实践环节起铺垫作用。
12.、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基础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更加深入掌握工作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3、实验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同步进行的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具体安排以下实验内容。
( 详细实验内容见实验指导书)。
(1)制造企业感性认识实验(2)蓄电池端子座注塑生产人机操作分析和联合操作分析实验。
(3)学生自拟题目设计性实验14、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考试成绩和设计研究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按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分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
15、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工业工程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导论》(1)能提供按课程要求实现的人工为主多重复性工作的现场操作环境的电教片(2)百分之一秒表、观测板、观测表格、计算器等(3)以研究工艺程序分析、人机操作分析现场操作环境录像或提供生产实际现场(4)动作摄影分析影片材料或提供生产实际现场18、大纲执笔人:姜雪松19、大纲审定人:朱玉杰《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制造企业感性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看教师开发实验室自制电教片、使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生产流程,对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等方面以及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形式及人力资源等情况给出一定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2 了解企业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及做法,从而达到验证巩固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3 了解我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和技术水平,丰富、完善、深化已学到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5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基础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更加深入掌握工作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大纲【模板】
《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工业工程课程编号:总学时:64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学分:8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本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和培养阶段的第一门必修课,它作为一门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等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工业工程学科的总体概念,认识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和目标,树立工业工程意识,掌握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优化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学会综合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学科的定义、发展简史、学科性质与特点、常用方法及应用领域、生产率概念与管理等内容;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技术,结合生产现场,找出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并能制定出最适宜的工作时间,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3.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与分析方法。
三、实施说明1、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为专业考试课,建议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含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占20%,课程测验成绩(含小论文、单元测试及期中测试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课程结课考试成绩占50%。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用技术理论课。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宜采用课堂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和开展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
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就是工作研究,因此应围绕着两条主线——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为内容,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以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为目标,进行理论教学;并结合实验课让学生体会两大技术的应用。
由于本课程案例较多,故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配合在生产线上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来理解和加深课堂的理论内容。
16 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大纲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331017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课程总学时:48讲课:40实验:8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工业工程学科特性及主要应用方向的体现,在整个工业工程学科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主要原理及方法,理解基础工业工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作用,从而对该学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同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某生产过程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工业工程师的基本素养。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工业工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传统技术及现代工业工程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具备工业工程意识,并具备运用工业工程的基础技术去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工业工程师的潜质。
(三)实施说明1.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现代化的授课方式,信息量大、对相关的图表也能进行较为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辅之以案例教学,加强课堂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课时分配表可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已修完数学、机械、管理等方面一些相关的公共课,具备一定的数学、机械及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结合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1-2次习题,不作为习题课单独讲授,结合教学进度随堂测验并指导讲解,每次布置习题大约为1-2道习题,占用学时以不超过0.5学时为宜。
本课程设置实验8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掌握初步的绘制图表及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具体的实验环节安排如下:1.流程程序分析2学时观察某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分析并绘制流程图。
教学大纲(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教课纲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JTWL00036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合用专业:物流管理(联合培育本科生)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总学时:51 学时总学分:3课程简介:《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骨干课程,是进入专业课程培育的第一门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讲解工业工程的基本观点、基来源理和工作研究方法。
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工业工程的学科性质、特色及发展方向,认识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并初步形成系统观点,认识生产率工程与管理这一工业工程的基本问题,要点掌握工作研究这一工业工程的基础方法,并为专业理念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确立基础。
建议教材: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机械工业第一版社,第 1 版参照书目:工业工程导论,汪应洛,中国科学技术第一版社,第 1 版基础工业工程,范中志,机械工业第一版社,第 1 版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工业工程知识的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方法研究的定义、原理、原则与依照,程序剖析、作业剖析、动作剖析的基本观点、原理、意义,常用的剖析方法。
掌握各种理论及每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色,剖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各样剖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弊端。
学会依照方法剖析的步骤进行剖析,学会用所学的各样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一)教课目标与要求认识公司生产运作的主要管理模式及公司现场管理存在的广泛问题,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提升生产率的主要门路和方法;熟习生产率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影响公司生产率的因素。
(二)主要教课内容1. 公司生产运作2.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三)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影响公司生产率的因素难点:生产率测评(四)教课时数: 4 学时第二章工业工程概括(一)教课目标与要求认识工业工程的产生、发展历程、工业工程学科系统和工业工程人材的素质构造;熟习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和特色;掌握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工业工程意识。
工业工程基础 教学大纲
工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工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优化和改进生产流程的学科,它通过分析和设计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工业工程基础是学习和理解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起点。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包括的内容。
工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它提供了学生学习和理解工业工程的框架,并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学大纲应该涵盖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应该了解工业工程的定义、范围和目标。
他们应该明白工业工程的核心原则,如连续改进、系统思维和绩效评估。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习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流程分析、价值流映射和时间研究。
其次,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对工业工程工具和技术的介绍。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分析和改进生产流程。
这些工具和技术包括流程图、工作测量、工程经济学和质量管理。
通过学习这些工具和技术,学生将能够识别问题、找到改进机会并实施解决方案。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强调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
学生应该了解工业工程在不同行业和组织中的应用,如制造业、物流和医疗保健。
他们还应该学习一些实践案例,了解工业工程如何在实际情况下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
这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实践和实验的要求。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工业工程项目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将帮助他们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实践和实验还将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工程的挑战和实践中的限制。
综上所述,工业工程基础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工具和技术的介绍、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以及实践和实验的要求。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业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JTWL00036
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联合培养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简介: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进入专业课程培养的第一门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作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及发展方向,了解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并初步形成系统概念,认识生产率工程与管理这一工业工程的基本问题,重点掌握工作研究这一工业工程的基础方法,并为专业理念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建议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参考书目:
工业工程导论,汪应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
基础工业工程,范中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工业工程知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方法研究的定义、原理、原则与依据,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意义,常用的分析方法。
掌握各种理论及每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学会按照方法分析的步骤进行分析,学会用所学的各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管理模式及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熟悉生产率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企业生产运作
2.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
难点:生产率测评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业工程的产生、发展历程、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工业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熟悉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工业工程意识。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工业工程
2.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与人才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业工程定义和工业工程意识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三章工作研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和工作研究步骤;掌握工作研究对象、内容、工作研究技术;掌握方法研究的内容、层次与程序及作业测定的含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工作研究概述
2.方法研究概述
3.作业测定概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作研究的内容、“5W1H”提问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四章程序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管理事务分析概念、特点、工具;熟悉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和布置和经路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掌握方法程序分析常用符号、种类和程序分析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程序分析概述
2.工艺程序分析
3.流程程序分析
4.布置和经路分析
5.管理事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和布置和经路图流程的绘制方法;
2.“5WIH”技术和“ECRS”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时数:8学时
第五章作业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作业分析的定义、基本要求和特点;掌握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和双手作业分析的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作业分析概述
2.人——机作业分析
3.联合作业分析
4.双手作业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机作业分析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六章动作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影像分析概念、用途、分析方法;熟悉动素与动素分析概念、动素记号、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掌握动作经济原则四条基本原则和动作三要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动作分析概述
2.动素分析
3.影像分析
4.动作经济原则
5.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应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作业改善。
(四)教学时数:8学时
第七章秒表时间研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熟悉常用的评定方法;掌握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与对象
2.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3.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4.常用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八章工作抽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工作抽样的特征、优缺点及用途;掌握工作抽样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工作抽样的原理
2.工作抽样的方法与步骤
3.工作抽样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作抽样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难点:每日观测时刻的决定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九章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特点和用途,方法时间衡量(MTM)和工作因素法(WF简易法);熟悉模特排时法的原理、特点;掌握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和动作分析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概述
2.方法时间衡量
3.工作因素法
4.模特排时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模特法动作分析方法。
(四)教学时数:4学时
第十章现场管理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现场管理优化的特征及重要性;熟悉目视管理和定置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工具;掌握“5S”的含义和“5S”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管理概述
2. 目视管理
3.“5S”管理
4.定置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5S”的含义和“5S”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时数:4学时
复习3学时
四、考核方式
(一)平时考核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其平时成绩。
(二)期末考核
结课后,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期末测验,成绩记入期末成绩。
五、成绩评定
该课程按百分制评定学生成绩。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六、补充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依据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中对该课程的要求,结合专业的的性质和特点,并符合课程应知应会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