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

合集下载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

一、教案概述《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 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理解和把握。

2. 讨论和写作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

2. 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的鉴赏知识,为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准备:1. 对《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进行预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

2. 准备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鉴赏知识,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历史感知。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3.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文学价值进行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讨论和写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文学鉴赏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继续学习《沿着红军走过的路》,重点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

【导语】1935年四川省苍溪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过的路前进,历时3个⽉,⾏程1000多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赶上了红军⼤部队。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熟读课⽂,学会9个⽣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春意盎然”、“⼼急如焚”、“跋⼭涉⽔”等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分段,概括段落⼤意。

3、通过感受⽂章中富有感情⾊彩的词句,体会⼉童团员们有志⽓、有毅⼒、勇于⾯对困难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 理清⽂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能反映⼉童团员有志⽓、有毅⼒、勇于⾯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彩。

课前准备 学⽣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课时 ⼀、揭题铺垫 1、师简介:在中国的⾰命,曾有⼀个这样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中国百万⼯农红军主⼒为了躲避敌⼈的围捕,过草地、爬雪⼭,历经千⾟万苦,⾏⾛两万五千⾥,这就是长征。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在长征的过程中,⼀群⼉童团员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 1、初读课⽂,要求:(1)⾃由⼤声读,读通、读准(2)想⼀想,课⽂主要描写了谁? 2、初读感知 (1)课⽂主要描写了谁⼲什么?把课题也说进去 课⽂描写了⼀群红⼩⿁们(⼉童团员)沿着红军⾛过的路赶⼤部队。

解决:红⼩⿁ (2)可以把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下段吗? 分段并概括段落⼤意,训练概括能⼒,指名答。

(3)⼆读课⽂,⾃由读。

读准、读好。

指名分段读课⽂。

三、重点突破,学习第⼆段。

1、“春意盎然”与“⼼急如焚”的对⽐,进⾏体会。

(1)师引:孩⼦们离开⼤部队已经半个多⽉,于是他们决⼼沿着红军⾛过的路前进。

虽然四⽉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们——(⽣)⼼急如焚,只顾赶路。

板书:⼼急如焚 (2)你从哪读出了他们的“⼼急如焚”? 从“春意盎然”的环境与孩⼦们的⾏为进⾏对⽐,理解对⽐的写作⽅法。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 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勇敢坚持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六、七、八、九课《井岗山会师》、《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翻越夹金山》。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互动活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案例教学法:分析红军长征中的典型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勇敢坚持的品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长征》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红军长征的经过和意义。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红军长征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角色扮演:分组表演红军长征中的典型故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读后感。

2. 调查家族中是否有参与过红军长征的历史,如果有,请详细了解并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3.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地,了解当地人民是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回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的读后感、家族历史调查和参观纪念地的心得体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 综合素质评估: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日常行为,评价学生在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勇敢坚持等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纪录片《长征》:用于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最新整理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

最新整理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能反映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铺垫1、师简介:在中国的革命,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中国百万工农红军主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捕,过草地、爬雪山,历经千辛万苦,行走两万五千里,这就是长征。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一群儿童团员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1、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大声读,读通、读准(2)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谁?2、初读感知(1)课文主要描写了谁干什么?把课题也说进去课文描写了一群红小鬼们(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赶大部队。

解决:红小鬼(2)可以把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一下段吗?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概括能力,指名答。

(3)二读课文,自由读。

读准、读好。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重点突破,学习第二段。

1、“春意盎然”与“心急如焚”的对比,进行体会。

(1)师引:孩子们离开大部队已经半个多月,于是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虽然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子们——(生)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板书:心急如焚(2)你从哪读出了他们的“心急如焚”?从“春意盎然”的环境与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对比,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

板书:春意盎然(3)朗读指导:注意对比的部分朗读上的变化。

2、出示问题: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时,遇见了哪些困难呢?(自学:默读为主,划一划,标一标)3、交流:(板书)累——壮胆睡大庙怕——紧挨靠着坐饿——吃供品馒头四、小结、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说说红小鬼们在前进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二、研读第二段,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1、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请再读一读课文第二段2、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④感情朗读(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分角色朗读(3)点拔:进行困难描述时,都是先描写遇见了什么困难,再写红小鬼们是如何克服的,词句间透露出红小鬼们可贵的精神品质。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创新思维与未来发展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创新思维与未来发展

一、教案概述《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创新思维与未来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精神对未来的启示和意义。

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红军长征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案例。

3. 红军长征精神对未来的启示和意义。

教学资源:1.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案例。

2.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相关理论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讲解和分享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案例,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红军长征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案例,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相关理论资料,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团队合作实践,并分享自己的成果和体验。

6.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红军长征精神对未来的启示和意义,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创新。

二、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红军长征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对未来的启示和意义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三、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相关的历史遗址和纪念馆,加深对红军长征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的理解。

2. 邀请红军长征历史专家或幸存者来校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和经验。

3.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将红军长征精神付诸实践。

四、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在教学拓展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审美教育与品德修养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审美教育与品德修养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审美教育与品德修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七、课堂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形式,展示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有关专家或老红军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八、课后作业:2. 调查了解身边的长征故事或相关人物,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评价与考核: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发言、合作等情况。

2. 课后作业:作文质量和调查报告的完整性。

3. 期末考试:语文综合素质测试。

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学生自读课文。

2. 第二课时: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第三课时: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利用互动表现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的背景介绍2. 选取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3. 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情感表达4. 互动表现:分组进行情景剧创作和表演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实践法:分组进行情景剧创作和表演,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3. 准备教室内的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红军长征的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精神。

3. 文学作品鉴赏:选取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让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

4.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讨论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情感表达。

5. 情景剧创作:分组进行情景剧创作,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6. 情景剧表演: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长征精神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表现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品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3. 情景剧创作与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剧创作中的创意和表现力,以及在表演中的协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相关的历史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2. 邀请长征历史研究者或亲历者来校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精神。

3. 开展红军长征主题的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鄂教版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鄂教版

春六年级语文下册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鄂教版第一篇:春六年级语文下册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鄂教版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

、2.体会词语的感情,能用“心急如火”“跋山涉水”写句子。

3.默读课文,体会红小鬼在追赶大部队的路途中表现的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能反映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色彩。

部分课前课中学习(自主、合作10-15分钟)教师(导)课前预习: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自己不明白的字词。

3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谁?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一、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二、合作探究1、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2、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勾画相关语句,使你感动的是什么?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4、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学生(学)1、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2、我会认的字:3、我理解的词:4、收集一些有关毛竹的资料或小故事1、小组学习读下面的词语: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嘉陵江战役胜利捷报暖风煦煦春意盎然瘆人龇牙咧嘴阴森可怕神龛跋山涉水餐风宿露2、课文描写了一群()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大部队3、儿童团员(),饿了,就();累了,就(),怕了就()。

课中展示(展示、交流15-20分钟)课中反馈(反思和总结5-10分钟)教师课后反思1、交流上述问题组织学生展示交流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广昭(zhao zhao)掐尖(qia xia)豺狼(cai chai)二、组词婉()陷()泼()冽()豌()掐()跋()咧()三、多音字填空干()馒头调()皮供()应干()活调()查供()品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几个词,概括了儿童团经历的磨难,历时三个月说明(),行程1000多千米说明()第二篇:2015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19《空城计》教案鄂教版《空城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有关常识和《三国演义》。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教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教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事件。

2. 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尊重和传承。

3. 提高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2. 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重要节点3. 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事迹4. 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5. 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路线、重要事件和英雄事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红军长征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地,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历史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用书2. 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3. 教具:地图、时间线等教学辅助工具4. 实践活动安排:红军长征纪念地考察、红军歌曲学唱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报告: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悟,以及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4. 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考核。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第5-8课时:讲解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重要节点第9-12课时:讲述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事迹第13-16课时: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第17-20课时:讨论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第21-24课时:实践活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地第25-28课时:小组讨论: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29-30课时: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考核七、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设计】《沿着红军走的路》(鄂教)

【教学设计】《沿着红军走的路》(鄂教)

《沿着红军走的路》甘肃镇原南川小学梁芃《沿着红军走的路》记叙了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四川省苍溪海外县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3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克服了种种因难,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的事迹,表现了后代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1、对本课的9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等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揭题铺垫1、师简介: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中国百万工农红军主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捕,过草地、爬雪山,历经千辛万苦,行走两万五千里,这就是长征。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一群儿童团员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大声读,读通、读准。

(2)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谁?2、初读感知(1)课文主要描写了谁干什么?把课题也说进去课文描写了一群红小鬼们(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赶大部队。

解决:红小鬼(2)可以把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一下段吗?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概括能力,指名答。

(3)二读课文,自由读。

读准、读好。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重点突破,学习第二段1、“春意盎然”与“心急如焚”的对比,进行体会。

(1)师引:孩子们离开大部队已经半个多月,于是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虽然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子们——(生)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沿着红军走的路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沿着红军走的路鄂教版

总结全文: 深刻领会儿童团员 从小有志气、有毅 力、不怕困难的革命 精神。我们应继承和 发扬这一切。
【提炼中心, 升华主题】
说明:创设分享交流的情境,利用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整理、归
纳所学方法,关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舞学生表达;精
心设计分层题和检测活动,可预设高一层次的探究学习活动和关注
主动拓展
自主交流预习情形,分享预习成果;选择并汇报问题,教师反馈归
纳。
小组:小组内交流自
己的感悟,解决疑问,
练习朗读。
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一、学习第一段:
1、自学课文,回答:
他们什么缘故要沿着 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2、交流
三 、品 读 解疑 ,解 读延安精神。
3、概括段意
1、请大伙儿再次
4、指导朗读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
1、小组交流读后感 1、尽情地读,可轻声
受。
读,放声朗读,也可
2、小组内交流选择 小组合作读
【了解文章的
有价值的问题。 要求:(1)读准生字, 要紧内容,理
个体 (预设) 明白得新词,读通课 清文章的思
1、想象一下红小鬼 文,
路】
在追赶大部队的路 (2)读出你的感受,
途上遇到了哪些困 读出你的感情,摸索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要紧内容。
教 2、学会本课 8 个,明白得 15 个词语,认识多音字。

3、按情况进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B 类 综合类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C 类 拓展类
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要紧内容。

教案模板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9篇

教案模板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9篇

教案模板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9篇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虽然昨晚已备好这一课,可是心里还是担心学生无心于课堂。

可没想到的是,一早教务处拿来代课单,一下子给我增加了好几节课,想想,上午第二节课还是开始新课教学。

所教的不是一般的课文,而是距今70多年时空距离的《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课前我创设了一种情境,想极力缩短文本与学生时空上的距离,我出示了一则材料:(红军长征档案解密)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时两年多,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长征的总人数约20万多人,而到达陕北时却只剩下5万余人。

师:同学们,读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话说?生1:原来红军长征死了这么多人。

生2:红军长征的过程一定很艰辛,吃不饱,穿不暖。

师:事实上比你说的还要艰苦。

生3:真是不可思议,走了二万五千里,死了15万人,他们肯定遇到很多的麻烦与困难。

师:自然不言而喻。

生4:剩下的5万人一定很厉害。

师:是啊,正是这5万人,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十多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粉碎了国民党的黑色梦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按理说,课前的这一“曲”还算成功,学生表现出较为兴奋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到了理解、体会儿童团员们行进过程中的“饥饿、疲劳、恐惧”等,我却感到了“行进困难”。

在理解儿童团员们是怎样忍受饥饿怎样拖着疲劳的身子行进在红军走过的路时,我试着让学生想象:师:同学们,难道困难仅仅只是课文所说的这些吗?不,他们一定还历经许许多多艰辛,你想象一下,他们可能还经历过——不知道怎么回事,学生在这里想象思维却“短路”了,怎么也无法想象孩子们在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即使能站起来说一两句的,我感到的也只是他们努力地想给我“面子”——在应付问题。

怎么办呢?如果这里不能引导学生感受儿童团员们可能所遭受的困难,暂且不说目标的达成,课堂也即将会变成干燥的荒漠,我将找不到自己,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也毫无“幸福”可言。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文化传承与文明培育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文化传承与文明培育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文化传承与文明培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红军长征路上的英雄事迹,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培育学生的文明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红军长征的背景及原因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教学难点: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2. 第二课时:红军长征的过程及英雄事迹教学重点:掌握红军长征的过程,了解长征路上的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感受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

3. 第三课时:红军长征精神的文化传承教学重点:探讨红军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扬。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自豪感。

4. 第四课时:红军长征路上的文明培育教学重点:分析红军长征路上文明培育的具体实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红军长征精神中汲取文明素养的提升。

5.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红军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文明素养。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红军长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以红军长征英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实践教学: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红军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文明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热情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文明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材。

2. 辅助材料:红军长征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歌曲等。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个性定制与因材施教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个性定制与因材施教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个性定制与因材施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的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2. 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2. 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长征路线图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课堂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对红军长征艰辛历程的体验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所面临的艰苦困苦和英勇奋斗的历史背景;2.理解“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意味着继承红军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长征历史背景,悟出“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所蕴含的精神内涵;2.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解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和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黑板上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长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

2.讲解通过PPT和实物图片的呈现,讲述长征的历史背景。

并带领学生着重讲述长征中的艰难,特别是红军面临的困难,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革命精神所蕴含的内涵。

3.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包括课文、课外阅读等。

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升。

4.讨论通过小组座谈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学习的内容。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深度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当你听到“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这句话时,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5.激发情感在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就“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感性的表达。

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音乐、朗诵、绘画、手工等。

6.总结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教师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加深学生对于“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知。

7.作业针对本课内容,布置学生的作业任务,可以包括自由阅读和书写心得体会。

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主动探究、总结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和革命精神在当代的生活中的意义。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历史的沉重。

理解到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顽强拼搏的精神。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精品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6 沿着红军走的路

精品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6 沿着红军走的路

6沿着红军走的路教学内容6沿着红军走的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生字。

会用“心急如焚”、“跋山涉水”写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默读课文,学会静思默想。

3、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面对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小有志气,有毅力,面对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默读课文,学会静思默想。

2、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面对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质疑导入。

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感受红军品质。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你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简介故事背景。

4、据题质疑。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读,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可分成几部分。

3、妇女部长何连芝称赞这些孩子:“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读一读,想一想,她为什么要夸这些孩子有志气,有毅力?你们从文章中那些句子感受到呢?再仔细读,勾画一下。

三、精读,理解感悟。

1、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感受孩子们有志气、有毅力的特点。

预设句一:可今日不行,谁也没心思多观赏这春天的美景,一个个心急如火,只顾攒足劲儿往前赶路。

(1)学生汇报。

(2)重点词语掌握:没心思,心急如火,攒足劲儿是什么意思?(3)联系上文,这么美丽的,有意思的春景,如果是你,你会干什么?而这些孩子呢?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4)指导朗读。

预设句二: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餐风宿露,途经剑阁、江油、中坝、北川、茂县等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历史感知与语文融合第一章:红军的诞生与早期革命活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军的诞生背景,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逻辑。

2. 通过课文阅读,体会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艰难困苦,感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历史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红军的诞生》阅读与解析。

2. 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背景介绍。

3. 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事件回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军的诞生背景、历史意义。

2. 阅读理解法: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军早期革命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红军的诞生背景。

2. 阅读课文《红军的诞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意义。

4. 分组讨论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事件。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红军的诞生》,写一篇关于红军早期革命活动的短文。

2. 调查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分享红军早期革命活动在当地的留下的足迹。

第二章:红军的长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2. 通过课文阅读,感知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历史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红军的长征》阅读与解析。

2. 红军长征的背景介绍。

3. 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回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历史意义。

2. 阅读理解法: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 阅读课文《红军的长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4. 分组讨论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语文教案设计生动教学与互动表现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述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和互动活动的作品。

3. 评估学生对红军长征知识和情感态度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述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和互动活动的作品。

3. 评估学生对红军长征知识和情感态度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讲述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2. 分析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述、图片展示等方式,生动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加深学生对伟大事迹和英雄形象的尊敬和崇敬。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黑板、粉笔、课件等。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学生桌椅整齐。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0分钟)通过复习红军长征的起因和目的,帮助学生回忆起前几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红军长征故事的兴趣。

2. 新课讲解(30分钟)•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欲望。

•课文解读:根据教材内容,逐段讲解课文的要点和重点词语。

•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语音语调。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拓展延伸(30分钟)•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与红军长征有关的作品(可以是歌曲、舞蹈、小品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资源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复习课文内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故事的读后感。

•阅读扩展:自主阅读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并做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能反映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铺垫1、师简介:在中国的革命,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中国百万工农红军主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捕,过草地、爬雪山,历经千辛万苦,行走两万五千里,这就是长征。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一群儿童团员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1、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大声读,读通、读准(2)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谁?2、初读感知(1)课文主要描写了谁干什么?把课题也说进去课文描写了一群红小鬼们(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赶大部队。

解决:红小鬼(2)可以把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一下段吗?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概括能力,指名答。

(3)二读课文,自由读。

读准、读好。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重点突破,学习第二段。

1、“春意盎然”与“心急如焚”的对比,进行体会。

(1)师引:孩子们离开大部队已经半个多月,于是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虽然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子们——(生)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板书:心急如焚(2)你从哪读出了他们的“心急如焚”?从“春意盎然”的环境与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对比,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

板书:春意盎然(3)朗读指导:注意对比的部分朗读上的变化。

2、出示问题: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时,遇见了哪些困难呢?(自学:默读为主,划一划,标一标)3、交流:(板书)累——壮胆睡大庙怕——紧挨靠着坐饿——吃供品馒头四、小结、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说说红小鬼们在前进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二、研读第二段,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1、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请再读一读课文第二段2、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④感情朗读(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分角色朗读(3)点拔:进行困难描述时,都是先描写遇见了什么困难,再写红小鬼们是如何克服的,词句间透露出红小鬼们可贵的精神品质。

(4)感情朗读:指名任选3~6的一节进行朗读三、交流升华,完善人物品质引语: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指名答,引出第七自然段第一句板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顽强1、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自由交流、讨论)2、指名说一说,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先说遇到了什么困难,再说红小鬼们是如何解决的。

说的过程中注意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有层次。

3、写一写:把刚才的段落写下来。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的?联系妇女部长的话:有志气、有毅力……联系“历时3个月,行程1000千米”四、解读课题师引:认识了这样一群儿童团员,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个课题:沿着红军走的路你能说说孩子们是沿着红军走的是什么路呢?(现实中的路——红军的精神)五、朗读训练、作业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

2、体会词语的感情,能用“心急如火”、“跋山涉水”写句子。

3、默读课文,体会红小鬼在追赶大部队的路途中表现的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1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名读生字。

2、文中重点生字词的朗读: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胜利捷报暖风煦煦春意盎然瘆人龇牙咧嘴阴森可怕神龛跋山涉水餐风宿露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A、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概括。

B、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三、品读体会:1、感受文章的详略:历时三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

文章是否将他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每一天都写了呢?2、第一天的经历又只选取了三个场面来写的,是哪三个场面?赶路、夜宿神庙、吃供品。

3、这三个场面作者又分别是怎么来表现这群红小鬼的精神的呢?A、第一个场面运用反衬的手法:可不可以去掉中间写景的这部分呢?景色越美丽,红小鬼越不观赏,越是心急如火,就越能感受到他们追赶大部队的急切,他们志向的坚定。

对比朗读。

B、第二场面运用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神庙,平日就很瘆人,这时候愈发显得阴森可怕。

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刚,观音菩萨……把几个胆小的伙伴吓得够呛,不敢环顾四周,他们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

感情朗读。

整整、坐(表现坚定的意志,心里怕得不得了,可就是没跑回去。

)C、语言描写:“看来,菩萨也支持我们的行动,给我们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还送干粮,好让我们吃饱睡足以后,加油赶上部队呢。

”菩萨支持我们的行动、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送干粮等语句感受到他们乐观的革命精神。

分角色朗读。

4、他们还经历了哪些困难呢?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5、一齐赞扬这群小红军,读妇女部长何连芝把12个小鬼搂在怀里说的话。

“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四、拓展延伸:1、在四川省川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12个红小鬼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追赶队伍的故事。

回家后向你们的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

2、练笔:从10自然段中选择一个困难进行描写。

篇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一、揭题同学们,在我们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那么这“光荣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读读写写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龛龇牙咧嘴心急如焚凶神恶煞2、组词婉()陷()泼()冽()豌()掐()跋()咧()3、多音字填空干()馒头调()皮供()应干()活调()查供()品4、思考填空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三、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要求:快速地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结果。

3、按段意归并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质疑问难五、课堂练习1、完成作业本2.3两题2、自由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有几个生字容易写错,如:跋豌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围绕课后练习第一题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的路前进中克服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重点难点:感受儿童团员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紧抓重点词“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进行教学。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断。

思考:本段有几句话?4、交流明确。

(1)这是一个长句。

先写看到的景象,接着写行动,再转折到今日的行动。

(2)用“虽然……但是……所以……”说话。

(3)防句练习(4)指导朗读5、默读4-6自然段,思考:(1)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2)交流明确。

儿童团员(又饿又累又怕),饿了,就();累了,就(),怕了就()。

(3)指导朗读,体会红小鬼的心情。

6、齐读最后一段。

(1)理解长句子的含义。

一是概括了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中,路途的劳累,生活的艰苦,时间之久,路途之远;二是反映了儿童团员的顽强精神,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

(2)讨论“你们真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三、学习“单元提示”四、课堂练习完成作业本1、4。

课后小结:第三自然段这个复句能理解,但自己写就困难很大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本单元的“提示”,学习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根据课堂概括主要内容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为什么说儿童团员是党教育出来的好少年?”二、小学“提示”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我们已经学过按段意归并法和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上堂课我们已经用段意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

1、指名说主要内容。

2、学习“提示”,明确方法,意义和步骤。

3、操作。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怎么做)(结果)4、交流。

指名说——相互说——集体说——填写三、朗读课文四、课堂练习课后小结:按要求填写主要内容行,不过组织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有点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