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小传、年谱

合集下载

齐白石小传

齐白石小传

齐白石小传我国现代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

“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

齐白石的艺术经历很有传奇色彩,诗书画印皆有建树,自认为“诗词第一,篆刻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齐白石4岁时祖父教识字,8岁时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并开始用毛笔描红。

年轻的齐白石有一段时间做雕花木匠以维持生计。

出于对艺术的挚爱,他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

《白石自状略》云:“年二十有七,慕胡沁园、陈少蕃二先生为一方风雅正人君子,事为师,学诗画。

”齐白石晚年有《往事示儿辈诗》云:“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

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此后他与黎松安等成立“龙山诗社”,共有七人,人称“龙山七子”,齐白石因年龄最长而被推为社长。

从1902年起,齐白石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和广西五省,七年间“五出五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了很多见识,也积累了很多画稿。

由此可知,他所走的仍然是传统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路子。

和所有成功的书家一样,齐白石书法发展也有一个出入古贤门庭的学书过程:他说:“窃意好学者无论诗文书画刻,始先必学于古人或近时贤。

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是谓名家。

”齐白石早年学书启蒙于“馆阁体”,27岁时专临乡贤何绍基,不惑之年写《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而后以金农手札为范,此外还涉猎李邕、郑板桥和吴昌硕等。

他在《学书自述》中说:“书法得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得苍劲。

”齐白石对他所心仪的书家都用心体悟,临池不辍,浸淫很深,不浅尝辄止,故均颇得神髓。

他把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曾言:“我是学习人家,不是模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

不要学习人家的短处,更不要把人家的长处体会错而变成了狂怪,因而就误入了歧途。

”齐白石书法发展以60岁为界,在这之前,书法风格基本徘徊在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李北海和吴昌硕诸家之间。

国画门诊室齐白石

国画门诊室齐白石

国画门诊室·齐白石齐白石(1863-1957)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百姓,对于齐白石来说,都是极能欣赏的。

即使现今再狂妄的画家,在面对齐白石的作品的时候,也会承认齐白石是伟大的。

他的画那么大量,很少有差的作品。

胡适对他很感兴趣。

在《齐白石年谱·序一》中,他说他很喜欢齐的文章,认为齐白石的文章,像记叙他祖母、母亲、妻子以及记叙自己早年生活的文字,都极朴实,并认为,朴实的美最有力量,最能感动人,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受过中国文人学作文章的训练,没有作过八股文,也没有作过古文骈文,所以他的散文记事,用的字,造的句,往往是旧式古文骈文的作者不敢作或不能作的。

作为新文化以及新文学领袖人物的胡适,对他能有这样的评价,可谓出于衷心。

而我们也正要以这样的眼光来看他的绘画——齐白石的后天修养虽然是传统文人的(如吟诗、写字、刻印、作文),但他的性情与身世都使他成为一个很纯朴的热爱生活的“农民”——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极为充分——所以他不会学旧文人那套假古董式的东西,他的诗、字、印、画,都没有中旧文人的毒,相反,倒是为之注入了活力。

黎锦熙则说,近代的湘潭有五怪,一和尚(即八指头陀);一铁匠,一木匠(即齐白石),一篾匠,一牧童。

像这样的人哪都有,但正是这几个人,出身皆为赤贫,绝对无力读书,却都能以自力向学,挺出成名。

看一下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理解齐白石极有益处。

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人们一直过于强调了在齐白石身上也就是他经历中的平民的一面,或者做过匠人的一面,这样,我们就忽视了他作为一位大师所具备的潜质那一面。

看一看他现存的二十岁时画的那条鱼,其笔墨实际上也不逊色于晚年。

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父母均务农。

8岁时曾经读过书,一年后辍学,在家牧牛砍柴,曾经用习字用的描红纸画人物、花卉及动物;15岁的时候又学木匠,开始的时候只是粗木活,后来学雕花,以善长雕花而名闻乡里。

齐白石小传

齐白石小传

齐白石小传李常生Eddie Lee 6/15/2010 Taipei leechangsheng@齐白石(1864-1957),是当代著名的中国书画家。

齐白石也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

齐白石生平•(今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农民家庭,原名齐纯芝。

自帅体弱多病。

齐白石于1864年元旦(同治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由于家族以务农为生,祖父齐万秉认为农耕不能赚钱,于齐白石2岁时起教授写字。

于6岁时在公公所开设之蒙馆学习,半年后辍学,辍学后,协助家中务农。

14岁起作木匠,学习雕花木工。

后来兼习绘画,并拜萧芗陔为师。

25岁时起拜名士胡沁园、陈少蕃等为师[来源请求],由胡沁园替之取名为璜,号濒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铺,故取别号白石山人。

学习诗、书、画、篆刻。

并开始兼以卖画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赚钱。

•32岁时起对刻印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向名家学习刻印。

35岁时拜学者王湘绮为师。

1903年39岁时第一次到北京。

40岁时,受朋友影响,开始周游天下,以后到南北各地游历,饱览名山大川,使他开阔了眼界,师法大自然,充实了作品「造化」内容。

1905年41岁时在当时广西首府桂林卖画为生,认识了蔡锷和张中正和尚(即黄兴)。

42岁时起游览广州、广西、重庆、越南、上海、南京,期间,写画风格由精细考究的工笔画转为写意画。

•1917年起决定于北京发展,以卖画刻印为生,并结识了名家陈师曾(陈寅恪之兄),受陈师曾影响,创造出自成一家的画画风格,亦即红花墨叶的大胆风格,以原本不协调的纯红色和深墨黑用在一起,形成画面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画面上清新、朴实的感觉,实现了「衰年变法」。

并学习徐渭泼墨豪放,淋漓尽致、石涛作品笔法简略,意境深远,在学习石涛、朱耷、徐渭的基础上,吸收吴昌硕的技法,终于自成一家。

后结识梅兰芳、艾青、徐悲鸿等人。

1922年,在陈师曾协助下,其作品起于外国展出,受到重视。

后受林风眠邀请,起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中国画。

读齐白石手稿——诗稿篇

读齐白石手稿——诗稿篇

读齐白石手稿——诗稿篇作者:郎绍君来源:《读书》2010年第12期北京画院藏齐白石诗稿,有早年作,中晚年作;有行书,楷书;有涂改稿,誊清稿。

齐白石的诗,自编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二集》,后人编有《白石诗草续集》、《白石诗草补编》及《续补齐白石诗词联语》。

又曾先后编为《齐白石作品集·第三集诗》、《齐白石全集·第十卷·诗文》。

诗稿中的部分作品曾收入上述各集,部分作品则是首次发表。

凡出版过的白石诗作,大都经过王仲言、黎锦熙的润色修改,唯这些手稿本,保持着完全的原貌。

早年诗稿——《寄园诗草》齐白石只读过半年多村塾,二十七岁才以《唐诗三百首》为课本学诗。

三十二岁与朋友组织“龙山诗社”,在画工之余,参与雅集唱和。

早年诗稿大多遗失,仅留下两种抄本的《寄园诗草》。

黎锦熙认为是“白石四十岁以前所作”,遂编为《白石诗草补编·第一编》。

《寄园诗草》多为唱和诗,少数为写景与题画诗。

其中,与“龙山诗社”、“罗山诗社”社友如黎松安、王仲言、罗醒吾、罗真吾等的交游唱酬之作尤多,写惜别、思念、相遇、夜话、叙旧,也表达习诗的艰苦、对师友的感激等。

如:“诗仗友删裁句易,书无钱买课儿难。

小窗依膝天寒夜,字写芭蕉映雪看。

”“问道幸从三益友,删诗难得不凡才。

”“好学始知贫不贱,论交何幸友兼师。

”总的说,这些诗带有较强的摹仿痕迹,像“北风携手耸吟肩,山色苍茫正暮烟。

想入非非无觅处,数声钟出白云巅”。

这样的闲情逸致,与齐白石当时的生活情调并不相近,而更多出自对古人相应情调的摹写。

对于语言的把握亦然。

如《夜雨晤子诠弟话旧》:“暮天斜雨锁柴关,别久逢君忆故颜。

何幸西窗消永夜,谈心剪烛话巴山。

”显然是摹仿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直接或间接借用了该诗“夜雨”、“西窗”、“剪烛”、“巴山”四个主要意象,而“何幸”源自“何当”,“逢君”源自“君问”也一目了然。

己亥年(一八九九)十月十八日,齐白石拜王湘绮为师,并奉上自己作的诗文请老师看。

齐白石作品赏析

齐白石作品赏析

枫叶寒蝉
齐白石的花鸟;不同的题材,其笔墨 的运用也有其不同的特点&画紫藤 一类的题材,早期笔力劲健而爽朗, 布置穿插较为繁复些;而晚期则变 得较为简练放达,布置穿插显得较 为粗简些。又如画菊花,70岁后 画的欧化就比早年画的菊花要更为 简练些。有时在花瓣中间掖上一点 浓色就定了。叶子的穿插,用几笔 枯笔点也就作了背景。
宜尹和伯,笔法较
为精细,后学金冬

心,笔法显得放达

些,最后学吴昌硕
而加以变化,笔法
粗放,穿插多变,
尤喜用洋红点花瓣,
显得古艳多姿,生
动自然&
兼写风格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取 枫叶一支;以大写意手法画出, 简括、传神;一只寒蝉伏于叶 上,正感知着浓浓的秋意,蝉 笔法工致,呼之欲出,境界新 奇而充满诗意。写意的树叶与 工笔的寒蝉相互对比,其格调 超脱高妙,力显神韵,洋溢着 健康、有趣、自足和蓬勃的生 命力。画面构图简洁,流露着 画家对日常生活情景的热爱和 朴实深厚的人生体验,通过水 墨和色彩把自己真挚的情感, 质朴无华地溶铸于笔端。
齐白石的花鸟画
齐白石的花鸟画;题材较广,用笔比较粗放, 从整体上审视,突出的一点即是有气势& 这气势主要是由他那纵横挥洒的笔墨所呈 现的。他的用笔,苍劲潇洒,轻重并举, 刚柔相济,从不作过多的描述,总是一笔 下去,挥写自如,笔力雄健,气概非凡。







梅花也是齐白石画
得较的一类题材;他
画梅最上学湖南事








贝叶草虫
齐白石学画并不是从花鸟开始;而是从人 物入手&他的早期人物,具有扎实的写 实能力,作品较少自己的风格;中期人 物,师法钱慧安、黄慎、费丹旭等人, 作品逐渐由工整向写意转换,显得较为 疏朗清润;晚期的人物,多取法八大、 金农等,画风逐渐向豪放古拙转变,展 现出自家写意人物的神韵。齐白石创作 中国画,要求“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 间”,其实质是强调“神韵”作用,达 “形神兼备”,“形神俱佳”的境地。

齐白石大师年表(大事录)

齐白石大师年表(大事录)

齐白石大师年表(大事录)齐白石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和较熟悉的一切事物统统都搬进了他的画面上。

他的选材突破了单纯的民间画、学院画之间的森严界限,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画家具有他这种罕见的表现现实世界的热情,他把平凡普通的事物作为画材从而使自己的画达到了空前的丰富。

1864年(清同治三年)甲子 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屋斗塘的一个农民家庭。

是日为农历癸亥同治二年(1863年11月22日)。

按生年即岁的传统计岁法,至甲子年称2岁。

白石乃长子,派名纯芝,号渭清,又号兰亭。

27岁时(1889年)又取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后以号行称齐白石。

别号还有寄园、齐伯子、画隐、红豆生、寄幻仙奴、木居士、木人、老木、寄萍、老萍、萍翁、寄萍堂主人、杏子坞老民、湘上农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齐大、老齐郎、老白等。

1865年(清同治四年)乙丑1岁养于家。

多病。

母亲和祖母为此烧香求神。

《白石自状略》云:“王母曰:汝小时善病,巫医无功。

吾与汝母祈于神祗,叩头作声,额肿坟起,常忘其痛苦。

医谓食母乳,母宜禁油腻。

汝母过年节常不知肉味。

吾播谷,负汝于背,如影不离身。

”1866年(清同治五年)丙寅2岁养于家。

病愈,祖父始教识字。

白石晚年曾为人画《霜灯画荻图》。

题诗云:“我亦儿时怜爱来,题诗述德愧无才。

雪风辜负先人意,柴火炉钳夜画灰。

”诗后自注云:“余四岁时,天寒围炉。

王父就松火光,以柴钳画灰,教识'阿芝’二字。

阿芝,余小名也。

”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6岁居家。

农历一月十五日后,始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

蒙馆设在离家三里路的枫林亭王爷殿。

白石天资聪颖,在蒙馆读《四言杂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一读便熟。

对《千家诗》尤觉有味。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过后,始用毛笔描红。

《白石自状略》云:“性喜画。

以习字之纸裁半张画渔翁起。

外王父(周雨若)常责之,犹不能已。

”是年秋,辍学。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壬申8岁在家做杂活,并开始上山砍柴。

齐白石简要年表

齐白石简要年表

1864年(甲子)1岁1月1日(农历癸亥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

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

27岁起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甲戌)8岁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戊寅)16岁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

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戊子)26岁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己丑)27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甲午)32岁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

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己亥)37岁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学习诗文。

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庚子)38岁佃居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

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壬寅)40岁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

在西安结识樊樊山,尽观樊所藏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书画。

是年,其花鸟画风一变,走上写意画路径。

1903年(癸卯)41岁春,从西安到北京,结识曾熙、李瑞荃等,期间夏午诒拟向慈禧太后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坚辞之。

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此为“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

1904年(甲辰)42岁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05年(乙巳)43岁赴广西,游桂林。

与蔡锷、黄兴相识。

1906年(丙午)44岁春节后不久,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

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

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

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置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丁未)45岁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

冬,回湘潭。

1908年(戊申)46岁春天即赴广州。

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齐白石作品赏析PPT精选文档

齐白石作品赏析PPT精选文档
16
三 虾 图
五 虾 图
对虾图 17
齐白石虾画赏析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
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
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
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
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
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
齐白石是近代中国艺坛奇葩,以绘画、篆刻、书法,以及本 性跃然纸上的题画诗,享誉当世。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 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就 绘画来说,他的题材包罗万般,包括传统惯见的,以及传统 未曾一见的山水、仕女、人物、花卉、虫鱼、虾蟹、鸟兽、 用物等。尤其他的花鸟草虫画,以及虾蟹画,不仅独步当代, 亦可谓前无古人,是唯齐白石始有的绝妙艺术。
3
齐白石的花鸟画
齐白石的花鸟画,题材较广,用笔比较粗 放,从整体上审视,突出的一点即是有气 势。这气势主要是由他那纵横挥洒的笔墨 所呈现的。他的用笔,苍劲潇洒,轻重并 举,刚柔相济,从不作过多的描述,总是 一笔下去,挥写自如,笔力雄健,气概非 凡。
4







5
梅花也是齐白石画
得较的一类题材,
2
◇艺术特色◇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 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 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 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 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 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 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 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 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 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 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 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 袍楚楚通身黑。”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著作书籍《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年)《尝试集》(1920年,北平,北大出版部,新诗诗集)《胡适文存·一集》[7] (1921年,北平,北大出版部)《章实齐先生年谱》(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姚名达订补)《胡适文存·二集》(1924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戴东原的哲学》(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白话文学史·上卷》(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卢山游记》(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人权论集[7] 》(1930年,上海,新月书店,与罗隆基、梁实秋合著)《胡适文存·三集》(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胡适文选》(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2] (1930年,吴淞,中国公学)《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1932年,北平,北大出版部)《四十自述》(1933年,台北,远流出版社)《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1935年,商务印书馆;后删省为《胡适文存·四集》,台北,远东,1953年)《南游杂忆》(1935年,良友图书公司)《藏晖室札记》(193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由商务重排出版,改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的时论》(1948年,六艺书局)《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1948年,北大五十周年纪念,北平,北大出版部)《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1949年,台北,自由中国社;即《胡适时论》的增改本)《齐白石年谱》(194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与黎锦熙、邓广铭合著)《丁文江的传记》(1960年,南港中央研究院)《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远流出版社)校辑翻译校编《神会和尚遗集》(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编《中国文学史选例》(1931年,北平,北大出版部)译《短篇小说》(193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1935年,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编《台湾纪录两种》(1951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与罗尔纲合校编)编《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61年,台北,自印本)1919年起,还陆续翻译了都德、莫泊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

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

回族。

河南开封人。

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国通史》(12卷,22册)等书,著有《中国交通史》、《学步集》、《史记新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中国史学史》(第1册)、《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

岑仲勉(1886—1961)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

广东顺德县人。

著有《隋唐史》、《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西北史地研究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主要论文收录在《岑仲勉史学论文集》。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

著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小逻辑》、《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陈垣(1880—1971)字援庵。

广东新会人。

著有《元西域人华北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宗教史方面有《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等;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又名《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

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

2023届山西省省际名校联考二(冲刺卷)语文试题

2023届山西省省际名校联考二(冲刺卷)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试题类型:A2023年省际名校联考二(冲刺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由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对撞机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道具了——正是因为“三体人”利用它们的高科技产物“智子”影响了地球上对撞机的实验,使得物理实验结果变得无规律可循,才让一部分科学家的信念崩塌,走上了自绝之路。

那么,对撞机,究竟是个什么机?它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呢?对撞机是测量高能粒子实验的仪器,目的是要发现"新物理-新粒子",包括场能效粒子-超对称粒子-超额维度量子等。

作为粒子物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设施,对撞机能够直接决定粒子物理学大多数研究方向的发展水平。

那么,作为真实存在的科研设备,对撞机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呢?作为粒子物理学最重要研究设施的对撞机,能够直接决定粒子物理学大多数研究方向的发展水平。

而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则会直接面对物质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以及物质间的最基本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研究对象。

对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和相互作用的探索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会为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应用储备知识。

在一个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应该是超越当前时代的。

也只有如此,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技术才能在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三体》小说和电视剧才会有"三体人"利用干扰对撞机实验来"锁死"人类科技的情节。

然而,对撞机不仅仅能够对粒子物理学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艾 青 忆白石老人

艾 青 忆白石老人

艾青忆白石老人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县人。

著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毛泽东》、《愿春天早点来》、《宝石的红星》及《艾青选集》等。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

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

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

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

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我说:“1928年,已经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

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

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

题款:“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我当时是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军代表。

听说白石老人是教授,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演。

有学生提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

我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很大的贡献。

日本人来,他没有饿死。

国民党来,也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呢?”何况美院院长徐悲鸿非常看重他,收藏了不少他的画,这样的提案当然不会采纳。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

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

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

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

齐白石改年龄与居京时间考

齐白石改年龄与居京时间考

肀團善学水-|研究齐白石改年龄与居京时间考◊王存玉白锐诉砒f t疑,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上的一代宗师。

历米围绕其绘画、书法、篆刻的本体研究以及生平、交游、收藏等相关研究不绝如缕。

在众多研究中,白石老人的年龄问题被视为画坛趣事,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電视。

然而,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看,这一问题不应止于画坛轶事,更应作为学术命题进行探究。

N时,1C•期以来,由于白石老人居京时间问题亦处于模糊状态,影响对其2术的综合研究。

有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珍贵史料,笔者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考证,提出〔丨己的不同见解,以供方家指正。

一、白石老人改年龄时间考白石老人的行事方式的确与众小‘同,他能想到找人为自己写传沾,在当时已具有前啲性,况且他请的不楚普通人,而是火名鼎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

对此,胡适在《齐白石年诸》的序言中有详细i己载:“民国二卜茳年(1946)秋,齐白石先生对我表示,要我试写他的传记^有一天他亲治到我家来,把一包传ill村料夂给我看。

我很感谢他老人家这一番付托的意思,当时就答应了写传记的事。

”1此事虽然答应K来,但集繁贯的社会事务和个人研究r一身的胡适f i到第二年(1947) 8月才完成了一万来字的初稿。

虽然山十时间仓促,资料+多,加之与内石老人交往甚少等多种原因,这个初稿略显单薄,但作为史学家的胡适却敏锐地在诸多材料中,发现了白石老人的年龄存在抵牾才•盾之处。

对此,他没有直接向白石老人求证,而足采取婉转打听的方式,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黎锦熙的帮助。

黎锦熙是与白石老人有六七十年交往的同乡,胡适清他帮助校订的年谱,不仅字数增加r一倍,而月.重要的是查得白石老人因为钔倍长沙舒贻上替他算的命,怕七十五岁有大灾难,自己用‘瞒天过海法_把七十五岁改为七卜七岁!这•点弄明白了,年谱的纪年才可以全部改正。

丨1石老人变的戏法能够‘瞒i i)_初适淖编《对丨6午猶》,浙江人t u g出版社2咖电版,第I办I:'|>i j h,^ M1.3J闕上,,第ivjJi術r丨述、张次淡笔读拄人丨'丨述》,广丨r t{勒u r.版,第r i w.图1徐悲鸿贈予毛庆祥画作i6大’,终究瞒不过历史考证方法”.!在黎锦熙 考证的盛础上,胡读在《齐白打年谱》中_部分,增加这怍•段按语:“阀人君年十七嫁齐 家,年丨九生内打。

胡适

胡适

1.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出自胡适的名文《实验主义》,是胡适当时的一个长篇演讲稿,最初发表在《新青年》上。

是胡适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

原话是:“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

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

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的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

实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胡适作品集》第四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2.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

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

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种主义来欺人了。

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这三条合起来看,可以看出“主义”的性质。

凡“主义”都是应时势而起的。

某种社会,到了某时代,受了某种的影响,呈现某种不满意的现状。

于是有一些有心人,您这种现象,想出某种救济的法子。

这是”主义’的原起。

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

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使用一两个字来代表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

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

“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

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括在里面。

比如“社会主义”一个名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王揖唐的社会主义不同;你的社会主义,和我的社会主义不同:决不是这一个抽象名词所能包括。

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刘墨编中⽂部分参考书⽬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民出版社,1997《北京⼤学⽇刊》,北京,⼈民出版社,1981《北京⼤学研究所国学门⽉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北京⼤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书店,1926《国史列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年⽉《国学⽉报汇刊》,台北,学⽣书局,1971《现代评论》,长沙,岳麓书社,1999《新潮》,上海,上海书店,1986《新青年》,上海,上海书店,1988《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研究所集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包世⾂:《包世⾂全集?⼩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书社,1991 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鲍国顺:《戴震与段⽟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学报》第1期,1993北京师范⼤学清史研究组编:《清史论⽂索引上编》(1644~1840),北京师范⼤学油印本,1973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献出版社,1995蔡可园:《清代七百名⼈传》,上海世界书局,1937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94岑溢成:《诗补传与戴震解经⽅法》,台北,⽂津出版社,1992 岑溢成:《训诂学与清儒训诂⽅法》,⾹港中⽂⼤学新亚研究所博⼠论⽂岑仲勉:《考据举例》,《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柴德赓:《王西庄与钱⽵汀》,《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79 陈旦:《清儒治⽂字学之派别及其⽅法述略》,《国学丛刊》第1卷第2期,1923陈登原,《中国⽂化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陈第:《⽑诗古⾳考》,台北,艺⽂印书馆,1967陈⿎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89陈恒嵩:《五经⼤全纂修研究》,台湾东吴⼤学中国⽂学研究所博⼠论⽂,1998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笔、三笔》,北京,中华书局,1997 陈澧:《东塾丛书》,台北,华⽂书局,1970陈澧:《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陈澧:《东塾集》,台北,⽂海出版社,1966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陈平原、王枫主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播电视出版社,199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98陈平原等编,《北⼤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陈其泰:《清代公⽺学》,北京,东⽅出版社,1997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台北,艺⽂印书馆,1970陈新雄:《古⾳学发微》,台北,⽂史哲出版社,1875陈寅恪:《⾦明馆丛稿初编》、《⾦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1陈垣:《陈垣学术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智贤:《清儒以说⽂释诗之研究》,台湾政治⼤学中国⽂学研究所博⼠论⽂,1997陈柱:《清儒学术讨论集》(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民出版社,1999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津出版社,1994程克雅:《乾嘉学者以例释礼解经⽅式⽐较研究》,台湾师范⼤学国⽂研究所博⼠论⽂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港,存萃学社,1978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编,⾹港,崇⽂书店,1971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三编,同上,1972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四编,同上,1973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五编甲集、⼄集,同上,1974存粹社编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港:存粹社 1978年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集,中国⼈民⼤学出版社,1982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学出版社,1992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书社,1994邓⼴铭主编:《纪念陈寅恪先⽣诞⾠百年学术论⽂集》,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89邓之诚:《⾻董琐记全编》,北京,三联书店,1955邓之诚:《中华⼆千年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丁⽂江、赵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3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书原因之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 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家庄,河北⼈民出版社,1998杜联喆、房兆楹:《三⼗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北京,中华书局,1959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上海,上海⼈民出版社,2000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北,学⽣书局,1989杜维运:《清盛世的学术⼯作与考据学的发展》,《⼤陆杂志》1964年第28卷第9期杜维运:《学术与世变》,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杜正胜、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化》,1995年第2期段⽟裁:《说⽂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樊克政:《中国书院史》,台北,⽂津出版社,1995⽅苞:《⽅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东树:《汉学商兑》,北京,三联书店,1998⽅诗铭、周殿杰:《钱⼤昕》,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6⽅以智:《⽅以智全书?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中履:《古今释疑》,扬州,江苏⼴陵古籍刻印社,1988费海玑:《钱⽵汀传记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冯友兰:《三松堂学术⽂集》,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85冯友兰:《三松堂⾃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傅斯年:《傅斯年先⽣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在旭:《戴东原哲学析评》,台湾辅仁⼤学哲学研究所博⼠论⽂,1990⾼正:《清代考据家义理之学》,《⽂献》1987年第4期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都师范⼤学出版社,199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卷,上海,复旦⼤学出版社,1998、2000耿云志、欧阳哲⽣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96 耿云志编:《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耿云志等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书社,1994耿志宏:《惠栋之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84龚⾃珍:《龚⾃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古国顺:《清代尚书学》,台北,⽂史哲出版社,1981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台湾政治⼤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75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法》,《⼴播周报》第106期,1936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55顾燮光:《梦碧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顾炎武:《顾亭林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顾炎武:《⽇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管敏义主编:《浙东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民⽂学出版社,1982、1884 郭湛波:《近五⼗年中国思想史》,济南,⼭东⼈民出版社,1997 杭世骏:《道古堂外集》,补史亭刊本,1788何炳松:《何炳松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学⽣书局,1991何冠彪:《明清⼈物与著述》,⾹港,⾹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98 何佑森:《近三百年朱⼦学的反对派》,《幼狮学志》第16卷第4期,1981何佑森:《清代汉宋之争平议》,《⽂史哲学报》第27期,1978 何泽恒:《焦循研究》,台北,⼤安出版社,1990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贺岳僧:《清代汉宋学之争》,《时代精神》第8卷第3期,1943 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选集》,北京,⼈民出版社,1988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海⽣活书店,1947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民出版社,1958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北京,⼈民出版社,1987,1997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民出版社,1959,1980 胡楚⽣:《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书局1988胡楚⽣:《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书局,1988胡槐植:《戴震师友记》,《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3、4期,1991年第1-4期,1992年第1期胡朴安:《戴先⽣所著书考》,《安徽丛书》第六期内胡奇光:《中国⼩学史》,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7胡适:《胡适的⽇记(⼿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0 胡适:《胡适的⽇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胡适:《章实斋年谱?齐⽩⽯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适:《中国哲学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胡适⼝述、唐德刚译注:《胡适⼝述⾃传》,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3黄道庸:《清代学术思想之史的发展过程》,《学习⽣活》第3卷第1期,1942黄建斌:《清代学术发展史》,台北,幼狮书店,1974黄进兴:《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及其所⾯临的困境》,《中国⽂化研究所学报》,新第6期(199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黄侃:《量守⽂钞》,收⼊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1,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价》,《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1991年第11期黄启华:《乾嘉考据学兴起后些线索──兼论顾炎武钱⼤昕学术思想的发展关系》,《故宫学术⽉刊》,第8卷第3期黄忠慎:《惠周惕诗说析评》,台北,⽂史哲出版社,1994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黄宗羲:《南雷⽂定》,四部丛刊本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台北,艺⽂印书馆,1966惠栋:《后汉书补注》,台北,艺⽂印书馆,1966惠栋:《惠⽒读说⽂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惠栋:《九经古义》,台北,艺⽂印书馆1966惠栋:《九曜斋笔记》,台北,艺⽂印书馆,1970惠栋:《松崖笔记》,台北,艺⽂印书馆,1970惠栋:《松崖⽂钞》,台北,艺⽂印书馆,1970惠栋:《易汉学》,台北,艺⽂印书馆,1966惠栋:《易例》,台北,艺⽂印书馆,1967惠栋:《周易述》,台北,成⽂书局,1976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江藩:《汉学师承记(外⼆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江弘远:《惠栋易例研究》,台湾师范⼤学国⽂研究所硕⼠论⽂,1988 江声:《六书说》,北京,中华书局,1985江声:《尚书逸⽂》,北京,中华书局,1985江永:《算学》,四库全书本姜⼴辉:《⾛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蒋天枢:《陈寅恪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蒋天枢:《全谢⼭先⽣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蒋维乔:《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蒋元卿:《校雠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蒋致中:《⽜空⼭先⽣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焦循:《雕菰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焦循:《论语补疏》,台北,艺⽂印书馆,1966焦循:《论语通释》,台北,艺⽂印书馆,1966焦循:《孟⼦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1⾦荣奇:《庄存与春秋公⽺学研究》,台湾,政治⼤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90⾦毓黻:《中国史学史》,⽯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瞿兑之:《汪辉祖传述》,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柯维卿:《戴震孟⼦学研究》,台湾成功⼤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96孔⽴:《清代⽂字狱》,中华书局,1980来新夏:《近三百年⼈物年谱知见录》,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83 来新夏:《清代考据学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李慈铭:《越缦堂⽇记补编》,台北,⽂光图书公司,1965李调元:《淡墨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台北,明⽂书局,1985李纪祥:《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台北,⽂津出版社,1992李季:《中国社会史论战批判》,上海,上海书店,1996李开:《戴震评传》,南京,南京⼤学出版社,1992李铭皖、谭钧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李瑞良:《中国⽬录学史》,台北,⽂津出版社,1993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台北,⽂史哲出版社,1988李新霖:《清代经今⽂学述》,台湾师范⼤学国⽂研究所硕⼠论⽂,1977李洵:《清代全史》,沈阳,辽宁⼈民出版社,1993李耀仙:《廖平学术论著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89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民出版社,1987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考》,《饮冰室⽂集》卷四⼗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种》,上海,复旦⼤学出版社,198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同上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廖千慧:《焦循论语学研究》,台湾中正⼤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95廖秀珠:《钱⼤昕及其⼗驾斋养新录研究》,台湾政治⼤学中国⽂学研究所硕⼠论⽂,1987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台北,学⽣书局,1990 林丽容:《民初读经问题初探(1912-1937)》,台湾师范⼤学历史研究所硕⼠论⽂,1986林美珠:《⽅东树汉学商兑研究》,⾼雄师范⼤学国⽂研究所硕⼠论⽂,1992林明波:《清代许学考》,台湾师范⼤学中⽂研究所硕⼠论⽂,1960 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庆祝⾼邮⾼仲华先⽣六秩诞⾠论⽂集》,台湾师范⼤学中国⽂学研究所,1968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台北,学⽣书局,1986林庆彰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集》,同上,1996林庆彰主编:《乾嘉学者研究论著⽬录》,中央研究院,中国⽂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林庆彰主编:《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林庆彰主编:《中国⽂化新论?学术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凌廷勘:《校礼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凌廷堪:《礼经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刘蕙孙:《清代的考据之学》,《中国⽂化史稿》,⽂化艺术出版社,1990刘龙⼼:《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刘梦溪:《传统的误读》,⽯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刘梦溪主编:《现代中国学术经典》,⽯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盼遂:《⾼邮王⽒⽗⼦年谱》,⾹港,崇⽂书店,1971刘盼遂:《⾼邮王⽒⽗⼦著述考》,《国⽴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1期,1930刘盼遂:《王⽯渠先⽣年谱附伯伸先⽣年谱》,《⼥师⼤学术⽉刊》,第1卷第3期,1930刘起釬:《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刘巍:《钱穆与胡适梁启超关于清代学术史整理的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刘寅⽣、房鑫亮等编:《何炳松⽂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刘寅⽣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柳曾符等选编:《柳诒征史学论⽂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卢⽂弨:《抱经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卢⽂弨:《群书拾补》,扬州,江苏⼴陵古籍刻印社,1987陆宝千:《清代思想史》,台北,⼴⽂书局,1978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年》,北京,三联书店,1996陆谦祉:《厉樊榭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逯耀东:《胡适与当代史学家》,台北,东⼤图书公司,1998吕思勉:《经⼦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6吕思勉:《吕思勉遗⽂集》,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7 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罗炳绵:《清代学术论集》,台湾,⾷货出版社,1978罗冈、陈春艳编:《梅光迪⽂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罗焌:《诸⼦学述》,长沙,岳麓书社,1995罗振⽟:《清朝学问源流概略》,《东亚》第3卷8—9期,1930 罗志⽥,《⾛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五四前后中国⼈⼼⽬中的“科学”⼀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5)罗志⽥:《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1999:11)罗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民出版社,1999罗志⽥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东⼈民出版社,2001马叙伦:《清⼈所著说⽂之部⽬初编草稿》,《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6马⼀浮:《马⼀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适之先⽣对学术界的影响》,《传记⽂学》,第28卷第5期(1976:5)梅⽂⿍:《历算全书》,四库全书本孟森:《明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牟润孙:《海遗杂著》,⾹港,中⽂⼤学出版社,1990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牟钟鉴:〈《明代思想史》与明代思想研究〉,《中国⽂化》,第10期(1994:8),页173-8。

齐白石作品赏析讲课稿

齐白石作品赏析讲课稿

◇艺术特色◇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 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 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 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 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 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 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 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 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 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 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 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 袍楚楚通身黑。”
得 财 图
盗瓮图
老农
画上题“己丑八十九岁白 石老人画于北平”,己丑 正是北京和平解放的那一 年,画面老农左手执烟袋, 肩扛四齿镐,大约是刚从 田间劳作回来,从脸上表 情看,是辛劳了一天而感 疲惫的。齐白石的人物不 多,但留下的作品都很精 彩,尤其是这类表现劳动 人民的题材,这当与齐白 石朴素感情有关。
三 虾 图
五 虾 图
对虾图
齐白石虾画赏析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 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 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 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 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 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 笔。 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笔墨也善于操 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 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 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 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虾的精神状态,虾的有 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把艺术造型的 “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这样 丰富的内容,齐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简练的笔墨,不能 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国学大师--胡适
待做 人学 要问 在要 有在 疑不 处疑 不处 疑有 。疑

讲演高手 “胡说”
1949年7月10日西雅图, “中美文化合作会议”的演讲, 曾被一位美国学者称赞为具有“丘吉尔作风”。
语言浅显易懂,为中国传统文化做狮子吼:“我相信 人道主义及理性主义的中国传统,并未被毁灭。”
胡适谈讲演小技巧:演讲前不能吃得太饱;最好能喝 上一点酒,意绪飞扬,每每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内容述评
胡适以母校史学大师布尔的一句话,“我年纪越 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为起兴,不仅 深表同感,而且认为它“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
顺着布尔的思路,胡适进一步发挥并引申出自己 的观点:“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 没有自由。”
胡适的话换一种表述即是:因为容忍是自由存在 的前提,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1910年赴美国留学, 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 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 比亚大学读哲学。
留学时期
1917年完成博 士论文后回国,任 北京大学教授,积 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和文学革命运动。
北大时期
胡适一生著 述宏富,在多方 面有巨大成就
胡适墨迹
胡适墨迹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 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 晖等。安徽绩溪人。
给毕业后的大学生的忠告
大学毕业后,危机在哪里? 送你三味“药” : “问题丹”、 “兴趣散”、 “信心 汤”。
“问题丹”
–美国哲学家K.P.波普尔说:“科学的第 一个特征就是始于问题。”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 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胡适着眼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要 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不要无所 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白石小传(1864.1.1-1957.9.16)齐白石,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人。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家道贫寒,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

1890年学画像,27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37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

自40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改学赵之谦。

55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

齐白石一生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著作。

齐白石年谱简编1864年(清同治三年)甲子2岁1月1日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屋斗塘的一个农民家庭。

是日为农历癸亥同治二年(1863年11月22日)。

按生年即岁的传统计岁法,至甲子年称2岁。

1866年(清同治五年)丙寅4岁养于家。

病愈,祖父始教识字。

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8岁始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

是年始用毛笔描红。

同年秋,辍学。

1877年(清光绪三年)丁丑15岁正月,拜粗木作齐仙佑为师。

因力气小,三个月后便送其还家。

再拜粗木作齐长龄为师。

1878年(清光绪四年)戊寅16岁转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

1882年(清光绪八年)壬午20岁继续与周师傅做雕花木活。

在一顾主家借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彩色《芥子园画谱》,遂用半年时间,在油灯下用薄竹纸勾影,染上色,钉成十六本。

此后,做雕花木活,便以画谱为据,花样出新。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戊子26岁拜纸扎匠出身的地方画家萧传鑫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27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

两位老师为齐白石取名“璜”,取名“濒”,取别号“白石山人”。

同年始学何绍基书法。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32岁夏,借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正式成立“龙山诗社”。

齐白石年被推为社长。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34岁同年始钻研篆刻。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36岁同年齐白石得黎薇荪寄自四川的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印谱,刻意研摹。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37岁10月18日,正式拜著名经学家、古文学家、诗人、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40岁始远游。

年底,由夏午诒介绍,识著名诗人樊增祥,并相赠印章数十方。

樊报以酬银五十两,并手书齐白石刻印润例单一张。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41岁同年初春,夏午诒进京,邀齐白石同行。

途中经华阴县,登万岁楼,作《华山图》。

后渡黄河,又在弘农涧画《嵩山图》。

6月离京返湘潭。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42岁同年春游江西南昌。

秋日返家此齐白石二出二归。

归家后改“借山吟馆”为“借山馆”。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43岁同年始摹赵之谦篆刻。

7月中,应广西提学使汪颂年之约,游桂林、阳朔。

同年冬识蔡锷、黄兴。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44岁取道梧州赴广州。

至广州后又匆匆赶至钦州。

在钦州,齐白石得以临摹八大山人、金冬心、徐青藤等人画迹。

约8月,还家。

是为齐白石的三出三归。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45岁春,应郭葆生上年之约,再至广西梧州,随部到肇庆。

同年冬返湘,是为四出四归。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46岁2月,应罗醒吾之约赴广州。

是时罗是同盟会员,齐白石曾以卖画为名替罗传送为革命党的秘密文件。

在广州,齐白石以刻印为活,秋间返故里,此乃齐白石五出五归。

1909年(清宣统元年)己酉47岁再赴上海、香港、北海、钦州、虎丘。

逗留月余后返归故里,是为齐白石第六次出归。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55岁5月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只身赴京。

以卖画、刻印为活。

在京期间,与画家陈师曾相识,二人意气见识相投,遂成莫逆。

10月初返湘潭。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57岁农历一月赴北京,住法源寺,卖画治印为活。

9月返湘。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59岁农历一月北上进京,5月赴保定,8月从保定返湘潭,9月回京。

11月又南返。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60岁5月抵北京。

同年春,陈师曾携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齐白石的画引起画界轰动,并有作品选入巴黎艺术展览会。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65岁同年春,应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之聘,始在该校教授中国画。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66岁北京更名北平。

北京艺专改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齐白石任教授。

同年冬,徐悲鸿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继续聘任齐白石为该院教授。

同年胡佩衡编《齐白石画册初集》出版。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67岁4月,齐白石作品参加南京政府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69岁9月18日,日军侵占沈阳。

10月参加胡佩衡、金潜庵等发起组织的《古今书画赈灾展览会》。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70岁7月,徐悲鸿编选作序的《齐白石画册》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

同年起着手《白石诗草》八卷的编印工作。

齐白石自己设计版式、封面,亲手纸张、装订线等。

1937年(民国二十六岁)丁丑75岁同年起齐白石自称七十七岁。

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7月26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齐白石辞去艺术学院和京华艺专教职,闭门家居。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78岁南京、湖南相继失陷,白石心绪不宁,《三百石印斋纪事》就此停笔。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79岁白石为避免日伪人员的纠缠,在大门上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的告白。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83岁同年齐白石又在门首贴出“停止卖画”四大字。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85岁同年8月14日,日军无条件投降。

10月10日,北平受降。

恢复卖画刻印。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86岁8月,徐悲鸿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聘齐白石为该校名誉教授。

秋,请胡适写传记。

10月16日,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徐悲鸿任会长,齐白石任名誉会长。

10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南京举办齐白石作品展。

11月初,移展上海。

岁暮,离沪返京。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87岁5月18日重定润格。

同年,40岁的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88岁12月,平津战役开始,友人劝其南迁,齐白石考虑再三,决定居留北平。

1949年己丑89岁3月,《齐白石年谱》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7月21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齐白石为美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9月为毛泽东刻朱、白两方名印。

1950年庚寅90岁4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徐悲鸿任院长,聘齐白石为名誉教授。

同月,毛泽东请齐白石到中南海作客,赏花并共进晚餐。

10月齐白石将1941年所画《鹰》和1937年作篆书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

同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冬,齐白石有作品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1年辛卯91岁2月,齐白石有10余幅作品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壬辰92岁同年齐白石亲自养鸽,观察其动态。

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齐白石画《百花与和平鸽》向大会献礼。

同年,齐白石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1953年癸巳93岁周恩来向齐白石祝贺93岁寿辰。

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二百余人为齐白石祝寿。

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荣誉奖状,周恩来总理与齐白石促膝相谈。

10月4日当选为全国美协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1954年甲午94岁3月,东北博物馆在沈阳举办《齐白石画展》。

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

8月,湖南省选举齐白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9月出席首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乙未95岁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画家合作巨幅《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同年秋,文化部拨款为齐白石购买地安门外雨儿胡同甲五号住宅,并修葺一新。

12月29日,齐白石迁入新居。

1956年丙申96岁郭沫若、茅盾祝贺齐白石获国际和平奖。

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将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授予齐白石。

1957年丁酉97岁5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任荣誉院长。

9月15日卧病,16日加剧,下午6时40分与世长辞。

9月21日上午7时30分举行公祭。

周恩来、陈毅、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齐白石生前好友、门人及国际友人四百余众参加公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