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20130603
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20130603
1 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术语和定义3.1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3.2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3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3.4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3.5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6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3.7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3.8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3.9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3.10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3.11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关于生产号喷气燃料质量管控的要点
关于生产号喷气燃料质量管控的要点作者:李威潭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航空领域除了要求器件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外,还对燃料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在较低高度的飞行领域中,3号喷气燃料被广泛使用。
燃料的质量关系着飞机飞行过程中获取能量的效率是否满足飞行要求,质量过低还会对飞机相关构件造成损伤。
因此,要对此类燃料的生产质量进行严格、全面的控制。
关键词:3号喷气燃料;生产;质量管控;关键点1 引言我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速度极快,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果,这离不开燃料的支持。
3号喷气燃料的使用范围比较宽广,它需要在生产中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控制。
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关标准,并且通过严格遵守标准,已经生产出了大量的燃料。
对其质量控制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该行业的发展,以下是我们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原料质量控制我国的该类型燃料的原料基本来自进口,类型较多,需要根据生产需求按照其指标进行筛选[1]。
喷气飞行器要求燃料的燃烧速度快,提供大量的动力,因此需要选择氢含量高的燃料,加快燃烧的速度。
而且,要选择芳烃含量低的燃料,避免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对机器造成损伤。
另外,烯烃在燃烧时会出现一些胶质,降低了飞行过程的安全性,要对其进行控制,含量必须低于5%。
另外,在原料的运输过程,要注意运输设备运行平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
3 生产操作控制首先,对常压、减压装置的参数进行控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两种属性。
然后需要对原油添加氢含量的过程进行控制,相关装置先将原料中的硫、氮等杂质清除,在达到各个物质含量的标准后,即可进行加氢操作,最终产品更加稳定,燃烧性能更好。
在该工艺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燃料产品的性能要求,调整其反应的条件。
主要考虑以下的条件:第一,反应空间的压力,它能够提高反应的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原料的要求。
一般在工艺设计阶段,要根据经济性,综合考虑产品性能,选择较高的压强,这种条件可以提升催化剂的性能,还能增加催化剂的使用时间。
影响3号喷气燃料质量稳定的要因分析及对策
2 航煤组分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2.1 常一线馏分质量控制
Ƚᑮж㓵俅࠼䍞䠅 我公司加氢航煤原料主要采用仪长管输油(有时掺炼 Ƚᑮж㓵俅࠼䍞䠅
一部分自购外油),从常压塔分馏抽出常一线馏分。2009 ᡇޢਮࣖ≘㡠➚ᯏѱ㾷䟽⭞Ԡ䮵㇗䗉⋯ δᴿᰬ᧰⛲ж䜞࠼㠠䍣 ᡇޢਮࣖ≘㡠➚ᯏѱ㾷䟽⭞Ԡ䮵㇗䗉⋯ δᴿᰬ᧰⛲ж䜞࠼㠠䍣 年仪长管输原油的性质见表1: ཌ⋯ε θԄᑮুຊ࠼俅ᣳ࠰ᑮж㓵俅࠼Ⱦ ᒪԠ䮵㇗䗉⋯Ⲻᙝ䍞 ᒪԠ䮵㇗䗉⋯Ⲻᙝ䍞 ཌ⋯ε θԄᑮুຊ࠼俅ᣳ࠰ᑮж㓵俅࠼Ⱦ 由表1可知,仪长管输油具有密度大、酸值较高、氮
㿷㺞φ φ 含量偏高、流动性波动大(凝点变化大)等特点,属典型 㿷㺞 㺞 ᒪԠ䮵㇗䗉⋯Ⲻѱ㾷ᙝ䍞 ᒪԠ䮵㇗䗉⋯Ⲻѱ㾷ᙝ䍞 的含硫中间基原油。 㺞
ᒪᴾ ᒪᴾ 䟽ṭ⛯ 䟽ṭ⛯ ᇼᓜ ᇼᓜ JP JP đ đ 9 9 ⺡ ⺡ P P ≤ ≤ P P 䞮ٲ 䞮ٲ PJ.2+J PJ.2+J 䰠⛯ 䰠⛯ đ đ
09.04 104# 0.9064 ᗠ⧥Ƚ⊿䲃Ƚ㝧≪Ƚ࠼ޞ᷆ਾṲ 09.05 ᡆ㡠➚㖆 103# 㚐㔉ಞ 4.5% 0.881
酸值(mgKOH/g) 1.01 1.06 1.15 1.04
闪点,℃ 44 室温 56 53
凝点,℃ 14 13 -5 -1
特性因数 11.9 11.8 11.8 11.8
0.9016 5% 0.90 㻻⊳″䖜Ƚ⚡″䖜Ƚ⋯㡯
俌⅗࠰সࢃθሯ۞㖆ࡦਇ⋯⛯Ⲻ㇗㓵㌱㔕ߨڐ⍍Ƚ京㓵༺⨼θ൞ 开工初期,常一线馏程控制指标确定为160~280℃, 㓾ㄥ࠰ਙ䟽ṭਾṲᯯਥ㻻䘆Ⱦ㻻⋯ࢃθ㻻䘆ᇯಞᓊㅜਾ 6+Ʌ⸩ 由于管输油性质制约了航煤组分油的烟点、颜色、安定性
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20130603
1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术语和定义3.1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3.2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3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3.4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3.5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6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3.7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3.8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3.9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3.10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3.11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喷气燃料航空煤油
喷气燃料航空煤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3号喷气燃料(航空煤油)产品介绍:??? 茂名正茂石化3号喷气燃料是以加氢裂化煤油馏分或经精制的直馏煤油馏分,按需要加入适量添加剂调和而成的优质煤油型喷气燃料。
产品精制程度深,洁净性好;硫和硫醇硫含量低,具有低腐蚀性,无臭味;安定性好,常温下贮存不易变质,在较高使用温度下生成的胶质沉积物少;高空性能和燃烧性能好,可确保燃烧完全、稳定、积炭小、冒烟少,在高空飞行中不产生气阻,蒸发损失小。
????本产品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
?包装运输:??? 本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产品的贮运管理必须严格,从生产、贮运到使用,务必保持产品的洁净性,不受外来污染,不得混入杂油。
所用盛装容器、管线、机泵等应专用,符合有关规定。
在使用前要经过充分沉降和过滤,除掉水分和杂质,并应采取保持产品洁净性综合措施,按规定经常清洗贮罐,排放罐底水,备有完善的过滤/分离设施,防止微生物繁殖及堵塞油滤,确保使用质量。
??? 产品为易燃液体,微毒,贮运场地严禁烟火,装卸要使用铜质工具,以防发生火花,抽注油或倒罐时,油罐与活管必须用导电金属丝线接地。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正茂石化3号喷气燃料(军用)标准执行GB 6537-2006,正茂石化3号喷气燃料(民用)标准执行GB 6537-2006,航空煤油?(JET A—1)标准执行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
??3号喷气燃料(军用)GB 6537-2006???3号喷气燃料(民用)GB 6537-2006?正茂石化航空煤油?(JET A—1) 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27版—2013年2月代替26版—2012年5月????????。
3号喷气燃料新标准技术要求及产品质量评价
3号喷气燃料新标准技术要求及产品质量评价
王瑞荣
【期刊名称】《石油商技》
【年(卷),期】2008(026)002
【摘要】2006年,对GB 6537—94 3号喷气燃料产品标准进行了修订。
GB 6537-2006根据当前我国喷气燃料质量水平,结合我国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对燃料质量的不同要求,参照国际喷气燃料通用标准,确定了具体指标要求。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王瑞荣
【作者单位】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23
【相关文献】
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粘剂》将于明年起施行新标准 [J], 中国皮革网
2.喷气燃料脱色精制中颗粒白土失活加快的原因分析(Ⅰ)--不同颗粒白土的性质剖析及其对喷气燃料脱色性能的影响 [J], 张雄福;王利;屈清洲;刘海鸥;蔡红丽
3.中压加氢改质-喷气燃料加氢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生产3号喷气燃料技术的工业应用 [J], 刘建山;李荣;安晓杰
4.低压加氢喷气燃料中残留氮化物的类型及其对喷气燃料色度的影响 [J], 侯柯;沈本贤;孙辉;赵基钢
5.生物喷气燃料的颗粒物排放较常规喷气燃料低50% [J], 邓京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确保3号喷气燃料质量的措施
确保3号喷气燃料质量的措施
孔强
【期刊名称】《河北化工》
【年(卷),期】2009(32)4
【摘要】针对3号喷气燃料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必要措施,从生产源头抓起,改善3号喷气燃料的质量,确保3号喷气燃料的正常生产.
【总页数】3页(P46-47,56)
【作者】孔强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4.5+5
【相关文献】
1.管输喷气燃料质量不合格原因及解决措施 [J], 陈葵阳;余黎平
2.霉菌对喷气燃料的耐受性及其对喷气燃料质量的影响 [J], 顾洁;易如娟
3.改善3号喷气燃料质量的措施 [J], 张洪钧
4.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芳烃含量调整措施与应用实践 [J], 胡勇;莫昌艺;余顺;涂连涛
5.解决3号喷气燃料悬浮物问题采取的措施 [J], 李杰;王翀;贾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
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牟明仁;沈靖文;李巾英;李子豪;朱合峰;张遴;陈新;王贵滨【期刊名称】《石油商技》【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6页(P44-49)【作者】牟明仁;沈靖文;李巾英;李子豪;朱合峰;张遴;陈新;王贵滨【作者单位】大连海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黑龙江大学;西安海关;大连海关;西安海关;大连海关;大连海关【正文语种】中文本文梳理回顾了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和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版本标准在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设置、文本和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喷气燃料的质量要求高,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检验项目也比汽、柴油更全面[1~7]。
由于飞机飞行的特殊性,喷气燃料必须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
我国喷气燃料标准为军民通用标准。
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我国喷气燃料标准在借鉴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
我国可利用国内外多种原油、采用不同工艺生产多种牌号的喷气燃料。
2017年我国航空煤油出口达1 318.93万t,进口371.44万t[8]。
我国喷气燃料的牌号、代号分别为:1号喷气燃料(RP-1)、2号喷气燃料(RP-2)、3号喷气燃料(RP-3)、4号喷气燃料(RP-4)、5号喷气燃料(RP-5)和6号喷气燃料(RP-6),采用的是军民通用原则。
为了解我国喷气燃料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本文对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进行了分析。
1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我国喷气燃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为生产符合前苏联国家ГОСТ 7149-54 标准规格、牌号为TC-1的喷气燃料(为煤油型)产品,参照前苏联的标准,我国制定了GB 438—64《1号喷气燃料》标准。
该标准中,除总硫含量[≤0.2%(质量分数)]低于TC-1牌号[≤0.1%(质量分数)]规定外,其他项目指标与TC-1牌号的早期指标完全相同。
喷气燃料的主要质量要求
化学组成与低温性能的关系
► 芳烃、正构烷烃结晶点 ► 同族烃中,随沸点升高,
较高,而环烷烃和烯烃 的结晶点较低。
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结 晶点升高。
含水量和低温性能的关系
► 水会在低温下形成冰晶。水分在油中不仅可
以以游离水的形式存在,还会以溶解状态存 在。 ► 各种烃类对水的溶解度:芳香烃>环烷烃>烷 各种烃类对水的溶解度:芳香烃>环烷烃> 烃。 ► 特别注意的是,同温度下,芳香烃对水的溶 解度最高。因此,需要限制芳香烃的含量。
各种烃类的热值比较
► 体积热值:芳香烃>环烷烃>异构烷烃> 体积热值:芳香烃>环烷烃>异构烷烃>
正构烷烃
► 质量热值: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 质量热值:正构烷烃=异构烷烃>
烃>芳香烃
二、良好的低温性能
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用结晶点和冰点来描 述。 危害:堵塞滤清器、输油管路,影响供油, 发生事故。 燃料的低温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 组成和含水量。
一、良好的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
热值高
燃烧完全
积炭倾向小
热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值:与化学组成和馏 分组成有关。
► 同一烃类,异构程度
► 体积热值:与密度有关。
密度越大,热值越大。
► 质量热值:与H/C有关, 质量热值:与H/C有关,
增加,质量热值不变, 但密度会有所增加, 故体积热值会增加。
H/C越大,热值越高。 H/C越大,热值越高。
三、防静电性
► 来源:高速输油时,燃料与管壁、注油设备
等的剧烈摩擦。 ► 影响电荷积累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燃 料本身的电导率。 ► 电导率小,静电荷消失慢且积累快;电导率 大,静电荷消失速度快不易积累。
3号喷气燃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3号喷气燃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抽样方法执行GB/T 4756,共抽取12L作为样本,其中检验样品10L,备用样品2L。
2 检验依据
表1 3 号喷气燃料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 6537-2018 3 号喷气燃料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 附则
本细则代替《XX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4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通告》中的《XX市3号喷气燃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3号喷气燃料(航空煤油)
3号喷⽓燃料(航空煤油)3号喷⽓燃料(航空煤油)产品介绍:茂名正茂⽯化3号喷⽓燃料是以加氢裂化煤油馏分或经精制的直馏煤油馏分,按需要加⼊适量添加剂调和⽽成的优质煤油型喷⽓燃料。
产品精制程度深,洁净性好;硫和硫醇硫含量低,具有低腐蚀性,⽆臭味;安定性好,常温下贮存不易变质,在较⾼使⽤温度下⽣成的胶质沉积物少;⾼空性能和燃烧性能好,可确保燃烧完全、稳定、积炭⼩、冒烟少,在⾼空飞⾏中不产⽣⽓阻,蒸发损失⼩。
本产品适⽤于航空涡轮发动机。
包装运输:本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
产品的贮运管理必须严格,从⽣产、贮运到使⽤,务必保持产品的洁净性,不受外来污染,不得混⼊杂油。
所⽤盛装容器、管线、机泵等应专⽤,符合有关规定。
在使⽤前要经过充分沉降和过滤,除掉⽔分和杂质,并应采取保持产品洁净性综合措施,按规定经常清洗贮罐,排放罐底⽔,备有完善的过滤/分离设施,防⽌微⽣物繁殖及堵塞油滤,确保使⽤质量。
产品为易燃液体,微毒,贮运场地严禁烟⽕,装卸要使⽤铜质⼯具,以防发⽣⽕花,抽注油或倒罐时,油罐与活管必须⽤导电⾦属丝线接地。
技术要求和试验⽅法:正茂⽯化3号喷⽓燃料(军⽤)标准执⾏GB 6537-2006,正茂⽯化3号喷⽓燃料(民⽤)标准执⾏GB 6537-2006,航空煤油 (JET A—1)标准执⾏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
3号喷⽓燃料(军⽤)GB 6537-2006项⽬质量指标试验⽅法*外观室温下清澈透明, ⽬视⽆不溶解⽔及固体物质⽬测*颜⾊不⼩于+25GB/T 3555组成:总酸值/(mgKOH/g) 不⼤于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 不⼤于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 不⼤于总硫含量(质量分数)/ % 不⼤于硫醇性硫(质量分数)/% 不⼤于或博⼠试验b直馏组分(体积分数)/%加氢精制组分(体积分数)/%加氢裂化组分(体积分数)/%0.01520.05.00.20a0.0020通过报告报告报告GB/T 12574GB/T 11132GB/T 11132GB/T 380、GB/T 11140、GB/T17040、SH/T 0253、SH/T 0689GB/T 1792SH/T 0174挥发性:*馏程:初馏点/℃10%回收温度/℃不⾼于20%回收温度/℃50%回收温度/℃不⾼于 90%回收温度/℃终馏点/℃不⾼于残留量(体积分数)/% 不⼤于损失量(体积分数)/% 不⼤于闪点(闭⼝)/℃不低于密度(20℃)/(kg/m3)报告205报告232报告3001.51.538775~830GB/T 6536GB/T 261GB/T 1884, 1885流动性:冰点/℃不⾼于黏度/(mm2/s),20℃不⼩于 -20℃不⼤于-471.258.0GB/T 2430,SH/T 0770 dGB/T 265燃烧性:净热值/(MJ/kg ) 不⼩于烟点/mm 不⼩于或烟点最⼩为20mm时,42.825.0GB/T 384, GB/T 2429 eGB/T 382萘系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于或辉光值不⼩于3.045SH/T 0181GB/T 11128腐蚀性:*铜⽚腐蚀(100℃,2h)/级不⼤于银⽚腐蚀(50℃,4h)/级不⼤于11GB/T 5096SH/T 0023安定性:热安定性(260℃,2.5h)压⼒降/kPa 不⼤于管壁评级3.3⼩于3,且⽆孔雀蓝⾊或异常沉淀物GB/T9169洁净性:实际胶质/(mg/100mL) 不⼤于*⽔反应界⾯情况/级不⼤于分离程度/级不⼤于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mg/L) 不⼤于GB/T 8019,GB/T 509 fGB/T 1793SH/T 0093导电性:*电导率 (20℃)/(pS/m)g50~450GB/T 6539⽔分离指数未加抗静电剂不⼩于或加⼊抗静电剂不⼩于8570SH/T 0616润滑性磨痕直径 WSD/mm 不⼤于0.65SH/T 0687 3号喷⽓燃料(民⽤)GB 6537-2006项⽬质量指标试验⽅法*外观室温下清澈透明, ⽬视⽆不溶解⽔及固体物质⽬测*颜⾊报告a GB/T3555组成:总酸值/mgKOH/g 不⼤于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于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于总硫含量(质量分数)/% 不⼤于硫醇性硫(质量分数)/% 不⼤于或博⼠试验c直馏组分(体积分数)/%加氢精制组分(体积分数)/%加氢裂化组分(体积分数)/%0.01525.05.00.20b0.0020通过报告报告报告GB/T12574GB/T11132GB/T11132GB/T 380、GB/T 11140、GB/T17040、SH/T 0253、SH/T 0689GB/T1792SH/T 0174挥发性:*馏程:初馏点/℃10%回收温度,℃不⾼于20%回收温度,℃50%回收温度,℃不⾼于 90%回收温度,℃终馏点,℃不⾼于残留量(体积分数)/% 不⼤于损失量(体积分数)/% 不⼤于闪点(闭⼝)/℃不低于密度(20℃)/(kg/m3)报告3001.51.538775~830GB/T 6536GB/T 261GB/T1884, 1885流动性:冰点/℃不⾼于黏度/(mm2/s)-20℃不⼤于-478.0GB/T 2430, SH/T 0770 dGB/T 265燃烧性:净热值/(MJ/kg) 不⼩于烟点/mm 不⼩于或烟点最⼩为20mm时,萘系烃含量 (体积分数)/ % 不⼤于或辉光值不⼩于42.8253.045GB/T384e, GB/T 2429GB/T 382SH/T 0181GB/T 11128腐蚀性:*铜⽚腐蚀 (100℃,2h),级不⼤于1GB/T5096安定性:热安定性(260℃,2.5h)压⼒降/kPa 不⼤于管壁评级3.3⼩于3,且⽆孔雀蓝⾊或异常沉淀物GB/T9169洁净性:实际胶质/(mg/100mL) 不⼤于*⽔反应界⾯情况/级不⼤于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mg/L)71b报告GB/T8019,GB/T 509 fGB/T 1793SH/T 0093导电性:*电导率, (20℃)/(pS/m)50~450 g GB/T 6539⽔分离指数未加抗静电剂不⼩于或加⼊抗静电剂不⼩于8570SH/T 0616润滑性磨痕直径WSD/mm 不⼤于0.85SH/T 0687正茂⽯化航空煤油 (JET A—1) 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27版—2013年2⽉代替26版—2012年5⽉项⽬质量指标试验⽅法附注IP ASTM外观颜⾊颗粒污染物, mg/L 不⼤于微粒,累积微粒数量,ISO代码≥4µm(c)≥6µm(c)≥14µm(c)≥21µm(c)≥25µm(c)≥30µm(c)常温下清澈透明,⽆固体物质和⽔分报告1.0报告报告报告报告报告报告423564或565或577D156或D6045D5452⽬测注1注2注2组成总酸值, mgKOH/g 不⼤于芳烃, % (体积分数) 不⼤于或总芳烃含量 , % (体积分数) 不⼤于总硫含量, % (质量分数) 不⼤于硫醇性硫, % (质量分数) 不⼤于或博⼠试验成份,记录⾃原产地⾮加氢处理成份,%(体积分数)温和加氢处理成份, % (体积分数)严格加氢处理成份, % (体积分数)合成成份,%(体积分数)0.01525.026.50.300.0030通过报告 (包括‘⽆’或‘100%’)报告 (包括‘⽆’或‘100%’)报告 (包括‘⽆’或‘100%’)报告 (包括‘⽆’或‘100%’)35415643633634230D3242D1319D6379D1266或D2622D3227D4952注3或D4294或D5453注4注5注5挥发性馏程初馏点, ℃10%回收温度, ℃不⾼于50%回收温度, ℃90%回收温度, ℃终馏点, ℃不⾼于报告205.0报告报告300.0123D86残留量,% (体积分数) 不⼤于损失量,% (体积分数) 不⼤于闪点(闭⼝), ℃不低于密度(15℃),kg/m31.51.538.0775.0~840.0170或523160或365D 56或 D3828D1298或D4052注6流动性冰点, ℃不⾼于运动粘度(-20℃),mm2/s 不⼤于-47.08.00016或435或528或52971D2386或D5972D7153 或D7154D445注7燃烧性净热值, MJ/kg 不⼩于烟点, mm 不⼩于或烟点, mm 不⼩于和萘系烃含量, % (体积分数) 不⼤于42.8025.019.03.0012或3555757D3338或D4809D1322D1322D1840腐蚀性铜⽚腐蚀(100℃,2h),级不⼤于1154D130安定性加热安定性控制温度,℃不低于过滤器压降,mmHg 不⼤于管壁评级26025⼩于3,且⽆孔雀蓝⾊或异常沉淀物323D3241洁净性实际胶质, mg/100mL 不⼤于微⽔分离指数含抗静电剂不⼩于未含抗静电剂不⼩于77085540D381D3948电导性电导率, pS/m50~600274D2624润滑性汽缸磨痕直径, mm 不⼤于0.85D5001注8添加剂抗氧剂, mg/L加氢处理油 (必须加)⾮加氢处理油 (任意) 不⼤于17.0~24.0⾦属钝化剂,mg/L (任意) ⾸剂量不⼤于累积剂量不⼤于抗静电剂, mg/L ⾸次加剂量不⼤于累积剂量不⼤于24.02.0 5.73.0 5.0。
3号喷气燃料在储运系统的质量管理
3号喷气燃料在储运系统的质量管理摘要:3号喷气燃料要经过生产、储存、运输和加注等过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本文从炼油企业着手,分析了储运系统影响3号喷气燃料的主要指标、质量影响因素和把握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高了在炼油企业储运环节对3号喷气燃料质量控制和管理。
主题词:3号喷气燃料储运系统质量管理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的各项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核心构件,为其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满足飞机的安全性、机动性和装载量。
为发动机提供动力的3号喷气燃料要经过生产、储存、运输和加注等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管理和操作不当,都会造成燃料的质量不合格,从而影响飞行安全。
3号喷气燃料从炼油罐区到出厂这一环节,可能混入其它油品、固体物质、水等外来污染物,使3号喷气燃料的部分质量指标发生改变。
研究表明极少量的固体污染物,都会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认真分析储运系统对3号喷气燃料的质量影响,加强操作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3号喷气燃料质量。
一、储运系统对3号喷气燃料主要指标影响储运系统主要影响3号喷气燃料固体颗粒物、水分和银片腐蚀等重点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1、固体颗粒物。
固体颗粒污染物包含不溶于水的尘土、砂石、铁锈、纤维碎屑等。
GB6537-2019规定,要求给飞机加注的燃料中,固体颗粒物质不应超过1.0mg / L,按照固体颗粒物允许最大值1.0mg /L这一标准推算可知,如果一架波音747飞机每天飞行10小时,那么,一年中随燃料加入到飞机油箱内的固体物质可达55kg。
因航空高压油泵润滑部件的间隙只有12um,某些控制部件的间隙仅有2.5um(人可目视固体颗粒的最小值为40um),喷气燃料中颗粒污染物的危害除堵塞油路,造成空中停车等飞行事故外,还可能导致油泵、阀门和其它润滑部件的非正常磨损,造成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
2、水分。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规定,喷气燃料游离水最大允许量为30ppm。
如何确保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收储、装车环节质量合格率100%
如何确保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收储、装车环节质量合格率100%发布时间:2021-04-01T03:24:07.21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刘扬[导读]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适用于航空动力器,根据工况不同,可分为两大类;针对活塞式发动机的燃料和针对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喷气式燃料。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适用于航空动力器,根据工况不同,可分为两大类;针对活塞式发动机的燃料和针对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喷气式燃料。
喷气式燃料又分为很多种,一般为1、2、3、4号。
近几年随着中国航空煤油产品质量升级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对航空煤油要求更加严格,在满足国家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产品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各航空公司根据现有航空动力器情况对生产企业做出不同要求。
因此对于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的质量又有了更严格且细致的标准。
生产企业要保障燃料在存储及装车环节质量合格率达100%,需要从储罐建设开始在方面严格把控。
1.储罐的建设及投用储罐的设计与建设应考虑保障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在罐内能够均质、有足够的沉降时间、避免水分和灰尘进入,以及排除沉积的水分和杂质的操作便利性等因素。
1.1结构建设根据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的特性,储罐一般采用密闭式结构,该结构可有效减少物料与空气接触,具有降低蒸发损失,保证燃料清洁,延缓氧化变质,减轻容器腐蚀的优点。
储罐内密封法采用内浮盘。
内浮盘紧贴在油面上,让油面上方蒸发空间缩小,从而达到减少物料蒸发损耗的目的。
经试验表明,采用内浮盘可以比采用固定顶油罐减少85%的蒸发损失。
1.2材质选用储存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时,要减少与铜或其他金属的接触,金属能诱发或加快燃料的氧化变质。
因此,储罐内部不使用铜部件。
航空煤油三号喷气燃料的储罐内材料可选用碳钢,并进行全面防腐处理,涂刷防锈层(目前广泛采用的生漆和环氧树脂效果较好),以缓解氧化变质速度,该方法也可以有效帮助祛除机械杂质和防止微生的物繁衍。
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
1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术语和定义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4 职责航煤领导小组4.1.1航煤领导小组由主管生产的总经理任组长(或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民航驻厂总代表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处、发展计划处、机械动力处、安全环保处、加制氢车间、硫磺回收车间、物资供应中心、运销中心、储运车间、化验室组成。
3号喷气燃料产品品质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3号喷气燃料产品品质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王军华;王佰华;黄云
【期刊名称】《化学世界》
【年(卷),期】2013(54)11
【摘要】喷气燃料是馏程范围在130~280℃的石油馏分,主要用于喷气式发动机,如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等,其生产过程是以原油常减压蒸馏所得的常一线馏分经脱硫、碱洗后加入抗氧化剂、抗磨剂和抗静电剂而成;也可由减压蜡油,焦化蜡油、裂化循环油等经加氢裂化后制的。
我国喷气燃料有多种,1号结晶点低于-60℃适用于寒冷地带;
【总页数】3页(P702-704)
【关键词】3号喷气燃料;产品品质;喷气式发动机;石油馏分;加氢裂化;常减压蒸馏;
军用飞机;民用飞机
【作者】王军华;王佰华;黄云
【作者单位】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23
【相关文献】
1.加氢裂化装置生产喷气燃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张学佳;刘国海;肖勇;孙宏磊;张启新
2.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生产喷气燃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叶华伟
3.汽油、喷气燃料、柴油储存在地下盐穹窿和白云石穹窿中 [J],
4.3号喷气燃料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改造措施 [J], 张春玲
5.浅析燃料统计结算在电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潘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喷气燃料规格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与“燃料”有关优秀PPT文档)
热值,它是指燃料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被全部冷
凝成液态水时的热值;低热值又称为净热值,
它与高热值的区别在于燃烧生成的水是以蒸汽
状态存在的。因此,如果燃料中不含水分、则
高低热值之差即为相同温度下水的蒸发潜热。
测定意义 喷气燃料的质量热值越高,耗油率 越小,续航能力越强。
第7页,共29页。
•§5-2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
直线,如图5-1(b)所示,则以读取液体下弯月面与密度计
干管相切的刻度作为检定标准。对不透明试样,使眼睛稍高
于液面位置观察,见图5-1(c)所示,要读取液体上弯月面
与密度计干管相切的刻度。再按表4-2进行修正。
第13页,共29页。
•§5-2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
• 3.测定方法
一
、 另外,也可使用SY-Ⅰ型或SY-Ⅱ型石
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
§5-2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
高空中不产生气阻,蒸发损失小。 例如,我国3号喷气燃料要求密度(20℃)在775~830kg/m3范围内。
二、蒸发性 四、腐蚀性 物质的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热值表示喷气燃料的能量性质。
第17页,共29页。
•§5-2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
一二 、、 燃蒸 烧发 性性
三四
、 流 动 性
、 腐 蚀 性
• 2.评定指标的分析检验
(1)铜片腐蚀和银片腐蚀 铜片腐蚀试验按GB/T5096-85(91)标准试 验方法进行。其检验方法及意义与车用无铅汽油相同,只是条件规定为 100℃,2h。1、2、3号喷气燃料均要求铜片腐蚀不大于1级。
•§5-2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检验
一二 、、 燃蒸 烧发 性性
浅谈3号喷气燃料成品质量管控的要点
国内3号喷气燃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537—2006 3号喷气燃料中规定的各项标准,作为一种由单一直馏馏分或直馏馏分与精制组分组成的轻质石油产品,国家规定生产厂家可以加入有利于提高喷气燃料质量的添加剂,产品质量管控当中所需要控制的指标有很多,对成品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油罐的检查与存放1.1 油罐的安全检验3号喷燃材料有专门的油罐存储,油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3号喷燃材料的质量,在使用之前必须对油罐进行安全检验,以保证油罐的质量符合储存要求。
在安全检验的过程中,必须每半年检查一次,所有的油罐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
检验必须由专门的安全检验公司进行,检验公司必须有航空燃料存储等检验资质,检验合格的提供安全检验证书,不合格的要求保管部门进行改正。
安全检验的内筒包括罐体渗漏试验、底部提升试验、顶部提升试验、厚度检查、安全阀检验、吊点检验、索具检验等。
检查验收的时候,要根据罐体提供的资料,保持产品编号、罐体号、安全阀号与证书一致,各种法兰连接处有导线连接,排料阀头完整,保证罐体安全性。
1.2 油罐存放3号喷燃材料油罐必须放在专门的存储场地当中,以保证清洁。
空罐、待加油油罐、待灌装的油罐、灌装以后的油罐的存储地点应该严格的分开,防止混淆,并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
其中,空罐放在空置区,待加油的油罐放在加油区,待灌装的油罐放在待灌装区,灌装以后的油罐放在油罐存储区。
在不用的区域当中,罐体之间的距离也应该保持50cm以上,避免出现混装,以免影响到3号喷燃材料的质量。
同时,在储存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存储情况,看看是否存在渗漏的情况,以及罐体的上面的密封情况,如果密封不牢固,可能出现燃料外溢,外部气体所含的一些粉尘等渗入罐体,影响到3号喷燃材料的质量。
2 3号喷气燃料存储及运输质量控制2.1 存储及运输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3号喷气燃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专线、专泵、专罐,禁止合格的产品与其它物料串线,以免影响到成本的质量。
3号喷气燃料管理办法.doc
QG/HSH 07 08-20193号喷**燃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民航用喷**燃料质量监督管理,明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搞好生产、储运和售后服务工作,根据国家及**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分公司3号喷**燃料组分的管理。
第三条 3号喷**燃料是按国产航空**料鉴定委员会规定的鉴定程序通过的定型产品。
第四条 3号喷**燃料的生产,要做到工艺稳定可靠,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条为保证3号喷**燃料的生产,要求各级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管理,增强质量意识,以质量求效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 3号喷**燃料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由****公司下设的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负责。
第七条 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任组长,由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由规划计划处、生产运行处、安全环保处、科技信息处、质检计量部、营销调运部、第一联合车间、第二联合车间、第三联合车间、储运车间、仪电车间等部门负责人及民航代表等单位代表组成。
(一)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上级对3号喷**燃料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指示,负责对技术革新、制度修订、产品质量检查、用户访问、工作规划的批准和组织工作。
(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研究3号喷**燃料生产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三)各单位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成员,是本单位3号喷**燃料生产负责人,对本单位3号喷**燃料生产负全面责任。
第八条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秘书组设在质检计量部,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秘书组组长由质检计量部主任担任,秘书组设专职秘书1名,由质量管理岗位担任,协助组长工作。
(二)秘书组负责解决处理日常生产、科研、产品质量、储运及出厂等方面的问题。
(三)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完成喷**燃料的科研、生产、计划和**,向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工作。
2004年部分生产企业3号喷气燃料质量抽查情况
2004年部分生产企业3号喷气燃料质量抽查情况
王瑞荣;陈少红
【期刊名称】《石油商技》
【年(卷),期】2004(022)006
【摘要】为了了解3号喷气燃料质量状况,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4年第3季度对部分生产企业生产的3号喷气燃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按照GB 6537-94标准判定,合格率为100%.但与以往检测结果相比,3号喷气燃料芳烃含量、密度有所上升,烟点普遍下降.建议各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生产原料、工艺、检测等
方面,保证产品质量.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王瑞荣;陈少红
【作者单位】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100083;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霉菌对喷气燃料的耐受性及其对喷气燃料质量的影响 [J], 顾洁;易如娟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4年第2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摘录) [J],
3.湖南省农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会在长召开 [J],
4.2017年部分重点报刊及少儿类报刊编校质量抽查情况(期刊部分) [J],
5.2017年部分重点报刊及少儿类报刊编校质量抽查情况(期刊部分)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 术语和定义3.1 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3.2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3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3.4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3.5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6 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3.7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3.8 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3.9 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3.10 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3.11 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4 职责4.1 航煤领导小组4.1.1航煤领导小组由主管生产的总经理任组长(或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民航驻厂总代表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处、发展计划处、机械动力处、安全环保处、加制氢车间、硫磺回收车间、物资供应中心、运销中心、储运车间、化验室组成。
航煤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生产技术处负责秘书组的日常事务。
4.1.2航煤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各项指示和决定,抓好公司航煤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储运、化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研究处理生产、技术、质量、储运、销售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航煤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例会(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和处理上述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
4.2 航煤秘书组4.2.1 航煤秘书组由民航驻厂代表、生产技术处、发展计划处、机械动力处、安全环保处、加制氢车间、硫磺回收车间、储运车间、化验室、物资供应中心、运销中心等有关人员组成。
4.2.2 航煤秘书组的职责是负责贯彻执行航煤领导小组的决定及航煤质量管理各项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航煤计划、生产、调和、储存和出厂过程的日常生产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负责新原油、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新产品的报批备案工作。
负责组织添加剂产地、型号的筛选,效果和比对试验。
负责协调处理航煤日常生产、科研、调和、储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有关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报告。
负责对航煤生产装置、储运系统的工艺卡片、中间产品质量指标、添加剂产地、加剂比例、及馏出口分析作业计划和企业标准等制定、修订、审定。
负责航煤各种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负责组织用户走访和售后服务。
每季召开一次秘书组会,总结检查工作,解决处理有关问题。
4.3 发展计划处4.3.1 负责制定航煤生产计划。
4.4 生产技术处4.4.1 生产技术处是航煤质量管理的主责部门。
4.4.2 负责编制、修订航煤质量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并负责有关航煤产品标准、管理制度及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查新、发布工作。
4.4.3负责航煤生产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即负责航煤生产过程的总体指挥,解决航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航煤生产过程的操作参数调整,航煤的检验分析计划,航煤产品添加剂的管理,督促有关部门对生产、储存、输转等过程落实好“三专”。
负责航煤特洗槽车质量检查。
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馏出口连续出现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调查系统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负责航煤质量的判定,不合格产品的处置和实施质量否决权。
4.4.4负责新原油、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新产品的报批备案工作。
4.4.5负责航煤馏出口分析作业计划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4.6 负责航煤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的签发。
4.4.7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制(修)订工作。
4.4.8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航煤秘书组会议。
4.4.9负责配合航煤产品售后服务。
4.5机械动力处4.5.1负责航煤装置、航煤储运罐区及装车设施等设备管理及大型机组开工。
4.6安全环保处4.6.1负责航煤装置、航煤储运罐区及装车设施安全与环保监督管理。
4.7 常压-焦化车间、硫磺回收车间和加制氢车间4.7.1依据《塔河炼油生产装置工艺卡片及馏出口分析作业计划》和、航煤出厂内控质量标准中的工艺指标和质量指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抓好生产过程工艺和质量管理,确保航煤产品质量。
4.7.2加制氢车间负责航煤抗氧剂的加注和航煤一级过滤的管理工作。
4.8 储运车间4.8.1 负责具体落实航煤的“三专”管理工作。
4.8.2负责航煤添加剂的加注(抗氧剂除外)、调和、储存、装车、顶线、转输和出厂管理等工作。
4.8.3 负责航煤二级过滤的管理工作。
4.8.4负责航煤出厂产品盛装容器挑车、清洗和洁净度的把关。
4.8.5负责制定航煤油储罐清洗计划,监督相关单位实施。
4.9化验室4.9.1负责依据产品标准、试验方法、分析频次对航煤进行检验。
4.9.2 负责及时将检验数据上传至化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系统)。
4.10 物资供应中心4.10.1 负责航煤生产所用的添加剂(抗氧剂、抗磨剂和抗静电剂)的采购。
4.11 运销中心4.11.1 负责协调储运车间挑车工作。
4.11.2 负责航煤售后服务和产品出厂管理工作。
5 管理内容与要求5.1 航煤生产的工艺流程5.2原材料质量管理5.2.1原油管理5.2.1.1 生产航煤的原油必须经国家航空舰艇油料鉴定委员会批准的原油。
5.2.1.2 用未经报批的原油生产航煤时,应首先征得航煤领导小组有关领导同意后试生产,由生产技术处负责按规定履行报批备案手续,批准后方可正式组织生产。
5.2.1.3 生产航煤的原油不得混有二次加工油、重油和其它污油。
如果所用原油罐底含二次加工油或污油,需要适用的原油置换按至少1:2的比例进行置换。
5.2.1.4加强原油和航煤原料脱水,严格执行原油“五勤”脱水法,控制进装置原油水分不大于0.5%,底部水分不大于2.0%。
5.2.1.5生产航煤的原油应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原油性质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组织对航煤进行全面分析评定,确保航煤质量。
5.3.2 化工原辅材料管理5.3.2.1航煤添加剂必须按国产航空(舰艇)油料鉴定委员会下发的《国产喷气燃料添加剂生产认证目录》的生产厂家、品种、规格进行订购。
采购的添加剂必须符合技术协议中规定的质量技术指标要求。
5.3.2.2添加剂进厂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物资供应中心建立台账,台账中记录进厂时间、名称、批号、数量、质量、厂家信息等。
进厂后,按照《成品添加剂质量管理规定》及时通知化验室验收,不合格的添加剂不准入库和使用。
5.3.2.3添加剂入库后,应按品种、批号、时间分批进行存放,并做好标识与记录,存放温度适宜的环境妥善保管。
5.3.2.4 有关单位应做好添加剂防潮、防热、防混工作,防止添加剂变质失效。
5.3.2.5生产车间领用添加剂时,物资供应中心必须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合格证。
生产车间建立台账,台账中记录领用时间、名称、批号、数量、厂家、型号等信息。
没有质量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的添加剂不得发放领用。
同时要求生产车间在每月2号前上报生产技术处航煤添加剂月度使用量。
5.3.2.6 添加剂的检验有效期为六个月,如超过六个月,使用时应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贮存期间变质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5.4.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5.4.3.1 航煤必须按鉴定程序规定的工艺流程和《塔河炼油生产装置工艺卡片及馏出口分析作业计划》进行生产。
5.4.3.2 调整生产工艺流程或修改主要工艺指标,应经航煤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定期对航煤质量进行跟踪考查。
重大更改的由生产技术处负责报国产航空(舰艇)油料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批准后方可执行。
5.4.3.3 各生产装置应严格按工艺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控制,遵守工艺纪律,确保生产平稳和质量的稳定。
5.4.3.4 切换不同性质的原油或改变生产方案时,调度室值班质量检查员应及时通知化验室按相应的分析计划执行检验分析。
5.4.3.5 实施航煤生产方案时,有关单位应严格服从调度指挥,及时开、关有关阀门,并认真检查和核对管线流程,防止串、漏、混等事故发生。
5.4.3.6 常压-焦化装置改航煤生产方案时,直馏组分分析合格,符合馏出口航煤质量控制指标方可改进航煤中间原料罐。
若质量稍有缺陷,可按附录A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5.4.3.7 航煤加氢装置在改航煤方案时,应对装置各系统进行置换,产品合格、质量稳定后方可改进目的罐。
系统置换到产品改入航煤成品罐不得低于6小时。
5.4.3.8 生产航煤期间,有关装置不得在装置内进行其它工艺试验。
特殊情况(电脱盐换破乳剂、新增技改技措项目),应报航煤领导小组同意。
5.4.3.9 常压-焦化装置生产航煤期间,脱硫净化水氨含量不大于50 mg/L、HS不大于215mg/L、Ph值6~10时,原油电脱盐可使用脱硫净化水。
当脱硫净化水不合格时,不得使用,须改用新鲜水。
5.4.3.10 航煤加氢装置生产要平稳,当馏出口出现不合格或生产装置出现下列波动时,生产装置要及时将油品改装置内循环或改入不合格线,并查明原因,待合格后(两个点连续合格,不低于6个小时)再转入航煤成品罐,具体按附录A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a)反应器入口温度、分馏塔底温度等超出工艺卡片,产品应改入不合格线。
b)反应系统压力失控:当由于系统泄漏、压缩机故障或管网新氢中断等引起反应系统压力下降至3.0MPa,产品改装置内循环。
c)新氢中断:当管网新氢中断后引起循环氢浓度低于85%或反应系统压力下降低于1.2 MPa时,产品改装置内循环。
d)循环水、电全部中断或DCS死机:循环水中断、DCS死机按紧急停工处理,同时产品改装置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