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精制加氢焦化馏出油试制3号喷气燃料
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20130603
1 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术语和定义3.1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3.2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3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3.4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3.5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3.6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3.7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3.8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3.9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3.10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3.11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石油催化加氢—催化加氢工艺流程
一段串联全循环加氢裂化流程图
•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与有一般馏分油加氢处理流程有 以下几点不同:
• ①原料油首先经过微孔过滤器,以除去夹带的固体微粒 ,防止反应器床层压降过快;
• ②加氢生成油经过热高压分离器与冷高压分离器,提高 气液分离效果,防止重油带出;
• ③由于一般渣油含硫量较高,故循环氢需要脱除H2S,防 止或减轻高压反应系统腐蚀。
二段加氢裂化工艺原理流程
缺点:工艺流程复杂,装置 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一段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一段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一、一段一次通过流程 一段一次通过流程的加氢裂化装置主要是以直
馏减压馏分油为原料生产喷气燃料、低凝柴为主, 裂化尾油作高黏度指数、低凝点润滑油料。
高压一段一次通过加氢裂化典型工艺流程图
二.一段串联循环流程 一段串联循环流程是将尾油全部返
馏分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馏分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馏分油加氢处理,主要应用于二次加工汽油、柴油的精制和含硫、芳烃高的 直馏煤油馏分精制。
汽油馏分加氢:焦化汽油与热裂化汽油中硫、氮及烯烃含量较高,安定性差,辛 烷值低,需要通过加氢处理,才能作为汽油调合组分、重整原料,或乙烯裂解原 料。
煤油馏分加氢:直馏煤油加氢处理,主要是对含硫、氮和芳烃高的煤油馏 分进行加氢脱硫、脱氮及部分芳烃饱和,以改善其燃烧性能,生产合格的 喷气燃料或灯用煤油。
柴油馏分加氢:柴油加氢精制主要是焦化柴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 加氢精制。加氢脱氮是柴油加氢处理改质的首要目的。
馏分油加氢处理典型工艺流程提
1—加热炉 2—反应器 3—冷却器 4—高压分离器 5—低压分离器 6—新氢储罐 7—循环氢储罐
3号喷气燃料
3号喷气燃料
产品介绍:
本产品是以加氢裂化煤油馏分或经精制的直馏煤油馏分,按需要加入适量添加剂而成的优质煤油型喷气燃料。
产品精制程度深,洁净性好;硫和硫醇硫含量低,具有低性,无臭味;安定性好,常温下贮存不易变质,在较高使用温度下生成的胶质沉积物少空性能和燃烧性能好,可确保燃烧完全、稳定、积炭小、冒烟少,在高空飞行中不产生蒸发损失小。
本产品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
包装运输:
本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产品的贮运管理严格,从生产、贮运到使用,务必保持产品的洁净性,不受外来污染,不得混入杂油。
盛装容器、管线、机泵等应专用,符合有关规定。
在使用前要经过充分沉降和过滤,除分和杂质,并应采取保持产品洁净性综合措施,按规定经常清洗贮罐,排放罐底水,备善的过滤/分离设施,防止微生物繁殖及堵塞油滤,确保使用质量。
产品为易燃液体,微毒,贮运场地严禁烟火,装卸要使用铜质工具,以防发生抽注油或倒罐时,油罐与活管必须用导电金属丝线接地。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号喷气燃料(军用)标准执行GB 6537-2006,3号喷气燃料(民用)标准执行G
6537-2006,航空煤油 (JET A—1)标准执行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
3号喷气燃料(军用)GB 6537-2006
3号喷气燃料(民用)GB 6537-2006
航空煤油(JET A—1) AFQRJOS Issue 27版标准技术要求
27版—2013年2月代替26版年5月。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最大量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改造总结
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最大量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改造总结李志敏(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315812)摘要:2.0Mt/a工业加氢裂化装置设计原料为环烷基柴油,主要生产重石脑油和超低硫柴油。
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最大量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
通过调整产品切割点、增设分馏塔等措施实现了该目的。
工业运转结果表明,以柴油为原料,该装置生产的重石脑油和优质喷气燃料的收率分别为52.98%,29.35%,高价值产品收率超过82.3%,柴油收率仅3.63%。
各馏分产品性质优良,其中喷气燃料烟点30.2mm,硫、氮质量分数均小于0.5μg/g,冰点-53℃。
关键词:柴油加氢裂化装置 重石脑油 喷气燃料 改造方案 标定数据 国内炼油产品逐步走向产能过剩,柴汽比逐步降低[1 3]。
然而为了满足国内外非生产性税费一致性的要求,目前仍然暂缓征收喷气燃料产品消费税,对于有喷气燃料需求的企业,提高喷气燃料/柴油比例成为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使柴油加氢装置增产喷气燃料成为现实选择。
通过将直馏柴油精制装置改为生产直馏喷气燃料、调整加氢裂化转化率和切割点等方式可以增产喷气燃料[4 6]。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0Mt/a工业燃料油加氢裂化装置上周期主要以环烷基直馏柴油为原料,生产超低硫柴油和重石脑油等,重石脑油收率达到50%以上。
该装置需要将未转化的柴油最大量地转化为喷气燃料。
GB6537—2018《3号喷气燃料》要求其闪点(闭口)不低于38℃,10%回收温度不高于205℃,50%回收温度不高于232℃。
另外市场上优质喷气燃料大多要求烟点高于25mm,冰点低于-50℃,闪点在40~50℃。
装置前期产品以柴油和石脑油为主,主分馏塔重馏分侧线抽出压力不高,如何在工业装置上满足侧线喷气燃料的产品质量要求也成为现实难题[7 8]。
结合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优选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催化剂及工艺,依托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在2018年底进行了装置改造建设。
煤基喷气燃料研究现状及展望_杨文
伴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喷气燃料的需求量 不断增加。我国喷气燃料的消费量以每年 13% 左 右的速度增长,2013 年喷气燃料消费量达到 2200 万 t[1]。传统的喷气燃料都是以石油为原料炼制而 成,而且喷气燃料馏分仅占原油总量的 4% ~ 8% 。 因此,世界石油资源枯竭,必将造成喷气燃料的原料 供应不足。喷气燃料的发展与超音速飞机的发展密 切相关。未来的超音速飞机存在质量的限制,并且 会产生更 高 的 热 负 荷[2]。 这 两 点 要 求 未 来 的 喷 气 燃料要具有高密度和优良吸热性能。然而,石油基 喷气燃料在密度和吸热等性能上已经达到极限,难 以满足未来超音速飞机的要求[3],迫切需要寻找新 的原料来制备喷气燃料。全球范围内煤的储量远超 石油,因此以煤炭为原料制备喷气燃料将具有重大 的战略意义。煤基喷气燃料最先由美国宾西法尼亚 州立 大 学 的 Schobert 教 授 提 出 并 研 制 成 功[4]。 Schobert 教授研制的煤基喷气燃料具有先进的热稳 定性,即使在 900 ( 482 ℃ ) 条件下仍能长时间保 持稳定,所以这种喷气燃料也被称为 JP - 900。南 非的萨索尔公司通过煤间接液化技术制取煤基全合 成喷气燃 料[5]。 该 喷 气 燃 料 的 化 学 组 成 和 理 化 性 能与石油 基 喷 气 燃 料 相 似,并 且 已 投 入 商 业 应 用。 另外,由煤直接液化油切割出的喷气燃料馏分段的 烃类组成与 JP - 900 非常接近,因此,目前多个研究 机构已开始研究通过煤直接液化制取喷气燃料的相 关技术[6]。总体而言,煤基喷气燃料目前仍处于起 步阶段。虽然其优异性能已得到广泛公认,但进行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最终投向市场仍然有很多问题 需要解决。此外,绝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对于煤基喷 气燃料并没有清晰认识,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对于煤 基喷气燃料的研究只局限在某一种,并没有全面论 述。鉴于此,笔者系统介绍煤基喷气燃料的研究历 史、制备方法和优异性能,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 展望,以期推动煤基喷气燃料的发展。
单位内部认证加氢裂化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51)
单位内部认证加氢裂化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51)1.[单选题]循环氢与新氢混合后至( )换热。
A)E3102B)E3103C)E3104答案:B解析:2.[单选题]循环氢纯度的变化,会影响( )反应的进行A)加氢B)裂化C)加氢和裂化答案:C解析:3.[单选题]离心式压缩机入口过滤器堵塞时,会出现( )。
A)打压不足B)入口压力升高C)驱动机超负荷答案:A解析:4.[单选题]可燃气体检测仪要定期A)标定B)语言切换C)报警修改答案:A解析:5.[单选题]3号喷气燃料10%馏出温度工艺卡片指标不大于( )℃。
A)190B)200C)203D)220答案:C解析:6.[单选题]在氧化反应釜内残留过氧化物蓄积时产生爆炸,此类爆炸属于( )C)爆炸性化合物爆炸D)蒸汽爆炸答案:C解析:7.[单选题]“将各个过程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关联。
”是实施ISO9000族标准中( )原则带来的效应。
A)过程方法B)持续改进C)系统管理D)全员参与答案:C解析:8.[单选题]液化石油气是非常容易流淌的,一旦出现泄漏的情况液化石油气就会从储存器里流淌出来。
而且一般情况下( )升的液化石油气在流淌出来后就会挥发成350升左右的气体,这些气体在遇到电的时候就会产生燃烧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火灾A)1B)2C)3D)4答案:A解析:9.[单选题]炉膛温度一般是指A)炉膛内火焰的温度B)烟气离开辐射室的温度C)烟气离开对流室的温度D)炉膛内中心的温度答案:B解析:10.[单选题]热电阻或信号线断路时,显示仪表的示值约为( )。
A)不确定B)室温C)最大D)零答案:C解析:D)无变化答案:B解析:12.[单选题]氢气增压压缩机的密封填料箱为A)有油润滑B)无油润滑C)多点有油润滑D)人工注油润滑答案:A解析:13.[单选题]反应器大盖泄漏应用( )掩护。
A)氮气B)氢气C)蒸汽D)空气答案:C解析:14.[单选题]电动机的型号主要表示电机的)特性。
航煤加氢装置工艺设计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航煤加氢装置工艺设计姓名:杜岳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曾爱武;曹晓梅20050601摘要石油加氢技术是石油产品精制,改制和重油加工的重要手段。
加氢精制能有效地使原料油中的硫、氮、氧等非烃化台物氢解.使烯烃、芳烃选择加氢饱和并能脱除金属和沥青质等杂质,具有处理原料范围广,液体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锦州石化分公司自从生产航空煤油以来一直用白土精制工艺,其生产能力仅为12万吨/年,由于该工艺航煤硫、氮杂质脱除能力有限,直馏航煤的馏程切的很窄,最高才到220℃,已不适应航煤的生产需要。
同时由于白土精制工艺不能处理馏分较重及硫、氮含量较高的航煤,限制了轻质油收率的提高。
为了满足配套550万吨/年的原油加工量及日益增大的航煤市场需求,有必要上一套航煤加氢精制装嚣。
新装置设计加工原料为大庆常~线与辽河常一线油按重量比1:2混合的直馏宽馏分混合原料。
设计能力40万吨/年,采用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炉前混氢加氢精制工艺,降低加热炉操作条件的苛刻度,采用石科院开发的加氢精制催化荆及工艺,生产满足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航空燃料,催化剂采用低温液相硫化,硫化剂为二硫化碳,催化剂的再生为器内氮气循环再生法。
本装置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及设备,节约投资。
设计中采用先进的化工过程流程模拟软件PRO/II系统对全流程进行模拟,确定合理的操作参数,确保装置设计经济合理,操作可靠。
关键词:航空煤油、加氢精制、操作条件、工艺设计AbstractPetroleumhydrotreatingtechnologyistheessentialmeansofpetroleumproductsrefining,qualityiroprovingandheavyoilprocessing.Hydrotreatingrefiningcaneffectivelyhydrotreatthenon-hydrocarbonsinthestockoil,suchaSsulPhllI,nitrogenandremoveimpuritiesasmetalandoxygen,makeolefinsandarenassaturatedselectivelyandasphalt.PetroChinaJinzhouPetrochemicalCompanyproducesaviationkeroseneof120thousandtons.Itcannotapplyingargilasrefiningcatalystwithannualcapacitytheprocessappliedhasinadequatecapabilitytoadapttheproductionrequirementasremovetheimpuritiessuchassulphurandnitrogen,anditsstraightrtlnaviationkerosenedistillationrangeisveryna]rrowwiththemaximumtemperatureupto200"C.Alsotheitscatalystcannottreatheavy疗acfionsandhighsulphurandprocesswithargilasnitrogencontentaviationkerosene,whichrestrictstoimprovetheyieldoflightqualityItisnecessarytop删ectasetofaviationkerosenerefiningplanttomeettheproductneedofannualcrudeoilprocessingcapacityof5500000tonsaswellastheincreasingdemandofaviationkerosenemarket.ThenewdesignedplantCanproduceaviationfuelaccordingtoNo.3JetFuelStandardwithannualcapacityof400thousand,takingthemixturesofstraightrunfractionsasfeedstockfromDaqingandLiaoheatmosphericNo.1Lineoilbytheratio1:2,applyingcurrentlymatureprocessofbeforefurnacemixinghydrotreatingrefiningtoreducetheseventyof.theheateroperatingconditions.Ittakesthehydrotreatingcatalystandprocessdevelopedby,whosecatalystapplieslowtemperatureliquidphasesulphurizationusingcarbondisulphide.Theregenerationofcatalystisnitrogenrecyclingreactor.Thisplantadequatelyutilizestheexistingfacilitiesandinvestmentislow.intheAdvancedchemicalprocessflowsimulatingsoftwarePRO/IIsystemisusedtosimulatethewholeprocess,determineappropriateoperatingparameters,andensuretherelianceandeconomicoperation.Words:aviationkerosene,hydrotreatingrefining,operatingcondition,processKeydesig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苤洼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航煤条件的优化调整
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航煤条件的优化调整发布时间:2023-02-22T01:31:57.97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7期作者:张磊[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加氢裂化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影响生产航煤的主要因素张磊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辽宁省锦州市 12100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加氢裂化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影响生产航煤的主要因素,并从有关航煤生产包括原料、生产条件等方面逐一分析了影响航煤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稳定航煤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加氢裂化;航煤;质量;收率1.前言3号喷气燃料,又名航空煤油,主要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3号喷气燃料密度适宜、热值高、能迅速、稳定、连续、完全燃烧,且燃烧区域小,积碳量少,不易结焦;低温流动性好,能满足寒冷低温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可以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洁净度高,无机械杂质及水分等有害物质,硫含量尤其是硫醇性硫含量低,对机件腐蚀小。
某石化 13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于2010年12月正式建成投产,设计以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掺入少量重柴油为原料,采用全循环、多产中间馏分油的加工方案,主要产品为3号喷气燃料、柴油和石脑油。
为保证3号喷气燃料的质量要求,加氢裂化装置从原料、生产工艺、加剂系统、储运系统、化验分析等多个环节做好工作,于2011年3月试生产出符合标准的3号喷气燃料后,并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加氢裂化装置生产3号喷气燃料的申请,经专家评审,国产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秘书组批准,并通过联合化验,交付部队使用。
2.加氢裂化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加氢裂化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系统压力、温度、空速及氢油比。
反应温度是加氢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加氢裂化装置在反应系统压力,反应器空速和系统氢油比确定后,反应温度是最有效的调节措施,调节反应温度,对反应的转化率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中压加氢改质-喷气燃料加氢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生产3号喷气燃料技术的工业应用
中压加氢改质-喷气燃料加氢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生产3号喷气燃料技术的工业应用刘建山;李荣;安晓杰【摘要】The combined process of the medium pressure hydroupgrading(MHUG) and kerosene hydrofinishing(KHF),developed by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was adopted for production of No.3 jet fuel in PetroChina Karamay PetrochemicalCo.Ltd.The mixture of coking diesel,FCC LCO and SR diesel was used as feedstock.Industrial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jet fuel fraction from MHUG process was deeply hydrofinished under th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the aromatics in jet fuel product is reduced from 14.9% to5.8%,the smoke point rises from 22 mm to 26 mm,in compliant with the quality specification of GB 6537-2006.%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中压加氢改质-喷气燃料加氢补充精制组合工艺,以焦化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主要构成的混合柴油作原料,在缓和加氢条件下对中压加氢改质单元所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进行深度加氢补充精制后,喷气燃料馏分中芳烃体积分数由14.9%降至5.8%,烟点由22 mm提高至26 mm,完全符合3号喷气燃料质量要求.【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7(048)007【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喷气燃料;中压加氢改质;补充精制【作者】刘建山;李荣;安晓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3;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3;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国内外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喷气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
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牟明仁;沈靖文;李巾英;李子豪;朱合峰;张遴;陈新;王贵滨【期刊名称】《石油商技》【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6页(P44-49)【作者】牟明仁;沈靖文;李巾英;李子豪;朱合峰;张遴;陈新;王贵滨【作者单位】大连海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黑龙江大学;西安海关;大连海关;西安海关;大连海关;大连海关【正文语种】中文本文梳理回顾了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和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版本标准在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设置、文本和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喷气燃料的质量要求高,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检验项目也比汽、柴油更全面[1~7]。
由于飞机飞行的特殊性,喷气燃料必须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
我国喷气燃料标准为军民通用标准。
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我国喷气燃料标准在借鉴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
我国可利用国内外多种原油、采用不同工艺生产多种牌号的喷气燃料。
2017年我国航空煤油出口达1 318.93万t,进口371.44万t[8]。
我国喷气燃料的牌号、代号分别为:1号喷气燃料(RP-1)、2号喷气燃料(RP-2)、3号喷气燃料(RP-3)、4号喷气燃料(RP-4)、5号喷气燃料(RP-5)和6号喷气燃料(RP-6),采用的是军民通用原则。
为了解我国喷气燃料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本文对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进行了分析。
1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变化我国喷气燃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为生产符合前苏联国家ГОСТ 7149-54 标准规格、牌号为TC-1的喷气燃料(为煤油型)产品,参照前苏联的标准,我国制定了GB 438—64《1号喷气燃料》标准。
该标准中,除总硫含量[≤0.2%(质量分数)]低于TC-1牌号[≤0.1%(质量分数)]规定外,其他项目指标与TC-1牌号的早期指标完全相同。
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
《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离子色谱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中计划编号为20130255-T-469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离子色谱法》方法标准。
本标准为自建标准,制定过程参考了ASTM D7359-18《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otal Fluorine,Chlorine and Sulfur in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Their Mixrures by Oxidative Pyrohydrolytic Combustion follow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Combustion Ion Chromatography–CIC)》标准。
1.2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过程GB/T6537-2018《3号喷气燃料》产品标准附录B《费托合成油改质工艺生产的煤油组分(FT-SPK)》和附录C《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改质工艺生产的煤油组分(HEFA-SPK)》中都要求测定样品中的卤素和硫的含量,并指定ASTM D7359方法为卤素(方法中卤素含量主要是指氟元素含量和氯元素含量之和)唯一的测定方法。
但是,此方法仅适用于芳烃类化合物,并未指出可适用于测定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轻质油品中卤素的含量。
目前,我国油品中硫和氯元素的测定均有标准方法可依,但是,尚无适合测定油品中氟元素的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燃烧离子色谱法可测定氟元素含量,并且检测下限较低,该方法还可同时测定样品中氟、氯和硫三种元素含量,能满足产品需求,因此,决定采用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轻质石油产品中总氟、氯和硫三种元素含量。
本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首先按照ASTM D7359-08编写了标准中文翻译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草案初稿,确定了试验方案。
3号喷气燃料质量管理规定(2版)
1目的为了保证3号喷气燃料(以下简称航煤)产品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航煤出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明确了航煤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控制、检验分析及调和、储运、出厂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航煤在生产、调和、储运、检验及出厂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单位和部门。
3术语和定义本规定所称“三专”是指专泵、专线、专罐。
本规定所称原油及航煤原料油“五勤”脱水法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含水多勤脱水、接班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是指未加入航煤抗磨剂、抗静电剂的精制航煤。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待检罐“五不许移动”是指罐内停止进油后,未经分析不许移动;分析项目不全,不许移动;质量不合格,不许移动;容器管线不符合使用要求,不许移动;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许移动。
本规定所称航煤成品罐脱水“三勤”是指收油前勤脱水、满罐后勤脱水、付油前勤脱水。
本规定所称“五不许调和”是指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油品,不许调和;受到冲塔、串油等事故污染的不合格组分,不许调和;未按规定程序试生产的半成品,不许调和;添加剂不合格,不许调和;特殊情况未经主管经理和生产技术处同意,不许调和。
本规定所称航煤出厂“五对”是指对品种牌号、对车号、对出厂日期、对批号、对数量。
本规定所称“六不许出厂”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分析或分析项目不全,不许出厂;包装物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未经主管经理、处室领导、质检员和用户代表在合格证上签字,不许出厂;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产品质量不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不许出厂。
本规定所称“五准”是指: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分析准、计算准、结果准。
本规定所称“三及时”是指采样及时、分析及时、LIMS数据输入和报结果及时。
本规定所称“四级检查”是指自检、互检、班长、化验室主任检查。
4 职责航煤领导小组4.1.1航煤领导小组由主管生产的总经理任组长(或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民航驻厂总代表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处、发展计划处、机械动力处、安全环保处、加制氢车间、硫磺回收车间、物资供应中心、运销中心、储运车间、化验室组成。
加氢裂化装置加工焦化蜡油操作优化
加氢裂化装置加工焦化蜡油操作优化陈国伟;郑文刚【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CC gasoline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profit,SINOPEC, Guangzhou Company,tried the hydrocracking of feedstock blending with coker gas o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processing the blending feed,the tail oil BMCI was increased and steam cracking fur﹣nace operation cycle was shorten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used KBC’s Petro﹣SIM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hydrocracking uni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are:hydrogen partial pressure of 13. 31 MPa and the cut﹣point of fractionation tower of 375 ℃. After optimization,the tail oil BMCI decreases from 13. 01 to 11. 03,the cracking furnace coke cleaning cycle extend from 28 days to 5 2 days.%为改善催化裂化汽油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进行了加氢裂化装置原料掺炼焦化蜡油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掺炼焦化蜡油后,加氢裂化尾油BMCI增大,乙烯装置裂解炉运行周期缩短。
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的工业试验
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的工业试验王晓璐(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 安庆246001)摘要为寻求焦化汽油出路和缓解催化重整装置原料不足的矛盾, 安庆石化总厂对焦化汽油深度加氢精制后以不同比例调入直馏油作重整原料进行工业试验。
结果表明,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后可作重整原料, 且掺炼比可达35% 。
主题词: 催化重整装置; 加氢精制; 延迟焦化; 粗汽油; 掺混; 工业规模1 前言焦化汽油属劣质二次加工产品, 烯烃和杂质含量高, 安定性极差, 其辛烷值也很低, 经加氢精制后作为70 号汽油的调合组分。
随着汽油产品质量的升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已规定1998 年停止生产70 号汽油, 因此寻求焦化汽油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催化重整装置设计能力150 k tƒa, 主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为加氢装置提供氢气, 采用R S851 (CB 26 )ƒR S871 (CB 27 )催化剂, 于1994 年11 月建成投产。
由于原料不足, 装置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转。
为缓解催化重整装置原料不足的矛盾, 同时解决焦化汽油的出路,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从1998 年9 月开始, 对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进行了工业试验。
2 工业试验2. 1 试验安排为确保掺炼加氢焦化汽油的成功, 试验分三步: ( 1) 焦化装置对焦化汽油干点进行调整, 控制焦化汽油干点≯180 ℃; ( 2) 焦化汽油在l|I 号加氢精制装置上进行深度加氢; ( 3) 加氢焦化汽油与初馏塔和常压塔顶油按不同比例调合进重整装置。
2. 2 试验原料主要原料油性质见表1 和表2。
3 试验结果与讨论3. 1 焦化汽油干点的控制焦化汽油加氢后能否作重整原料, 关键在于油中的硫、氮含量能否脱除到符合重整装置进料的要求。
从焦化汽油的硫、氮分布看, 组分愈重, 含量愈高, 特别是氮含量变化趋势尤其显著, 焦化汽油中的硫、氮分布见表3。
表1 焦化汽油性质项目原料l|I 原料¦原料?原料K 密度ƒg〃c m - 3馏程ƒ℃初馏点50%干点总硫含量ƒΛg〃g- 1 总氮含量ƒΛg〃g- 10. 729 2 0. 727 2 0. 723 3 0. 723 6471201876 659401221796 877381191765 000401171716 400143 115 133 105 由于重整装置要求原料干点≯180 ℃, 而加氢精制后的汽油干点升高约 5 ℃, 因此严格控制焦化汽油的干点≯180 ℃或更低一些, 有利于焦化汽油中的杂质脱除并达到重整进料的要求。
芳烃抽提高级题库
芳烃抽提装置高级工试题一、填空题:1.装置主要由预处理、(芳烃抽提)、芳烃分离、抽余油加氢四个单元组成。
2.预处理的作用是将宽馏份的(重整稳定汽油)切除C5-,C8+组分,获得合格C6~C7馏份。
3.芳烃抽提的作用是采用(环丁砜抽提技术),将C6~C7馏份中的芳烃抽提分离获得高纯度混合芳烃和抽余油。
4.芳烃分离的作用是将混合芳烃精馏分别获得(苯、甲苯)产品。
5.抽余油加氢的作用是将抽余油加氢后,经分馏得(6#、120#)溶剂油产品。
6.影响抽余油加氢精制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空速、(氢油比)。
7.本装置抽提所用的溶剂是环丁砜,化学分子式的(C4H8SO2),凝固点27.4~27.8℃,分解温度〉220℃。
8.抽余油加氢催化剂的型号是MH-705,加氢反应空速为(4h-1)。
9.影响抽提过程的因素有温度,回流比,原料性质,(溶剂比)溶剂含水量,•抽提量。
10.抽提溶剂比过大会影响(混芳质量),溶剂比过小会影响混芳收率。
11.衡量抽提过程好坏的因素有回收率,(芳烃质量)溶剂损耗量。
12.芳烃抽提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芳烃与非芳对溶剂有(不同的溶解度),二是富溶剂以简单方法可以分离,三是富溶剂与抽余油比重不同,易分层。
13.在生产过程中,环丁砜会被氧化生成有机酸腐蚀设备,加入单乙醇胺中和这部分有机酸,可以保护设备,延长溶剂使用寿命。
当贫溶剂的PH达到(5.5~6.0)时,就要加入单乙醇胺。
14.环丁砜溶剂对不同类烃类溶解度的大小规律是芳烃>环烯烃>环烷烃>烷崐烃,对芳烃的溶解度大小是(苯>甲苯)。
15.脱戊烷油的初馏点要求在63±2℃,太低在抽提塔内易于汽化,影响抽提效果,太高则苯的收率(下降),影响芳烃产率。
16.影响芳烃回收率的因素有(一次溶剂量),进料组成,反洗量,温度,含水,贫溶剂含烃,进料位置。
17.抽提原料芳烃含量过高,应采取(提高溶剂比),降低进料点,减少反洗量和崐降低温度等措施.18.C-203真空度下降的原因有(蒸汽压力不够),进料含水多,蒸汽流量不足和崐真空器堵。
3号喷气燃料管理办法.doc
QG/HSH 07 08-20193号喷**燃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民航用喷**燃料质量监督管理,明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搞好生产、储运和售后服务工作,根据国家及**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分公司3号喷**燃料组分的管理。
第三条 3号喷**燃料是按国产航空**料鉴定委员会规定的鉴定程序通过的定型产品。
第四条 3号喷**燃料的生产,要做到工艺稳定可靠,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条为保证3号喷**燃料的生产,要求各级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管理,增强质量意识,以质量求效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 3号喷**燃料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由****公司下设的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负责。
第七条 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任组长,由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由规划计划处、生产运行处、安全环保处、科技信息处、质检计量部、营销调运部、第一联合车间、第二联合车间、第三联合车间、储运车间、仪电车间等部门负责人及民航代表等单位代表组成。
(一)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上级对3号喷**燃料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指示,负责对技术革新、制度修订、产品质量检查、用户访问、工作规划的批准和组织工作。
(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研究3号喷**燃料生产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三)各单位3号喷**燃料领导小组成员,是本单位3号喷**燃料生产负责人,对本单位3号喷**燃料生产负全面责任。
第八条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秘书组设在质检计量部,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秘书组组长由质检计量部主任担任,秘书组设专职秘书1名,由质量管理岗位担任,协助组长工作。
(二)秘书组负责解决处理日常生产、科研、产品质量、储运及出厂等方面的问题。
(三)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完成喷**燃料的科研、生产、计划和**,向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工作。
喷气燃料简介
早期的飞机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基本相同,也使用相同的燃料。
随着飞行速度和高度、飞机有效载荷和飞行安全等各方面要求的提高,航空发动机在大功率、轻量化和高稳定性方面不断发展,进而产生了专用航空发动机和专用航空汽油。
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为满足更大功率质量比的要求诞生了涡轮发动机,即喷气发动机。
随后几十年航空汽油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其在航空燃料中的统治地位让位于航空涡轮发动机使用的航空煤油,即专用航空涡轮燃料——喷气燃料。
文章简要介绍了喷气燃料的品种牌号、组成与加工工艺、性能要求与主要指标以及使用和飞机维修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期为油料专业初学者和相关专业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1 品种牌号我国喷气燃料按馏分的宽窄、轻重可分为煤油型、重煤油型和宽馏分型三类,牌号有1号喷气燃料、2号喷气燃料、3号喷气燃料、宽馏分喷气燃料(原称4号喷气燃料)、高闪点喷气燃料(原称5号喷气燃料)及大比重喷气燃料(原称6号喷气燃料)。
原1号和2号喷气燃料已不再生产,后三种是军队专用喷气燃料,最常用的是3号喷气燃料[1,2]。
1号喷气燃料代号RP-1,结晶点不高于-60℃。
1号喷气燃料在我国喷气燃料产量中一直未占主导地位,产量最多时也从未超过我国喷气燃料总产量的15%。
这是因为我国原油多为石蜡基,生产-60℃喷气燃料非常困难,收率低、成本高而且产量有限。
2号及3号喷气燃料标准推广后,1号喷气燃料生产逐渐萎缩,到20世纪90年代末完全停产。
2号喷气燃料代号RP-2,结晶点为-50℃。
2号喷气燃料由于主要用低硫石蜡基原油生产,烷烃含量高,硫、氧、氮等非烃化合物含量低,所以一般不需要苛刻的精制即能满足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
由于未经过加氢精制,天然非烃化合物能保存下来,因而产品具有良好的抗磨润滑性和材料相容性,同时产品组成中烷烃含量高,因而产品的燃烧性能也较好。
2号喷气燃料的闪点为28℃,不适应国际标准要求,现已逐渐为闪点不低于38℃的3号喷气燃料所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附法精制加氢焦化馏出油试制3号喷气燃料陶志平,张红霞,李涛(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为扩大喷气燃料资源,满足民航对喷气燃料的需求,对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的喷气燃料馏分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碱性氮的存在是影响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颜色安定性的主要因素。
在实验室里采用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对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进行精制试验,结果表明,喷气燃料馏分经过非加氢精制后,颜色提高到+29,其它性质未见明显改变,所有性质均符合GB6537)943号喷气燃料标准。
使用性能评定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经过非加氢精制后其组成、橡胶相溶性、动态氧化热安定性、润滑性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关键词:喷气燃料精制过程焦化馏出油颜色稳定性实验室规模1前言我国对喷气燃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喷气燃料消耗达到700多万吨,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生产喷气燃料的原料主要有[1]:(1)常压蒸馏的常一线馏分经过非加氢或加氢精制处理后得到的合格喷气燃料。
这一资源约占原油加工总量的8%,它不仅是生产喷气燃料的优质原料,同时也是石油化工和其它产品的重要原料;(2)以蜡油和焦化柴油为原料,经加氢裂化使重质油品轻质化后得到喷气燃料,该工艺因投资大,难以大规模建设使得其产量有限。
在喷气燃料需求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很多炼油企业希望扩大喷气燃料资源,增加喷气燃料产量。
为此,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对焦化全馏分加氢后的喷气燃料馏分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经过非加氢精制得到合格的3号喷气燃料。
2实验方法2.1原料油焦化全馏分油中芳烃含量、硫含量、氮化物、碱性氮含量均较高,在9.0M Pa加氢条件下,只有把芳烃含量、氮化物、碱性氮降低到合适的水平,方可生产喷气燃料。
表1为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的主要性质。
由表1可以看到,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中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完全符合3号喷气燃料要求,但是颜色低于协议指标+25的水平,所以首先分析影响颜色安定性原因,确保颜色安定性,是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能否作为喷气燃料的关键。
表1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性质项目馏分油颜色(赛氏比色)/号+18密度(20e)/kg#m-3790.4酸值/mgKOH#g-10.0010U(芳烃),%16.9U(烯烃),%0.8X(总硫),%0.0006X(碱性氮)/L g#g-199X(总氮)/L g#g-1118馏程/e初馏点159.550%195.5终馏点230.02.2分析方法喷气燃料性质按GB6537)94方法测定;碱性氮含量按SH/T0162方法测定;总氮含量按SH/ T0171方法测定;磨痕宽(WSD)按SH/T0687方法测定;烃类组成按石科院158方法测定;橡胶相容性按H YD)030方法(国产航空油料鉴定委员收稿日期:2004-07-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10-25。
作者简介:陶志平(1966-),男,高级工程师。
198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获硕士学位。
现从事燃料产品非加氢精制工艺的开发和产品使用性能研究工作。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年3月P ET RO LEU M P ROCESSIN G A N D PET RO CHEM ICA L S第36卷第3期会试验方法)测定。
2.3试验方法在实验室中,采用石科院开发的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进行了喷气燃料精制试验,目的是脱除影响喷气燃料颜色安定性的微量物质。
其流程为:在精制温度40e,空速2h-1的条件下,原料首先进入装填了100mL RA-01特种吸附剂的反应器,目的是脱除碱性氮;然后进入装填了100mL RB-01特种吸附剂的反应器,目的是确保喷气燃料洁净度,同时脱除少量微量金属杂质。
RA-01特种吸附剂,条状,5(3?0.5)mm,堆密度为500~825kg/m3,比表面积大于550m2/g,强度大于50%;RB-01特种吸附剂[2],条状,5(3?0.5)m m,堆密度为680~800 kg/m3,比表面积大于400m2/g,强度大于50%。
两种吸附剂均由石科院研制。
3结果及讨论3.1颜色安定性原因分析取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样品2个。
一个样品在取样时,首先在样品瓶中预充高纯氮气,取完样后,继续吹一段高纯氮气密封,目的是隔绝氧气进入油品中;第二个样品从样品瓶直接取样,取完后密封。
2个样品在常温条件下保存1个月,考察颜色的变化是否是由于氧化导致的。
试验结果表明,储存一个月后2个样品的颜色(赛氏比色)均降低到+4,说明,油品自身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导致颜色下降。
影响喷气燃料颜色安定性[1]的物质主要是油品中的杂原子化合物,特别是氮化物、氧化物。
对于直馏喷气燃料馏分,一般认为喷气燃料中碱性氮含量小于1L g/g,颜色安定性较好。
表1中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中碱性氮含量高达99 L g/g,这可能是导致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的颜色安定性不稳的主要因素,所以进一步采用精制方法,去除原料中碱性氮,观察颜色是否保持安定。
3.2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精制试验在实验室中,以氮气保护的喷气燃料样品为原料(因这最接近生产的实际情况)采用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对喷气燃料进行精制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RA-01吸附精制后,油品的碱性氮含量降低到0.8L g/g,颜色赛氏比色由+18提高到+28,再经过RB-01吸附精制后,油品颜色赛氏比色提高到+29,达到了喷气燃料协议指标要求不低于+25的要求。
经过精制的喷气燃料馏分试样在常温下保存一个月后测试,其赛氏比色仍保持+29,说明影响油品颜色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碱性氮。
对精制前后的样品按GB6537)94规格要求进行了全项分析,主要数据见表2。
表2喷气燃料馏分产品质量全分析数据项目GB6537)94质量标准精制前精制后颜色(赛氏比色)/号报告+18+29酸值/m gKOH#g-1Z0.0150.00100.0010 U(芳烃),%Z20.016.916.7U(烯烃),%Z5.00.80.8X(总硫),%Z0.200.00670.0065 X(碱性氮),%990.8馏程/e初馏点报告159.0159.510%Z205179.5179.550%Z232195.0195.5终馏点Z300230.5230.0闪点/e Y384444密度(20e)/k g#m-3775~830790.4790.4冰点/e Z-47-51.5-51.5净热值/M J#kg-1Y42.843.343.3烟点/m m Y2525.425.3热安定性(260e,2.5h)压力降/k Pa Z3.300管壁评级<3,且无孔雀兰或异常沉淀物00实际胶质/m g#(100m L)-1Z700从表2可以看到,精制后喷气燃料馏分的颜色提高到+29,其它性质未见明显改变,所有性质均符合GB6537-94国家标准。
3.3性能评定虽然按照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分析,焦化全馏分加氢后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进行精制后满足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规格要求,但一些喷气燃料的使用性能,从理化指标上是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所以必须进行实验室部分使用性能的评定。
3.3.1组成分析喷气燃料馏分的烃类组成质谱分析结果见表3。
表3中同时列出了国内大港直馏3号喷气燃料馏分的烃类组成数据[1],供比较。
从表3数据可以看到,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的烃类和芳烃类含量和分布与大港直馏30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年第36卷3号喷气燃料相近。
所以,从组成上看,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完全可以作为3号喷气燃料馏分。
表3喷气燃料馏分的烃类组成质谱分析结果X,%项目喷气燃料馏分大港3号饱和烃82.483.4链烷烃44.838.3环烷烃一环28.333.9二环8.810.3三环0.50.9芳烃17.617.7烷基苯13.611.5茚满及四氢萘 3.5 3.3茚类00.7萘0.1 1.1萘类0.3 1.1苊类0.103.3.2橡胶相溶性试验焦化加氢属于深度加氢,深度加氢可以把馏分油中的天然抗氧物质全部去除,易产生过氧化物,过量的过氧化物可以浸蚀飞机油路的密封橡胶件,从而造成飞机油路系统漏油。
新的工艺或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需要评定燃料与飞机橡胶件的相溶性,称为橡胶相溶性试验。
对精制后喷气燃料馏分按标准测试其橡胶相溶性,试验数据列入表4。
表4中还同时列出了国内典型的加氢裂化喷气燃料数据[3],以供比较。
表4橡胶相溶性试验数据项目指标喷气燃料馏分加氢裂化试验前邵尔A型硬度-7978试验后邵尔A型硬度-6968拉断强度E/M Pa Y8.510.812.1扯断伸长率,%Y100135138由表4橡胶相溶性试验数据可以看到,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试验前后硬度、拉断强度和拉伸率,均能满足要求,与典型的加氢裂化喷气燃料在同一水平上。
3.3.3动态氧化热安定性试验动态氧化热安定性的标准试验条件是260e、2.5h。
这一试验是模拟飞机的燃油系统的情况,目的是考察在高温条件下油品是否安定,若不安定,可产生胶质性物质,堵塞过滤膜,导致油路的故障。
为考察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的动态氧化热安定性的余度,在290e、2.5h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数据列入表5。
表5动态氧化热安定性试验项目指标喷气燃料馏分热安定性(290e,2.5h)压力降/kPa Z3.30管壁评级<3,且无孔雀兰或异常沉淀物0表5数据表明,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具有较好的氧化热安定性,其数据较指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富裕度。
3.3.4润滑性试验深度加氢后的喷气燃料,一般润滑性较差,需要添加一定量抗磨剂。
试验考察了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未加抗磨剂)的润滑性。
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的抗磨指数为0.64,满足指标不大于0.65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润滑性。
4结论(1)碱性氮的存在是影响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颜色安定性的主要因素。
(2)采用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对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进行非加氢精制后,颜色提高到+29,其它性质未见明显改变,所有性质均符合GB6537)943号喷气燃料标准。
(3)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经过非加氢精制后,其组成、橡胶相溶性、动态氧化热安定性、润滑性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1刘济赢.中国喷气燃料.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90,127, 3702吴明清,冉国朋,耿立群等.喷气燃料白土精制后腐蚀的原因及对策.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11):11~143谢仁华,李慧娜,冉国朋等.影响喷气燃料与橡胶相容性的因素.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4):45~5131第3期陶志平等.吸附法精制加氢焦化馏出油试制3号喷气燃料TREATMENT OF HYDROFINING COKER DISTILLATEBY ADSORPTION FOR3#JET FUELT ao Zhiping,Zhang H ongx ia,Li T ao(Resear ch I ns titute o f Petr oleum Pr ocessing,B eij ing100083)Abstract In o rder to m 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3#jet fuel serv ed in civil aviation, further treatm ent is needed to improv e the color stability of the hy drofining coker distillate.It w as fo und thro ug h the analysis that the main factor caused the co lor unstable w as the ex istence of basic nitrog en. Special adsorbents,RA-01and RB-01,were applied for treating the hydrofining coker distillate in the labor ator y.T he tr eating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class of color improved to+29w ithout obvious chang es o n other proper ties,all the properties met the GB6537-94standard.T he evaluatio n of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indicated that the index es of com position,solubility w ith rubber,dynam ic ther ma-l ox idative stability and lubricity all met the service r equirements.Key Words:jet fuel;treating;coker distillate;color stability;laboratory scale国外动态转化重质原料的催化加氢裂化工艺Genoil加氢转化(GH U)技术是新开发的催化加氢裂化工艺,它可改善重质油、沥青和炼油厂渣油改质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