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合集下载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析议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作者:卢志军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9期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手法,真实地纪录人类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集中、强化,结构而成的一种完整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在当今娱乐之风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中国的纪录片却一如既往地秉承不媚俗、不趋炎、独立思考、真实纪录的传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文化品格,不断探索时代语境下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推出了大批的优秀作品。

给人以思考、震撼和美的感受。

纪录的品质构成是多元的。

其中的美学的元素是最具价值而且是值得深入探讨发掘的。

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片在对外部世界的具体观照与创作者具体创造性处理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意蕴,是纪录片在现实性与艺术性之间不断选择和平衡的结果。

“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

”这是国际上关于纪录片的美学观念。

近年来,我们国内在加强国际纪录片交流与自身探索的基础上,已经明确纪录片需要基本的美学精神。

在近几年的国际纪录片观摩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提出,“纪录片需要用美学观照创作”,把多种文化融入纪录片创作,使中国的纪录片更具有美学价值。

纪录片有着自己多维度、多层次的特征表现,如传播特征、文化特征、媒介特征、美学特征等等。

其中,美学特征是侧重于将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艺术审美观照的重要特征系列。

纪录片属于非虚构影片,它自身的美学特征与虚构影片的基本立足点不同。

虚构艺术表现的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纪录片表现的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这就使纪录片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处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交互作用的“临界点”上,完成着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为真实美、发现美、即兴美、过程美、人文美和思辨美。

一、纪录片真实美纪录片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真实,它是纪录片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

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

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

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

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

《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

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

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

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

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

”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

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

”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

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

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

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分析
纪录片是一种通过纪实的手法展示真实事物的影视作品。

它以真实、客观的表现方式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社会现象,向观众传递信息并引发思考。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即是指通过影像语言和艺术手法传达观众的情感和观点,使观众对真实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第一,真实性。

纪录片的首要特征是真实性。

观众看纪录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追求真实,希望看到真实世界的片段。

纪录片的制作标准要求拍摄时的客观性,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事物的本来面目。

拍摄中不应夹带个人感情和观点,不得以虚构的手法来处理事实,不能夸大、歪曲真相。

观众通过恰当的镜头拍摄和真实的叙述,获得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文关怀。

纪录片在传达真实信息的也能呈现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纪录片的纪实美学表达,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可以聚焦于贫困地区、社会问题或个体经历,通过真实且深入的叙述和描绘,传递给观众让人思考和关注的信息,引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爱和思考。

第四,批判精神。

纪录片不仅仅是展示现实,还可以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思考。

纪录片可以拍摄和揭示一些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通过观察和讲述,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反思,并在批判与思考中促使社会进步。

纪录片的批判精神在于触动观众的情感和思维,唤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通过真实、艺术性、关怀和批判等方面的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世界和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影视形式,能够通过其独特的美学魅力和表达方式,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

纪录片中的纪实与审美河北师范大学马献丰2008年8月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这已成为共识。

随着纪实的泛滥和纪录片本身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人对纪实在纪录片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

但如果失去影像纪实特征,纪录片又是什么呢?因此我认为,在纪实的基础之上与具体的审美需求相协调才是纪录片的发展出路。

纪实的最基本作用是再现生活,而纪录片的最高品格和境界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从中升华出一种别样的生活。

纪实应与具体的审美需求相协调,以达到纪录片既不失其真实性特征,又能体现其美学的追求与境界。

一、用艺术美完善纪实的境界美的典型形态是艺术美,作为艺术形态一种的纪录片当然也不能例外,但以纪实为其本质特征的纪录片的审美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艺术美是现实的间接反映,它对现实生活的采用通常是神似则已,可以通过想象、虚构甚至抽象化来达到艺术典型的高度。

文学作品的创作尤其如此,就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只要逼真,不必有其事也。

”1而纪实的创作则把实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其使命,不能想象更不可以虚构,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必须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

文学家可以根据一点线索或传说编写故事,诗人可以“燕山雪花大如席”,毕加索可以把事物画得面目全非;纪实创作则只能以保持事物原生态为其追求目标。

为了把简单的记录生活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上,就必须用艺术的手法创造出美的意境。

1、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美基本都体现在作品的形式美上,形式美是一切审美活动中的重点,人们常说,“美即表现”或“美在形式”,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双重合一的产物,一定要有观赏性。

形式美决定于其形状、色彩和声音以及事物呈连续状态时的节奏、韵律等,其法则为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例协调、多样统一。

比如绘画的构图、设色与线条,音乐的曲调、节奏及和声,诗歌的选词、炼句与韵律等,都体现了技巧之美。

俄国大画家列宾在参观《庞贝城的末日》一画时,因为被其技巧感动而说出了“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技巧的魅力和美妙的手法”。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征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记录下来的影视作品,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本文将从主题选择、叙事手法、审美表现等方面论述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首先,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广泛且多样化。

纪录片可以涉及社会、历史、科学、自然、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可以说纪录片的主题几乎没有限制。

制作人可以选择对大众感兴趣的事件或者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话题,通过记录和呈现真实的故事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此外,纪录片还可以关注一些被忽视的群体和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其次,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独特。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纪录片更加倾向于采用直接记录和记录片段的方式来展现真实的画面和事件。

例如,纪录片制作人会采用拍摄真实场景、采访当事人以及收集现场事件的素材等手法来还原事件的发生过程。

此外,纪录片还可以运用故事叙述、视觉语言、音乐选取等手法来加强对观众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再次,纪录片具有审美表现。

纪录片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真实的影视作品,并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表现方式。

纪录片制作人可以通过摄影、剪辑、音效等手法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和艺术效果,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呈现的事件和故事。

同时,纪录片还可以通过人物的情感表达、音乐的选用等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影的体验。

此外,纪录片具有对历史的记录和记忆的功能。

纪录片作为记录和呈现真实事件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承载历史的使命。

许多纪录片通过记录和还原历史事件,让观众有机会重新认识历史,重温历史的情感和记忆。

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在于它可以把过去的真实事件和故事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征。

从主题选择、叙事手法、审美表现到对历史的记录和记忆,纪录片通过记录和呈现真实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关注和思考。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文化产品。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一个谈论了百年的老话题,至今争论不休。

——纪录片艺术及其理论争论的魅力何在?谈纪录片艺术特性似乎不能回避定义问题。

可是,国内外业界对纪录片的范畴、定义问题众说纷纭。

有人主张"纪录片无定义",或日"不必定义"。

理由有二: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从来就没有统一认识;二是由于技术设备迅速发展带来不间断的变化。

70年前有影无声,30年前发条摄影机拍摄的最长画面仅为30秒,现用的声画一体数字摄像机可以不间断地摄录60分钟。

不变的定义何以适应变化?的确,不同国家、地区,甚至不同的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走自己的创作之路。

这也是长期歧见纷呈争论不休的原因所在。

无定义(或不谈定义)未必有害。

但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不断发展的纪录片特性,比较一下近百年来众多艺术学派的代表性主张(未必都是定义,见本书"附录"),或许不是多余的。

不同意见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艺术主张:有的相近,有的相反,有的已经影响甚小,有的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不同主张至今仍在争鸣,却没有一家不受人质疑、批评的。

20世纪90年代初,因日本人《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作假问题(见本章第二节)的公开讨论,许多业内人士再次确认"无定义"共识,并产生了"导演容许限度"这一有待探讨的新概念。

总的趋势是主张宽泛者多,主张狭义者少。

纪录片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本章侧重讨论真实性、文献性和政论性。

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其某种特性或强或弱有所不同。

真实性、文献性是众多媒介、艺术和科学学科所共有。

这里只讨论纪录片最具特点的部分。

一、纪实本性与政论性把政论特性放在本章第一节谈论,并非人为将其突出,只是因为在诸多纪录片概念(定义)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列宁所说的"形象化的政论"。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

中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嬗变郭勋亚(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ꎬ陕西宝鸡㊀721013)[摘要]中国纪录片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ꎬ不同社会阶段的纪录片在题材选取㊁创作理念㊁视听技巧㊁叙事手法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ꎬ其艺术特性表现为宣传性㊁文学性㊁纪实性㊁非虚构性等变迁轨迹ꎮ从集体观念的公开表达㊁时代思潮的影像观照㊁纪录片种类的价值回归再到市场趋向的艺术突破ꎬ我国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每一次转型与突破ꎬ无论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ꎬ既是拍摄主体审美追求与意识形态的折射ꎬ又是受众观念调整和认知更新的表现ꎬ同时还是社会现实的必然投射ꎮ[关键词]纪录片ꎻ艺术特性ꎻ审美嬗变[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微纪录片在陕西区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2017J008)成果之一ꎮ[作者简介]郭勋亚(1977 ㊀)ꎬ女ꎬ陕西兴平人ꎬ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与影视传播理论ꎮ㊀㊀记录影像作为一种多维叙事文本ꎬ既具有真实记录的历史性ꎬ又是一种观察社会的窗口ꎬ同时还兼具体验美的审美属性ꎬ它是纪实与审美的统一融合ꎮ中国纪录片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轨迹ꎬ百年的社会激荡不断赋予记录影像以鲜活的时代特色㊁独特的艺术特性及不断变革的审美追求ꎮ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轨迹ꎬ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变迁并不仅是自身艺术领域的发展变化ꎬ它折射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发展脉络的走向ꎬ同时又体现着中国纪录片在艺术审美活动中的发展倾向ꎮ一㊁宣传性(1938 1978):集体观念的公开表达㊀㊀艺术作品和它所属的时代思潮与风俗概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ꎬ它不能够脱离历史语境而独立存在ꎮ中国纪录片诞生于内忧外患的战争年代ꎬ发展于轰轰烈烈的 文革 时期ꎬ鲜明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它发展初期的制作观念㊁审美追求㊁艺术特性及传播意图不是个体或商业行为ꎬ而是政党或者政府的集体行为ꎬ目的在于宣传政党思想或者推进政府执政ꎮ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类型基本上归于宣传片ꎬ宣传性是中国纪录片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特征ꎮ1938年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征途ꎬ1939年战争题材的纪录片«民族万岁»成为同期作品中的佼佼者ꎬ解放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纪录片有«抗美援朝»(1951)㊁«伟大的土地改革»(1953)㊁«百万农奴站起来»(1959)等16部作品ꎮ1958年ꎬ电视的诞生使我们有了自己的电视纪录片队伍ꎬ早期电视纪录片从题材选择㊁表现形式上延续了电影纪录片的传统ꎬ有形的作品始于«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庆典纪实»(1958)ꎮ 文革 期间纪录片发展虽然受到一定的干扰ꎬ但依然有一些典型性作品ꎬ如«长江行»«大庆铁人»«收租院»等ꎬ其中工农业题材的纪录片较为突出ꎬ«当代愚公战太行»«三口大锅闹革命»«戈壁红花»«英雄的人民ꎬ光辉的成就»等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奋发自强的精神ꎮ宣传性和集体性是当时纪录片的审美追求ꎮ宣传ꎬ顾名思义就是传播者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传播符号ꎬ传播特定的思想㊁观念ꎬ以达到影响受众思想认识㊁价值判断㊁行为指向的社会行为ꎮ20世纪六七十年代ꎬ随着影视媒介在中国的兴起ꎬ纪录片逐渐在国家意识形态语境中获得了一定地位ꎬ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从性质来看属于宣传片ꎬ主题为统一的革命思想ꎬ内容是集体的情绪表达㊁主流的价值观传递ꎬ从美学形态来看则是形象化政论ꎮ这一时期纪录片制作模式基本上都是画面加解说词再辅以激情饱满㊁慷慨激昂的配音ꎬ鲜明的意识形态构建与集体话语表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ꎮ1965年的纪录片«收租院»是典型的代表作品ꎬ当时我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ꎬ纪录片通过史料㊁泥塑再现了旧中国农村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ꎬ唤醒民众勿忘历史与苦难ꎬ契合了当时社会的主旋律节拍ꎮ此外ꎬ«收租院»解说词浓厚的感情和文学色彩ꎬ带来 文学型 纪录片的运用和形成ꎬ可以说ꎬ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正是从它开始的ꎮ由此可见ꎬ传播的发展不是新的艺术媒介简单地完全取代前者ꎬ而是一种累积式发展ꎬ尤其是新生力量在发展之初ꎬ常常带有鲜明的前一时期艺术形式的特点ꎮ二㊁文学性(1979 1990):时代思潮的影像观照㊀㊀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ꎬ人们追求思想深度与理想主义艺术价值ꎮ80年代初期ꎬ整个文艺界从 文革 中复苏ꎬ小说创作空前繁荣ꎮ 整个80年代ꎬ可以说是本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㊁探索最为积极㊁所取实绩极为客观的十年ꎮ [1]作家处于社会文化的 中心 位置ꎬ成为一种值得骄傲的身份标志ꎬ文学家完成了知识分子 英雄主义 的神话书写ꎬ文学以一种主流的强势存在凸显着显耀与尊贵ꎮ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保持着相敬如宾㊁互依共存的关系ꎮ 影视与文学就如一对欢喜冤家ꎬ一边打架ꎬ一边互相利用ꎮ两者其实互相借鉴㊁互相卷入的程度非常深ꎬ两个行业之间ꎬ其实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ꎬ互相存有敌意ꎬ又互相依赖ꎬ这种关系非常复杂ꎮ [2]当时的很多影视研讨会上ꎬ探讨的核心问题常常是如何强化影视艺术的文学性ꎬ追求台词或者画外音的语言表达技巧ꎬ用文字魅力烘托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ꎮ面对这一符合社会潮流的影视审美追求ꎬ尽管也会听到一些导演或者专家质疑和反对的声音ꎬ但文学在社会上绝对强势的地位压倒性地淹没了不同意见ꎮ张艺谋曾经公开说过ꎬ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ꎬ第五代电影的取向和走向ꎬ实际上是文学作品给了他们第一步ꎮ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情结让他们在影视艺术中找到了生存空间ꎬ在文学沃土上培育出影视艺术的累累硕果ꎬ而对纪录片创作者而言ꎬ他们则用另一种关注视野诠释着影像与文学的相依互存ꎮ20世纪80年代初ꎬ电影与电视媒介刚刚进入普罗大众生活中来ꎬ人们对影像作品的理解还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立意与架构中ꎮ这一时期ꎬ关注祖国大好河山㊁展现神州地理风貌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纪录片主体内容ꎮ大型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等掀起了打捞民族记忆的记录狂潮ꎬ这一时期纪录片的美学追求集中体现出强烈的文学色彩ꎬ导演善用抒情㊁象征㊁隐喻等手法烘托气势ꎬ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内容ꎮ这些素材也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逻辑ꎬ登高临赋㊁寄情于景向来是中国传统文人最擅长的创作习惯ꎮ80年代纪录片领军人物绕不开刘郎ꎬ他的作品文学性较强ꎬ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㊁民族文化和地域色彩ꎬ作品能将文学㊁绘画㊁音乐与画面语言有机结合ꎬ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ꎮ1989年«西藏的诱惑»这部纪录片解说词辞藻华丽ꎬ语言优美ꎬ朗朗上口ꎬ既饱含诗意又富有哲理ꎬ还能做到意境美与情感美的巧妙融合ꎬ因为其广泛的影响力ꎬ一度还入选了全国中学语文教材ꎬ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范文ꎻ1989年的纪录片«天驹»在马的身上呈现人类奔腾不息的精神ꎬ解说词语言凝练ꎬ形象性和韵律感强ꎬ高度诗体化ꎬ自成一篇优秀诗歌ꎮ这一时期本该处于辅助地位的解说词成为纪录片倚重的主要叙事手段ꎬ其影响覆盖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大半边天ꎬ对画面㊁镜头㊁蒙太奇剪辑技巧等视听语言的忽略ꎬ必然使纪录片作品游离于纪录影像的本体创作之外ꎮ时代思潮的影响㊁社会环境的制约㊁政治氛围的驱动ꎬ再加上技术发展的阀限ꎬ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一代记录影像的艺术特征ꎮ三㊁纪实性(1990 2003):纪录片中的价值回归㊀㊀20世纪90年代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ꎬ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ꎬ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ꎬ迈入消费社会成为大势所趋ꎬ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以后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ꎮ与消费社会相伴随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为精英文化退去了全面覆盖的绝对优势ꎬ大众文化蓬勃发展ꎮ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之下ꎬ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ꎬ审美指向从文字转为图像ꎬ文字为王的价值追求慢慢退去了曾经的光芒ꎮ读图时代的到来ꎬ使得原本备受人们热捧的小说开始遇冷ꎬ而影视艺术凭借着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㊁真实生动的声音感知㊁炫彩夺目的光影变幻ꎬ成为大众获取知识㊁消遣生活的最重要㊁最快捷的选择ꎬ成为一代人认知世界的 新宠 ꎮ这一时期纪录片艺术特性的审美变迁其实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ꎮ1988年底ꎬ中央电视台通过招标和日本合拍纪录片«望长城»ꎬ合作前期中国纪录片人集体观摩了当时日本盛行的纪录片的创作风格㊁拍摄手法ꎬ这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历时三年㊁于1991年完成的纪录片«望长城»一改以往主流话语下 上帝之声 的宏大叙事纪录片创作形式ꎬ奉行纪实主义风格ꎬ关注生活在长城旁边的普通人ꎮ«望长城»成为纪录片创作史上的里程碑作品ꎬ自此ꎬ中国纪录片自觉向西方 直接电影 的美学风格靠拢ꎬ以追求客观真实为价值指归ꎮ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众声喧哗ꎬ其中独立纪录片人的力量不容小觑ꎮ他们高举 纪实 旗帜ꎬ掀起了被学界视为 新纪录运动 的风潮ꎬ将纪录片最原始的 真实性 价值发挥到极致ꎮ独立纪录片创作者追求自由个性的创作方式ꎬ学界普遍将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视为其开山之作ꎬ随之而来的系列独立纪录片作品有蒋樾的«彼岸»㊁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㊁陈晓卿«远在北京的家»等ꎮ 新纪录运动 还将一批边缘人群纳入镜头观照的范围内ꎬ农民㊁城市贫民㊁街头流浪艺术家成为焦点人物ꎮ 创作者则作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和不介入的记录者ꎬ用图像和声音来记录当事人命运的变迁ꎮ长镜头拍摄㊁同期声录音㊁拒绝主题先行㊁采取非戏剧性表现手法ꎬ直接电影的纪实理念在 新纪录运动 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ꎮ [3]纪实性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特别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ꎬ保持被摄对象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ꎬ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ꎬ通过对生活情状㊁文化现象或者历史事实的记录ꎬ来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蕴ꎮ创作者的思想倾向于隐而不露ꎬ通过对生活的审视㊁感应㊁领悟和捕捉表达个体认识ꎮ在纪实创作的影响下ꎬ20世纪90年代我国纪录片创作在选题㊁声画结合㊁意境营造方面都更趋向于照顾受众的审美心理ꎮ1994年纪录片«中华之剑»就运用抓拍㊁偷拍㊁抢拍等多种纪实手段ꎬ多角度㊁多侧面反映了缉毒战线上的生死较量ꎬ为了真实记录缉毒过程ꎬ还启用了红外线扫描装置进行夜间拍摄ꎬ由此可见纪录片人对纪实性的重视程度ꎮ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时期ꎬ创作理念的活跃开放吸引了大批影像爱好者加入纪录片拍摄中来ꎬ创作群体庞大ꎮ客观而言ꎬ这一时期关于纪录片的纪实性也走了一些弯路ꎬ有人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典型特征就是 小偷妓女杀人犯ꎬ穷山恶水长镜头 ꎮ由于对纪实理解的偏差ꎬ20世纪90年代许多纪录片一味追求长镜头ꎬ造成画面冗长㊁单调㊁粗糙ꎬ信息量偏少ꎻ镜头造型的美感和稳定性处理不当ꎬ黑乎乎的画面和剧烈晃动的镜头被当作真实性的见证保留下来ꎻ同期声偏重于采访问答ꎬ缺少生活流程的自然流露ꎮ这些缺点也限制了纪录片自身的发展ꎬ难以激发普通民众的观赏欲望ꎮ 相对绘画㊁文学等艺术形式ꎬ巴赞认为ꎬ影像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不需要过分粉饰巧设计的自然状态ꎬ当然并不是完全流于自然主义ꎮ [4]当不做任何技术处理的跟拍㊁长镜头提供给受众的只是流于表象的日常生活过程时ꎬ纪录片的艺术审美体验降到了最低ꎬ曾经最大的优势特性慢慢发展成了对自身的限制ꎬ加之外在综艺娱乐节目的冲击ꎬ市场化语境下新的消费需求兴起ꎬ一度众生喧哗的纪录片逐渐淡出电视观众的视野ꎮ四㊁非虚构性(2004年至今):市场驱动的艺术突破㊀㊀新世纪预示着新希望ꎬ寻求复兴成为一批纪录片人探索市场化发展的精神动力ꎮ2000年前后ꎬ中国纪录片开始感应到市场呼唤ꎬ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2000年创立阳光卫视为开端ꎬ这个亚洲第一个历史纪录片频道的开播ꎬ开启了纪录片寻求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尝试ꎮ这一时期中国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ꎬ消费文化成为主流ꎬ综艺㊁真人秀节目霸屏ꎬ网络媒介开始走入国人生活ꎬ娱乐化成为全民追捧的潮流ꎬ相较而言ꎬ纪录片朴素的画面㊁深刻的主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观影期待ꎬ阳光卫视苦撑三年之后宣告转型ꎮ纪录片艺术特性亟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ꎬ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文化心理图式ꎮ2004年前后之所以能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ꎬ主要在于两部纪录片的诞生ꎬ它们不但在当时纪录片领域引发热潮ꎬ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ꎬ那就是2004年张以庆的«幼儿园»和2006年薛继军㊁金铁木的«圆明园»ꎮ这两部作品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艺术上的突破ꎬ它摆脱了以往纪录片对视听艺术的偏废ꎬ在纪实的基础上ꎬ注重画面的美感㊁光线的妙用㊁镜头的独特ꎬ在内容讲述与影像剪辑方面也各有创意ꎬ张以庆«幼儿园»的碎片化剪辑㊁零解说词以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让观众看到了真实而又独特的幼儿园生活ꎬ薛继军㊁金铁木的«圆明园»大胆运用情景再现㊁演员扮演㊁三维数字技术ꎬ演绎宫廷帝王生活方式ꎬ把大清王朝几百年历史浓缩在一个举世闻名的园林构建史上ꎬ运用数字技术ꎬ以虚拟的方式完成了对这座 万园之园 的影像再现ꎬ让衰败荒凉的圆明园重现当年的美轮美奂ꎬ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心灵冲击ꎬ开启了全新的纪录艺术风格ꎮ这两部作品堪称中国纪录片艺术性与市场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ꎬ呈现出典型的非虚构创作特点ꎮ非虚构 这个词是一个舶来品ꎬ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运用ꎬ强调用故事化手法完成对真实事件的表述ꎬ因为具备完整的调查㊁细腻的笔法㊁冲突的情节㊁跌宕的悬念等表现手法而被称为 第四类写作 ꎮ非虚构是为了真实而具体地触摸生活㊁认识世界ꎬ它赐予大众的是一个感性而具体㊁可印证的真实ꎬ在海量信息充斥时代ꎬ人们希望看到的事实不仅是零散的片段ꎬ还有具体的深入ꎮ借用到纪录片领域ꎬ非虚构性就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ꎬ导演借鉴电影化手法ꎬ创新影像语言ꎬ将戏剧主义风格与纪实主义手法相结合ꎬ运用现代电影的角色扮演㊁拍摄技巧㊁剪辑手法等ꎬ将主体内容以故事化手法完成ꎬ善于制造冲突与悬念ꎬ并能以细节化人物与场景营造现场感ꎬ提升声画视觉刺激强度ꎬ追求影像奇观化ꎮ2015年柴静推出纪录片«穹顶之下»ꎬ这部作品以缜密深入的调查㊁翔实全面的数据分析为特色ꎬ结合最新的可视化演讲手法ꎬ全面透视了中国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解决之道ꎬ纪录片短短几天引发网络收视狂潮ꎻ2016年由陆川与迪士尼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ꎬ真实跟拍中国大地上的五种动物ꎬ运用旁白与独白手法解析动物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ꎬ影片主题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动物生活的展示上ꎬ还探讨了亲情与成长㊁叛逆与回归㊁生死轮回等哲学命题ꎬ挖掘了纪录片更深刻的内蕴价值ꎬ在院线上映也获得了纪录片史上最高票房ꎮ这些可贵的创作都在不断刷新纪录片领域的审美探索ꎮ有人说非虚构性背离了纪录片真实记录的基本原则ꎬ这种观念的局限在于对纪录片艺术形式的狭隘理解ꎮ纪录片作为一种再现艺术ꎬ它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产物ꎬ记录是它的表达方式ꎬ真实的内容是它的根基ꎬ表象的再现赋予它艺术美感ꎬ研究纪录片经常提及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ꎬ视听的逼真主要是形式的逼真和表象的逼真ꎬ只有当本质的真实蕴含在表象的真实之中ꎬ才能使观众获得真实的感受ꎬ形成纪实风格ꎮ一味强调镜头和剪辑的绝对客观是没有意义的ꎮ再回溯到纪录片发展之初ꎬ格里尔逊首次使用Docu ̄mentary这个词来定义纪录片ꎬ这个词的原意是文献性的㊁有文献价值的㊁文件式的ꎬ格里尔逊对它的解释是 thecreativetreatmentofactuality ꎬ意为 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ꎮ也就是说ꎬ纪录片不仅是一种真实发生的事件的记录ꎬ也是创作者与观众的一种沟通和交流ꎬ是创作者的智慧㊁人格㊁创造力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ꎮ 从审美的角度讲ꎬ纪录片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原因ꎬ除了纪录片对现实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参照意义和指导作用外ꎬ还有人类对真㊁善㊁美永无止境的追求ꎮ [5]非虚构性对于在市场和艺术追求夹击下艰难前行的中国纪录片而言有一定的启示意义ꎬ成为当前纪录片追寻市场呼唤㊁赢得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ꎬ是纪录片需求发展新天地的突围路径ꎮ五㊁结㊀语近年来ꎬ中国纪录片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电影化叙事倾向ꎬ商业片中的故事化结构㊁快节奏剪辑㊁两极镜头㊁微观视点㊁电脑特效设计㊁陌生化拍摄角度等手法搭建的影像视觉奇观ꎬ往往能取得激动人心的观赏体验ꎬ吸引观众走进影院ꎮ纪录片拍摄也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做法ꎬ这既是顺应了国际化影视美学的新潮流ꎬ拓宽了纪录片审美发展路径ꎬ契合了站在更顶尖的技术平台俯瞰世界的国际需求ꎬ也尊重了普罗大众的审美心理ꎬ提升了纪录片的发展空间和传播效果ꎬ对于在艺术与市场夹缝中艰难求发展的纪录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ꎮ参考文献[1]朱栋霖ꎬ丁凡ꎬ朱晓劲.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1999:83.[2]尹晓丽ꎬ甘文瑾.促进影视与文学的共同繁荣 影视与文学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ꎬ2010(09):32.[3]仇蓓蓓. 大片化 时代的叙事 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3(02):154. [4]赵金.80年代以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形态与审美价值的嬗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ꎬ2016:13.[5]石屹.中外纪录片创作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12:25.。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摘要:纪录片以世间万物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是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真实打动人心,以深度征服观众。

它的美学价值在发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对于纪录片的纪实性进行审美分析,有利于纪录片美学体系的完善,在当前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审美分析纪录片以世界万物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具有无可比拟的的真实感和思想厚度,成为最具贵族气质的影视类型。

纪录片是一种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它的美学价值在逐步的发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哲学家的观照以真为对象,艺术家的观照以美为对象。

不过这也是粗略的区分。

观照到了极境,真也就是美,美也就是真。

” 1真与美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维度,我国的纪录片正在突破陈旧创作模式,以独具美学品质的影像语言,真实记录变革中的社会生活形态,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斑斓的影像中国。

当然,对审美风格的分析,能使纪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进一步美化生活。

正如席勒所说,“我们必须把在审美心境中归还给人的能力看做一切馈赠中的最高礼物,即人性的馈赠。

” 2综合纪录片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纪录片中美的存在和显现形式是多样的。

本文仅就自然美,人文美和意境美来做分析。

一、自然美的展现自然美,即现实生活中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就自然类和风光类纪录片创作者而言,面对这些特殊的拍摄对象与恶劣的创作环境,存在诸多不可控的因素。

又该如何表现自然美呢?这类片子注重纪实手法和写意风格的运用,擅长以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拍摄角度及精良的声音效果,来展示大自然的奇观和生命奇迹。

使观众仅凭视听感官就能直接观赏到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在直接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就能达到悦耳悦目的审美层次。

《迁徙的鸟》是雅克·贝汉的自然史诗巨作“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影片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带给观者全新的审美体验,生动的展示了鸟类最真实和自然的生活场面。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变化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变化

2020/8下2011年是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转折阶段,2011年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并同步推出中英文两个版本。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范围内播出的电视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

电视纪录片选材视角新颖,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同时,电视纪录片拥有独特的宣传推广手段,可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为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电视纪录片的审美表现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新媒介时代背景下,影像传播环境在不断变化,审美客体、主体也与往常截然不同,这是造成影像传播审美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纪录影像的表达来说有直接影响。

此外,创作者还将视觉节奏、艺术展现、内在故事及形式逻辑进行结合,创建出情感丰富的电视纪录节目。

关注受众心声,创建个性化影像空间。

媒介环境学具有贴近性,这是影像传播产生审美特征变化的原因之一,它使电视纪录片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发展,同时对人们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具有较大影响。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为人们呈现出了更具特征及更加细化的电视节目,其运用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为我国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此外,电视纪录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复杂性,媒介环境学的出现使电视纪录片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得以有效体现。

由此可见,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不仅符合受众心理,还促进了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创建广博与深入的影像主题。

媒介环境为人们创建了自由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沟通,使人们能够直观了解事物及人物的发展状态,并可对部分复杂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媒介环境学的出现使电视纪录片的素材选取、分析工作面临更大挑战,需不断完善摄影操作技巧,并不断提高摄影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此外,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更具艺术价值,可将节目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有效传达给观众,其表达的正能量深深感染着观众,激发着观众内心的情感。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

浅析纪录片的审美一纪录片的“真实性”审美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纪实美”而成为电视屏幕的新热点。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其精神和情操得以净化和升华的结果。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叙述上,与此同时真实的反映时代的特点。

对于纪录片来说,保持纪录片真实性价值的存在是首要的,而“真实”则包括着创作者的真诚,原生态的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艺术真实。

首先,创作者的真诚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前提。

他们的真诚是开启观众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在纪录片中是唯一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东西。

虽说创作者有主观的思想,但却是来自客观现实的存在。

《北方的纳努克》的成功就是弗拉哈迪与纳努克一家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取得其高度信任,以便拍摄时,他们在镜头前能自然流露出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迁徙的鸟》的创作者为了让鸟类与拍摄人员相处和谐,自然,真实些,他们便让鸟类整天跟自己呆在一起。

此外,还聘请了多名世界鸟类专家和两个科考队来协助拍摄。

这样才让世界的观众鸟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实现了一次奢侈的视听盛宴。

其次,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即纪录片表现出的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

生活真实纪录片真实性体现的基础。

它要求创作者发挥本身的专业优势,纪录生活,贴近生活。

只有符合生活真实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活逻辑的生活情节,才能产生具有客观生活规律的纪录片作品。

《梯田边的孩子》的创作者为了强调生活的气息和在现场的感觉,于是采用了“跟踪拍摄”和“对话采访”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梯田边两位少年和乡人对带路及金钱的态度与做法,虽然他们或多或少都染上了大山外的“付小费”的习气,但正因为这样让我们看到他们或俗气或单纯的内心世界。

《龙脊》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并在考场转悠,结果被监考老师劝出。

这段画面是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编导没有进行事先情节的设计或摆拍,因而让观众感受到了具有戏剧性情节的原生态的生活真实。

第五章纪录片审美特性

第五章纪录片审美特性

第一节 审美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审美特征
3.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强调尊重客观现实与重视主观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审美 的基本规律和纪录片艺术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美。它的教育和认识作用 乃至娱乐和舆论作用,在审美中融为一体。 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作用,是严肃的娱乐:向人 们提供高尚情趣和美感的娱乐。 教育和娱乐统一于审美。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对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 传统文明的逆反思潮,是一种积极的时尚和进步现象。
1.平实感 平实感来自于选材和纪录两方面,都显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取材于凡人小事。《伴儿》、《老头》、《沙与海》《英与白》 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和天下大事。《船工》、《四姐》、《远在北 京的家》、《毛毛告状》、《毕业生》 重大题材从侧面细微入手,表现给为深入、生动。 《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 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 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 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2.怯矫饰 直接电影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反矫饰,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自然 效果,缩小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幼儿园》 矫饰突出地表现为主观感情和艺术技巧的滥用,违背主客观统一 的原则。摆拍和导拍的行为 3.艺术真实和艺术真理 纪录片的艺术真实就是追求“自然、真实”的客观纪录。 纪录片的艺术真理既是现实的本质,又是生活的理想,人道主义 精神和社会进步趋势是其基本点。 伊文思的《激流之歌》,既是客观纪实,又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大多数国家,纪录片创作是媒体行为,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以拿奖为目的的“放手纪录”是不可取的。

第5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40页]

第5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40页]
• 《感受与形式》是20世纪西方符号学美学的代表 作,分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符号的力量三个 部分探讨了作为感情表现符号的艺术问题。作者 把艺术问题、艺术符号上升到哲学的角度,着重 探讨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符号、艺 术符号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与观众的联系等问题。
三、残缺美营造和谐美
• 解说词、访谈、音乐、音响等诸声音,是纪录片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组 成部分。每一部分不仅允许相对 “残缺”,而且应自觉以其各自的 “残缺”营造整体的完美。
一、纪录片的美学功能
(一)记录片是否有审美功能的不同认识
• 有人反对讨论纪录片的美学问题,理由有二:
• 纪录片不是一个独立艺术门类,谈美学会把纪录片视为艺术,而导 致创作中的 “失实因素”;
• 美是生活,纪录片和新闻一样真实地反映生活,只具有 “社会美” 和 “新闻美”,不应“受艺术美学的诱惑”。
• 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 见。” “境一而触景之人心不一。 “
三、纪录片的审美特性
• 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于它的纪实本体性——视听形象纪实美。
• 作为审美对象整体,它的教育和认识作用乃至娱乐和舆论作用在审 美中融为一体。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必然是拙劣的、速朽的,其认 识、教育和舆论的作用也必然是微弱的、 无力的。
• 纪录片审美活动的使命和各种艺术一致,即充分利用人类一切认识 成果,在发挥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上有益社会。
二、祛矫饰
• 平实感来自选材和记录方法两方面,都显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 凡人小事入画卷,乃是当今纪录片主体和受众共同认可的平实
感。 • 平实感绝非只盯住凡人小事。
二、祛矫饰
• 《幼儿园》 的总体风貌是消化 地吸收 “直接电影”某些技巧 和策略 (同时又扬弃某些不科 学的理论、手法)的成功例子, 是大有意义的借鉴。

1989_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1989_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 晨 光【内容摘要】 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片运动,而其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创作是引领这一潮流的一面旗帜。

本论文通过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转型的分析研究,剖析了这一时期纪录片美学形态及其特征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理论依托及其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并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为走向多元化。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的国门使得东西方价值观在碰撞与交流中出现了新的整合,中国纪录片也接受了这样一场世界性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从而使得现代美学的审美意识开始逐步渗透到了其创作理念之中。

以自然本有的态度来关注生活,反映生活所呈现给人们的丰富与深刻,正是当代中国纪录片审美观念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这就大大地拓展了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使得其在题材上开始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一、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纪录片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节目形态上的改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风格多样化的时期。

电视纪录片在创作风格上,几乎重演了世界电影纪录片早期的各种风格,有比较写实的,有比较写意的,有先锋的,也有社会性很强的。

由于在1983年,25集大型系列片《话说长江》的出现,使得专题片在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后,随着1985年的《迎接挑战》、1987年的《让历史告诉未来》、1989年的《共和国之恋》等一系列片子的成功更是把专题片的形式逐步推向了极致①。

就在专题片走入高峰之时,相对客观和更少宣传味道的纪录片创作开始了。

这些纪录片与专题片强调主观论述的风格追求相反,它强调的是记录现实中的过程,强调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199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全国引起轰动。

其特点是:真实地描述人们生活的原生态,用小角度生活化的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

拍摄中采用了抓拍、抢拍和偷拍的手法,显得自然真实。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分析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分析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分析吴 泽(作者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台)摘 要:纪录片属于现代电影艺术,或者是现代电视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以客观真实存在的基本生活实践场景作为创作表达素材,以真人真事作为基本表现对象,在借助适当形式的艺术化加工处理的前提下形成的影像艺术作品。

文章将会围绕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对其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以期为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创作;纪实性;审美化;研究分析“当代中国纪录片”,通常指的是2001年以后创作形成的纪录片作品。

最近若干年间,受复杂多元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中国纪录片作品的艺术创作实践工作随着渐进地演化呈现出频道化、专业化以及商业化特点的历史性发展趋势[1]。

以《故宫》为代表,部分投资规模超越千万级别的纪录片作品接连涌现,标志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程已然进入“大片时代”。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事业逐渐呈现出复苏态势,形成和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具备深远影响的作品[2]。

尽管基于“娱乐至死”为核心特点的思想认知趋向,以及实践工作发展态势,稳固占据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影视艺术事业发展流程中的主导趋势,但纪录片艺术创作活动的作品成果却在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阶层中稳定地占据着重要地位,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1 纪录片创作审美化的基本概念与具体表现形式从客观历史的存在地位这一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审美是人类群体在具体认知和感受客观世界一切对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特殊化的行为方式,其在本质性层面,是人与社会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之间建构形成,不具备功利性特点,并拥有形象性表现特征和情感性表现特征的基本关系状态[3]。

纪录片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在推进过程中的“审美化”与感官层面的“娱乐化”具备密切相关性,其基本内涵指的是纪录片作品在创作形成过程中强化关切因视觉层次呈现之美或者是听觉层次呈现之美而诱发的情感体验欲求,以及视觉性或者是听觉性感官体验欲求。

(完整word版)《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课程简介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2.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 美,它的教育、认识、舆论、娱乐作用, 在审美中融为一体
3.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功 能,它是严肃的娱乐,向观众提供高尚 情趣和美感的娱乐。(精英文化)
4.教育与娱乐统一于审美,寓教于乐。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当今的强劲潮流,艺术审美也不 例外,这是对“现代文明病”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 传统文明的逆向思潮。
3.审美无定势与负效果 (1)接受美学的特点是审美无定势,一千个读者有
一千个哈姆莱特 (2)纪录片存在反意解读,这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
观因素 (3)传播不当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冲
击和感情濡染作用,以致广大善良群体产生不 良影响、悲剧结果。
是被动接受投影的镜子,艺术创作主 体的能动性在于发现美、纪录美、创 造美 3.艺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关系:人 的主观作用,面对同一客观景物不同 主体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反应。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艺术美是灵魂与自然 一致所产生的结果——培根
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1.尊重客观现实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 是艺术审美的的基本规律与纪录片的现 实意义。
官和心灵的阴暗面,业界莫衷一是,褒贬不一。 (3)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关系,对丑的处理方法相似
2.揭丑为扬美
(1)影视是双刃剑,打击敌人服务人民,也 容易伤者自己。案例:P86
(2)作为传播媒介,纪录片被视为与一切丑 恶现象做斗争的重要利器,记录自然灾害、 讨伐战争罪行,揭露腐败、丑闻,显示着纪 录片的品格。
纪录片有没有审美?
讨论: 1.纪录片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谈审美
会导致创作中的“失实因素”。 2.纪录片反映生活,纪录片只具有“社会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矫饰
1.直接电影的特点,主要在于反矫饰,追 求最大程度的真实自然效果。 2.矫饰突出的表现为主观情感和艺术技巧 的滥用,违背艺术创作的主客观统一的 原则,导致艺术创作缺乏真实感。
艺术真实与艺术真理
1.纪录片是艺术真实就是追求“真实、自然” 的客观纪录 2.纪录片的艺术真理是既是现实的本质,也 是生活的理想,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进步 趋势是基本点。(柴静《苍穹之下》) 3.不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纪录片,只 考虑获奖是不可取的行为
第三节 和谐美-艺术同化
1.艺术手段的综合性 纪录片是综合性的影视纪实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 综合的产物。
艺术门类: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
和谐原则:排斥各艺术元素各自完整、各自突出, 不允许某个元素争夺视听。
各种艺术元素的非独立性
1.艺术的“同化原则”:纪录片是各类艺术门类 的吞并者 2.同化并不是简单堆砌,具有独立色彩的各种艺术 手段只是处于从属地位 成功案例:《澳门岁月》中的《七子之歌》 《邓小平》这的《春天的故事》
大巧若愚与大雅若俗
1.既要自然效果,又要摈弃肤浅纪录,这是纪录片自然美的 特殊性 2.把粗糙表现为真实之“必须”和“无技巧”,避免花哨的 修饰,其实是一种“大巧”,是影视纪实佳作特有的艺术 策略。 3.技巧用的不当,过分雕饰、修饰,往往产生反效果,即 “弄巧成拙”,造成主观意图与客观现实的不统一。
第五章: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
什么是美
(1)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2)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 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 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 (3)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 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 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 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 法。(偶然性)
纪录片有没有审美?
讨论: 1.纪录片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谈审美 会导致创作中的“失实因素”。 2.纪录片反映生活,纪录片只具有“社会美” 与“新闻美”,不具有“艺术美”的特征。 3.纪录片不等于新闻片,它在历史发展中成 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P74
纪录片审美特性的定论
1.纪录片的特性和多种社会功能使其成为一种 独立的艺术门类:影视纪实艺术 2.表达自然美与社会美是纪录片的直观功能, 而艺术美是它的根本。作为一个审美对象, 它的审美包含了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 3.我国学者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归纳为:纪实 美、崇高美、悲剧美、造型美,过程美、写 意美,综合美,和谐美等
丑内容的审美处理
1.审美不避丑 (1)纪录片要反映真善美就不能回避假恶丑 (2)作为具有直观再现性的影视,描写刺激受众感 官和心灵的阴暗面,业界莫衷一是,褒贬不一。 (3)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关系,对丑的处理方法相似
2.揭丑为扬美 (1)影视是双刃剑,打击敌人服务人民,也 容易伤者自己。案例:P86 (2)作为传播媒介,纪录片被视为与一切丑 恶现象做斗争的重要利器,记录自然灾害、 讨伐战争罪行,揭露腐败、丑闻,显示着纪 录片的品格。

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1.尊重客观现实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 是艺术审美的的基本规律与纪录片的现 实意义。 2.纪录片的审美特性表现为视听形象纪实 美,它的教育、认识、舆论、娱乐作用, 在审美中融为一体 3.纪录片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排斥娱乐功 能,它是严肃的娱乐,向观众提供高尚 情趣和美感的娱乐。(精英文化) 4.教育与娱乐统一于审美,寓教于乐。
意境美——揭示技巧
4.意境之营造是对有趣、细微情景的敏锐捕捉、纪 录,贵在抢拍与隐蔽拍摄、贵在对景别、构图、 光线的运用,尤其的长镜头与特写。 5.壮美、悲情、平实、戏剧、和谐、奇特等的表现 6.纪录片的意境多以直观景物的细节构成,长镜头、特写镜 头以及同期声是最佳的营造手段,解说词和音乐是重要的 辅助手段,各自完美的融合在影视纪实艺术中 6.案例:《沙与海》、《农村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一 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84
3.审美无定势与负效果 (1)接受美学的特点是审美无定势,一千个读者有 一千个哈姆莱特 (2)纪录片存在反意解读,这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 观因素 (3)传播不当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冲 击和感情濡染作用,以致广大善良群体产生不 良影响、悲剧结果。
纪录片审美的主客观关系
1.生活是艺术源泉,艺术忠于现实 2.艺术的客观性不是简单反映,艺术不 是被动接受投影的镜子,艺术创作主 体的能动性在于发现美、纪录美、创 造美 3.艺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关系:人 的主观作用,面对同一客观景物不同 主体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反应。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艺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乘,艺术美是灵魂与自然 一致所产生的结果——培根
第二节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当今的强劲潮流,艺术审美也不 例外,这是对“现代文明病”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 传统文明的逆向思潮。
平实感
1.平实感来自选材和纪录方法两方面,都显 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追求 2.取材与凡人小事。《舌尖上的中国》 3.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和天下大事。《幼儿园》 4.重大题材从侧面、细微入手,表现的深入, 生动。《20年20人》
残缺美营造和谐美
1.专项艺术手段在纪录片中应少胜与多,残缺胜于 完整,没有残缺美,也就没有和谐美。 2.读不懂的解说词,听不见的音乐,部分“残缺” 构成了纪录片整体上的和谐美。 3.案例:《雕塑家刘焕章》的解说词 《血沃中原》第五集解说词 《泰山》第二集解说词
意境美——揭示技巧
1.影视纪实艺术并不排斥造型,并在叙事,造型基础上寄情、 寓意。 2.纪录片的寄情、寓意,一靠思想品德造诣,二靠技巧娴。。 (抒情不能简单化、肤浅化,灌输) 3.纪录片情与理的寓寄的最佳传递方式是意境濡染,意境的 表达主要靠生活的细节和视听语言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