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教育改革期(1912-1919年)、北洋政府时期(1920-1927年)和国共内战时期(1928-1949年)。

初期教育改革期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府的努力下,中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条例》和《国民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方向。

此外,新政府还成立了“国民体育总会”,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此时,学校教育以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视度大大提高。

新政府还成立了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北洋政府时期1920年,北洋政府成立后,中国的教育再一次经历了改革。

北洋政府实施了“教育三三计划”,旨在推广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此外,国立教育实验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等机构的成立,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学科设置上,新政府注重发展理工科和社会科学,为培养科学人才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教育制度也进重工业,设立各种职业学校,以后发展了多元化教育,如管理、商业、艺术等。

”国共内战时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共内战爆发。

战争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对教育造成了影响。

1930年代,由于战争紊乱,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国民党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度和手段存在诸多争议,致使教育界存在着阵营分化、意识形态倾向、教材政治化等问题。

在此时期,职业教育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农村中学、职业学校等得以建立。

同时,由于战争时期对国民教育的荒废,很多教育精英进入了新崛起的民间学校和教学组织领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学生运动也影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走向建立了思想基础,激发了人们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下一步发展。

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 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在于学校能够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 了较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不足之处在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较为恶 劣,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效果。同时, 也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职业指导思想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面临的困 境和挑战
1、资金不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导 致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资金不足。
2、师资匮乏: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导致职业学校师资匮乏。同时,由于资金不足,教师的待遇也难以保障。
参考内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进步的时代。这一时期, 中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各种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其中包括 职业指导思想。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现实 意义以及对当今职业指导思想的启示。
通过对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现实意义在于强调了 个人自主选择职业的重要性,促进了职业平等观念的普及,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 的。同时,这种思想对当今职业指导思想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即强调个性发展、 注重职业规划、培养职业技能等。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应用,我们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 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第一个案例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非常注重 职业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职业课程,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 一系列实践机会。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景气,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自 己的工作。第二个案例是春晖中学,这所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也颇有成效,但由 于受到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与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与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与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经历了许多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其中,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与改革,包括其背景、现状和影响。

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清朝末期,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

因此,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历史上,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国家百姓素质和整体发展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善教育体制,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现状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法律,以促进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12年关于教育的政令和1919年的《教育同盟会纲领》。

在这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下,中国教育体制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例如,私立学校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政府支持的公立学校一起共同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虽然这些政策和法律对推进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教育体制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很多学校在这个时期关闭或被摧毁,这对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贫穷地区的缺乏,一些地区的孩子依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影响尽管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改革的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改革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育改革促进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成才的基础设施。

这不仅有助于传播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

其次,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受到了深远的影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国内广泛传播和接受。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探讨,了解当时教育改革的动态。

一、前言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

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二、道德教育与国民精神道德教育被视为民国时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当时的教育家们认为,培养出品德高尚、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国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因此,道德教育成为了民国时期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家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

其中,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学生被要求坚守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学校也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组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实用教育与职业教育民国时期,实用教育和职业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

教育家们普遍认为,传统教育离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有所脱节,亟需改革。

为此,教育家们尝试推行实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学校开设各种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许多职业学校相继成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培训机会。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四、女性教育与儿童教育在民国时期,女性教育和儿童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传统上,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教育的机会有限。

然而,在民国时期,女性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女子学校相继兴起,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家们主张给予女性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她们的素质。

与此同时,民国时期也加强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

为了培养下一代的有用人才,学前教育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成为了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幼儿教育专家。

五、综合实践教育与思维教育民国时期,综合实践教育和思维教育也开始兴起。

关于民国教育的发言稿

关于民国教育的发言稿

关于民国教育的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民国教育的演讲。

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今天,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民国教育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

当时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当时的教师也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当时的教育制度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实行义务教育制度,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同时,当时的学校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选修制、学分制等制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式。

这种教育制度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再次,让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教育方法。

当时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同时,当时的教师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教育成果。

当时的教育成果非常显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

同时,当时的学校也注重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旨在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培养新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后来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背景1.1 晚清教育问题晚清时期的教育系统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资源不平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传统文化束缚教育进程,教育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1.2 对西方教育的借鉴晚清末年,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使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这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2.1 民主教育理念的引入民国时期,新兴的国民党提倡西方民主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主张民主、科学、实用和自由的教育原则,反对封建教育体系。

2.2 新学制的实施为了推进教育改革,民国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学制。

从传统的经学制、私塾制转变为普通小学、中学、高级中学和大学制度,并设置了各级教育主管机构。

2.3 普及基础教育民国时期,着重普及基础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政府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建设和扩大学校网络,努力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基础教育的普及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2.4 女子教育的推动在民国时期,对女子教育的关注程度明显增加。

女子学校的兴办和女子教育政策的制定帮助了女性的平等参与社会进程,并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

2.5 联系产业和职业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还注重将教育与产业和职业相结合。

职业教育的合理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教育改革的影响3.1 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新兴的学制和教育理念增强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一批有国家意识的新一代。

3.2 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民主化借鉴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使中国教育更加开放和科学。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加速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了清朝末年的混乱和乱世时期,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在这样一个时期,民国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也十分关注,致力于推行全民教育,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一、背景分析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教育发展和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也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汇点。

在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建立,重点是建立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并与先进国家的教育体系接轨。

同时,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战争、政治和社会动荡、文化差异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等问题。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路径并不平坦。

二、国民教育初期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教育开始进入国家掌握的范围,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普及国民教育的工作。

1919年,京师大学堂改制为北京大学,其办学宗旨强调现代化和国民化,尤其注重“四个教育”:现代化、普及、民族和科学的教育。

1925年,南京政府决定实施“六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推动全国的国民教育普及。

同时,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设立学校,推广普及国民教育。

初期发展虽然充满了困难,但是民国政府仍然坚定执行政策,推动着国民教育的普及。

三、国民教育的系统化建立在改革初期,教育系统的建立主要是采用“学校模式”,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各级各类的学校,从而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教育系统。

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不稳定、教育资金不充足等问题。

因此,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进行了教育体系的再次改革,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育体系建立方案。

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

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同时还建立了教师的职业化和晋升途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此外,还实行了国民教育的统一管理,实现从整体上推进国民教育的发展。

四、国民教育的区域差异然而,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全民教育普及逐渐成为可能,但实际上,中国国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地域差别。

浅述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初稿1)

浅述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初稿1)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摘要】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又是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扩散的结果。

它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综观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与向西方学习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首先,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从教育制度上看,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深受西方影响。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

洋务学堂取法英、法、德军事教育和技术教育模式。

清末的“癸卯学制”也是通过借鉴日本学制,间接引进西方近代学校制度。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其内容虽略仿法德教育制度,但仍以日本学制为主要蓝本。

1其中,《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文件,就带有明显的日本痕迹。

例如,《大学令》规定:教育的宗旨是“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工科以及文理二科为主。

须同于下列各款之一者,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

2《专门学校令》宗旨“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并将学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

3而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就在所颁布的《学制》中规定:大学是“教授高深的各种学问,是专门的学校”;大学分为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5个学科等。

在《学制》第二篇追加部分中又表述了有关专门学校的各项规定。

“所谓专门学校,是由外国教师教学的高等专科学校。

”4随着留美学者的日渐增多,美国教育逐步引进中国。

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大体上是参照美国的教育制度制定的。

第六章_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六章_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国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想18681940蔡元培故居青年蔡元培在德国1912总之五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五育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
第六章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民国 成立初期
(4)中学分为两个阶段,增加了办学的灵
活性。
(5)注重普及教育,规定以四年为义务教
育年限。
(6)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伸缩
余地。
中国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想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 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3、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 的知识分子 基本观点: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 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 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 农结合的思想。 4、以胡适、张东荪为代表的观点可称为纯粹的 工读主义 基本观点:把工读单纯看作是解决青年失学问题 的好方法。
二、壬ré n子癸丑学制
民国成立后,由于政体变更,原有的清末 学制(癸卯学制)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1912年教育部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 即壬子学制。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 一系列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形成一个完整的 学制系统,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 1913年学制。(参见教材362页)
2、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资产阶 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 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 (民主)政治。 教育实践:1919年北高师师生组织的平民教育 社;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 育促进总会。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进步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进步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进步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承载着希望与挑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进步,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思想三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教育的变革与进步。

一、义务教育的推行在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得到了迅速推行与普及。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建设的当务之急。

1919年,北京政府出台了《教育法》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规定了国家对公民提供初等教育的责任。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基本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局限,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革,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2年,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所国立大学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

之后,各地纷纷效仿,相继建立了天津南开大学、南京国立大学等一系列国立高等学府。

这些学校不仅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知识体系,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与现代化。

三、教育思想的变革民国时期,教育思想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此前,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注重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忽视实用性与个性发展。

然而,民国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教育的缺陷,倡导新教育思想的兴起。

胡适、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了新教育观念,主张以科学、民主、实用为核心,推崇个性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锻炼。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并为后来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进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义务教育的推行下,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基本教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新的教育思想的兴起则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思路。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进步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民国时期的教育普及与素质提升

民国时期的教育普及与素质提升

民国时期的教育普及与素质提升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积极推动教育的普及与素质的提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教育普及和素质提升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教育变革。

一、教育普及的努力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

这得益于政府的改革措施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积极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民国政府成立后,立即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确立了全民受教育的权益。

政府大力投资于教育事业,设立了许多学校,并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力量,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此外,政府还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确保了每个孩子都可以免费上学。

其次,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教育普及中来。

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们纷纷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振兴中国。

许多知名学者和教育家积极倡导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建立了许多私立学校,并以自身的榜样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

此外,许多富有的商人也积极捐资助学,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

通过政府的改革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在民国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教育普及成就。

大量的学校建立,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尽管教育发展还有不平衡的地方,但整体上,中国的教育水平大大提高,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教育。

二、素质提升的关键在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民国时期还注重提升人们的素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

首先,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民国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中国的教育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科举制度逐步废除,代之以注重实用性和应用能力的教育。

新课程设置广泛涉及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推动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民国政府大力投资于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

各级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师范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

民国教育论文

民国教育论文

民国教育论文引言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

自清朝灭亡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传统观念和制度被颠覆,教育也不例外。

本文将探讨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教育形态。

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民国时期增设了许多新的学校,如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宗教学校等。

这种变革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教育改革2.1 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民国政府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法》,该法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

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制定了教育的规范和标准。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2.2 学校管理改革在民国时期,学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以前的私塾教育主要由个人或家族负责,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而在民国时期,学校开始设立教务处、学生处等管理机构,为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3 教育内容的改革民国时期,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改革。

传统的儒学被摈弃,代之以新的学科和教材,如科学、数学、外语等。

这些变化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3.1 提高人才素质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提高了人才的素质。

通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文化名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3.2 推动社会变革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通过普及教育,降低了教育的门槛,为更多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这种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

3.3 培养国家意识民国时期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通过教育,人们学习到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感,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

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20世纪初,中国遭遇着列强的侵略,社会变革也在日益增加。

为了改变封建教育的落后状况,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期能够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教育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阐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在知识教育方面相对欠缺,教育经费的投资远远不足,教育体制的落后也是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现下非常相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面临深刻变革,教育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教育改革的目标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在于改善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基础。

同样,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教育改革也要以提高人才素质,提升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让更多的人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了达成教育改革的目标,民国政府采取了不少具体的举措。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力鼓励私立教育的发展,授权私人设立学校。

在当时的情况下,通过私立学校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人才培养。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民教育投入力度,从而让更多的人受益。

四、教育改革的成果教育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是因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同时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瞄准着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因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才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基础。

总之,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市场和政府资源的有效整合,其启示和借鉴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良好的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今天教育改革依然是我们必须要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民国教育

民国教育

5、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 、 立。 民国时期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 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 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 教育团体
返回
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 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 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 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 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 学之一,成立于1916年,它本来是由华北地 区的几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的,包括北京汇 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 协和大学,分别由美国长老会、美以美会、 美国女公会、公理会、英国伦敦会等合办 。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长 ,他上任后,立即 对学校进行了改革并把学校更名为燕京大学。 随后开始建设新校区,向社会各界募捐。经 过几年的努力,该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美丽 和有成就的大学。
4、大学的改制 、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 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 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 学者到校任课 ,等等的措施。北京大学的改 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 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 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 办理。
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 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 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 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 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 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 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 教育家的胸襟。
民国时期教育的状况
080412 黄贤好 王生向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和革新。

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变化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革新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清末的教育制度清末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非常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教育。

教育主要由私塾和官学两种形式组成,私塾通常只招收男孩子,官学则只面向官员的子弟。

此外,清朝政府还设立了府学、道学和院试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培养的是高级官员和文人。

但是,这些机构的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经典和礼仪,忽视了实用性和现代化。

二、民国初期的教育制度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成立。

当时,民国政府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革教育制度。

1912年,民国政府发布了《教育条例》,规定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创立了国立、私立学校两种教育体系。

国立学校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任务,而私立学校则主要以拓展教育资源为主。

此外,民国政府还开设了师范学校、农业学校、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一时期,教育机构得到了大力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三、中华民族的办学精神民国时期,中国的学者秉承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儒家的仁德思想,致力于改革教育制度。

他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将教育置于国家和民族建设的战略高度。

例如,陈独秀主张改革教育,提倡普及教育,培养人才,他经常强调:“教育是造就全体国民,造就新文化,创造新精神的最重要的物质嫁。

」鲁迅则认为,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国家强大的关键。

他将教育视为一种治国良方,并提出了关于教育改革的许多主张。

他在《这边》一文中提出:“教育改革始终是维新的中心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

”四、教育制度的革新和变迁在教育制度的革新和变迁中,民国时期有很多重大改革举措,例如:1、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朝废除科举制度,结束了千年封建帝制的统治。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其中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就将从教育制度、教师培养、教育思想等方面分析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社会的变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体制。

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新学制”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

这一时期被称为“新学制”时期。

新学制反对科举制度,倡导“以考试录取现实”、“以学业评价能力”等理念,实行公、私立学校并重,公立学校以基础教育为主,私立学校以高等教育为主。

2、学制时期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实施“新学制”的法规,明确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学制,即“五年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 高中、“四年制”大学。

同时,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实行了新式的教科书制度以及考试制度。

3、《教育法》时期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教育法》。

此时期更加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与国家建设之关系,崇尚民生教育。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资格考试与普通教育相统一,实行“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原则。

二、教师培养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中,教师培养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教育部门与各级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调整,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

1、师范教育1921年,国民政府发布了针对师范教育的“中等师范学校暂行条例”。

此条例规定成立了中等师范学校,在“五年制”的教育体系中负责为初中和小学培养教师。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课程和测试要求。

2、教育部门的举措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后在1923年发布加强教育的新方案,该方案认为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资源之一。

教育部门随即采用新的课程和管理方法,加强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内容。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一、民国初期的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是指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清朝灭亡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进行国家建设,其中包括教育改革。

面对民国初期混乱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很多变革,从传统的官办教育制度向近代的新教育制度转变,同时也受到西方列强教育体系的影响。

民国初期的教育管理制度主要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教育法规、设立教育机构等方式来执行,其目的是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规范和管理教育,包括颁布教育法规、建立教育机构、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选拔培养教师等。

同时,教育管理制度也受到国内外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二、民国初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1. 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沿袭着清朝的传统官办教育模式,即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负责教育事业。

在这一体制下,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统一配置,学校的设置和运行完全由政府控制。

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制度沿袭,中国的教育体制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 西方列强的教育体系影响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和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曾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参考对象。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民国初期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

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教育法规、设立新的教育机构、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培养选拔新的教师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教育经费保障、学生资助、教育督导等政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 国 教 育 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1.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教 育改革 2.掌握民国教育方针
3.掌握《壬子癸丑学制》的基 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掌握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第一部分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整肃封建教育 (二)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 (三)制订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的地位,关注学生情感和美德的教育,注
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三)特点
1、缩短了教育年限 2、男女平等的教育权 3、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 思想和复古气息 4、重视师范教育
二、壬子癸丑学制
(四)不足
“壬子癸丑学制”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 不够,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学修业年限太短,
而且偏重于普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 意不够,很难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民族 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 当时的教育界一致要求对现行学制进行改革,建
立一个适合民族资产阶级需要的学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
(五)意义
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2、课程上废除了读经讲经,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壬子癸丑学制的体系和课程标准促进 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一)学制体系
1、纵向构成:蒙养园、初小、高小、中 学、大学预科、本科、大学院 2、横向构成:除普通教育外丑学制
(二)课程标准
1、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 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
地位,同时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
2、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

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实践

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实践

一、背景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改革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国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型人才。

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 教育宗旨的改革民国时期,教育宗旨从“忠君爱国、尊师重道”转变为“民主、科学、实用”。

这一转变意味着教育要从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育体制的改革(1)学制改革:民国时期,学制经历了多次改革。

1912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将学制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2)课程改革:民国时期,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小学和中学阶段。

小学课程以“三民主义”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知识。

中学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普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职业教育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3. 教育方法的改革民国时期,教育方法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同时,教育方法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4. 教育资源的改革民国时期,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教育经费、师资培训、教育设施等方面。

1912年,颁布了《教育经费法》,规定国家财政支出中必须包含教育经费。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教育机构,如教育部、省教育厅、县教育局等,负责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三、教育改革实践1. 普及教育民国时期,政府大力推行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通过改革学制、增设学校、改善师资队伍等措施,使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

据统计,1929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达到3120万人,中学在校生人数达到47万人。

2. 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新式教育迅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发展,这些改革和发展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一. 理念的变革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教育家和学者,如陶行知、严复、胡适等,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强调了“国民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普及的,而不仅是少数人的特权。

此外,他们还强调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 教育机构的改革民国时期,教育机构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如《中华民国教育法》等,这些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私立学校和外语学校,比如:燕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平瑞斯大学等。

这些学校吸引了许多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前来执教,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教育内容的创新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家和学者注重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对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教育进行了大力改革。

此外,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些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四. 教育水平的提高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配备,许多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建立,大大扩大了中国教育的规模和范围。

此外,许多优秀的教育家和学者前来中国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在学术、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中国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理念。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发展对现代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壬戌学制——开创教育新格局
上海市徐汇中学姚虹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划时代的巨变,无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讲到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革除“旧染污俗”的社会改革,提到民国新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但限于篇幅,教材省略了对民国教育改革的叙述。

其实,民国的教育改革也是辛亥革命后社会变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把前清学部改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先生与教育界的志士仁人一起,在保持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广泛采纳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使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强调实用、求知于世界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在理性思考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得以凸现。

辛亥革命后三十多年教育变革和发展,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1、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的探索;2、中西教育的对接、碰撞和重建;3、教育观念的诸多根本性转变;4、学校,尤其是中学和大学的全方位建设;5、教育理论的引入和建设;6、教育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今天就选择一个切入口,即壬戌学制,来初步了解民国的教育变革。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

作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教育里程碑的壬戌学制,是在民国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新文化运动的第八年、五四爱国运动后的第四年,即1922年颁布的,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一个学制。

在壬戌学制之前,中国已颁布过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

前两者是清末颁布的,几乎完全抄自日本;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主持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体现了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如废止读经,废止奖励出身等,但依然留有日本教育的影子。

由于旧学制的诸多缺陷,从1915年始修改学制就迫在眉睫。

1922年新学制的出台前后历时7年之久,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学制的高潮。

我们熟知的蔡元培、陈独秀、黄炎培、蒋梦麟等著名教育家、学者都参与其中,主导者是两位来自安徽的年轻人——胡适和陶行知,当年两人都只有31岁,踌躇满志,意气奋发。

探究壬戌学制成功的原因,主要两点:一是宗旨明确;二是集思广益。

一、充分汲取国外经验,不忘结合具体国情
1、充分汲取国外经验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学习美国教育是主流。

包括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张伯苓等在内的160多名中国留学生,都在当时的世界教育研究重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排头兵”,以至于哥大被誉为中国教育的“黄埔军校”。

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孟禄也在新学制修订期间受邀访华,进行讲学和调研,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及新学制修订的中肯建议大都被采纳。

不过新学制的制定者们很清醒:外国的东西再好,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外国经验,如有适用的,采取他;如有不适的,就回避他。

……能如此,才能制成独创的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

我们可以在新学制制定的7项教育指导思想中找到相关证据: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对于上述指导思想,我的解读是:(1)科学精神较强。

中国教育自近代以来,始终被救亡图存的历史发展主旋律所左右,教育为政治服务,功利色彩浓厚,而对教育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一直没有充分重视。

这次学制改革把“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放在首位,突出了“适应”二字,不再把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而“谋个性之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胡适、陶行知强调学制要处处考虑学生的利益,要以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为制定的依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制还在附则中特意提到了“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的原则。

以上种种都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在探索教育规律上的科学精神。

(2)平民教育,走向社会。

“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使教育易于普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大批知识青年,脱下西装革履、长袍短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工学助学团、平民夜校。

中国教育开始真正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这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3)生活教育,社会与学校合一。

“注意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批判地继承他的老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等教育观,提出“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不忘结合具体国情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极不平衡,新学制明确提出“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给了地方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和选择权。

比如陶行知谈到:“乡村教育不发达,……例如电灯、东洋车之类等,在城市是常见的,但在乡村的学校里要教起这许多教材来,就很困难了。

……”为此,壬戌学制分初等、中育、高等教育三段。

普通教育模仿美国“六、三、三”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然而由于当时国力有限,即使是普及小学教育也力不从心,所以把小学又分为两段:初小
4年、高小2年。

高中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将职业教育纳入了普通教育,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又称综合中学。

已故书法家、语言学家启功先生便是1932届北京汇文中学的商科肄业生。

我任教的上海市徐汇中学,虽是一所教会学校,20年代也有获商科文凭毕业的学生,还分为优等生和次优等生。

1922年新学制草案还规定了多种修业年限与学校级别的师范教育,以师资培养之“弹性”对应学制之“弹性”。

结合国情还表现在新学制采取多种办学体制和模式,尤其是对私塾的保留上。

1922年全国约有私塾10000多所,新学制并没有借助行政力量一刀切地规定各地私塾一律停办。

陶行知说:“……当我们欢迎新学制出现的时候,也得回过头来看看掉了东西没有。

”我国已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就是五六岁左右先入私塾,用两三年时间,跟着私塾先生读《三字经》、《千家诗》等传统蒙学经典,再上新式小学。

传统私塾和新学制小学新旧并存,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要,直到1949年后才被逐步取消。

对此,改革的领军人物胡适注解是“新学制新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形式。


二、操作过程集思广益,决策过程民主科学
在研究、制定学制的7年中,不少省区召开学制讨论会,有的杂志发表学制研究专号,形成了一个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学制研究氛围,这是一次中国教育界力图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及教育自身规律的努力尝试。

1921年10月,由各省教育会推派代表组成的全国性民间教育组织——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有11个省区的代表提出了11份学制改革议案。

广东省提出的学制改革草案是当时各省中最系统、最完备的,后来成了新学制的蓝本。

这个草案是如何出台的呢?
广东省教育会组成了一个阵营庞大的学制系统研究会,由省教育会正副会长及评议员30人、校长18人、教育研究者9人、教育行政人员14人,共计71人组成。

他们广泛收集各国学制系统图、学校改革纲领、从中选择德、英、美、法、日五国学制进行考察,归纳优劣。

再从71人中选出40人,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共4个小组,对应学段开展研究,最后制成草案提交。

这其中程序设计的民主、研究内容的详备、研究态度的审慎令人折服,也值得当今教育改革借鉴。

壬戌学制草案出台后,鼓励各省实地试验,天津南开中学就中学三•三制如何实行、课程如何设置、标准如何制定等进行尝试,并深刻认识到“改革之事,不在乎名,而在乎实。


1922年11月2日,北洋政府颁令公布施行《学校系统改革案》。

同日,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胡适掩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在日记中记道:“除小更动外,全是济南大会的。

……这一次我们把学制案告一结束,总算一件快意的事。


壬戌学制推出的1922年,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体系趋于完备的开端。

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了一套涵盖各个学科的“新学制教科书”,而壬戌学制推行的小学、中学“六••三•三”制则一直沿用至今。

上海浦东的南汇中学、周浦中学都是在上世纪20年代兴办的新学校。

壬戌新学制为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既培养了数量众多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普通劳动者,也为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如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现今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5位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基础与大学教育,清华百年校庆公布了29位从清华走出來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学者,他们也都是民国教育的受益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通过壬戌学制重温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感受辛亥革命摆脱帝制束缚,完成千年变局后的中国社会潮流,感受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进步和思想荡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汇成滚滚洪流,不可阻挡的趋势。

虽然由于民国比较复杂的国情,壬戌学制的实施遇到种种困难,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它开创的教育新格局,毕竟代表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它修订过程中的诸多理念,如学制改革的灵魂应该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应该是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共同事业,任何时代都绝不能忽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要顺应世界潮流,但也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等等,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