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的结构、性质、鉴别与合成.

合集下载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糖 一1一磷酸 酯与 12 4一三氮唑 一3一羧 酰胺 ( C ,, T A)
为原料 , 在核苷磷 酸酯酶 ( NPs) P a 的作用 下合成 利巴 e
利巴韦的结构式 利巴韦林熔 点为 14~16C, 白色结 晶性 粉末 , 7 7 ̄ 为 韦林 , 转化率 5 . % ~9 %不 等 。核 苷磷 酸 酯酶 ( N 41 5 P
Da a , i i S e gQig i n L n,h n n Y Q
( col f i c neO at hn oma U iesy hnhi2 0 6 ) Sho f Si c f s C iaN r l nvr t,S aga,0 0 2 oL e e E i
如今 的现状 是 : 巴韦林 的化学 合成 法 是应 用最 利 普遍 的。对酶 促合 成法 有一定 的研究 , 以酶促 合成 所 法有一定 的前 景。而发 酵法 的研 究水 平还 比较初 步 , 在 国内甚 至还 是空 白。但 是利 巴韦林合 成发 酵法有其 独特 的优 点。所 以对利 巴韦林合 成发 酵法 的研 究是很 有 意义 的。发 酵法 中, 了选择 能提 供高 产 量鸟 苷 的 除 鸟苷生产 菌( 如枯 草芽孢 杆菌 突变 株 ) , 外 核苷磷 酸酶 在菌 体内的表达也 是 非常 关键 的 , 但这 正是 发酵 法生 产利 巴韦林 的瓶颈 。如 果能 在这 点上 有 突破 , 么利 那 巴韦林 发酵合成便 可以达到工业 化。
物分泌 至细胞外 J 。 2335 p . . . H对利 巴韦林 合成的影响 在发酵过程 中,
要通过对特定 微生 物 的诱 变处 理 , 选育 出营养 缺 陷型 或结构类似 物抗性 菌 株 , 以解 除代 谢调控 中的反馈 抑 制 和反馈阻遏 , 而达到过量积累 目的产物 。 从 研究表 明, 鸟苷适量情 况下 , 在 核苷磷 酸化酶 是鸟 苷转化成利 巴韦 林 的关 键酶 。也就 是 说 , 此酶 的表 达

利巴韦林说明书

利巴韦林说明书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利巴韦林英文通用名称:Ribavirin其他名称:奥得清、奥佳、病毒唑、华乐沙、康立多、柯萨、利力宁、利迈欣、利美普辛、利赛洛、落液林、南元、奇力青、锐迪、三氮唑核苷、三唑核苷、同欣、威乐星、威利宁、维拉克、酰胺三唑核苷、新博林、Rebetol、Ribavirinum、Tribavirin、Vilona、Viramid、Virazid、Virazide、Virazole【临床应用】1.重要用于腺病毒性肺炎旳初期治疗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旳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

2.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和拉沙热(Lassa Fever)旳防止和治疗。

发热初期应用本药能缩短发热期,减轻肾脏与血管损害及中毒症状。

经静脉给药治疗由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引起旳出血热伴肾病综合征时,可减少血尿、少尿旳发生率和死亡率(国外资料)。

3.用于流感病毒感染。

4.用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5.局部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药理】1.药效学本药系广谱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也许旳机制是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旳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磷酸化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旳竞争性克制剂,克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旳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旳复制与传播受抑。

本药并不变化病毒旳吸附、侵入和脱壳过程,也不诱导干扰素旳产生。

本药体外具克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其他多种病毒生长旳作用,进入体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也许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

2.药动学口服或吸入吸取迅速而完全,口服后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1-2mg/L)。

小儿每日以面罩吸药2.5小时共3日,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0.2mg/L;每日吸药20小时共5日,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1-7mg/L。

本药生物运用度约45%,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旳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结论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负责人:复核人:报告人:
页码:1-1
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原辅料检验报告书
检品名称
利巴韦林
报告单号
JY-Y001-140807
批号
L140767
包装规格
20kg/件
供货单位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数量
620kg
请验部门
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
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不得过0.5% 0.01%
残渣残渣不得过0.1% 0.03%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小于百万分之十
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单杂0.01%
有关物质溶液主峰面积0.25%;各杂质峰总杂0.04%
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
峰面积1.0%
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C8H12N4O599.6%
(1)应呈正反应呈正反应
(2)供试品溶液的主峰保留时供试品溶液的主峰保留时
间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保留间与对照品溶液的保留时
时间一致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
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2图)对照的图谱一致
一致
检查
酸度pH值应为4.0~6.5 5.6
溶液的澄清本品的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溶液澄清无色
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2图)对照的图谱一致
一致
检查
酸度pH值应为4.0~6.5 4.8
溶液的澄清本品的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溶液澄清无色
度与颜色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
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
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
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不得过0.5% 0.02%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1. 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感染。
1
2.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 制,减轻病情。
2
3.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广泛,除了用于治疗流感和呼吸
3
道病毒感染外,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病毒感染。
2. 利巴韦林在流感防治中的角色
3. 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利巴韦林的常见副作用包 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
3. 患有严重肝病或肾病的患者应 避免使用利巴韦林,以免加重病 情。
2. 利巴韦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 女有禁忌,可能对胎儿或婴儿 造成不良影响。
三、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
1.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目录Contents
一、利巴韦林的基本信息 三、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
二、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 四、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一、利巴韦林的基本信息
1. 利巴韦林的定义和性质
02
01
1. 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 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 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
2. 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 毒活性,对多种病毒有抑制 作用。
3. 利巴韦林对多种病毒具有 抑制作用,包括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 利巴韦林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1. 利巴韦林在体内主要通 过肝脏进行代谢,其中大部 分药物被转化为无活性的代 谢产物。
2. 利巴韦林的代谢过程 主要涉及到CYP450酶系, 尤其是CYP3A4和CYP2B6 。
3. 利巴韦林的代谢速度因 人而异,受到年龄、性别、 遗传、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

扎那米韦:吸入用 干粉制剂奥司他韦: 口服制剂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1999年FDA批准 用于治疗无并发症 的甲型和乙型流感
利巴韦林: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2017/10/19
利巴韦林
化学名:1-β-D-呋喃核糖基-1H-1, 2, 4-三氮唑-3-羧酰胺 分子式:C8H12N4O5 分子量:244.21
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达89%,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张会平,王丽,钱继红.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2-276。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好
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显著提高患儿病毒阴转率
总肠道病毒和EV71 阴转率分别为89%和81%,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张会平,王丽,钱继红.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2-276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显著患儿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
2、确保制剂规格相同,阀门给药量不变
信韦林®制剂技术分析
New Package New Design新设计: 材料更舒适、携带更方便 外形更美观、储存更安全 Imported Material进口材料: 法国Valois公司提供; 全球阀门占有率超过40%; GSK材料供应商; EPDM、POM材料PDE值均 小于0.15μg/D,FDA标准; Imported Material进口材料: 英国Presspart公司提供; 全球铝罐占有率超过80%; GSK、AZ等材料供应商; 铝镁合金罐微金属浸出物量 小于0.15μg/D,FDA标准;

利巴韦林颗粒说明书

利巴韦林颗粒说明书
抗酸剂对利巴韦吸收的影响:服用利巴韦林的同时服用一种抗酸剂包含镁、铝和二甲硅油,会导致利巴韦林 AUCtf 平均值下降 14%。单剂量研究结果临床相关性未知。[见表 1]
表 1 慢性肝炎 成年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后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N=12)
┌───────────┬─────────────────────────┐
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如使用利巴韦林出现任何心脏病恶化症状,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应治疗。 3、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肌酐清除率<50ml/min 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4、利巴韦林对诊断有一定干扰,可引起血胆红素增高(可高达 25%),大剂量可引起血红蛋白降低。 5、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 3 日内给药,利巴韦林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00mg 剂量范围内,利巴韦林的剂量与 AUC0-t(从 0 时间到最后测试点之间的 AU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剂量与 Cmax 之间的关系呈曲线性的,单剂量在 400~600mg 以上时趋近于渐近线。
多次口服后,可以观察到在血浆中有 6 倍的利巴韦林蓄积(以 AUC12hr 为基础)。连续口服 600mg,每日两次,大 约四周可以达到稳态,稳态血浆平均浓度为 2200(37%)ng/ml,停药后测量的平均半衰期为 298(30%)小时,这表明本 品可能存在从非血浆部分缓慢消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在低于人体用量的 1/20 时即可出现),利巴韦林会引起胎儿先天畸形或死亡,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
后至少 6 个月,服用利巴韦林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免怀孕,可能怀孕者应采用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孕妇禁用利巴韦林。少量药物经乳汁排 泄,因为对乳儿潜在的危险,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利巴韦林。 【儿童用药】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利巴韦林(Ribaviri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物,具有抗RNA病毒和DNA病毒的作用。

它是一种核昔仿佛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利巴韦林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病毒性疾病。

另外,利巴韦林还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出血热、流感等疾病。

利巴韦林的化学特性利巴韦林的化学名称为1—[(2R,3R,4S,5R)—3,4—dihydroxy-5一(hydroxymethyl)oxolan-2-yl]一IH-1,2,4一triazole—3-carboxamide,化学式为C8H12N405,相对分子质量为244.2.利巴韦林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将近不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

它是一种核昔仿佛物,结构中含有三个羟基,这使得它具有较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利巴韦林可以抑制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的复制,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它通过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合成,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2.免疫调整作用:利巴韦林还具有免疫调整作用,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强机体对病毒的防范本领。

3.抗炎作用:利巴韦林还表现出肯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1.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容易在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严重疾病。

利巴韦林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2.治疗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或直接抗病毒物可以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3.治疗乙型肝炎:利巴韦林也可以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尤其是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可以减轻肝脏损伤,抑制病毒复制。

4.治疗其他病毒性疾病:利巴韦林还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出血热、流感等疾病,但需要依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1伊利巴韦林概述
伊利巴韦林(Ibuprofen)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主要被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疼痛,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和关节疼痛。

伊利巴韦林的化学结构由一些不同的化学元素构成,比如氢、氧、氮和碳等。

2伊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伊利巴韦林的化学结构由一个碳链和一个苯环组成,其中,这个碳链共有5个碳原子,紧接着一个苯环,这个苯环内含有6个碳原子,整个结构与柠檬酸形成一个内存体系,中间连接着一个-CH2--CH2-结构。

碳链上结合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庆大霉素(Ketoprofen)的两个-CH3-链。

氮原子结合在苯环的1位和5位,分别结合着一个-NH2-和一个-CO-,剩下的四个氢原子分别结合在苯环的2,3,4和6位。

3工作机制
伊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在于该分子吸收到人体后,会与人体的受体蛋白结合。

受体蛋白是作用于控制功能中的相关蛋白,可以与许多类型的药物物质结合,并起到抑制作用,其作用结果就是抑制消炎症反应机制,获得止痛消肿的益处。

4安全性
安全使用伊利巴韦林的重要原则是让它在身体内的作用时间尽可能的短,因为长时间的作用会对轻度至中度急性疼痛产生不良影响。

当在身体内长期使用伊利巴韦林时,可能会对胃消化道有伤害,对肝脏也有可能引发毒性作用,所以在使用伊利巴韦林时,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护下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止痛效果而又不损害身体。

药物化学利巴韦林

药物化学利巴韦林
5′-单磷酸、3′, 5′-环磷酸酯、2′,3′,5′三乙酸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O H2N
N NN
HO
O
OH OH
将1,2,4-三氮唑变为1,2,3-三氮唑,或对杂 环进行取代,抗病毒活性降低或丧失。
对糖基部分进行修饰均会导致抗病毒活性降 低或丧失
作用机制
• 体内磷酸化
• 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 -与鸟苷的空间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若将本品的
酰胺基团旋转后和腺苷的空间结构也有很大的相似
性。
N
HO
N
O
OH OH
O NH2
NH2
O
N
NH2
HO
NN
O
OH OH
O
N
NH
HO
O
N
N
NH2
NH2
N
O
HO
NN
O
OH OH
NH2
N
N
HO
NN鸟 苷 腺 苷
利巴韦林 ribavirin
结构和化学名
• 1-β- 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甲酰胺

发现
• 先导化合物 • -1972年J.T.Witkowski等人发现核糖核苷抗生素 • -有抗菌活性 • -在体外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 -抗病毒活性不高,抗菌谱窄
•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 -一系列的β-D-呋喃核糖的咪唑 • -1,2,4-三氮唑核苷的衍生物
OH OH 鸟苷
OH OH 腺苷
作用机制
• -能抑制mRNA鸟苷转移酶、DNA多聚酶、肌苷单 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合成酶
• 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 和蛋白合成,使病毒复制与传播受抑制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二十世纪 70 年代在国外上市,我国研制的利巴韦林于 80 年代上市。

近年来关于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有的医生认为利巴韦林有滥用趋势,应该加强管控;也有观点认为利巴韦林经济有效,不应摒弃。

本文将为您梳理利巴韦林的六大问题,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在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

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通常认为:利巴韦林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 RNA 多聚酶和mRNA 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 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

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利巴韦林被认为是「魔鬼」,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安全性问题。

2006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 11 期)就曾警示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其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 1~2 周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其中约 10% 的病人可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

此外,生殖毒性也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在暴露于利巴韦林的所有种属的动物中均已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和 / 或杀胚胎的毒性作用。

已经发现的畸形有颅、腭、眼、四肢、颌、骨骼及胃肠道畸形,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胎儿和子代的存活率降低。

利巴韦林还可导致睾丸毒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 8600 余例(截止 2006 年),涉及不良反应26000 余例次(1 例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有胎儿异常、畸形、肿瘤、溶血性贫血等。

1988 年至 2006 年 5 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病例报告共 1315 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等皮肤损害,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等;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 11 例;未收到致畸、致癌的相关病例报告。

利巴韦林说明书

利巴韦林说明书

1、利巴韦林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利巴韦林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ribavirin tablets 汉语拼音:libɑweilin 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巴韦林。

其化学名称为:1-b-d-呋喃核糖基-1h- 1,2,4-三氮唑-3-羧酰胺。

结构式:(参见利巴韦林滴鼻液)分子式:c8h12n4o5分子量:244.21【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药理学广谱抗病毒药。

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不全清楚。

本品并不改变病毒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

毒理学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可诱发乳房、胰腺、垂体和肾上腺良性肿瘤,但对人体的致癌性并未肯定。

药物对仓鼠等动物可引起头颅、腭、眼、颌、骨骼和胃肠道的畸形,子代成活减少,但灵长类动物实验并未发现药物对胎仔的影响。

给予小鼠、大鼠和猴口服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或持续4周以上(相当于人用剂量:给予体重为5kg的儿童4.8、12.3和111.4mg/kg,或者体重为60kg成人2.5、5.1和40mg/kg。

以上均按体表面积折算),出现心脏损伤。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f)约45%,少量可经气溶吸入。

口服后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浓度(cmax)约1~2mg/l。

小儿每日以面罩吸药2.5小时共3天,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为0.2mg/l;每日吸药20小时共5天,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为1.7mg/l,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

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

药物能进入红细胞内,且蓄积量大。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
3、鉴别: A、本品含有芳香第一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B、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
色银盐沉淀。
储存及临床用途:
本品的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化,在日光及重 金属催化下,氧化反应加速。本品应遮光、密 封保存。
本品抗菌作用和疗效均好,优点为血中有效浓 度高,血清蛋白结合率低,药物易透过血脑屏 障,为预防和治疗流行性脑炎的首选药物。
盐酸乙胺丁醇
OH
HH
N
H3C H
N OH H
CH3
·2HCl
, 2HCl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真菌感染一般分为两大类: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分类: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曲古霉
素、灰黄霉素和西卡宁等。 (二)唑类抗真菌药物: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
噻康唑和伊曲康唑等。 (三)其他抗真菌药物: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等。
磺胺类药物按其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类:
短效磺胺,如磺胺异 唑; 中效磺胺,如磺胺嘧啶; 长效磺胺,如磺胺地索辛。
二、抗菌增效剂
甲氧苄啶(TMP)为广谱抗菌药,其主要作抗 菌增效剂使用。其作用机制是可逆性地抑制二 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 影响细菌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 细菌的生长繁殖。
密闭保存。 2、本品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也用于治疗皮肤和黏
膜真菌感染。
典型药物
硝酸益康唑
Cl
Cl
O*
N
N
Cl
·
, HNO3
典型药物
氟康唑
N
HO
N
N
F
N N
N
F
第五节 其他类抗菌药物

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分析

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分析

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分析作者:李文波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30-01【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发生利巴韦林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观察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

结论:严格按利巴韦林使用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使用,同时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n),是多年来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首选药,因其作用确切、价格便宜,临床常用于婴、幼儿及成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以及与干扰素联合使用于各型肝炎等的治疗[1]。

随着该药应用的日益普遍,与其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加。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所发生的30例利巴韦林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1例(70.00%),女9例(30.00%);年龄7个月~52岁;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11例(36.67%),带状疱疹6例(20.00%),病毒性腮腺炎4例(13.33%),病毒性肺炎3例(10.00%),病毒性肝炎6例(20.00%);给药剂量:成年人为700~800mg有4例(13.33%),成年人为500~600mg有9例(30.00%),成年人为300~400mg有7例(23.33%),成年人为100~200mg有8例(26.67%),儿童用药为每天10mg/kg,共2例(6.67%);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9例(30.00%),恶心、呕吐15例(50.00%),过敏性休克1例(3.33%),溶血性贫血3例(10.00%),头痛、头晕2例(6.67%)。

执业药师药物化学习题:第5章

执业药师药物化学习题:第5章
标准答案:BCDE
考生答案:
31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的有(本题分数1分)
A、齐多夫定
B、拉米夫定
C、奈韦拉平
D、阿昔洛韦
E、司他夫定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ABDE
考生答案:
32属于抗病毒药并与治疗艾滋病有关的药物是(本题分数1分)
A、阿昔洛韦
B、奈韦拉平
C、齐多夫定
D、奥司他韦
E、利巴韦林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BCE
A B C D E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16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是(本题分数0.5分)
A B C D E
标准答案:E
考生答案:
17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本题分数0.5分)
A B C D E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18~21题】
A齐多夫定
B奈韦拉平
C奥司他韦
D阿昔洛韦
E茚地那韦
答案解析:
18非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本题分数0.5分)
D、奈韦拉平
E、利巴韦林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6含有三氮唑结构的药物是(本题分数1分)
A、利巴韦林
B、奈韦拉平
C、齐多夫定
D、阿昔洛韦
E、金刚烷胺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7化学结构中含有二氮卓环的药物是(本题分数1分)
A、拉米夫定
B、利巴韦林
C、茚地那韦
D、阿昔洛韦
E、奈韦拉平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13在肠壁吸收后可代谢生成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是(本题分数0.5分)
A B C D E
标准答案:D

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合成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2页/共95页
第一节 磺胺类抗菌药及抗菌增效剂
• 磺胺类药物概述 • 代表药物 • 抗菌增效剂第ຫໍສະໝຸດ 页/共95页一、磺胺类药物概述
(一)发展简介 • 定义: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指对氨基苯磺
酰胺(简称磺胺,SN)及其衍生物的统称。
• 常用药物结构:
H2N
SO2NH2
磺 胺,SN
N
H2N
SO2NH
N
1、化学名: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简称SD。 2、酸碱两性:既溶于氢氧化钠试液或氨水,又可溶于 稀盐酸试液 。
第16页/共95页
磺胺嘧啶
H2N
N SO2NH
N
3、稳定性与配伍:本品钠盐水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 CO2而析出磺胺嘧啶沉淀;其钠盐注射剂也不能与维生 素C等酸性药物配伍使用。 4、鉴别:重氮化--偶合反应;成铜盐反应;与生物碱沉 淀试剂(碘—碘化钾试液)反应等均可用于鉴别。 5、作用特点:抗菌谱较广,易渗入脑脊液,是防治流 脑的首选药物。 6、衍生物作用:本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磺胺嘧啶 银,具有抗菌作用和收敛作用,特别对铜绿假单胞菌 有 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创面的抗感染。
H2N
SO2NHCOCH3
磺胺醋酰,SA
H2N
SO2NH
N O CH3
磺胺甲噁唑,SMZ
HOOC HO
H2N
N SO2NH
N
磺胺嘧啶,SD
NN
SO2NH N
柳氮磺吡啶
第4页/共95页
第5页/共95页
第6页/共95页
第7页/共95页
一、磺胺类药物概述
(二)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 基本结构:
H2N

手性氯化利巴韦林合铜(Ⅱ)的合成、结构和光谱性质

手性氯化利巴韦林合铜(Ⅱ)的合成、结构和光谱性质

利巴韦林( 系统名为 : —3 D一 1 1一 呋哺核糖基 一 ,, 三唑 一 一 124一 3 酰胺) 它可通过 5一 , 鸟嘌呤核苷酸降 解得 1235一四乙酰 一 D一 ,,, p— 呋喃核糖 , 再与三氮唑侧链缩合、 水解而制得 I . 2 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广谱 抗 病毒作用 的核 苷药 物 , 目前在 临床 上用 于 甲肝 、 流感 、 各种 疱 疹 以及 对 呼 吸道合 孢 病 毒 、 免疫 缺 陷 性病 人 毒 、 萨热 、 拉 流行性 出血 热病 毒 的感染 等均 有较 高疗 效 ,03年 曾被 加拿 大 和香 港 用作 S R 20 A S病 毒 的前 期治疗用药 一 . ¨ 显然, 巴韦林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和易于修饰改性的广谱抗病毒类药物. 利 但也有文 献报道 9, I 在大剂量服用或长期使用时 , 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 例如 : 引起血象改变、 白细胞减少 、 对红细胞 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引起贫血等. 因此如何消除利 巴韦林 的毒副作用, 改造和修饰利巴韦林 的糖基或碱 基, 以获得高效低毒的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配位化学 中, 利巴韦林是有含多个羟基、 酰氨基和三唑基的多齿配体 , 它的配位化学研究报道尚少 , 裴 文等H 报道了用利 巴韦林与 c — tD S )C: i P( M O :I或 ( M O c 反应制备氯化利 巴韦林合铂的研究 s D S )l 和其抗癌药理活性初步试验. 因此 , 对利巴韦林配位化学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其金属药物的合成和其在不对称 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手性氯化利 巴韦林合铜的合成 、 H. 结构和光谱性质.
戈根 武 杨瑞 卿 谢 永 荣 , ,
( 赣南师范学 院 a 化学 与生命科学学 院 .. . b 校医院 , 江西 赣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
N
N
HO
NN
O
OH OH
乙酰化
缩合
CaCl2
AcO
Ac2O / HOAcOABiblioteka OOAc OAcO
H3C O
N
N NH
(p-NO2-C6H4O)2PO2H
O
H3C AcO
N NN
O
OAc OAc
氨解
NH3 / CH3OH
O
H2N HO
N NN
O
OH OH
临床用途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 上呼吸道感染、痳疹、水痘、腮腺炎等疾病,还对 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口炎、带状疱疹 等有治疗效果。
利巴韦林的结构、性 质、鉴别与合成
利巴韦林
O
H2N HO
N NN
O
OH OH
分子式:C8H12N4O5;分子量:244.21 化学名:1-β-D-呋喃核糖基- 1 H-1,2,4-三氮唑-3-羧酰
胺。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未;无臭,无味;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和乙醚中
不溶; 精制品有两种晶型:mp 166℃~168℃ 和mp
174℃~176℃,两种晶型的生物活性相同。 本品常温下稳定,但光照下易变质,宜避光,密封
保存。
鉴别反应
本品的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加热至沸,即产生氨气,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合成原理
本品的合成是以肌苷为原料,经乙酰化生成1,2,3,5-O-四乙 酰-β-D-呋喃核糖,然后在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的催化下 与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熔融缩合得1-(2,3,5-O-四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最后经氨的甲醇 溶液氨解得该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