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认识分数第1课时分一分一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分一分(一)教学内容:分一分(一)(教材第67、68、6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了两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解答,但同学们回答问题时不准发出声音,只能用手势表示行吗?(1)问题一: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个)(2)问题二(课件出示):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指名一个学生看图提问题,一个学生用手势表示答案)2.师:刚这两个同学表现真棒,老师手里1个苹果,准备奖励给他们,应该先怎样?(板书:分一分)分苹果:把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半,当学生有疑问时,趁机说明要平均分。
3.师:同学们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答案吗?为什么大家都不出手势呢?(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创造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5.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这个符号和整数、小数一样是数字家族中的一员,它叫做分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研究分数吧。
(在课题分一分后板书:分数)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半可以用1/2表示,另一半呢?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涂一涂。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一半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说一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六篇{上}

【导语】数学是⼈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法和理论,并进⾏⼴泛应⽤的过程。
⽆忧考为您整理了《苏教版⼩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六篇》供⼤家参考。
【篇⼀】苏教版⼩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数》 教学⽬标 知识⽬标:让学⽣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数数的能⼒。
能⼒⽬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标: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的观察能⼒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让学⽣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童乐园⾥玩吗?⽼师前⼏天就去了⼉童乐园,还带回来⼀张图⽚呢,你们想看⼀看吗?(出⽰图⽚) 带领学⽣观察图⽚,进⾏教学。
⼆、学习新课 1.让学⽣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童乐园⾥⾮常热闹,在照⽚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家吗? 谁能告诉⼤家,照⽚中有些什么?(引导学⽣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朋友们⾃由⾃在地在⼉童乐园⾥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看!他们笑得多开⼼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马等东西,还画了⼈、鸟、花等,你能数出每⼀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个轻轻地划掉⼀个,防⽌遗漏。
) 师启发:⼩朋友,你能说出XXX有⼏个吗?(对于说的⼜快⼜准的⼩朋友进⾏表扬。
学⽣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种,保持学习热情。
对于⽐较难数的数⽬,要引导学⽣有次序的数,防⽌重复或遗漏。
如果有学⽣数的⾓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 3.总结⽅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对⼜快? (2)⼩结:数数时,要⼀个⼀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笔点着数,或者数⼀个⽤笔作⼀个记号,这样数就⼜对⼜快了!最后数到⼏,就说明⼀共有⼏个物体。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分一分(一)成都市簇桥小学赵凌波指导老师:谢永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3—55“分一分(一)”。
教材分析:《认识分数》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比较困难,因此,本内容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练一练”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学生分析: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平均分的意义是学生在二年级(上)的时候学习的,通过一年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已经很容易理解把一个具体的事物平均分成几份的含义,并且能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4份,也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
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是他们基本上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因此使学生能够通过把具体的材料平均分得到分数,也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表示一个分数或者用描述操作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4、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上一堂课,你们有信心学好吗?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请看这是我们的老朋友谁和谁?老师要把4个苹果分给淘气和笑笑,你认为怎么分才公平?为什么这样分公平?怎么分就能一样多?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说得非常好,只有平均分才公平。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3、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6、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填表。
(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
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次月考试题 (6套)

正 正 正
正 正 —
正
5、下图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把记录结果填在下表中。
1把记录结果写在下表中
天气
天数
2这个月一共有( )天。 比 多( )天。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月考测试卷(3月)
一、算一算。
35÷7=9×7=42÷6=62-20=25÷5=
8÷8=49÷7=6×4=21÷3= 6×6=
二、填一填
1、一周是( )天,28天是( )周。
2、28÷4=( ),读作( ),
表示把28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可以表示28里面有( )个( )。
3、根据下图可以写出乘法算式是( ),除法算式是( )或( ),都可以应用( )这句乘法口决来进行计算
4、在○里填上“+”“-”“×”或“÷”。
(1)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几个
(2)买4个花多少元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铅笔盒原来10元1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4元,促销的铅笔盒每个多少元?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愉快地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你在知识的海洋中有哪些收获呢?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6、24÷4=6和4×6=24用的口诀是( )。
7、小明看一本书,每天看6页,看了5天,还剩12页没看完,这本书有( )页。
8、下面是兴趣班人数的统计表,请完成以下表格。
班别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本班总人数
奥数班
20
比男生少3人
电脑班
比女生2倍多3人
9人
二、我会想。(22分)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一)一、说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第55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与应用,是分数除法单元的基础。
教材呈现了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借助面积模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五、说教学策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和倒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为本节课的新知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经验,并具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进行分数除法的教学,学生有能力将原有的计算方法和经验进行迁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识,出示下面的两道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把6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2)把1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倒数,这节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内容——分数除法。
板块二、学习新课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把一张纸的 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出示教材第55页问题1)(1)理解题意。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7÷2。
2020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题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练习试第一单元比一比【例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O”。
解析:4个格,中间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高和矮的认识,通过看图可知道左边的树占3个格,所以左边的树最高,中间的树最矮。
左边的树树占2个格,右边的树占下画“√”,中间的树下画“O”。
解答:【例2】在最长的后面画“O”,在最短的后面画“”。
解析:齐,观察右边,即可得对这是一道比较物体长短的题目。
图中三条线的左端已经出最短的;如果右边的端点到达同一点,就观察那条线弯曲,弯曲的越多就越长,据此解答。
解答:【例3】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O”。
解析:鹅的重量,这是一道比较轻重的题目,解题关键是确定一个参照物。
先比较鸭和两只鸭子的重量相当一只鹅相当于两只鸭子的重量,说明一只鹅比一只鸭子重;于三只鸡的重量,说明一只鸭子比一只鸡重,由此可知,鹅最重,鸡最轻。
解答:【例4】水池中的哪个球最重?哪个球最轻?分别给它们涂上红色和黄色。
解析:断。
同样大小这是一道比较轻重的题目,一年级的学生就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判。
论的球放入水中,沉入水底的最重,漂在水面的最轻,由此得出结解答:10 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例1】数一数,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3、比多()个,()比少2 个。
4、再添上()个就和同样多。
5、再拿走()个就和同样多。
解析:此题考查数数的知识和数的比较。
在数数的过程中,要按照顺序数。
或者从上到相下数,或者从左到右数,以免漏掉数错。
要求谁比谁多或少的个数,首先找出比较的图形的个数,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也可以用减法列式计算解决。
解答:1、4 3 2 52、3、34、15、3【例2】按顺序写出上的数。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整数的排列顺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认识1、2 小题数的排列规律是由小到大每次增加1,3 小题数的排列规律是由大到小,每次减少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共3套附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一、填一填.(26分)1.4个十是(),10个十是().2.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67.3.与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4.在所有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中,最大面值是()元,最小面值是()元;1张能换()张,也能换()张.5.有56个玻璃球,每10个放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放满()个盒子,还剩()个.6.被减数是最大的两位数,减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差是().7.3元4角=()角15角=()元()角20角=()元()元8角=28角8.比最小的两位数多5的数是().9.按规律,填空.(1)18、16、14、()()、8.(2)1、2、4、7、()、()、22.10.将66、36、63、33、76、100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二、计算.(16分)1.口算.(10分)-=3830-=409-=8050+=2017()8230+20-=++=35515293010+-=()79128--=-+=18829()+-=4325202.在横线上填上“>”“<”或“=”.(6分)-________18+7329-________2620-2520-1320+________8350138-________149- 6210+________3230+ 5140-________2910-三、猜一猜,选一选.(8分) 1.丽丽可能得了多少朵小红花?(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28分) 1.数一数,填一填.(5分)□△○个数2.分一分.(4分) (1)分成2个三角形.(2)分成2个长方形.(3)分成2个三角形.(4)分成2个平行四边形.3.拼一拼,画一画.(4分)(1)用3个囗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4个口拼成一个正方形.4.分一分.(6分)按水果和蔬菜分:个数按各个品种分:个数5.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并回答问题.(9分)(1)数一数,涂一涂.(2)填一填.客车轿车面包车辆数(3)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①()最多,()最少.②一共有()辆车.五、解决问题.(22分)1.(1)小红第一次投中40分,第二次投中9分,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投中多少分?(3分)(2)小强第一次投中20分,第二次投中66分,两次一共投中多少分?(3分)(3)小丽两次一共投中70分,她可能投中哪两个分数?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投中分数.(4分)2.(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一共要付多少钱?(3分)(2)拿20元钱买一盒水彩笔,还剩多少钱?(3分)(3)1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样物品?(3分)3.小刚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分)第八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401002.【答案】89 6 73.【答案】98 1004.【答案】100 1 2 105.【答案】5 66.【答案】907.【答案】34 1 5 2 28.【答案】159.【答案】(1)12 10(2)11 1610.【答案】33<36<63<66<76<100二、1.【答案】8 31 30 37 32 55 49 75 39 482.【答案】<<==><三、1.【答案】30朵√2.【答案】40本√四、1.【答案】2.【答案】(分法不唯一)(1)(2)(3)(4)3.【答案】(1)(2)4.【答案】5.【答案】(1)(2)(3)①轿车客车②13 五、1.【答案】(1)40931-=(分)(2)206686+=(分)(3)403070+=(分)502070+=(分)小丽可能投中40分和30分,也可能投中50分和20分. 2.【答案】(1)6557+元角角=元 (2)20911-=元元元 (3)821+=角角元1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把直尺和一块橡皮.3.【答案】80203030--=(页)第八单元测试一、填一填.(32分)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的和是9,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3.52比8多(),比38少10的数是().4.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69后面的第4个数是();53前面的第5个数是().5.()张和()张合起来能换1张:1张能换()张和()张.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5角=()元()角5元4角+6角=()元6元8角-5元=()元()角4元+2元5角=()元()角5元+10元8角=()元()角5元5角-1元=()元()角7.先算一算,再填表.原有60箱72箱()箱卖掉40箱()箱30箱还剩()箱7箱28箱二、算一算.(18分)1.直接写得数.(10分)+4030=-=976+=3065+=936-=9680-=6520+-=303610++=647103986+-=+-=461072.在横线上填上“>”“<”或“=”.(8分)4510+________93 -________357025+________55-3520506+________506-________3018+ -________71488788元角________30角25元分________25分28三、想一想,填一填.(10分)1.2.(1)16、14、12、()、()、6.(2)10、20、()、()、()、60.(3)1、2、3、5、()、()、21、()、55.四、海底世界.(9分)1.亮亮一共看到多少条鱼?2.________,________,两个人一共看到多少条鱼?(先填已知件,再解答)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五、郊游.(7分)1.小松鼠比蝴蝶多多少只?(3分)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4分)六、玩具店.(9分)1.买一个和一个,一共要付多少钱?2.比便宜多少钱?3.明明带了3张,买一个和一个,够吗?七、拍球比赛.(3分)1.奇奇可能拍了多少下?(画“△”)51下39下19下2.东东可能拍了多少下?(画“○”)98下60下42下3.乐乐可能拍了多少下?(画“√”)20下51下90下八、数一数,画一画,并解决问题.(12分)1.数一数,画一画.2.填一填.3.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比多()个;比多()个. (2)比少()个;比少()个.第八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5 3 53 3 6 362.【答案】90 183.【答案】44 284.【答案】39 41 73 485.【答案】5 1 1 56.【答案】2 5 6 1 8 6 5 15 8 4 57.【答案】(从左到右)20 65 58 二、1.【答案】70 91 95 45 16 45 56 81 41 492.【答案】= > > = < < > < 三、1.【答案】9 352.【答案】(1)10 8 (2)30 40 50 (3)8 13 34 四、1.【答案】72330+=(条)2.【答案】亮亮看到30条鱼 兰兰看到46条鱼304676+=(条)3.【答案】略 五、1.【答案】382018-=(只)2.【答案】略 六、1.【答案】25135+=元角元元角2.【答案】251015-=(元)++=(元)3.【答案】10101030元元角元角2525275+=元角元,够.27530<七、1.【答案】51下39下19下△2.【答案】98下60下42下○3.【答案】20下51下90下√八、1.【答案】2.【答案】3.【答案】(1)1 2(2)4 1第八单元测试一、填一填.(23分)1.()个一是10,()个十是100.2.5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4.50个珠子,9个穿一串,最多能穿()串.5.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6.1角=()分1元=()角20分=()角60角=()元1角5分=()分18角=()元()角7.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9 31 68 54 26 43 75 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按规律填数.(1)2、5、8、11、14、()、()、().(2)1、5、4、8、7、11、()、()、().9.中共有()个正方形.二、在横线上填上“>”“<”或“=”.(6分)+________501140-________60679+-________408499+________5854439分________4角1元________100分三、小猪回家.(7分)四、算一算.(10分)+=258+=1038-=6010-=529-+=50302070305--=+-=()8306--=()87179()+-=30138()-+=90237五、数一数,填一填.(12分)1.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个数2.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少?(2分)3.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多少个?(2分)4.小丽摆了4个,一共用了多少个?(2分)5.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2分)六、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40+()67==6+()3648-()8==30+()80=45+()5463-()54=七、看图列式计算.(4分)八、一年级有98名同学去春游,只有2辆客车,有多少名同学不能上车?(用两种方法解答)(6分)九、解决问题.(16分)1.算年龄.(1)小强比爸爸小多少岁?(2)爸爸比妈妈大3岁,小强比妈妈小多少岁?2.买玩具.(1)买一个和一套,一共要付多少钱?(2)50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样玩具?十、小亮收集的动物卡片情况如下.(10分)1.根据上图填表.(5分)2.从表中可以看出,小亮一共收集了()张动物卡片.(1分)3.哪种动物卡片的张数最多?有多少张?(2分)4.哪种动物卡片的张数最少?有多少张?(2分)第八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10 102.【答案】5 93.【答案】744.【答案】55.【答案】4 26.【答案】10 10 2 6 15 1 87.【答案】92>75>68>54>43>31>26>198.【答案】(1)17 20 23(2)10 14 139.【答案】6二、【答案】><<=<=三、【答案】63 25 43 65 56 58 39四、【答案】33 48 50 43 40 35 32 79 35 60 五、1.【答案】△○个数18 5 3 142.【答案】长方形的数量最多,三角形的数量最少.-=(个)3.【答案】18513+++=(个)4.【答案】6666245.【答案】略六、【答案】27 30 40 50 9 9七、【答案】762056-=(个)304070-=(只)八、【答案】方法一 9850408--=(名) 方法二 9850408-+=()(名)九、1.【答案】(1)34925-=(岁)(2)343922--=(岁)2.【答案】(1)17825+=(元)(2)42850+=(元)50元钱正好可以买一套积木和一辆玩具汽车. 十、1.【答案】3 4 2 5 12.【答案】153.【答案】小猴卡片的张数最多,有5张.4.【答案】蜗牛卡片的张数最少,有1张.。
1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复习《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1年级下单元测试第3单元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4分,共12分)1.在动物下面画“√”。
2.在蔬菜下面画“√”。
3.在水果下面画“√”。
二、圈一圈,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起来。
(每小题2分,共6分)1.2.3.三、分一分。
(填序号)(12分)四、按要求分类。
(共20分)1.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10分)2.按汉字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10分)五、走进生活,我会整理。
(共50分)1.快乐的课间活动。
(1)按不同的活动分类。
(4分)(2)涂一涂。
(4分)(3)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6分)2.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1)根据交通标志的形状数一数,填一填。
(8分)(2)()形的交通标志和()形的交通标志的个数同样多。
(2分)(3)长方形的交通标志比正方形的交通标志少()个,圆形的交通标志比三角形的交通标志多()个。
(2分)(4)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分)3.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20分)(1)按计算步数分。
(2)还可以按()分。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下面是娇娇要扔掉的垃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参考答案一、1.(√) () (√) () (√) (√)2.(√) (√) () () (√)3.(√) () (√) (√) ()二、1.2.3.三、生活用品:①③⑥⑦⑧⑨体育用品:⑤⑪⑫学习用品:②④⑩四、1.2.五、1.(1)踢毽子跳绳踢足球打乒乓球人数3454 (2)(3)(答案不唯一)2.(1)4284(2)三角正方(3)24(4)(答案不唯一)正方形的交通标志和三角形的交通标志一共有多少个?4+4=8(个)口答:正方形的交通标志和三角形的交通标志一共有8个。
3.(1)(2)形状挑战题:①④②③人教1年级下单元测试第3单元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分一分》大班教案

《分一分》大班教案《分一分》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能按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务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活动准备:1、小兔头饰。
2、各种水果蔬菜模型。
3、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4、红、绿、蓝、三种颜色瓶盖若干。
活动过程:一、手指操《上课歌》二、分蔬菜和水果1、师:你们表现得可真不错!一边说就一边做好了。
今天有这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幼:高兴。
师:还有一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他是谁呢?咱们从一数到十欢迎他的到来。
(幼儿数数,师戴头饰扮小兔)2、兔:小朋友们好!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瞧在这儿呢!(出示各种蔬菜水果)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幼:知道。
(兔举蔬菜水果,幼儿认)3、兔:哎呀!你们可真了不起啊!全都认识!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太挤了,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盆子里好吗?幼:好。
兔:可是应该怎么分,按什么来分呢?幼:蔬菜和水果。
兔:对呀!可以按蔬菜类和水果类,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兔找几个幼儿来分)兔:它们分的可真快啊!我们来检查一下吧!兔举蔬菜盆里的东西,幼儿说:白菜是蔬菜……兔举水果盆里的东西,幼儿说:西瓜是水果……兔:他们分的又对又快,快给他们鼓鼓掌吧!3、兔: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蔬菜水果吗?幼:喜欢。
兔:多吃蔬菜水果,我们才会长的高,长得壮。
三、按形状分图形兔:哎呀!我差点给忘了,刚才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图形宝宝们,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幼:愿意。
(发给每个幼儿一个图形宝宝)兔:你们可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啊!这是谁的家?幼:圆形的家。
兔:我们快把圆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圆形宝宝送到家)兔:这是谁的家?幼:正方形的家。
兔:我们快将正方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正方形宝宝送回家)兔:这是谁的家?幼:三角形的家。
兔:我们快将三角形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将三角形宝宝送回家)小结:我们按形状将图形宝宝送回了家。
圆形宝宝家里全是圆形,正方形宝宝家里全是正方形,三角形家里全是三角形。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通用3篇)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通用3篇)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1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
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
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
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
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
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
做事很少考虑别人。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查尔斯.里德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让我们一起铭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中小幼1-《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一、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3课的内容。
基于学生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这册采取集中的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
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的话题是“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第二板块的话题是“认识居民身份证”;第三个板块话题是“我是中国公民”。
本课目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在活动中引导认识公民,理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初步形成珍惜中国公民身份意识。
二、学情分析中低段的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六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纪律、规则意识。
但六年级法治专册内容,很多法律知识,专业术语,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
教学时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在尊重法律知识准备性的基础上,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
三、课时安排:3个课时四、教学目标(第1课时)1.在“身份巧通关”的活动中掌握公民的内涵2.在“角色模拟”“小小国籍管理员”活动中理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知道中国国籍获得的方式和丧失。
3.初步形成珍惜来之不易的中国公民身份的意识。
五、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重点即难点:理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知道中国国籍获得的方式和丧失。
六、教学准备老师:教学课件;学生:四个小伙伴模拟角色扮演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初识“公民”1.情境导入: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学习小伙伴。
听,她来了:(语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小叮当。
初次见面,我们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在家里,我们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是积极能干的孩子;在学校,我们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是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商场,我们购买喜欢的商品,是认真挑选的顾客。
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1:在不同的场合身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预设2:公民。
2.揭题:那什么是公民呢?公民身份又从何而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活动一:身份巧通关(1)小叮当,她和家人去国外旅游,在机场边检处办理通关手续;她发现这里分为“中国公民”“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
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
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
“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
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
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汇总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汇总3篇)供大家参阅。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5篇)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2)(教案)

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教科书P64,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3、4、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10以内加法、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表中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加法、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
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与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同学们自己还画了“知识图”。
在上一单元我们整理了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之前的方法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回忆及整理加法、减法表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自主整理,复习巩固1.整理加法表(1)分一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
根据学生的回答示范整理,例如:找出所有得数都是6的加法算式,6+0=6,5+1=64+2=6,3+3=6,2+4=6,1+5=6,0+6=6。
也有学生说出:把0+几的算式放在一起,1+几的算式放在一起·······。
师:你们能接着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吗?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
(2)汇报整理。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加法表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也整理了一份10以内的加法表。
(课件出示)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横着看,每一行得数都相同;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多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结果也依次多1。
一年级数学分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考查目的:学会把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
答案:第①小题:小花; 第②小题:蛋糕; 第③小题:西瓜解析: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二、我会连。
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答案:蔬菜:辣椒、胡萝卜、白菜、南瓜、西红柿;水果:菠萝、葡萄、火龙果、草莓、香蕉。
解析:略。
三、整理卡片。
考查目的: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急速的巩固练习,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答案:第(1)小题:青蛙卡片4张,小鸟卡片5账,奶牛卡片1张;第(2)小题:正方形卡片3张,圆形卡片4张,三角形卡片3张。
解析:略。
一、分一分。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查目的:让学生自选标准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答案:这些物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铅笔刨、文具盒;另一类是生活用品,有梳子、毛巾、吹风机、镜子、牙膏、牙刷。
解析:虽然自定义分类标准比较抽象,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难度应不大。
二、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 )最多,( )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让学生直接根据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第(1)小题:猴子最多,熊猫最少。
第(2)小题:18-9 = 9(只)。
第(3)小题:略。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简单统计图,知道上面一行的动物和下面一行相对应的数是表示它的数量。
三、下面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情况。
(1)数一数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2)根据上面数出的结果涂格子。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月什么天气的天数最多?什么天气的天数最少?②比少( )天,比多( )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话:请你说说你பைடு நூலகம்怎么分的?
谈话:我们看这种分法。分成了3堆,第一堆是2个,第二堆也是2个,第三堆还是2个。你发现了什么?是的,每一堆的个数是一样的,都是2个。我们再看这种分法。分成了2堆,第一堆是3个,第二堆也是3个。
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均分。
二次调整:
教学反思
板书:认识平均分。
提问:它是平均分吗?为什么不是?你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你能把它变成平均分吗?
谈话:把6个桃子分成了2堆,每堆是3个。像这种分法,我们把这边一堆叫做“一份”。这是一份,这也是一份。一共有2份。每堆是3个,我们说成“每份是3个”。所以,这种分法可以这样说:把6个桃子,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
板书:把6个桃子,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
提问:你能说一说它是怎么分的吗?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把你的分法和同桌交流交流。
2.试一试
谈话:现在老师再添2个桃子,一共是几个桃子?
提问:你能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结:把8个桃子,不管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都是一样的。
提问:你想怎么分?请同学上来演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除了这种分法,还可以怎么分?自己动手试一试。请同学上来演示。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把8个桃子,每4个一份,分成了2份。和同桌交流交流你的分法。
3.认识平均分
谈话:现在,把这8只桃分给小猴子们,每只小猴分
2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提示:怎么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我们可以动手
分一分。
谈话:8个桃子,每只小猴2个。也就是几个一份?一次拿几个?8个,第一次拿2个,这是一份,第二次拿几个?还拿2个。这是二份了。还好拿吗?那几个?这是三份。还拿吗?这2个就是第四份。分完了吗?还可以再拿吗?所以,一共分成了几份?也就是几只小猴?所以,把8个桃子,每2个一份,可以分给4只小猴。换句话说,把8个桃子,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
谈话:和同桌交流交流。
4.试一试
谈话:拿出12根小棒。摆成一排。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分一分。
提问: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谈话:每2根一份,也就是一次拿几根?一直拿到不好拿为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提问: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谈话:一次拿几根?分成了几份?谁来说说?
三、反馈与完善
1.“想想做做1”
观察题中的图意,指名回答,要求说明理由。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想想做做2”
先看图,想一想要我们怎样圈?
3.“想想做做3”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用了什么办法分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分”,什么是平均分呢?在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先知道几个是一份,再去分。
教学难点
根据指定分成几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
教具、学具
小棒,8个桃子。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玩一下游戏。
这里有6个桃,让你们分,怎么分?
二、探究交流
1.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
请同学上来演示。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还可以怎么分?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提问:有没有其他的分法?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来分一分。
课题
第课时分一分(一)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30到31页。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就是把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
多。
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