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优秀课件精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新闻
定义: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 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 及时报道最新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就是指 消息。
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真实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
真实准确
凝练
西起九江(不含)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读过三十万人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冲破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对照:就已经) 这一路现已占领 (对照:现在已经) 至发电时止 (对照: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对照:余下的部队)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势力被迅速摧毁。
读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从标题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提示:找六要素)
何人: 我三十万大军 何事: 胜利南渡长江
读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交代了哪些信息?和标题相比,包含的要素更多
还是更少?
何时: 二十一日 何地: 长江 何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何事: 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对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同样表述结果,为何第二篇用“横渡”,而不是直观的“南渡”?
“横渡”的意思是横穿水面到达彼岸,不仅说明了客观事实, 还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勇往直前,而且这个词读来更有气势, 又表达了胜利的豪情。
人教部编版八上《消息二则》精品课件(43张PPT)
2.就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特点,在课文中选取例句进 行简要分析。
A.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 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 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准确表 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若用“到达”则太泛)。“二十四小 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 确表现了进军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流于 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界比“现在”更为确切。用 “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 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 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 得稍详,是因为渡江作战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 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军队“正向南扩展中”, 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 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 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至文末):写东路军渡江的 情况。
内容
1.快速朗读这则消息,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 的内容。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 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 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 靡的英雄气概。
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 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 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3.“国民党的 广大 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 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 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 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 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 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 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应是中立、客观的,不带 作者主观倾向和看法的。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两则消息中看 到作者的主观看法和情感没有?
词语集锦
•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 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锐不可当 •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解题——何为消息
报道事情 概貌 而不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 简要 的 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内容准确真实(客观性)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察与选择采访目标,捕捉新闻线 索,抓住新闻热点。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 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 达。
新闻阅读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知识链接
定义
特点
新闻
六要 素
表达 方式
知识链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 了课文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 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标题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涨”至7万多只 导语 近年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
足2万只“涨”至7万多只。
背景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被誉为
“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上世纪80年代,藏羚羊在可 可西里遭到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达哇卓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
(1)准确: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评价任务三:精读课文,分析六要素的 具体内容,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品质。
新闻通讯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预习检查
读一读
wú
芜湖
dū
督战
zhū
诸城
sài
要塞
kū
摧枯拉朽
dí
kuì
荻港 溃退
xiè
jiān
泄气 歼灭
dānɡ
锐不可当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sāi ) 塞子 塞 ( sè ) 闭塞
( sài ) 要塞
殷
( yīn ) 殷切 ( yān ) 殷红
(dānɡ)当然 当
(dànɡ )当铺 (hénɡ)横竖 横 (hènɡ)蛮横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 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 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上的新闻指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新闻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个属性。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消息
消息指报道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事件详细的经过和 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 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知识备查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 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 是辅助部分。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
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
标题特点: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精读细研
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 作用有哪些?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它是用来 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的。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主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景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 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 大官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 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然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导语:
1、位置: 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 2、作用: 对标题的进一步扩充,一般会解
决时间、地点等
主体: 1、位置:导语以下
2、作用:具体叙述新闻事实
要迅速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重点看 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重点看 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重点看 主体
。 。
。
消息的五结构:
标题:消息的核心事件
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
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何故
一、寻找消息之要素
梳理第二、三则消息的六要素,并填写下列表格。
篇目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
《人民解 1949年4 长 江 [ 西 人民解 大约
放军百万 月20日 起 九 江 放军百 100万
大军横渡 夜到22 (不含),万大 人横渡
用词精准有分寸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 (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47张)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 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
( 溃退 ),毫无斗志。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 xièqì( 泄气 )。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注释】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 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分)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 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 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何时 (2) _1_9_4_9__年__4_月__2_0__日__夜__—__2__1_日__夜_______________
何地 (3) _长__江___(__在__芜__湖___、__安__庆__之___间__)______________
何事 (4) _大___约__三__十__万___人__渡__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
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_我__们___的__渡__江___过__程__是__非___常__顺__利___的__,__但__是___战__斗__也___ _十__分___猛__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
( 溃退 ),毫无斗志。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 xièqì( 泄气 )。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注释】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 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分)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 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 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何时 (2) _1_9_4_9__年__4_月__2_0__日__夜__—__2__1_日__夜_______________
何地 (3) _长__江___(__在__芜__湖___、__安__庆__之___间__)______________
何事 (4) _大___约__三__十__万___人__渡__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
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_我__们___的__渡__江___过__程__是__非___常__顺__利___的__,__但__是___战__斗__也___ _十__分___猛__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输入标题文本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第一部分
输入标题文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输的入伟标大题胜文利本,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
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正文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
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品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语音准确; 2.思考从标题得到哪些信息; 3.知晓消息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清消息的结构。 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语言魅力
浅谈从标题获得哪些信息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 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 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 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结语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 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二则》公开课优秀课件
注意导语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正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结尾总结全文,呼 应导语。
消息的传播渠道与效果
传播渠道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消 息的主要传播渠道。
效果
消息的传播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媒体覆盖面、内容质量、受众群 体等。
03
优秀消息二则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闻类消息
总结词
新闻类消息是消息二则中的重要类别,具有时效性强、信息准确、语言简练等特点。
强调新闻语言的特点,如客观、准确 、简练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 运用这些特点,提高消息的可读性和 可信度。
结构布局
引导学生了解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 、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以及如 何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使消息层次 分明、条理清晰。
写作实践任务
01
02
03
实地采访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细 节,收集第一手资料,为 写作提供素材。
了解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
课程强调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们了解新闻传播的 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提高了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和写作,学生根据所 学知识进行新闻消息创
作。
02
消息二则概述
消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用于报道 最新发生的事实。
特点
时效性强、内容真实客观、语言 简练准确、结构完整。
消息的分类与写作技巧
分类
按照报道内容的不同,消息可以分为动态消息、事件消息、综合消息等。
写作技巧
建议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进一步深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 ,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和 趋势,为未来的新闻采写工作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消息的传播渠道与效果
传播渠道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消 息的主要传播渠道。
效果
消息的传播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媒体覆盖面、内容质量、受众群 体等。
03
优秀消息二则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闻类消息
总结词
新闻类消息是消息二则中的重要类别,具有时效性强、信息准确、语言简练等特点。
强调新闻语言的特点,如客观、准确 、简练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 运用这些特点,提高消息的可读性和 可信度。
结构布局
引导学生了解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 、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以及如 何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使消息层次 分明、条理清晰。
写作实践任务
01
02
03
实地采访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细 节,收集第一手资料,为 写作提供素材。
了解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
课程强调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们了解新闻传播的 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提高了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和写作,学生根据所 学知识进行新闻消息创
作。
02
消息二则概述
消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用于报道 最新发生的事实。
特点
时效性强、内容真实客观、语言 简练准确、结构完整。
消息的分类与写作技巧
分类
按照报道内容的不同,消息可以分为动态消息、事件消息、综合消息等。
写作技巧
建议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进一步深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 ,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和 趋势,为未来的新闻采写工作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
提要。
2、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
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 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简明扼要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消息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 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电头的作用:(交代了什么内容)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 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 文体之一便是 新闻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 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的报道,它 使我们足不出户,便遍知天下事。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了解两则 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 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6、电头
1、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作用:1、简明扼要(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
内容(核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
思考题
❖1、分析这则消息6要素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消息的结构并说明作 用? ❖3、文章题目为百万,确实是百万人民解放军吗?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这是什么顺序。 ❖5、文章详写哪路军?略写了哪路军呢? 6、语言特色:哪里体现了,请分析。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
提要。
2、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
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 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简明扼要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消息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 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电头的作用:(交代了什么内容)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 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 文体之一便是 新闻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 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的报道,它 使我们足不出户,便遍知天下事。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了解两则 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 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6、电头
1、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作用:1、简明扼要(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
内容(核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
思考题
❖1、分析这则消息6要素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消息的结构并说明作 用? ❖3、文章题目为百万,确实是百万人民解放军吗?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这是什么顺序。 ❖5、文章详写哪路军?略写了哪路军呢? 6、语言特色:哪里体现了,请分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导 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
主 体
二十日夜 起,……课 文最后。
整体感知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表现了 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 具体交代了东路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精读细研
作者在文中第一次 提到“汤恩伯”的目的 是什么?
精读细研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 兵不想再打了,事实胜于 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 民党的溃败已是人心所向 。
精读细研
“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 的“歼灭”和“击溃” 两个词省略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精读细研
不行。“歼灭”是把 敌人消灭掉,“击溃”是 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 全丧失战斗力,连用这两 个词区别出不同的作战结 果。去掉任何一个则不合 乎实际,表达也不准确。
精读细研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已” 和“大约”能否去掉?
精读细研
不能去掉,“已”是 “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 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精读细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 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 场大战,却只用了不到 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 何?作者为什么不详细 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 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 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胜的原因,突 出了文章中心。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 战况,歌颂了我军的 英勇善战 ,嘲 笑了敌军的 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 标题—— 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消
• 导语——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息 •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
的
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 展和阐释
结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构
境
•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马克思列宁主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 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大约”表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 的准确性、严密性。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我军的渡江战役及其成果,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渡江的时间、 地点及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民解 放军的高度赞扬之情,也充满了作 者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简洁,富有气势。
毛泽东
• 请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中路 30万 军
西路 35万 军
东路 35万 军
区域
安庆、芜湖段
九江、安庆段
芜湖、江阴段
时间
战况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三分 之二
21日17时- 大部分已
22日22时
渡过
这篇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国名党反动派,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阅读课文 • 1、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 2、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这则新闻的组成部分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的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诸城进击中。 结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 地点: 芜湖、安庆之间 人物: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 突破阵地,占领南岸广大地
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 间。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 料真实、报道及时。
“电头”
问题探讨
• 说说文章的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 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数之多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 攻势之强 “横渡长江”—— 地点和事件结果
问题探讨
•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 表达效果。
毛泽东
文体知识
概念: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
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 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文体知识
消息的特点
1.真实性 2.及时性 3. 简明性
时间(何时)、地点(何地)、人物(何 六要素 人)、事件发生的起因(何故)、经过
(何事)、结果(如何)。
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
区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明、 醒目、概括性强
2、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 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 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作用:表明消 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说说文章的导语部分在文中的特点及
作用。导语中“大约”一词说明了什 么?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 扼要的概括出来。
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 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雪》等。
时代背景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 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 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 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 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 了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 人全部渡过。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占领 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拓展中。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大部渡过南岸, 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 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问题探讨
文章开头的小字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