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
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历史演变与文明特征的影响
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历史演变与文明特征的影响人类历史的演变和文明特征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其中地理环境变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
这些地理环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明特征。
首先,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历史演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早期人类历史中,地理环境的变化往往决定了人类的迁徙和定居。
例如,气候变化导致了草原和沙漠地区的草木凋零,迫使人类向更适宜生存的地区迁徙,这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另外,地理环境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
例如,地理环境的丰富与贫瘠决定了农业、渔业、矿业等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分工。
其次,地理环境变化对不同地区的文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
例如,位于河流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依赖尼罗河的灌溉系统,发展出了高度集中的农业经济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而位于山地的古希腊文明则因地理环境的限制,形成了分散的城邦制度和海洋贸易。
这些文明特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另外,地理环境变化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例如,位于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因地理环境的严酷和封闭,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而位于平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则因地理环境的开阔和交通便利,形成了务实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这些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然而,地理环境变化并不是唯一决定人类历史演变和文明特征的因素。
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
例如,人类在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限制下,通过农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改变了自然环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人类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也对文明特征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与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这些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
首先,地形对人类文明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上的地形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等不同地貌。
这些地貌差异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方式。
例如,高山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土地贫瘠,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此人们往往以牧业和狩猎为主要生计。
相比之下,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农业发展,因此人们更倾向于从事农耕。
地形还影响到交通和交流。
山脉和河流的存在,对人们的交通和贸易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区域之间的联系。
其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气候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人们的食物供应和生活水平。
例如,热带地区的气候湿热,适合种植水稻、香蕉等热带作物,因此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好。
相反,寒带地区的气候寒冷,农作物的种植周期短,产量低,因此寒带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差。
气候还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人们往往过着游牧或渔猎的生活,形成了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结构;而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人们更倾向于从事农耕,形成了以村落和城市为单位的社会结构。
此外,水文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都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水文要素如河流、湖泊、海洋等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的水源,还为农业灌溉、能源开发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河流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分布。
许多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流域形成的,如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等。
这些河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灌溉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历史一班马中臣1230040007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然而,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起源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大河文明的起源以及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其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一位古埃及诗人是这样描述给万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这位古埃及诗人盛赞的是哪条大河?为什么他如此盛赞这条大河?是尼罗河,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另外,东方大河流域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正如我们中国也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都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河文明也叫内陆文明,大河文明发源于内陆上的大河流域。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大河流域具有怎样的地理环境呢?以尼罗河流域为例,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
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
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
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
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总的来说,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雨量充沛、灌溉方便、土地肥沃、适于农耕。
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
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的改变,人类的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迁移。
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影响并推动着彼此的发展。
首先,地理迁移对文化演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当人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他们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变化,还带来了各种文化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的改变。
这种文化的转移使得原本独立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和多元文化。
其次,文化演变也可以推动地理迁移。
一种文化的变革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地理环境的选择。
例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兴起,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增加,从而促使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
这种文化的转变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城市的扩张和土地的开发。
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变异上。
当人类迁移到新的地理环境中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带入新的环境中,并逐渐适应和融合当地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变异使得文化演变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使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特色。
另一方面,文化演变对地理迁移也具有引导作用。
随着文化的改变和发展,人们对于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产生了兴趣,积极地去探索和体验其他地方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引导推动了人们的地理迁移,形成了旅游业的繁荣和人口流动的增加。
同时,人们通过地理迁移来传播和推广自己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
最后,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地理迁移会改变人口的分布和资源利用的方式,进而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而文化的演变和变革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通过文化的转变和地理迁移,人们可以寻求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综上所述,文化演变与地理迁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相互影响并推动着彼此的发展。
文化的变迁和地理的改变使得人类的生活得以改善和丰富,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发展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发展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居住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要素。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形态和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并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
1.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地球是一个多样性非常丰富的行星。
不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使得人类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并创造了不同的文明。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它们都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2. 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气候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中,人们往往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这种环境条件下,人类社会往往比较原始,文明发展相对较慢。
相反,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就成为可能,由此催生了农业文明。
例如,古埃及是在尼罗河的泥沙沉积物滋养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肥沃的土地为埃及人的农业和灌溉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 地形对文明的影响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限制或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举个例子,位于欧洲的古希腊是一个由许多岛屿和山脉组成的地区。
这些地理特征使得希腊变得分散而分裂,形成了城邦国家的政治结构。
每个城邦都具有独立的政府和军队,鼓励了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4.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地理环境中的水资源的可用性直接影响了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例如,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在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干旱河谷地区形成的。
在这个地区,人们利用河流的水源建立了灌溉系统,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业文明。
类似地,古中国的黄河文明也是在黄河的灌溉下孕育而生。
5.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形,还影响了人类社会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贸易。
位于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它位于富饶的两河流域地区。
地理与人类文明发展
地理与人类文明发展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地理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定居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平原、河流和海湾等自然条件使人类更容易建立起定居点,并发展农业和渔业,从而满足食物需求。
例如,尼罗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和稳定的水源,为古埃及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类似地,黄河流域的灌溉系统为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不同地理环境也对文明的形成和特点产生了巨大影响。
地形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路径迥异。
例如,山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往往形成了封闭的文明,如印加帝国。
而沿海地区则容易形成开放的文明,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贸易。
气候也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资源分配。
例如,寒冷的气候和短暂的农作物种植季节限制了北欧国家的农业发展,而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则有利于热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和经济繁荣。
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交通和通信方式。
地理条件中的山脉、河流和海洋都对交通运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挑战。
这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例如,欧亚大陆上的喜马拉雅山脉造成了中亚与南亚之间的交通障碍,限制了两个地区的联系。
地理环境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有时甚至导致文明的衰退和消亡。
例如,古代著名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传说中,战胜了自然灾害的文明最终被巨大的海啸夷为平地。
人类通过适应地理环境的方式创造了各种工具、技术和制度,进而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例如,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实现了大规模粮食生产,从而支撑起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
总之,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本文将从地形、气候和水文三个方面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与演进。
地形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方式。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形条件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
例如,位于河流两岸的河谷地带,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农业发展。
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和中国的黄河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崛起的。
而山地地形则对人类的居住和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也促使人们发展出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方式,如梯田农耕和山地畜牧。
地形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地区的文明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的差异。
例如,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和热带雨林的生长,这些地区的文明往往以农业为基础,如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而位于高纬度的寒带和温带地区气候寒冷,适宜畜牧和渔业发展,这些地区的文明则以畜牧和渔业为主,如北欧的维京文明和东亚的渔耕文明。
气候条件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的差异。
水文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交通便利,促进了农业、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例如,尼罗河、长江和亚马逊河等著名河流孕育了古代文明的兴起,而地中海和印度洋等海洋则成为了古代文明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然而,水资源的匮乏也会限制人类社会的发展。
例如,位于沙漠地区的文明往往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需要依靠人工灌溉和节约用水的方式来维持生活和农业生产。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塑造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塑造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实现的。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方面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塑造。
首先,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中国古代,腹地广阔的平原地区适宜农业生产,人口众多,农耕文明得以繁荣。
而山地地区由于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人们则更多从事畜牧、狩猎等生活方式。
此外,地形地貌也影响了国家政权的形成与变迁。
比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提供了自然防线,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而海洋环境则催生了渔业、航海活动,推动了海洋国家的崛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其次,气候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寒冷地区,人们需要通过温暖工具和农作物选择来适应严寒的气候,同时也培养了勇敢坚强的个性。
而炎热潮湿的气候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更依赖农业,社会形态也更加稳定。
此外,气候条件还对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产生影响,如欧洲人对准时的要求和东方文化中的“随和”态度。
另外,资源分布也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方面。
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
有资源的地区常常成为发源地,形成了贸易和交流的中心。
例如,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资源的分布也带来了地缘政治的竞争和冲突。
例如,南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和岛屿争端,展示了地理环境与政治之间的纠葛。
资源的分布也影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形成。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人类通过适应地理环境的方式,创造出了各种城市、农田、运输和居住设施等,来改造和利用地球资源。
同时,这些人为的干预和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环境本身。
【地理】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系
【地理】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系引言地球物理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球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
这些物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与地球物理环境密切相关的,而地球物理环境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从地球物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物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如何保护地球物理环境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系。
地球物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气候与人类文明地球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包括太阳的辐射、地球的自转、海洋的循环以及陆地的地形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
例如,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这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不利,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地形与人类文明地球的地形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居住和交通具有直接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通常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不适宜农业发展,但却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发展水利资源和发电等;而平原地带则适宜农业生产,交通便利,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水资源与人类文明地球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资源不仅支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用水,还为农业、工业和能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缺的问题,这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球物理环境的改变工业化对地球物理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物理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工业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污染,破坏了地球物理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也导致了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剧了地球物理环境的恶化。
城市化对地球物理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也对地球物理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历史地理与人类文明的演变
历史地理与人类文明的演变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时代,而地理环境一直在塑造着人类的文明。
历史地理与人类文明的演变息息相关,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地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历史地理如何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社会。
一、地理对人类迁徙和定居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迁徙和定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中,人类受限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他们迁徙至适合居住和生存的地区,例如临近水源的地方或气候温和的地带。
地理因素决定了人类的居住和生存方式,从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对农业的影响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而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源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例如,位于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因拥有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河流而成为了人类农业的发源地,从而催生了古代文明的兴起。
而在亚马逊雨林地区,丰富的降雨量和土壤造就了独特的农业文化。
三、地理对交通与贸易的影响地理条件对人类的交通与贸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地理形势的不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交流和贸易程度。
地理上的障碍物,如山脉、河流和海洋,可以限制人类的交通和贸易活动。
然而,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如河流交汇处和自然港口,有利于交通与贸易的发展。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地理条件对贸易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的例证。
四、地理对文化与社会的塑造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
例如,在高山地区,人们发展了独特的山地文化和生活方式。
而海洋沿岸地区的居民则以渔业为生,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同时,地理环境还影响着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
例如,平原地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人民更容易聚居在这些地方,形成大规模的定居社会。
五、地理对政治与战争的影响地理条件在政治和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因素决定了国界的形成和扩张。
山脉、河流和海洋形成了天然的边界,制约了国家的扩张和领土的争夺。
地理环境还影响到战略和军事部署,例如,在古代中国,长城的建设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人文地理: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文地理: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引言1.1 概述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的重要条件和影响因素。
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地理环境的要求,并通过与之相互作用实现了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分析地理环境对于文明形成、演进以及对地球上特定区域文明产生塑造作用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的案例分析、文化地理与现代社会、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研究目标;接着,重点阐述地理环境对于文明形成和演进所起到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探讨文明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然后,在案例分析部分将以尼罗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黄河流域与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次大陆和恒河流域与印度文明为例,具体探讨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接着,在文化地理与现代社会部分将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一体化问题、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变迁以及多元文化交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阐述现代社会中地理环境对于文化演变和传播的作用;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各章节主要观点,强调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基于研究结果得出的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来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通过对历史上各个重要区域对比和现代社会情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文明形成与演进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趣的相互影响关系。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并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2. 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1 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文明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地理条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
气候、水源和土壤质量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在某个地区居住、耕种和养殖。
人类文明重心的转移:人类历史上几次文明重心的形成及转移
名词, 最初是指 “ 对知识进步、 技术进步、 道德进步和社会 进
步 的 一种 朦 胧 向往 , 也就 是 所 谓 ‘ 启蒙 思想 ”’ 。 在 随 后 的使 用
中, 文明的含义由指个人的行为而逐渐具有 了社会 的意义, 用 地域划分的话, 主 要有东亚文 明中心、 南亚文明中心、 西亚北
来 指 社会 的进 步 过 程 、 状态 以及发 展 的趋 势 。 非 文 明 中心和 欧 洲 文 明 中心 。 在 上 述 四大 文 明中心 , 不 同 时代 尽 管 中外 学 者 对 文 明 的定 义 各 不相 同 , 但 多 数 学 者 比较 又 活 跃 着 不 同的 文 明 。 东 亚文 明中心 以中 华文 明为 核 心 , 辐 射 认可 根据 法 国著名 史学 家布 罗 代尔 的定义 , 即文 明应 该 包 括 物 周边的东北亚和东南亚地 区, 中华文 明虽然形成时区的文明发展有其各 自内在的逻辑, 不同文明之 间也没有 高低优 劣
之 分。 随着一些非西方民族和文明的复兴, 世界文明发展的天平必将发 生偏转, 文明的发 展方向既会有 普 世性和统一性 , 也会有特殊性 和多 样 性。 与国际格局 的多极化发 展 同步的, 必然会是世界文明发展
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 、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发展 , 一些古老的帝国式微 , 古文明也随之
消弱或灭亡, 地中海大西洋区域的欧洲文明异军突起 , 虽然彼时中华文明也 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 已经在走下坡路 。 到1 9 世 纪, 欧洲国家内部冲突加剧, 新生国家美国, 凭借 内外部优势条件 , 独 树一 帜, 成 为新的大国, 并逐步引领和主导世界文明潮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成功将世 界文明的重心由大西洋东岸转移到大西洋西岸, 取得相对于世界其他 国家的绝对优势, 成为2 0
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变迁
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变迁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地理变迁密不可分。
地理环境的改变,如气候、地貌、资源分布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变迁之间的关系。
首先,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人类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或海岸线附近。
这是因为水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例如,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尼罗河的滋养,而古希腊文明的繁荣则与地中海的地理优势密不可分。
地理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如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与沿海地区的渔民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其次,地理变迁对人类文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不断改变着地理环境,从而影响到人类的居住地和生产方式。
例如,冰河时期的到来迫使人类从寒冷的北方逃离,向南方寻找更适宜的生存条件。
这种迁徙过程促使了人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各种文明的交汇地带。
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连接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文明的繁荣。
此外,地理变迁还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注重个人的勇武和独立精神,而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则更加注重稳定和团结。
这种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可以从宗教、艺术、风俗等方面得到体现。
例如,西藏的宗教信仰深受高山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宗教文化。
最后,地理变迁也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创新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限制逐渐减少,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探索和创造。
例如,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这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更好地融合和交流。
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土壤肥沃度、资源分布等人文条件。
这些环境因素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明的发展,并分析几个具体的案例。
一、地理环境与农业文明地理环境对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气候和水文条件影响着农业的产量和发展。
例如,气温适宜、降雨充沛的地区适合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生长茁壮,农民收成丰收,从而促进了农业文明的繁荣。
而干旱和缺水的地区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贫困。
其次,土壤肥沃度也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
肥沃的土壤能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从而促进了粮食的生产和人口的增长。
例如,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与土壤肥沃和水文条件密不可分。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农业得以迅速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
由于大部分中国人主要以农业为生,农业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反,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由于干旱气候和贫瘠的土壤,农业发展困难,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粮食短缺和贫困问题。
二、地理环境与城市文明地理环境也对城市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地形条件和资源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位置和发展。
一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如河流交汇处、港口等,往往成为商业和交通的中心,吸引了人们的聚居和交流。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例如,古代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尼罗河的存在密不可分。
尼罗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埃及出现了庞大的城市,如吉萨、底比斯等,这些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埃及文明因此得以繁荣发展。
相反,缺少水源和肥沃土地的地区,城市文明往往无法长久持续。
三、地理环境与文化交流地理环境也为文明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条件。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交通和通讯,进而决定了文化联系的频繁程度。
高考地理气候变迁与人类文明
高考地理气候变迁与人类文明气候变迁是地球上长期存在的一个自然现象,不仅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也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考地理中的气候变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一、气候变迁对人类的生活与聚居产生影响气候变迁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包括农业、教育、交通等方面。
在气候适宜的地区,人们可以从事各种农业活动,获得丰富的农产品,从而满足日常所需。
而在干旱或寒冷的地区,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旱灾等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使人们丧失安全感。
聚居地的选择也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
在气候温暖、水源充足的地区,人们更容易选择居住,形成繁荣的城市。
相反,气候严寒或干燥的地区,人口稀少,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因此,气候变迁直接影响了人类的聚居地选择、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口迁移。
二、气候变迁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气候变迁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农业、渔业、能源等领域。
1. 农业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而气候变迁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变化,种植时间和农业管理措施需要相应调整。
同时,气候变化还带来了病虫害的风险增加,农作物受灾程度加剧。
这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渔业气候变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洋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
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也给渔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渔民们需要适应这些变化,调整捕鱼方式和渔业资源管理策略。
3. 能源气候变迁对能源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人类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也日益加深。
然而,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
因此,人类需要加快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三、人类对气候变迁的影响与自然气候变迁相比,人类活动对气候变迁的影响显得更加明显。
历史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迁移与文明交流的影响
历史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迁移与文明交流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的迁徙与文明交流是一个跨越数千年的宏观主题。
而环境变化则是推动和影响这一主题的根本因素之一。
随着历史地理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迁移的路径和目的地也随之改变,从而对文明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人类迁徙始于远古时代,当时的人类主要栖居在非洲大陆。
然而,由于气候变迁和地理环境的演化,人类开始向其他地区迁徙。
这种迁徙对文明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冰河期时期的寒冷气候使得欧亚大陆之间的陆地连接,人类得以通过步行从亚洲大陆迁移到了欧洲。
这种迁徙促进了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为后来的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气候的变暖,冰川开始融化,新的地理环境变化出现,推动了人类再次迁徙。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探索其他大洲。
例如,随着冰川的消融和季风气候的形成,人类开始史前时代的波利尼西亚航海,通过海洋迁徙来到了大洋洲和太平洋地区,开启了太平洋岛屿的定居和文明发展。
地理环境的演化不仅影响了人类的迁徙路径,还影响了人类的目的地选择。
例如,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使得人类迁徙的区域有着巨大差异。
一方面,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鼓励了人类向那些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迁徙,如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这些地区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另一方面,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贫瘠的土地则迫使人类向其他地区迁徙,寻求更适合居住的环境。
例如,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化促使了人类向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迁徙,进而推动了古代埃及和希腊的文明交流和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变化还直接影响迁徙过程中的文明交流。
在迁徙过程中,人类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技术,还与其他部落和文明进行接触与交流。
例如,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入欧洲,而欧洲通过带去香料、酒等产品回报,进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
总之,历史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迁徙与文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远古时期的非洲大陆到后来的亚欧大陆之间的迁徙,从太平洋岛屿的探索到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迁徙,地球上各大洲的人类活动和文明交流都受到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推动和影响。
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什么转移
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什么转移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什么转移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发性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地中海文明虽然也很古老,但毕竟是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的衍生文明。
以后人类文明的中心在世界上多次转移,相继有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中国的农业文明。
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出现在西欧。
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什么会转移?这应当与世界各地的条件相关,或者说与各地人类的机遇有关。
也就是说,一个时代的文明中心的产生,都有与当时的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比其他地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生物领域的任何进化都是特定的条件造成的,这种特定的条件包括进化物种本身的特定条件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既特定的内部条件和特定的外部条件。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除了依赖人类已经具有的进化成果以外,都必须依赖大自然赋予的特定自然条件、特定自然资源。
跨越文明发展阶段的重大进步当然更需要依赖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特定组合。
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特定组合并非到处存在,并非为地球上全部人群所拥有。
某些人群遇到的这种特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特定组合,就是这些人群的特定发展机遇,使这些人群率先进步。
当这些率先进步的成果能够带动全人类进步的时候,这种机遇就变成了全人类的机遇。
这种机遇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分布,导致人类领先的文明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转移。
一、农业文明的产生最初的农业文明只发生在特定的地区和很小的范围内。
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在大河河水经常泛滥的地方发生,既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
在有些大河流域,河水经常泛滥阻止了树木生长。
那里没有森林覆盖(石器无法征服森林),又有水的滋润,河流冲积形成的土地土质松软,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用石器和树杈就能够耕种土地发展农业,就能够生产出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促成新的社会分工,一部分人从直接劳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统治和管理社会,创造文化。
大河流域的人们就这样率先创造出最古老的农业文明。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中诞生的。
在古代,人类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遇到的这种特定环境条件就是发展机遇。
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的交融与演变
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的交融与演变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球相互关系的学科,而人类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下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艺术等。
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它们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居住环境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例如,在高山地区,人们因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利,他们发展了独特的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如垂直耕作和楼台式建筑等。
又如在沿海地区,人们因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和海洋文化。
因此,地理环境成为塑造人类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人类文化对地理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类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带来了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通过观察和思考,人们逐渐揭示了地理环境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地理科学的知识体系。
比如古代的农业文明,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发现了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农田分布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的发现又进一步促进了农田的布局和农作物的种植,实现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的交融还表现在文化创作和表达中。
地理环境是人们进行创作和表达的重要背景和素材。
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常常以自然风景、地方特色为题材,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山水画中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崇拜,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和审美追求。
同样地,在音乐作品中也可以听到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如用音乐表达大海的广阔与宁静、河流的湍急与激情等。
总结起来,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地理环境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而人类文化又推动了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地理科学与人类文化的交融与演变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演变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演变的影响人类自古以来就被环境所包围,而地理环境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人类的文化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其中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地理条件包括资源分布、交通条件、居住环境等。
这些地理环境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人类文化的差异,塑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和社会制度。
首先,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例如,早在古代,位于河流附近的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
由于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泛滥灌溉带来的肥沃土地,这些文明得以发展繁荣。
而在寒冷的北欧地区,农业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地人更多地依靠渔猎和畜牧业为生。
这种地理环境对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的影响,形成了埃及人的农耕文明和北欧人的渔猎文化。
其次,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交通和通讯方式。
比如,在相对平坦的大陆地区,人们更容易建造道路与运河,便于交通和贸易。
而在山区、丘陵地带,人们则更多地采用山径、山道和藤梯等交通方式。
这种地理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区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例如,中国古代长城的建造从而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而欧洲的山脉则形成了多个独立的文化中心。
此外,地理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
古时的人类往往对自然界充满敬畏感和崇拜,地理环境中的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成为人们沉浸于宗教狂热的场所。
例如,印度的恒河被尊奉为圣河,寺庙和昆卡城等宗教建筑也根据地理条件而建造。
此外,地理环境还赋予了人们丰富的艺术创作灵感。
例如,中国山水画流派即源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川秀丽的景色成为画家们的创作题材,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然而,地理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时间的推移,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也会对人类的文化演变产生影响。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一些沿海城市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这种变化不仅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冲击,同时也催生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思潮和运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 、木材等变得不太重要 ;生物工程 文化一直处于震荡期 。直到现在 ,新旧文化 、东西方文化仍在激烈撞击
技术使气候 、土壤等对农业的分布影 着 ,它所带来的压力与动力 ,将是 21 世纪中国科学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
响减弱 。这些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原 第二 ,中国社会结构也在持续变革之中 。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环境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首先 ,在新 为科学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速度
的燃料 、原料中心出现了新的工业中 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 ,与欧美人相比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更
心 ,如英国的阿伯丁 ;其次 ,微电子 、激 适于现代科学研究 。这种重视整体性与随机性的思维方式 ,可能让 21
地改变了工业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大批德国科学家的涌入促使美国成为第五个中心 。
性 。核电工业 、超高压输电技术使钢
中国的整体科学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21 世纪中国
铁工业等重工业布局可以远离煤 、石 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 中国是否可能形成继美国之后的第六个科学中
油等矿藏的分布地 ;新材料工业使得 心 ? 让我们用汤浅先生的理论来预测一下 :第一 ,从 1919 年开始 ,中国
需要指出 ,从科学技术对文明的重要贡献看 ,人类文明中心实质上 也是科技中心 。从古代到近代 ,世界科学技术中心随着文明中心的转 移也发生了 5 次大转移 ,其转移路线和科学高潮期分别为 :四大文明古 国 (特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 (16 世纪以前) →意大利 (1540 年~1620 年) →英国 (1660 年~1750 年) →法国 (1760 年~1840 年) →德国 (1840 年~1910 年) →美国 (1920 年至今)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美国一直保 持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领先地位 。美国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首要大 本营 ,又是一些新兴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发祥地 。作为昭示当代和未来 科学发展前景的国家 ,美国被认为是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最大策源地 。
光 、航天工业都要求布局在环境优美 、 世纪众多的中国科学家成为“新学科之父”。一旦新学科群在中国形成
气候适宜的地方 ;再次 ,世界主要金融 规模 ,世界科学中心就会向中国转移 ;第五 ,继出国潮之后 ,大批留学人
中心如纽约 、东京 、伦敦也都是在发达 员已经开始回流到国内工作 。这批科学家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掌
的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而成 ;最后 ,世 握着最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 ,他们在国内的工作可能更有成效 。
界范围内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 、区域
综上所述 ,21 世纪的中国科学占尽天时 、地利 、人和 。中国无疑最
经济一体化也含有地理环境的因素 。 有可能成为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 。为此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科学发展
因此 ,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中心仍然 战略 ,提高科技与教育投入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深化体制改革 ,把最
停留在大西洋沿岸地区 。
好的希望变成最棒的现实 。 ]
★★
网络信息·自然
通过电阻率的高低 ,就可以判断地下 50 千米以上有没有岩浆存在 。如果有 ,那么这个岩浆的深度范围也可 以确定出来 ,测量到的数据将立即带回北京有关单位进行深入分析 ,如果这次测量到阿尔山火山群地下确有岩浆 囊存在 ,那么火山喷发的物质基础就有了 ,将会为今后的火山预测以及防震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6)
网络信息 ·自然
★★
科考人员在 7 天时间内连续对 7 个不同的地点进行测试 ,以了解阿尔山火山区的地下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仪是此次监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深仪器之一 ,能够利用地球对高空磁场的感应 ,测出 3 个方向的磁场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电场 ,然后推算出地下的电阻率 。(5)
壮大 。在那里人类以较少的劳动代价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 (天然果实 、 鱼 、野兽等) 。如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 及 、两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流域的古巴比伦 、印度河流域的古 印度和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 ,均是在自然环境相对优越 的河川平原区域出现的 ,四大文明古国以河川文明为其主要特征。
5 4
中学地理 教学参考 2003·9 月刊
人文地理博览
18 世纪至 19 世纪 ,德意志 、意大
当人类进入到 21 世纪 ,世界文明中心将出现多元化格局 ,其重心
利 、沙俄 、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建立了资 可能会移向亚太地区 。西欧 、北美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 、素质良好的
本主义制度且进行了产业革命 ,它们 利用农业资源和煤铁资源大力发展纺 织 、钢铁 、机械工业 ,工业布局在煤铁 集中的地区 。同时 ,它们还从其他殖 民地掠 夺 来 大 量 的 工 业 原 料 和 农 产 品 ,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到 19 世纪 70 年代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 时 ,工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煤 、铁 、石油 等 ,使自然资源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显 得十分重要 ,因而世界经济在资源相 对丰富的美 、德 、法 、英等国不断壮大 。 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美 、德先后 超过英国 。这样世界上形成了西欧 、 美国两大工业地带 : ①德国的鲁尔区 、 英国中部地区 、前苏联欧洲部分 ; ②美 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 。这两个工业 地带都濒临大西洋 ,利用廉价的海运 发展自由贸易 ,使得大西洋沿岸崛起 为新的世界文明中心 。
人类进入 14 世纪~15 世纪以后 ,地理位置对文明中心的影响尤 其明显 。中世纪以前 ,由于航海技术只能使海上贸易在地中海进行 , (帆船不能经常在大西洋或太平洋航行) ,地中海很长时间便成了世界 经济繁荣的中心 。处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 ,占据了地中海的中心 地理位置 ,从而使 15 世纪以前的意大利 ,几乎有 7 个世纪是世界的文 明中心 。但到了 15 世纪中叶 ,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了欧亚之间的陆桥 , 切断了欧洲经地中海与东方的贸易通道 ,地中海的交通意义和地位大 为降低 ,意大利的经济 、政治地位也急转直下 ,欧洲文明中心开始转移 。 加上此时的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 交换手段 ———黄金和白银 ,以及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 步 ,从而有了新航线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其中航行到非洲西海岸和 印度洋的船只大多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 ,这样 经济贸易中心则从意大利的威尼斯过渡到了塞维利亚和里斯本 。紧接 着欧洲内部商品交换频繁 ,经济发展 ,处于大西洋航线与北欧航线交叉 点上的尼德兰其经济受到刺激发展很快 ,到 16 世纪的上半叶 ,尼德兰 的北部诸省 (今荷兰 、比利时之地) 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力量比较雄厚 , 拥有 300 多个城市的“城市之国”,逐步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在 欧洲的重要地位 ,掌握着世界贸易的领导权 ,尤其在海上更处于绝对优 势 (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这时尼德兰的安特卫普 (今比利时境内) 、 阿姆斯特丹 (今荷兰境内) 成为当时的经贸中心 。这一时期世界文明中 心已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西部沿海地区 。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 ,近 400 年来 ,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发生 5 次 大转移的机制有 5 种 : ①文化的震荡 ; ②社会的变革 ; ③经济的快速增 长 ; ④新学科群的崛起 ; ⑤科学家的集体流动 。世界科学发展史有力地
二战后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世界 证明了这一理论 。17 世纪 ,文艺复兴促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
范围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传统 中心 ;之后 ,伴随工业革命的潮流 ,科学中心转移到英国 ;18 世纪 ,资产
型工业向高技术工业转化 ,出现了大 阶级大革命促使法国成为第三个中心 ; 19 世纪 ,德国成功地将科学与
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它的出现极大 经济结合起来 ,占据世界科学中心地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20 世纪初 ,
科技队伍发展高新技术 ,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经济会进一 步发展 ,它仍将是 21 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 ;与此同时 ,在亚洲的日本 、 “四小龙”、东盟各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这些国家和地区利用 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 ,加强经济合作 ,使经济维持在 8 % ~13 %的高速增长幅度 ,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因此 ,亚洲也可能会成 为 21 世纪的文明中心之一 。
来工业基础较好 、教育发达的地区 。 以来 ,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选择科学事业作为终身职业 。科学工
尽管此时的技术水平 、社会政治条件 作者人数大幅度增长 ,其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空前的 ;第三 ,中国经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重大 ,但地理 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可望持续到 21 世纪中后期 。高速增长的经济正在
般来说 ,气候湿润 、地形平坦 、水源和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和河流中
下游地区 ,是最早的人类文明中心形 成的极佳自然环境 。由于早期的人类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对地质 、地形 、 气候 、水文 、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的改
造作用十分微弱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亦比较低下 ,所以他们首先选择在平 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生存 、发展 、
随着欧洲列国对亚洲 、美洲等地资源掠夺的进一步加强 ,使海上贸 易的主航线从欧洲西部边缘转入大西洋 。而不列颠群岛正处于北欧 、 西欧到美洲和其他大陆的贸易通道上 ,英国的经济地位就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 ,使其从荒凉的岛国变成了繁荣的世界贸易中心 。与此同时 ,17 世纪以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又掀起了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资 源对文明中心的转移有着明显的作用 。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产业革 命要求有丰富的煤 、铁资源和农产品 ,而英国本身恰好拥有丰富的煤铁 资源 ,加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各种工业原料 ,以及拥有四面临海而方便 的水上运输 ,还有从对外殖民扩张 、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 ,并大 力发展对外贸易 ,使得英国的纺织 、煤炭 、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1890 年 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达 32 % ,煤铁产量 、棉花的消费量占 世界总量的 50 %。这样 ,英国成为农业世界的伟大中心 、工业世界的 “太阳”,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这样一来 ,世界文明中心就从欧 洲大陆西部移到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