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而成 ;最后 ,世 握着最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 ,他们在国内的工作可能更有成效 。
界范围内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 、区域
综上所述 ,21 世纪的中国科学占尽天时 、地利 、人和 。中国无疑最
经济一体化也含有地理环境的因素 。 有可能成为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 。为此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科学发展
5 4
中学地理 教学参考 2003·9 月刊
人文地理博览
18 世纪至 19 世纪 ,德意志 、意大
当人类进入到 21 世纪 ,世界文明中心将出现多元化格局 ,其重心
利 、沙俄 、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建立了资 可能会移向亚太地区 。西欧 、北美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 、素质良好的
本主义制度且进行了产业革命 ,它们 利用农业资源和煤铁资源大力发展纺 织 、钢铁 、机械工业 ,工业布局在煤铁 集中的地区 。同时 ,它们还从其他殖 民地掠 夺 来 大 量 的 工 业 原 料 和 农 产 品 ,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到 19 世纪 70 年代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 时 ,工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煤 、铁 、石油 等 ,使自然资源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显 得十分重要 ,因而世界经济在资源相 对丰富的美 、德 、法 、英等国不断壮大 。 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美 、德先后 超过英国 。这样世界上形成了西欧 、 美国两大工业地带 : ①德国的鲁尔区 、 英国中部地区 、前苏联欧洲部分 ; ②美 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 。这两个工业 地带都濒临大西洋 ,利用廉价的海运 发展自由贸易 ,使得大西洋沿岸崛起 为新的世界文明中心 。
需要指出 ,从科学技术对文明的重要贡献看 ,人类文明中心实质上 也是科技中心 。从古代到近代 ,世界科学技术中心随着文明中心的转 移也发生了 5 次大转移 ,其转移路线和科学高潮期分别为 :四大文明古 国 (特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 (16 世纪以前) →意大利 (1540 年~1620 年) →英国 (1660 年~1750 年) →法国 (1760 年~1840 年) →德国 (1840 年~1910 年) →美国 (1920 年至今)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美国一直保 持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领先地位 。美国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首要大 本营 ,又是一些新兴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发祥地 。作为昭示当代和未来 科学发展前景的国家 ,美国被认为是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最大策源地 。
科技队伍发展高新技术 ,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经济会进一 步发展 ,它仍将是 21 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 ;与此同时 ,在亚洲的日本 、 “四小龙”、东盟各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这些国家和地区利用 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 ,加强经济合作 ,使经济维持在 8 % ~13 %的高速增长幅度 ,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因此 ,亚洲也可能会成 为 21 世纪的文明中心之一 。
网络信息 ·自然
★★
科考人员在 7 天时间内连续对 7 个不同的地点进行测试 ,以了解阿尔山火山区的地下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仪是此次监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深仪器之一 ,能够利用地球对高空磁场的感应 ,测出 3 个方向的磁场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电场 ,然后推算出地下的电阻率 。(5)
壮大 。在那里人类以较少的劳动代价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 (天然果实 、 鱼 、野兽等) 。如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 及 、两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流域的古巴比伦 、印度河流域的古 印度和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 ,均是在自然环境相对优越 的河川平原区域出现的 ,四大文明古国以河川文明为其主要特征。
环境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首先 ,在新 为科学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速度
的燃料 、原料中心出现了新的工业中 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 ,与欧美人相比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更
心 ,如英国的阿伯丁 ;其次 ,微电子 、激 适于现代科学研究 。这种重视整体性与随机性的思维方式 ,可能让 21
钢铁 、木材等变得不太重要 ;生物工程 文化一直处于震荡期 。直到现在 ,新旧文化 、东西方文化仍在激烈撞击
技术使气候 、土壤等对农业的分布影 着 ,它所带来的压力与动力 ,将是 21 世纪中国科学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
响减弱 。这些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原 第二 ,中国社会结构也在持续变革之中 。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光 、航天工业都要求布局在环境优美 、 世纪众多的中国科学家成为“新学科之父”。一旦新学科群在中国形成
气候适宜的地方 ;再次 ,世界主要金融 规模 ,世界科学中心就会向中国转移 ;第五 ,继出国潮之后 ,大批留学人
中心如纽约 、东京 、伦敦也都是在发达 员已经开始回流到国内工作 。这批科学家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掌
在河川文明发展的同时 ,地中海沿岸相继萌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 锡尼文明 。因此 ,与河川文明相对应 ,这里的文明称作地中海文明 。地 中海沿岸地区与四大文明古国比较而言 ,水运条件略胜一筹 。于是欧 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利用廉价的地中海水运条件进行物质资源的交换 , 经济联系日趋频繁 ,人口增长很快 ,出现了一系列城市 。其中的古罗 马 、古希腊因其交通地理位置优势而成为经济贸易的中枢 ,从而形成了 古罗马 、古希腊等欧洲文明中心 。
人文地理博览
中学地理 教学参考 2003·9 月刊
53
地
理
环 境
□ 叶 岱
与
夫
︵广
人
东 省
类
惠 州
文
市 惠
明
州 学
中
院 地
心
理 系
的
转
5 1 6
移
0 1 5︶
自人类出现以来 ,地理环境对世 界文明中心的形成及其转移产生了重
大影响 。以地理环境对文明演进的影
响及“人 —地”关系的历史特征而论 , 人类社会经历了洞穴时代 、河川时代 、
般来说 ,气候湿润 、地形平坦 、水源和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和河流中
下游地区 ,是最早的人类文明中心形 成的极佳自然环境 。由于早期的人类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对地质 、地形 、 气候 、水文 、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的改
造作用十分微弱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亦比较低下 ,所以他们首先选择在平 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生存 、发展 、
土地时代 、资源时代和当今的信息时
代等 5 个历史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 ,对人类活动和世界文明中心转移 产生影 响 的 主 导 地 理 因 素 在 不 断 变
化 。纵观“人 —地”关系的历史进程 ,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地理环境的 重要性总体趋势在逐渐下降 。
在人类社会文明早期 ,自然地理 环境决定了人类文明中心的形成 。一
来工业基础较好 、教育发达的地区 。 以来 ,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选择科学事业作为终身职业 。科学工
尽管此时的技术水平 、社会政治条件 作者人数大幅度增长 ,其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空前的 ;第三 ,中国经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重大 ,但地理 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可望持续到 21 世纪中后期 。高速增长的经济正在
范围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传统 中心 ;之后 ,伴随工业革命的潮流 ,科学中心转移到英国 ;18 世纪 ,资产
型工业向高技术工业转化 ,出现了大 阶级大革命促使法国成为第三个中心 ; 19 世纪 ,德国成功地将科学与
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它的出现极大 经济结合起来 ,占据世界科学中心地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20 世纪初 ,
随着欧洲列国对亚洲 、美洲等地资源掠夺的进一步加强 ,使海上贸 易的主航线从欧洲西部边缘转入大西洋 。而不列颠群岛正处于北欧 、 西欧到美洲和其他大陆的贸易通道上 ,英国的经济地位就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 ,使其从荒凉的岛国变成了繁荣的世界贸易中心 。与此同时 ,17 世纪以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又掀起了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资 源对文明中心的转移有着明显的作用 。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产业革 命要求有丰富的煤 、铁资源和农产品 ,而英国本身恰好拥有丰富的煤铁 资源 ,加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各种工业原料 ,以及拥有四面临海而方便 的水上运输 ,还有从对外殖民扩张 、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 ,并大 力发展对外贸易 ,使得英国的纺织 、煤炭 、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1890 年 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达 32 % ,煤铁产量 、棉花的消费量占 世界总量的 50 %。这样 ,英国成为农业世界的伟大中心 、工业世界的 “太阳”,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这样一来 ,世界文明中心就从欧 洲大陆西部移到了英国 。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 ,近 400 年来 ,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发生 5 次 大转移的机制有 5 种 : ①文化的震荡 ; ②社会的变革 ; ③经济的快速增 长 ; ④新学科群的崛起 ; ⑤科学家的集体流动 。世界科学发展史有力地
二战后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世界 证明了这一理论 。17 世纪 ,文艺复兴促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
因此 ,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中心仍然 战略 ,提高科技与教育投入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深化体制改革 ,把最
停留在大西洋沿岸地区 。
好的希望变成最棒的现实 。 ]
★★
网络信息·自然
通过电阻率的高低 ,就可以判断地下 50 千米以上有没有岩浆存在 。如果有 ,那么这个岩浆的深度范围也可 以确定出来 ,测量到的数据将立即带回北京有关单位进行深入分析 ,如果这次测量到阿尔山火山群地下确有岩浆 囊存在 ,那么火山喷发的物质基础就有了 ,将会为今后的火山预测以及防震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6)
地改变了工业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大批德国科学家的涌入促使美国成为第五个中心 。
性 。核电工业 、超高压输电技术使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的整体科学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21 世纪中国
铁工业等重工业布局可以远离煤 、石 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 中国是否可能形成继美国之后的第六个科学中
油等矿藏的分布地 ;新材料工业使得 心 ? 让我们用汤浅先生的理论来预测一下 :第一 ,从 1919 年开始 ,中国
人类进入 14 世纪~15 世纪以后 ,地理位置对文明中心的影响尤 其明显 。中世纪以前 ,由于航海技术只能使海上贸易在地中海进行 , (帆船不能经常在大西洋或太平洋航行) ,地中海很长时间便成了世界 经济繁荣的中心 。处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 ,占据了地中海的中心 地理位置 ,从而使 15 世纪以前的意大利 ,几乎有 7 个世纪是世界的文 明中心 。但到了 15 世纪中叶 ,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了欧亚之间的陆桥 , 切断了欧洲经地中海与东方的贸易通道 ,地中海的交通意义和地位大 为降低 ,意大利的经济 、政治地位也急转直下 ,欧洲文明中心开始转移 。 加上此时的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 交换手段 ———黄金和白银 ,以及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 步 ,从而有了新航线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其中航行到非洲西海岸和 印度洋的船只大多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 ,这样 经济贸易中心则从意大利的威尼斯过渡到了塞维利亚和里斯本 。紧接 着欧洲内部商品交换频繁 ,经济发展 ,处于大西洋航线与北欧航线交叉 点上的尼德兰其经济受到刺激发展很快 ,到 16 世纪的上半叶 ,尼德兰 的北部诸省 (今荷兰 、比利时之地) 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力量比较雄厚 , 拥有 300 多个城市的“城市之国”,逐步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在 欧洲的重要地位 ,掌握着世界贸易的领导权 ,尤其在海上更处于绝对优 势 (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这时尼德兰的安特卫普 (今比利时境内) 、 阿姆斯特丹 (今荷兰境内) 成为当时的经贸中心 。这一时期世界文明中 心已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西部沿海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