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特性是什么情况
燃烧反应的类型与特征
燃烧反应的类型与特征燃烧(combustion)是指燃料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产生大量能量和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不同类型的燃烧反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燃烧反应的几种常见类型以及它们的特征。
一、明火燃烧明火燃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形式,也是最直观的燃烧形象。
明火燃烧的特征是有明显的火焰和火光,并伴有明确的热能释放。
明火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一定的活动性,如花柴等可燃物置于明火中所产生的燃烧现象。
明火燃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许多细节的化学反应。
燃料物质在明火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能和火焰,热能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明火燃烧的能量既可以用于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二、隐火燃烧隐火燃烧,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没有明显火焰和火光的情况下进行的燃烧反应。
隐火燃烧的典型例子是木炭的燃烧。
在没有外部燃烧源的情况下,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热能,但没有显著的火焰。
隐火燃烧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由于没有明显的火焰,隐火燃烧的热能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进行传输。
其次,隐火燃烧的温度相对较低,热能释放较为缓慢。
此外,隐火燃烧产生的烟雾相对较少,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
三、爆炸爆炸是一种剧烈而迅速的燃烧反应,其特征是产生巨大的声响、冲击波以及大量的热能和气体产物。
爆炸常常发生在可燃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情况下。
爆炸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源源不断的火花或脉冲能量作为引爆源。
当火花或脉冲能量达到一定的能量阈值时,反应迅速进行,生成大量的热能和气体产物,并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冲击波。
四、自燃自燃是指一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无需外部点火源而自动燃烧的现象。
自燃现象经常发生在易燃液体或固体,如某些油类、木材、碳等。
自燃反应的特征是无需外界燃烧源的直接点燃,而是由于物质自身的特性引起的。
一些物质具有较低的自燃温度,当遇到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时,可以自动发生反应,释放出热能。
生物质燃烧与气化的特性研究
生物质燃烧与气化的特性研究生物质是指来自植物、动物等生物的有机物质,如木材、稻草、秸秆、麻棕等。
生物质资源丰富,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研究生物质燃烧与气化的特性,对于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能源化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燃烧排放物的产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物质燃烧的特性生物质燃烧是指将生物质燃料在氧气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生物质燃烧的基本反应式为:生物质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生物质燃烧的特性主要包括:热值、燃烧过程、燃烧产物等。
(1)热值。
生物质燃料的热值是指燃烧单位质量生物质所释放出的能量,通常用单位重量(kg或g)的生物质所产生的热能(MJ/kg或kJ/g)表示。
生物质燃料的热值较低,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才能达到理论燃烧。
(2)燃烧过程。
生物质燃烧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燃烧空气比、燃料质量、燃料湿度等。
在不同的燃烧环境下,生物质燃料的燃烧速率和燃料消耗率也会发生变化。
(3)燃烧产物。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气态和固态产物,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燃烧产物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生物质燃烧产物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2. 生物质气化的特性生物质气化是指将生物质燃料在氧气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燃烧反应,生成气体燃料的过程。
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反应式为:生物质 + 气化剂→ 一氧化碳 + 氢气 + 二氧化碳 + 热能。
生物质气化的特性主要包括:气化产物、气化速率、产物热值等。
(1)气化产物。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其中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主要的可燃气体成分。
(2)气化速率。
生物质气化的速率受到气化温度、气化剂、燃料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生物质气化的速率较燃烧速率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气化。
(3)产物热值。
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燃料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以作为热能和动力能源的供应。
火灾具有的三大特性
火灾具有的三大特性火灾是指可燃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不受控制地燃烧,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物质财产的损失。
那么火灾具有哪些特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一、易燃性易燃性是指物质易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燃烧。
可以说,火灾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物质具有一定的易燃性。
常见的易燃物质包括乙醇、汽油、柴油、液化气等,其中液化气是最易燃的物质之一。
导致物质易燃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如乙醇、汽油等具有低沸点、低雷诺数等特点,容易挥发,形成浓度较高的可燃气体;2、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过高、火源接触等,会使物质燃点降低,容易燃烧;3、物质状态不稳定。
如某些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物质自燃或爆炸。
二、蔓延性火灾蔓延性是指火势向周边不受控制地扩大的趋势。
火势的蔓延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可燃物的密度、分布情况。
密度越大、分布越均匀,火灾蔓延越快;2、空气流通情况。
空气流通不畅,会导致火焰燃烧不充分,形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同时也加速了火势的蔓延;3、通风口、人员的逃生情况。
通风口或人员逃生不及时,会妨碍消防救援和灭火工作,加速火势的蔓延。
蔓延性是火灾最危险的特性之一,因为它往往导致火势无法控制,很难扑灭。
三、灾害性灾害性是指火灾对人类、物品造成的伤害程度和范围。
一场火灾可能不仅仅是平淡无奇的一起事故,而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它可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伤害。
火灾灾害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1、火源的大小、强度。
火源的大小和强度直接影响火势的蔓延速度和范围;2、周边环境的情况。
如人流量、障碍物等会影响人员逃生和消防救援的效果;3、建筑物的性质和结构。
建筑物的结构和制造材料会影响火源传播和扑灭的效果。
综上所述,火灾具有易燃性、蔓延性和灾害性三大特性。
每一次火灾的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做好火灾预防和应对工作。
2010年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火药燃烧的特性
(四)民⽤爆破器材和烟花爆⽵基本安全知识 1.⽕药燃烧的特性及炸药爆炸三特征 1)⽕药燃烧的特性主要有以下5个⽅⾯: (1)能量特征。
它是标志⽕药作功能⼒的参量,⼀般是指l kg⽕药燃烧时⽓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
它是标志⽕药能量释放的能⼒,主要取决于⽕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积。
燃烧速率与⽕药的组成和物理结构有关,此外还随初温和⼯作压⼒的升⾼⽽增⼤。
加⼊增速剂、嵌⼊⾦属丝或将⽕药制成多孔状,均可提⾼燃烧速率。
加⼊降速剂,可降低燃烧速率。
燃烧表⾯积主要取决于⽕药的⼏何形状、尺⼨和对表⾯积的处理情况。
(3)⼒学特性。
它是指⽕药要具有相应的强度,满⾜在⾼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和勤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的作⽤,以保证稳定燃烧。
(4)安定性。
它是指⽕药必须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为改善⽕药的安定性,⼀般在⽕药中加⼊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苯胺等。
(5)安全性。
由于⽕药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发⽣爆轰,所以要求在配⽅设计时必须考虑⽕药在⽣产、使⽤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2)炸药爆炸三特征 炸药的爆炸是⼀种化学过程,但与⼀般的化学反应过程相⽐,具有三⼤特征: (1)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在炸药的爆炸变化过程中,炸药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热的释放是爆炸变化过程的发⽣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爆炸变化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爆炸热(或爆热),⼀般常⽤炸药的爆热约在3 700~7 500 kJ/kg. (2)反应过程的⾼速度。
炸药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事先充分混合和接近,许多炸药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共存⼀个分⼦内,能够发⽣快速的逐层传递的化学反应,使爆炸过程以极快的速度进⾏,通常为每秒⼏百⽶或⼏千⽶。
(3)反应⽣成物必定含有⼤量的⽓态物质。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第一章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燃烧可从着火方式、持续燃烧形式、燃烧物形态、燃烧现象等不同角度做不同的分类。
掌握燃烧类型的有关常识,对于了解物质燃烧机理、火灾危险性的评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着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
可燃物的着火方式一般分为下列几类: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点燃是指从外部能源,诸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
这时就会在靠近引火源处引发火焰,然后依靠燃烧波传播到整个可燃混合物中,这种着火方式也习惯上称为引燃。
2.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成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掠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
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 1 )化学自燃。
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等;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
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
(2) 热自燃。
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生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
(二)爆炸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火灾具有四个特性
火灾具有四个特性火灾具有四个特性,包括点燃、燃烧、蔓延和扩散。
这些特性是形成火灾的基本原因和基础构成因素,了解这些特性对于预防火灾、应对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一、点燃点燃是火灾最基本的特性,指的是点燃物质的过程。
点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点燃,就是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自发点燃,如枯枝落叶、干草、油漆等易燃物质;另一种是人为点燃,就是通过外部火源引燃物质,如吸烟、火柴、打火机等。
点燃与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有直接关系。
易燃物质点燃的温度低,热值高,燃烧剧烈,火势一旦形成将难以控制。
因此,要尽量避免在易燃物品的存放区域或附近点燃火种。
二、燃烧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能量,释放热量和火焰。
燃烧有三个条件,即燃料、氧气和点燃源。
燃料的种类和状态对火灾的扩散和控制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燃料对氧气的需求不同,氧气充足时,易燃物质会燃烧得更强烈。
同时,物质状态的不同也影响燃烧的速度和强度,如液体和气体的燃烧速度一般比固体快。
针对不同燃料的燃烧特点,消防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灭火方式和技术,如干粉灭火器、灭火水枪、CO2灭火等。
三、蔓延蔓延是指火灾的热量燃烧后向四周扩散的过程。
火灾的蔓延受到有关介质、容器和环境的影响,如通风情况、建筑物结构、遮蔽物等。
有效的蔓延控制可以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消防安全设施的部署和日常维护、建筑物的防火墙和防烟措施、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等都有助于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
四、扩散扩散是指火灾愈演愈烈,热量不断增加,燃烧介质和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
同样,火灾扩散也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包括物质的燃烧特性、环境的状态、空气流动等因素。
当火灾扩散到一定程度时,便很难被控制,对人员财产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预防火灾扩散需要从源头入手,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
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场所的管理和维护都是预防火灾扩散的重要环节。
在火灾已经发生时,及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火势的扩散。
综上所述,了解火灾的四个基本特性对于有效预防和应对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在建筑领域,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么,什么是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它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简单来说,就是指材料在遭遇火灾时所表现出的燃烧特性。
这包括材料是否容易被点燃、燃烧的速度、产生的火焰大小、释放的热量、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多少等多个方面。
首先,材料是否容易被点燃是一个关键指标。
有些材料,如木材、纸张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明火点燃;而像金属、石材等则很难被点燃。
容易被点燃的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往往会成为火源,迅速蔓延火势。
燃烧速度也是衡量燃烧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些材料一旦燃烧起来,火势会迅速蔓延,如塑料制品;而有些材料燃烧速度较慢,如混凝土。
燃烧速度快的材料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热量,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火焰大小直接影响着火灾的破坏力。
大火苗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温度和更强的破坏力,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快速损坏。
热量的释放对于火灾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高热量的释放会使周围环境温度迅速升高,不仅会加剧火势,还会对人员逃生和消防救援造成极大的困难。
烟雾的产生是火灾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量的烟雾会降低能见度,妨碍人员逃生,同时烟雾中的有毒气体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有些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剧毒气体,如聚氨酯泡沫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氰化氢等有毒气体。
为了科学地评估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水平燃烧法等。
氧指数法是通过测定材料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来评估其燃烧性能。
氧指数越高,说明材料越难燃烧。
垂直燃烧法主要用于测试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观察材料在垂直状态下的燃烧行为,包括燃烧时间、燃烧长度等指标。
水平燃烧法则侧重于评估材料在水平方向上的燃烧特性,如燃烧速度等。
根据不同的燃烧性能,建筑材料通常被分为不同的等级。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通用版)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主要是通过燃烧以利用其热量,因此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源节约和安全。
一、液化石油气的燃烧1.燃烧的条件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发光、发热是物质燃烧的外观特征,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则是物质燃烧的本质。
燃烧必须具备下列3个条件。
(1)存在可燃物质凡能与空气中的氧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
如丙烷、丙烯、木柴、汽油、煤油等。
(2)存在助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质。
常见的助燃物质有:空气、氧气等。
(3)有能导致燃烧的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量都叫点火源。
点火源是物质发生燃烧的能量条件,没有点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3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便不能发生。
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可燃物或助燃物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
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其挥发出蒸气气体状态下进行的,由于可燃物的状态不同,其燃烧特点也不同。
可燃气体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条件所需的热量便能迅速燃烧,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烧光。
这是因为气体扩散能力强,分子之间距离大,容易与空气混合,造成了充分燃烧的条件。
液化石油气中的所有组分,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在空间传播迅速,所以非常容易燃烧,甚至能形成爆炸。
可燃液体的燃烧不是液体本身的燃烧,而是液体蒸发汽化与助燃物(空气中的氧)在火源作用下的燃烧,而燃烧又加速了液体汽化,使燃烧得以扩展。
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
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生物质气化气是指将生物质原料(matèriel ligno-cellulosique)通过热力学反应(mécanisme thermo-chimique)转化而成的气体燃料.生物质气化气可以用于发电,制热和生产燃气等方面.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是指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质气化气所展现的燃烧特性,如火焰温度、燃烧效率、排放物污染等方面的表现.本文将从生物质气化气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和燃烧机制、燃烧特性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生物质气化气燃烧性能的相关问题.一、生物质气化气的物理性质生物质气化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CH4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比热容,粘度、密度、热导率、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等物理性质.其中,CO2的比热容比气体中其他成分大很多,因此CO2的存在会引起火焰温度的下降.而CO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对于燃烧反应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CO2的密度相对较大,通常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通过管道输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气体输送的压力条件.二、生物质气化气的化学反应和燃烧机制生物质气化气反应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热化学过程.其反应机制与生物质的物理结构、含水率、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在气化过程中,生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气态,同时释放出CO2和H2O.剩余的碳和氢则结合成CO和H2.在气化过程中,生物质还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被氧化成含氧物质,如CO和醇,可进一步分解成CO和H2.生物质气化生成的气体可以通过气化反应、氧化反应和燃烧反应,进一步转化成燃料气.燃料气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CH4,其中CO和H2是可以被进一步氧化成CO2和H2O的.在燃烧中,热能跟化学能的改变是相互作用的,燃烧反应所释放的热能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和燃料气中的其他化学能的总和.三、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特性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型燃气轮机、工业锅炉、热风炉、窑炉和其他一些燃料应用领域.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温度取决于其成分,一般在1000℃到1200℃之间.与传统的燃料相比,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反应速率较慢,需要较高的天然气或石油气作为反应催化剂才能完成燃烧过程.燃烧过程中,生物质气化气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dioxide等污染物质.其中,一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此外,燃烧后的氧化物会进入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于生物质气化气的应用,要选择合适的燃烧设备和合适的控制方法,以保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最小化.四、生物质气化气的应用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非常适合于小型锅炉、微型燃气轮机等应用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质气化气需要通过压缩机和管道等设备进行输送,以便应用于不同的燃烧设备中.生物质气化气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成本,减少燃料排放,而且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总之,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性能是指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质气化气所展现的燃烧特性.燃烧性能对于生物质气化气的应用范畴和效率至关重要.为了在应用中取得最佳的效益,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燃烧设备和控制方法.同时,要加强对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机理和化学反应的研究,以提高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污染排放.。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 m/s(管径25.4mm)
气体名称 最大火焰 可燃气体在空气 传播速度 中的含量/% 气体名称 最大火焰 可燃气体在空 传播速度 气中的含量/%
氢 一氧化碳 甲烷 乙烷 丙烷
4.83 1.25 0.67 0.85 0.82
38.5 45 9.8 6.5 4.6
乙炔和氯气的反应:C2H2+Cl2 还原剂
2HCl+2C
2)自燃点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阅读教材26页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压力、浓度、催化剂、化学结构等
反应当量浓度时,自燃点最低;
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
容器的影响:形状、大小、材质等; 添加剂的影响:活性催化剂使自燃点降低,钝化催化剂使
自燃点升高; 固体物质的粉碎程度:分散度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氧气(或其他 助燃气体)的浓度。
加热
加热
所以闭杯法闪点测定值一般 哪个闪点更低一些? 要比开杯法低几度。 影响闪点测定的因素?
闪点的测定
影响闪点测定的因素?
点火源的大小及与液面的距离 加热速率 适用的均匀程度 试样的纯度 测试容器 大气压力
阅读教材 23页内容
闪点的意义——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P88-90
闪点是物质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指标,也是 其挥发性指标。 闪点越低,越容易挥发,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性差。
几种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
几种物质的闪点:乙醚-45℃,苯-11℃,丙酮-10℃,乙醇12℃,醋酸38 ℃
在缺少闪点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燃点来表征物质的火险。
3、自燃和自燃点——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P88-90
自燃
可燃物质在在助燃气体中,在外界无明火直接作用的条件 下,由于受热或自行发热,引燃并持续燃烧的现象。
织物的燃烧特性
织物的燃烧特性小的为纬向。
(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方向为经向,不起毛圈者为纬向。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中经向方向。
(11)、若织品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12)、纱罗织品,有扭绞的纱的方向为经向,无扭绞的纱的方向为纬向。
(13)、在不同原料的交织物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品,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绵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线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
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品种也很多,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品的具体情况来定。
3、面料的正反面区别(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品和配色花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面料:单面起毛的面料,起毛绒的一面为正面。
双面起毛的面料,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5)、观察织品的布边,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6)、双层、多层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肯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毛巾织物: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9)、印花织物:花型清晰,色泽较鲜艳的一面为正面。
(10)、整片的织物:除出口产品以外,凡粘贴有说明书(商标)和盖有出厂检验章的一般为反面。
多数织物,其正面反面有明显的区(40+35)X2.54=190.5 这样就知道是190T的春亚纺了.。
LNG介绍
LNG介绍目录一. LNG的基本性质一. LNG的基本性质2. 典型的LNG组成一. LNG的基本性质一. LNG的基本性质4. LNG的安全特性1)燃烧特性燃烧范围:5%~15%,即体积分数低于5%和高于15%都不会燃烧;自燃温度: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达到某一温度后,能够自动点燃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温度。
甲烷性质比较稳定,在大气压力条件下,纯甲烷的平均自燃温度为650°C。
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自燃温度较高,LNG的自燃温度随着组份的变化而变化。
燃烧速度:是火焰在空气-燃气的混合物中的传递速度。
天然气的燃烧速度较低,其最高燃烧速度只有0.3m/s。
一. LNG的基本性质2)低温特性隔热保冷:LNG系统的保冷隔热材料应满足导热系数低,密度低,吸湿率和吸水率小,抗冻性强,并在低温下不开裂,耐火性好,无气味,不易霉烂,对人体无害,机械强度高,经久耐用,价格低廉,方便施工等。
蒸发特性:LNG作为沸腾液体储存在绝热储罐中,外界任何传入的热量都会引起一定量液体蒸发成气体,这就是蒸发气(BOG)。
标准状况下蒸发气密度是空气60%。
当LNG压力降到沸点压力以下时,将有一定量的液体蒸发成为气体,同时液体温度也随之降低到其在该压力下的沸点,这就是LNG闪蒸。
由于压力/温度变化引起的LNG蒸发产生的蒸发气处理是液化天然气储存运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 LNG的基本性质泄露特性:LNG泄漏到地面,起初迅速蒸发,当热量平衡后便降到某一固定的蒸发速度。
当LNG泄漏到水中会产生强烈的对流传热,在一定的面积内蒸发速度保持不变,随着LNG流动泄漏面积逐渐增大,直到气体蒸发量等于漏出液体所能产生的气体量为止。
泄漏的LNG以喷射形式进入大气,同时进行膨胀和蒸发,与空气进行剧烈的混合。
储存特性:分层:LNG是多组分混合物,因温度和组分的变化引起密度变化,液体密度的差异使储罐内的LNG发生分层。
一. LNG的基本性质翻滚:若LNG已经分层,上层液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消耗于液体表面蒸发所需的潜能,其余热量使上层液体温度升高。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保温材料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指的是在受到外部热源作用时,材料自身燃烧的特性,包括燃烧速度、燃烧温度、烟气产生量等指标。
因此,对于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与其材料成分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有机保温材料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其燃烧性能较差,燃烧速度快,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而对于无机保温材料来说,由于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等无机物质,其燃烧性能相对较好,燃烧速度慢,产生的烟气相对较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其次,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与其结构和密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大的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燃烧速度较慢,烟气产生量较少,能够有效延缓火灾蔓延的速度,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而结构松散、孔隙率较大的保温材料燃烧时容易产生火焰蔓延和大量烟雾,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此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还与其表面涂层的阻燃性能有关。
采用阻燃涂料对保温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减缓燃烧速度,降低烟气产生量,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综上所述,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是建筑材料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在选择和应用保温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燃烧性能,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保温材料,并且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加强防火措施,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燃烧的本质、特征、条件及应用
燃烧学
• 2.窒息法:通过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来 灭火。
• 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 用沙土、水泥、湿麻袋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 密闭起火建筑、设备等; • 把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到发生火灾的容器、 设备。
燃烧学
• 3.冷却法:用水等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当其低于
可燃物的燃点时,燃烧停止。
•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它可
以销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形成稳定分子或低 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终止。
燃烧学
• 轰然:是指在建筑内部突发性地引起全面燃烧的 现象。
• 回燃:是指在封闭空间发生燃烧,氧气消耗到一 定程度,燃烧停止,但环境温度较高,此时通风 来防火和灭火?
• 防火方法:防火最根本的原理是防止燃烧条 件的形成。
• 1.控制可燃物
➢ 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 ➢ 对工厂易产生可燃气体的地方,可采取通风; ➢ 在森林中采用防火隔离林等
燃烧学
• 2.隔绝空气
➢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 ➢ 对有异常危险的,要充入惰性介质保护; ➢ 隔绝空气储存某些物质等。
• 3.消除点火源
➢ 在易产生可燃性气体场所,应采用防爆电器; ➢ 禁止一切火种等。
燃烧学
• 4.设置防火间距
➢ 防止火灾相邻建筑物之间蔓延; ➢ 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条件; ➢ 减少火灾建筑对邻近建筑的热辐射和烟气影响。
燃烧学
•灭火方法:灭火的根本原理是破坏已形成的 燃烧条件。
• 1.隔离法: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 • 将火源附近可燃物移走; • 关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管道阀门。
火灾具有的三个特性
火灾具有的三个特性火灾具有的三个特性是燃烧、传播、爆炸。
燃烧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与氧气结合进而释放出大量热能的化学过程。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烟雾和毒气,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氧气、可燃物和点燃源。
如果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那么燃烧就会自发的发生。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使用火源进行加热、烹饪、烘干等活动,如果不注意安全措施或使用不当就可能引起火灾。
传播是指火灾的传递过程。
火灾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失控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火灾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辐射和对流传播,另一种是接触传播。
其中辐射和对流传播主要是靠火焰、炽热物体或气体燃烧产生的辐射和热浪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速度很快,很难控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而接触传播则是指火灾的燃烧物体直接接触到其他物体,通过燃烧物体所释放的热量将其他物体点燃。
火灾的扩散会因为建筑物、风速、温湿度、燃烧物质和救援措施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不同情况的火灾需要制定不同的救援计划和措施。
爆炸是指在火灾过程中,由于能量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出现了突然而猛烈的爆炸现象。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如果燃烧物质过于浓密或密闭空间中氧气不足的话,就会形成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引发爆炸。
爆炸可以分为气体爆炸和物质爆炸两种。
气体爆炸是指气体或液体蒸气和空气混合后在一个容器内或周围的空气中遇到引燃源而发生的爆炸现象,如瓦斯爆炸。
而物质爆炸则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使得物质发生不正常的爆炸。
爆炸具有范围大、破坏力强等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总的来说,火灾具有的三个特性都是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火灾的发生。
在使用明火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买家用火灾消防产品并且不要在一些禁火的地区使火源;在使用家电和电线时一定要注意电线是否损坏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防止电线火灾的发生。
丙烷的燃烧特性和热力学性质
丙烷的燃烧特性和热力学性质丙烷是一种常见的烷烃类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燃料、制备乙烯、合成乙二醇等。
丙烷的热力学性质和燃烧特性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丙烷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
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由三个碳原子和八个氢原子组成,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丙烷在常温下是非常稳定的,需要高温才能使其分解。
它是一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或高温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接着,我们来讨论一下丙烷的燃烧特性。
丙烷的燃烧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完全燃烧的反应式为C3H8+5O2→3CO2+4H2O,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碳黑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会造成影响。
丙烷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用燃烧热来描述,燃烧热是指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单位质量的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对于工业生产和燃料选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丙烷的燃烧热为-2220.1kJ/mol,在所有能源类物质中属于高含量的。
除了燃烧特性以外,丙烷的另一个重要的热力学性质是熵。
熵是一个描述热力学过程中无序度的物理量,单位为焦耳/(开尔文·摩尔)。
一般来说,物质在低温时熵较低,在高温时熵较高。
在宏观上,熵增原理为自然界中所有物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即熵在任何自然过程中都不会减小,反而会增加。
对于丙烷这类能源类物质,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热力学过程,因此熵的变化对于工业生产具有关键的意义。
丙烷经过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反应就是一个热力学过程,它在反应过程中的熵变可以用来描述这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转化。
丙烷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丙烷的高燃烧热和低排放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可以用于替代高排放的传统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丙烷的化学性质使得它能够被用作一种重要的原料,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有用的化合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分子材料灭火注意什么
高分子材料灭火注意什么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耐热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高分子材料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凶猛且难以扑救。
因此,在高分子材料使用中,灭火措施尤为重要。
一、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燃烧特性了解高分子材料燃烧的特性是灭火的基础。
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常伴随有明亮的火焰、大量的黑烟以及有毒气体的释放。
此外,火焰带有明显的抽吸效应,使燃烧端面向周围迅速扩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灭火人员制定相应的灭火策略。
二、选择适用的灭火剂高分子材料的灭火剂应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灭火效果,能迅速将火源温度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2)具有较好的扑灭性能,能有效地吸收燃烧产物,防止火势扩大;3)无腐蚀性和污染性,避免损坏材料和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高分子材料燃烧的特性,适用的灭火剂可为:干粉灭火剂、半干性泡沫灭火剂和超细水雾灭火系统等。
三、灭火战术的制定遇到高分子材料火灾,灭火战术的制定尤为重要。
首先,要通过火灾现场的勘察和分析,确定火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评估火势大小,为灭火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根据火势的大小和燃烧程度,选择合适的灭火手段进行扑救,如直接喷射灭火剂或采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
同时,要结合风向、火势和火焰形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以提高灭火效果。
四、注意灭火过程中的安全在灭火过程中,安全第一。
灭火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等。
同时,要注意火势的变化和火场的状况,随时调整灭火战术。
在灭火过程中,要根据火源的位置和形态,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确保灭火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周围的安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五、加强高分子材料的防火措施预防高分子材料火灾的最好方法是加强防火措施。
首先,要对高分子材料的储存、搬运和使用进行规范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
其次,要定期检查高分子材料的防火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的特性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的特性
度时的这一段时期。 缓燃期开始时,虽然气缸内已形成燃烧产物,但仍有大 量混合气正在燃烧。在缓燃期的初期,喷油过程可能仍 未结束,因此缓燃期中燃烧过程仍以相当高的速度进行, 并放出大量热量,使气体温度升高到最大值。但由于是 在气缸容积加速增大的 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气缸内 气体压力迅速下降。 第Ⅳ阶段-后燃期,指从缓 燃期终点到燃油基本烧完
2015年09月03日
潍坊华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的特性
均的混合气浓度随负荷变化而变化,这种负荷调节方式 被称为“质调节”。这与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方式大不相 同。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划分为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 后燃期四个阶段。 第Ⅰ阶段-滞燃期,指柴油开始喷入气缸到着火开始这 一段时期。此阶段包括燃油 的雾化、加热、蒸发、扩散 与空气混合等物理变化,以 及重分子的裂化、燃油的低 温氧化等化学变化,到混合
2015年09月03日
潍坊华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的特性
由于柴油的蒸发差,柴油机靠喷油器将柴油在高压下喷 入气缸,分散成数以百万计的细小油滴,这些油滴在气 缸内高温、高压的热空气中,经加热、蒸发、扩散、混 合和焰前反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准备,最后着火。由 于每次喷射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一般在缸内着火时喷射 过程尚未结束,故混合气形 成过程和燃烧是重叠进行的, 即:边喷油边燃烧。柴油机 是靠调节循环喷油量的多少 来调节负荷,而循环进气量 基本不变。因此,每循环平
2015年09月03日
潍坊华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的特性
(一般放热量达到循环总放热量的95%~97%时)的 这一段时期。 前一阶段燃烧中,燃料由喷注中心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受 到已燃废气的包围,使一部分燃料拖到后期燃烧,形成 后燃期。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特性,是分析柴油机有害排 放物形成特点和研究排放物 控制的基础。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1
危险化学品的消防主要需要注意两项:一是灭火;二是防泄漏。
① 危险物品: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贮存和保管过
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燃烧、爆
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而需要特别
防护的物品。
② 要研究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可燃(易燃)气体、
体的质量速度。 为了加快液体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可采用喷雾燃烧,
即通过喷嘴将液体喷成雾滴,从而扩大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油中掺水即乳化燃烧也行。
19
二.可燃液体
2.4 评价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
闪点、饱和蒸气压、爆炸极限,此外还有相对密度、流动扩散 性、沸点等。 ① 饱和蒸气压: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蒸发出来的分子数等于回到液
气、二氧化碳等。
7
一.可燃气体
1.3 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爆炸极限
④ 初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加,分子碰撞几率增多,危险
性越大,爆炸范围扩大。 ➢反例:CO随初始压力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压力对爆炸上限影响显著,对下限影响较小。压力降到 一定值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不能爆炸。
或酮类的易燃液体着火时,可
和羧酸类不是电介质,电阻率低,一般 用雾状水、干粉等灭火剂进行 没有带电能力,静电火灾危险性小。 施救;
(3)比水重又不溶于水23的液体
三.可燃固体
指遇火、受热、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 燃点在573K以下的称为易燃固体,573K以上的称为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27
三.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低的可燃液体,或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可燃液体的分 馏产物,讲义对流的方式加热里层液体,水便气汽 化产生大量的蒸汽,随着蒸汽压力的逐渐升高,达 到足以把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而向四周喷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的特性是什么情况
(一)完全燃烧
有机可燃气体燃烧,可燃气分子中所含的碳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氢全部氧化生成水,这样的过程称为完全燃烧。
可燃气发生完全燃烧所需的氧量称为理论氧量。
(二)燃烧热
燃烧热的数值是用热量计在常压下测得,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后冷却到18℃时所放出的热量。
其中,若把生成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在内,则称为高发热值;若不把生成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在内,则称为低发热值。
(三)燃烧温度
1.理论燃烧温度
理论燃烧温度是指可燃物与空气在绝热条件下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燃烧产物,使燃烧产物达到的最高燃烧温度。
某些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温度。
2.实际燃烧温度
可燃物燃烧的完全程度与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燃烧放出的热量也会有一部分散失于周围环境,燃烧产物实际达到的温度称为实际燃烧温度,也称火焰温度。
显然,实际燃烧温度不是固定的值,它受可燃物浓度和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
(四)燃烧速度
1.气体的燃烧速度
可燃气体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那样经过熔化、蒸发过程,而是在常温下就具备了气相的燃烧条件,所以燃烧速度较快。
可燃气体的组成、浓度、初温、燃烧形式和管道尺寸对燃烧速度有重要影响,分述如下:
(1)气体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简单的气体比组成复杂的气体燃烧速度快。
氢的组成最简单,热值也较高,所以燃烧速度快。
(2)可燃气体含量。
从理论上说,可燃气体含量为化学计算含量,混合气体的热值最大,燃烧温度最高,燃烧速度也最快。
可燃气体含量高于或低于此含量时,燃烧速度都会变慢。
(3)初温。
可燃混合气体的燃烧速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则燃烧速度越快。
化工生产中,各种工艺中可燃气体温度都很高,也就是说这些可燃气体的初始温度很高,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起火,就会在极短的瞬间因燃烧速度快而导致爆炸。
(4)燃烧形式。
由于气体分子问扩散速度比较慢,所以采取扩散燃烧形式的气体燃烧速度是比较慢的,它的速度取决于气体分子间的扩散速度。
(5)管道直径对火焰的传播速度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火焰传播速度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加而加快。
当管道直径增加到某个极限尺寸时,速度就不再增加。
同样,传播速度随着管道直径减小而减慢,当管径小到某种程度时,火焰在管道中就不能传播。
可燃气体火焰在25.4mm管道中的燃烧速度。
气体的压力和流动状态(如层流、紊流、湍流等)对燃烧速度有很大影响。
增高压力会使燃烧速度加快,处于紊流、湍流状态的气流会极大地提高燃烧速度。
2.液体的燃烧速度
液体的燃烧速度工业上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烧掉的液体质量来表示,叫作液体燃烧的质量速度;另一种是以单位时问内烧掉液层的高度来表示,叫作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
液体燃烧的初始阶段是蒸发,然后蒸气分解、氧化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它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所以液体的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它的蒸发速度。
易燃液体的燃烧速度高于可燃液体的燃烧速度。
易燃液体的燃烧速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1)初始温度对液体的燃烧速度有影响。
初温越高,燃烧速度越快。
(2)液体的含水量影响着燃烧速度。
通常不含水的液体比含水的液体燃烧速度快,对重质石油产品(如重油、润滑油等)着火初期的影响尤为显著。
(3)如果液体燃烧在罐内进行,其速度与罐直径、罐内液面高低有关。
一股来说,燃烧速度随贮罐直径的增加而加快。
贮罐内液面较高时,因上部空间较少,燃烧时火焰根部离液面较近,辐射传热较多,所以贮罐液面较高时比液面较低时的燃烧速度快。
(4)风对液面的燃烧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风速越高贮罐内液体的燃烧速度越快。
3.固体物质的燃烧速度
固体物质的燃烧速度一般小于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燃烧速度。
不同组成、不
同结构的固体物质,燃烧速度有很大差别,例如萘的衍生物,石蜡、三硫化磷、松香等固体物质,燃烧过程要经过熔化、蒸发、分解氧化、起火燃烧等几个阶段,一般速度较慢。
又如硝基化合物、硝化纤维及其制品等,因本身含有不稳
定的含氧基团,燃烧是分解式的,比较激烈,速度很快。
对于同种固体物质,
燃烧速度还和固体物质含水量、比表面积(表面积对体积的比值)有关,固体物
质的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