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 (1)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项目1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项目1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05cd2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e.png)
工程一汽车故障诊断根底学问一、教学目标1.汽车故障诊断流程确实定2.汽车故障的根本诊断和常规检查3.汽车故障诊断案例分析二、课时安排本工程共 3 个任务,安排 12 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工程的学习,让学生把握故障排解,故障排解流程概述,故障诊断流程。
四、教学难点1.A/T 车辆驱动系统的啮合噪音故障排解2.防止故障复发五、教学内容任务一汽车故障诊断流程确实定一、故障诊断要点①准确找出故障的病症。
进展故障诊②确定推想的故障缘由以便找出真正的故障缘由。
推想必需有规律和事实作依据,修理人员不行依靠没有规律支持的第六感觉,凭空想象造成故障的缘由。
问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格外重要的。
当修理人员对造成故障的缘由进展推想时,他必需检查那些支持他推想的所谓“事实”是否存在。
为了查找故障的真正缘由,必需依据以下循环过程,养成遵循各个项的缘由-效果关系的习惯:推想、验证,再推想,再验证。
二、故障诊断流程任务二汽车故障的根本诊断和常规检查1.修理人员在进展诊断性提问时必需记住什么2.关于诊断性提问修理人员应懂得些什么3.诊断性提问的各种状况二、再现病症1.通过路试确认病症2.汽车停顿后的再现法(1)检查诊断代码当故障代码被输出时,假设故障代码被显示出来,则应关注与该代码有关的病症以便使用再现法再现病症。
当正常代码被输出时,假设代码是正常的,则应留意诊断程序没有检测到的执行机构并用再现法再现病症。
(2)再现法修理人员依据产生顾客指出的病症的状况,通过使用确定的方法和手段使病症再现的方法。
三、推断病症是否是故障四、故障排解1.再现法(1)施加振动(2)加热或制冷(3)淋水(4)施加电气负荷2.诊断性检查(1)检查目的检查被识别出来的诊断代码与实际故障病症是否相符。
代码指示的故障系统可能与实际显示故障的系统不相符。
(2)检查方法(3)标准①假设显示一样的代码,可以推断故障发生在代码指示的系统中。
②假设显示的是与故障无关的代码,或者显示的是正常代码,则现在的故障是由其他缘由引起的。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88247b981c758f5f61f67af.png)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一体化教程》教案1主讲教师:任广文2015年5月5日2课题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教学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故障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汽车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规律。
3、掌握汽车故障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
4、认识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汽车常见故障现象。
2、能够熟练运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汽车故障。
3、能够认识和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3教学重点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教学难点汽车故障的产生原因及规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汽车构造及技术使用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出问题汽车在运行过程会有哪些常见故障?如何诊断故障?导入新课任务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一、汽车故障及特征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它包括汽车不能行驶,功能不正常或个别性能指标超出规定技术标准。
如发动机不能起动,动力不足等。
汽车的使用条件十分复杂,形成故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要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必须首先了解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在和外表的特征,并根据这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观察实物现场演示了解认识汽车故障现象。
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探究新知深化目标实物展示视频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仔细讲授些症状迅速找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虽然汽车故障症状错综复杂,但根据实践经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如表1-1所示。
二、汽车故障的分类汽车故障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
故障的类型和特点见表1-2所示。
三、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1、工作条件恶劣2、设计制造缺陷3、使用维修不当4、燃料、润滑油选用不正确5、管理方面的问题四、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汽车故障变化规律是指汽车的故障率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认真观察引发思考认真听讲仔细领会通过观察加深理解5。
汽车故障诊断仪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仪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9121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a.png)
7.进行空调元件动作测试。
讲解与演示故障诊断仪的使用与操作流程,结合实际讲解测量过程的要点。
倾听讲解,观看操作流程,学习操作方法,做好记录并思考。
通过教师实际讲解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与技能。
布置学会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完成空调系统故障信息的读取,记录相应数据。
回顾知识,完成课堂练习。
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20分钟
讲解汽车故障诊断仪的使用方法,结合课堂演示,说明汽车故障码和数据流的读取,说明其操作流程。
1.启动车辆,开机。
2.设备连接。
3.选择车型信息。
4.进入诊断系统,读取ECU信息。
5.进入空调系统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
新课讲授
15分钟
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结构
认识故障诊断仪各组成部件的功能与使用。
1.主机
(1)显示屏
(2)控制按键
(3)上端接口与下端接口
2.诊断座
标准OBD-2接口的定义,各类汽车品牌诊断座的认识。
3.连接线束
电源线,数据线的连接位置。
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展示汽车故障诊断仪的各部件,介绍其功能,理论与实物的结合,充分讲解知识点。
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20分钟
1.故障诊断仪的简介
汽车故障诊断仪(又称汽车解码器)是车辆故障自检终端、是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便携式智能汽车故障自检仪,具有读码,清码,显示诊断代码等功能。
2.故障诊断仪的功能
(1)可直接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
(2)读取车辆各系统数据流。
1.学会汽车故障诊断仪的操作方法。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303d34d4d8d15abe234ee2.png)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授课班级:任课教师授课题目:第2章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材分析:《汽车故障诊断》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专业技能,适合在第二学年开设。
该课程选用上海市教委组织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吕坚主编的《汽车故诊断》改革实验教材。
教材按项目、分模块设计,有理论讲解,又有技能训练,较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本课题选自教材第二章,是在前面已学会了汽车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故障诊断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常工具及设备。
学情分析:本课程针对中职二年级学生。
他们热情好动、专业基础差异较大,对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实训操作还比较用心。
因此,我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个组都由好、中、差的三类学生组成。
对组长事先都有过组织及专业方面的训练。
每次课都要对小组进行考评,与他们的平时成绩和德育操行分衔接。
授课目的:1、了解汽车专用万用表、金德KT600诊断仪、金德KT600示波器、发动机分析仪,喷油嘴清洗器、气缸压力表、燃油压力表特点及功能;2、学会常用汽车检测工具的使用,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诊断设备的特点、功能和使用。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小组合作授课时数:16学时第1节汽车专用万用表的使用第2节汽车诊断仪的使用《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的初步检测》教学设计。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5a26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7.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流程和原理。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案例资料: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于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流程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理解汽车检测设备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汽车检测设备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案例。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设备:汽车检测设备实物和操作演示。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分类和功能的了解。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各种汽车检测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中对于汽车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诊断设备使用教案
![汽车诊断设备使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b62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汽车诊断设备使用教案一、前言。
汽车诊断设备是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汽车技师快速准确地诊断车辆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因此,掌握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对于每一位汽车技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汽车技师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
二、汽车诊断设备的基本原理。
汽车诊断设备是通过连接到车辆的OBD接口,获取车辆的故障代码和数据流信息,从而帮助技师判断车辆的故障原因。
它能够读取车辆的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查看数据流、执行组件测试等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技师可以迅速定位车辆故障,并进行有效的修复。
三、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步骤。
1. 连接汽车诊断设备。
首先,将汽车诊断设备的OBD连接线连接到车辆的OBD接口上。
一般情况下,OBD接口位于驾驶座下方的仪表板附近,有些车型的OBD接口也可能位于中控台下方。
连接好OBD线后,打开汽车诊断设备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 选择车辆信息。
在汽车诊断设备的菜单中,选择“车辆诊断”或“车辆信息”等功能,然后根据车辆的品牌、型号、发动机类型等信息进行选择。
有些汽车诊断设备还需要输入车辆的VIN码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因此要确保输入的车辆信息准确无误。
3. 读取故障码。
选择“读取故障码”功能,等待汽车诊断设备读取车辆的故障码信息。
读取完成后,设备会显示车辆的故障码列表,每个故障码对应着不同的车辆故障。
技师可以根据这些故障码信息来判断车辆的故障原因。
4. 查看数据流。
选择“数据流”功能,可以查看车辆各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
通过观察数据流信息,技师可以判断车辆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帮助定位故障。
5. 执行组件测试。
有些汽车诊断设备还具有执行组件测试的功能,可以通过设备对车辆的各个组件进行测试,例如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制动系统等。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技师确认车辆的具体故障部位。
6. 清除故障码。
在修复完车辆故障后,选择“清除故障码”功能,可以清除车辆的故障码信息。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39c37c5da50e2524d7f3a.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师: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连接器的常见故障是松脱、连接器端脏污或连接器线束端后面的导线拉伸而断路。
在用万用表电压挡或电阻挡检查接头时,若是防水型接头,应仔细取出防水橡胶,然后将测试棒插进线束端的接头里;若接头已拆下,还可从接头无线束的前端插入。
2)线路断路、短路的检测1)线路断路故障检测电阻检测法:①脱开连接器A和C,测量A与C②再脱开连接器B,测量连接器A与B、B与c之间的电阻。
如果连接器A端子1与连接器B端子1之间导通,而连接器B端子1与连接器C端子1之间不导通,则说明连接器B端子1与连接器C端子1之间断路。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基本流程汽车专用万用表操作屏幕显示的电压和时间值屏幕显示的电压和时间汽车专用示波仪的使用双路氧传感器测试双路氧传感器测试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测试分析:本测试为单次捕捉测量HOLD),测试时,打开节气门使其全开,然后再回到全闭的位置。
若要取得新的结果,必须按〖F3〗键,并再次打开与关闭一次节气门。
测试结果分析:最高电压为 4.72 V;最低电压为 680 mV。
D 型汽油喷射系统M型汽油喷射系统是在单一汽油喷射系统的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除了空气滤清器、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外,还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特有的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1-控制板线路;2-热膜;3-温度传感器;4-金属网进气支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进气支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是一种间接检测空气流量的传感器,其作用与空气流量计相同,用于D型汽油喷射系统中。
ECU根据进气支管绝对压力与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流量的对应关系计算进气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EFI)简介进气支管绝对压力传感器1-过滤器;2-混合集成电路;3-压力转换元件;4-滤清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节气门开度。
它安装在节气门体上,通过节气门轴与节气门联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将节气门开度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ECU,ECU根据节气门不同的开度决定控制方式和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
汽车故障检测仪实践教学(3篇)
![汽车故障检测仪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ab9b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5.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故障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手段。
汽车故障检测仪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检测工具,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故障检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实践教学以汽车故障检测仪为核心,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汽车故障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汽车故障检测仪进行实际故障诊断。
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内容1.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基本原理首先,向学生介绍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汽车故障检测仪主要通过读取汽车电控单元(ECU)中的故障码,分析故障码的含义,从而判断汽车是否存在故障。
故障检测仪通常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和通信接口等部分。
2.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结构详细介绍汽车故障检测仪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各种物理参数,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氧传感器等。
- 处理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分析故障码,生成诊断结果。
- 存储器:用于存储故障码、诊断数据等信息。
- 显示器:用于显示故障码、诊断结果等信息。
- 通信接口:用于与汽车ECU进行通信,读取故障码。
3. 汽车故障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汽车故障检测仪,包括:- 连接汽车故障检测仪与汽车ECU。
- 开启汽车故障检测仪,进入诊断模式。
- 读取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 清除故障码,验证故障是否已排除。
4. 实际故障诊断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诊断。
案例可以是发动机故障、制动系统故障、车身电气故障等。
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收集故障信息:询问车主故障现象,观察汽车运行状态。
- 使用故障检测仪读取故障码。
- 分析故障码,确定故障原因。
- 进行故障排除,验证故障是否已解决。
四、实践过程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台汽车故障检测仪。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cb17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6.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ab90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问题。
二、教学内容1.引入:介绍汽车故障的危害和重要性。
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方法和步骤。
4.实例分析: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对汽车进行常见故障的检测和诊断。
5.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介绍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践操作: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故障诊断仪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障诊断与检测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15分钟)a.通过举例说明汽车故障对驾驶和出行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b.讲解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0分钟)a.讲解汽车故障的原因和分类。
b.介绍故障诊断仪器的种类和作用。
c.介绍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实例分析(30分钟)a.准备一辆故障汽车,使用故障诊断仪器进行故障检测。
b.分析检测结果,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4.总结与反思(15分钟)a.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b.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考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了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2.故障诊断仪器:用于实际操作进行故障检测和分析。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2.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实操考核,完成对一辆故障汽车的故障检测和诊断。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实操操作,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通过引入和总结的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0b7e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c.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学习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和意义。
2.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教学难点: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授课教学法:以讲授方式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讲授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0分钟)a.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观察、提问、检查、测试和判断等步骤。
b.分别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c.强调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3.汽车故障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些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包括发动机无法启动、车辆行驶中突然熄火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4.实践操作(40分钟)将实际的汽车故障车辆移至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根据教师提供的故障情况,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评价,并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5.总结归纳(1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总结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并展示学生的操作成果。
六、教学评估:1.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2.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常见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汽车故障诊断-概念和意义-基本原理和步骤-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八、教学参考资料:1.《汽车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教程》3.相关案例和资料。
汽车诊断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诊断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c1bb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4.png)
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汽车诊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
(2)使学生熟悉汽车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现象。
(3)使学生了解汽车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汽车诊断仪器进行故障诊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诊断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诊断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2. 汽车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现象3. 汽车诊断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4. 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汽车诊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汽车诊断技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进行汽车诊断仪器的操作练习。
4.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1. 引入阶段(1)介绍汽车诊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2)引导学生了解汽车诊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论教学阶段(1)讲解汽车诊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
(2)介绍汽车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现象。
(3)讲解汽车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阶段(1)选取典型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和诊断方法。
(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阶段(1)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使用汽车诊断仪器进行故障诊断。
(2)教师现场指导,纠正操作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阶段(1)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故障诊断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a559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6.png)
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汽车故障诊断设备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能够使用汽车故障诊断设备进行常见故障的诊断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定义和分类;2.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工作原理;3.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常见功能和操作方法;4.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操作实践,学习如何使用汽车故障诊断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介绍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授课:(1)介绍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定义和分类,如故障读取仪、故障扫描仪、故障诊断仪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和作用。
(2)讲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分析、故障识别和故障定位等过程。
(3)详细介绍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常见功能和操作方法,如故障码读取、数据流检测、传感器校验等。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讲解如何使用汽车故障诊断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理解和掌握。
4.操作实践:提供汽车故障诊断设备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进行诊断,并解决实际的故障问题。
通过实践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5.实验报告和总结:要求学生针对实际操作进行实验报告和总结,包括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经验总结等。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评价:综合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五、教学资源:1.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展示和演示材料;2.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实操教学平台;3.实际案例演示材料;4.相关教学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6a0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e.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习使用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汽车故障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有遇到过汽车故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故障现象的描述、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故障解决方案的确定。
2. 解释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如汽车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多用途扫描工具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汽车故障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辆模拟故障的汽车和相应的诊断工具。
2. 让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并尝试解决故障。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操作,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诊断结果和解决方案。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汽车故障的观察和分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2. 提供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修理厂或与汽车技术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实际的汽车故障诊断过程。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6830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8.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汽车故障诊断》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汽车故障的分类和特征。
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使用汽车诊断仪和故障码读取工具进行故障诊断。
4.提高对汽车故障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汽车故障的分类: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系统故障三种类型。
2.汽车故障的特征:根据驾驶员的描述和故障现象,进行故障特征分析。
3.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故障现象确认、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和故障修复四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发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汽车故障现象和真实故障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汽车故障的分类和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系统故障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1.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讲解故障现象确认、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和故障修复四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2.示范使用汽车诊断仪和故障码读取工具进行故障诊断:讲师示范使用汽车诊断仪进行故障诊断,并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故障诊断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辆故障汽车和相关的诊断工具,根据教师提供的故障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和诊断,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每组学生进行汇报和讨论:每个小组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汇报,讲解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课时:1.总结本次教学内容:讲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故障诊断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参与度和表现。
2.学生对故障诊断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对故障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店或汽车制造厂,了解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汽车故障诊断一体化教案10-5.6
![汽车故障诊断一体化教案10-5.6](https://img.taocdn.com/s3/m/d24d7e5c1ed9ad51f01df2b3.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名称汽车电子防盗系统检测与诊断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对象17级春中汽1.2班课时80分钟设计者郑红亮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1.奥迪A6防盗锁止系统故障码,故障原因2.奥迪A6防盗锁止系统故障排除方法重难点重点:钥匙信号太弱的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难点:钥匙匹配程序编制的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奥迪A6防盗报警系统的故障现象熟悉故障读取步骤清楚奥迪A6防盗报警系统的故障码能力目标:有对诊断仪的使用能力有对奥迪A6发动机电子防盗锁止控制系统故障码含义分析能力德育目标:能积极思考,认真负责,养成细致全面的职业素养,能主动学习,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课程体系架构图奥迪A6发动机电子防盗锁止控制系统65535控制单元01128防盗器读识线圈01176钥匙信号太弱01176钥匙未适配01177发动机控制单元01179钥匙编程不对“工学一体”示意图三、教学资源教案、教材、PPT 、图片、任务工单结束整顿总结评价实施任务任务分析明确任务学学学学学2、分析获取资料内容1、明确任务要求 3、完成任务工单内容 4、反思工作过程,改进不5、培养品德和素养工作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明确任务(15分钟)1.复习前面知识点2.领取工作任务3.组合小组成员,推选组长4.听取任务要求5.明确评价标准和要求1.考勤,宣讲安全与课堂纪律2.抽取学生提问,巩固学习前面知识点3.安排任务工单,讲解任务要求4.提出评价标准和要求1.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2.目标导向(对任务明确,更具针对性)任务驱动目标导向信息收集(20分钟)1.结合任务工单,头脑风暴思考需要收集的资料的内容2.向老师进行咨询所需信息3.做好资料收集的记录1.引导学生搜索任务所需资料2. 点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3. 播放图片解答学生提问1.图片展示(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资料内容)2.小组协助,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造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头脑风暴引导分析任务实施(25分钟)1.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制定任务实施方案2.团结协作,按照决策流程进行实施3.过程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4.完成任务,进行总结1.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有加分)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构架梳理3.解答学生提问和难点分析4.控制课堂氛围,穿插进行安全、素养、德育教育1.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梳理、归纳、总结能力)2.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新和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头脑风暴探究学习总结评价(15分钟)1.小组互相进行成果观摩,进行讨论2.小组自评3.小组互评4.听取老师评价,进行记录5.反思工作过程,选取优秀作品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互相观摩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4.进行各小组点评,汇总成绩,提出表扬和鼓励,三全育人教育1.总结点评(梳理、巩固知识点,提出合理建议)2.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找到差距,弥补不足)3.拓展创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社会归纳教学教学评价表6.填写评价表 5.总结知识要点,给出学习建议活动中能创新立意)结束整顿(5分钟)1.记录作业,认真完成2.整理教室卫生环境3.下课礼仪4.关闭电器设备1.布置作业,提出要求2.安排学生进行教室卫生环境整理3.监督教室电器设备关闭4.下课礼仪1.素养锻炼(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思想品德(养成尊师重教、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全育人五、学业评价本次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学习过程设计评价要点,依据理赔单证材料收集的正确性和流程的规范性,侧重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84e62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d.png)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一体化教程》教案主讲教师:任广文2023年5月5日课题教学课时知识目标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1、了解汽车故障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汽车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规律。
3、掌握汽车故障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
4、认识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教学目的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汽车常见故障现象。
2、能够熟练运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汽车故障。
3、能够认识和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教学重点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教学难点汽车故障的产生原因及规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汽车构造及技术使用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汽车在运行教学内容任务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一、汽车故障及特征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1学生活动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会有哪些常见故障?如何诊断故障?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探究新知深化目标实物展示视频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仔细讲授象。
它包括汽车不能行驶,功能不正常或个别性能指标超出规定技术标准。
如发动机不能起动,动力不足等。
汽车的使用条件十分复杂,形成故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要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必须首先了解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在和外表的特征,并根据这观察实物现场演示了解认识汽车故障现象。
些症状迅速找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认真观察虽然汽车故障症状错综复杂,但根据实践经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如表1-1所示。
二、汽车故障的分类汽车故障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
故障的类型和特点见表1-2所示。
三、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1、工作条件恶劣2、设计制造缺陷3、使用维修不当4、燃料、润滑油选用不正确5、管理方面的问题四、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汽车故障变化规律是指汽车的故障率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引发思考认真听讲仔细领会通过观察加深理解2机构的运行数据、波形等,为分析、判断技术状况提供定量依据,最终确定汽车故障的原因和部位的诊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授课班级:任课教师
授课题目:第2章汽车故障诊断设备
教材分析:
《汽车故障诊断》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专业技能,适合在第二学年开设。
该课程选用上海市教委组织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吕坚主编的《汽车故诊断》改革实验教材。
教材按项目、分模块设计,有理论讲解,又有技能训练,较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本课题选自教材第二章,是在前面已学会了汽车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故障诊断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常工具及设备。
学情分析:
本课程针对中职二年级学生。
他们热情好动、专业基础差异较大,对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实训操作还比较用心。
因此,我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个组都由好、中、差的三类学生组成。
对组长事先都有过组织及专业方面的训练。
每次课都要对小组进行考评,与他们的平时成绩和德育操行分衔接。
授课目的:
1、了解汽车专用万用表、金德KT600诊断仪、金德KT600示波器、发动机分析仪,喷油嘴清洗器、气缸压力表、燃油压力表特点及功能;
2、学会常用汽车检测工具的使用,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诊断设备的特点、功能和使用。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小组合作
授课时数:16学时
第1节汽车专用万用表的使用
第2节汽车诊断仪的使用
《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的初步检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