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

高规
高规

高层结构设计注意问题

高层结构设计中六个“比”的控制与调整 2008-09-03 15:4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 的建筑物)的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高层建筑相对较柔,水平荷载作用效应明显,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如何才能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要求,这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去追求与面对的。笔者认为,对于高层结构设计来说,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刚重比、剪重比、轴压比是保证结构规则、安全、经济的六个极其重要的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以下简称为抗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以下简称为砼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以下简称为高规)均在相关章节对以上“六个比”进行了严格控制。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和审图人员对以上“六个比”都非常重视,各类结构设计软件也对这“六个比”有详细的电算结果输出,便于设计人员进行分析与调整。本文仅以我国目前较为权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 PKPM 软件中的 SATWE 程序的电算结果,结合规范条文的要求,谈谈如何对电算结果进行判读、控制与调整。

1. 位移比(层间位移比):

1.1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 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 2。

1.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抗规]3.4.2 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臵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在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2 倍。

[高规]4.3.5 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 级

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2 倍; 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且楼层平均值的 1.5 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4 倍。

[高规]4.6.3 条规定,高度不大于 150m 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 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 限值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1.3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 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1.4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PKPM 软件中的 SATWE 程序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详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但对于计算结果的判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 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臵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构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

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采用刚性楼板算出位移,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

(5)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几乎都会产生扭转, 故楼层最大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的边角部位

2.周期比:

2.1 名词释义:

周期比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扭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侧振周期)T1 的比值。周期比主要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因为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藕连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将明显增大。

2.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高规]4.3.5 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即周期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9;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85。 [高规]5.1.13 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小于 15,对于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 9 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 90%。

2.3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计算结果详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因 SATWE 电算结果中并未直接给出周期比,故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需人工按如下步骤验算周期比:

a)根据各振型的两个平动系数和一个扭转系数(三者之和等于 1)判别各振型分别是扭转为主的振型(也称扭振振型)还是平动为主的振型(也称侧振振型)。一般情况下,当扭转系数大于 0.5 时,可认为该振型是扭振振型,反之应为侧振振型。当然,对某些极为复杂的结构还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

b)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 Tt,周期最长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侧振周期 T1;

c)计算 Tt / T1,看是否超过 0.9(0.85)。对于多塔结构周期比,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这时应该将多塔结构分成多个单塔,按多个结构分别计

算、分别验算(注意不是在同一结构中定义多塔,而是按塔分成多个结构)。

(2).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总之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使得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震害。SATWE 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通过参数 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 X 方向或 Y 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计算周期,地震力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计算模型的选择与振型数的确定。一般来说,当全楼作刚性楼板假定后,计算时宜选择“侧刚模型”进行计算。而当结构定义有弹性楼板时则应选择“总刚模型”进行计算较为合理。至于振型数的确定,应按上述[高规]5.1.13 条执行,振型数是否足够,应以计算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 90%作为唯一的条件进行判别。

(4).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臵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即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考虑周期比限制以后,以前看来规整的结构平面,从新规范的角度来看,可能成为“平面不规则结构”。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臵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要加强结构外圈,或者削弱内筒。

(5).扭转周期控制及调整难度较大,要查出问题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a)扭转周期大小与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无关,只与楼层抗扭刚度有关;

b)剪力墙全部按照同一主轴两向正交布臵时,较易满足;周边墙与核心筒墙成斜交布臵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满足;

c)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若层位移角控制潜力较大,宜减小结构竖向构件刚度,增大平动周期;

d)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应检查是否存在扭转刚度特别小的层,若存在应加强该层的抗扭刚度;

e)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各层抗扭刚度无突变,说明核心筒平面尺度与结构总高度之比偏小,应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筒外墙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刚度。

f)当计算中发现扭转为第一振型,应设法在建筑物周围布臵剪力墙,不应采取只通过加大中部剪力墙的刚度措施来调整结构的抗扭刚度。

3 刚度比

3.1 名词释义:刚度比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也称层刚度比),该值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抗规]与[高规]提供有三种方法计算层刚度,即剪切刚度(Ki=GiAi/hi)、剪弯刚度(Ki=Vi/Δi)、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Ki=Qi/Δui)。

3.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抗规]附录 E2.1 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 2;

[高规]4.4.2 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高规]5.3.7 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

[高规]10.2.3 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应符合高规附录 E 的规定:

E.01)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度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 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

E.02)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一层时,其转换层上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与底部大空间层相同或相近高度的部分的等效侧向刚度与转换层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 宜接近 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2,抗震设计时不

应大于1.3。

3.3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规范对结构层刚度比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也要求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对于有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比并找出薄弱层,然后在真实条件下完成其它结构计算。

(2)层刚比计算及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的结果详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一般来说,结构的抗侧刚度应该是沿高度均匀或沿高度逐渐减少,但对于框支层或抽空墙柱的中间楼层通常表现为薄弱层,由于薄弱层容易遭受严重震害,故程序根据刚度比的计算结果或层间剪力的大小自动判定薄弱层,并乘以放大系数,以保证结构安全。当然,薄弱层也可在调整信息中通过人工强制指定。

(3)对于上述三种计算层刚度的方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时或多层建筑及砖混结构应选择“剪切刚度”;对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时或有支撑的钢结构应选择“剪弯刚度”;而对于通常工程来说,则可选用第三种规范建议方法,此法也是 SATWE 程序的默认方法。

4.刚重比

4.1 名词释义:

结构的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称为刚重比。它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且重力二阶效应随着结构刚重比的降低呈双曲线关系增加。高层建筑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若重力二阶效应过大则会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故控制好结构的刚重比,则可以控制结构不失去稳定。

4.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高规]5.4.4 条规定:

1.对于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2.对于框架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Di*Hi/Gi>=10

4.3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按照下式计算等效侧向刚度:

2.对于剪切型的框架结构,当刚重比大于 10 时,则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可控制在 20%以内,结构的稳定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当刚重比大于 20 时,重

力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已经很小,故规范规定此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3.对于弯剪型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当刚重比大于 1.4 时,结构能够保持整体稳定;当刚重比大于 2.7 时,重力二阶效应导致的内力和位移增量仅在 5%左右,故规范规定此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2.若结构刚重比(Ejd/GH2)>1.4,则满足整体稳定条件,SATWE 输出结果参WMASS.OUT,

3.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满足限值时,可不进行稳定验算,否则应进行。

4.当高层建筑的稳定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应调整并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 5、剪重比:

5.1 名词释义: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主要是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尤其是对于基本周期大于 3.5S 的结构,以及存在薄弱层的结构,出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规范增加了对剪重比的要求。 5.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抗规]5.2.5 条与[高规]3.3.13 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应小于下表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类别 7 度 7.5 度 8 度8.5 度 9 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 3.5S 的结构 0.016 0.024 0.032 0.048 0.064 基本周期大于 5.0S 的结构 0.012 0.018 0.024 0.032 0.040 5.3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增大 1.15 倍,即上表中楼层最小剪力系数λ应乘以 1.15 倍。当周期介于 3.5S 和 5.0S 之间时,可对于上表采用插入法求值。 (2).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而言,结构剪重比底层为最小,顶层最大,故实际工程中,结构剪重比由底层控制,由下到上,哪层的地震剪力不够,就放大哪层的设计地震内力. (3).结构各层剪重比及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系数自动计算取值,结果详 SATWE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WZQ.OUT) (4).各层地震内力自动放大与否在调整信息栏设开关;如果用户考虑自动放大,SATWE 将在 WZQ.OUT 中输出程序内部采用的放大系数. (5).六度区剪重比可在 0.7%~1%取。若剪重比过小,均为构造配筋,说明底部剪力过小,要对构件截面大小、周期折减等进行检查;若剪重比过大,说明底部剪力很大,也应检查结构模型,参数设臵是否正确或结构布臵是否太刚。 6、轴压比

6.1 名词释义:柱(墙)轴压比 N/(fcA)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6.2 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砼规]11.4.16 条

[抗规]6.3.7 条,[高规]6.4.2 条同时规定:柱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中限值。

结构类型抗震等级一二三框架结构 0.7 0.8 0.9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筒体0.75 0.85 0.95 部分框支抗震墙0.6 0.7 -[砼规]11.7.13 条[高规]7.2.14 条同时规定: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中限值: 6.3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 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臵的轴压比。SATWE 验算结果详,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 1.2,活载分项系数取 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臵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 (5).当墙肢的轴压比虽未超过上表中限值,但又数值较大时,可在墙肢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设臵边缘构件,以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当为一级抗震(9 度)时的墙肢轴压比大于 0.3,一级(8 度)大于 0.2,二级大于 0.1 时,应设臵约束边缘构件,否则可设臵构造边缘构件,程序对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所有墙肢端部均按约束边缘构件考虑。结束语: 以上仅从规范条文及软件运用的角度对高层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六个比”进行对照理解,然而规范条文终究有其局限性,只能针对一些普通、典型的情况提出要求,软件的模拟计算与实际情况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千变万化的实际工程,需要结构工程师运用概念设计的要求,做出具体分析和采取具体

措施,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结构。对于某些建筑功能极其复杂,结构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高层结构,以上比值可能会出现超过规范限制的情况,这时必须进行概念设计,尽可能对原结构方案作出调整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其实,高层结构设计除上述“六个比”需很好控制以外,还有很多“比值”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中认真的去对待,很好的加以控制,如高层建筑高宽比,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比,梁柱的剪跨比、剪压比,柱倾覆力矩与总倾覆力矩之比等等。它们对于实现“强剪弱弯”,“强墙弱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理念均起着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高培研修班—师资推荐表

浙大高研班师资推荐表 序号 主讲课程 师资简介 1 一.自我管理健康的课题 1.《“百岁人生不是梦”如何自我管理健康》 2.《重疾可防!》 3. 《“器官保健系列”“舒肝要则”》 二.针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或单位的课题 4. 《如何管理健康》 5.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6. 《体检管理》 7. 《就医服务》 8. 《疗程管理》 9. 《健离需知》 彭章平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留美医学博士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专家 2 1. 《国学和职业素质》 2. 《国学和人生智慧》 3. 《国学管理智慧》 4.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创新》 5. 《新生代管理卓越中层八项修炼》 建议一天课程: 6.互联网转型的顶层设计 7.互联网转型的七个密码 8.文化为魂基业长青 9.《“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10.《互联网+”形势下的组织变革》

11. 《大数据背景下的领导力创新》 孙宇欣 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研究部学术总监 浙江企业培训师协会国学分会会长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3 1.《4D高情商沟通》 2.《4D情绪压力管理》 3.《4D卓越团队》 金毅锋 浙江大学特聘讲师 法学学士、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浙江大学心理学院EAP中心讲师 查理佩勒林先生亲自认证的4D系统讲师 4 1.《农业电商与农村淘宝》 2.《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3.《传统企业如何转型电商》 4.《市场分析与选品策略》 5.《打造电商‘狼’团队》 程丽莉 浙江大学电商班主讲老师 浙江大学电商职业经理人班电商运营讲师 人社局网创师资认证教师 天猫讲师、诊断师、分析师,TOP企业天猫内训师天猫千里马特训营创始人 5 1.《国内犯罪形势解读》 2.《职务犯罪法律解析与风险防范》 3.《基于大数据的犯罪风险评估及启示》 4.《当前国内犯罪形势解读与社会治理创新》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

高血压患者不断上升,血压管理与达标治疗,需要广大脉友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故,今天先从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知识整理开始...... 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 1 利尿药: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钾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钾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长期服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禁用,糖尿病病人慎用。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2 钙拮抗药: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群地平等。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3 β受体阻断药: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代表药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中枢部位、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外周神经水平),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其他药物: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 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缓激肽的降解减少,降低血压。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其他药物:依那普利,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型,血管紧张素II的已知作用就是由AT1受体亚型引起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或P 物质的潴留,所以不会引起咳嗽。 氯沙坦: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6 降压中成药 牛黄降压丸: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主要由肝脏经络的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现代生物科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是一种由多基因缺损而导致的疾病。在不升高血压的前提下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冠状血流量,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能力。山楂降压胶囊:采用阶梯降压靶向疗法,有效的治疗平肝降火,利湿化瘀。适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血脂症之肝火亢盛证,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目胀,面赤,脉弦等。 其他药物:罗布麻茶、脑力清、复方七芍降压片等。

建规高规答疑

1.ray :[转]《建规》、《高规》修订后重点条文对... 3月4日17:04 1. 问:“高规”1.0.3.1条: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 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而2.0.17条中却允许在住宅底部设置不超过 二层的商业网点。请问:“高规”对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适不适用?答: 应该删去“首层”二字(规范失误)按住宅处理。 2. 问:“高规”1.0.3.1 所说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 宅)”是否仅指住宅?可不可以将... 1. 问:“高规”1.0.3.1条: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 住宅),而2.0.17条中却允许在住宅底部设置不超过二层的商业网点。请问:“高规”对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适不适用? 答:应该删去“首层”二字(规范失误)按住宅处理。 2. 问:“高规”1.0. 3.1所说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是否仅指住宅?可不可以将小旅馆、中小学生宿舍以及单位员工宿舍、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等也涵盖进去? 答:高规不允许,不能公共集体使用包括宿舍、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按旅馆。 3. 问:“建规”1.0.2-1所说的“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 住建筑)”指的是哪类居住建筑?包不包括小旅馆、大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 答:住宅、宿舍、公寓不包括小旅馆、大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有旅客就按公共建筑处理,因为公共人员来往不熟悉周围情况。 4. 问: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场若兼作人防,其疏散设计能否参照《人防规范》来执行? 答:可以。高规1.0.4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24m以及人防。 5. 问:一、二层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m^2是指: 1)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面积之和; 2)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中每间铺面内1层和2层面积之和。 1)或2)?

高培中心创新人才培训工作纪实

因材施教培养公司需要的人才——高培中心创新人才培训工作纪实 2010年,对于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家电网管理学院正式开学,实现公司党校、管理学院、高培中心“三位一体”管理。这一年,高培中心培训工作创造了新的纪录,培训数量首次突破10万人天,达到10.3万人天,共完成培训和会议项目215个。高培中心紧紧围绕公司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做好服务支撑,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理顺内部运行机制,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培训多样化设置适合学员的课程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在电网发展方面,加强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研究及建设,在公司发展方面,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加强“三个建设”等。公司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高培中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精心打造更符合学员需求的课程,努力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高培中心不断加强培训资源集约管理,坚持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合理安排培训项目,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坚持按需培训,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努力做到公司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公司发展的最新动态、系统内外的最佳实践,及时转化为培训内容,进课堂、进干部头脑。面对不同层面的培训需求,高培中心积极构建多元培训格局,着力加强公司系统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总部全员、产业板块和金融板块系列培训,拓展网省公司和直属单位的各类培训,特别是配合公司“三集五大”、智能电网等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深化专业管理培训。针对层次相对较高学员的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公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战略性课题,邀请公司领导授课,积极探索高层研修的培训模式。针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则侧重于开展研究式学习,以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导,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高水平研究报告。

药物化学--抗高血压药

药物化学--抗高血压药一、最佳选择题 1、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钙拮抗剂是 A.硝苯地平 B.桂利嗪 C.盐酸地尔硫艹卓 D.尼群地平 E.氨氯地平【正确答案】:B 桂利嗪属三苯哌嗪类钙通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使血管扩张,能显著地改善循环。能缓解血管痉挛,同时有预防血管脆化的作用。临床适用于脑血管障碍、脑栓塞、脑动脉硬化症等。 硝苯地平:口服硝苯地平吸收良好,1-2h内达到血药浓度的最大峰值,有效时间持续12h。经肝代谢,体内代谢物均无活性,80%通过肾脏排泄。 能抑制心肌对钙离子的摄取,降低心肌兴奋-收缩偶联中ATP酶的活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可通过扩张周边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用于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和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也有较好疗效。 不良反应有短暂头痛、面部潮红、嗜睡。其他还包括眩晕、过敏反应、低血压、心悸及有时促发心绞痛发作。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因此,硝苯地平不适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 尼群地平本品1,4-二氢吡啶环上所连接的两个羧酸酯的结构不同,使其4位碳原子具手性。目前临床用外消旋体。本品为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滞剂,它对血管的亲和力比对心肌大,对冠状动脉的选择性作用更强。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总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 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本品也可用于充血性心衰。 2、哪个是第一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氯贝丁酯 B.氯沙坦 C.氟伐他汀 D.利血平 E.卡托普利【正确答案】:B 氯沙坦为第一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索Ⅱ受体(AT)拮抗剂。疗效与常用的ACE抑制剂相似,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抗心衰和利尿作用。 3、以下哪个药物2,6取代基不同 A.氨氯地平 B.硝苯地平 C.尼卡地平 D.尼群地平 E.尼莫地平【正确答案】:A 氨氯地平的1,4-二氢吡啶环的结构2、6位和3、5位的取代基不同,产生4位的手性中心,临床用外消旋体或活性的左旋体。2-氨基乙氧基、6-甲基 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2,6位取代基相同,都是甲基取代。 尼莫地平化学名称:1-甲基乙基-2-甲氧乙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酯。 尼群地平化学名称: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甲乙酯 4、指出下列化学结构是哪个药物

广东荷载规范与国家规范的区别

省《建筑结构荷载规》DBJ15-101-2014学习笔记 Deer按:省《建筑结构荷载规》DBJ15-101-2014于2014年9月22日发布,2014年12月1日实施,不过直到2015年6月底才拿到实体书。 跟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以下简称荷规GB50009)相比,省《建筑结构荷载规》DBJ15-101-2014(以下简称省荷规)深化、细化、补充的容有: 一、第3.1.1条 可变荷载的列举增加消防车荷载、施工堆载、工作时的擦窗机荷载、屋顶直升飞机荷载。 条文说明中指出,荷规GB50009中对水位不变的水压力按永久荷载考虑,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按可变荷载考虑,省荷规中水压力不再区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一律按可变荷载考虑。 二、第3.2.5条 为省荷规增加的容,给出地下水压力、消防车荷载及施工堆载的分项系数取值。 1、按历史最高水位计算承载力时,地下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0,无承压水情况下最高水位一般取到地面;其他情况下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2。 2、消防车荷载分项系数取1.0。 3、施工堆载分项系数取1.0。 4、条文说明中指出: ①可按长期稳定水位进行裂缝验算,若无长期稳定水位资料,正常使用状态验算时水位可取室外地坪以下1m处标高。 ②结构整体计算时,可仅考虑移动式擦窗机的轨道及支墩等自重的影响,影响围取等效均布自重标准值,擦窗机移动的相关区域活荷载标准值可取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在构件的力及配筋计算中,分构件按擦窗机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情况对构件进行调整复核,以满足构件的强度及变形要求,可不考虑擦窗机活荷载对构件挠度及裂缝宽度的影响。 三、第5.1.1条 对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的补充和细化: 1、第6项之类别(1)增加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m2,组合值系数0.9,频遇值系数0.9,准永久值系数0.8。【Deer按:条文说明中指出,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系按货架高度2.3m、净距0.6m考虑,如果货架高度较高、或放置的货品不是百货食品类,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2、第12项楼梯之类别(1)在“多层住宅”后增加“(含单层)”,即明确该项活荷载取值(2.0KN/m2)适用于七层及七层以下住宅。 3、表注3,为省荷规增加的容,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活荷载不包括基础自重,对特殊设备按具体产品情况采用。 4、表注5,由荷规GB50009的“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修改为“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及550KN消防车活荷载根据不同板跨和不同折算覆土厚度的取值按附录B表B.0.1~B.0.4采用”。 四、第5.1.2条 为省荷规增加的容,给出医院建筑、物资仓库、商业仓库等特殊建筑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Deer按:要注意的是表附注3,物资仓库类别(2)之三类机电产品库活荷载标准值分货架和堆码2种情况分别取值,类别(3)之三类化工、轻工物资库及类别(4)建筑材料库活荷载标准值分楼面和地面2种情况分别取值。】

02 高规讲解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试考前网络培训班课件之二(高规)一、平面规则性判断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二、竖向规则性判断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 三、高宽比限值注意事项 (l)计算房屋建筑的高宽比时,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宽度指房屋平面轮廓边缘的最小宽度尺寸。 对于复杂体形房屋建筑的宽度,《高规》3.3.2条文说明中给出如下解释:在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计算高宽比是比较难以确定的问题。一般场合,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高宽比,但对突出建筑物平面很小的局部结构(如楼梯间、电梯间等),一般不应包含在计算宽度内;对于不宜采用最小投影宽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度计算高宽比的情况,应有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 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2)关于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限值的规定见高规11.1.3条。 (3)抗震设计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高宽比限值的规定见《高规》8.1.3条。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四、防震缝

华为OptiX2500+高培手册(光网络规划概述)

附录二光网络规划概述 1.1.术语定义 局点:纯粹的地理概念,用户机房所在地的地理称谓,局点的命名尊重用户 的称谓; 站点:对于SDH:主子架与该主子架所带出的扩展子架的联合体; WDM站点/模块:多个BWS 320G子架组成的WDM功能实体,模块是组网 图的基本元素,WDM模块类型包括四种:OTM(包括n*OTM)、OADM、 OLA、REG; 网元:一个子架就是一个网元,网元是基本拓扑图的基本元素; 子架网元:在网管中,BWS320G子架称为子架网元,BWS 320G的子架从物 理上讲都是相同的,从功能上分为光集成子架(OIS),光转发子架(OCS), 光线路放大子架(OAS); 业务级别:基本拓扑的最高线路速率,业务级别包括:155M(STM-1)、 622M(STM-4)、2500M(STM-16)、10G(STM-64); 业务方向:在基本拓扑中,网元之间(或站点之间)的业务流向,分为单向 业务、双向业务、广播业务; 一致路由:传输网络中两个站点A、B,A到B的业务和B到A的业务物理路径 相同,称为一致路由; 分离路由:传输网络中两个站点A、B,A到B的业务和B到A的业务物理路径 不同,称为分离路由; 双向业务:我们称一致路由的业务为双向业务; 单向业务:我们称分离路由的业务为单向业务;

广播业务:同时向所有接收站发送信息包的通讯方式,总线式,一点发,多点收,主要面向广电用户; 主环方向:一般的,面对机柜将机柜左侧的(单光口)光板定义为西向板位,将机柜右侧的(单光口)光板定义为东向光板,对于多光口光板,一般的,我们定义上光口为西向,下光口为东向。西收东发的方向即为主环方向。在网络拓扑中也可以理解为上游站东向板位(或光口)指向下游站西向板位(或光口)的方向; 相邻站:在网络中与一个站有直接线路连接关系的站点称为该站的相邻站点;拓扑上游站:连接一个站西向线路板位(或光口)的相邻站点称为该站点的拓扑上游站; 拓扑下游站:连接一个站东向线路板位(或光口)的相邻站点称为该站点的拓扑下游站; 上游站点:针对本站接收的某一个特定的信号而言的,此信号可以是某一个2M业务信号,也可以是ECC信号、公务信号等。对于本站接收的信号,发送此信号的站点以及中间信号穿通的站点都称之为“针对该单向信号的本站的上游站”; 下游站:此术语一般和“上游站”术语成对使用。对于本站发送的某一个信号,最终接收此信号的站点以及中间信号穿通的站点都称之为“针对该单向信号的本站的下游站”; 相邻网元:在网络中与一个网元有直接线路连接关系的网元称为该网元的相邻网元; 对端站:对于某个业务,该业务的源/宿站点为别为A、B两站点时,我们称(对于该业务)A为B的对端站,或B为A的对端站; 对端网元:对于某个业务,该业务的源/宿网元为别为A、B两网元时,我们称(对于该业务)A为B的对端网元,或B为A的对端网元; ECC通道:嵌入控制通路,用于各网元间的通信功能,支持网络管理;

广东荷载规范与国家规范的区别

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2014学习笔记Deer按: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2014于2014年9月22日发布,2014年12月1日实施,不过直到2015年6月底才拿到实体书。 跟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荷规GB50009)相比,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2014(以下简称省荷规)深化、细化、补充的内容有: 一、第3.1.1条 可变荷载的列举增加消防车荷载、施工堆载、工作时的擦窗机荷载、屋顶直升飞机荷载。 条文说明中指出,荷规GB50009中对水位不变的水压力按永久荷载考虑,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按可变荷载考虑,省荷规中水压力不再区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一律按可变荷载考虑。 二、第3.2.5条 为省荷规增加的内容,给出地下水压力、消防车荷载及施工堆载的分项系数取值。 1、按历史最高水位计算承载力时,地下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0,无承压水情况下最高水位一般取到地面;其他情况下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2。 2、消防车荷载分项系数取1.0。 3、施工堆载分项系数取1.0。 4、条文说明中指出: ①可按长期稳定水位进行裂缝验算,若无长期稳定水位资料,正常使用状态验算时水位可取室外地坪以下1m处标高。 ②结构整体计算时,可仅考虑移动式擦窗机的轨道及支墩等自重的影响,影响范围内取等效均布自重标准值,擦窗机移动的相关区域活荷载标准值可取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在构件的内力及配筋计算中,分构件按擦窗机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情况对构件进行调整复核,以满足构件的强度及变形要求,可不考虑擦窗机活荷载对构件挠度及裂缝宽度的影响。 三、第5.1.1条 对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的补充和细化: 1、第6项之类别(1)增加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m2,组合值系数0.9,频遇值系数0.9,准永久值系数0.8。【Deer按:条文说明中指出,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系按货架高度2.3m、净距0.6m考虑,如果货架高度较高、或放置的货品不是百货食品类,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2、第12项楼梯之类别(1)在“多层住宅”后增加“(含单层)”,即明确该项活荷载取值(2.0KN/m2)适用于七层及七层以下住宅。 3、表注3,为省荷规增加的内容,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活荷载不包括基础自重,对特殊设备按具体产品情况采用。 4、表注5,由荷规GB50009的“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修改为“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及550KN消防车活荷载根据不同板跨和不同折算覆土厚度的取值按附录B表B.0.1~B.0.4采用”。 四、第5.1.2条 为省荷规增加的内容,给出医院建筑、物资仓库、商业仓库等特殊建筑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Deer按:要注意的是表附注3,物资仓库类别(2)之三类机电产品库活荷载标准值分货架和堆码2种情况分别取值,类别(3)之三类化工、轻工物资库及类别(4)建筑材料库活荷载标准值分楼面和地面2种情况分别取值。】 五、第5.3.1条 屋面类别增加“有太阳能板的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2,组合值系数0.7,频遇值系数0.6,准永久值系数0.5。并增加附注5,有太阳能板的屋面活荷载有资料时可按实际采用。 条文说明中指出:

高规2010

三、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8.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γ0S d≤R d(3.8.1—1) 地震设计状况S d≤R d/γRE (3.8.1—2)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 S 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6.1~5.6.4条的规定; R 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9.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 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9.3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3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 的简称。

3.9.4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4确定。

四、荷载和地震作用 4.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类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 求确定; 2 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4.3.2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有斜 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 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 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

北京院齐总讲《高规》第6章

6 框架结构设计 第6章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体系、布置方面 ⑴高层建筑不再允许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⑵增加了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涉及到的条款有6.1.2条、6.1.4条、6.1.5条、6.1.8条。其中6.1.4条、6.1.8条为新增加的内容,原6.1.8、6.1.9条的内容移到第三章。 2、构件截面抗震设计方面 ⑴修改了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 ⑵修改了柱“强剪弱弯”的设计规定。 ⑶增加了三级框架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要求,取消了原规程的附录C。 涉及到的条款有6.2.1条、6.2.2条、6.2.3条、6.2.4条、6.2.5条、6.2.7条(取消原规程附录C)、6.2.10条。 其中6.2.10条是02版规程中6.2.10条、6.2.11条、6.2.12条和6.2.13条的合并。此部分内容基本上是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相应规定移植过来的。 3、构造方面 ⑴梁端最大配筋率不再作为强制性条文,给出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可以放松的条件。 ⑵加大了柱截面基本构造尺寸要求。 ⑶调整了框架柱轴压比规定,对框架结构及四级抗震等级柱提

出更高要求。 ⑷调整了柱最小配筋率要求,给出一级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可以放松的条件。 涉及到的条款有6.3.2条、6.3.3条6.3.4条、6.3.7条;6.4.1条、6.4.2条、6.4.3条、6.4.4条、6.4.7条、6.4.11条。此部分调整的内容较多,其中6.3.7条、6.4.11条为新增加的内容。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 该部分内容在本次修订中较02版《高规》没有实质性的调整,只是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引入了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概念。 6.1 一般规定 6.1.1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6.1.2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不宜”改为“不应”。 单跨框架结构是指整栋建筑全部或绝大部分采用单跨框架的结构,不包括仅局部为单跨框架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局部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高规强制规范

6. 框架结构设计 6.1.6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 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6.3.2 框架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 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 in ρ(%),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 0.45t f /y f 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表6.3.2-1 两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 in ρ(%) 3. 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4. 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总行啊钢筋截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 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 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 注:d 为纵向钢筋直径,h b 为梁截面高度。 6.4 框架柱构造要求 6.4.3 总行啊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册纵向钢筋 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四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

加0.1; 注: 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2. 当采用HRB400 /RRB400 级钢筋时,表中数值应允许减少0.1. 2.抗震设计时,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 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4.3-2采用; 表6.4.3-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1.d为柱总系噶箍筋直径(mm) 2.柱根指框架柱底部嵌固部位。 2)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界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级时尚不应大于6倍的纵向箍筋直径。 7.2.18剪力墙分布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四 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 2.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应大于300mm;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 8mm。 7.2.26连梁配筋(图7.2.26)应满足下列要求: 1.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l,非抗 aE 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l,且不应小于600mm; a 2.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本规程第6. 3.2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

高规、混规、抗规关于剪力墙的要求

规范关于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一、一般规定 1、剪力墙结构应具有事宜的侧向刚度,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②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③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2、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3、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按本章规定设计,不小于5的按框架梁设计。 4、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②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较大值 ③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5、楼面梁不宜支撑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 6、当剪力墙或核心筒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可沿楼面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想连的剪力墙、扶壁柱、暗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设置沿楼面梁轴线方向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时,墙的厚度不宜小于梁

的截面宽度。 ②设置扶壁柱时,其截面宽度不应小于梁宽,其截面高度可计入墙厚。 ③墙内设暗柱时,暗柱的截面高度可取墙的厚度,暗柱的截面宽度可取梁宽加2倍墙厚。 7、楼面梁水平钢筋进入剪力墙的锚固段水平投影非抗震时不小于0.4Lab,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Labe;当锚固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将楼面梁伸出剪力墙形成梁头,梁的纵筋深入两头后弯折锚固。 8、暗柱、扶壁柱应设置箍筋,一、二、三级时不小于8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小于6mm,切均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箍筋间距一、二、三级时不应大于150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00mm。 9、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4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 二、截面设计 1、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及层高或无支高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及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180mm及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180mm及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及层高或无支长度1/16,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利尿药: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 2.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 3.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莫索尼定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 (3)神经调节阻滞药:如美加明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①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②β受体阻断药:普诺奈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③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等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CEI普利类ARB 沙坦类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那依普利、雷米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 5.血管扩张药 (1)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如肼屈嗪、硝普钠等。 (2)钾通道开放药:如吡那地尔等。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等。

(一)利尿药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双氢克尿噻) 【作用与应用】 氢氯噻嗪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降压作用机制如下: ①用药初期主要通过排钠利尿使得有效血容量下降而降压 ②长期用药则因持续排钠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离子的含量减 少,随之钠离子和钙离子交换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减少,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NA等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 单独应用可治疗轻度高血压,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等,以低血钾最常见,可增强强 心甙的心脏毒性。患者宜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柠檬汁等)或合用留钾利尿药。 2.高尿酸血症可使尿酸排出减少,对痛风患者易加重病情,应慎 用,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诱发痛风。 3.高血糖因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影响对葡萄糖的利用而 升高血糖。并能减弱降血糖的作用,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4.其他可引起高血脂、尿素氮升高、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等。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吲达帕胺(indapamide,吲哒胺,indamine)

高规总结

一高规总结 1:梁的计算跨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7.1条 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混凝土高规》7.1.9条;《抗规》6.1.10条。抗规底部加强高度不大于15mm,而高规无此限制。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混凝土规表11.1.6 γ=1.0 注:1: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均应取 R E γ=0.75 2:轴压比小于0.15的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 R E γ=1.0 3: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 R E 4:《高规》表4.7.2;《高规》表11.2.21条;《抗规》表5.4.2有类似的规定。 5: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在《抗规》表4.2.3条。 4:薄弱层的定义: 《高规》5.1.14. 5: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 《高规》5.2.2 6:注意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异同 变形模量:无侧限条件 压缩模量:完全侧限条件 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γ的取值。7:各类材料结构设计规范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结构重要性系数

8: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T 《高规》3.3.17条 9:关于柱计算长度系数合理选取问题(目前只是混凝土部分) 《混凝土规范》7.3.11 10:关于偶然质量偏心问题 偶然质量偏心:是由于施工,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质量偶然偏心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的不利影响。(偶然偏心和刚度质量是否均匀没有关系,即规则结构也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高规》3.3.3条 《抗规》5.2.3条

11:关于 0.2V的调整系数问题 《抗规》6.2.13条 《高规》8.1.4条 12:关于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问题 《高规》5.1.14条 《抗规》3.4.3条 13:各种比 A刚度比:意义是层刚度比的概念来体现结构整体的上下匀称度 《抗规》附录E2.1 《高规》4.4.3条 《高规》5.3.7条 《高规》10.2.6条 B周期比: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侧移刚度较小,调整原则加强结构外部或者削弱内部(对应多层建筑规范没有提出这项要求) 《高规》4.3.5条 C位移比:是指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本楼层平均值的比。同周期比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高规》4.3.5条

高规理解

京沪粤三地对高规的理解 高规自2002年6月颁布以来,各地在设计中,在对高规的应用实施中,大部分都能遵循高规的要求,但是对于高规中涉及些条文,由于缺少具体量化或各地对规范条文理解不同,在应用中各地也出现不同的差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结合当地设计经验和工程实践相继发布本地的技术措施或规程。本话题通过对国家规范高规(JGJ3-2002)及其宣贯材料、《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补充规定”等谈谈各地对高规部分条文的理解。 一、部分短肢墙结构 根据高规7.1.2条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即只能采用部分短肢剪力墙。对于部分短肢墙结构的定义,高规只明确这种类型结构中的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高规7.1.2第2条), 而对于短肢剪力墙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量化指标。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常见问题解答》(下文简称《抗震解答》中黄小坤认为“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可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同时认为“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则不必要遵守高规7.1.2条的规定” 2、《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以下简称《北京技术细则》P86页5.5.5条规定: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虽为5~8,但墙肢二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2.5)相连时或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翼墙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度的3倍),可不作为短肢墙。 短肢墙较多结构定义:可按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竖向荷载与总竖向荷载的比例来判定,当由短肢剪力墙负荷楼面与全部楼面面积之比超过50%时,应定义为短肢墙较多结构。3、《上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下面简称《上海超限指南》认为: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不大于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的20%时,可以按全部落地剪力墙控制建筑物高度,同时明确规定了短肢墙部分的抗震措施仍应按短肢墙规定执行。当采用短肢墙比例进行判别时,应在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取较大的比例作为控制条件。从上海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比例>20%时,应属于较多短肢剪力墙即短肢墙结构,其最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摘要: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成上升趋势。目前降压药物品种繁多,新药的应用也是逐年上升。这样虽然扩大了医师用药的选择范围,但如果用药不合理,就会造成降压药的滥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故要求临床医师应对不同患者,在保证疗效和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具有良好效价的治疗药物。本文就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六大类一线降压药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及适宜人群。阐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联合使用降压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希望本文能为社区医生在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上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1]田林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5月第4卷第14期)2010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示,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成上升趋势。([1]刘羽平浅谈高血压的临床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方法中国保健营养 2013.01(上))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35—74岁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1](钱之玉.药理学进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由此可见,如何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成为社区医生一项重要服务内容。本文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类药物的合理选用,联用应用提供参考。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药、α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规与抗规

1.问:“高规”1.0.3.1条: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而 2.0.17条中却允许在住宅底部设置不超过二层的商业网点。请问:“高规”对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适不适用? 禾6库被初原‘雪局’事孔$蒲胶央裂%抱低它壳熄。 2.问:“高规”1.0. 3.1所说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是否仅指住宅?可不可以将小旅馆、中小学生宿舍以及单位员工宿舍、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等也涵盖进去? 禾6非蒲下儿蝶(下缅八兰镇佐佳牛匀抓宾翻、迟底弄八宆恤八宆弄迟底抱攒雌。 3.问:“建规”1.0.2-1所说的“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指的是哪类居住建筑?包不包括小旅馆、大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禾6低它、宾翻、八宆下匀抓尊攒雌、够攒雌、宽雌、迟底弄八宆恤八宆弄迟底。映攒审尤抱八兰廷福壳熄(回丹八兰亲告曲彼下游恥员困悩决。 4.问: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场若兼作人防,其疏散设计能否参照《人防规范》来执行? 禾6叮令。非蒲1.0.4曝蒲宙普蒲胶下身牛二卓局为佐廷福非废24m令叉亲钉。 5.问:一、二层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m^2是指: 1)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面积之和; 2)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中每间铺面内1层和2层面积之和。 1)或2)? 禾6库2%

6.问:第三层的住宅和下面一、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均由一人购买,可否将第三层住宅的地板打通,通过简易楼梯下到二层的商服网点内? 禾6下叮令。 7.问:商业服务网点内是否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或者对楼梯本身有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要求? 禾6廷蒲5.3.5(下闭葡。好望事局下偏臣丘牛悉(什侍丘为佛丹费动牛悉(寸桃柜下偏葡欺。 8.问:相邻三间商服网点均由一个买主购得,为了内部管理方便,将三间铺面隔墙贯通,安装防火门将三者分隔成三个防火单元,这样做可以吗? 禾6下叮令。心陆宋入刀建。 9.问:根据住宅底部的商业服务网点不应超过两层的要求,商业服务网点可不可以设置在地下一层? 禾6下叮令。 10.问:商业服务网点内是否需要设置消火栓? 禾61%寸二位局廷福组藏(唱丘昨加繁炮兼攻闭血泛灚来(似斜(归唱昨队眼够二200m^2敛刘库血泛钉购秒、卵瑞恤贯侵泛钉欣颓。欣浓发羊泛灚来恤牙汲牛欣窝粉进叮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