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背景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富裕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峻问题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比如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也会丧失殆尽。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是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但在不少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挑战。随着中国的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门的进一步放开中国和世界各国不断地加强经济贸易交往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在如今的多变世界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科学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很难完成的。这些现实都迫使我们对世界和国内形势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把握更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善于运用马克思理论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以及以往的经验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确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也是符合我们国情的。3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5年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样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以其彻底的理论态度即理论和行动相统一的态度和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线是一种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从本质上讲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它不仅从理论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总结而且为社会发展制定了指导思想是中国现实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在的统一。在不同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新的和新阶段相适应的理论。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呼唤。理论必须跟随时代不断进步不能停留于已有的水平理论如果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必须改变自己的形态以合乎时代要求的面目出现。1唯物史观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认识是整个科学发展观

的理论基石马克思说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予以揭示。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在其各方面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B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65479482009.4【前沿论坛】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各种意识形态理论形态都是受所处的时代的制约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反映。一种理论的产生在于这个社会现实存在理论产生的基础并且强烈要求有相应的理论来与之相适应。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这种理论和实践、意识和存在的统一就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进程中被统一起来的没有纯粹的理论同样也没有纯粹的脱离意识的活动。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历史的主体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人自身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历史的展开过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历史主体的思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这样就确立了有生命的具体的历史个人是历史运动的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对那种抽象思辨的历史主体的思想从根本上予以超越。3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四种生产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全面生产理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资料。第二类生产是新的需要的生产这是指人的意识形态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第三类生产是人口的生产。“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第四种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可以说在这样四种生产中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是一个纽带将前面几种生产都联系起来了。在前面三种生产中社会关系都贯穿于其中。“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是指许多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3〕“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它完全不需要似乎还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存在”。〔4〕正是唯物史观的这四种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且精神财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都是同样重要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称之为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