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期末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5.1.1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1368-1644)概况: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南京)永乐盛世:朱棣(明成祖)都城:京师(北京)明初的统治:政治: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7强化皇权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T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1627年;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结果:1644年,李自成(闯王)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起义成功的原因: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清朝(1616-1636-1912)17 世纪初1636 1644(女真)后金一(满洲))清|―►(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努尔哈赤皇太极~k清初弊政-H康雍乾盛世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①措施: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设置台湾府(意义: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5.1.3农耕文明的繁盛: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 广度,农业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L 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 ;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 超过前代,手工业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I 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①工商业市镇兴起;I 商业彳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 明至清前期,我国 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①农业百科全书②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宋应星《天工开物》(工艺:生产技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取早揭示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皇权膨胀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2•清朝:时间特点影响雍正年间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着记录,然后传达下去执行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②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八下社会复习提纲

八下社会复习提纲
3.天主教会:封建神权的象征。新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4.路德向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发起的挑战,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5.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主张(4点):①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受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②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权力是人为的,教皇应该交换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身体和灵魂。③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核心主张)④人只凭信心即可得救(因信就义),人人可以跟上帝沟通。
1.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本课内容是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但当时仍属于农业文明。
2.“工商业”的“工”是指“手工业”(“手工工场”),“工商业”的“商”是指“商业”。
3.本课的两个主要观点:①生产力的发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决定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手工作坊(家庭作坊)——手工工场——工厂(用机器生产,流水线工作)
5.手工作坊的特点:规模小,产量低,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主,有时收一两个学徒(学徒不领取工资,依赖于师傅(即作坊主)。生产人员少,没有分工。购买原料、生产全过程以及销售均由作坊主承担。
6.手工作坊演变成手工工场的原因: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习力突破复习提纲
914张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我们传承的文明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单元引言:
1.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其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
2.“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纵向比较:明清前期的农耕文明比以往朝代更鼎盛,君主集权达到顶峰;2、横向比较:明清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中期开始陷入统治危机;3、明清综合国力大体保持领先,“盛世”余辉表现一、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368-1644二、清朝1616-1912: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抵御外来侵略(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西东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三、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二、★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⑵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⑷代表人物和作品是:①先驱:但丁意大利神曲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等⑸意义:P381、新航路开辟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工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等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①1487年,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1492,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③1497-1498年,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④1519-1522年,,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4、影响:P35二、科学革命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处火刑——宇宙无限,没有中心;3、意大利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发现新宇宙;4、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四、四次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二、补充: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有:①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②率先进行工业革命③占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④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2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34、拿破仑帝国⑴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⑵建立:1804年,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⑶内外政策对拿破仑的评价是:①对内:颁布法典影响: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许多地方;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二、资产阶级颁布的宣言1、“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献⑵颁布的时间是:1689年⑷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税收权、军事权、立法权⑸意义是: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⑵颁布的时间是:1776年7月4日⑶意义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等,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4、献成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1787 成效: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比:工业革命本质是工业上科学技术的变革补充: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2条件:①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和原料;经济②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济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①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污染小;功率高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诞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失败的启示: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圣西门法;傅里叶法、欧文英――新和谐公社3实践基础:马克思德和恩格斯考察了工人运动二、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1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途径,解放全人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目的2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三、诞生的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成立时间:1871年3月2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国际歌创作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中期★★补充:1、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有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2、评价林肯:美国历史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3、,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扭转北方失利的局面直接作用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长远影响★★资产阶级的改革补充: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纪中期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2、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政治: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纷纷起义,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②根本原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文件对欧美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提供了法律保障;五、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过程;请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1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国家独立后,制定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宣扬了民主自由;拿破仑;★★(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一、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是葡萄牙,英国日不落帝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有利可图;②经过:欧洲出发金银、工业原料枪支、商品美洲非洲俘虏黑人③方式: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等④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⑤影响:1欧洲:大发横财,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原料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3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长期落后贫穷;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2海地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3领导者: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4结果:①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三、印度民族大起义: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方式: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倾销商品、占领市场等⑤结果:失败⑥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工业化1、表现: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工业推动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工厂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出现一些大城市二、城市化: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1、积极: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①饮食结构合理②医疗水平提高③生活质量提高④妇女地位提高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2、消极: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城市病”——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工业革命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第8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他们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最终签订北京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其领导人是洪秀全,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6、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在旅顺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7、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8、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外国传教士在各地胡作非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列强对此极为不安,于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9、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10、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起初创办军事工业,如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后期又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3、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代表人物有张謇;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严复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着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3、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镇压,捕杀了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4、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着的作用;5、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上午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7、百日维新期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8、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 )。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1662年( )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知识点整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知识点整理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

2.手工工场的出现:(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手工工场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标志.是工业文明的曙光。

(3)今天的工厂.就是由手工工场发展而来的。

(4)农业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5)明清时期,中国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4.手工工场的作用:(1)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手工业产品的产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5.西欧手工工场集中的行业及国家:主要集中存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发展迅速。

6.商人地位的变化(1)具体表现:①经济地位变化: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迅速壮大,超过王公贵族,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早期的资产阶级。

②政治地位变化: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可以担任市长、财政顾问。

(2)变化的原因:l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7.贵族的变化:贵族虽享受着特权,但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开始走向没落;有些贵族也开始经营工商业。

8.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世纪。

(2)地区: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

(3)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兴起的原因: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5)主要内容: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远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开始,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3、明朝的统治表现影响明代前期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代前期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明代前期外交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朝: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农业的兴盛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步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2、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海外贸易的发达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8,进步思潮a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追求个性解放,主张平等民主。

b、以四大徽班、湖北的汉调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朝代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清朝文字狱(目的: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

朱元璋即明太祖。

2.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

3.农民起义: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

二、清朝1.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2.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措施1.抵御侵略,镇压分裂叛乱(1)东南A.戚继光、俞大猷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2)东北康熙帝武力反抗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3)北方明修长城。

(4)西北A.平定准噶尔叛乱。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2.边疆治理,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1)北方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喇嘛庙。

(2)西藏A.册封达赖、班禅B.设立驻藏大臣C.金瓶掣签制度(3)西南改土归流二、特点恩威并重:防御政策、怀柔政策(如明修长城清修庙)三、意义加强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一、农业甘薯、玉米等作物从南美洲引进中国。

二、手工业1.民间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2.在纺织业首先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机户和机工)。

三、商业1.商品经济发达。

2.商帮:徽商、晋商。

四、海外贸易发达茶叶、生丝、土布、瓷器大量出口。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一、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二、八股取士——文化专制1.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2.答题观点: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元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采取了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4项举措,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在经济上实施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3项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在对外关系上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

●明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人崛起。

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称之为倭寇。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取得胜利。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进一步加固增修了长城。

作用:一是抵御外敌,二是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三是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

●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屡次向清政府挑衅。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18世纪中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意义:一是加强新疆与中央联系,二是巩固边防。

●清政府采取3项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一是建立册封制度(达赖、班禅),二是建立金瓶掣签制度,三是设立驻藏大臣。

(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的国家的兴盛与耕经济繁荣1、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2)明朝兴盛的表现:①皇权的加强②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对外交往的密切④市镇经济的繁荣。

(3)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①废除丞相、创内阁②设厂卫特务机构③迁都北京(4)明末农民起义:①原因:明朝腐败,对后金用兵,连年天灾②爆发时间:1627年③领导人:高迎详、张献忠、李自成等④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5)清朝的建立:①17世纪初(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②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③1644年,明灭亡,清军入关④清初野蛮政策: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没海居民内迁等经⑤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措施:①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②1662年郑成功大白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

④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后又平定了天山以南大小和卓叛乱,并在该地区设置了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事务。

⑤1685-1687年,清军反抗沙俄入侵,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⑥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和喇嘛庙,与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联络感情。

⑦清朝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

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⑧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集聚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3、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

②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③商业:工商业市镇兴起和繁荣、商帮形成③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十分活跃,清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提纲(八下)

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提纲(八下)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②培育、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甘薯、玉米);明至清前期,我国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 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手工业 棉纺织业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 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 商业 ③沿海各地海外贸易活跃设置台湾府(系,巩固东南海防)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新旧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目的:维护统治,加强思想文化专制1、大兴文字狱2、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5.2.2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1、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皇权膨胀(1)明朝加强化皇权的措施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增设内阁制②地方上: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③设立厂卫特务制度④设立“廷杖”制度(2)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清代军机处的设置(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④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2、近代前夜的危机(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①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②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交流会引起统治不稳;③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必与外国通商。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

姓名 班级 学号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
★★1.明清民族政策:明: 政策(增修长城);
清: 政策(修建 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 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
★★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2)意义: 。

(女真人物: 人物:
三、农耕文明的繁盛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姓名班级学号
二、近代前夜的危机
T5.1 回望“盛世”余辉(“乾隆盛世”表现)
1.疆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
2.经济: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巨大进步
3.经济: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
4.文化:文化继续发展(完成中国历史上最大丛书《四库全书》,文学巨作《红楼梦》)
T5.2 透视“盛世”阴影
1.人口增长过快——社会危机;
2.官员不为民办实事——失去民心;
3.思想控制严密——文字狱;
4.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中英差距拉开。

T5.3 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
清帝国实质上是虚弱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很弱,所用武器落后。

但清朝统治者仍认为是全世界的“天朝”。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知识提纲表格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知识提纲表格
理性之光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
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发现新大陆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
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
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
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
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领导人----华盛顿
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1793年
1、法国资产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

八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提纲

八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提纲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5-1工商业的兴起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比较:手工作坊手工工场所有者:手工作坊主手工工场主劳动者: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手工工场工人生产方式:,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工人之间分工合作生产关系: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手工工场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手工工场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生产关系变化: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手工工场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

手工工场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时间:14世纪-16世纪发生地: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发生背景: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人物: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

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精神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马丁·路德的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即明太祖。

2、明朝的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兀的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大海及海外诸岛。

3、明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废丞相,设厂卫制度,迁都北京,强化皇权专制。

(2)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3)对外政策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

4、明朝衰落:明后期爆发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走向衰败。

5、清的建立:(1)清由女真族建立。

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经济发达、社会繁荣。

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6、明清的民族政策:(1)明代统治者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2)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7、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1)对东南沿海的管理。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取得胜利。

(2)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巩固东北疆域。

1685一1687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4)平定北疆:明修长城,防范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5)平定西北:①粉碎准噶尔贵族和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②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6)加强对西藏的统治:①清朝初期,皇帝赐予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②1727年,清朝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③1792年,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的选择,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确定,这就是金瓶掣签制。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提纲(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提纲(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2.工人多,分工合作;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 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14—18c)提要:本单元叙述了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和中国明清史,属近代史范畴。

共5课。

1-4课是世界近代史,共约10件大事;第5课是中国明清史,共4个方面。

在约500年的时间内,欧洲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制度在英、美、法三国建立。

一、知识梳理第1课工商业的兴起(14-16c 西欧)抓两件大事1、手工工场的出现(经济上新的生产力)①商业发展→手工作坊扩大→手工工场出现(14c 意大利)②手工工场特点:规模大,工人多,分工合作,效率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是工业文明的曙光,但当时西欧仍处在农业文明时代。

③范围:地域:意大利→西欧各国(英、法、德)行业:纺织——采矿(煤)、冶金2、两大阶层生产(政治上、新的生产关系)①国家的经济政策变了——重工商业②商人经济政治地位变了——商人从政当官③阶级结构变了,两大阶级产生—早期资产阶级和早期工人阶级第2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4-18C西欧)抓4件大事解题:即14-18c 西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中世纪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两大思想的牢笼,即反神权、反王权。

1、文艺复兴(14—16c 意大利→西欧)①核心思想:重视人的作用、人的需要,宣传人文主义(人文精神)②代表人物:达芬奇(意)《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及台词③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2、德意志宗教改革(16c)⑴核心思想:反对天主教,反对购买赎罪劵,信仰上人人平等,创立新教⑵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与马丁路德·金区别)⑶意义: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宗教独立发展道路。

3、法国启蒙运动(17—18c)⑴核心观点:自由、平等、民主;反对神权、王权、特权,反对君主专制。

⑵代表人物:伏尔泰(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生存、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思想,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反对君主专制。

法国百科全书派:编《百科全书》宣传科学、理性,反对迷信专制。

⑶启蒙运动的影响: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4、近代科学的诞生(15—17c)----人们自然观念的变化⑴培根(15c 英国)---“知识就是力量”“人能征服自然”;⑵哥白尼(16c 波兰)----提出“日心说”,否定教会“地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⑶布鲁诺(16c 意大利)----提出宇宙无限的观点,为捍卫真理而献身;⑷牛顿(17c 英国)----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发展推向新高峰。

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工业革命技术发明的高潮。

第3课新航路的开辟(15—16c)抓1件大事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见p18---19 大小字)2、经过:(参见《航线图》)主要国家航向代表人物国籍时间经过及结果葡萄牙向东迪亚士葡萄牙1487--1488沿非洲西海岸南行到达非洲好望角;葡萄牙向东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沿迪亚士航线前行到达印度;西班牙向西哥伦布意大利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美洲西班牙向西麦哲伦葡萄牙1519--1522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3、积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②.为各大洲之间人口的迁徙、新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方便;③.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人民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也大大改观;(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农作物传入欧洲;欧、亚洲的马、牛、羊、葡萄等传入美洲)④.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欧洲的科技成果如武器传入亚非拉地区;中国的儒学伦理、印度的宗教等也影响着欧洲)4、消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抢夺殖民地,掠夺土地和财富;②. 欧洲殖民者野蛮屠杀美洲印地安人,古老的印地安文明遭到毁灭;③.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到美洲,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了惨重损失;第4课资产阶级革命:创立新体制——3件大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背景:(见p26)国王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王权专制)国王与议会的矛盾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方式:资产阶级革命和不流血的资产阶级政变领导人:克伦威尔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689)(重点)目的:通过法律限制王权内容:(p27小字)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并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西班牙、荷兰所采用(中国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也希望仿效英、日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但失败)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⑴、独立战争①原因:英国在北美13个殖民地的殖民统治②开始:来克星顿枪声(1775)③建国:颁布《独立宣言》(1776、7、4)宣布独立(美国国庆节)④领导人:华盛顿⑤战争结束: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⑵、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共和制和三权分立制。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

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行政权(总统)↙↗ ↖↘立法权--------→司法权(国会)←----- (最高法院)后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美国创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和三权分立制,如1912年中国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法国也是共和制。

3法国大革命(1789)⑴原因:封建君主专制,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税收加重,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满;②经过:(注意人民的三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人民第一次起义,革命开始)颁布《人权宣言》(1789.8)宣告人生来自由平等(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打败外国干涉,废君主制,建共和国(1792.8 人民第二次起义)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罗伯斯庇尔掌权,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③影响:结束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领导了革命,但人民群众三次起义,显示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建立新的共和政体(共和制)说明:要注意英国革命的曲折性,美国革命的民族性,法国革命的人民性。

第5课面临挑战的中国明清时期(1368—1840年)------主抓4个方面(4大特点)一、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最后的盛世)(经济)1、人口多到19世纪初,中国人口到达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商品经济繁荣⑴手工业方面繁荣江南地区的丝纺织业,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达。

榨油,制瓷业,采矿,冶铁,造船业繁荣⑵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大商帮,如徽商、晋商等⑶农业方面:“湖广熟,天下足”,与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区别⑷商业城镇形成⑸对外贸易增长:18世纪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3、社会生活的变化:各种服务性行业兴盛,茶馆、酒楼、戏园增多(市民生活)4、农业仍是中国当时经济的主体,生产生活方式是:男耕女织。

(与同一时期西欧、美国相比---工业革命)二、专制皇权高度加强(政治)1、表现: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分相权给六部②明朝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厂卫”特务机构③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独裁④清朝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⑤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2、批判君权神授的思想家-----黄宗羲(明末清初)与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相似,都反对专制皇权(君主专制)。

但影响较小。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明朝:防御政策(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修寺庙、联姻、宴饮等联络感情)2、巩固措施⑴、对西藏地区(藏族)a、清朝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册封制)b、 1727年,设驻藏大臣,使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c、实行金瓶掣鉴制选择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⑵、对西南少数民族明朝从中央派官员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⑶、对新疆地区平定叛乱清军粉碎了蒙古族准格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⑷、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愿受沙俄的压迫,千辛万苦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接见。

⑸、清朝对内外蒙古地区实行盟、旗两级管理制度(盟旗制)3、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与内地文化交流,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四、来自海上的挑战(对外关系)1、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 重点 p41)目的:扬国威而非发展对外贸易(与哥伦布航行对比)2、天主教传教士带来西方文明明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清朝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等来华,带来科学,如数学知识、西洋风格建筑设计、医学知识等3、西方海上侵略⑴1553年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⑵17世纪初,荷兰人侵占中国台湾4、中国的应对⑴、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⑵、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⑶、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全国只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⑷、179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派马戛尔尼率使团来华,要求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乾隆帝拒绝,错失一次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的机遇。

本课线索:明清时期(1368---1912)正是西方工业文明来临和席卷全球时期。

这一时期,明清仍是农耕时期,有4大特点经济上高度发展;政治上专制皇权高度加强;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对外关系上,西方工业文明对实行闭关锁国的中国带来了危机和挑战。

二、框架搭建西欧:手工工场出现(新的生产力)↓ 文艺复兴运动早期资产阶级\→ 宗教改革运动英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早期无产阶级↚ 启蒙思想运动 >—→美国建立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制(新的阶级结构)近代科学产生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政治体制)经济:高度繁荣发展(封建的农业经济占主体)中国明清时期政治: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封建专制的旧体制)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外关系:清朝闭关锁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空前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