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及经纬线经纬度_七年级地理中图版
陕西西安市初一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 中图版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 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 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 和各种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 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 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 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 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 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
本初子午线所在的位置
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经160度
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东经20度
分界线—— 20°W~ 160°E
比 较 经 纬 线 的 不 同 特 征
概念
纬线
经线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
地球一周的圆圈
直相交的线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 度数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圆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本节小结
地 球 和 地 球 仪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 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 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 理位置。
• 难点 确定东西半球的划分 • 目标 理解经纬线;掌握南北、东西半球划
分
地球发展史1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理解度量地球的基本单位是角度的概念,以及角度的刻度单位。
2.能够使用经纬度方式确定地球上的一个特定位置。
3.能够使用地球仪上的纬度和经度刻度来确定地球上的一个特定位置。
二、教学过程2.1 概念讲解1.角度的概念:角度是用来度量平面角或空间角的单位,表示两个射线之间的旋转。
在数学中,角度被定义为沿圆周的弧长比例。
2.角度的刻度单位:角度的刻度单位通常是度、分和秒。
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3.经度和纬度的概念:经度是一个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位置,表示为东经或西经。
本初子午线被定义为通过伦敦的那条线。
纬度是一个点相对于赤道的位置,表示为北纬或南纬。
2.2 实际操作1.使用地球仪找到某个地点。
2.使用地球仪上的纬度和经度刻度来确定该地点的经纬度。
2.3 练习1.找到某个地点,并使用地球仪上的刻度尺来确定该地点的经纬度。
2.给出一个位置的经纬度,让学生使用地球仪找到该位置。
三、教学方法1.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实际操作来让学生理解角度、经纬度概念和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检测并评估学生对经纬度的理解、运用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素材1.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地球仪3.角度刻度尺六、参考书目1.《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
1.2.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纬线)(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都相等 南北方向 都与两极相交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纬线和纬度
经度的变化规律
longitude and latitude
40° 20°
180° 20°
40°
纬线和纬度
经度的变化规律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180° 120°
60°
60°
120° 180°
0°
150°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 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 线,就是本初子午线
经线和经度
经度的起点
longitude and latitude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 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以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线 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20°W
160 °E
经线和经度
longitude and latitude
经线圈 | 东西半球的范围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①图解东西半球的范围
180°
西经
0°
西半球
20°W
东经
180°
东半球
160°E
西 半 球
经线和经度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口诀
小于160°E 东半球
东经( E )、西经( W ) 向东增加为东经, 向西增加为西经
经线和经度
3.半球划分:
知识小结
南北半球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西半球
示意图 分界线
赤道
20°W和160°E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
两极、赤道、本初子午线等 3.知道经线与纬线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
分布规律 4.会用经纬网定位
活动探究一
请仔细观察地球卫星图片和地球仪有哪些不同?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 与地球边面的 交点
经线 连接南 北两极并且与 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纬线及经纬度
地
利用经纬网定位
球
仪
评一评
•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你学到了哪 些东西?
• 2.你认为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好吗?如果 好,今后准备怎样发扬?如果不好,你 将怎样改进?
• 3.你认为在今天的课堂中,谁的表现最 好,为什么?
南极 地轴南 段与地球表 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 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 纬线圈
活动探究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地球仪, 总结经线、纬线及经度和纬度 特点
纬线和纬度
600N 300N 00 300S
600S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低 、 中 、 高 纬 度 的 划 分
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小结:
特点比较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
经线
半圆 等长
南北方向
东西半球
(20°W,160°E)
纬线
圆圈 不等长 东西方向
南北半球
赤道(0°纬线)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º
东经(E) 西经(W)
第一节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优秀课件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N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2、纬线的特点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 线都自成闭合的圆圈,也 称为纬线圈。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
N
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
线长度相等。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学习活动二 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及特征
【自主探究】
北极
二、纬线和纬度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赤 道
第一章 节第 地一 球节 仪第 、2经课纬时线、地经球纬仪度、课经件纬—线人、教经版纬地度理 七课年件级—上人册教优版秀地p理pt七课年件级上册(共42 张PPT)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线PPT完整版
A:北纬150 ,东经 200 150
A
B:南纬150 ,西经 200 00 150
B
探究活动2: 填写表格:
在地球仪上,按下表中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 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 名,找出该地大致经纬度。
经度 117°E
123°W
纬度 39°N
49°N
地名 天津
地名 上海
温哥华 伦敦
3.2 经线和经度 经线(子午线)
经线又有什么特点?
3.2 经线和经度
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2.指向: 南北方向 3.形状: 半圆 4.长度: 等长 5.关系: 相交 6.与两极关系: 在两极处交汇 7.数量: 无数条
经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
1884年,国际天文家 代表会作出规定,把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 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 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 ,称为本初子午线。
纬线是什么形状的?长 度怎么变化?
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什么样的?
与两极的关系? 指向?
人教七年级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线(共38张PPT)
人教七年级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线(共38张PPT)
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 仪一圈的圆圈。
2.形状: 圆 3.长度: 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
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
方法
N表示;赤道以南称 用E表示; 0°经线以西
南纬,用S表示
称西经,用W表示。
度数
由赤道向两极逐 由0°经线分别向东、西逐
变化
渐增大到90°
渐增大到180 °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1.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体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古代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此说法正确吗?1、进一步认识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2、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3、地球的确证形状-----地球卫星照片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推测:“地球”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地球是球体生活中哪些现象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讨论: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2 发生月偏食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提供现象1 ------海边看船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提供现象2-----月偏食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仔细观察地球仪有什么特点?地球仪与地球有何不同?地球与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上)
2020/8/23
一、地球的形状特 征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 点
3.赤指道向北—极—星与附两近极(之即间北方的)距的离一相点等叫的北点极;的与集北合极
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三、经纬网 1、经纬网的构成
本初子午线
从左往右增大的是东
经
900
S
➢2、经纬网的作用
(2).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 西方向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是东方 ,逆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西方
图2-3
➢经纬网定位置、定向
0°
90°E
90°W
180°E
A、B、C的经纬度分别是?
A在B ____、B在C______、C在A的______
义 之间的夹角(两面角) 夹角(线面角)
表 示
标明东经(E)或 西经 (W),0°、180° 除外
标明北纬(N)或南纬 (S),赤道(0°)除外
经线 0°、180°、
著名 20°W、160°E经 经纬 线线
20°W~160°E为
区域 划分
东半球
160°E~20°W为
西半球
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 赤、道南划北分极南圈北、半极球点 ; 低中高纬的划分; 热带温带寒带的划 分
3、 地图上的方法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箭头通常指北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球仪上,经纬线 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A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00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与经度(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与纬度(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经纬线长短比较)(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判断:东经<160°,西经<20°,都在东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五带的划分:.读五带示意图回答问题(五带名称、范围、分界线、划分标准)(1)五条重要纬线:0°纬线也称_赤道,它是_南、北两个半球的划分界线。
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课件2024-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纬度
从赤道向北分90°,称为北纬(N) 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南分90°,称为南纬(S)
纬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北纬度 越往北度数越大 南纬度 越往南度数越大
南北半球的划分
确定经纬度时要标明是北纬还是南纬、是东经还是西经
课堂小结
一.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线
纬线
经度
纬度
形状 半圆
圆形(除 极点外)
起始 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长度
指示 方向
相等 南北
不相等 东西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 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
符号 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
第一章 地 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 经纬线和经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 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2.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 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 圈的两条经线有什么特点?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是 180°, 且东西经相反(0°和180°除外)。
如20°W 与 160°E 组成的经线 圈 你还能说出哪些经线圈?
知识点2 纬线和纬度
纬线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 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_中图版(5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_中图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 (共20张PPT)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的想象:古人由于认识上 的局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地球仪的诞生
经线和经度
地
球
仪
:
地
球
的
纬线和纬度
模型经ຫໍສະໝຸດ 网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
纬线
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 到上面有很多点和线,你知道 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吗?
南极点
地轴
北极点
经线
纬
线
与
纬
度
点击播放
经 线 与 经 度
点击播放
南
北
半
球
划
分
点击播放
东
西
半
球
划
分
点击播放
思考: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不断地探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一 个闭合体。现在我们知道是一个球体。
见证全貌: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类进入了太空,终于从太空 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提高:数字说明
地球卫星影像 从遥远的太空观察地球,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结论的正确。
地球仪
人们渴望能看到地球家园的全貌,希望能借助某种物体来研究地球,于是……
读出A点和B 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度 不同的地方,在 同一时间里,受 到的太阳照射也 不相同,冷热也 有差异,形成了 不同的温度带, 人们将其划分为 五带。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ppt课件
ppt课件
35
习题训练: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东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2_0_º_N___9_0_º_E__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西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2_0__ºS___6_0_º_W___
线
ppt课件
9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160°E
不是: 0°经线,180°经
线
ppt课件
10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点, 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长度: 都相等
经度: 从本初子午线 向两侧递增 0°~ 180°
ppt课件
11
经度的确定
北极
经度跨度360°
西经0°~180°
本 初 子 午 线
南极 ppt课件
东经 0°~180°
C
46
3、极地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右下向图中
B点位于A点的 西南 方,
C点位于A点的 东北 方,
N
D点位于C点的 东南 方。
左上图中 B点位于A点的 C点位于A点的 D点位于C点的
东北 西南 西北
方, 方, 方。 ppt课件
S
47
4 、 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B ) A、100千米 B、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
50
读出A点和 B点的经纬 度: A:_____
________ B:_____
_________
ppt课件
51
4、某人从赤道出发,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了 111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经线地球上的五带)课件中图版
一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方法。从题图可知,甲点 的经纬度是20°N,40°E。在地球上,任何相对的一组经线都能组成 一个完整的经线圈,20°W经线所对的经线是160°E经线。东、西半 球的判断方法是西经小于20°,东经小于160°E在东半球,反之位于西 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方法是,南纬位于南半球,北纬位于北半球。 所以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点只有丙。
一二
人们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分 界线。若某地点经度是西经,数值小于20°,或是东经,数值小于160°, 则该地点位于东半球;若某地点经度是西经,数值大于20°,或是东经, 数值大于160°,则该地点位于西半球。
一二
3.经纬网图上东、西经与南、北纬的判读 (1)有0°纬线和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以0°经线 为界,左西经右东经。 (2)无0°纬线和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 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 为西经。 (4)在极地俯视图上,若是北极,以0°经线为界,逆时针方向度数逐 渐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若是南极, 以0°经线为界,顺时针方向度数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 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
一二
2.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判断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 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 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 线。
三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初子午线
西经20°与东经160°组成 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 半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
确定地表事物的 位置 辨别地表事物的 方向
经 纬 网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视频资料
思考: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读出A点和B点 的经纬度: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30°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仔细观察下列经纬线,比较它们的特 点,完成下表。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比 较 经 纬 线 的 不 同 特 征
纬线
经线
概念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
南极点
经线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 线 和 纬 线
提示:如果不能正常浏览本页,请点击“链接”按钮!
链接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 线 的 Leabharlann 分视频资料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 线 的 划 分
单击播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点, 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长度: 都相等
经度: 从本初子午线 向两侧递增 0°~ 180°
课堂练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 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 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 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 度40 °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 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 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 错。
北回归线
赤道以北称 0°~90°N 北纬,用“N” 表示
赤道以南称
南纬,用“S”
表示
0°~90°S
赤道
南极圈
南极点
南回归线
纬度的差异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纬线的纬度大小,能 反映地球上不同地方距离 赤道的远近,由于不同纬 度地区的地理现象常常差 别很大,人们引入了高纬 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和低 纬度地区概念。
经度的确定
北极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度跨度360°
西经0°~180°
本 初 子 午 线
南极
东经0°~180°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纬线
垂直于地轴, 同赤道平行的圆圈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长,极点为0
纬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0°~90°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纬度的确定
北极圈
北极点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地球仪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人们渴望能看到地球家园的全貌,希望能借助某种物体来研究地球, 于是……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仪的诞生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
地
球
仪
:
地
球
的
纬线和纬度
模
型
经纬网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地轴 地球自转轴
纬线
北极点
仔细观察地球仪, 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点 和线,你知道它们的名 称和作用吗?
地球一周的圆圈
直相交的线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
不等
相等
度数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式
0° ~ 90°
0° ~ 180°
由赤道向南北逐渐增 大到南北纬90°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 大到东西经180°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0°的确定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