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备层结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设备层结构组成
所谓设备层,是指高层建筑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
全部或大部分用来作为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
设备的布置。设备层的具体位置,应配合建筑的使用功能、
结构布置、电梯分区(高、低速竖向分区)、空调方式、
给水方式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
●设备层的布置
1 )合理利用建筑空间
高层建筑由于埋深的要求,往往都要设地下室,地下室空
间不能自然采光、通风,难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所以,
一般情况下设备层通常设在地下室或顶层。
2 )满足设备布置的要求,在高层建筑中,一般将产生振
动、发热量大的重型设备(如制冷机、水泵、蓄水池等),放在建筑最下部,即地下室;将
竖向负荷分区用的设备(如中间水箱、水泵、
空调器、热交换器等),放在中间层;而将利用
重力差的设备,或体积大、散热量大、需要对
外换气的设备(如屋顶水箱、冷却塔、锅炉、
送风机等),放在建筑的最上层。
3 )与结构布置相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布置中
的结构转换层、加强层等特殊楼层,由于结构
构件较多、尺度较大,空间难于利用,往往用
来布置设备层。
4 )与避难层相结合在我国,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超高层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要求,需设置避难层,其间距不
超过15 层。避难层往往用来布置设备层。图1 -32 为国内某高层建筑设备层的平面布置关系。
●配电室
配电室对建筑的要求
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部分不应低于三级。
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
配电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少积灰和不起灰;顶棚不应抹灰。
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
当严寒地区冬季室温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配电室应采暖。炎热地区的配电室应采取隔热、通风或空调等措施。
有人值班的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在值班人休息间内宜设给水、排水设施。附近无厕所时宜设厕所。
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室,应设设备运输的通道,并应设良好的通风和可靠的照明系统。
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
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的IP3X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制冷机房
空气调节、制冷机房的面积虽系统的集中与分散、制冷机与空气调节器的不同而异。全部设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冷冻机房面积占0.5%-1.2%。总建筑面积小的取较大值,总建筑面积大的取较小的值。当建筑物内只有部分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系统时,机房面积指标,可按比例适当减少。
●中间设备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大、层数多,设备所承受的负荷很大,因此,各设备系统(给排水、空调等)往往需要按高度进行分区,从而达到有效利用与节约的目的。节约设备管道空间、合理降低设备系统造价。
因此,高层建筑除了用地下层或屋顶层作为设备层外,往往还有必要在中间层设置设备层,以使空调、给水备的布置达到经济、合理。
设置中间设备层有以下特点
(1)为了支承设备重量,要求中间设备层的地板结构承载能力比标准层大,考虑到设备系统的布置方式不同,中间设备层的层高会低于或高于标准层。
(2 )施工时,需要预埋管道附件(支架)或留孔、留洞,结构上需考虑防水、防振措施(3 )从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来看,设备竖井应处理层间分隔;但从设备系统自身的布置要求来看,层间分隔增加了设备系统的复杂性,需处理好相互关系。
( 4 )标准层中插入设备层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从目前国内外高层建筑的情况来看,采用中间设备层有利于设备系统(特别是空调和给排水)的布置和管理。
一般情况下,每10 一20 层(通常为
15 层)设一中间设备层。设备层高度以
能满足各种设备及其管道的布置要求为准。
有空调设备的设备层,通常从地面以上
2m 内放空调设备,在此高度以上
0.75~1.0m 布置空调管道和风道,再上面
0.6~0.75m 为给排水管道,最上面
0.6~0.75m 为电气线路区。
表 1 -3 为设备层层高概略值。如果没
有制冷机和锅炉,仅有各种管道和其他分
散的空调设备,国内常采用层高2.2m 以
内的技术夹层。
●避难层
●结构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的定义
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的分类
按结构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类:
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
3.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结构转换层的实际应用
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顶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建筑要求上部小开间的轴线布置、较多的墙体,中部办公用房要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室内空间,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墙尽量少。
●结构形式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当内部要形成大空间,包括结构类型转变和轴线转变时,可采用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转换层;
当框筒结构在底层要形成大的入口,可以有多种转换层的形式,如梁式、桁架式、墙式、合柱式和拱式等。
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是梁式转换层,它设计和施工简单,受力明确,一般用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当上下柱网、轴线错开较多,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可以做成厚板或箱式转换层,但其自重较大,材料耗用较多,计算分析也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