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
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
《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战国四君子的故事。
战国四君子分别是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
孟尝君叫田文,他特别喜欢招揽有才能的人。
有一次,他的一个门客晚上觉得灯光太暗,就把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偷去换酒喝了。
孟尝君知道后,没有生气,反而很大方。
平原君赵胜呢,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他家的一个小妾嘲笑一个瘸腿的门客,平原君知道后,就把小妾赶走了,因为他觉得要尊重别人。
信陵君魏无忌特别讲义气。
有一次,他听说赵国被秦国攻打,情况很危险,就想办法偷了兵符去救赵国。
春申君黄歇也很厉害。
他曾经帮助楚国的太子回国,立了大功。
小朋友们,战国四君子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呀?
《说说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来说说战国四君子。
孟尝君田文,家里有好多好多的门客。
有个门客把他的皮袍拿走了,他都不生气,是不是很大度?
平原君赵胜,因为小妾不尊重人,就把小妾赶走啦,他知道要对人好。
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赵国,可勇敢啦,偷兵符去帮忙。
春申君黄歇帮助太子,做了大好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他们吗?
《讲讲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战国四君子。
孟尝君,对门客可好啦。
有个门客偷他东西,他都不怪人家。
平原君,不能让人受欺负。
小妾做错事,他就把小妾赶走。
信陵君,勇敢去救赵国。
春申君,帮太子回国。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了不起?。
四君子
再来一个!
• 3、形势像劈竹子一样, • 4、菊花凋零,荷花枯 只要上端劈开,刀刃 萎。比喻女子容颜衰 老。 就能一破到底。比喻 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 ——菊老荷枯 • ——势如破竹
包Hale Waihona Puke 四君子其中两种的成语• 1、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青梅竹马
• 2、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 得称道的地方。 • ——春兰秋菊
梅——陆游
花 如 其 人
兰——屈原
竹——郑板桥
菊——陶渊明
四君子在日常生活中
四君子在日常生活中
延 伸:
• 岁寒三友: • 松、竹 、梅。
作业:(任选一题) • 1、摘录有关梅、兰、竹、菊 的诗词各一首。
• 2、你最喜欢四君子中的哪一种, 用一百字短文叙述原因。
小结:
•梅、兰、竹、菊 不但本身富有形 式美感,而且可 以令人联想起人 类的品格,便于 借物寓意 。
让我们来动动脑吧!(猜成语)
• 1、梅子酸,人想吃梅 子就会流口水,因而 口不再干了。后比喻 愿望无法实现,用空 想安慰自己。 • ——望梅止渴
• 2、蕙草样的心地,兰 花似的本质。比喻女 子心地纯洁,性格高 雅。 • ——蕙心兰质
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 林语堂说:“当我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 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 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的。他不曾 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 部薄薄的诗集和 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 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日依 然是一堆照澈古今的烽火,在那些较渺小 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 格的象征。”
无 竹 使 人 俗 。
无 肉 使 人 瘦 ,
春秋战国四大君子分别是谁
春秋战国四大君子分别是谁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指谁?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齐国孟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
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
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门下有食客数千。
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
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
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
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
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魏国信陵君】信陵君,姓魏名无忌。
是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
四君子名词解释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但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兰“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
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
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愤,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
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导语: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愚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齐国孟尝君鸡鸣狗盗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
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
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
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
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
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
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
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
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
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
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
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
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四君子的诗句
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它们在诗文中各有独特的寓意和象征;以下是关于四君子的诗句:
梅:
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陆游《梅花》
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兰:
1. 扈江离与薜芷伫,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2. 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
明·杨慎《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
竹:
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
菊: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白朴《天净沙·秋思》
2.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3.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李师广《菊韵》
这些诗句表现了四君子各自的特质和风貌,寓意着坚韧、高洁、淡泊、豪放等品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四君子诗句繁多,成为诗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品格的重要题材。
梅兰竹菊四君子典故
梅兰竹菊四君子典故
梅兰竹菊是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
是传统寓意纹样。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
”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
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关于四君子的诗句
关于四君子的诗句
一、四君子
1、四君子乃竹、苗、松、竹,喜歌与歌醉乐中求。
2、四君子,好学中最尊:竹清静苗细腻,松通体竹灵气。
3、四君子茂盛处,春秋古今赞相传,唯有植者苦求识,未能贵于夙昔隆。
4、竹笋仙风景求,松树高笔墨搜;苗圃低现境得,竹林翠翙梦投。
5、指间四君子树,交出景色幽邃,万里山河岁月,光影缱绻无言。
二、四君子之乐
1、竹声婉转苗叶低,满园笙歌夜深时,松语寒寂临古寺,竹影庭闱宴乐至!
2、生机活色四君子,植根百花庭院里,松篁常茂挂古城,竹枝婉转催醉梦!
3、举杯乐吟陶山头,竹韵松音落白处,苗翠细谐宛和阗,古香重来入梦乡。
4、盈盈灵乐赋禅客,醉宴四君子共舞,香韵深入回首忆,夜宴欢歌古意致。
三、四君子宴
1、欢声志趣四君子宴,苗语竹韵松声洪,杯舞歌乐嘹唳动,满堂开怀浩欢喜!
2、品壶茶香坐池塘,吟诗歌赋拟四章,岁月星河同享乐,宴客相近暮夏长!
3、此会此地真情友,四君子宴真心畅,击鼓乐处诗梦萦,记忆汇集添浓浓!
4、四君子宴不虚度,禅心古韵把美酿,西子微醺更芳草,飞花游梦共繫魂!。
春秋四君子是哪四个
春秋四君子是哪四个
人们最熟知的春秋四君子,其实是指先秦时期的四大思想家——孔子(Confucius)、老子(Lao Zi)、孟子(Meng Zi)及庄子(Zhuang Zi)。
很多人熟知孔子,因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宣扬“尊王攘夷”的理论,以及“礼乐仁智”,弘扬尊老孝亲、保持伦理道德和服务社会的思想。
而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的主张反对约束节制,崇尚自然自由,树立“静态为佳”的体制。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认为拥有文明是完美的,他认为完美的文明必须有“仁义礼智信”的宗旨。
最后则是庄子,他主张“思而不学,非无以成学”,他认为这种思考是有价值的,赋予个体以精神上自由,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
可以看出,这四位思想家在先秦时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前人把他们一括称做春秋四君子,表达出对他们杰出贡献的敬仰之情。
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他们用他们学说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教导我们要牢记伦理道德、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德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不管他们的思想多深,但他们给中国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历史影响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诗文中的四君子
诗文中的四君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它们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和象征意义。
梅是四君子之首,它傲骨铮铮,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在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严寒时节,梅花却傲然怒放,那星星点点的红梅,在银装素裹中点缀出一丝春意,给萧条的早春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兰象征着清雅脱俗,淡泊名利。
它生长在幽谷之中,不求人知,静谧如水,好像隐士一般。
兰花之姿素雅,花色清淡,其香更是清幽而淡雅,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竹子则代表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它从破土到翠绿,再到黄落,都始终挺立在风雨中,不畏艰险。
竹子不仅具有高雅的姿态,更蕴含着坚贞的品格。
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象征。
菊花是四君子中的隐士。
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在秋天众芳凋零时,菊花却傲然独放,其美丽和气节都值得人们敬仰。
这四种植物,各有各的特色和象征意义。
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象征。
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象征意义,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向前。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写作素材_中考作文素材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写作素材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指谁?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齐国孟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
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
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门下有食客数千。
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
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
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
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
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魏国信陵君】信陵君,姓魏名无忌。
是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
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它们所代表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所以号称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梅花高洁傲岸、迎冬而开、美艳绝俗;
兰花幽雅空灵、幽芳高洁;竹子虚心有节,节节高升。
菊花冷眼清贞、清丽淡雅、芳香袭人,其傲霜斗雪的气节和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世人所喜爱,成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象征:
梅花较耐寒,迎寒而开,早春就开始怒放,美丽绝伦,是坚韧不拔的热歌的象征,与松、竹一起戴物帮被成为“岁寒三友”。
一直喜欢梅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兰花,花朵色淡香清,多生鱼幽僻之处,而且华中还夹杂有荆棘,一般都寄托一
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同事也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速蕉征,艳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一直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囊游。
竹自经冬不调,且自成美景,它钢制、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此画挂于家中,尽显品位。
四君子是哪四君子
四君子是哪四君子
1、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2、明代黄凤池编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为了表示圣人高尚的人品,世人常用“四君子”。
画梅以干、以枝、以花为三大主也,梅干有老干、粗干、细干之分,老干多曲折,示其老态,宜瘦,以中锋笔勾勒而成。
兰称君子,又喻美人,生于幽谷,淑慧而雅淡,不争于世,孤芳自赏,其香清逸,其性幽娴,玉骨冰姿,人见人怜,兰之主要者,花与叶,兰之花,如美人之纤指,姿态婀娜,楚楚动人。
竹之称为君子者,具有崇高坚劲之节,有虚怀若谷之心,清雅拔俗,有如逸士,有岁寒之心,风欺雪压,尤见精神,竹有竿、有枝、有节、有叶,宜用羊毫笔书之为佳,二竿以上之竹,须主客分明,主者耸,有凌云之志,客则或仰或俯,有呼唤尊卑之情,其交叉排列应顺乎自然。
菊有傲骨嶙峋之态,能一枝独秀,挺立于秋风中,不畏严霜,又喻晚节,菊,花之隐逸者也,令人忘虑消愁,怡然自得,菊花种类繁多,故以普通菊花代表之,余则多作实物写生,以助其成。
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
"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
其文化寓意为:梅,深披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
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释义四君子者,梅、兰、竹、菊。
梅者,处士也。
具有高洁坚贞之品德,且有玉骨冰肌之姿质。
其形态,苍老而矍铄。
为有暗香,非凡花可比。
画梅以干、以枝、以花为三大主也。
梅干有老干、粗干、细干之分。
老干多曲折,示其老态,宜瘦,以中锋笔钩勒而成。
交叉处须留空白,使干有前后左右之分。
或赋以颜色,或以淡墨皴之,均可。
粗干者以折枝写之,多作交叉,以女字交,最为上乘。
起笔时立意为先,捷疾而行,如狂、如颠,如飞电,切莫停延。
细干之墨色,以浓墨较多,以示其神,细干发于粗干者稍曲;发于老干者,宜直,均以中锋笔画之。
梅之枝,着花之处。
要使枝之有致,则有长有短,有曲有直。
着花处留白,其形态甚多,多观察树梢之枝,则可悟矣。
梅花五瓣,故以五小圆圈圈之。
有正、有反、有侧,全放、未放者,皆以淡墨相互画之,再以浓墨画出花丝和花萼。
着色者,有以淡墨圈成后、赋以红绿,则为红梅、绿梅。
有用红黄直接点成花瓣,是为红梅、腊梅。
画成,常以浓墨点苔者,有助于画,倍见精神。
梅树苍老古拙,应多观察树木之形态,随时写生,以臻民台触类旁通之效。
兰称君子,又喻美人。
生于幽谷,淑慧而雅淡。
不争于世,孤芳自赏。
其香清逸;其性幽娴,玉骨冰姿,人见人怜。
中华传统四君子简介
中华传统四君子简介中华传统四君子指的是儒家文化中的四种理想人格,分别是君子、士、大丈夫和圣人。
它们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推崇的人格典范。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华传统四君子的特点和含义。
一、君子君子是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人格理想。
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是指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人。
君子追求德行的完善,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们以诚为本,坚守正道,礼让他人,以柔克刚,宽厚仁爱,具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
君子将明德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结合。
在修身方面,君子注重自我修养,遵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道德境界的提升。
在齐家方面,君子注重家庭伦理和家庭的和谐。
在治国方面,君子注重公义和大众的利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平天下方面,君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关注社会公益和整体利益。
二、士士是指有学问和德行的人,也是推行儒家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士人向往高尚的人格境界,注重修身养性和以道德廉耻为准则。
他们努力学习经典文化和传统礼仪,培养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通过教育和影响他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士人具有审问学问的才能,注重道德修养和学问的实践。
他们重视礼义之道并将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表率来感化他人。
士人追求的是学问的独立自主和思想的完善。
三、大丈夫大丈夫指的是具有豪情壮志和胆识的男子汉。
大丈夫不仅追求自身的英勇和才华,也注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他们有志向有抱负,为人正直,勇于担当,敢想敢干。
大丈夫在生活中坚守正道,勇往直前,敢于追求美好的事物。
他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团队精神,注重社会公义和公共事务。
四、圣人圣人是儒家思想中最高尚的人格境界。
圣人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完善,他们是伟大的智者和导师,具有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胸怀。
圣人不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还有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心灵的宽广。
圣人以“天人合一”为理想,追求道德的至善。
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
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导读:导语: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愚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齐国孟尝君鸡鸣狗盗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
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
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
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
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
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
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
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
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
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
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
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
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春秋 四君子 的名词解释
春秋四君子的名词解释春秋四君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孔子所推崇的四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子路、子贡、子夏和宰我。
这四位君子被孔子视为是追求道德修养和实现人格完善的楷模,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给予后世无尽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和信徒,他与孔子同窗共学,孔子对他的称赞可见一斑。
子路一生追求道德与真理的充实,他提出了“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观念,强调了对道义的忠诚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他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为人民造福的大公无私的精神,这些都成为了后来君子的楷模。
接下来是子贡,他是孔子最敬重的弟子之一。
子贡是一个聪明才智出众的人,他问问题务实,探寻真正的道德和人格问题。
他的学问深厚,对于礼仪、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子贡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应用知识,他的思想理念深远影响了后世君子的思想和行为。
然后是子夏,他是孔子的亲信和门徒,对孔子的教诲深感敬仰,致力于实践孔子的教义。
子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关系的处理。
他强调了父子、夫妻、兄弟姐妹等家庭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朋友、领导和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
他提倡的“不惧尚三”等观念成为了后世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石。
最后是宰我,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宰我生性聪慧,但也自负傲慢。
在孔子的教导下,他逐渐改正了纵容自我的毛病,并开始注重自省和修养。
宰我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心地善良的人,也会受到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但只要不断反思和自我调整,就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春秋四君子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对这四位人物的诠释,更是孔子对于君子理想的概括。
孔子希望通过这四个人物的行为和品德,唤起人们对于修身养性、弘扬正道的思考和追求,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同样可以从春秋四君子的名词解释中汲取启发。
我们可以以子路为榜样,坚持不懈地追求道德和真理,保持崇高的人格和公正的意识;我们可以以子贡的精神为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努力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们可以以子夏为楷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们也可以从宰我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时刻警惕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喜竹
竹在我们江南,是最常见的了。所以我对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奇。我曾也养过文竹,也说不清因它不能与竹笋成长的自然竹的气节相比,还是因为客观上的种种造成,终于还是放弃了它,在我的办公桌上,再也见不到我养了几年的那盆文竹了。但也不以为憾,我总感到文竹不是我心中真正的竹。
我喜欢真正的大自然中的竹,是因为竹的气节让我倾心,也因为是竹的身上无一不是宝,可谓是功能齐全,妙用多多,人们可以根据各自实际需要对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你可以选一根坚韧的小竹,做成简易的鱼杆;你可以选一根粗细适中的竹子,在自家的凉台上随意那么一搁,它就成了晾衣服晒被子的好帮手;你可以将一些老竹根洗净自然吹干,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制成实用的竹根饰品;你可选一段竹做成笔筒点缀自己的书桌;竹制家具、竹制农具、竹制文具、竹制饰品……竹制品的种类也实在是太多了。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即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明末郑思肖善画兰,而且兰无根,即寓意为河山破碎的无根之忧。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我之所以赞梅,就赞她铮铮铁骨、浩然正气、斗雪傲霜、独步早春的精神。
赏兰
我出嫁之后,就没再精心养过兰花,兰花是我日常生活中最少接触的一种植物了。最近,知我喜爱兰花的好友,不知从哪里给我弄来了一盆金边兰,让我好一阵激动。
我养兰花,并不是因为兰花的名贵,养成一盆好兰花,到市场出手那可观的价值,而是因为兰花有那淡淡的幽香,是我心之喜爱。有那么一盆兰花摆在室中,看一眼总能让我想到,一个人就该像兰花那样,不管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富裕贫寒,都该静静地释放自己的原味,哪怕这种味道淡得别人根本都闻不到。
至于菊花,不仅因其有“三绝”:“菊近重九满篱金”(色绝),“此花开尽更无花”(花期最晚),“菊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其味久长),更主要的是它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忠贞气概,备受人们的赞赏,将其视为高洁的象征。因此,在国花评选中它和牡丹、梅花同为得票最多的“三花”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菊之品种繁多,花色与花型更是多种多样,极富变异性,故更为世人所重视,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的切花材料之一。(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梅兰竹菊的含义
梅,枝干苍老虬曲,能在冬天寒冷中开花,能够表达一种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
兰,生于幽谷无人之处,没有鲜艳招摇的颜色,而有幽香,能够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
竹,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能够表达士人行为上的品质、操守,谦虚而刚毅的精神。
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兰花名列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确也实不为过,兰的形态贤淑,花香幽远,被誉为“香祖”。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就是说与君子在一起,如在养兰花的房间里,被香气所化。兰花不骄不媚,气质超凡脱俗,深受人们的钟爱,在人们心中,兰花是真诚、美好的象征,有君子之风。不过,我认为,在今天看来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在锐意进取,而不在于清幽独雅,人人皆是飘逸君子,君子之行多是刻意做出来的。而兰花之香却是自然抒发,细思起来,君子这称呼不太切意,似有抹煞了兰的自然美感。对于兰,我宁愿将之当作一个优雅的女人,那种气质高雅,闪烁着智慧,懂得自爱的美人,亭亭玉立,自然芳心可感;亲睹芳容,令人心旷神怡。
菊,于深秋百花凋落时,还可以傲霜雪而开放,即使枯干残败犹有抱霜枝,能够表达士人在困难来临时的勇敢精神。(清风无影hx)
梅兰竹菊何以传情
在老年人的“生活经”中,常常有这样的说法:“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意思是说调琴、下棋和练书法、学绘画等可以使人心静神怡,培养人的意志,增强记忆力;而养花种草不仅可以使人消遣,赏其风韵,且能以花木作为某种事物的象征,使人神往,远思深虑,其乐无穷。尤以花中之梅、兰、竹、菊四品为甚,常称之为“四君子”。
花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来历及寓意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由此可见,花在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生活中,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所以,人们历来对花怀有特殊的情感,视花为“人类感情的橱窗”,把它作为幸福、吉祥、光明和圣洁的象征。人们还用花来表达思想,形容现实生活,给花以多种多样的极其深刻的寓意,最常见的就是用花来描绘人们的悲欢离合(如范成大诗云:“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或以花抒发内心的情感(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借花来表达崇高的理想抱负(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为什么植物的花可以托情寄志呢?这主要是因为:花儿不仅具有直观的美(例如瑰丽的花朵和沁人的花香,婆娑的花姿与果实的多样性和优美性等,从直观上说都是优美的),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具有潜在的美。这种潜在的美,比起直观的美也许对人类更有价值。
花的潜在美不但表现在它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开花结果),是人类粮食的直接产生者,而且还表现在花木芳草能够净化空气,防治环境污染,降温调湿,吸收和减少噪声,消毒杀菌,保障和美化人类生活。
这
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以花木芳草寄情的例子中,尤以梅、兰、竹、菊等四品最为多见,不仅有“梅兰竹菊寄情”的美谈,还有许多寓意深刻的诗文轶事,值得我们仔细来体味。
梅花不仅有苍劲挺秀,疏影横斜,清雅宜人的神韵,而且还有“冰里育蕾、雪里怒放”的特点,它那“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性格,显示了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可贵精神,人们便把它作为刚强意志的象征,倍加赞赏,历史上曾将其数度推崇为我国的国花(早在清时定为国花),在近期开展的国花评选中,它与“国色天香”的牡丹并驾齐驱。
去年春节期间,雅君看我在医院里呆久了有些郁闷,于是就驾车上了高速,带我去游“灵峰探梅”。位于杭州西湖之西,灵峰山下的青芝坞,为西湖著名赏梅胜地的灵峰,于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并有翠微阁、眠云堂、妙高台、洗钵池等组成一组人文景观。万历初年,寺院败落,僧人四散,仅存殿宇。清嘉庆年间,浙江都卫莲溪重修灵峰寺,并在四周种植梅树百余株。宣统元年间,又种植梅树三百株,此处便成为赏梅佳地,故名“灵峰探梅”。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
先不说兰花有“吹气如兰”、“空谷幽兰”之类的外形比喻,光是对兰花的品格之喻,文人墨客们喜欢将兰花比作谦谦君子,说它是“终年不凋,幽香清远,神静韵高”,对它可算是推崇备至。宋代画兰花的人多,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期,人们常以画兰花来
孤芳自赏,有文人清高的含义。与陆游词相比,我还是更欣赏伟人毛泽东的《咏梅》,“它在丛中笑”、“犹有花枝俏”,奔放、灿烂、热烈,充满活力。
我以为,梅之本性,还是情趣盎然得好,如果有大雪相交辉映,红白相间,犹如一位清亮女子立于眼前,算得是人间妙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想象着人花相映的美丽,实在是在于言说之外的一种意境。 来自梅兰竹菊赋 赞梅
梅,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梅被排在最前,这大概与她在一年四季中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不无相关。
梅向来也是被歌咏得最多的花儿之一。有名的就有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陆游的词里,梅倒是寂寞得很,是寄托了文人的一种
竹之绝妙处,乃在虚心劲节,筠色润贞。其性最殊,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风来自成清籁,雨打更发幽韵,饶有“筛风梳月带雨斜”的特色,刚贞不俗。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更喜在庭院中植竹观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由此可见古人喜爱竹的程度之深。
踏进梅园,疏花点点,清香远溢的梅花,令人心旷神怡。梅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独步早春,幽香独韵,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神韵和清雅宜人的馨香,是其它花卉所无法相比的。她于冰寒风雪中显出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以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来歌颂,她于凌寒留香的品性也令我深深钟爱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