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授课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妙,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
2.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学习词《清平乐·村居》1.看插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让你给这幅图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名字(2)介绍作者:这幅图是根据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
晚年他隐居在江西信州,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表现恬静、温馨的田园生活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他在那期间写的。
“清平乐”是词牌名,注意“乐”读作yuè,“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
通过刚才看图,你知道“村居”描绘的是什么吗(描绘的是乡村人们的生活。
)2.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词。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提醒:“媪”字读作ǎo,不要读成wēn。
“亡赖”中的“亡”字读作wú,不要读成wánɡ。
“剥莲蓬”中的“剥”字读作bāo,不要读成bō。
3.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提示: 茅檐:茅屋的屋檐。
1.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_春归何处》优秀教案.docx
部人教版六年文下册《清平·春何》秀教案【教学目】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中精警名句行3.体会歌的意境【教学重点】体会歌的意境。
【教学准】多媒体件【教学】 1【教学程】一、作者及写作背景:黄庭 (1045— 1105),字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 )人。
人少年得意,中士,任校郎,修撰神宗皇帝的“ ”,又以文受知于,并江西派开山大。
后因新党重新政,作者政偏于保守,晚年屡遭,死于西南荒僻的所。
首写于被之,人借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的感慨。
二、初文本:1.要求学生:照注,初文本。
2.教范文本。
3.学生自由,初步。
三、的析:1.“春何 ?寂寞无行路。
” 人什么要找春的踪迹?果如何?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得安慰。
关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春之情寄寓其。
2.“若有人知春去,取来同住。
”运用怎的手法,表达了怎的情感。
表达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得意之,因此千呼万地招春天“ 来”与人“同住”。
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春天以生命。
3.春无踪迹知 ?除非取黄。
“春无踪迹知 ?” 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
“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又知呢 ?多么令人惆、感啊 !但作者情上一,因人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来去的黄倒像是知道呢。
4.“百无人能解,因吹薇。
”黄用清脆的歌声回答我,可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 留人自己的,只是腹的惆。
一起,卷走那凋的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
至此,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5.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清平乐 春归何处 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教案标题: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古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
2. 提问学生对于春天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于春归何处的思考。
阅读理解:3. 分发《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课文给学生,让他们先自主阅读。
4.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他们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
5.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诗中的‘清平乐’指的是什么?”、“诗中的‘春归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以检验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欣赏和表达:6. 请学生朗读《清平乐春归何处》,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7.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8.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诗歌的赏析和评价,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创作一些相关的诗句。
拓展活动:9. 给学生分发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摘录或者简介,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10.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者创作一些相关的作品。
总结:1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1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清平乐·春归何处-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清平乐·春归何处的基本含义和意境;2.学生能够运用铁三角分析清平乐·春归何处中蕴含的情感;3.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掌握清平乐·春归何处的基本含义和意境;2.运用铁三角分析清平乐·春归何处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运用铁三角分析清平乐·春归何处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呈现《清平乐·春归何处》的整首词,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先自行阅读,初步感知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2. 感性体验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听音乐、看图卡、深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回归大地的喜悦和生命的蓬勃。
3. 理性分析3.1 理解词语、短语通过语境导入,对高桥秋实的“抚琴人绝弦而叹,索衣女断练而歌”、“莺啼燕语报新年”等词语进行理解,并借此感受词句的美感。
3.2 理解词意,分析词语通过呈现词句中的名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词句的寓意,例如:“清平乐·尽是从前玉阶走,半是新妆别有处”、“春归何处,锦衾人去,花影暝,风残梦断”。
3.3 铁三角分析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取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本首词的铁三角为“别离、回忆、生命”,进一步理解整篇词所呈现的情感和思想。
4. 观察评论呈现著名文学评论家对《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批评家对同一作品评价上的差异,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
5. 创新写作要求学生站在自己的观点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用诗歌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情感。
6. 总结通过口头提问、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理解,总结本节课掌握的内容及感悟。
五、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分为感知、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其中,应用方面的评估主要在创新写作环节进行评估。
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课程背景课程名称: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年级:高中课时数:1课程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在创作中的用意和表达方法;2.理解《清平乐(春归何处)》的创作背景和及其意义;3.精读《清平乐(春归何处)》一首,领会词牌特色;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鉴赏唐诗宋词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唐代画家韩滉的《春景图》;2.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个春天的清晨,描述自己眼前的情景。
第二部分:学习诗词(25分钟)1.教师播放明清元曲《清平乐》,让学生感受古曲的氛围;2.教师分析词牌《清平乐(春归何处)》的来源和特点;3.教师放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语音视频解读,引出《清平乐(春归何处)》;4.教师精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分析其意义和用词的特点;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三部分:课后拓展(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唐诗宋词选辑,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进行朗诵或背诵。
教学方法1.听力教学法:播放《清平乐》古曲和唐诗朗读语音视频,让学生感知诗词的情感蕴含;2.阅读指导法: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注重用词、韵脚、意象等方面的注意点;3.讨论交流法:通过课堂组织讨论、文学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听课积极性、阅读反思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2.作业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和小组活动,并用书面方式记录学习心得和体会;3.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检验学生对文学鉴赏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料1.《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课件:韩滉《春景图》,唐诗朗诵语音视频,宋词选读;3.活动表格:小组文学交流记录表。
总结本节课通过《清平乐(春归何处)》一首词的精读,帮助学生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同时,本课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交流,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教案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教案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黄庭坚的人生和清平乐的内容;2.理解和解释诗歌中的词汇和用法;3.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创造自己的诗歌。
【教学准备】1.诗歌文本2.音频或视频录制可选读黄庭坚作品的朗读3.教师制作PPT或课件,包括诗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黄庭坚和其代表性作品之一“清平乐” 。
并播放黄庭坚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朗读。
2.词汇解释(2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一些黄庭坚诗歌中的关键词汇,例如“乡平”,“夜寂”等等。
阐述其在清平乐中的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跟随朗读。
3.文本分析(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吟诵黄庭坚的清平乐诗歌,深入分析诗歌的内涵和意义:黄庭坚用“春归何处”来表达自己难以忘怀的家乡和家人之间的亲情。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黄庭坚的想法和感情是否符合现实?4.创作活动(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比如歌曲、诗歌,表达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的能力,并为每个小组设置表扬。
5.反思(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的课程:你喜欢黄庭坚的美好诗歌吗?你现在更加了解他的作品和人生吗?你对这节课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出重要的句子,帮助学生更加了解黄庭坚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每个词汇的含义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让学生欣赏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互;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里分享自己对这首诗怎样领悟到家乡的爱之情;4.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黄庭坚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诗。
1.1.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的手法。
1.1.3 掌握并运用一些诗歌创作的技巧,如平仄、韵律等。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1.2.2 学会通过诗歌来感受和表达自然美。
1.2.3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1.3.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1.3.3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作者黄庭坚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清平乐》词牌的特点。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2.2.1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2.2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境,如“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等。
2.2.3 分析作者运用自然景物描绘情感的手法,如“落花风起正苦寒”等。
2.3 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2.3.1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感状态。
2.3.2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3.1.2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3.2 课文学习3.2.1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2.2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境。
3.2.3 分析作者运用自然景物描绘情感的手法。
3.3 创作与展示3.3.1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3.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4.2 学生对诗歌情感表达的领悟通过讨论、创作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诗歌情感表达的领悟程度。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教学设计
步骤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步骤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清平乐春归何处》的内容,理解生字、词组、句式。
步骤六:课后拓展,提升素养(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其他古诗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播放古筝音乐,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
2.教师引导:在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和视频中的季节是什么吗?春天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春天的美好。
3.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构成和意义,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意境。
4.诗歌意境:深入剖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歌内容、意境、情感等方面展开讨论。
2.讨论主题:探讨诗歌中描绘的春天景色、诗人情感以及诗歌的韵律特点等。
2.选做作业:
(1)搜集其他描绘春天的古诗词,与同学分享,探讨不同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以《春天的美好》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或一幅画作,展现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3.家庭作业:
(1)与家长共同讨论《清平乐春归何处》中的诗句,分享彼此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3.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及写作背景: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二、初识文本:1.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识文本。
2. 教师范读文本。
3.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记忆。
三、词的赏析: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
“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
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与反(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与反第1篇】清平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3.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代文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很多文人写春时,都不免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表达惜春的。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4.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创始人。
黄庭坚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擅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1)全词的线索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2)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2.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春天回到了哪里到处都是一片寂静,找不到它的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喊它回来同我们在一起。
春天的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一问黄鹂鸟。
可惜黄鹂鸟的婉转啼鸣无人能理解,只见它凭借着一阵风飞过了蔷薇。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这首词写春天,词中有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天离开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
1.1.2 分析并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1.1.3 了解宋代词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2.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2.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1.3.2 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1.3.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清平乐(春归何处)》(附原文)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
2.2.2 难点: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图片展示:春天的美景。
3.1.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2.2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活背景。
3.3 合作探究3.3.1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3.2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堂讲解3.4.1 讲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4.2 分析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3.5 课堂实践3.5.1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5.2 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3.6 总结拓展3.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6.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背诵并理解诗歌内容。
4.3 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
5.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5.3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
1.1.2 理解诗歌的背景,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1.1.3 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1.2.2 学会从诗歌的、序言、注释等入手,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意图。
1.2.3 学会从诗歌的意象、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1.3.2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和无奈之情,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1.3.3 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1.2 诗歌的意象分析。
2.1.3 诗歌的情感分析。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2.2.2 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激发学生对苏轼作品的兴趣。
3.1.2 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为学生学习诗歌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2.2 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序言、注释等,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意图。
3.3 合作探讨3.3.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3.3.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4 诗歌朗诵3.4.1 邀请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4.2 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章:课堂小结与拓展4.1 课堂小结4.1.2 强调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意图对诗歌理解的重要性。
4.2 拓展活动4.2.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歌。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
(2)体会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情怀。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歌,自主思考和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其他诗人的作品,深入剖析本诗的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出本课《清平乐(春归何处)》。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讲解诗歌: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共同分析诗歌的特点。
5. 案例分析:对比其他诗人的作品,深入剖析本诗的特点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教案标题:清平乐春归何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古文诗,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解释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诗歌的内涵。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古文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古文诗,是否有人读过或听过这首诗。
2. 诗歌赏析(15分钟)- 分享《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牧的简介。
- 指导学生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3. 诗歌解读(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4. 阅读策略训练(15分钟)- 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测、归纳等,提取诗歌中的关键信息。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诗歌(20分钟)-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 提供一些诗歌写作的提示和指导,如选择合适的题材、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等。
-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与同学分享。
6.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鉴赏技巧。
-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古文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1. 《清平乐春归何处》古文诗的文本2. 杜牧的简介和相关资料3. 诗歌赏析和解读的提示和指导材料4. 阅读策略训练的练习题和活动5. 诗歌创作的提示和指导材料6. 学生的诗歌作品展示的场所和设备。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能够解释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体验作者的情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清平乐(春归何处)》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解释诗歌的题材、结构和韵律特点。
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诗歌的默写和理解。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2 教学难点:诗歌中深层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诗歌创作背景的探究。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歌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归处和意义。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4.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4 表达与创作: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学生进行分享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素材:提供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供学生进行比较和拓展阅读。
使用图片、音乐或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6.2 技术支持: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展示诗歌和相关素材。
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学习任务和收集学生的作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说课稿一、课文背景和教学目标(100字左右)《清平乐春归何处》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之一。
本篇课文是一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通过阅读和学习此篇诗歌,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内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100字左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本诗。
难点在于让学生领悟古诗的内涵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000字左右)1.导入(时间: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为什么?”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各个季节的特点和美好之处,引出本诗的主题。
2.学习课文(时间:15分钟)教师先让学生跟读全文,感受整首诗的整体语调和韵律。
然后逐句解读诗中的意境、表达手法和修辞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分组朗读(时间: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朗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分别给予指导和鼓励。
鼓励学生通过语音语调的把握,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出来。
4.分析诗歌结构(时间:10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指导他们发现和分析作者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感、押韵和句式的运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5.课文鉴赏(时间:1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意境、主题以及情感表达。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诗人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情感体验(时间: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朗诵等方式,表达对诗歌的感悟和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感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春归何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3.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及写作背景: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二、初识文本:1.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识文本。
2. 教师范读文本。
3.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记忆。
三、词的赏析: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
“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
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春归何处)》。
1.1.2 分析并欣赏辛弃疾的词风。
1.1.3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1.2.2 学会通过诗词的韵律、意象、情感等角度进行鉴赏。
1.2.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诗词表现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辛弃疾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1.3.2 理解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3 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2.1.1 作者简介: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2.1.2 创作背景:南宋时期,战乱频繁,词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诗词原文2.2.1 展示《清平乐(春归何处)》原文。
2.2.2 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2.3 诗词解析2.3.1 分析诗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2.3.2 解读诗词中的情感和哲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点。
3.1.2 介绍辛弃疾及其作品《清平乐(春归何处)》。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2.2 学生默写诗词,加深对诗词的印象。
3.3 课堂讨论3.3.1 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3.2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诗词,如韵律、意象、情感等。
3.4 课后作业3.4.1 学生写一篇关于《清平乐(春归何处)》的鉴赏文章。
3.4.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仿写。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4.1.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4.1.2 评价学生的诗词理解和鉴赏能力。
4.2 课后作业评价4.2.1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如字迹、内容等。
《清平乐·春归何处》上课教学提纲
朗读清平乐·春归何处.mp3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词文赏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 取归来同住。
1 、“寂寞”表达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 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 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 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思春(归何处) 惜春(无行路 )
唤春(归来住)
问春(知踪迹)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 (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理清思路
清平乐 惜 春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寻 春
问春(知踪迹) 由幻觉到现实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思想感情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 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 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出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 烈的感染。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 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清平乐》(春归何处)授课要点
《清平乐》授课要点一、方法要点1、写作思路切入2、写作背景及感情基调切入二.赏析要点1、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⑴春天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作者想象飞来飞去的黄鹂可能知晓,可谁能听懂它悦耳多变的歌声呢? 留给词人自己的,依旧只是满腹的惆怅。
⑵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⑶作者用黄鹂和蔷薇这两个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春恨的情绪。
5、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6、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
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授课要点
一、方法要点
1、写作思路切入
2、写作背景及感情基调切入
二.赏析要点
1、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
⑴春天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作者想象飞来飞去的黄鹂可能知晓,可谁能听懂它悦耳多变的歌声呢? 留给词人自己的,依旧只是满腹的惆怅。
⑵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⑶作者用黄鹂和蔷薇这两个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春恨的情绪。
5、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6、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
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
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7、概括本词的特色:
⑴平淡朴实,委婉含蓄。
⑵构思新奇巧妙。
⑶多转折而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