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
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农村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体验。
在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方面,以下是现状的主要内容。
首先,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管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还有一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等。
其次,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
实地调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相关数据,来了解该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设施、管理状况等。
问卷调查和访谈是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采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再次,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导致具体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够。
其次,研究方法多样性不足,主要仍以实地调研为主,其他方法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同时,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还不够充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
最后,乡村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相对滞后,还需要深入挖掘。
最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将有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
未来的研究重点可能会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向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延伸,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综上所述,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领域的涵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地区的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国际村落景观研究发展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
2021·01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演变,各个地域逐步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村落景观。
这些村落景观也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变迁综合的象征。
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村落景观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加速扩张,历史村落景观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冲击。
此时,国外一些国家的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村落景观进行多层面的、系统性的研究[1]。
由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在彼此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定的交集,针对景观开展的人文性研究在逐渐增加。
国外研究者有的通过关注生态功能,联合地理、社会及人类等多种综合型学科来进行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2]。
有的学者通过对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案的研究,来实现村落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3-4],并针对多目标村落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提出了新思想和方法论[5]。
大量文献反映出国外学者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和视角,注重结合景观文化与传统村落中的生态功能问题,非常值得国内研究人员借鉴和思考。
然而,基于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对村落景观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其近年来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相关政策层面的梳理、村落景观的物质层面的保护以及相关实证项目案例的辨析,对于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的分析还是缺乏关注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认识村落景观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基本框架,探寻未来国际视野下村落景观领域的研究趋势、前沿和热点,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资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村落景观研究领域的有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检索村落景观的数据范围来源于美国的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出版的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文献。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到达乡村地区进行旅游观光、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参与农耕生活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体验,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尽管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乡村旅游设施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乡村旅游宣传推广不足等。
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将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乡村旅游的特点与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阐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存在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情况。
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还有待提升。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一些地方存在乱发展、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问题阐述】部分将重点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对策提出提供重要参考。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影响;2. 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探讨造成问题的原因;3. 提出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建议,以提升乡村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4. 探讨如何加强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以及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为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作者:张可欣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8期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
乡村景观作为美丽乡村的一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乡村景观设计逐渐由单一保护向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特色等综合元素过渡。
设计中也存在着自然环境利用不充分、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深度不足、旅游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未来,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结合,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结合,便捷性与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将成为美丽乡村背景下下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引言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从最初发展单纯经济脱贫阶段逐渐过渡到注重生态价值和生态环境的阶段,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原始自然风貌的原则上因地制宜的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成为乡村建设的一种趋势。
乡村景观作为田园风光景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何将乡村景观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在不影响原有居民生活的同时提升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体验成为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乡村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内涵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每一个乡村除了有乡村共有的房屋、田野、院落或者渔、牧等水池、草地、树林等大多数传统乡村都具有的共有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独特而厚重的乡土文化。
这些乡土文化承载着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
乡村景观作为物质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价值。
在物质层面上,乡村景观必须和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符,例如重庆市金桥镇尚古村落乡村景观设计以及张家界市土家族鄉村景观设计,都将原有房屋、建筑、院落等作为乡村景观融入到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通过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人文历史景观的传承保护以及对乡土元素进行提炼加工等方法,在不显突兀的同时突出了当地建筑特点和村落特色[1]。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摘要:乡村景观目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种应用景现类型,也是乡村地域范围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体。
现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景区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
而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包括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村民生活发展等内容。
除此以外,运用新技术和模型来制定乡村景观设计规划是目前的新趋势。
综上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社会,能够合理规划乡村景观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盈利增长,对眼下我国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1、“乡村景观”的概念“景观”一词表示人们对于所见的事物形成的综合认知,指日常生活环境中所触及的各个总体,并强调景观是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便将“景观”定义为: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圈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并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然而到现在,景观的概念和范围在不断扩充,不仅是景观自身,还是由人类所塑造出来的区域,是自然、人文社会、视觉美学等3个方面,更是自然与人为因子交互作用下的景观基本类型之一。
在传统的规划里面,“乡村”主要指尚未进行有效经济开发,存在很多发展潜力的原始环境体。
这些地区不仅有村民组成的聚集区,而且大部分的土地都可作为水产养殖、人工耕种的介质,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是当地生产条件、居民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生态空间。
[3]该调查者从世界地理学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过人为规划而形成的景区。
刘黎明等学者经历了一系列研究景观研究,将乡村景观的含义定为:一个区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组建而成的集合体,包括农田、果园等生态区。
其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
生态体大小和形状表现不同,都有自己的特征,但相同点是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开发的对象,为人类的各项活动提供载体。
王云才先生还指出乡村景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景,而是由分散的农舍、植被组成的聚落。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复合体" 。刘黎 明等综合 国内外 地理学和景观 生 J 态学的景观特点研究 , 将乡村景观的内涵界定为 : 乡 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 , 包 括农 田 、 园及人 工林 地 、 场 、 场 、 域 和村庄 等 果 农 牧 水
生态 系统 , 以农业 特征 为 主 , 人类 在 自然景 观 的基 是
美学 等 3个方 面 , 自然 与人 为 因子 交 互 作 用 下 的 在 产物 。而乡 村 景 观 则 是 自然 与 人 为 因子 交 互 作
用的 自 、 然 经济 、 社会的复合镶嵌体。
用下 的景观基 本类 型之 一 。 乡村 指 以农 业生 产 为 主 、 自然 环 境 所 占比重 远 大于 都市 的地 区。 乡村 地 区 除 聚落 外 , 部 分 的 土 大 地都 作为作 物栽植 、 产养殖 或放 牧等用 途 , 由当 水 是 地生 产条件 、 民生活 方式 、 会文 化背 景等 因素 交 居 社
关键 词 : 观 ; 景 乡村 景 观 ; 乡村 景观 评 价 ; 乡村 景 观 规 划 中 图分 类 号 :7 17 ¥ 3 . 文献标识码 : A
1 乡村 景观 的概 念
景观一 词最初 用来 表示人 们对 自然 景物 的感 知
础 上建立 起 来 的 自然 生 态 结 构 与 人 为 特 征 的 综 合 体 。它 既受 自然环 境 条件 的制 约 , 受 人类 经 营 活 又 动 和经 营策 略的影 响 , 嵌块 体 的大小 、 形状 和配 置上
持久会议 , 为多方面 了解欧洲景观研究和启 动欧洲 景观项 目提供 了便利。早期 的欧洲乡村景观研究 , 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 , 探讨欧洲乡村聚落与乡村景 观 的发展 过程 。2 0世纪 9 0年代 转 向 从土 地利 用 方 面, 研究欧洲乡村景观的变化。近年来则从时空维 度, 总体讨论欧洲各地乡村景观 的过去与未来 的发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分析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国内和国外有不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我国特色景观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发展动态21 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即将成为国家重要的建设领域。
通过对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经验的总结,可以对我国的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的意义,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益的指导。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1.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在国外,乡村景观很早就受到重视和保护,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把景观生态理论应用到了乡村规划设计的研究中,并且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理论,设置了专业的研究部门,对整个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比如德国、荷兰、英国、美国等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体系,促进了当地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1]。
早期的西方国家注重制定法律法规,如 20 世纪 50 年代德国《土地整治法》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2]。
20 世纪 70 年代,荷兰颁布了《乡村土地开发法案》,研究方向从最初的农业转向了乡村土地的功能[3]。
1996 年 5 月,国际景观生态学还组织召开了“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问题,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也逐渐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并通过采用“公众参与”来调动大众保护乡村景观。
1960年,日本兴起的造町运动对保护日本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4]。
1970年,韩国政府发起了“新村运动”,也促进了农民的参与感[5]。
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美丽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滨水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增加,乡村滨水景观设计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下面将就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开始注重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农村滨水景观设计向生态、文化和经济三位一体发展。
同时,一些知名景观设计机构也纷纷介入乡村滨水景观项目,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更专业和精细的设计方案。
其次,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
乡村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规划水系、湿地和植被,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滨水景观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再次,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貌,这为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增强乡村地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也需要积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为乡村滨水景观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最后,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地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旅游业的潜力区域。
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乡村滨水景观,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合理开发滨水资源,打造生态农业园区、休闲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在中国正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注重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我们可以为农村地区打造美丽宜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国内外乡村水体景观研究现状与案例分析
国内外乡村水体景观研究现状与案例分析乡村景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最早的景观类型,东西方对乡村景观的理解和设计方向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规划营建方面也有所不同。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设计理念可能更为先进,但我们在设计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我国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水体景观。
标签:乡村;水体景观;乡土特色一、国外乡村水体景观研究理念在现代乡村水体景观的营建方面,欧美一些国家乡村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很大,由于它的乡村基础设施综合水平较高,并且人们也更加注重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和生态美学设计,如此就形成了我们如今常见于电影中的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夕阳西斜,麦田沿着蜿蜒的高速公路消失在天际线里。
这就形成了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观光农业模式,总的来说,他们对于乡村水体景观的建设是倡导生态保护与自然美相结合,以农业生产模式引导景观建设,将地区历史文化融入自然景观。
在西方很多国家对以农业为主的水体景观设计都形成了自己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些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地农业水体景观设计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早期的欧洲国家主要是研究从经济角度探讨农业生产形态与景观构成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向科学的土地利用;近现代则着重从生态化的可持续角度探讨景观建设在时空维度的衔接与方向。
目前研究得到的国外地区的案例较少,而且国外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所以本文将重点结合国内不同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建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
二、国内乡村水体景观现状及案例(一)我国乡村水环境现状与欧美国家的乡村生态理念相比,我国处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之下,原有的景观自然板块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城市的过度扩张使传统优美的自然乡村风貌正日渐消亡,于此产生的乡村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都在不断恶化,所以现如今我国乡村水体景观营建所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基于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生态水岸景观。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资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资源丰富:我国乡村地区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农耕文化深厚,乡村旅游潜力巨大;2. 发展速度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3. 存在问题: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部分地区仍然面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乡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对策:1. 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乡村的原生态特色。
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合理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并注重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
2.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3. 加强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监管,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引导乡村旅游从业者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4. 整合资源,强化宣传推广推动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合力。
通过整合资源,开展精准宣传推广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也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发展模式,它通过将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与旅游服务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文化传承力度不足、旅游服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
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如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等,这些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保障。
3.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一些周边城市的游客,更加青睐于乡村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文化。
1. 基础设施薄弱一些乡村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道路交通不便、住宿餐饮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等,这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
2. 乡村文化传承不足一些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因为现代化的冲击而逐渐消失,导致乡村旅游的特色不够鲜明,吸引力下降。
3. 旅游服务品质不高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比较低,服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4.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些乡村地区由于旅游开发过度,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环境等,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硬件水平。
2. 注重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力度,保护好村落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乡土美食等,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景观。
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休闲乡村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热门目的地。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现状1. 快速城市化进程:随着北京市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向郊区拓展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地区也被城市吞噬,导致了原本美丽的休闲乡村景观逐渐被破坏。
2. 乡村资源丰富:北京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山区、水域、农田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
3. 旅游业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北京市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开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4. 城乡发展不平衡:虽然乡村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乡村旅游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问题分析1. 城市扩张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城市扩张导致原本美丽的乡村景观逐渐消失。
过度的开发和建设破坏了环境,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2. 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乡村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导致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缺乏有效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管理人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状况不佳,缺乏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1. 加强乡村规划与保护: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修复乡村景观,限制城市向乡村扩张。
完善乡村规划,使发展与保护达到平衡。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队伍。
开展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意识。
3. 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和旅游综合服务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浅谈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浅谈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于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关注点开始由城市转向乡村。
在周末闲暇之时,居住在城市的人群,为寻求惬意的生活环境,大多选择走进乡村,体验乡村生活。
与此同时,乡村环境的美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在我国由于从事景观设计专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充分考虑乡村地块的特殊性,将适用于城市设计的规范及形式生搬硬套到乡村景观中,造就出的案例大多有些格格不入。
关键词:乡村景观;设计现状;生态环境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持续投入,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
然而其背后所造成的历史毁坏、环境失衡等问题,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不可回避的阻碍因素。
同时,一些不科学的景观设计不但没有留住淳朴的乡村景观,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使本就稀缺的乡村自然风貌受到破坏。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不但可以影响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也对乡村资源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做好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合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 乡村景观概述乡村景观是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的,作为具有特定指向的景观类型,具有区别于城市景观的特定景观性质、形态与内涵。
一方面,乡村景观是人–地互动或交互作用之下的产物,是主体与客体的复合体。
乡村景观既有主体的构成,又是客体的实在本身,其不仅表现为人通过主观观察的构成意象及主观构成意象所表现出的符号和方式,也是一种客观的环境要素组合与综合,呈现出特殊的地域或区域特征及文化特色。
因此,乡村景观既具有地域特色性,也具有景观特殊性。
另一方面,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的空间性表征,是地方特殊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具体表现,探讨乡村景观意义、生活空间的社会意蕴,必定要紧扣这些支配着景观变迁的要素。
2 乡村景观的构成乡村景观是基于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发展的综合性景观类型,由于特定的地域属性形成乡村景观形式与内涵。
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共3篇
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共3篇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密云作为北京市的一个区,其美丽的山峦和水系这里非常著名。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深受游客们的喜爱,近些年来,依托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土壤,及各种野外自然的优势,密云农村旅游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本文将就密云乡村旅游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与发展对策,以希望给这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繁荣和稳定提供一些建议。
一、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密云是富有历史文化遗迹的城区,这里有许多清代古建筑和名胜古迹,有着广阔的风景名胜区和浓厚的农村文化氛围。
近年来,密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农村旅游全面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游客种类繁多,有海内外的游客,有游国内其他省区市的游客,也有来自北京市的本地游客。
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如下:1. 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随着人们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心情的首选,在密云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每年都要吸引众多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
据报道,2019年前三季度,密云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5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3%。
2. 改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随着密云农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如酒店、农家乐、剧场等也随之而来。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服务旅游发展,当地政府还大力改善旅游交通,加强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让游客在这里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3. 尚未完善的管理体系虽然密云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但目前的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标准不统一、安全隐患等。
多数的农村旅游还未进行正规的管理和规划,导致游客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对于农民的收益提高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这个方面密云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密云农村旅游的频繁开展,很多景点的环境指标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游客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开发旅游业未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环境保护,也是一个着重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作者:王曼琦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3期摘要:本文经过文献分析简要阐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现状发展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并且从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动态中提取了一些可借鉴的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并对国内景观所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村景观;国内、国外;文獻分析一、国内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一)国内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卢丛女士从乡村振兴方面探讨了以地域文化学、景观生态学等为基本理论的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营造方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营造进行了分析,分别是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院落景观、乡村水系景观、乡村农田景观,最后总结了乡村景观营造的核心内容。
孟桂敏女士和蒋文伟先生研究了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在此背景下的规划设计措施。
胡莹莹女士探讨了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村镇住宅,首先是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然后从能源、资源、材料等方面提出了使村镇住宅可以持续发展的可利用方法。
熊家欢、彭伟峰、周维邦、姚磊对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态理念下的乡村规划的四个原则,以及生态理念该如何在乡村规划实践中应用,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戚正海、刘晓艺从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研究了农村绿色村镇的住宅模式,对影响我国农村绿色住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外可借鉴的先进绿色农村的经验,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绿色村镇的发展模式[1]。
张琳、马椿栋以乡村景观的重要体现价值之一—休闲游憩价值作为角度,来研究人居环境三元理论下的乡村景观,探讨了乡村人居背景、乡村人居活动和乡村人居建设与景观游憩资源之间的关联,随后研究了游憩价值的特点极其保护利用,最后表示乡村旅游资源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只有唤醒大家对乡村景观的认可,保护乡村景观价值,才能发挥游憩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黄雪飞、吴次芳、游和远等人对更好地构建乡村景观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选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嘉善县为研究区,以水为生态“源”,利用GIS和MCR模型构优化构建生态廊道,使得文化遗产、历史遗产等更好地连接,有助于乡村景观的规划,达到文化复兴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
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乡村景 观 的分 析评 价 是通 过对 乡村景 观 资源 的调 查和 评价 , 明确 乡村 景 观资 源 的整体 优 势 与劣 势 , 映特 有 景观 反
的 占有量 以及 稀 缺程 度 , 示将 来 规划 发 展 的方 向 , 而 为 揭 从 乡村 景观 规 划 建 设 提供 全 面 的 科 学依 据 , 乡村景 观规 划 是
22 乡 村 景 观 格 局 及 分 布 研 究 .
林 超 、 锡 畴 、 昌 笃 等在 2 黄 陈 O世 纪 8 代把 景观 生 0年
态 学 思 想 引进 我 国 , 断 完 善 国 内 乡村 景 观 格 局 及 分 布 的 不 研 究 内 容 和 方法 。 仰 麟 提 出 以景 观 生 态学 理 论 进 行 农 业 王 景 观 格局 分 析I 周 再知 等运 用 遥感 和 G S分 析 乡村 土 地 利 S ] ; I 用与 景 观格 局 的动 态 变化 关 系网 李 翅 等 探 讨 基 于 乡村景 ; 观 认 知格局 的村 落 改造 方法 【 埘。 目前 的研 究较 多 地 关注 景观 结 构 、 能 、 态变 化 等方 功 动 面 , 对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乡村 景 观 该如 何 保 护 和 可 持续 发 面
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兴化市乡村旅游现状的分析发现,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为此,提出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对策。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提升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策建议,并展望了兴化市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实施多方面的发展对策,兴化市乡村旅游有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兴化市、乡村旅游、现状、问题、挑战、文化资源、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前景、研究、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兴化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兴化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兴化市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兴化市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颈,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乡村旅游与当地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亟需改进与创新。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兴化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兴化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兴化市乡村旅游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人口外流压力,实现农村振兴。
乡村旅游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传承乡土风情,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乡村旅游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发展。
研究兴化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对策,可以为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建议,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毛志香(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34)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备受关注,简要说明了国内外乡村景观发展历程,结合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和归纳总结的调查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发展特点,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规划;发展动态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乡村景观,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要考验[4]。
因此,以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乡村景观的发展动态进行研究,为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景观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经验借鉴[5]。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国外在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与实践方面较早地开展了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捷克、英国等,这些积极的探索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见表1。
随着我国对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乡镇的规划和建设来实现的[1-2],我国各省市纷纷进行了项目试点工作,为乡村景观规划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
国外的一些国家,在乡村景观规划的调查和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捷克、德国、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
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较早地开展了新的探索,为世界范围内的乡村景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如何在这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利用好乡村景观这一资源,表1不同处理对阳江地区三角梅花期的影响单位:月-日处理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处理①07-1008-2510-1812-25处理②06-1507-0508-0212-05处理③08-1009-12无12-20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阳江地区紫花三角梅花期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是影响三角梅成花的一个重要因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作者:彭聪鹤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2期摘要:在我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背景下,加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从近些年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分析,在整体上我国乡村景观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通过乡村景观的规划提升措施等进行完善。
本文以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现状为基础,探寻未来发展动态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乡村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现状;动态分析一、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国外乡村建设主要是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人类居住区域的生态环境入手,规划当地乡村建设。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以乡村村落为美化工程的主体并与乡村自然环境相结合,注入乡村当地民俗文化。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相对国内较深入,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乡村景观设计方面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技术。
直至本世纪初,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的研究又从多维的空间来研究其过去和未来的发展。
在日本乡村存在多种生态元素,如稻田、牧草地,房屋周围种植的树木,步道两旁给稻田和水库蓄水的水管[5]。
然而,由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土地急剧减少,城市工业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改进,而这些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的负荷。
为了重新恢复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应该建立新型农村体制,更新农村基础设施,不仅要关注农业生態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农村大环境的改变,例如农村景观的规划。
同时建立农村与城市间的积极联系农村与城市中心经历的每次冲突都是为了维持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
因此,将消极关系转变为积极关系很有必要,它可以提供解决农村和城市问题的方法,以使环境更为舒适宜人。
二、国内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研究首先在欧洲进行,主要从文化等方面开始着手。
国内对乡村景观的设计研究起步较晚,但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
(一)研究现状在我国,乡村景观是一个新的领域。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发布时间:2021-08-30T09:08:56.325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期作者:张严黄磊昌[导读] 乡村作为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整体,在建设和演变发展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和不同规模的空间尺度。
张严黄磊昌大连工业大学摘要:乡村作为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整体,在建设和演变发展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和不同规模的空间尺度。
本文就现阶段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未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发展建设随着国内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乡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乡村景观已成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国内外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持续升温,相关研究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这些研究对现阶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发展依据。
1.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1.1国内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我国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自然基础并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协调统一的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开始进行传统村落到新农村的模式转变。
近年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等理念及政策的提出,乡村景观设计也成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目前乡村景观设计已经与景观学、规划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相互融合。
形成了比如传统村落的景观保护设计、乡村景观营建、乡村景观规划等不同的研究方向。
在尽10年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中,我国各个地区的省市都在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不断的创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建设步伐增快, 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良好的势头,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美丽乡村和特色乡镇。
1.2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国外乡村景观研究较国内起步较早,早在1950年起就已经开始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2],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德国、荷兰,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闫艳平, 吴斌, 张宇清, 冶民生作者单位:闫艳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吴斌,张宇清,冶民生(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刊名:防护林科技英文刊名: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8,(3)被引用次数:2次1.Turner 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Design 19982.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 1985(01)3.Forman R T T.Godron M Landscape Ecology 19864.Countryside Agency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Topic Paper 1:Recent practice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20025.陈明杰乡村地区土地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研究-以德国为例 1994(02)6.Smardon R C.李丽雪视觉景观评估与分析(Foundations of Visual Project Analysis) 19967.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 19908.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4(03)9.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310.H.Palang European Rural Landscapes: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a Globalising Environment 200411.柳钟椿韩国的新村运动[期刊论文]-当代韩国 2006(01)12.郝延群日本"美丽的乡村景观竞赛"及"舒适农村建设活动"介绍与思考 1996(08)13.Lisec A.Pintar M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by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rural landscape 2005(01)14.Overbeek G.Terluin I Rural areas under urban pressure:case studies of rural-urban relationships across Europe 200615.王鑫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特质调查 2002(08)16.Campbell D.Hutchinson W G.Scarpa R Using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s to value rural landscape improvements:implications of lexicographic decision-making rules on individual benefit estimates 200617.蔡秋虎.荘素珠借鉴德国经验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2000(12)18.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1995(02)19.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2000(05)20.蔡为民.唐华俊.陈佑启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4(05)21.于淼.李建东基于RS和GIS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析[期刊论文]-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05)22.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2(05)23.丁维.李正方.王长永江苏省海门县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1994(02)24.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1998(02)25.卢兵友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1(01)26.谢花林.刘黎明.徐为乡村景观美感评价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3(03)27.李林峰.朱德举.刘黎明土地整理项目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03)28.郭文华.郝晋珉.侯满平乡村与城郊景观格局比较研究 2004(z1)29.刘黎明.李振鹏.马俊伟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3)30.刘黎明.杨琳.李振鹏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6(01)31.王智平不同地区村落系统的生态分布特征 1993(04)32.Edward A.Cook H N.Van 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 199433.李振鹏.刘黎明.谢花林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05(02)34.Lein J K Integrated Environmenta Planning 200335.Mcharg Ian L.芮经纬设计结合自然 199236.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前沿与发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3(08)37.王丽华.俞金国.张小林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6(01)38.Makhzoumi J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ning:the Mediterranean Context 199939.包志毅.陈波乡村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几种模式[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01)40.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1999(01)41.王仰麟.陈传康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 1998(zk)42.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3(03)43.葛丹东.赵国裕.张磊一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概念规划的构思途径:写意-造境[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03)44.周再知.蔡满堂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 2000(02)45.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20031.期刊论文吴玉洁.胡希军.但新球.WU Yu-jie.HU Xi-jun.DAN Xin-qiu复合系统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类型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乡村景观是人-自然-社会的多因素复合系统,以此为依据,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层面可以将乡村景观分为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生活景观3大类15小类,每一种类型的景观都具有各自的特征.通过景观类型的研究,可以继承乡村景现的传统纹理和历史传统要素,唤醒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记忆和乡村景观轮廓和景观元素的重塑,在新的生产生活中再现片段,并在新的生产活动中对其延伸和升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学位论文匡丽红山地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探讨200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地或丘陵地带,有着丰富的山地乡村景观资源。
由于地处山区,山地乡村景观的要素构成、景观格局、景观功能及景观生态环境都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这些地方多具有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农田景观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也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景观。
有学者认为“金沙江流域及其所在的西南高海拔山区极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古代人类发源地和栖息地,长江上游段山区的文明远远早于黄河流域平原发生的文明”。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山地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保护山地乡村景观的特色与完整性,如何挖掘山地乡村景观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如何建设园林式的山地乡村景观,这些都涉及山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山地乡村景观功能评价作为山地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就是对山地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美感功能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山地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山地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山地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对于促进山地乡村景观整治,改善山地乡村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在分析山地乡村景观的特征、构成及功能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山地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重庆市塘河镇为评价研究对象,将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于该镇的景观功能评价中,所得出的结果和该镇的实际结果基本上相符。
根据评价所得结果,为塘河镇以后的开发建设提供建议。
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先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再回顾了国内外对乡村景观评价研究的情况,得出尽管现在已经有大量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但是没有有针对性的研究山地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的研究。
第二部分:绪论。
简单论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三部分:总结山地乡村景观与平原乡村景观的特征差异性,对山地乡村景观的景观构成作分析,得出山地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三大类景观构成。
并在景观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对山地乡村景观的三大功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生态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构建了山地乡村景观的功能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值。
第五部分:实例研究。
根据第四部分建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模型,以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为评价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及应用MapGIs、Arcview等软件取得各指标的实际调查值,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的标准化及量化处理,最后计算出塘河镇景观功能的综合评价值及三大功能的评分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景观规划建议,为塘河镇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第六部分:结论与讨论。
指出论文得出结论与论文存在的不足。
3.期刊论文李振鹏.刘黎明.谢花林.LI Zhen-peng.LIU Li-ming.XIE Hua-lin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资源科学2005,27(2)景观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乡村景观分类的详细探讨更是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和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类型划分,共划分了1个景观区、3个景观类、9个景观亚类和28个景观单元,并借助于GIS,进一步编制了白家疃村景观分类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实际存在的各种景观类型,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乡村景观类型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能够满足大比例尺的乡村景观制图和乡村景观规划的需要,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实用性方法.4.期刊论文谢花林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生态学报2004,24(9)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的目的是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探讨了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的内涵,并根据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方面功能,初步构建了由项目层、因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判模型,以北京市顺义区9个乡镇作为评价对象,得到如下结果:(1)龙湾屯镇和木林镇景观的社会功能较低,须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产品供求状况;(2)李桥镇和南彩镇景观的生态功能较低,开展景观规划与设计时,特别注重功能组团设计,保留果园、林地、农田、水域等自然景观类型,提高景观的生态稳定性;(3)赵全营镇和李桥镇景观的美学功能较低,应注重环境保护、新旧建筑间的衔接,提高绿色覆盖度,从而使景观的有序性、环境状况和自然性得到增强;(4)景观功能评价综合指数处在"较好"标准的有张镇、北务镇和高丽营镇,处在"一般"标准的有北小营镇、李桥镇、木林镇、赵全营镇,处在"较差"标准的有南彩镇、龙湾屯镇.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是可行的.5.学位论文王云才中国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3《中国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体上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设计到研究的目的、目标、意义、研究方法论基础、理论创新、理论背景、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是中国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实践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景观区域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乡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旅游业正逐步成为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旅游业所具有的经济振兴、社会协调和景观环境提升三大功能越来越显现,随着观念的变革,人们意识到乡村景观环境对乡村社区和旅游者也越来越重要.乡村景观是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合镶嵌体,旅游是经济、社会和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也是具有特殊景观环境、活动和景观建设的景观区域.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城乡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相互融合,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成为冲击乡村景观的重要动力.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认识和理解景观特征与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减少人类对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景观一体化建设.报告全面系统论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原则和意义;乡村建设景观规划、乡村农业景观规划、乡村景观园林与大地景观规划和乡村游憩休闲景观规划五大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主题;乡村景观整体意象与乡村旅游形象,并探讨了乡村景观美景度、敏感度、可达度、相容度和可居度的"五度"评价体系.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乡村景观"五度"评价是在对乡村景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保存乡村景观,实现乡村景观的多重价值体系与功能,在乡村景观面临多因素、高强度的扰动因素下,协调和建立统一的城乡发展体系、景观体系和功能.乡村旅游是协调城乡景观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都市郊区是重要的景观与旅游空间,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乡村景观.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战略主题.游憩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都市郊区最活跃的经济部门和景观要素.科学合理的利用开放空间和进行游憩景观配置对保护都市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报告结合北京市的现状,通过野外调查、社会调查和景观试验方法的应用研究了北京市郊区景观与经济行为的关系并应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初步计算了北京市郊区景观相容度数量值;讨论了开放空间利用的一般规律,游憩景观规划规律,游憩景观区域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将都市郊区划分为近郊区的都市旅游地带、大众游憩景观地带、生态旅游景观区、景观生态恢复与整治区、野生地域与特殊保护区域,提出了大都市郊区游憩景观建设与景观生态保护的四项具体措施:①建设北京市郊区的绿地景观(都市森林)系统;②确定北京市郊区景观留存与保护区体系;③确定北京市郊区的游憩景观地带;④筛选、保护和建设北京市保护性乡村村落.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和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是乡村景观保护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乡村景观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稀缺性、真实性、典型性和重要历史文化与自然教育意义并在不保护的前提下可能不复存在的景观存留,是乡村景观中最具保护价值的景观类型,其价值超越了景观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遗产面临地方性与现代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的两大难题.乡村景观遗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吸引力,乡村旅游又是乡村景观遗产的最大威胁.报告以乡村旅游的国际研究为背景,以澳大利亚酒业旅游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为案例,以国际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为核心,全面综合研究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主要政策领域包括政府干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与区域结构调整、乡村旅游与乡村社区变革及发展、乡村旅游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乡村旅游的政策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在替代产业、旅游基地、主题工作组、社区参与、合作组织和法规体系六个领域的政策经验借鉴.报告第二部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选择9个具有不同乡村景观特征的乡村旅游区进行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案例实践,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景观与旅游的协调性与景观生态保护性的尝试研究.6.期刊论文姜珊.王琦.林小如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都市主义实践初探-城市建设2010(13)景观都市主义是近十年来兴起的景观规则理论.它重视城市景观自然化的塑造,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变.本文通过对国外城市景观设计的景观都市主义手法与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对于中国城市边缘乡村景观塑造的借鉴意义,以期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设计有所启示.7.期刊论文范建红.魏成.李松志.FAN Jianhong.WEI Cheng.LI Songzhi乡村景观的概念内涵与发展研究-热带地理2009,29(3)乡村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文中通过不同学科范畴对乡村景观进行了概念辨析,认为乡村景观是人地互动的产物,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空间性的表征.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起源与发展的回顾及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内容进行梳理,认为目前其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景观格局及演变、乡村景观规划等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8.学位论文周心琴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以苏南为例2006乡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并具有生态、经济、美学、娱乐和空间五大价值属性:相对于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受人类干扰强度较低、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并以面积较大的农业景观和田园化的生活方式为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