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问诊
中医诊断-问诊概述
饮食情况
是否有不洁饮食史、暴饮暴食、过度饮酒 等不良饮食习惯?
其他因素
是否有压力、情绪波动等精神因素影响胃 肠道功能?
妇科疾病的问诊
症状表现
是否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 出血、下腹痛等妇科症状?
月经情况
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是否正常 ?经量是否正常?
生育情况
是否有生育史?是否有人工流产史 ?是否绝经?
是否有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心悸 等与高血压相关的症状?
家族史
其他因素
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患者?是否有遗传病史 ?
年龄、性别、职业、饮食、生活习惯等是否 与高血压有关?
胃肠道疾病患者的问诊
症状表现
是否有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既往病史
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史、消化系统手术史等 ?
当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清楚描述病情时, 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帮助其描述。
诱导询问题,以 便了解更多病情。
对于患者表述不清或含混的地方,需要加以 澄清,以明确病情。
问诊的特殊技巧
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质、舌苔 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病情。
切诊
通过切脉、按诊等方式,可以了解患者的 寒热虚实等情况。
对患者要耐心细致,不要急于求成,让患者感受到关 心和信任。
在问诊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泄露个 人信息和病情。
04
问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问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
问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信息,以了解病 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问诊目的
问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患者病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患者的 症状、体征以及可能的原因,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信息。
常见病中医问诊流程
常见病中医问诊流程中医问诊流程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医生可以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病因病机,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常见病中医问诊的流程。
第一步:主诉询问医生首先询问患者的主诉,即患者的症状,通过直接询问或观察患者行为和言辞等方式了解患者所感到的不适和症状,包括疼痛、出血、发热、乏力、呕吐、腹泻等,并对患者所述症状的性质、发展和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步:病史询问医生询问患者相关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个人生活习惯等,以了解患者的体质、易感性和致病因素等,其中包括对患者的生活规律、饮食偏好、精神状态、工作环境等的关注。
第三步:望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头面部、眼部、口唇舌体、四肢皮肤、脉象特点等,了解患者的体表表现和内脏状况。
例如,面部是否潮红,舌苔颜色和厚薄等。
第四步:闻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气味、口臭、咳嗽声等进行观察和评估,来了解患者的气味、声音等变化情况。
例如,体味是否有异味。
第五步:问诊医生与患者进行细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病情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的因素。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主诉以及其他配合检查的问题。
例如,疼痛部位、疼痛程度、起始时间等。
第六步:切诊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掌握患者的脉象特点,以判断患者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
医生会综合考虑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和长度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前面询问和观察的结果。
第七步:诊断医生根据以上的步骤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法害诊断。
中医的诊断是一个运用辩证逻辑进行推演的过程,通过辨证分型,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并进一步分析病情的发展趋势。
第八步:治疗方案制定医生依据所得的辨证论治结果,结合中医药学、针灸、推拿和其他中医治疗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生活方式,选择药物,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并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第九步:随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中医问诊方法及目的
中医问诊方法及目的
中医问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指的是观察病人
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以了解病情。
闻是指医生通过听病
人的言语和呼吸声音来判断病情。
问是指医生通过与病人交谈,详
细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饮食、精神状态等,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切是指医生通过按摩病人的腧穴或经络,以感知病人的脉象和
体温,从而判断病情。
这些问诊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病
情的起因、病程、症状表现、脏腑功能状态等,从而确定病因病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望诊可以反映病人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
病变程度等;闻诊可以观察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声等,判断病
情的轻重缓急;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病因病机;切诊可以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病
人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
总的来说,中医问诊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
切四诊法,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为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达到治疗疾病、调整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问诊方法强调综
合分析,重视病人的整体情况,注重病因与病机的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
中医诊断学(问诊)
食欲与食量
▪ 食欲减退 特点:不欲食,纳少,纳呆 意义:脾胃虚弱;湿邪困脾;饮食停滞 脾胃运化失常
▪ 厌食 特点:厌恶食物,恶闻食味 意义:饮食停滞;脾胃湿热;肝胆湿热 脾胃运化失常
▪ 便次异常 ▪ 泄泻:便次增多,便质稀薄,如水样。
兼证 湿热泄泻 突然发作,色黄味臭,肠鸣,肛
门灼热 热结旁流 泻下稀粪黄水,量少,奇臭,伴
腹痛拒按 寒湿泄泻 泻下色淡黄,肠鸣腹痛,舌淡白 阳虚泄泻 便溏兼完谷不化;或五更泻
食滞泄泻 吐泄并作,臭秽酸馊,每日多次
病机 大肠气机不利
燥热迫水液旁下
大肠气机不利 脾肾阳虚,失去 温煦 饮食不洁
▪ 病理性汗:经常感觉有明显的汗出或出汗很多; 或仅见身体某一局部汗出;或当汗出而无汗。
▪ 临床意义:病理性汗出与否和正气不足、病邪侵 扰等因素有关,所以询问病人汗出的异常,对诊 察病邪的性质、人体阳气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 腠理的疏密有重要的意义。
▪ 注意事项:应注意询问汗的有无,汗出的时间、 部位、多少,以及主要兼症等。
▪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 时间。有利于:1、判断病位和病性;2、初步估 计病证的范畴;3、初步估计病证的类别;4、初 步估计病情缓急
▪ 现在史: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 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经过。内容包括: 起病情况;病情演变;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一、一般问诊
汗出部位
▪ 头汗:(但头汗出) 特点: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多 意义: 上焦热盛证——头汗,面赤,烦渴,舌红苔薄黄,脉数。 中焦湿热证——头汗,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 亡阳证——头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中医诊断学之问诊
胃脘嘈杂
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情 绪抑郁、胸协胀满、嗳腐吞酸
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横逆犯胃
偏嗜食物
异食症
虫积
口淡
脾胃虚弱 寒湿内阻
口苦 口甜
实热证
+心烦失眠 肝火上炎 胆气上泛
心火上炎
+甜而黏腻、脘闷不舒
脾胃湿热
+食少神疲
脾气亏虚
口味
口酸
+口气酸臭 +泛吐酸水
伤食 肝胃郁热
口咸
肾阴不足 肾阳不足
内热加重,蒸津外泻
战汗
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
疾病发展转折点
亡阴
汗热质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
阴液大伤,虚热蒸腾、逼迫枯竭之阴液外泻
汗
特殊出汗
绝汗(脱汗)
病情危重情况下,大汗不止
亡阳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冷冷微
阳气亡脱、津随气泻
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风湿热邪交蒸
冷汗 热汗
所处之汗有冷感 所处之汗有热感
湿热泄泻
泻下臭秽、呕吐酸腐、腹胀纳呆
伤食泄泻
腹痛作泻、泻后痛减情志抑郁
肝郁乘脾
痛泻药方
大病黄褐如糜而臭
大肠湿热
大便灰白如陶土
阻塞性黄疸
肝胆疏泻失职
痢疾
黏冻、脓血便
肠癌
湿热毒疫
完谷不化
脾肾阳虚 伤食
溏结不调
肝郁 脾虚
时干时稀 先干后稀
便血
近血 远血
大肠湿热、大肠风燥 脾胃气虚、瘀阻胃肠
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 热迫直肠(热结旁流)
风寒表证
中医医助问诊话术
问诊话术1.问患者哪里最不舒服?(如果是疼痛需问清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如胀痛、刺痛等)2.持续了多长时间?3.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有无诱因?刚开始的症状是什么样的?不适的部位?4.从症状开始到今天来看病病情有什么发展改变?5.症状开始到今天有没有去过哪家医院或诊所治疗?那边给出什么样的诊断?吃过什么药?接受过什么治疗?(有病历本及化验单检查报告单要求拿出来)6.现在有没有不舒服?什么症状?怎么不舒服法?7.之前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生过什么病?什么时候生病的?有没有动过手术?(如果是妇女应询问剖宫史,人流史。
妇科疾病尤其需问妊娠次数、生产胎数,以及有无流产、早产、难产)(近年动过相关疾病手术的应附有出院记录)8.是做什么工作的?9.精神状态怎么样?平常情绪(心情)怎么样?10.饮食规律吗?有无偏嗜?是否有口干口苦等?饮水量?肠胃怎么样?11.生活起居习惯,有无熬夜?睡眠如何?一般睡多长时间(包含睡眠质量、是否多梦、是否难以入睡、是否易惊醒),(对于失眠、中老年患者问一下有无潮热、盗汗及程度、出汗部位、出汗量)12.大便几天一次?形状成形吗?颜色正常吗?有无干硬、黏滞等情况?小便次数、色质、排尿感?(尤其是泌尿系统疾病)13.是否结婚、结婚年龄、有无生育、配偶健康状况14.女性:是否在孕中?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带经时间。
是否规律?月经量(多?少?正常?),有无血块?月经颜色?月经质地(稀?稠?正常?)带下颜色?带下量?带下气味?15.有没有对某些食物或药物等过敏?16.平常有没有怕冷或发热?(若现在有发热情况需测量体温并记录数据)17.有没有其他的头身胸腹、耳目不适?18.一些或与遗传病相关的应询问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中医诊断问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断方法独特,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其中,问诊作为四诊之一,对于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判断病机、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临床问诊场景,训练学生掌握中医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中医诊断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掌握中医问诊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
3. 学会根据问诊内容进行初步的辨证分析。
4. 提高中医诊断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具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准备中医问诊剧本,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内容。
3. 实验步骤:(1)分组:将2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4人,每组设一名组长。
(2)角色扮演:每组抽取一名学生作为患者,其余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记录员和观察员。
(3)问诊:医生根据问诊剧本向患者提问,患者根据自身角色回答问题。
(4)记录:记录员负责记录医生提问和患者回答的内容。
(5)分析:观察员根据记录内容,对医生的问诊技巧、患者回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6)讨论:各组学生就问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进行问诊。
(2)学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清晰,沟通技巧较好。
(3)部分学生在辨证分析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2. 分析:(1)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中医问诊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加强学习和实践。
(2)在问诊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提问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
(3)在辨证分析方面,学生需要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提高对病情的判断能力。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提高了中医诊断能力。
2. 学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得到锻炼,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中医诊断学问诊中的问诊法特点
02
问诊法基本概念及原理
问诊法定义与目的
01
02
问诊法是中医学四诊之一,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 、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 的方法。
加强中医症状描述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医生对症状描述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诊断结果难以量化
加强中医诊断技术的科学研究,探索中医诊断结果的量化方法和标准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为中医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
THANKS
问诊技巧与注意事项
问诊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避 免使用患者不理解的医学术语。
对于患者的陈述,要认真倾听,仔细分 析,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要善于引导患者,让患者能够准确、全 面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在问诊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
03
问诊法特点分析
全面性
01
涵盖内容丰富
适应各种情况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问诊内容和方 式。
结合其他诊法
问诊过程中可结合望诊、闻诊、切诊等其他 诊法,提高诊断准确性。
04
问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应用
常见病证问诊要点
感冒
询问发热恶寒情况、出汗状况、头痛身 痛及咳嗽等症状。
失眠
询问睡眠时间、质量、伴随症状及心理 状况等。
胃痛
了解疼痛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及饮食 情况等。
问诊涉及患者全身症状、病史 、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02
反映整体状况
通过问诊可了解患者的整体健 康状况和疾病发展趋势。
中医诊断问诊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问诊试题及答案1. 病人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手脚发凉,喜欢喝热水,大便溏泄,腰膝酸软,舌苔白腻,脉虚弱无力。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阳虚证2. 病人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气虚证3. 病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舌红苔少,脉细数。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心火旺证4. 病人口干舌燥,咽干喉痛,便秘黄腻,舌红苔黄,脉滑数。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胃热证5. 病人面黄目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黄燥,小便颜色深黄,舌黄苔腻,脉细弱。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湿热证6. 病人体温升高,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咳痰,舌红苔黄,脉浮数。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风寒袭表证7. 病人体温升高,口干咽痛,咳嗽少痰,便秘尿黄,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热毒壅肺证8. 病人脘腹胀满,嗳气呕吐,口苦口干,大便干燥,舌苔黄厚,脉弦滑。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肝气郁结证9. 病人脘腹胀痛,喜欢按摩,口黏口苦,大便黏滞,小便短少,舌苔黄厚,脉涩。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湿热蕴结证10. 病人胸闷咳嗽,痰黄黏稠,呼吸气促,舌红苔黄,脉滑数。
请问病人可能患有哪种中医证候?答案:痰热壅肺证以上是中医诊断问诊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描述仅供参考,并不能确诊疾病,如果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中医诊断学闻诊问诊
阳明潮热
湿温潮热
阴虚潮热
热势较高, 常于日 晡之时(即申时, 为下午3~5时)明 显
身热不扬(肌 肤初扪不觉热, 扪之稍久即感 灼手), 午后 尤甚
午后或入夜低热, 自觉其热自骨内向 外蒸发
阳明腑实证, 因 邪热入里, 与胃 肠糟粕互结
湿遏热伏, 热 在湿中, 难以 透达
阴液亏虚, 阴不制阳, 虚热内生
情资料
起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环境安静, 聚精会神 态度和蔼, 激发信心 语言通俗, 慎用术语 重点全面, 系统全面 必要提示, 避免暗示
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
况、职业、发病节气、出生地、常住
问
地、单位等
诊 主诉: 包括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的 现病史: 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
肺或痰浊痹阻心脉 绞痛—疼痛剧烈如刀绞一般, 难于忍受—瘀
血、气滞、结石、虫积、寒邪等阻闭 或凝滞气机
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
掣痛(引痛、彻痛)—疼痛而有抽掣牵引感 —筋脉失养而拘急或经脉阻滞不通
痠痛—疼痛伴有痠楚不适感—风湿侵袭, 气血 运行不畅或肾虚、气血不足, 组织失养
隐痛—痛势较缓, 尚可忍耐, 绵绵不休 虚证
喘: 呼吸困难,气息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分为实喘和虚喘。
哮: 呼吸喘促而喉间有哮鸣音,声高断续,常时 发时止,缠绵难愈。内有痰饮宿疾,复感外邪 而引动伏痰而发。
短气: 呼吸急促,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气 虽急而不伴痰鸣,似喘而不抬肩。虚证: 肺气 不足或元气大伤;实证: 痰饮、气滞、瘀血阻 于胸腹。
头晕耳鸣,兼腰酸遗精,健忘——肾精亏虚
四、问头身胸腹 (二)胸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问 诊
意义与方法
问诊 主要内容
现在症
一主现既 个 家
般诉病往 人 族
情 史史生史
况
活
史
寒 热
汗
疼 痛
头 身
耳 目
睡 眠
饮二 食便
经 带
胸
口
腹
味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一、方法
环境要安静适宜
态度要严肃和蔼
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重视主诉的询问
精品课件
阴盛则寒 寒
阳虚则寒
恶寒 畏寒
阳盛则热 热
阴虚则热
发热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胜衰的重要依据
精品课件
一、问寒热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体温升高
【意义】见于外感表证。
【形成机理】
卫阳被遏
恶 寒
外邪 侵袭 肌表 肌表失煦
腠理闭塞卫
发
阳不得宣泄
恶寒 发
热 正气
邪正抗争 热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感寒)
精品课件
2、现病史: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诊治经过 3、既往史
精品课件
4、个人生活史
1.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 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 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入量,以及其
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
触情况及时间。
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下疳等。(爱滋病)
5、家族史 精品课件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精品课件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填片语告小儿,天花麻疹全占验
二、 问 汗
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汗是由津液所化。 无论外感内伤只要出现 人体阴阳的盛衰或卫气开合失职,均可引 起汗出异常。
阳气之热
蒸 化
卫气
司 开 合
阴津
汗孔
汗出
【汗出机理示意图】
精品课件
有汗—中风表虚证、表热证
表
无汗—伤寒表实证
里 有汗—里热证
无汗—久病里证:阳虚、津血亏耗
【分型】 发热轻而恶风---太阳中风证(感风邪) 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 )
精品课件
【概念】病人只感觉怕冷,不觉发热的症状。
但 寒
病人经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 以缓解。
不 【形成机理】:
热 感受寒邪较 重,阳气被遏,
皮毛失煦(新病恶寒)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 (久病畏寒)
里实寒证 里寒证
精品课件
特殊出汗
自汗: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的症状。
气虚证 阳虚证
阳气 亏虚
肌表不固 玄府不密
自汗动 则尢甚
精品课件
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阴虚 阴两虚
入睡卫阳 由表入里
阳亢内热 内热加重蒸津外泄
肌表不固
盗汗或 盗汗自 汗并见
阴虚或气 阴两虚 醒后卫阳 由里出表
内热减轻 肌表得固
汗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 问寒热
寒热的含义:
寒 恶风:病人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者
病人自觉 怕冷感觉
恶寒:病人有怕冷的感觉,虽缚加 衣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寒战:恶寒而战栗
畏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但缚加 衣被近火取暖能解其寒
热 发热感觉
病人体温升高
体温正常,病人全身或 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精品课件
一、问寒热 寒热形成的机理
脏腑经 络失养
不荣则痛
疼痛形成机理示意图
精品课件
三 问疼痛
性 质
特
点
(一)疼痛的性质【表1 】
临床意义
病变部位
胀 痛
疼痛兼有胀感
气滞
胸胁脘腹
刺 痛
疼痛如针刺
瘀血
胸胁脘腹 部位刺痛
冷 痛
疼痛有冷感喜 暖
寒凝(实)或阳虚
腰脊脘腹 四肢关节
灼 疼痛有灼热感 多属于热证:火邪窜
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
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阶 段。
邪盛正馁 邪伏不去
汗出热退,脉静身 凉提示邪去正复
正邪剧争
正气来复
汗出身热不退, 烦躁不安脉来 急疾,提示邪盛 正衰
向愈
病情 恶化
精品课件
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
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 又称为脱汗。 分以下两类
发无 定时 分 型
发有 定时
意义:见于里寒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 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 交替发作。
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 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 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 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 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 争则热精品。课件
里虚寒证
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有关兼症,分为以下两型:
精品课件
概念: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
寒但 热 不
分型
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 恶 寒反恶热 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 病气分阶段
潮热
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 更甚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 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 稍久 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温病) 补充讲解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 感觉(见于阴虚证);
微热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
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精品课件
来寒 热 往
概念: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 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 特征。
汗热而粘 如油,躁扰
亡阳之汗,为
病 烦渴,脉细
阳气亡脱
情 数疾
绝
危 冷汗淋漓 汗
重 如水,面色
内热逼涸竭之
苍白,肢冷
阴津外泄亡阴
脉微者
之汗
精品课件
三 问疼痛
“问疼痛” 的要点: 性质、部位、程度、时间、喜恶
感受外邪
因实致痛 气滞血瘀
痰浊凝滞
疼
食滞虫积
痛 气虚不足
因虚致痛 阴精亏损
阻滞脏 腑经络 不通 闭塞气机 则痛 使气血运 行不畅
精品课件
二、问诊的内容
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婚姻、通 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 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精品课件
1.主诉
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 间。如"咽痛、高热2天","畏寒、发热、咳嗽、 右胸痛3天","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下肢水肿2 周余"。 主诉三要素 疾病部位、病变性质与自发病至就 诊的时间(部位、性质、时间)称为主诉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