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2方
伤寒论112方
伤寒论112 方、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鸡子大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枚(擘)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寒论112方之欧阳术创编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
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傷寒論》背誦條文內容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16、(上)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6.(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sun,此為逆也。
【收藏】《伤寒论》之112经方
【收藏】《伤寒论》之112经方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
”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1.桂枝汤(12条)病机:汗孔失固(表虚),汗出伤营,故曰'营弱';风邪乘虚而入,在腠理,故曰'卫强'.脉症: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口和不渴,脉浮缓(阳浮而阴弱).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处方: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外感病初期,项背部诸疮病的初期,见桂枝汤证者,及自汗等证可用此方.此外,现代临床还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形性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肩凝症,无脉症,妊娠反应,人工流产后发热等.2.桂枝加葛根汤(14条)病机:同桂枝汤证,但经脉郁滞较突出.脉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脉浮缓.治法:调和营卫,疏利经脉.处方:葛根9g 桂枝4.5g 芍药4.5 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应用:麻疹初期,疹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他如落枕,颈椎病,头痛亦可酌用此方.注:原书中有麻黄,于理不合.从林亿,朱肱之说,去麻黄.3.桂枝加附子汤(20条)病机:在桂枝汤证基础上,又兼见因阳虚而漏汗之症,可由太阳中风误汗而致.脉症:恶风,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或见手足冷,肢节微痛,脉沉微.治法:扶阳止汗,调和营卫.处方: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炮附子3~4.5g应用:治阳虚自汗.4.桂枝去芍药汤(21条)病机:太阳病而胸阳轻微受损,可由误下伤阳而致.脉症:表证未解,但觉气上冲胸,胸满而微闷,苔薄白,寸口脉较关尺部为盛.治法:扶阳解表.处方:桂枝6g 炙甘草4.5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本方加味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阳虚证型者.注:因胸满故桂枝汤去芍药.本方为桂枝甘草汤加姜枣而成.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条)病机:太阳病,里阳虚,表邪内陷,可由误下伤阳而致.脉症:胸满,畏寒,指尖不温,苔薄白,脉促或虚数.治法:温里复阳,辛散逐寒.处方:桂枝6g 炙甘草4.5g 生姜6g 大枣4枚炮附子3~4.5g应用:本方可用于阳虚阴盛之胸痹证.注:因阳虚较桂枝去芍药汤证为重,而出现畏寒,故加附子.本方与桂枝附子汤药味相同,但附子用量轻,意在复阳为主.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当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28条)病机:表邪未尽,水气内停.脉症:发热,恶风寒,无汗,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脉浮缓.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化饮.处方:桂枝6g 炙甘草3g 白术9g 茯苓9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本方与苓桂术甘汤相近.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条)病机:太阳病未解,风寒人肺引起微喘,或素有痰饮内停,又感风寒,外内相引而发病,可由太阳病误下而致.脉症:发热,恶寒,自汗,微喘,可见痰多而稀,但无烦躁口渴,苔白滑腻,脉浮滑.治法:疏风祛邪,降逆平喘.处方: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杏仁9g 厚朴4.5g应用:用于桂枝汤证兼见咳喘之轻症.8.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62条)病机:伤寒,太阳病未解而津液先损,可由发汗太过而致.脉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治法:补气生津,扶正祛邪.处方: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党参9g 大枣4枚生姜9g应用:本方用于虚人感冒,身疼痛,脉沉迟,或用于反复感冒,体虚不能御邪者.注:本方为桂枝汤重用芍药,生姜加人参(或党参)而成.9.小建中汤(102条)病机:素体阳虚,寒邪乘虚而入,复伤脾阳.脉症:里虚腹中痛或心中悸而烦,可见虚怯少气,神疲乏力,脉弦而涩,或浮大按之空虚.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处方:桂枝6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芍药15g 生姜9g 胶饴30g应用:1.虚寒腹痛,按之软,重按久按则痛减,得温熨亦减,脉弦涩.2.产后腹中绞痛,虚羸不足,可用本方加当归6g.3.本方有补养强壮作用.1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条)病机:火邪内迫,阳气浮越不能潜藏,神不内守,可因误用温灸而致.脉症:惊狂,起卧不安,可见胸满痰多,胸腹悸动,烦躁,苔腻,脉浮滑.治法:潜纳浮阳,平冲制动,扶阳安神.处方: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煅牡蛎12g 煅龙骨12g 大枣4枚蜀漆6g应用:凡属心阳不足,痰迷心窍而见惊狂,动悸,卧起不安等症者均可以本方加减应用.神经衰弱,甲亢,精神病等见该方证者可考虑本方.11.桂枝加桂汤(117条)病机:寒邪引发之奔豚气.脉症: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可见心下悸,短气急迫不能忍耐,脉沉迟.治法:散寒降逆.处方:桂枝9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应用:本方治寒气上冲之奔豚证.该方证常见于癔病,膈肌痉挛,结肠过敏症及心脏病.12.桂枝附子汤(174条)病机:风湿相搏于肌肉关节之间.脉症: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治法:温经散寒,祛风胜湿.处方:桂枝9g 炮附子9g 生姜6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应用:本方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药味相同,但加重桂,附用量,旨在温经止痛,故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病.1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又名白术附子汤)(174条)病机:风湿相搏,湿在肉腠.脉症: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脉沉细而涩.治法:健脾祛寒逐湿.处方:炮附子9g 白术9g 生姜6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应用:本方较桂枝附子汤化湿力强,故对于湿邪偏重者为宜.14.桂枝加芍药汤(279条)病机:太阳病,邪陷太阴,脾气受伤,可由太阳病误下而致.脉症:发热恶寒,腹满时痛,脉浮弦或弦而无力.治法: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处方: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大枣4枚生姜6g应用:用于腹痛下利见太阳证者.临床用于慢性肠炎,胃下垂,术后肠粘连等病症.15.桂枝加大黄汤(279条)病机:太阳病,邪陷阳明,营卫不和,脾胃失调.脉症:发热恶寒,腹满实痛(有燥屎留滞),脉浮弦或沉弦有力.治法:解肌通结,表里双解.处方:桂枝6g 大黄4.5g 芍药12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应用:本方可用于肠痉挛,肠麻痹引起的便秘,亦适用于消除痢疾,肠炎里急后重的症状.16.当归四逆汤(351条)病机:外来寒邪凝滞血脉.脉症:手足厥寒,或见麻木,青紫,恶寒,腰中冷痛,拘挛痛,舌质淡,苔白滑,脉细欲绝.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处方:当归9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3g 炙甘草4.5g 通草6g 大枣6枚应用:用于早期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手足皲裂,苯胺中毒,精索静脉曲张,以及头痛,胃痛,痛经等.17.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条)病机:素体胃阳虚寒,又感外寒,凝滞血脉.脉症:当归四逆汤证兼见胃痛,呕吐,脉细欲绝.治法:温中降逆.处方:当归9g 芍药9g 桂枝9g 通草6g 细辛3g 吴茱萸6g 生姜15g 大枣6枚炙甘草4.5g应用:本方与当归四逆汤大致相同,但有更强的温经止痛作用,用于虚寒腹痛,及妇女经前腹痛.18.麻黄汤(35条)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舒之表实证.脉症:恶寒,发热,头疼,身痛,骨节疼痛,肌肤起粟,无汗而喘,脉浮紧.治法:解表发汗,平喘利水.处方: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寒证,哮喘急性发作,肾炎水肿(属阳水),以及麻疹初期.19.桂枝麻黄各半汤(23条)病机:太阳病表证迁延,仍有微邪留滞,邪气已衰,正气渐复.脉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面有热色,身痒,脉浮而不甚紧.治法:疏达肌腠,调和营卫.处方: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杏仁3g应用:用于证候介乎麻黄汤与桂枝汤二者之间,病势比较轻微者.20.桂枝二麻黄一汤(25条)病机:证候介于麻黄汤与桂枝汤之间,汗出不彻,邪气欲退,非桂枝汤之可解,又不宜麻黄汤之峻汗.脉症:大汗出后,表仍未解,寒热如疟,脉浮数.治法:调和营卫,微发其汗.处方:桂枝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应用:用于证候介乎麻黄汤与桂枝汤之间,病势比较轻微者.21.桂枝二越婢一汤(27条)病机:太阳病表邪未透,里有郁热.脉症:寒热如疟,热多寒少,或见烦渴而喘,汗出不畅,脉浮滑而数.治法:解表清里,表里双解.处方: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生姜4g 石膏9g应用:本方为表里双解之轻剂,用于表寒里热之轻证.感冒,流感及热病初起见该方证者可用此方治疗.22.大青龙汤(38条)病机:风寒外束,表实无汗,里有郁热.脉症:发热恶寒,身痛,肌肤粟起,无汗,烦躁,脉浮紧.治法:解表清里,退热除烦.处方: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石膏30g应用:本方为麻黄汤加石膏,姜,枣而成,乃麻黄汤证加见内热烦躁,临床上流感,流脑,肺炎,急性肾炎等病可见此方证.23.小青龙汤(40条)病机:表有寒邪,里有水饮.脉症:恶寒,发热,无汗,头项痛,身痛,干呕,咳喘,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大或浮紧.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表里双解.处方: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应用:本方对于外寒内饮表实之证皆可化裁应用,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慢性肾炎,眼科疾病等.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条)病机:风热或风寒化热,邪热迫肺,肺气壅遏.脉症:发热,口渴,咳嗽,气喘,脉浮数或洪大滑数.治法:疏表宣肺,平喘散热.处方: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应用:本方是治疗肺系热证的辛凉重剂,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百日咳,咽喉炎,慢性鼻炎,荨麻疹等.此外,有人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用本方治疗痔疮取得疗效.25.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62条)病机:寒邪外束,湿热内蕴,表实发黄.脉症:发热,恶寒,无汗,心烦,身目俱黄,脉浮弦或浮数,弦数.治法: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处方:麻黄2g 连翘9g 杏仁6g 赤小豆30g 大枣4枚生梓白皮6g(可用桑白皮代之) 生姜6g 炙甘草6g应用:本方用于湿热发黄兼表实证者.于临床凡内有湿热外有表证,皆可化裁应用,如疮毒内攻,肝炎初起,急性肾炎,荨麻疹等.26.麻黄附子细辛汤(301条)病机:素体阳虚,外感寒邪,太阳少阴两感.脉症: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痛身疼,脉沉或沉细.治法:扶阳解表.处方:麻黄3g 细辛3g 炮附子4.5g应用:本方又治风冷头痛,寒痰.27.麻黄附子甘草汤(302条)病机:素体阳虚,复感外邪.脉症:恶寒微热,身痛无汗,四肢不温,脉沉或沉细.治法:温经解表,表里兼顾.处方:麻黄3g 炙甘草3g 炮附子4.5g应用:用于皮水,身体面目肿而兼阳气不足者.本方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相似但较之为轻.28.麻黄升麻汤(357条)病机:表邪内郁,气机不伸,表里混淆,上热下寒,阴阳不和.脉症: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治法:解表和里,清上温下.处方: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应用:前人多疑此非仲景方,姑且从之.29.葛根汤(31条)病机:太阳表实证,津液不能上润,筋脉失养.脉症: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几几,脉浮紧.治法:解表发汗,升津舒筋.处方:葛根9g 麻黄4.5g 桂枝4.5g 生姜6g 炙甘草3g 大枣4枚芍药6g应用:本方用于伤寒表实而以项背强急为特点之证候,也可用于痢疾,麻疹初期,胃肠型感冒,肩背痛等.30.葛根加半夏汤(33条)病机:寒邪外盛,里气不和而上逆.脉症:发热恶寒,呕吐,脉浮大而数.治法:解表发汗,降逆止呕.处方:葛根9g 麻黄4.5g 炙甘草3g 芍药6g 桂枝4.5g 大枣4枚半夏9g 生姜6g应用:葛根汤证兼见呕吐者.31.葛根黄芩黄连汤(34条)病机:表证不解,热陷阳明,可由太阳病误下而致.脉症:发热恶寒,自汗而喘,下利不止,或见口于而渴,发热不恶寒,脉滑数.治法:解表清热止利.处方:葛根12g 黄芩9g 黄连6g 炙甘草3g应用:本方以清热为主,用于热入阳明发热下利,喘而汗出,表证解与未解不是关键.32.大承气汤(208条)病机:宿食积滞与热邪搏结肠中,热伤津液,气机痞塞,大便燥结.脉症:痞,满,燥,实,坚俱在,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或下利清水,其气秽臭,脐腹四周按之坚硬有块,脉沉实或沉迟,迟滑,数滑.治法:峻下热积,消痞除满.处方:大黄12g(酒洗) 炙厚朴12g 炙枳实12g 元明粉9g(冲服条)应用:本方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急性胰腺炎,阑尾炎,急性痢疾,以及精神病等.33.小承气汤(208条)病机:肠中宿食积滞与热邪相搏,不得排出,气机痞塞,但大便燥坚未甚.脉症:潮热,汗出,胸腹胀满而痛,烦躁谵语,便秘或下利,尿黄面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滑而疾或沉而有力.治法:攻积泻热,下气消痞.处方:大黄9g(酒洗) 炙厚朴4.5g 炙枳实6g应用:痞满便秘,但大便尚未至燥坚程度,或下利热甚,心下痞塞坚硬.34.麻子仁丸(247条)病机:胃强热结,脾弱阴亏.脉症:大便秘结,小便多,可见脘腹胀满,苔厚而干,脉细涩或浮涩.治法:滋液润燥,泄热通便.处方:麻子仁15g 芍药9g 炙枳实9g 大黄6g 炙厚朴9g 杏仁9g应用:本方有成药,可用于习惯性便秘.35.调胃承气汤(207,248,249条)病机:积热在肠,胃气不和,或积热与宿食结于大肠.脉症:大便秘结,不恶寒,蒸蒸发热,汗出,心烦,或谵语,或少腹胀满,苔黄而干,脉滑数.治法:泄热和胃.处方: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条)应用:热结便秘或大便溏,但身热腹满脉实.还可用于胃热发斑,胃热齿痛,胃热消渴,多食善饥,热发疮疡.36.桃核承气汤(106条)病机:太阳表邪入腑,热与血相搏而成蓄血证.脉症: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或有身热夜甚,头胀且痛,目赤,烦躁等症,脉沉涩或沉紧.治法:活血化瘀泻热.处方: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应用:本方可用于瘀热在上的头痛,脑胀,目赤,齿龈肿痛,鼻衄,也可用于月经困难,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它如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病症有瘀热在下焦者,均可选用此方.37.大陷胸丸(131条)病机:大结胸,水热互结,病位在膈上.脉症:胸部硬痛,汗出,项强拘急,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治法:泻热破结,下气逐饮.处方:大黄9g 葶苈子9g 元明粉9g(冲服) 杏仁9g应用:本方治喘咳引肩背痛,胸痛痞闷结痛,胸胁以上有支撑感,又治胸中积水,癫狂等.38.大陷胸汤(134条)病机:大结胸,水热互结,病位在膈下.脉症:心下痛,按之石硬,大便秘结,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治法:泻热,逐水,破结.处方:大黄9g 元明粉9g(冲服) 甘遂末1.5~3g(冲服条)应用:本方证较大陷胸丸证病位靠下,由胸胁下迫少腹满痛.临床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可见本方证.但本方为泻热逐水之峻剂,唯体格壮实者方可应用.39.十枣汤(152条)病机:水饮停聚于胸胁脘腹.脉症:悬饮,胸胁支满,呼吸困难,咳嗽时胁下掣痛,有时头痛,心下痞硬,干呕,气短,汗出,不恶寒,脉沉弦.治法:攻逐水饮.处方:大枣10枚芫花l~1.5g 甘遂1~1.5g 大戟1~1.5g 大枣煎汤,芫花,甘遂,大戟研末,枣汤冲服.应用:本方可治症坚积聚,大腹水肿而体格尚壮实者.40.三物白散(141条)病机:表寒失解而内陷,水寒互结内实.脉症:寒实结胸,无热证,口不渴,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紧.治法:峻下通闭.处方:桔梗9g 巴豆1g(去皮心,炒黑,去油) 贝母9g 研末,合匀,每服3g,体弱者减半.应用:本方可治痰涎壅盛,咽喉不利,胸膈满闷,呼吸困难,手足逆冷,面青,又可治肺痈初期,痰多腥臭及喉痹.41.抵当汤(丸)(124,126条)病机:太阳之邪随经入腑,热与血互结于下焦.脉症:少腹硬结,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其人或躁狂,或喜忘,或默默不语若痴者,脉沉结,弦涩或沉弦有力.治法:清热化瘀.处方: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应用:本方为破血逐瘀之峻剂,可冶瘀血经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病症而见此方证者.42.大黄黄连泻心汤(154条)病机:邪热内陷,壅滞中焦而作痞,可由误下而致.脉症:心下痞,按之濡,可见心烦,舌红,脉关上浮或滑数.治法:泻热消痞.处方:大黄9g 黄连3g 黄芩3g应用:本方又治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便秘,发斑,发黄.43.附子泻心汤(155条)病机:伤寒误治,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胃肠热壅而卫阳不固.脉症:心下痞,恶寒,自汗出,四肢冷,脉沉细无力或细微,沉微.治法:扶阳固表,清热消痞.处方:大黄6g 黄连3g 黄芩3g 炮附子4.5g应用:在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基础上出现汗出恶寒,四肢厥冷,又治老人食厥.44.茵陈蒿汤(236条)病机:阳明郁热在里之阳黄.脉症:身黄如橘子色,身无汗,口渴,小便不利,大便难,腹满,目弦,烦躁,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退黄.处方:茵陈蒿15g 栀子9g 大黄6~9g应用:本方用于湿热里实之病证,如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萎缩等出现本方证者.45.小柴胡汤(96条)病机:邪犯少阳,半表半里证.脉症:寒热往来,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或有耳鸣,头痛,目眩,口苦,口渴,咳,心下悸,腹中满,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弦细,弦数或沉紧.治法:和解表里.处方:柴胡9g 黄芩6g 党参6g 半夏9g 炙甘草4.5g 生姜9g 大枣4枚应用:本方对邪陷半表半里之证疗效颇佳.临床可治体虚劳热,热病后期,渗出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传染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肠伤寒,急性肾盂肾炎,中耳炎,疟疾,急性附件炎,产后发热,睾丸附睾炎等.46.大柴胡汤(103条)病机:少阳阳明并病,少阳失和,阳明热结,中气未虚.脉症: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痞硬,郁郁微烦,腹中实痛,大便不通,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法:和解少阳,缓下热结.处方:柴胡9g 黄芩6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2g 枳实6g 大枣4枚大黄6g应用: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急慢性胰腺炎等.47.柴胡加芒硝汤(104条)病机:少阳未解,兼阳明实热,但中气已虚,可由少阳证误下而致.脉症:胸胁满而呕,潮热,微利热臭稀水,可见腹部痛,按之有硬块,舌干苔黄,脉沉弦有力.治法:和解少阳,兼轻下里实.处方:柴胡4.5g 黄芩3g 党参4.5g 炙甘草3g 生姜3g 半夏4.5g 大枣2枚元明粉6g(冲服条)应用:凡小柴胡汤证兼有大便燥结,腹中坚,潮热者即可选用此方.48.柴胡桂枝汤(146条)病机:太阳未解,邪及少阳,太阳少阳合病.脉症:往来寒热,或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口苦,苔薄,脉弦而浮数.治法:和解少阳,发散太阳.处方:桂枝4.5g 芍药4.5g 柴胡6g 黄芩4.5g 党参4.5g 炙甘草3g 半夏6g 大枣2枚生姜4.5g应用:外感缠绵不愈,胃肠病,肝胆病,胰腺炎,神经官能症,见此方证者均可选用.49.柴胡桂枝干姜汤(147条)病机:少阳受邪,冲气上逆,水气不化,内停为饮.脉症: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间有咳嗽,咳时胁痛加剧,苔白滑,脉浮数,重按弦紧.治法:和解散结,宣化停饮.处方:柴胡9g 桂枝4.5g 干姜3g 瓜蒌根9g 黄芩4.5g 牡蛎9g 炙甘草3g应用:用于水热互结于胸胁(胸膜炎)的初期.5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7条)病机:邪气散漫于表里上下,扰乱神明,可由误下而致.脉症:胸满烦惊,狂躁谵语,二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或见脐腹动悸,往来寒热,舌苔黄厚粘腻,脉弦细而数.治法:和解少阳,化饮安神.处方:柴胡6g 黄芩3g 生姜3g 党参3g 桂枝3g 茯苓9g 半夏4.5g 大黄4.5g 煅龙骨9g 煅牡蛎9g 铅丹4.5g(先煎) 大枣2枚应用:用治癫痫,亦治小儿内伤食滞,外感风寒,痰热搏结中脘以致发生惊痈,食厥,热厥.51.四逆散(318条)病机:伤寒邪热内陷,阳气郁结,不能散发于四末.脉症:手足不温,胸胁满闷疼痛,或腹中痛,下利后重,脉弦或沉滑而弦.治法:解郁泄热,调和肝脾.处方:柴胡9g 芍药9g 枳实9g 炙甘草9g应用:本方为调和肝脾之祖方,用治肝脾不调的腹胀腹痛及泄利下重,亦治月经不调,微有寒热.52.半夏泻心汤(149条)病机:寒热互结,胃气不和,升降失职.脉症:心下痞满,呕而腹中肠鸣或下利,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带数.治法: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处方:半夏9g 黄芩6g 黄连3g 干姜4.5g 党参6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应用:临床广泛用于消化系疾病,如口腔溃疡,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食道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53.生姜泻心汤(157条)病机:同半夏泻心汤,但胃有停饮.脉症:心下痞硬,呕吐,干哕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脉弦细而软.治法:和胃降逆,散水消痞.处方:生姜9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3g 黄芩6g 黄连3g 炙甘草4.5g 大枣4枚应用:本方证同半夏泻心汤但呕吐较为突出.54.甘草泻心汤(158条)病机:同半夏泻心汤,但中焦虚弱更甚.脉症:下利日数十次,完谷不化,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安,脉弦细无力.治法:和胃降逆,缓中消痞.处方:炙甘草9g 黄芩6g 黄连3g 半夏9g 党参9g 干姜4.5g 大枣4枚应用:本方证同半夏泻心汤但有少气,多涎,恶闻食臭等症状.55.旋覆代赭汤(161条)病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脉症:心下痞满硬,噫气不除,或见呕吐咽干,痰粘如胶,脉弦或滑.治法:镇肝和胃,消痞涤饮.处方:旋覆花9g(包煎) 代赭石15g 党参9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炙甘草6g应用:本方用治慢性胃肠病,胃气上逆,呕吐食不下,痰多而粘及噎嗝反胃之初期.56.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359条)病机:上热下寒,胃热肠寒,寒热格拒.脉症:食入即吐,下利,脉虚数.治法:清上温下,辛开苦降.处方:干姜6g 黄芩6g 黄连3g 党参9g应用:本方用于寒热错杂的胃肠病.57.黄连汤(173条)病机:寒热相搏于胃肠,冲气上逆(旧说上热下寒).脉症:胸中烦热,时欲呕吐,腹痛,舌红,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治法:寒热并用,调和胃肠,降逆止呕.处方:黄连4.5g 炙甘草4.5g 干姜4.5g 人参9g 半夏9g 大枣4枚桂枝4.5g应用: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胃肠炎之见上热下寒,虚实错杂者.注: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58.小陷胸汤(138条)病机: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证,可由伤寒误下而致.脉症:心下痞硬,按之则痛,舌红苔黄,脉浮滑.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处方:黄连3g 半夏6g 瓜蒌15~30g应用:本方治急慢性胃病有是方证者,又治痰热在膈上,痰涎多,咳嗽面赤,气喘而闷.59.白虎汤(176,219,350条)病机:伤寒,邪及阳明,从热而化;或温病邪在气分之证.脉症:壮热,汗出,不恶寒,但发热,烦躁不安,渴欲饮冷或身热手足厥冷(热厥),脉洪大或滑数.治法:清热,生津,除烦.处方: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应用:还可用于时气瘟疫杂病,中暑,或胃热发斑而见阳明经证者.60.白虎加人参汤(168条)病机:阳明经热炽盛,气津两伤或中暑,伤气耗阴.脉症:白虎汤证而又见口干舌燥,渴饮不止,倦怠,心烦,背微恶寒,脉洪大或大而无力.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处方: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条)应用:用于白虎汤证见气津伤耗者.61.竹叶石膏汤(397条)病机: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脉症:汗多,心烦,气短,口干喜饮,气逆欲吐,呛咳,舌干少津,脉虚数,或脉大而数.。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2】【113】【11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2】【113】【114】【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六十。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陈修园:伤寒脉浮,为太阳之病,当以麻黄汤化膀胱津液,出诸皮毛而为汗则愈,太阳与君火相合而主神,心为阳中之太阳,医以火迫劫之,遂致亡其上焦君火之阳,神气浮越必惊狂,卧起不安者,以桂枝去芍药,再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前条中风火劫其汗,证见亡阴,故小便利为可治。
此条伤寒火劫其汗,证见亡阳,难俟阳之自复,故以此汤从手厥阴以复之。
凡亡阴中之阳,必用附子以救之;此亡阳中之阳,因火迫劫,又非附子之所宜。
此一节为火逆出其方也。
当知手厥阴证之专方,非逆通用之方也。
但汪苓友疑亡阳证恐不能胜蜀漆之暴悍,柯韵伯疑当时另有蜀漆,非常山苗也。
愚每以茯苓代之,热盛者以百微代之。
黄元御:汗多亡阳,君火飞腾,神魂失归,是以惊生。
浊气上逆,化生败浊,迷塞心宫,是以狂作。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姜、大枣补脾而降逆,蜀漆吐腐瘀而疗狂,龙骨、牡蛎,敛神魂而止惊也。
刘世祯:上举二例,虽有津液气血之分,皆由形质受病,以渐及于神藏,本条所举,乃直伤荣气,迫乱心神之候,亦其人心气素虚故也。
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明伤寒为寒邪在表,荣郁卫闭,法当脉象浮紧者为常,今脉浮不言紧,知卫虽外浮,荣已内弱,加火热迫劫,乘虚陷脉,必致心气流溢,失其常度。
但病机转坏,证由体异,若荣阴偏虚者,当烦惊呓语,昼缓夜加(热陷入阴,故夜则病剧);若心阳偏虚者,得火劫迫心气浮越,则转令亡阳,成本条惊狂、卧起不安之变。
盖阳亡而神乱无主。
与胃实谵狂之证相隔霄壤,必舌润口和,脉浮而散,按之涩,或大而空,久按时涩时急。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2
【每日经典】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挺简单的,但背后的机理以及病家详细的病证表现不好描述。
病家是太阳伤寒证,应该用麻黄汤、大青龙汤一类的方剂治疗,但是医家选择了火热迫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病家大量出汗,汗就是津液,也就是阳气,所以病家会有“亡阳”,因此出现了精神异常的表现——容易惊吓发狂,不管是躺下睡觉还是白天都精神不安,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来治疗,蜀漆就是常山的幼苗,临床上现在就以常山代替。
这里仲师只是描述了惊狂、卧起不安的病证,这就跟69条的茯苓四逆汤似的,正面的脉象、症状都没有涉及,只能通过临床案例来理解,但是桂枝救逆汤我只应用过寥寥数次,还没有确切的使用心得,等以后使用的多了再跟大家分享。
胡老分享这首处方时,说是在桂枝去芍药汤证的基础上,病家出现了胸满动悸而惊狂、卧起不安。
这种说法我不太赞成,因为药物组合成完整的处方后就是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出现的,就像是后面279条的桂枝加芍药汤,这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芍药的剂量,针对的就是太阴病了,跟桂枝汤针对太阳病是完全不同的。
药物组合成完整的处方后,就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功效的叠加,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整体看待。
伤寒论需要背诵的112条文
伤寒论需要背诵的112条文《伤寒论需要背诵的 112 条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对于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背诵其中的一些关键条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为您介绍112 条需要背诵的条文以及其重要意义。
太阳病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提纲条文,明确指出了太阳病的主要症状。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两条文清晰地区分了太阳病中的中风与伤寒。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则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代表方剂。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条文提示了太阳病误治后可能出现的变证及治法。
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明确了阳明病的主要病机。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对于阳明病发黄的机理和治疗给出了指导。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大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常用方剂。
少阳病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为少阳病的提纲条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
太阴病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阐述了太阴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禁忌。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1.桂枝汤[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法]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桂枝加桂汤[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组成]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桂枝加芍药汤[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4.桂枝加大黄汤[组成]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煎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7.桂枝去芍药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论113方搜集整理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112方之欧阳美创编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12条
【每⽇⼀诵】伤寒论第112条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救逆汤主之。
上七味,以⽔⼀⽃⼆升,先煮蜀漆,减⼆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劫发汗,汗⼤出者,亡其阳。
汗者,⼼之液。
亡阳则⼼⽓虚,⼼恶热,⽕邪内迫,则⼼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亡阳所宜也;⽕邪错逆,加蜀漆之⾟以散之;阳⽓亡脱,加龙⾻、牡蛎之涩以固之。
《本草》云∶涩可去脱。
龙⾻、牡蛎之属是也。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脉浮,医不⽤⿇、桂之药,⽽以⽕劫取汗,汗过亡阳,故见惊狂,起卧不安之证,盖由⽕劫之误,热⽓从⼼,且⼤脱津液,神明失倚也。
然不⽤附⼦四逆辈者,以其为⽕劫亡阳也。
宜以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牡蛎救逆汤主之。
去芍药者,恐其阴性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其外,反失救急之旨。
况既加龙、蛎之固脱,亦不须芍药之酸收也。
蜀漆⽓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降逆,⽕邪错逆,在所必需也。
喻昌⽈:篇中误服⼤青龙汤,厥逆,筋惕⾁,⽽亡阳者,乃汗多所致,故⽤真武汤救之。
此以⽕迫劫⽽亡阳者,乃⽅⼨元阳之神,被⽕迫劫⽽飞腾散乱,故惊狂起卧不安。
有如此者,少缓须臾,神丹莫挽矣,故以此汤救之。
盖阳神散乱,当求之于阳,桂枝汤阳药也,然必去芍药之阴敛,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
更加蜀漆者,缘蜀漆之性最急,⼜加龙⾻、牡蛎,有形之⾻属,为之⾈楫,以载神⽽返其宅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
以⽕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逆矣。
妄汗亡阴,⽽⽈亡阳者,⼼为阳中之太阳,故⼼之液,为阳之汗也。
伤寒论第112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
伤寒论第112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六十。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本条讲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也是火逆之后的变证,但没有经过火逆的也可以得这个毛病。
本条医圣还是用他医误治的病案为例,讲心阳不足、惊狂不安的病机。
本条句首——伤寒脉浮。
伤寒,也前几条一样,都是做外感病而言,并非局限于太阳伤寒。
因为,外感病初期,可以是太阳伤寒,也可以是太阳中风。
无所谓,都可以。
脉浮,脉浮一般主表,说明罹患外感病之后,病位在表,为表证。
至少他医实施火攻之时,仍然是表证。
太阳表证,以火攻的方法来治疗,不算错。
疗效也是明显的。
但是,火攻作为发汗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大汗淋漓。
医圣再三强调,汗法应该是遍身微微出汗为佳,不可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其实,大汗淋漓,不仅病不得除,还有可能出现变证。
这一点以前的条文曾经多次论述过。
——医以火迫劫之。
他医用火攻的方法来治疗。
但火迫劫之,说明火攻的程度没有把握好,太过了,汗出太多了,大汗淋漓了。
那么,必然要引起变证了。
至于什么样的变证,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大汗可以亡阳,也可以伤阴,这主要看患者原本的体质如何。
道理我们前面分析了很多。
——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这里点明了“亡阳”,即大汗造成的后果是亡阳。
亡阳也分具体部位哦,比如亡的是心阳,还是胃阳还是别的什么阳?这也要看患者原先的体质。
原先心阳偏不足的,汗后亡阳肯定亡心阳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原先胃阳比较虚,那么汗后亡胃阳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此类推。
本条亡的是什么阳呢?从下面的表现来看,是亡心阳无疑。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LGG08】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术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 2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术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术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术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 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术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术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术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 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术1.5g 干姜1.5g。
伤寒论112方之欧阳理创编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
《伤寒论》113方【中医基础版】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112方条文汇总药量排序版
一、单味药物方剂:4首(3.57%)1、文蛤散(太阳病)组成:文蛤(五两)用法: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
汤用五合。
条文: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
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2、蜜煎导方(阳明病)组成:食蜜七合用法: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
当热时急作,冷则硬。
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条文:233.阳明病,自汗出。
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3、甘草汤(少阴病)组成:甘草二两用法: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条文: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用法:392.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
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条文:伤寒阴阳(指伤寒初愈,因房事传给对方的疾病)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二、两味药物方剂:10首(8.93%)1、甘草干姜汤(太阳病)组成: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条文: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芍药甘草汤(太阳病)组成: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原文第112条
《伤寒论》原文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六十。
[11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伤寒脉浮,典型的外感症状,应当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但是跟上一条一样,用了火热疗法,劫汗,形容汗出太过。
上一条出现的症状是伤阴,火热窜入血脉。
这一条是以伤阳气、伤神为主,一般教材多将“亡阳”解释为亡心阳。
汗出太过,亡阳,阳气通过汗出的形式大量消耗,导致心阳不足。
我们在第29条分析过,烧针等火热疗法,本身视觉冲击力就很大,心气不足、心胆气虚的患者,容易受到惊吓。
心阳受损,再加上受到惊吓以后,心神不安,就会出现这种惊狂的表现。
就像是马受到惊吓以后,乱踢乱咬。
患者受到惊吓以后,心神不安,惊狂,卧起不安,不是形容失眠,而是惊狂的人,就会有这种表现,在哪里都感觉不安全,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举个例子,小婴儿在其他人抱着的时候,很难哄睡着,任你再怎么办,他不容易睡着,甚至是哭闹。
但是如果被他妈妈抱起来,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说睡着就会很容易,原因就是他找到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
如此推理的话,亡心阳有一定道理,但是结合方子来看,本方能治疗亡心阳吗?本方是在第21条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上,加蜀漆、牡蛎、龙骨三味药物。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一个是化石类,一个是贝壳类,质地沉重。
我经常这样比喻说明它们的功效,龙骨藏在地下经过了几百上千万年,世间各种沧海桑田的变化都见过,特别的“淡定”,处事不惊。
与这种道理相类似的还比如琥珀、茯神,其形成都与松树有关系,而松树本身就“松柏长青”,见惯了大风大浪,也是“淡定”,宠辱不惊。
用这种淡定镇静的药物,来治疗“惊狂,卧起不安”,是典型的象思维的运用。
蜀漆,现在基本不太用,十三五教科书上用常山代替,祛痰开窍,其实用石菖蒲、远志一类的,可能也行。
伤寒论112方
伤寒论112方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112方
一、太阳篇
1、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
分。
8、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9、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10、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茯苓白朮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朮。
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