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pkpm年7月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合集下载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第二章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1、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某些房间?轴线间形成的房间夹角小于15度时不能导荷。

2、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墙下无轴线?当墙、梁端点离得很近,软件在进行节点归并时将墙端点并入梁端点所致。

08版的PMCAD 改成将梁端点并入墙端点。

3、在PMCAD建模中出现悬空梁、悬臂梁和空间折梁的原因?3.1悬空梁:当梁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2悬臂梁:当梁的一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3空间折梁:当折梁下端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4、梁端定义铰接时应注意的问题?4.1如果与节点相连的构件均定义为铰,数捡时程序给出红色警告.老版本采用总刚计算,将异常中断,目前版本可以计算..4.2圆弧梁端不能定义为饺..5、斜墙在程序中是如何处理的?斜墙用节点升高的方法建模,目前,SATWE和TA T都不能计算。

在PMSAP中按板建模,楼板定义为弹性板6,并能计算,但只能给出内力。

6、体育馆等空旷结构建模的常见问题?6.1节点升高不能超过层高,6.2圆弧形网格节点升高后形成螺旋线,7、多塔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7.1塔号以塔高排序,7.2带变形缝的多塔,不要同构件存在于多塔,第三章特殊模型的建立1、椭圆模型?当前PMCAD没有椭圆模型菜单,可用命令行的命令建模。

1.1、进如PMCAD,在命令行输入“ellipse”。

1.2输入椭圆的圆心或端点或外切矩形。

1.3输入椭圆另一端点坐标。

1.4输入椭圆另一半轴长度。

1.5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分解成折线。

1.6再次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存图,形成网点。

2、错层结构?2.1单塔错层,当错层高度小于框架梁高时可不考虑错层的影响。

当错层高度大于框架梁高时可按两个标准层建模。

《08版PKPM软件将会对此有所改进》2.2多塔错层2.2.1进如PMCAD,按标准层建模。

(整理)PKPM常见问题.

(整理)PKPM常见问题.

(整理)PKPM常见问题.建筑模型输入及工程量计算常见问题1. 如果有同一工程的建筑APM建模和结构PMCAD建模数据,可以利用(工程拼装)命令使结构模型与建筑模型的合并。

2. 现程序中的阳台只能统计出投影面积,其他工程量都不能解决,如何变通处理?答:阳台栏板按“墙”输入形成房间后,就可以统计出阳台的装饰工程量;再用“修改定额”,将“墙”的定额修改为“栏板”的定额。

3. 如果模型中有的房间不计算建筑面积,程序怎么处理?答:利用“房间编辑”中“房间特征“命令,定义房间的计算面积系数为0后,布置在不需计算建筑面积的房间内,程序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就不会统计了。

4. 现程序中双层梁怎么处理?答:在建筑模型中可以输入梁和层间梁,来处理双层梁。

5. 程序在进入平整场地时,有时会出现模型不见只显示平整场地的轮廓线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答:重新进入建筑模型中点“形成网点”命令即可。

6、外立面在计算室外地坪的装修工程量时,怎么解决?答:(1)在“改层信息”中,输入室外地坪标高,这部分工程量会自动并入第一层的工程量中。

(2)立面选择完毕后,用“辅助网格”绘出室外地坪这部分的区域,录入做法后可统计工程量。

7、建模的本层检查中,能检查出模型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隐藏的问题检查不出来?根据经验模型还会出现哪些问题?答:目前检查如下情况:是否有180度圆弧(由于程序生成房间时圆弧边被简化成圆弧两端的直线边,如果180度的弧墙中间没有节点打断,则半个圆的面积将丢失。

如果还有通过其圆心的另一段墙,则该圆弧与直线墙连接生成的房间会由于面积为零而发生错误)检查在两个距离比较小的节点间(最大检查距离为1000mm)没有布置梁或墙的状况。

当平面上节点的布置较乱(在结构数据和装修、填充墙等同时布置时常出现),可能出现相距较近的节点网格上梁或墙的遗漏布置,特别是在柱截面范围内有多于一个节点的情况时常出现这种遗漏布置,这种情况由于柱的掩盖常不能被发现。

PKPM做钢结构的经典问答(一百多疑问解答)

PKPM做钢结构的经典问答(一百多疑问解答)

PKPM做钢结构的经典问答1、优化设计并非是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死扣用钢量(俗称“蚊子腿上剔精肉”),因为这样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设计的安全度,“荷载优化”是选取适当的荷载,应当兼顾业主对结构小幅改动的可能性,比如吊挂灯具、功能分区重新布局。

把恒载取得很小,用钢量没有减小太多,功能限制则限制太死。

优化首先考虑变化方案,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做到大处节省,具体到杆件节点则要放宽。

如果原结构各部件安全储备相差严重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储备标准来调整各构件型号,该加大的加大,该减小的减小。

结构安全是整体安全,个别杆件强大没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0.6条: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中讲: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

对未达要求的行为承担“违约责任”。

3、网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压制钢板制作,钢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强规》规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

怎么办呢?制作时可以把钢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质检找麻烦了。

4、设置20吨以上的吊车的厂房在国内不允许按《门式刚架规程》设计,主要在于国内吊车梁安装偏差和吊车轨道安装偏差造成卡规,使水平力增加4-5倍,导致厂房剧烈晃动,没法正常使用。

总之,任何先进的设计方法都无法超越实际施工水平来实现,要求符合国情(或者“公司加工实力”)。

比如对20吨驾操吊车的门架按美国规范控制柱头位移为H/240(国内H/400),晃动得没人愿意驾操,省那一点点钢材和厂房适用性相比就显“设计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5、什么样的维护系统需要考虑阵风系数?(1)、对脆性材料。

如玻璃幕墙,必须采用阵风系数。

(2)、对阵风作用下,对荷载临时提高能够承受的钢材等,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

(3)、不该考虑阵风系数的维护系统考虑了阵风系数,安全度比主结构高出一倍,不利于主体安全。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1.暗梁当楼面梁使用。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暗梁之所以不能当楼面梁是因为其刚度不够,荷载不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式传递,即楼面荷载—板—暗梁—柱的传递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样将大大低估板的内力。

我个人认为,根据内力按最短距离传递的原则,用暗梁代替梁只有在板受集中力时,在集中力处沿板的最短方向(双向板沿两个垂直方向)设置暗梁,可以认为集中力由暗梁承受以满足抗弯强度和裂缝要求,此时板的计算跨度绝对不能按支承于暗梁来考虑。

但很多时候,这种做法也没有必要,直接加大板的受力钢筋即可,除非因抗剪(冲切)需要箍筋而使用暗梁。

2.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的是,在刚度发生较大突变(增加)处,应视为梁。

典型的问题是不同高程的板之间出现的错台,错台本身平面外刚度比较大,而板的平面外刚度较小,不管你是否愿意,板上的荷载都要传递到错台上,因此应当按梁来设计,尤其是抗剪钢筋应满足要求。

地下通道、车站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其荷载又比较大,但大多数人对错台的处理却非常草率,这很令人担忧。

3.框架结构形成事实上的铰接。

最常见的是梁刚度比柱大的多,使柱对梁的约束作用较弱,形成事实上的铰。

这样减少了超静定次数,于抗震不利,也难以形成“强柱弱梁”。

坂神地震时,地铁车站柱的破坏相当严重,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地铁车站顶底板可看作筏板,其梁的刚度当然大于柱,但中板处不宜将梁的刚度做得较大。

另外,地下工程如通道、涵洞、地铁车站等,有时不小心也容易作成刚度较大的顶底板和刚度较小的侧墙,这样横剖面就形成铰接的四边形,两侧墙土压力相差较大时很容易失稳,也不利于抗震。

4.板墙受力钢筋置于分布钢筋的内侧。

很多人总把分布钢筋想象成类似梁的箍筋,因此配筋不小心就这样倒置。

分布钢筋的作用在于固定受力钢筋位置,传递受力及防止温度收缩裂缝,它不需要象梁柱箍筋那样外包以防止钢筋受压向外鼓出,更重要的是,板墙截面高度较小,为增加有效高度发挥受力筋作用,一般情况下应当外置受力钢筋。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1、钢梁拼接处用内力设计一般就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什么还要采用等强设计?答:从概念上讲,拼接位置是构件的连续位置,如果按照内力进行拼接位置节点设计势必造成该位置承载力比连续部位要弱,该位置成为薄弱部位,在强风强震,及其他偶然情况下都很可能率先破坏,造成连续倒塌等安全隐患,所以该位置按等强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说的概念设计是从抵抗不利情况出发的,我们在设计时考虑的地震作用一般为多遇地震作用,也就是小震情况,而我们要通过概念设计以及相关构造保证在设防地震(中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甚至是极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安全,此时结构中很多构件出现塑性,在此情况,如果拼接节点是先于构件破坏的,那么整个结构成为机构,后果不堪设想。

从规范角度来说,抗规8.2.8等条文也提到了等强连接设计以及强节点弱构件的相关验算,足见节点的重要性。

2、根据门式刚架规范4.1.3条条文说明“当屋面均布荷载标值取0.5KN/m2时,可不考虑最不利布置”计算屋面连续檩条时活荷载取0.5kN/m2时,就可以不考虑其最不利布置?答:首先在考虑此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规范中规定“本条所指的活荷载仅指屋面施工及检修时的人员荷载”同时此条表述与旧版规程类似。

首先该条继承了旧规程3.2.2的说法是主要针对刚架构件而言的,刚架构件一般包括刚架梁、柱构件,对于檩条、墙梁等围护构件的计算新版规范没有单独提出,旧版规程则提出“屋面构件计算时的活荷载取值大于刚架构件计算时的取值是合理的”。

活载不利布置是一般活荷载的一种属性,即可变荷载存在加载位置的随机性,例如楼面或楼面各个房间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人员分布,屋面雪荷载随着背阴、向阳位置、遮挡及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对于雪的融化及再次冻结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门式刚架规范中4.3.5也考虑了类似不利布置的情况。

规范4.1.3条的规定认为人员及检修荷载取到相应数值时按照一次性加载也有较大概率能够包络活载不利布置的情况,对于雪荷载等其他活荷载类型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共24页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共24页

2019年10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框架结构下独立基础中的拉梁在哪计算?答:可以在PMCAD中增加标准层的方式计算拉梁配筋,也可以按拉梁拉结的各柱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10,按受拉构件计算配筋。

2. 08的pkpm找不到楼层各振型位移值的输出文件?答:目前程序只输出各荷载与地震作用工况下的位移值,没有输出各振型位移值。

3.08版的PMCAD里面拉伸节点后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答:在帮助菜单下,恢复数据,程序自动备份有9个模型数据,可分别点击寻找较早的记录,恢复数据即可。

4.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参数输入,没有“地震波主方向与X轴夹角”的输入框?答:为了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作对比,用户需要在SATWE参数输入的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中,输入相应角度分别计算。

定义地震波后,程序自动按该角度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5.墙施工图里,对剪力墙端柱配置箍筋“99@5”,怎么回事?答:对计算配箍面积,程序没能在钢筋库里找到合适的配筋形式而出现的情况。

可以在工程设置里,选筋设置,墙柱箍筋,增加钢筋规格和间距,只要合适,程序可以选到合适的箍筋,就可以正常配置。

6.框架结构参数“风荷载信息”计算的时候是回填第一周期还是第二周期?答:为准确计算风振系数,计算后在参数“风荷载信息”里的结构基本周期,回填WZQ.OUT文件里第一周期的数值,重新进行计算。

7、鉴定加固模块中,柱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加实配钢筋计算出来的配筋值也会变大,为什么?答:JDJG模块中配筋结果中的值是包括了实配钢筋的。

根据规范公式,实配钢筋的增加量要大于新增钢筋的减少量,才能保证承载力不变,所以计算的配筋值就会随着实配钢筋的增加而增加。

8、satwe数据转到epda中出现节点混乱,如何处理?答:地下室部分,由于有不等高基础,模型中有柱悬空。

该模型地下室能满足嵌固要求,拷贝一个模型不组装地下室计算,再导入epda中分析。

9、slabcad板带验算中,支座处和跨中的截面计算高度怎么确定?答:均按照板底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来计算截面的计算高度。

PKPM结构设计常遇问题

PKPM结构设计常遇问题

PKPM结构设计常遇问题结构设计常遇问题*1、“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概念⑴、“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如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要求对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及变形)的调整以及各种构造措施。

⑵、“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细部构造,如钢筋锚固、搭接、混凝土保护层、最小配筋率等。

“抗震措施”涵盖了“抗震构造措施”。

注意:抗震等级划分属“抗震措施”的宏观控制。

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里,对于“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我理解,不是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而是结构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特征值的关系1974版规范:是荷载标准值与允许承载力的比较;1989版规范:是荷载设计值与承载力设计值的比较;2002版规范:是荷载标准值与特征值的比较。

2002版地基基础规范认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实际情况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结构的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形控制了承载力的发挥。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特征承载力(也就是承载力特征值),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上海规范:设计值=极限值/1.6 特征值=极限值/2.0由此可见,特征值=设计值/1.25其实,02版规范的“标准组合”就是74版规范的“荷载标准值”;02版的“特征值”就是74版规范的“容许承载力”。

*3、关于带缝结构的计算⑴、凡带缝结构,原则上均应分开计算。

在软件技术条件里已有明确说明:结构计算的前提是结构连续。

⑵、如果建立一个整体模型进行整体计算(仅基础相连),则必须按多塔定义。

把每一个结构单元定义为一个独立的塔,参与振型取足够多,使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并准确定义风荷载的遮挡面。

PKPM结构技术问题

PKPM结构技术问题

2011年7月第一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发布时间:2011-08-05 来源:PKPM1、某框架梁,分别采用二级和特一级抗震计算,两次计算梁端支座设计弯矩相同,但SATWE配筋有一些差别,什么原因?答:原因是勾选了SATWE参数中“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此时不同抗震等级,程序假定的初始受压钢筋不同,导致最后的梁端受拉钢筋面积不同。

2、2010版SATWE,转换层号填4,地下室层数填2,计算后输出转换层上下剪弯刚度比值,但按照10新高规附录E,转换层在地上2层,不是应按剪切刚度比计算吗?答:2010新版SATWE,转换层刚度方法判定,采用“转换层号减去嵌固端所在层号”,本模型嵌固端层号填的为1,这样程序认为转换在3层,所以采用了剪弯刚度算法。

3、某框架梁,SATWE结果“构件信息”中,根据各工况内力标准值手算的设计弯矩要大于程序给出的设计弯矩,什么原因?答:手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弯矩调幅。

程序将恒活载调幅后,再参与的内力组合。

4、2010新规范版本SATWE结果哪里可以看到梁柱墙的主筋强度?答:在“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下方的图名中可以看到。

5、钢框架中的屋面圆钢支撑,如何计算?答:圆钢支撑实际为柔性支撑,在SATWE三维分析中只能按拉压杆考虑,不能按单拉杆考虑,所以圆钢支撑在SATWE中的构件验算结果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建议可以单独到STS工具箱的屋面支撑计算工具中按单拉杆计算。

6、2010版SATWE结构刚重比的计算,结构重量采用什么值?答:按照新高规5.4.1条,对各类体系结构,程序均取G=1.2恒载标准值+1.4活载标准值。

7、筏板基础中,“单独验算”和“柱冲切板”两个命令都可完成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但给出的计算书中不平衡弯矩有差别,为什么?答:对PMCAD中偏心布置的柱,前者输出的不平衡弯矩以柱节点为准,后者以柱形心为准,导致差别,但不影响结果,即两命令得到的冲切力与抗力的比值是一样的。

(整理)pkpm年7月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整理)pkpm年7月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2010年7月第一周技术问题汇总一、用户理解及操作问题1、SATWE的“WMASS“文件中,“风荷载信息”的“风荷载”、“剪力”、“倾覆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答:都是标准值2、push over 里剪力墙的红色大叉是什么意思?答:红色叉是该片墙可认为是破坏了,包括拉坏、压坏、剪坏。

可在前面参数“高斯点破坏程度指数”中设定每片墙破坏高斯点占总点数比例,作为墙破坏的标准。

3、SATWE轴压比最大限值较规范小0.1是什么意思?答:剪跨比小于1.5的时候,SATWE限值取规范表数值减去0.1作为最大轴压比。

4、某模型的地下一层地下室墙柱异常超筋。

经检查,总地震力对,但单片墙地震力过大(地下一层单片墙地震力是地上一层地震力的3倍左右),请教是何原因?答:是由于地下室侧向完全嵌固,地下室层刚度放大1000倍导致的,个别模型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当地下室剪力墙较多时。

只能将约束填小,如回填土比例系数M取5或3,此时地下1层构件内力也有减小。

5、平板伐板基础内筒冲剪出现负值?答:原因是操作时,程序提示板边挑出网格线距离,用户输入的为0,程序只识别到了内筒上部的部分荷载,导致冲切力及剪力出现负值。

6、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在内力及位移计算时考虑,在配筋时不考虑可不可以?答:不可以。

内力位移配筋计算都要考虑。

设置弹性板3、6时程序自动不考虑。

7、PUSH-OVER选择“不保留次要构件”计算不过,保留可以通过,怎么处理?答:一般情况下,PUSH-OVER都要选择保留次要构件,这样计算是准确的。

8、WINDOWS7系统上,切换PMCAD标准层后,所有标准层变为同一层?答:在系统所用杀毒软件中, 将C:\PKPM\PM文件夹设置为例外,不检查。

9、端柱倾覆弯矩算到墙里还是柱子里?答:SATWE端柱倾覆弯矩和端柱剪力都算到墙中。

10、SATWE中,楼面活荷载折减与柱、墙的活荷载一般只能使用一个,如两者同时使用,荷载偏小,偏于不安全。

25个PKPM结构技术问答

25个PKPM结构技术问答

25个PKPM结构技术问答1、在pmcad模型显示中,楼板开洞处显示为一片白色,无法消退。

不知道是什么缘由,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模型上看,荷载、尺寸等都没有问题,就是洞口显示的问题。

答:在PMCAD中点击上部标题栏"状态设置'"点网设置'"显示设置' 将"显示填充'的勾去掉。

2、筏板及桩筏这样的整体基础时,JCCAD程序未考虑柱、墙的基底剪力。

3、基础CAD新增功能平面荷载替换SATWE空间荷载?答:主要用于框剪结构设计基础,类似于模拟施工2的作用,使用后剪力墙轴力可能变小,柱子轴力变大,但基底总轴力不变化。

4、混凝土结构鉴定加固-结构类型选择" A类'与"全国'梁配筋不一样,A类大。

由于A类考虑了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折减系数0.85,正常的A类配筋应当小一些,为什么比全国大?答:假如是非地震组合掌握,A类按89规范荷载组合公式,其组合系数与01全国规范不同,且设计内力可能要大于01规范,此时由于是非地震,又不考虑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折减系数,所以可能消失A类计算梁配筋大于全国的状况。

5、多塔结构,切开按单塔计算时,是否仍旧能够设置遮挡面,考虑风力的折减,让受力接近实际状况?答:能够考虑。

6、TCAD程序绘直线,按F4角度捕拿后只能绘制水平直线,为什么?答:按F9,将弹出的"角度捕拿'菜单中的角度改为常用角度即可。

消失该情况可能是使用新TCAD程序打开了较老的T图,当时角度捕拿未做入程序。

7、SATWE参数定义,自定义荷载组合系数中风荷载没有0.2,只有0.6,是否需要在自定义组合系数中添加0.2的组合,再进行计算?答:不需要。

假如勾选了"按高规或高钢规设计',则SATWE计算后自动考虑地震组合时,风为0.2的组合值系数,可从WPJ1.OUT中查看荷载组合系数表,0.28的系数就是风与地震同时参与组合时的风工况系数,为0.21.4=0.28。

7月pkpm第三周技术问题汇总

7月pkpm第三周技术问题汇总
7、主次梁是否点铰? 答:应根据主次梁的刚度或者希望的破坏形式来确定是否点铰。 8、连续梁,承担两根次梁,中间 1/3 跨下部配筋是 20,是否过大? 答:配筋是否过大要查看该梁是否承担了过大的荷载,以及次梁与主梁的连接方式,是固结 还是铰接等。最后经检查发现为设计参数处某一参数输入错误。 9、某节点报警,怎么找到该节点? 答:SATWE > 1.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 > 图形检查 > 构件搜索。 10、某连续梁,提示悬臂梁,怎么解决? 答:设置该梁时,其中一节点未能捕捉到,造成悬臂。建议重新布该梁,捕捉节点时需注意。 11、第 2 振型是扭转,怎么解决? 答:内部削弱第三振型刚度,外部增强第一振型刚度,振型的方向在 SATWE > 4.分析结果 图形和文本显示 > 图形文件输出 > 13.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 > 选择振型中查看。 12、PKPM 里短肢剪力墙是如何判断的? 答:程序会自动搜索厚度不大于 300mm,且截面高度与截面宽度之比大于 4 但不大于 8 且关 联墙肢不超过 2 的剪力墙,自动定义为短肢剪力墙。其中又分 4 种情况,一字墙按上述情况 自动判断,L 型、十字形必须两片墙肢要都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被判断为断肢剪力墙,对于两 端都与其他剪力墙相连的剪力墙,不会被判断为短肢剪力墙 。 13、在计算梁的时候,由于是地面梁不需考虑地震作用,所以不用考虑箍筋加密,但 SATWE 在计算时是自动考虑的,如何处理?
-4-
设计软件事业部--北京直销部 筋结果方向)、平面外的纵向钢筋值(类似于柱子的纵筋表达);下部配筋面积:为平面内 的箍筋值、平面外的箍筋值。
2、请问错层剪力墙能否自己指定计算高 度?地库的层高和主楼不一样,差 了半层,计算的 时候分两层建模,而程序计算输出时分 别按两段墙验算稳定性,但应该作为 一整段墙肢来 进行验算,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能正确计算其稳定性? 答:SATWE 分析结果图形——16 剪力墙稳定验算——单独选择墙肢进行验算 计算如果不满足,需要进行修改到满足,即使超限信息没有显示,图审也会卡,因此必须修 改。 3、PKPM 里的模拟施工 3,是分层加恒荷载,还是分层加恒+活荷载?分层加载与一次性加 载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就是柱子的竖向变形不一样? 答:施工模拟分层加载只能分层计算恒载,不计算活载,施工过程中的活载无法考虑。 分层加载是每一层都要重新组合一个刚度矩阵进行计算,但整体加载是直接整体组合然后整 体计算,可能总的荷载是相同的,但具体的每层构件的内力肯定是都会有所不同,不止是柱 子的竖向变形。 4、风荷载与地震在什么情况下组合? 答:按《高规》5.6.3,当结构高度超过 60m 时,按公式参数,风荷载参与地震作用组合。 5、什么情况下点取“最不利地震方向”?

PKPM结构软件若干常见问题剖析

PKPM结构软件若干常见问题剖析

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

⑵若选择此项,则程序对所有的托墙梁均折减,而不判断该梁是否为墙梁。

(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⑴若选择此项,则程序自动判断托墙梁是否为墙梁,若是墙梁则自动按照规范要求计算梁上的荷载,若不是墙梁则按均布荷载方式加到梁上。

⑵若同时选择“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两项,则程序对于墙梁则执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对于非墙梁则执行“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若选择此项,则程序在计算侧移刚度比时,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将作为组合截面考虑。

否则程序分别计算墙、柱侧移刚度。

一般而言,对混凝土抗震墙可选择考虑边框柱的作用,对砖抗震墙可选择不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⑴适用范围: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只有在该结构在某一层既输入了混凝土墙,又输入了砖墙时才起作用。

⑵物理意义:混凝土墙与砖墙的弹性模量比。

⑶参数大小:该值缺省时为3,大小在3~6之间。

⑷如何填写:一般而言,混凝土墙的弹性模量是砖墙的10倍以上。

如果是同等墙厚,则混凝土墙的刚度就是砖墙的10倍以上。

但实际上,在结构设计时,一方面混凝土墙的厚度小于砖墙,从而使混凝土墙的刚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实际地震力作用下混凝土墙所受的地震力是否就是砖墙的10倍以上还是未知数,因此我们不能将该值填得过高。

(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⑴TAT软件可以直接计算风荷载。

⑵SATWE软件不可以直接计算风荷载,需要设计人员在特殊风荷载定义中人为输入。

(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⑴目前的PMCAD软件不能计算非抗震的砖混底框结构。

⑵处理方法:①设计人员可以按6度设防计算,砖混抗震验算结果可以不看。

PKPM技术问答精选汇总

PKPM技术问答精选汇总

1、软件考虑中震弹性算法,和一般抗震计算用中震的地震影响系数然后将构件的抗震等级改为非抗震来估算,二者计算为何不同?答:后者计算时勾选了按高规构件设计,此事风荷载地震作用同时组合;考虑中震弹性时不考虑此组合,且按不抗震计算没有考虑材料系数γe。

2、确定桩数的时候采用哪种荷载组合?答:对于承台下桩数,计算桩数时一般用全部标准组合计算;对于筏板下桩数,一般可选用恒+活标准组合计算。

3、鉴定加固模块里面柱计算结果的构件信息输出的两个受剪承载力CS_XF、CM_XF 分别指的是什么?答:CS_XF指的是X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M_XF指的是“强剪弱弯”控制的受剪承载力,在求楼层抗剪承载力时取两者的小者。

4、人防荷载起主控作用时,HPB300级钢筋的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取多少,最新的人防规范没有出来,程序是如何考虑该调整系数值的?答:目前程序将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取为1.5。

5、当楼层有很多弹性节点时,且需要输入风洞试验的结果,如何快速修改风荷载值,不是一个一个去改弹性节点风荷载的结果?答:可以将模型先勾选上“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修改总的风荷载的结果,数据检查后再将“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选型取消,进行数检选取保留人工修改的风荷载。

6、梁板式基础在分析梁结果时,采用弹性地基梁板菜单与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差别比较大?答:比较时注意一下几点:a、两种计算方式的原理不一样,它们的计算结果不会完全相同,但内力变化趋势会是一致的。

弹性地基梁板菜单,采用梁元法分析,先用等效交叉梁系替代带肋筏板,然后对等效交叉梁系按弹性地基梁方法求解内力,肋梁的内力取交叉梁系的内力;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则采用与板相同中厚板单元分析。

b、基本注意参数设置是否一致。

c、一般来说对于梁板结构两种计算方法都可使用,当板厚与肋梁高度比大于0.5或柱网不规则时,优先采用板元法计算。

7、为什么slabcad中选取不同的工况配筋都不变呢?答:选不同的工况对最后的配筋结果没影响,配筋都是根据最后的组合设计弯矩来计算,单工况不计算配筋;不同工况的内力可以查看。

PKPM技术问答精选

PKPM技术问答精选

PKPM技术问答精选摘要:1.找不到设缝连梁的建模和连梁设置的地方答:SATWE→接PM 生成SATWE数据→补充输入及SATWE数据生成→特殊构件补充定义→特殊梁→单缝连梁。

2.钢框架建模时地梁和短柱部分可以另建一个标准层计算吗?答:可以分开建模并计算,当然混凝土短柱参与和不...1.找不到设缝连梁的建模和连梁设置的地方答:SATWE→接PM生成SATWE数据→补充输入及SATWE数据生成→特殊构件补充定义→特殊梁→单缝连梁。

2.钢框架建模时地梁和短柱部分可以另建一个标准层计算吗?答:可以分开建模并计算,当然混凝土短柱参与和不参与计算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基础拉梁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我们考察的主要是基础拉梁的配筋。

3.数据检查时出现梁上加有非适当约束?答:可能是由于支座设置有问题,可以在每层中使用清除支座,然后重新退出PM,数检计算应该就没问题了。

4.钢结构建模参数设置里没有质量等级选项?答:程序默认为B,计算的时候都是构件应力计算,板件的强度等级与ABCD等级无关,只与钢材牌号有关,质量等级要求只是对于适应场合的应用问题。

5.关于打断后构件的信息?记得PKPM说新的版本打断构件后,构件的荷载以及其他信息不会像以前丢失,以前用的也的确是这样。

但今天用了一下,发现又回到以前了答:直接加直线打断没有问题,但是镜像过去的直线与原构件打断后会出问题。

已经改善,下次的补丁会加入此改进。

6.PMCAD柱好像只能修改底标高答:柱顶的标高一般是随节点的标高,也就是说你建的标准层上的节点都是与层高度一致的。

如果是比层高低或高的话,网格生成里面有上节点高命令,一般是用此命令来调整上节点高属性。

7.钢结构三维模型输入中有无跟PMCAD一样增加快捷菜单?答:应该是指右侧的竖向工具条吧。

您的建议很实用,我们下一版本会在程序中加上。

8.一个关于屋面支撑输入的问题?结构是混凝土柱子钢屋面梁,屋面水平支撑,是应该按梁输入呢还是按斜撑输入,两个输入后算的结果对于柱子的配筋和位移不一样,感觉按斜撑输入对柱子没影响,不知道为什么。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pkpm日常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百种问题汇总

问题1:楼梯间荷载建模过程中如何输入?答案:方法1 在楼梯间板厚度定义为0,恒活载大小按楼梯间取,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快速方法2 楼梯间直接全房间开洞,楼梯梁上算一半梯板荷载,注意在平台梁位置不要漏了集中荷载。

[设计问题]坡屋面如何建模?答案:1.关于坡屋面的层高,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的位置,也有说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和屋脊的1/2位置.2.建坡屋面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节点高"命令设置节点的高度,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结构的形状,但要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设置了节点高度,从立体模型看是坡屋面的效果,这样建的模和按平屋面建的模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荷载计算清楚,不要掉了荷载!!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答案:TAT SATWE PMSAP 的OUT文本控制的参数基本差不多,不过在软件的实现操作输出上有些区别,我觉的高层建筑可以几个软件都计算一边,对结果做一个比较,取最合理的结果。

问题: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箍筋间距如何考虑?答案:框架梁存在集中荷载,宜取为100;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集中荷载,宜为200,但当框架柱计算长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还是应该区别考虑的!因为程序中考虑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这样就带来了这个问题!但是取100和200所计算出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应该这样采用。

问题:独立基础变阶要演算抗剪,配筋按照抗弯计算,但是配筋有没有最小配筋率的问题??答案:我觉得既然是抗弯构建,应该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否则配筋没有意思(我自己认为的答案,资料上没有找到,请高手点拨)问题3:长宽比大于2小于3的板宜按双向板计算,请问怎么计算,查表没有系数,我是说的手算,高手赐教,我等待回答问题4: 如何确定柱截面,梁截面和楼板厚度回答: 梁截面估算:梁高与跨度的关系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主梁 200,250,300…… 次梁200…… 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楼板厚度估算:单向板:短边的1/35 双向板:短边的1/40 悬臂板:悬臂长的1/10 同时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一般的估柱截面的方法: A=(受荷面积*层数*12~15)/(fc*轴压比)轴压比一般取0.8(框架) 0.5(异框)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A--------柱的截面面积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求答案中...(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

PKPM结构用户问题及解答汇总

PKPM结构用户问题及解答汇总

1、SATWE单性挠度计算中是否考虑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答:未考虑。

施工图中长期挠度可以选择是否考虑,但对混凝土梁挠度结果影响不大。

2、平面不规则结构,SATW计算到第二步停止答:主要是选用VSS求解器导致的,该求解器不能取过多振型。

可使用模拟一+LDLT计算。

模拟三程序强制使用VSS求解,也不能使用模拟三。

3、异形柱截面尺寸位置保持不变,使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改变角度等),异形柱配筋计算结果差别大答:SATWE寸PMCAD勺建模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对异形柱,SATW以腹板形心作为计算定位点。

对PMCA呼对称布置的异形柱,要保证两对称柱子的腹板同时沿竖向或横向,此时生成的计算简图一致,配筋也对称。

4、混凝土箱型截面施工图出不了?梁截面为箱型,而平法表示却为矩形,截面配筋也是矩形?答:梁施工图中无该类型处理。

但SATWE十算是正确的。

5、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没有剪力墙轴压比输出,如何查看?答:将本工程拷贝到另一文件夹中,此时选择计算地震作用,烈度可以随便选,该模型计算的墙轴压比可供设计。

6、筏板标高与上部结构什么关系?答:08版基础CAD与上部PMCA呼使用同一标高,即坐标系一致,两者关联,所以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保证上部标高符合实际。

05版基础与上部标高是独立的,设置相对正负0的标高就可以。

7、有无地下室,其计算的上部结构位移差别较大?答:因为该模型地下室层数多,共4层,取的地下室约束m值为3,较小,这样计算的地上部分位移要大一些。

可将m值取10或直接设为-4,即嵌固,这样有无地下室计算的位移是很接近的。

8、2层的底部框架结构,非抗震,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计算通过了没问题,但是底框- 抗震墙结构三维分析,计算参数中选不计算水平地震力,生成SATW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无错误,但是到第2步SATW内力及配筋计算却出错!请问是什么原因?答:底框结构的楼层地震剪力在“砌体结构辅助设计” 中已经计算完毕,SATWEP不再计算。

pkpm常见问题解答[优质文档首发]

pkpm常见问题解答[优质文档首发]

pkpm常见问题解答[优质文档首发]1.PMCAD 轴线输入中新增梁板交点,主要用于什么情况?如何操作?这是程序计算梁与板的交点,如果有交点,会将结果输出在提示区,一般不需要用户操作。

2.PMCAD 楼层组装中有设支座、设非支座、清除设置这3个功能,分别用于什么情况呢?设设非支座和清除设置2个有什么区别?当点击设支座中支座标高是用于什么,是否等同于柱底标高的设置,其能否传给JCCAD?是否用于坡地建筑柱底标高不一样的情况,如果是,那么又和直接设置柱底标高有何区别?设支座由用户指定结点上的支座,黄色三角设非支座即删除单个支座信息清除设置删除全部支座信息支座标高会修改该结点上的所有柱、墙标高,而不改变结点标高所有标高信息会传给基础模块3.新抗规对计算位移比并未提及采用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现在新版中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这条什么时候勾选,什么时候不勾选?错层情况下,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要不要勾选?通常情况下,我们仍然建议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来考察楼层的整体扭转情况,弹性楼板计算可能不能反映整体指标,如果计算局部位移比可以选择弹性楼板计算。

错层与否更刚性楼板假定不矛盾,因为我们目前的强制是有条件的,即只假定楼板平面内结点,上下高差限制为200mm。

4.SATWE参数设置中规定水平力确定方式中,有2种,分别为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和节点振型CQC组合方法。

什么情况下宜采用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确定所谓的规定水平力?此规定水平力与规范楼层剪力差方法有多大差异?对于具有较清楚楼层定义的一定是采用规范方法,对于楼层定义不是很清楚的建议采用规范方法,对于基本上没有楼层概念的结构,由于楼层剪力差没有办法计算,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

两种方法的设计思想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不好对比其差异情况。

5.位移输出文件中有2套方法输出的位移指标,如何查看结果?是否位移比在规定水平力下查看,层间位移角在老方法中查看?规定水平力的位移只需要看位移比,其它规定水平力下位移供一般参考,除了位移比以外的其它位移均需采用CQC下的位移结果。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TCAD可否插入自定义的图框?答:PKPM安装目录CFG文件夹中有会签栏hql.t和标题栏btl.t 两个默认的T 图,可将该二者改为需要的内容,再从TCAD中插入。

2、按照荷载规范,设计楼面梁时,只考虑消防车道荷载折减,其他层楼板不折减,如何处理?答:可在PMCAD中不考虑活荷载折减,同时将消防车荷载手工折减后填入楼面荷载中。

3、基础CAD防水板菜单计算后有无板反力的计算书输出?答:没有。

由于防水板不受土反力,板下不需要输入基床系数,只是柱、墙作为支座,程序中认为该板只有荷载,而没有反力。

4、非抗震时可以定义弹性楼板吗?答:可以定义,弹性楼板并不是只在地震时才能使用。

5、SLABCAD第四步板带交互验算中,能否考虑人防荷载?答:可以考虑人防荷载。

6、某框剪模型,结构地区选择广东,使用08版SATWE计算。

SATW旧与SATWE计算同一墙轴压比判断限值不同,7度一级抗震,SAWE旧采用0.5判断,SAWE 新采用0.4,哪个为准?答:应以后者为准,与是否选择广东地区无关。

02高规7.2.5条,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hw不宜小于截面厚度bw的5倍;当小于5时,轴压比限值取0.4。

SATWE旧(09年前的版本)未执行该条,现在SATWE已经加入。

7、SATWE选择框剪和框架体系,一个计算通过,一个计算终止,与结构体系是否有关?答:计算是否通过一般与选择何种结构体系无关,可从其他方面考虑。

8、二维计算“PK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打不开PMCAD中形成的PK文件。

答:可以打开,操作为进入PK后,选择——打开已有数据文件——文件类型——空间建模形成的平面框架文件(PK-*)——选择PMCAD生成的PK文件名。

9、SATWE结果梁“构件信息”中组合工况号LOADCASE显示0什么意思?答:一般是该梁的设计弯矩为恒活控制,显示0是该截面设计弯矩为简支梁弯矩的一半控制。

另外,当梁所有弯矩组合值都为正值,即梁面不受拉时,梁面的弯矩和工况号都显示0。

PKPM应用常见50问-上部结构

PKPM应用常见50问-上部结构

PKPM应用常见50问徐飞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深圳分部2009年7月1、框剪结构中,框架倾覆力矩大于50%软件的处理。

•重新计算,更改框架的抗震等级。

•人工校核柱的轴压比,结构体系不变。

2、设计楼面梁时,传给梁的楼面活荷载折减处理•屋面层不进行折减•05版——屋面与普通楼面应采用不同的荷载标准层号。

08版顶层自然层自动不折减。

3、SATWE中顶层刚度比的计算。

•楼层刚度比程序默认顶层以上的楼层刚度与顶层相同,即得到:1/0.8=1.25 与1/0.7=1.428 的小者3、SATWE中顶层刚度比的计算。

•广东规程层间位移角比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的大者1/1.2=0.83 与1/1.3=0.769 的大者4、A级高度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配筋率。

•目前对剪力墙,程序没有区分A级、复杂高层和B级等的配筋区别,统一采用高规7.2.17的第4条来处理,即一级抗震为1%,二级抗震为0.8%,三四级抗震为0.5%。

5、周期比中第一周期的选取。

•第一平动周期,就是周期最长的平动周期,可以是X向,也可以是Y向,但要避免局部振动产生的影响。

可通过基底剪力或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来判断局部振动。

5、周期比中第一周期的选取。

6、转换层刚度比的计算。

•剪切刚度——两种应用情况SATWE方法,按照抗震规范,折算抗剪截面面积A=Aw +0.12Ac异形柱,斜柱的截面高度不容易确定,一般计算的刚度偏小,保守。

6、转换层刚度比的计算。

•剪弯刚度SATWE——只与柱、墙的尺寸及位置有关,与梁无关。

PMSAP——考虑了梁的刚度。

剪切刚度与剪弯刚度类似,但由于弯剪刚度考虑了弯曲与剪切两种变形的相加,施加同样的力,弯剪变形会大于只考虑剪切刚度的变形,即是对于同一模型,弯剪刚度要小于剪切刚度7、复杂空间建模SPAS-CAD中自定义荷载复杂建模中经常使用自定义风荷载,如桁架。

方法是自定义两种荷载工况(左风和右风),施加荷载,并人工设置内力组合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第一周技术问题汇总一、用户理解及操作问题1、SATWE的“WMASS“文件中,“风荷载信息”的“风荷载”、“剪力”、“倾覆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答:都是标准值2、push over 里剪力墙的红色大叉是什么意思?答:红色叉是该片墙可认为是破坏了,包括拉坏、压坏、剪坏。

可在前面参数“高斯点破坏程度指数”中设定每片墙破坏高斯点占总点数比例,作为墙破坏的标准。

3、SATWE轴压比最大限值较规范小0.1是什么意思?答:剪跨比小于1.5的时候,SATWE限值取规范表数值减去0.1作为最大轴压比。

4、某模型的地下一层地下室墙柱异常超筋。

经检查,总地震力对,但单片墙地震力过大(地下一层单片墙地震力是地上一层地震力的3倍左右),请教是何原因?答:是由于地下室侧向完全嵌固,地下室层刚度放大1000倍导致的,个别模型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当地下室剪力墙较多时。

只能将约束填小,如回填土比例系数M取5或3,此时地下1层构件内力也有减小。

5、平板伐板基础内筒冲剪出现负值?答:原因是操作时,程序提示板边挑出网格线距离,用户输入的为0,程序只识别到了内筒上部的部分荷载,导致冲切力及剪力出现负值。

6、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在内力及位移计算时考虑,在配筋时不考虑可不可以?答:不可以。

内力位移配筋计算都要考虑。

设置弹性板3、6时程序自动不考虑。

7、PUSH-OVER选择“不保留次要构件”计算不过,保留可以通过,怎么处理?答:一般情况下,PUSH-OVER都要选择保留次要构件,这样计算是准确的。

8、WINDOWS7系统上,切换PMCAD标准层后,所有标准层变为同一层?答:在系统所用杀毒软件中, 将C:\PKPM\PM文件夹设置为例外,不检查。

9、端柱倾覆弯矩算到墙里还是柱子里?答:SATWE端柱倾覆弯矩和端柱剪力都算到墙中。

10、SATWE中,楼面活荷载折减与柱、墙的活荷载一般只能使用一个,如两者同时使用,荷载偏小,偏于不安全。

PMSAP目前改变了算法,在退出PMCAD时,不要勾选楼面活荷载折减,在计算参数中设置楼面及柱、墙的折减。

PMSAP计算后会对梁,柱墙分别进行折减再配筋。

11、旧SATWE中,全楼组装标高都为负值时,程序也按照最底端标高为0来进行风荷载计算。

新SATWE中,只当标高正负0以上的才会给予计算风力。

SPASCAD 的处理方式与新SATWE一致。

12、10年的新SATWE,在计算柱间荷载时,输出柱子的“构件信息”中显示的轴力为该柱顶端的轴力,而旧SATWE输出的为底端。

如某柱子在中间高度处施加了偏心的竖向集中力,新SATWE计算结果看起来没有考虑该外力,实际上考虑了,可通过配筋图中“立面观察”来查看柱子上下端轴力的不同。

13、澳门地区,筏板基础,要查看1.35恒+1.5活基本组合下的伐板反力,如何解决?答:在JCCAD人机交互——荷载参数,修改活荷载组合系数为1.5\1.4=1.07, 再进行筏板计算。

要注意此时其它组合的内力也发生变化。

注意不能修改SATWE参数设置中的组合系数,因为基础CAD读取的是SATWE的标准值,再使用JCCAD自身的分项、组合系数进行荷载组合。

二、软件自身问题1、PMCAD梁平法施工图中,梁集中标注的截面尺寸和钢筋能否区分为两个图层?答:目前不能。

2、STS门式刚架二维计算,、08版与05版的计算差别比较大,05的边柱剪力54点多08算出来的边柱剪力只有44点几,什么原因?答:最初使用05版STS建模,并考虑了活荷载不利布置。

用08版打开旧版时,选择打开交互文件,此时读不到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所以08版内力计算偏小。

一般08版打开时,要选择打开旧版数据文件,此时两版本计算结果一致。

3、SATWE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将个别梁的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改为2.1,梁支座弯矩小一半,变化过大?SATWE总体参数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的是2.答:09年10月及之前的旧SATWE,当需要更改某根梁的系数时,需要将全层梁都重新布置一次系数,这样计算无问题。

新SATWE无改问题。

2010-7-22010年7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用户自定义影响系数曲线,8秒 287个点,能否定义?答:目前最多可定义190个点。

2、檩条工具箱中有无加入集中力的恒载?答:目前没有,只能用均布荷载等效。

3、双向地震SATWE,人工定义地震波,三个方向加速度一样,主次方向分别输入加速度35、27,计算后0度主方向地震剪力仅为次方向的一半,是否正常?答:双向地震波计算,可能存在主方向剪力小于次方向的情况。

4、SATWE旧检查提示墙线重叠答:SATWE旧对剪力墙长度有限制,特别地下室墙过长(两节点间距过大)会有提示,此时要在该长墙中部加节点,具体可在PMCAD左下方命令行中输入SHOWGJBH命令,按SATWE的错误提示墙号,查找到该墙,加节点。

10年后SATWE 无该限制。

5、选择常规桩基,无地质资料,多个桩承台,弹性地基梁模型,但某个桩反力超限时,加桩,再计算后本承台不超,但其他邻近承台桩反力反而超,什么原因?答:改前荷载的是对的,修改后的荷载错了。

解决办法:进入交互输入先删除荷载再读取荷载,进入有限元计算即可6、门式刚架基础施工图如何出?答:门式刚架可以计算独立基础及配筋,但没有施工图,还不能接力JCCAD绘图。

即使不设基础在门刚计算中,也会输出用于基础计算的柱底内力。

7、顶层门式刚架,下层混凝土框架,门式刚架柱子与下层混凝土柱固接还是铰接?答:使用SATWE计算,一般可以将门式刚架柱,设置为下端铰接,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

8、框架结构,SATWE计算本层与上层受剪承载力比值为0.5,为何较小?答:模型中存在大量跨越三层的越层柱,中间越层柱子受力较小,配筋明显小于上层,导致该情况。

但实际上三层柱子可能采用同一配筋,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会比较接近。

9、PMCAD中输入的柱间荷载SATWE各层恒载简图中看不到?答:10年版SATWE各层恒载活载简图未显示柱间荷载,但SATWE给予计算了。

计算结果是考虑了,可以使用。

10、选择广东地区,层间位移角比大于1,但总信息WMASS.OUT中该层没有乘以1.15的放大系数?答:目前这种情况需要人工到SATWE参数“调整信息”中指定薄弱层号,再进行SATWE计算。

计算后可在各层内力标准值文本文件WWNL.OUT中看到放大前后的构件地震内力标准值。

11、基础CAD读取上部荷载有无考虑偶然偏心对应的地震力?答:没有考虑。

12、框架梁箍筋加密与非加密区一致,什么原因?答:出现该情况可能有三个原因:剪力小,两者都为构造配筋;梁长较短,两端加密区重合;两者都取的为剪扭箍筋。

13、两平行剪力墙之间的梁(梁轴线垂直于墙轴线),是否进行0.2Q的调整?答:目前SATWE中,该类型梁默认为非连梁,与框架梁一样也进行了0.2Q的调整。

14、SATWE中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和荷载规范中的基本风压是一样的吗?比如北京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45KN/M2,在SATWE参数“修正后的基本风压”这一项是不是也填0.45呢?答:修正指的是:根据结构的高度、沿海位置、重要性等,对规范基本风压的提高。

一般乘以1.1-1.2的系数。

2010-7-112010年7月第三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砌体结构,7度,层高加到6m,墙厚减为120时,仍然抗剪通过;同时高厚比无数字显示,什么原因?答:初次使用砌体模块时,可能将墙体材料定义成了混凝土墙,改了砖墙即可。

2、梁施工图中300mm宽的梁全部配的四肢箍,什么原因?答:因为是一级抗震,根据混凝土规范11.3.8条,最大肢距为200mm,300-50=250,除以200=1.25,至少要配3肢箍,程序默认不用奇数箍筋,所以取了四肢。

50是两个保护层厚度。

3、剪力墙竖向暗柱纵筋计算有否考虑平面外弯矩?答:未考虑平面外弯矩。

考虑了只受轴力时,按混凝土规范墙平面外稳定的配筋计算4、2010年后新SATWE计算,混凝土柱选择单偏压和双偏压计算,柱子B边和H 边配筋大小相反,如单偏压B边和H边配筋分别为10和20,而双偏压配筋为20和10,差别过大,什么原因?答:新SATWE计算双偏压时,先确定初始钢筋,如钢筋不满足承载力,则先增加B边钢筋,导致双偏压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B边和H边的识别与PMCAD建模柱子转角关联,PM中0度和180度的B边是水平边,90度转角时B边是竖向边,所以同一柱子在PM中使用0度和90度转角建模,SATWE双偏压计算配筋可能有较大不同,但都满足受力要求。

5、PMCAD退出时提示PMSRWDATA出错。

楼层逻辑关系混乱?答:楼层组装时标高定义错误,2层与5层使用了同一标高,且两层平面位置也一样。

6、SPASCAD中荷载定义TF是什么荷载?答:是特殊风荷载。

7、SATWE计算混凝土柱子轴压比没有超规范限值,但是提示超限,为什么?答:这种情况经常是柱子剪跨比在2-1.5之间,程序取限值为高规表6.4.2减去0.05,如剪跨比小于1.5,限值再减0.05,相当于减去0.1.。

目前SATWE柱子剪跨比计算为简化公式,层高除以2倍的H,h为柱截面高度。

8、砌体中有部分混凝土构件时,如何计算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及配筋?答:可使用砌体中的“砌体和混凝土构件三维计算”,设定风荷载和地震信息、砌体材料、容重等用SATWE计算,结果中输出混凝土构件的配筋。

砌体墙的验算还以“砌体信息及计算”中为准。

9、目前可否通过修改SATWE水平风荷载文本文件,来修改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答:暂时不能,只能直接在“水平风荷载查改”点击形心修改。

10、计算框剪结构传基础内力时,使用模拟施工二,一般可将剪力墙的轴力减小,框架柱轴力大一些较模拟一及三。

但L形剪力墙角部带端柱的情况,由于该处既有柱又有墙,使用模拟二可能轴力减小的不多,可将端柱按墙建模,或不要端柱计算。

11、STS钢管不显示整体稳定应力比?答:STS钢结构中,只计算钢结构规范中提供的几种常见截面的稳定应力,暂时无钢管。

12、复杂空间结构建模导入PM模型提示USERSTL.LIB安装不正确,无法导入PM 模型。

答:出现此提示需要安装PKPM的钢结构模块,不管有无购买。

然后操作则无问题。

13、偶然偏心只用于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板不能准确考虑偶然偏心吗?答:任何情况都可使用偶然偏心,与弹性楼板无关。

如果有弹性楼板,则计算内力和配筋时也应勾选偶然偏心。

14、剪力墙满足高规7.2条规定时,还是否需要按高规附录D计算稳定?答:不需要。

如SATWE输出该墙稳定超限,可不予参考。

2010-7-182010年7月第五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SATWE考虑了自定义组合,计算后都为构造配筋,轴压比也为0?答:使用SATWE自定义组合,在参数“荷载组合”中勾选了“采用自定义组合及工况”后,需要进入自定义组合列表,先删除其中任一组合系数,如改为0确定后退出列表;再次进入列表,改回正常值,确定退出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