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秘密 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理性预期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卢卡斯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了。事实上,正如赫尔普曼在这本《经济增长的秘密》中指出的那样,早在亚当.斯密时代,经济学家就开始考虑经济增长问题了,这一问题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不过直到现在,为什么经济会持续增长,使得马尔萨斯陷阱落空;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而有的国家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真的是因为国情不同各有特色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这些对经济学家而言,答案依旧是“云深不知处”。

伟大的斯密在《国富论》中就详细解释了分工专业化与市场交换提高了效率,而国际贸易又能使一国的财富效应扩散出去。李嘉图解释了这种扩散过程,以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何以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东西再相互交换对双方都有利。但马尔萨斯却指出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当然人类最终凭借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克服了这一困境。熊彼特解释了创新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派则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例如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托马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和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都提到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

不过这些解释都是东一枪西一枪,各击一点,零碎不成体系。传统的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总绕不开索罗,就像学哲学绕不开康德一样。索罗开创了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把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当成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在土地既定的条件下,索罗认为经济增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力)积累的结果。索罗推断经济增长率会随着资本密集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密集程度上升时,经济增长会放缓,反之亦然。这就是所谓的“趋同假说”,各国的边际增长率最终会相等,这就是说落后国家最终能赶上发达国家。但真实世界里我们却看到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哪怕有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的扶贫工作,这种拉大的趋势依然明显。索罗所谓的趋同却遥遥无期。

索罗模型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资本积累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但还是有一部分余值无法解释。这就是所谓的“索罗余值”。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和索罗余值的夹击之下,索罗模型还能成立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自索罗以降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或多或少都是再给索罗作脚注,经济学的好处是它是一种累积性的知识,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推进。巴罗、曼昆和罗默等人首先

想到了为“索罗模型”中的趋同假说打补丁。他们通过对各国的储蓄率以及人口增长率做出限定,提出了在这些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趋同假说仍然成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条件趋同说”。但赫尔普曼并不认帐,他认为资本积累实际上要考察技术进步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技术进步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不只是资本的积累。所以增长理论应该更关注技术进步。卢卡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把技术进步的问题推进到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和知识积累的外部效应。罗默综合了这些观点,改变了增长理论的方向,开创了所谓的“新增长理论”。经济学家开始把注意力从资本积累转到知识和创新上来,这也是解释“索罗余值”的重要因素。

当然,正如赫尔普曼所说,这种对知识创新的强调实际上只是站在熊彼特的基础上而已。创新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低质产品退出,只要创新的利润超过成本,创新就会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创新有正面的外部性,能促使收益递增,从而抵消资本积累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进而维持经济持续增长。

不过所有这些还无法解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马太效应问题。过去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局限于一国的思路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必须重新在开放条件下讨论经济增长的问题。在这一领域,赫尔普曼、格鲁斯曼和克鲁格曼被视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他们的诸多研究表明开放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如人们想象的密切,而且不能证明对所有国家而言开放能带来增长。赫尔普曼谨慎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会促进增长。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可能导致各国间贫富差距扩大。对具体的国家而言,其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将会毁掉经济增长的成果。但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局面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赫尔普曼综合了诺思对产权的强调、格雷夫对交易信用的考察、施莱佛等人对法律的关注、以及阿西莫格鲁等人对殖民地的研究,来探究制度如何起作用。因为对制度的研究可能最终可以解释索罗余值的问题,从而将增长理论再往前推进一大步。

这本加起来不到150页的小册子所涵盖的领域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叹为观止。在经济研究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有先行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创新路。但也有人能掘地三尺,将所有道路挖掘透彻,画出一副综合的蓝图。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知识创新、开放贸易、收入分配和制度变迁等各个角度切入,研究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我们揭开了“经济增长的秘密”,这正

是赫尔普曼在《经济增长的秘密》一书中所做的事情。














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几乎每一本高级宏观经济学都是以经济增长(通常是“索洛模型”)出发,逐步地阐述经济学思想。巴罗和萨拉伊.马丁合著的《经济增长》通常还被认为是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入门教材。而且经济增长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也容易让人对之产生兴趣。正如卢卡斯所言:"一旦你开始思考经济增长,你就难再考虑其他问题."

最初所了解的经济增长方面的概念就是索洛模型,它是以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不用马克思的关于利润率下降的概念(这是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到的。不过最近在读约翰.罗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之后,明白了马克思也并不是认为利润率一定下降的。)在索洛模型中,增长来源于资本积累。按照索洛模型的推理,长期内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会趋同于技术进步的密度。增长率会随着资本密集度而变化,并最终会出现趋同现象。后来由于在现实当中没有看到这一趋势。曼昆等人又对此进行修正。

不过在索洛模型出现以后不久,正是理性预期革命开始兴盛的时候。当时人们的兴趣似乎转移到经济周期理论的论战当中去了。虽然阿罗也曾经写了一篇”干中学”的文章,但是经济增长理论在随后的二十年之内是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直到80年代以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通常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人们才逐步恢复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趣,并逐步加大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关注。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谢丹阳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在JP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是关于内生增长理论的。

最近在看赫尔普曼的《经济增长的秘密》,这位出生在前苏联的犹太教授,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具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他在哈佛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都被称为注意细节的教授。他认为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是相互作用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了资本的积累率。

赫尔普曼在书中介绍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四“I"因素:(1)创新(innovation),即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到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这个最初是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的经济周期当中的概念,在90年代之后被广泛地借鉴到经济增长的分析研究当中。在霍依特的论文当中也可以搜寻到它的踪迹。当然,在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描述就更是屡见不鲜了)。2

.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即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赫尔普曼没有指出自由贸易或者贸易保护主义何者更能促进经济增长。他只是介绍了国际贸易中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贸易条件,知识的传播,研发等等。至于国际贸易具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可能只能在实际分析中通过实证分析了。3.不平等(inequality).即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导致再分配。而收入再分配无疑会阻碍经济的增长。但是通过何种途径阻碍,现在还是不得而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知名经济学家的学术道德,绝不会为了论证自己的某些主观臆断的结论来编造出一些原本并不存在的论据出来)。不过经济学家们普遍对于快速地经济增长对于改善不平等的作用挺自信,也许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4.制度(institution)即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赫尔普曼在书中介绍了诺斯和格雷夫对于制度的研究,也介绍了格拉泽和史莱佛对于法律来源的研究,同时也介绍了Acemoglu,Robinson以及Johnson对于殖民地的研究。让我们对于为什么有些地方创新相对容易,而有的地方却长久不能取得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赫尔普曼在书中提到的Acemoglu也是经济增长理论界的大师级人物,他在2005年获得了由AEA颁发的克拉克奖,和Robinson同样毕业于LSE,他本人现在任教于MIT,多年来长期合作。Acemoglu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方面,而且和Tirole同样是属于论文高产性的选手,而且论文质量极其高。他的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rowth》长期以来都是被很多学生青睐的经济增长教材。

只要能深刻地理解经济增长理论,就可以说基本上理解了宏观经济学的思路和框架。经济增长理论涵盖的范围可能是涉及到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可能是我们目前已经接触到的,也可能是没有接触到的。要想了解的多一点,可能还是需要多花些时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