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巴比_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研究方法
第1篇研究概论
第1章人类研究与科学
一,寻求真实
大体而言,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1 一般的人类研究
几乎所有人,甚至其他一切动物,都想要预知他们未来的环境。而且我们愿意用因果和概率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通常认为未来的环境多少是由目前的状况所造成或限定的。
其次,人类和其他动物都知道,因果关系本来就牵涉到概率问题。
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部分的来源于直接研究或亲身经历,而更多的是从别人那儿得来的赞同性的知识。这种第二手知识对人类的研究有利也有弊,其主要来源有二:传统和权威。
2 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不确定的观察——简单或是复杂的测量手段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确切的观察。
过度概化(过度的概括)——运用足够的样本观察或重复来避免过度概化。
选择性观察
非逻辑推理
二,社会科学的基础
科学的两大支柱就是逻辑和观察。科学多师姐的理解必须(1)言之成理,并(2)符合我们的观察。
科学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资料收集处理的是观察层面;资料分析则是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
1 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
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如何。因此,社会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的成因。只有在人们同意比较好坏的标准之后,社会科学才能告诉我们事件应该如何。
2 社会规律
很大程度上,社会科学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首先,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律性。其次,除了正式规范以外,还有部分社会规范在无形中让社会行为产生规律。
在谈到社会规律性时,有三种论点值得探讨。第一,有些规律过于微不足道;第二,反例的存在说明,“规律性”不是百分之百的规律;第三,在规律性中的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颠覆整个规律。
罗伯特·莫顿参照群体理论:一般人评断自己生活的好坏,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和周围的人相比较。周围的人就构成所谓的参照群体。
3 总体而非个体
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是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行为。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即使个体行为随着时间改变,集体行为的模式却会如此有规律。他们试图了解人类运作的体系,即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系统。系统的元素是变量而不是个体。
4 变量语言
社会研究包含了对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理论是以变量语言写成的,而个体之所以涉及研究,只因为他们是变量的介质。变量包含了社会研究者所谓的属性或者说值。(属性指事物的特征或本性,变量则是很多属性的逻辑组合)
三,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1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的原因。
2 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是的推理,或者说归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推理,或者说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是从“为什么”推演到“是否”,而归纳模式正好相反。
3 定量与定性资料
社会研究中定量与定性资料实质性的区别就在于数据化或非数据化。
定量化常常是我们的观察更加明确,也比较容易将资料集合或得出结论而且为统计分析,从简单的平均到复杂的公式以及数学模型,提供了可能。定性数据的意义比定量数据更丰富。
4 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
四,社会研究的伦理
1 自愿参与
2 对研究者无害
第2章范式、理论与社会研究
在研究中,理论有三个功能。首先,理论可以预防我们的侥幸心理。其次,理论可以合理解释观察到的模式,并且指出更多的可能性。最后,理论可以建立研究的形式和方向,指出实证观察可能有所发现的方向。
一、几种社会科学范式
范式,是我们用来组织我们的观察和推理的基础模型或是参考框架。它不仅形塑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些事物。冲突范式指引我们以某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而互动主义范式则指引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
理论类型的范式可分为宏观理论(有关社会的宏大特征的理论)和微观理论(关于社会的小点的单元或特征的理论)。实证主义假定,我们可以科学地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
社会达尔文主义指出,社会生活是演化进步的。
冲突范式关注的是,个人或团体如何支配他人,并避免被他人所支配。
符号互动主义范式关注的是,社会互动如何让发展出共享的意义与社会模式。
如果每个人都是从事研究的研究者的话,常人方法论关注的就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制造意义的方法。
结构功能主义(或社会系统)范式试图发现社会中各种因素对社会整体的功能。
女性主义范式除了关注大部分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外,还注意到社会现实的固有印象是如何来自并强化男性的经验。
二、社会理论的要素
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
社会理论的要素包括观察、事实、定律(与所观察的事实相关的)和概念、变量、公理或是定理、命题、假设(理论的逻辑基石)。
三、两种逻辑体系
传统科学模式有三大要素:理论、操作化和观察。
社会科学中理论和研究的联结是通过两种逻辑方法实现的。(1)演绎(deduction)是冲理论引出预期的结果或假设。(2)归纳(induction)是从特定的观察发展出概化通则。
在演绎模式中,研究被用来检验理论。而在归纳模式中,理论是从研究资料的分析中发展出来的。
第3章社会研究的伦理与政治
除了技术和科学的层面之外,社会研究还有管理、伦理和政治的层面。
社会研究中和的伦理议题:自愿参与、对参与者无害、匿名与保密、欺骗、分析与报告、制度性审议会、职业伦理规范。
研究者认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活动必须是自愿的。但对资源性的要求却与科学所要求的概括性想违背。
研究者认为,除非研究对象愿意被伤害的风险,研究工作不可以伤害到研究对象。
“匿名”指的是连研究者都无法辨认的关于研究对象的特征信息。“保密”指的是虽然研究者知道描写研究对象的信息,但是愿意为之保密。保密的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在你不在需要身份信息的时候毁掉它。
很多研究设计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对研究对象的欺骗。因为欺骗违背了伦理行为的一般标准,所以研究中的欺骗需要强有力的正当性——而且即使正当性也要面临质疑。
社会研究不仅对研究对象具有伦理责任,也对研究者团体具有伦理责任。这些责任包括全面地、精确地提供结果,同时还要公布存在的错误、不足和研究中的其他缺点。
剩下资料请与alyssa19900506@126联系
还有更多笔记包括《行政管理学》、张成福《公共管理学》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