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合集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1 目的性2 经验性3 理论性4 社会性(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 1 社会研究的主体2 社会研究的对象3 社会研究的内容4 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的主体有: 1 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2 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 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4 社会研究的资助者5 社会研究者个人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 1 现状调查2 态度调查3 因果分析4 预测分析5 对策研究第二节(一)社会研究的目的: 1 探索未知的事物2 验证不确定的知识3 扩展已有的知识(二)社会研究的意义: 1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2 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第三节(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

(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第四节(一)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第一节1、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3、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4、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定量研究定义: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特点:- 数据量化:定量研究依赖数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 可操作性:定量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重复。

-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

分类:- 描述性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如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等。

- 推断性统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义:定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非数字化的手段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特点:- 数据非量化:定性研究侧重于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数据。

- 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的经验、观点和行为的背景。

分类:-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收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 内容分析:对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它包括:- 研究范式:指导研究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如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

- 研究逻辑:研究推理的逻辑结构,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具体手段,包括:- 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 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主题分析、案例研究等。

3. 研究技术研究技术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 问卷设计技巧: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_重点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_重点笔记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说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

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5、社会研究的特征(多选题)(1)目的性(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经验性(经验性特征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3)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

5、社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6、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他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程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各种方法)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以下几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这类组织主要是一些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笔记摘要:一、引言1.社会研究方法的概述2.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二、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1.研究设计2.数据收集3.数据分析4.结果解释与应用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1.研究问题与目的2.研究对象与范围3.研究方法与技术四、数据收集方法1.问卷调查2.访谈与观察3.实验研究4.二手数据来源五、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2.推断性统计分析3.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4.多元统计分析六、研究伦理与规范1.保护研究对象权益2.确保研究真实性3.遵循学术道德与规范七、案例分析与实践1.社会调查案例2.社会科学研究案例3.跨学科研究案例八、提高社会研究能力1.学习与实践相结合2.掌握研究方法论3.提升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正文: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掌握社会研究方法是开展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功。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笔记梳理了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要素、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技巧以及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教程。

首先,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掌握研究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更加科学、严谨地探讨社会现象,挖掘问题背后的规律,为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社会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跨学科价值。

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与应用。

研究设计是研究的第一步,关乎研究的成功与否。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问题与目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数据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实验研究以及二手数据来源等。

其中,问卷调查和访谈是研究者了解个体或群体观点、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则有助于探讨因果关系;二手数据来源则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已有数据资源。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研究能力。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社会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

1. 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社会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为了解决研究问题,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技术,它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环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2.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在社会研究中,通过组织研究过程、选择研究样本和收集研究数据等环节来解决研究问题。

常用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和观察设计等。

在选择研究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际可行性和研究目的的要求。

3.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搜集研究所需的数据。

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文献研究等。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要根据研究设计和目的选择相应的方法,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解释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中,常常使用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工具来处理数据,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因果推断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验证研究假设,并形成结论。

5. 结果解释结果解释是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结果解释中,要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并与现有理论和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结果解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灵活运用研究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研究项目的参与和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研究伦理的问题,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遵循科学道德的原则,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之一

《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之一

《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之一《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之一本次任务为两篇文章,分别是《“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与《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

第一篇文章重在介绍研究方法,第二篇可以看做是这一方法的示范。

当前社会学界基本把实证性研究做成了主要研究范式,从典型的《社会学杂志》到上海大学的《社会》,再到其他有社会学栏目的学术刊物,都显示了以调查研究和扎根研究为主体的实证研究强大话语权。

因此,只要想介入这一研究的人,都必须遵从一定的学术规范。

彭玉生先生的文章,对定量性质的调查研究从研究规范上进行了梳理,流行的成文规范为: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他重点讲述了前边三个步骤,至于技术性和方法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得。

彭玉生先生特别指出,这只是成文规范,不是研究规范。

因为研究可能会从文献研究开始,也可能从问题开始,研究过程是个混沌过程,各个阶段并没有那么清晰。

如何寻找研究问题,这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是首要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开始。

研究要用现象开始,有现象了还有有思考。

其实这个自然科学是一样的,现象引发人们的关注,然后想去解释或解决,就有了研究的开始。

问题在于,在当代背景下,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人,看到现象也未必能理解并想去解释现象或问题。

因此,研究问题的寻找对于研究者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就是需要掌握理论。

掌握理论,当你去观察社会现象时,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生发疑问。

问题的另一面是,当一个人掌握某一理论了,由于受限于某一理论,不会生发疑问。

这似乎是个两难问题,但笔者以为这个问题其实要破解的话,需要观察者时刻保持敏锐性,还要保持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用八个字来说就是厘清前提,划清界限。

当你观察到任何现象的时候,都要想想这个理论运用的前提是什么,它运用的范围是什么,问题自然容易生发出来。

文献综述,是每个做研究的人所必需的的。

针对特定问题搜集特定文献,是约定俗成的工作。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读书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读书笔记

第七章抽样抽样: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论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性优点:费用低,速度快,范围广,资料丰,准确高成功的要求: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样本误差;样本代表性)[术语]个体VS抽样单位研究总体VS调查总体(样本来自调查总体,只能推论调查总体)抽样框(抽样范畴)(总体)参数值VS(样本)统计值抽样误差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准确性:样本没有误差(系统误差)样本系统误差来自抽样程序的缺点无回答精确性:抽样误差的大小名称概念或方法适用情况分类优点缺点等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特殊的等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同等被选机会总体中个体差异小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理想概率抽样;简单易行;规则健全当个体数量较大时,费时费力费钱分层抽样子总体(层)-子样本总体子总体(层)-子样本样本子总体(层)-子样本异质性总体;机构复杂;个体多比例分层抽样非比例分层抽样总体分层明显时,克服随机缺点;提高总体参数准确性;了解类别情形;便于管理分层变量确定困难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机械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变种同质性总体等距抽取;样本分布平均;抽样误差小于等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适用于排列规律的分布整群抽样(聚类抽样)子群体-样本总体子群体子群体等规模整群抽样不等规模整群抽样转换抽样单位扩大抽样应用范围;节省人财物力样本分布不均;代表性差多阶段抽样(多级抽样)例:城市-居委会-家庭,每一阶段可选取不同抽样方法概率比例抽样法(根据每一群的规模分配样本容量样本分布集中;解决低级抽样单位不易获得的抽样框问题;节省人财物力;选取不同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方便抽样)方便省力代表性差主观抽样(判断抽样立意抽样)主观判断;有目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不适用于概括总体定额抽样(配额抽样)类似于分层抽样,不同在于各层样本是非随机抽取的分层变量及配额的代表性困难滚雪球抽样空间抽样样本容量的确定研究的精确度要求正比总体性质:总体规模&总体异质程度正比分析要求抽样方法无回答经费第二编资料收集第八章问卷法应用于调查法&实验法问卷: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形式是一份静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态度等。

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社长说】此文为第一部分笔记内容,如需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转电脑)。

概论一、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辨证关系1、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到原因。

2、归纳与演绎理论归纳——在这种逻辑模型中,普遍性的原理是从特定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

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在这种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

即从一般到个别,从(1)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2)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3、定量与定性资料定性研究(导论P133)——是一种将观察者置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情景性活动。

它由一系列解释性的、使世界可感知的身体事件活动所构成,这些事件活动转换着世界。

它将世界转变成一系列的陈述,包括实地笔记、访问、谈话、照片、自然主义的方式。

这意味着定性研究者实在事物的自然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并试图根据人们对现象富玉的意义来理解或来解释现象。

局限: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定量研究——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以对比的信息。

优点:普遍性、客观性和可验性。

标准化和精确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

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局限:1.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做精确的计量,因而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2.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就越不可靠。

3.由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许多都无法得出普遍性都经验概括,因而无法依赖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定性研究1P11):1.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效用2.后现代敏感性的认同定量的、实证主义的方法和假设的运用,被新一代的定性研究者所拒绝,他们认为后结构的和/或后现代的敏感性更为重要。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

第一章:绪论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

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笔记 (全)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笔记 (全)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 社会研究——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地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地活动;2. 社会调查;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去了解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把握有关社会现状的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有些学者将其等同于社会调查研究,(它是社会研究中的一种类型,但是只是包括以直接的社会调查为资料来源的社会研究活动,而不包括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3. 当代社会研究的主要特征;a)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b)经验性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c)理论性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d)社会性是一种社会活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a)社会研究的主体组织主要扮演社会研究项目的组织者、委托者、承担者、资助者。

b)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者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他社会单位;是一个总体的概念;c)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社会研究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现状调查。

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对策研究等不同层次;d)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总和。

5. 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研究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真实反映社会实际情况的重要保证,也是评价一项研究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准;第二节社会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原则1. 事实判断——是指对社会事实客观情况的判断,即通过科学的研究而对一个社会现象及其原因和规律客观存在状况做出的判断。

2. 价值判断——是指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3. 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4. 价值关联——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最新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一、二、三、九章笔记资料

最新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一、二、三、九章笔记资料

第一章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特征:经验性(依据可感知的资料)、实证性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的世界的理解。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法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4.社会研究着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方法论倾向:1.实证主义方法论(典型特征:定量研究)2.人文主义方法论(典特:定性研究)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问卷法、访问法、观察、量表、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点:专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体系中各部分之间关系:不同的方法论观点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反过来,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其与之相适应、相配合的研究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研究的过程:选择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研究设计阶段(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阶段(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得出结果的阶段(结果的结束与报告)第二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工人数 (人)f
组中值 (元)Xmid
100
45
工资总额 (元)f*Xmid
4500
50~60
200
55
11000
60~70
400
65
26000
70~80
200
75
15000
80~90
70
85
5950
90~100
30
95
2850
合计 对于这样的 资料要先计 组中值的符 号为Xmid,其
那么,由组 距分组资料
1、编码:是将 问卷中的信息 2、登录:是将 编好码的问卷 3、录入:将登 录在资料卡片
4、程序编制
二、资料汇 总的实例: 1、例:某 部门为了了
下面, 摘选该调查
题号 问题及回答
1、姓名:
2、年龄:
3、业务专 长: 4、家庭居 住面(积1:) 20m(2以2下)( 20m(2—3—) 45m(2—4—) 65、5m您2以是上否( 退休?
Q= Q3-Q1
2
例:以某厂 工人一周奖
按奖金数量分组(元)X
累计次数 6 17 47 67 87
3(87+1) =
4
=
66
87+1 =
4
=
22
工人数(人)f
50-
100
50~60
200
60~70
400
70~80
200
累计数cf 100 300 700 900
13/22
首先要确定 Q3和Q1的位
80~90 90+ 合计
入:是指以一 3、利用计
算机差错和
1、第一种是检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刘志林)第一讲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一、什么是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来寻求答案的过程提出问题——搜索和分析证据——得出答案个人经验、传统观念、权威、原创研究社会研究中常见的错误:1、不确切的观察(而科学的观察是有意识的、系统的)2、过度推论或者过度概括3、选择性观察(e.g.:共享单车是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4、非逻辑性推理(e.g.:风水轮流转)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得出答案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所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二、什么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与研究风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多年观察的一种经验积累(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与冬季挂干冷西北风,夏季刮东南季风有关)经验主义Empiricism(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画→运势)科学:是人类积累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知识的方式之一零散的观察和总结→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科学研究的诞生,反映出人类知识积累从零散的经验积累到有意识的系统系统观察和分析的转变科学的社会研究:超越经验主义的系统观察3个特点:从对现象的描述到原因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实证+逻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因果解释的逻辑过程)从观察到结论: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一般的、概括性的规律与机制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s:掌握发现社会现象中仍然需要并值得回答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大家认可的、可信、可行的技术路线寻求证据、进行论证的社会研究者三、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差异变化总结归纳:趋势模式描述差异,发现规律→揭示原因、提供解释→提供预测、指导决策值得研究的差异(艾伦˙巴比):固有观念:晋升制度影响士气;参照群体理论(与周围的人比较)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因果关系大学教育→收入;勤奋→收入相关关系夏天→冰激凌销量增加→去海边人数增加→溺水身亡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因果解释的不同逻辑Idiographic VS nomothetic个案式推理 Idiographic Reasoning寻求对某个具体现象/事件/案例的全面解释为什么某一项政策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因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对A的全面解释意味着难以帮助我们理解除了A以外的其他任何问题通则式推理Nomothetic Reasoning寻求能够解释所有类似现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因素上大学能够增加收入;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具体现象只能解释部分而非全部原因;但能解释更多类似现象五、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寻求对社会现象的“新”的解释/理解;关注社会事件发生的因果、机制≠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力求直接或间接地发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政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不以“提供解决方案”为首要目的;基于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观察与分析,力求对未来提供借鉴不同类型的社会研究实然VS应然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1、可以提出什么样的研究问题?2、(至少要)描述:差异/变化(发生了什么?)模式、趋势;发生规律性、一般特征、普遍性更有意思的是:发现异常(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意外现象?差异性?)3、(在此基础上)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4、(在此基础上,希望能)指导未来:(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如果我们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怎样的结果?what if…建议:我们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六、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四种研究效度外部效度:能够推论到其他情境/现象?构念效度:变量是否准确反映了概念?内部效度:这种关系是否的确是一种因果关系?结论效度:是否发现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实例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七、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伦理:与特定职业或群体相一致的行为标准对参与者无害社会研究的伦理规范1、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研究者有义务告知参与者研究目的、内容及可能的影响2、自愿参加 voluntary participation随时退出3、保护参与者的身份匿名anonymity保密confidentiality第二讲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设计:提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案实施:实地考察;数据收集;补充文献分析:方法;模型;软件→发现与结论撰写:成果报告与交流提出研究问题↓文献述评↓提出研究假设↓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研究设计的作用1、关于某一研究的工作计划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提供要观察和分析什么、以及Ruhr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纸雕原则与具体路径2、为可能产出怎样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蓝图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的是什么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有没有kennel找到所需要的数据我的研究问题/观点是不是有意思且具有意义的3、对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论证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理论框架、研究路径?研究设计的三大核心问题What-想要研究什么问题?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是什么Why-为什么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研究问题/观点对我的受众来说是不是有意思且有意义的?How-打算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哪里,对水开展研究?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我有没有可能找到我所需要的数据?我打算如何获得适当的证据来证明结论?研究选题:研究问题是很么?选题的意义是什么?选择研究策略:制定研究方案:A、概念化与测量B、抽样方案C、数据收集方案D、数据分析方案二、理论与因果关系什么是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性陈述至少设计两个概念理论是可被证伪的理论是建立在某些前提条件之上,这些前提条件不用证明对前提条件的质疑会导致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等的重大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型理论理论视角理论框架理解因果关系1、三个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应当是相关的;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是一种虚假关系竞争性解释:两个相关变量有可能是第三个变量导致的虚假相关关系(遗漏变量问题;互为因果问题)2、通则式因果关系能够解释大多数类似现象的一般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个案发生的所有原因3、并非必要条件、也并非充分条件4、不排除例外现象5、因果效应与因果机制因果效应:原因是否导致结果的发生因果机制:原因如何导致结果的发生三、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变量1;教育程度→变量2:收入使用变量的语言来提出研究问题1、社会研究式关于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2、结果/因变量/被解释变量=F(原因/自变量/解释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自变量;教育程度→因变量:收入描述性研究:单个变量的研究(结果变量)解释性变量:结果变量/因变量=F(原因变量/自变量)原因变量→结果变量四、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分析单元关于“什么”的研究-研究主题 research topic关于“谁”的研究-研究对象 research objects分析单元 unit of analysis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用来观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差异的基本单元实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变量:经济发展研究目的:描述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对象:区域(省)分析单元:单个区域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微观:个人汇总:家庭、组织、社团地理区域:社区、城市、区域、国家社区、政府、国家、机构、组织等等。

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社会研究方法(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一、导论(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b.客观:社会环境等。

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一)理论研究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

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全文笔记梳理(完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全文笔记梳理(完整版)

1序言1.1社会研究是什么社会研究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探究和理解人们生活中的社会世界。

1.2方法论是什么方法论是设计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主要问题包括:①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②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③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④研究者价值和研究之间的关系⑤不同研究方式及其应用⑥不同研究方式内在逻辑社会研究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2)研究主要困难:①人的特殊性:主观意愿、主观情感、解释与预测不准确②研究干扰性:采取观察、调查、实验③社会现象复杂性:环境多变复杂④研究受到特定制约:政治、伦理、利益的明确界限⑤保持客观性1.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什么?区别是什么?主要差别是什么?两种研究方式有优劣之分吗?(1)定量研究:①是实证主义的最集中体现②侧重于对事务的测量和计算,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研究程序是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的④研究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2)定性研究:①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研究程序和手段都较为灵活②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联系,探讨现象变化过程,以及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

1.4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1.4.1研究方法体系可分为三层次:①方法论: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②研究方式:具体方式可分为定量和定性③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各种特定操作程序和技术。

1.4.2研究方法体系关系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紧密内在联系。

社会研究方法串讲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串讲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串讲笔记1、P1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2、P2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3、P4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4、P5社会研究的主体?5、P6社会研究的对象?6、P7区分类别概念、集合概念?7、P8以偏概全、简单还原各指什么?8、P9社会研究的内容?9、P9社会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层次。

10、P10社会研究的方法?11、P11-12社会研究的目的?12、P13-15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3、P17-18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14、P18-20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15、P20-22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6、P26-27什么是理论性研究?17、P29应用性研究18、P31探索性、描述性、解释性研究的概念?19、P32-3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点,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中要记住探索性研究通常采用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和访淡法。

20、P33描述性研究的含义?21、P35解释性研究的含义?22、P37什么是普查?普查的优点是什么?23、P38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

24、P38抽样调查的特点是: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休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25、P39个案调查的概念?26、P39-41个案调查的特点?27、P40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理解应用,看书中举例)28、P42定性研究的特点?29、P42定量研究的含义?30、P43定量研究的特点?31、P4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比较?32、P44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方法优缺点?33、P45理解横向研究34、P46横向研究的优缺点?35、P46-47理解纵向研究主要的三种不同类型36、P50-52选题的标准?(重点)37、P52-55题目的来源?38、P53-55选题方式?39、P55-57简要看选题过程.40、P60-62在研究设计中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研究方法的设计,其中几个方面?41、P60-61确定研究方式有哪几种?42、P63社会理论的含义?43、P67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44、P70理论的基本形式?45、P 72熟悉三种图示的优缺点46、P75理论层次(掌握三个理论的概念)47、P76-79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48、P81理论检验的含义49、P81-83命题推演包括哪几点50、P84前面介绍的假设-检验过程主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刘志林)第一讲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一、什么是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来寻求答案的过程提出问题——搜索和分析证据——得出答案个人经验、传统观念、权威、原创研究社会研究中常见的错误:1、不确切的观察(而科学的观察是有意识的、系统的)2、过度推论或者过度概括3、选择性观察(e.g.:共享单车是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4、非逻辑性推理(e.g.:风水轮流转)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得出答案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所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二、什么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与研究风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多年观察的一种经验积累(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与冬季挂干冷西北风,夏季刮东南季风有关)经验主义Empiricism(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画→运势)科学:是人类积累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知识的方式之一零散的观察和总结→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科学研究的诞生,反映出人类知识积累从零散的经验积累到有意识的系统系统观察和分析的转变科学的社会研究:超越经验主义的系统观察3个特点:从对现象的描述到原因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实证+逻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因果解释的逻辑过程)从观察到结论: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一般的、概括性的规律与机制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s:掌握发现社会现象中仍然需要并值得回答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大家认可的、可信、可行的技术路线寻求证据、进行论证的社会研究者三、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差异变化总结归纳:趋势模式描述差异,发现规律→揭示原因、提供解释→提供预测、指导决策值得研究的差异(艾伦˙巴比):固有观念:晋升制度影响士气;参照群体理论(与周围的人比较)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因果关系大学教育→收入;勤奋→收入相关关系夏天→冰激凌销量增加→去海边人数增加→溺水身亡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因果解释的不同逻辑Idiographic VS nomothetic个案式推理 Idiographic Reasoning寻求对某个具体现象/事件/案例的全面解释为什么某一项政策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因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对A的全面解释意味着难以帮助我们理解除了A以外的其他任何问题通则式推理Nomothetic Reasoning寻求能够解释所有类似现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因素上大学能够增加收入;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具体现象只能解释部分而非全部原因;但能解释更多类似现象五、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寻求对社会现象的“新”的解释/理解;关注社会事件发生的因果、机制≠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力求直接或间接地发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政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不以“提供解决方案”为首要目的;基于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观察与分析,力求对未来提供借鉴不同类型的社会研究实然VS应然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1、可以提出什么样的研究问题?2、(至少要)描述:差异/变化(发生了什么?)模式、趋势;发生规律性、一般特征、普遍性更有意思的是:发现异常(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意外现象?差异性?)3、(在此基础上)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4、(在此基础上,希望能)指导未来:(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如果我们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怎样的结果?what if…建议:我们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六、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四种研究效度外部效度:能够推论到其他情境/现象?构念效度:变量是否准确反映了概念?内部效度:这种关系是否的确是一种因果关系?结论效度:是否发现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实例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七、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伦理:与特定职业或群体相一致的行为标准对参与者无害社会研究的伦理规范1、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研究者有义务告知参与者研究目的、内容及可能的影响2、自愿参加 voluntary participation随时退出3、保护参与者的身份匿名anonymity保密confidentiality第二讲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设计:提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案实施:实地考察;数据收集;补充文献分析:方法;模型;软件→发现与结论撰写:成果报告与交流提出研究问题↓文献述评↓提出研究假设↓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研究设计的作用1、关于某一研究的工作计划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提供要观察和分析什么、以及Ruhr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纸雕原则与具体路径2、为可能产出怎样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蓝图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的是什么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有没有kennel找到所需要的数据我的研究问题/观点是不是有意思且具有意义的3、对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论证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理论框架、研究路径?研究设计的三大核心问题What-想要研究什么问题?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是什么Why-为什么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研究问题/观点对我的受众来说是不是有意思且有意义的?How-打算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哪里,对水开展研究?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我有没有可能找到我所需要的数据?我打算如何获得适当的证据来证明结论?研究选题:研究问题是很么?选题的意义是什么?选择研究策略:制定研究方案:A、概念化与测量B、抽样方案C、数据收集方案D、数据分析方案二、理论与因果关系什么是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性陈述至少设计两个概念理论是可被证伪的理论是建立在某些前提条件之上,这些前提条件不用证明对前提条件的质疑会导致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等的重大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型理论理论视角理论框架理解因果关系1、三个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应当是相关的;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是一种虚假关系竞争性解释:两个相关变量有可能是第三个变量导致的虚假相关关系(遗漏变量问题;互为因果问题)2、通则式因果关系能够解释大多数类似现象的一般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个案发生的所有原因3、并非必要条件、也并非充分条件4、不排除例外现象5、因果效应与因果机制因果效应:原因是否导致结果的发生因果机制:原因如何导致结果的发生三、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变量1;教育程度→变量2:收入使用变量的语言来提出研究问题1、社会研究式关于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2、结果/因变量/被解释变量=F(原因/自变量/解释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自变量;教育程度→因变量:收入描述性研究:单个变量的研究(结果变量)解释性变量:结果变量/因变量=F(原因变量/自变量)原因变量→结果变量四、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分析单元关于“什么”的研究-研究主题 research topic关于“谁”的研究-研究对象 research objects分析单元 unit of analysis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用来观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差异的基本单元实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变量:经济发展研究目的:描述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对象:区域(省)分析单元:单个区域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微观:个人汇总:家庭、组织、社团地理区域:社区、城市、区域、国家社区、政府、国家、机构、组织等等。

社会人为事实(行动/社会互动;人类行为的产物)E.g.:不同政策e.g.:社区邻里信任的研究区位谬误ecological fallacy:只是对群体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错误得出个体成词上的结论。

五、研究的时间维度截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历时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时间序列研究面板研究Panel study 截面+时间序列准历时研究截面研究的问题:互为因果等问题e.g.:廉租房政策是否改善了受保障家庭的居住条件,并提高了家庭的生活幸福感?研究思路一:截面研究廉租房家庭 - 对比 -非廉租房家庭研究思路二:历时研究廉租房搬迁前 -对比-廉租房搬迁后研究思路三:面板研究廉租房搬迁前-对比-廉租房搬迁后非廉租房搬迁前-对比-非廉租房搬迁后六、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开题报告也是研究计划书)研究设计:工作计划、研究蓝图研究计划书要回答的问题:1、为什么要关注你要研究的问题?2、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所不知道的是什么?有什么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3、你计划研究的问题是什么?4、你打算对什么具体的情景和研究对象开展研究?5、你计划采用什么方式收集所需要的数据?6、你打算如何分析数据?7、你需要来做佐证你的研究发现?8、你的研究中可能存在哪些伦理规范问题?9、基于你的初步研究,你所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和价值是什么?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结构1.导言要研究什么?必要性?1.1选题背景1.2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1.3选题意义2.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要证明什么?2.1已有的观点和争论、不足2.2理论框架与假设3.研究策略选择如何研究?3.1研究策略选择3.2概念与变量选择3.3数据收集与调研方案(抽样;数据来源;调研计划)3.4数据分析策略4.其他4.1可行性与已有研究基础、难点4.2时间表、预期研究成果第三讲研究选题一、研究问题的不同形式二、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e.g.:中国是否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在保障房政策上的经验?→不同国家在保障房政策体系上的差别是什么?是否和国家的人口、社会发展水平、制度环境有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能否改善未来保障房的供应?→已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的省份,政策效果是否有显著提高?好的研究问题满足的条件:1、话题不等于研究问题2、有意思3、有答案三、研究问题与论证的逻辑演绎逻辑待检验理论:收入→幸福感⇩可能的解释:收入高能够提升幸福感⇩推论理论预期/假设;收入高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观察/证据:对于同样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人来说,高收入群体感到幸福的比例比低收入人群更大归纳逻辑四、选题从哪里来来自观察(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超越尝试的异常与意外)或来自文献(已有理论在解释射虎现象时存在的不足;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存在争论的地方)Eg: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理论:个人属性→环境意识国家环境政策与监管体系→公众环境意识地方环境治理→公众环境意识现实: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公众的环境诉求及表达不同城市之间的环境监管与政策差异巨大综上,研究问题:城市政府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策试点行动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剧迷的环境意识?五、如何进行文献搜索期刊、著作关键词查找:最近发表时间,引用率树状文献检索过程E.g.:平衡计分卡、低碳城市、保障性住房、城乡教育六、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理论文献背景文献contextual literature方法论文献methodological literature文献阅读的重点研究设计——→评价与批判研究问题学术贡献理论框架研究效度(4个:概念,结论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文献综述的目的1、学者们最近都关心什么问题?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不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2、学者们都从哪些角度、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3、他们都得到哪些结论?4、这些结论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现象是不目前还不能解释的?研究的视角和分析框架存在哪些不足?5、我能做什么?6、有哪些方法、技术我可以参考?Eg:管理中的程序正义文献服务于研究设计1、帮组识别与界定研究问题——导言部分(1)存照文献中的不足之处(2)对已有文献的延伸与发展2、构建研究的理论/概念框架——明确问题、假设(1)对已有理论的应用(2)对已有理论的批判与发展3、构建本研究的方法论—模型、测量、数据方法(1)已有文献对本研究数据收集与测度方法的借鉴意义(2)指出已有文献在数据、测度、模型上的不足六、如何陈述研究选题演技目标陈述purpose statement要研究什么?what do you want study?典型的陈述(模版)“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析(探索、考察)研究问题,(重点是验证、剖析)某个规律/因果关系,以期回应理论文献/提供政策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