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王阳明的道德教育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ocx

王阳明的道德教育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ocx

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层理论基础。

他关于道德教育的实质、道德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的原则等思想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高校;道德教育王阳明早年笃信程朱,又曾游心于释老之学。

龙场悟道后,他提出心即理,阳明心学由此发端。

这里试以致良知为视角,对他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简论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致良知与道德教育实质王阳明从心即理出发,认为道德教育实质就是致良知。

他反对朱熹的道问学,向事物中寻求道理,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烦琐而不得要领。

他的弟子徐爱向他质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传习录•徐爱记》,以下引自《传习录》者,皆只注篇名。

他回答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徐爱记》由此,他提出道德教育不假外求,而在于尊德性,在于致良知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

夫学问思辨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答顾东桥书》虽然他的致良知不外乎是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他通过强调致吾心之良知,则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教育中的能动作用。

二、知行合一与道德教育过程知行合一反映王阳明道德教育过程的思想。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的关系。

首先,知行合一是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而发的。

朱熹提出过知行相须的观点,认为知和行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但是他又说论先后,知为先。

因此,在为学次第上,他主张先读书而明理,把《中庸》里的学问思辨行分为知和行两截功夫。

这容易使人知而不行,造成知行脱节。

所以阳明批评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所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在胸中。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阳明学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且至今仍然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青睐。

众所周知,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可否认,以“致良知”为核心内容的阳明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其对我国当前广受热议的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公众良知湮没现象,以及德育效果实质性低迷的现状等,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另外,从阳明学的研究成果来看,近代以来,学界针对阳明学的研究多从哲学、史学视角切入,伦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从当前学校德育亟待改善的几个层面出发,通过深入研究王阳明德育思想的系统内容,发掘其对提高当前学校德育实效的借鉴意义。

本文所论述的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主要是指王阳明在讲学过程中,向门人所阐发的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等。

为了准确地呈现出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全貌和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王阳明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并对其德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梳理。

其次,本文从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基本范畴出发,着重从逻辑起点(心即理)、核心主张(致良知)、终极追求(圣人人格)、路径设计(实践功夫)和方法保证(知行合一)这五个方面来详细剖析王阳明德育思想的体系构成。

再次,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内涵及精神实质,体现其“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特征,本文还对王阳明德育理论的现实关切进行了一番考察,并从训蒙主张、君子之学和社会教化三个方面来深化学者对王阳明德育思想的立体感知。

此外,为了有效发掘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着实事求是和批判继承的基本原则,本文还对王阳明的德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客观的综合评析,既充分肯定了其思想体系当中的闪光点,又明确指出了其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

最后,为了贯彻古为今用的研究宗旨,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现实境况,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德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认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价镜鉴:一是要高度重视德育地位的巩固加强,通过“就才成德”落实德育为先;二是要切实保障德育原则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德育过程中各环节在目标方向上的一致性;三是要重新审视德育内容之间的本末关系,强化良知教育的基础作用;四是要积极探索德育方法的杂糅并用,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的自省意识;五是要着实谋求德育途径的开拓创新,实践“处处是进德之资”的德育理念。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一、引言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思想上提出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探究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1. “致良知”的概念和内涵“致良知”是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心感悟,认识到自己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

这种行动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2. “致良知”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基于一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因此,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知”,即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和感悟认识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理论1. “格物致知”的概念和内涵“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

这种行动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2. “格物致知”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基于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即让学生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王阳明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王阳明强调了“致良知”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感悟认识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

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2.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王阳明强调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付诸行动。

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精髓和学说内容形成的心学是对于中国千百年来思想理论的一个汇总与发展。

王阳明的思想理论受当时的时代影响,杂糅了儒、道、释三家的基础学说与思想认识,并且在后期王阳明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渐偏向于结合王阳明本身的经历以及多年的对于儒、道、释三家思想认识的学习,最终关注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认识。

其中“致良知”哲学思想的论述最能表现其特殊性,是其心学体系的中心内容,包含了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

在我国历久以来都以教育为根基的背景下,使得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因如此,本文通过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研究来推动当前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从“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出发,讨论了“致良知”的内涵以及“致良知”的途径;第二部分聚焦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最后第三部分针对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根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讨论了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中学德育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思想影响至今还在延续。

“致良知”是王阳明学问的头脑与灵魂,也是其本人最为重视的内容。

致良知思想内涵丰富,对当代中学德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一)“致良知”的内涵“良知”二字,来自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谓” 不虑“,就是不假思索,即不需要经过后天的经验认知而获得的,是人生来就本自具足的认知,后世所谓” 先天之知“,或” 自然之知“。

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道德信念和观念,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

王阳明先生继承并发挥了孟子的良知思想,并把良知概念自觉地上升为最高哲学范畴,并以此建构了体大思精的心学体系。

在王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一、青少年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道德意识浅薄和缺失青少年处于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在青少年道德意识由他律向自律转换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信仰迷茫,道德意识浅薄和缺失,主观道德意识缺失,道德情感缺乏,道德实践欠缺,难以将道德知识转换为道德实践等问题。

2.德育课程模式单一学校的德育课程结构单一,内容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现代德育教育对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培养要求,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从教材到教材的德育课程模式导致德育实效性低,无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3.德育评价模式单一德育教育评价模式大多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但无法真正检验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具体的德育实践程度。

量化的评价体系难以对青少年道德实践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造成了“知”和“行”的分离。

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认识论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知行合一至良知”的认识论认为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知不限于思想,行不限于行动,知即行。

“知”和“行”的相互关联性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发展过程,并以此构成了整个行为实践的过程。

2.“知行之为合一并进”王阳明提出“知行并进”之说,认为学、问、思、辩、行皆可为行,并把它们视为一体,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内在统一的层面,在良知践行的意义上论证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青少年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德育教育思想对于培养青少年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知行合一”道德观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启示1.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王阳明主张使主体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和社会的价值同一,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的德育以上,克除私欲,省察克己,将知识的充实和道德素质的完善协调统一,才能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道德认知,增加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处理好内部道德认知和外部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为道德知识转换成道德实践提供思想基础。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王阳明“致良知”论,是其心学的最高概括,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

“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

“致良知”论充溢着强烈的道德实践精神,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致良知;道德;教育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创建了系统的心学体系。

他经过长期的思想磨炼和体会修养,到约50岁时对自己的心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凝练和升华,提出了“致良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心学命题。

这既是王阳明勤苦思索、千锤百炼、精觉体悟的结果,也是他继承以往的理学思想、诠释原有经典文本的产物。

“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心学的最高概括,“致良知”论蕴涵丰富的、独到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王阳明对“良知”的解读“良知”一词系出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亲亲敬长的仁义之心,亲亲敬长是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这种天生的能力被称为良知良能,发源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也即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规范的萌芽,称为四端。

孟子的“良知”,主要是指先验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意识。

王阳明在融汇前人思想基础上,对“良知”一词做了精细的阐释,赋予了“良知”多重蕴涵,用“良知”说来总结贯通他的全部思想。

他自认为,自龙场悟道以后,他的思想不出“良知”二字,只是没有直接点出此二字而已;如今点出“良知”,一语之下,便可洞见全体,可谓真切简易、痛快淋漓。

王阳明把“良知”说与“心即理”命题贯通起来,认为“良知”即心之本体,亦即是人的本心。

它是圣凡贤愚人人自有的,外在力量绝不能改变它,既不能使它增得一分,也不能使它减得一分。

“良知”作为人心之本体,具有虚灵明觉的特性和常知常照的功能,它能照知一切是非善恶。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

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学不倦,成就卓著。

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理学”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

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

他文韬武略,是治世能臣。

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才高学邃,在哲学上,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开创了著名的“姚江学派”。

其“心学”学说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与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阳明学说在海外,特别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发生过作用,对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影响也很大。

王阳明无论在从政,在军旅中,还是丁忧居家时,都不忘兴学讲学,足迹遍及贵州、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卓有成就的大教育家。

王阳明身为文臣,资兼武略,治军严明,娴于韬略,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明史》称:“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他主张,恩信慰抚,重视战后重建,关注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表现出杰出的治政能力,也是位终身致力于封建时代和谐社会的杰出人物。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

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对“ 德”的推崇是王阳明心学非常突出的特征。王阳明 非常重视对道德的培养,他提倡每个人都要“ 晓德行”“ 明 明德”。人们出生时都是有善良德行的,但是却因为处在复杂 的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诱惑与干扰而使得德行被 破坏。这就需要德育的力量帮助我们回归本心,提高我们的 道德境界。
认识与实践始终是统一的,是同行的,将知行分开,或 者先知后行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从发动意念开始到实践结束, 这是人的道德活动的过程。认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相渗透, 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价值。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的提出,对今 天职业学校德育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启发。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
63
成为一个符合职业需求的有用之人。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地位。王阳明的心学,提倡的 是众生皆平等,讲究的是内心良知的光明磊落,以及无欲无 求的静心,他提倡的是天下无不化之人,人人可以成圣人, 而天下也无不可为之事,只要立志坚定。这里的圣人就是致 良知的人,也就是对所有人来讲,良知都是一样的,无论是 凡人还是圣人,这都是他们的本性。因此,不同于朱熹的理论, 他所主张的就是一种物在自己内心的理念,因此他认为,只 要人们有着善良和美好的良知,就一定能悟得其中道理,并 将其付诸行动。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人格尊重的肯定。因此, 王阳明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 施教不可躐等”的理念,即 讲究尊重每个学生的资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求学者都可以接 受教育,不能将学生进行高低贵贱的阶层分类,而这正切合 我们当下所倡导和实行的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62
研究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杨昌洪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启示的思考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启示的思考

王阳明对现代教育启示的思考王阳明对现代教育启示的思考引言王阳明,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其观点和理解。

1. 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只需要激发和培养。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心育人,通过感悟自己内心的悟性来实现全面的人格培养。

2. 探索内心的自我认识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对内心的自我认识。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探索自己的内心,达到对自身的全面认知。

这种自我认识不仅包括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认识,还包括对自己善恶判断能力的认识。

通过深入思考和不断的实践,人可以逐渐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

3. 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王阳明认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关键。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真假、善恶,并善于提出质疑。

只有锻炼过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4. 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强调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培养。

他主张学生应该通过实际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面对挑战,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气、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5. 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王阳明主张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独特的个体,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他的致良知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以心育人,注重个性化的培养和启发学生内心的良知。

他的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观点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深入探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致良知心得体会感悟(2篇)

致良知心得体会感悟(2篇)

第1篇自从学习了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思想以来,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良知,即人的本性,是人的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内在准则。

致良知,就是要努力挖掘和发扬人的内在良知,使其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根本原则。

以下是我对致良知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认识良知良知是人类特有的内在品质,它贯穿于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良知使我们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良知往往以道德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诚实、善良、勇敢、谦逊等。

1. 知识与良知的区别知识与良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获得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而良知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直觉,它不需要外在的引导,就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2. 良知的重要性良知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一个有良知的人,会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在现代社会,良知更是我们应对各种诱惑、挑战的重要武器。

二、致良知的方法致良知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

1. 学习学习是致良知的前提。

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同时,还要学习科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力。

2. 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致良知的途径。

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做到知行合一。

3. 反思反思是致良知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同时,还要关注他人的评价,以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

三、致良知的感悟1. 良知的力量良知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定信念。

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只有致良知,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2. 良知与道德的关系良知是道德的内在基础,道德是良知的体现。

一个人只有具备良知,才能做出道德的行为。

致良知,就是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成为道德的典范。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王阳明(1272-1329)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从历史文化、哲学和实践角度论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旨在深入探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魅力,以便能为当代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王阳明的文化背景在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阳明受传统文化熏陶,对“仁义礼智信”这四大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有深入的理解与体验,从中他获得思想灵感来构建他的道德教育理念。

王阳明倡导是做良善,强调道德教育要靠正确的观念、言行、行为来激发孩子的道德良心。

他的思想极大的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也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意义也为当代人所广泛接受。

王阳明认为,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仁爱之心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

他强调要关注孩子的实际需求,指导和培养其良好的思想,从而促进其聪明才智的发展。

他把孩子们当作学习者,让他们自我发现、体验和提高,发展出自己的智慧,以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此外,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实践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王阳明指出,要教育孩子“心意”,令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德行和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他强调教育要打造和谐的氛围,使孩子们可以在中心思想的指引下得以“诚实守信”,养成积极正直的态度,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品格。

以上只是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冰山一角,它们不仅为古代人所持,更为今人所接纳。

教育是建立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关注孩子的实际需求,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孩子具有自我控制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许多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更具有指导意义,它为当代社会重整道德秩序提供了重要启示,必将成为重塑人性的宝贵财富。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致良知》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经典之一。

这部著作以“良知”为主题,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和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道德和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王阳明在《致良知》中提出了“致良知”的理念,即人的内心本来就具有良知,只是因为外在的杂念和世俗的诱惑而被掩盖了。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反省和自我修养,才能够找到内心的良知,并且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一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意识到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不断地用心去呵护和修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物质和功利所迷惑,很容易迷失自我,忽视内心的声音。

然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反省和修养,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够做出符合良知的选择。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才能够真正做到“致良知”。

除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王阳明在《致良知》中还强调了人与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道德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即知道道德的要求,并且在行为中实践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人与道德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够真正体现出道德的力量。

通过阅读《致良知》,我对人生和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意识到,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反省,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

同时,我也意识到道德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够真正体现出道德的力量。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通过这部作品,我对人生、道德和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意识到了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实践,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够做到“致良知”。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在创造精神道德层面的时候,不可能是凭空想象的,要继承历史传统,要吸收历史优秀传统东西,在这个巨大的宝库资源里,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无疑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价值追求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借鉴现实意义,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是以良知为基础,从而能要求致良知是根本的道德目标,在致良知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

1王阳明德育思想综述。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倫理学家、教育家和心学哲学家。

王阳明生活于明代中期,这个时期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集团之间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明王朝统治受到空前的挑战,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支柱的程朱理学,在面对阶级矛盾的时候也无能为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急需新的思想理论为其统治辩护。

因此,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便应运而生。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也是经历过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早时间,王阳明信奉程朱理学,但终究无所得,在王阳明被贬龙场,在贵州这个荒无人烟,几乎没有书籍的地方,王阳明顿悟格物致知应该求助内心而不是外求于物,从此抛弃朱熹学说,创立了以“心外无理”“心理和一”为基础的“致良知”学说,实现其对程朱理学的“支离决裂”,从而“破心中贼”现象的超越。

王阳明的学说当时盛行,影响巨大,打破了程朱理学独尊局面,把由陆九渊倡导的“心学”推向了更加完备的形态,在中国历史以及亚洲地区具有很大很广的影响。

2以“良知”为根本的德育观。

在王阳明体系完备,论证充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里,“良知”是其所有学说的理论根本和基础。

王阳明的良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承了孟子的思想。

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他继承孟子的人的先验认识和道德来源的良知范畴,他借用孟子的良知来概括他对“心”的基本概括和认定,“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子”是王阳明的追求,良知出自《孟子.尽心篇》:“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也。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扰。

教师的“点化”也是需要的,教师的作用是指点迷津,使之自我
解化。王阳明指出: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
启发式的指点,可以让学生“自家解化”,解化之后便可举一反三
,一了百当。
三、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在提法上从来都将德育排在第一位,国家的
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其次是“勤学”,王阳明指出: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第三是“改过”,王阳明指出: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第四是“责善”,王阳明说: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知”,而是本心裁定是非善恶之标准,即是人所具有的道德理知,这
就是知善、行善的是非之心。

王阳明指出,作为德性本原的良知,人人具有,不管你是圣人还是
愚夫愚妇。
何为“致良知”?

良知虽然是人人具有的道德本源,但是,在人生与社会现实的经验
层面,良知本体的明觉呈现往往会被小己私欲遮蔽,良知本体的自然运
今天学校的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立志”是德育的根本

王阳明的 “致良知”思想,首先就要求学生“立志”,志向的确
立是进德修业的根本。有了向善修德的志向,才有坚定的意志去克服自
身的缺点,革除不良的习气。通过勤学、改过、责善等实践环节,逐渐
获得光明敞亮的心性,不仅知善知恶,还能行善去恶。

关于王守仁教育心得体会(3篇)

关于王守仁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被誉为“阳明心学”的创始人。

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深入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后,我深刻体会到其教育心得的独到之处,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视德育,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王守仁认为,教育首先要注重德育,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

1. 教育要以德为先。

王守仁认为,教育应以德为本,培养具有道德品质的人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王守仁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道德观念。

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道德观念,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王守仁强调,德育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观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王守仁主张教育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全面发展。

1. 尊重学生的个性。

王守仁认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

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学生的潜能。

王守仁提倡“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通过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王守仁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社会实践能力等。

三、注重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王守仁主张教育要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浅谈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王阳明(1272-1329)是中国明清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提出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

今天,他的思想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更是深受现代中国人民和学者们所称颂。

本文尝试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启示及其实现意义。

第二段:王阳明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可以从他的著作《学而篇》中看出。

他强调“心学”,提出“心术”,强调要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道德教育是促进孩子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强调道德教育应具备“心学”的内在价值,而它不仅要注重智力学习,还要让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使其具有自主意志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段:今天的中国社会,家庭教育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道德教育也仍然是重要的现代话题,这其中也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孩子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具备责任感为目标,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此外,他还强调,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修养体系,而道德教育也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方式,以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和全面发展。

第四段:此外,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还强调要从个人的意识、行为和修养中培养孩子,因此,他提出了“学而法、学而义、学而礼、学而智”的观念。

这些观念强调从人的意识中培育“学而法”,从行为中引导“学而义”,从传统表现形式中宣扬“学而礼”,从发展成熟和整体中萌发“学而智”。

第五段:在当代中国,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这一思想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可以激发家庭的智慧和情感,以提升其道德教育的水平;同时,它也可用于教育孩子社会责任感,陶冶情操和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等。

总之,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广泛的当代启示,它可以指导中国当代社会的家庭和教育,以推进社会的发展。

《2024年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范文

《2024年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范文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王阳明,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其“致良知”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思想主张人们通过内省、修行和实践,实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并最终达到致良知、实现良知的目标。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探讨其内涵、意义和影响。

二、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哲学体系中的“知行合一”观念。

他主张人们应当以良知为本,将内心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以达到道德修养的完善。

这一思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应当通过自我反省、内省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一)良知的定义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们内心固有的道德认知和判断力,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良知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

(二)知行合一的观念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即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他认为,只有将内心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道德修养的完善。

这一观念强调了人的实践精神和主观能动性。

三、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意义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王阳明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应当通过自我反省、内省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这一思想激发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推动社会道德进步“致良知”思想倡导人们以良知为本,注重道德修养的完善。

这一思想有助于推动社会道德进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三)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这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影响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王阳明的思想启发了许多后世的思想家,如明代心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等。

这些思想家在继承王阳明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心学理论。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说 就是在这一 时期提 出 ,它标 志 着 王阳明心 学思想 的成熟 。 王 阳明“ 致 良知” 学 说 的发 展
仁之端 也 ; 羞恶 之心 , 义 之端 也 ; 辞 让之 心 , 礼之 端也 ; 是非 之 心 ,
知 ”思想作 为儒家 经世致用 精神 的哲学升华 ,蕴含 了丰富 的德 育 方法 论资源 ,对开解 当今德 育过 程 中存在 的价 值观 困惑 以及 推进 德育 工作 的有 效开展 具有积极 的 文化借鉴意义 。
王 阳明“ 致 良知 ” 思 想 提 出 的 时 代 背 景
一 .
但 大多数统 治 阶级 却对此隐 , 此便 是 良知 , 不假外 求” ( 《 传 习录》 上, 《 全 书》 一, 第3 9 页) 。“ 自然” 二字
表明, 在 王 阳 明看 来 , 良知 即 心 之
王 阳明 ( 1 4 7 2 一l 5 2 9 ) , 名 守
本体 , 是主体本有 的内在特征 。然 而, 对 于 良知具体是 什么 , 王 阳 明
并 没 有赋 予其 统 一 的内涵 释 义 。 “ 良知 即是易 ,其为 道也屡迁 , 变 动不 居 , 周流 六 虚 , 上 下无 常 , 刚 柔相 易 , 不 可 为典 要 , 惟 变 所适 。 此知 如何 捉摸得 ?见得 透时便是 圣人 。” f 3 】 纵观王 阳明论述 , 试将其 “ 良知 ” 概念大致作如下归结 : ( 一) 良知是道德认知 孟 子 在提 出 良知 的 同时 , 也 提 出了“ 四端说 ” , 即“ 恻 隐之 心 ,
和 官 僚 地 主 的 土 地 兼 并 愈 演 愈 烈 ,农 民 的 田地 越 来 越 少 而 苛 捐 杂税却 愈加繁重 。在残 酷的压 迫 下, 农 民起 义不断发生。封建统治 阶级 内部也 开始 出现统 治危 机 。

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

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

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作者:朱格瑾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摘要:当代教育有很大的问题和缺陷,我们利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来辅助当代教育,从而对当代教育有所改善和进步。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一、“知行合一”的背景及思想内涵(一)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龙场学习之后,从内心深处深切地了解到生命的真相。

王阳明认为心灵的态度可决定行为和对世界的观点。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针对朱学,与朱学思想对立并反对朱学将“知”“行”分开去做。

(二)思想内涵知: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知”包含两种含义:(1)“良知”,(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1]。

王阳明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儒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

“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其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而不是单纯的做出本能反应。

“行之始之知”,“知”讲的是良知的原始状态,便是人类做出一件事情后的第一反应[2]行: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中,“行”包含两种含义:(1)个人主体意识。

(2)主体的实践活动。

[3]个人主体意识:如看到了好看的东西,看到东西,就是“知”,那么喜欢这个东西就是“行”了。

如冰箱里的东西坏掉了,有气味,闻到气味是“知”,讨厌这个气味便是“行”了。

王阳明所说的“行”不是客观的行,而是主观的行。

不以见之客观为判断依据,不以表象为判断依据,这种“行”是作为探求“真知”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知”与“行”王阳明的“知”与“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知”离不开“行”,“行”更离不开“知”。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你的良知必须是光明的,是可以发挥作用,并能受控制的。

[3]如:当我们看到了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你头脑产生了帮助他解决困难的想法,而且去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作者:赵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1期内容摘要:革除功利之心、虚伪之弊是王阳明在明朝中期提出“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动机。

当今时代遇到了跟王阳明时代相似的“价值观迷茫”的道德困惑。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倡导的“立志—勤学—批评—责善”的四重修身结构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方法资源。

开解当今德育工作的困境,需要汲取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的德育资源。

遵循道德理性引领知识理性的原则、实现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均衡以及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是其中可资借鉴的方法论意蕴。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德育明朝中期,社会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剧烈冲击。

为革除功利之心、虚伪之弊,王阳明在晚年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学说。

当今时代其实也遇到了王阳明时代类似的困惑。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盛带来了知识理性的过度膨胀,价值理性愈益被湮没,道德敬畏心理愈乎脆弱。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作为儒家经世致用精神的哲学升华,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方法论资源,对开解当今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困惑以及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文化借鉴意义。

一.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朝中期。

他是中国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472年到1509年流放生涯结束,在这一时期内,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第二个时期从1510年到1520年,这十年时间是他的试验时期,王阳明成功地进行了军事指挥、行政改革和兴立社学等一系列活动;从1521年开始,他的学说开始臻于完善,“致良知”学说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它标志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熟。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发展过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期,封建统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皇室贵族和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农民的田地越来越少而苛捐杂税却愈加繁重。

在残酷的压迫下,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出现统治危机。

但大多数统治阶级却对此麻木不仁,依旧沉溺于奢靡放纵的腐败生活。

王阳明愤慨万分,立志提出一种学说给予世人警醒。

在经济方面,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孕育产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争权夺利、损人利己现象成为社会常态,封建伦理纲常在利益的诱惑面前逐渐失去约束力。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当时作为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的地位开始动摇。

王阳明说“今夫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在于学术之不明。

”[1]这表明,在当时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程朱理学害人害己、压抑人性,毒害社会风气。

想要彻底改变这一混乱状况,必须正本清源,对程朱理学做出全面清算。

“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

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王阳明认为,功利之心是罪恶的根源[2]。

改革程朱理学,革除功利之弊,才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亦即王阳明所言的“致良知”。

二.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意蕴王阳明在其晚年一再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致良知”乃“圣门正眼法藏”,乃“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良知的概念源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全书》一,第39页)。

“自然”二字表明,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即心之本体,是主体本有的内在特征。

然而,对于良知具体是什么,王阳明并没有赋予其统一的内涵释义。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3]纵观王阳明论述,试将其“良知”概念大致作如下归结:(一)良知是道德认知孟子在提出良知的同时,也提出了“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在王阳明看来,“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因此,他把孟子的四端也都看作是非之心,由此把良知与是非之心结合,同时更加强调良知作为是非之心的意义。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意识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和评价体系,作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意识起着“知是知非”的作用。

正如王阳明曾对陈九川所说:“你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4](二)良知是道德情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还表现为好善恶恶。

他不仅认为“乐是心之本体”,而且明确肯定“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

道德情感体验是整个良知机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当人不能按照良知的指引,而屈服于私意的时候,人就会体验到不自安感。

“当弃富贵即弃富贵,其间权量轻重,稍有私意,于良知便不自安”[5]。

因此,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的自然流行,在王阳明看来也是良知的自然发用。

良知“好善恶恶”,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体验在判断是是非非时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三)良知是道德意志王阳明咏良知诗的第一首说“个个心中有仲尼”,就是说,每个人就其本心而言都是圣人。

“你看满街是圣人,满街人看你是圣人”,在王阳明,不仅承认了人人可以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

这对常人而言不啻为一声惊雷,人从不敢确认自己的内在完满性到确信胸中本来就有个圣人,良知“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体现了良知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去善去恶”的强大自制力。

总括而言,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固有的道德意识,而这种道德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它作为一种道德认知,知是知非;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好善好恶;作为一种道德意志,去善去恶。

三.“致良知”思想的实践旨向上文是关于“良知”的内涵分析。

“致”的含义可以分作两方面来讲,一为“至”,即达到之意。

在此意义讲,致良知就是恢复扩充,以至完善本心之良知。

所以阳明说:“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去蔽与害而明复,非自外得也。

”[6]君子之学就是学做圣贤,就是致良知明明德,而致良知明明德的关键就是去蔽害以明其心。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人人都可以为圣人,但常人的良知常会被私欲遮蔽,致良知的过程就是扫除私欲恢复完满良知的过程。

“致”的含义,其二为“做”,也就是躬行的意思。

在此意义上讲,致良知的另一基本意义就是依良知而行。

在王阳明看来,扩充完善良心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悬空冥思、不着实际的过程,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在事上磨练的过程。

“决而行之者,谓知之谓也”,“决而行之”表示致知就是要把良知贯穿落实于行动当中。

实践、行动是致良知的另一个内在的要求和规定。

那么,在实践中具体应如何实行?王阳明的自我修养大体可以分为四重发展过程。

(一)“立志”“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

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7]能够真切立志,则良知自明,王阳明一再告诫门人子弟,“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

既已立志,就要全身心投入并坚持不懈。

“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为只是一事”,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主一”,即首先要搞清楚所要专注的对象,然后就要一心一意,不能被私心杂念所左右。

(二)“勤学”在这里他关注的是自我实现的无穷过程,他基于一个根本假定:“读经书应该最终导致高贵品格的形成”,强调理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道德品质的形成。

王阳明还经常告诫门徒“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因为前者可能产生嫉妒和自傲,而后者则会赢得仰慕和尊敬。

[8]在他看来,聪慧是天资,但勤奋和谦虚确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获得的。

这也体现了良知作为道德意念的作用,即使得人人都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成为圣人。

(三)“改过”在这里,王阳明主要强调的是“省察克治”与“事上磨”的统一,即致良知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王阳明一再强调,“一念发动处有不善便是行”,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道德主体要不断反省自己,发动处有不善,便要通过反省将其彻底根除。

此外,他还强调,“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

”(《传习录》)他反对终日只是闲讲不做,应当在具体问题上发现“天理”和克服“私欲”。

也就是说,要通过省察克治和事上磨练的结合并行一步步改过,最终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

(四)“责善”王阳明努力劝说他的学生对他进行批评,这也许是一种教育技巧,但是,这也表明他渴望通过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来实现自我提高。

大概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认为,责善是交友的真正意义。

同时,他还告诫学生,责善要求真诚和礼貌,“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

盖教学相长也。

诸生责善,当自吾始”,不能对他人采取虚伪和粗鲁的态度。

而这一实践,则是基于每“个人都是处于人际关系当中”的意识,因为王阳明在经历龙场大悟后,已经愈发明确地认识到,即使完全的自我否定,最终也必定会导致对人际关系采取肯定态度。

“致良知”并不是对人的外在联系的否定,而是对人的私欲的彻底改造,这就要求与他人进行真正的交往。

概括地讲,王阳明“致良知”的自我修养过程可以总结为:首先,每个人要立志成为圣人。

有了“主一”之志后,就要以学习作为支撑,不断学习的同时克己省察,进行事上磨练以自我批评和改正。

同时也要注意与他人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学习,在相互批评中,志同道合的人组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够实现自我,成为圣人。

四.“致良知”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历史激荡,当代中国道德发展已经走到了重大转折的关键期和关节点。

道德困境成为时代的困惑,德育工作面临着重大选择。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知识的傲慢”大行其道。

在某种意义上,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似乎正处于一个知识理性过度膨胀以至湮没价值理性的时代。

个人权力观念的兴起使得知识理性越来越成为社会行为正当性的根据。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们逐渐变成机械生活的机器而消解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存意义,丝毫没有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文关怀的温度。

“去道德”似乎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流,道德敬畏感的缺失又反过来助长知识功利心理的膨胀。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包含了“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相统一”的道德教育原则。

强调要以道德理性为统领,以知识理性为致用的思想就蕴含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智慧。

像王阳明对于“勤学”的解释就特别强调了理智发展的最终目的应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和社会的期望与要求,当然也反映着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