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重视德育、顺从天性的儿童教育观;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王阳明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067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是继孔孟朱子之后的又一代儒学大师。王阳明为官期间致力于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王阳明形成了一套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儿童教育观在内的教育思想,为后世的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所谓“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这是贯穿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王阳明生活的明代中叶,他曾多次率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暴动。然而经过多次镇压,王阳明深刻认识到镇压叛乱容易,消除反抗意识困难。所以每次军事活动结束,他都要在当地办学,
教以百姓明人伦的思想。他希望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扼杀其反抗意识,让他们安于现状,借此来挽救明朝的政治危机。虽然从主观上来说,王阳明兴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用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束缚人们的行为,消除人们心中的反抗意识,但在客观上又起到了促进文明开化、稳定人心社会的作用。
为了实现“明人伦”这一教育目的,王阳明选取儒家经典《诗》、《书》等作为教学的最好教材。从这些教材看来,王阳明非常注重学生封建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为了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束缚人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王阳明提倡的教学内容与他所主张的“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王阳明教以人伦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有其狭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历史地看,却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王阳明自己统治阶级的身份相适应的。
2 重视德育、顺从天性的儿童教育观
王阳明生活的明代中叶,八股文风盛行,学子们都致力于背诵四书五经。王阳明认为当时的儿童自小被强制性地要求模仿八股范文,学习毫无自由可言。这样就使得孩子们视学校为监狱,视老师为仇敌,不愿意上学校读书,即使去了也无心学习,自然也没有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儿童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王阳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2.1 重视道德教育
王阳明认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忠、孝、仁、义,也就是说要加强道德教育。他在《教约》中规定,学生每天清晨都要进行“德考”,检查自己过去的一天里有没有德行失当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王阳明希望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为了达到德育的目的,王阳明认为要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因为“歌诗”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习礼”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修养,“读书”则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智慧。
道德教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时候都会忽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而过于看重怎样去获取实际的利益,这是值得警示的。
2.2 教育要顺从儿童的自然天性
王阳明认为儿童生性活泼爱闹,喜欢自由玩乐而不喜欢过多的管束,所以,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顺应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使他们“中心喜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阳明提出这样的观点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王阳明幼时丧母,父亲因忙于科举考试而无暇顾及他,所以他是在祖父母的身边长大的。祖父母非常疼爱王阳明,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管束,因此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这就使得王阳明的天
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自身有这样的成长经历,王阳明提出了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顺应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能扼杀了他们的天性。
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但儿童有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们不能以教大人的方式去教他们,更不能将父母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否则孩子不但成不了材,还会渐渐丧失活力。
3 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王阳明之所以成为一个为后人倍加推崇的教育家,还因为他提出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3.1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的思想贯穿于王阳明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出错的时候,更不用说一般的教师。但是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要能改。所以如果教师有了过错,学生要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批评指正,而老师也要有足够的胸襟接受学生的批评指正。这就是王阳明所认为的教学相长。他还向学生提出如果要开展批评,就从他自己开始,充分体现了王阳明虚心向学生学习的态度。
中国自古提倡“师道尊严”,学生要是敢质疑教师的话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这与现代教育要求师生平等的发展理念是不相符的。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对待学生,在学生身上学习自己所不
具备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2 着实躬行
着实躬行的意思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王阳明认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没有经过实践就不能算真正学到了这种理论。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要学习怎样尽孝,就一定要亲自侍奉,空口说白话是学不到的;要学习射箭,就一定要亲自挽弓搭箭,否则是学不会射箭的;要练习书法,就一定要亲自铺纸执笔,不然是练不好书法的。所有这些都要亲自去做,才能学好。
理论与实践如果分裂开来,对知识的学习就会一知半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3 学贵自得
学贵自得的意思就是说学习要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不能人云亦云。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知道一味地读死书而不知道进行独立地思考,那么学习就会有疑惑。王阳明对此深有体会,并指出:“学贵得之心”。就是说如果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认为不对的,即使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也不能赞同;但如果是对的,即便这句话是普通人说的也应该赞同。
王阳明这种反对迷信盲从、反对偶像崇拜、主张独立思考的精神难能可贵。今天的教育必须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