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高中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22d7ba1f5335a8102d220cc.png)
2023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半年总结范文一、综述2023年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作用,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完善工作措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在后期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工作成绩1. 补贴政策落地针对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们积极组织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政策的相关内容和申请流程。
同时,我们也深入农村开展宣讲活动,解答农民的疑问,提高他们的申请意识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宣传和宣讲的工作,我们成功使政策落地,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行申请购置农业机械设备。
2. 补贴审核工作顺利进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审核团队,负责审核农民提交的购机补贴申请。
通过审核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保证了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符合政策要求的申请,我们及时发放补贴,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
3. 农机购置工作推进顺利在政策支持和农机购置补贴的推动下,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我们及时了解农民的需求情况,推动农机销售商积极参与,根据农民需求和农机销售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机购买的积极性和效果。
截至目前,共有XXX台农业机械设备获得了购置补贴,为农民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4. 农民生产效益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地和执行,为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明显的效益提升。
经过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与购置补贴的农民总体收入增加了XX%,作物产量提高了XX%,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X%。
这些数据表明,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政策在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在宣传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仍然有一些农民对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不深,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c85c0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
教师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引出关于美的概念,如礼仪、和谐、和平、爱心、宽容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欣赏美的表现。
教师可以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抒情、哲理、比喻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美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6d4fca08a1284ac85043c2.png)
语 文 教 学 作 为 高 中教 育 的 一 门 重 要 学 科, 其 本 身 充 满 了艺 术 美 感和 人 文 魅 力 , 教 学 内 容 更 是 富 含 深 刻 的思 想 和 哲 理 , 优 美 的 篇 章 和精 彩 诗词 为 学 生 审 美 能 力 的 培 养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媒 介 。 随 着 新 课 程 改 革 在 我
围枯 燥 、 乏味 , 学 生在 “ 填鸭式” 教 学 的背 景 教 学 已 经 越 来 越 受 到 教 师 和 学 生 们 的 喜 下, 渐 渐对 学 习失 去 了 兴 趣 , 甚 至对 语 言 学 爱 , 它能 将书 本 上 的文 字 , 通 过视 频 、 音 习 产 生 厌恶 的 想 法 , 一 成 不 变 教 学 模 式 会 频 、 图片 等展现 在学 生面 前 , 不 仅 能 够 牢 使 学 生 产生 审 美 的 疲 劳 , 不 仅 影 响 教 师 培 牢 的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还 能 让 学 生 很 快 养学生 的审美能力 , 还 会 耽 误 学 生 语 文 知 的融 入 到 多 媒 体 构 建 的 情 境 中去 , 和 文 章 国的全面实 施 , 语 文 教 材 也 愈 发 的丰 富 和 识 的 学 习 。 产生心 灵上 的共鸣 。 精良, 新 课 改 更 是 明确 地 要 求 学 生 要 多 去 2. 3 充分 利用 朗读 的作 用 阅读优 秀的 文学作品 , 感 受 语 言 和 文 字 的 2 高 中语文审 美教育施教 的策 略 朗读是语 文教 学的传 统手段 之一 , 但 魅力 , 进 而 培 养 自己 的审 美 能 力 和 想 象 力 , 面 对 现 阶 段 高 中 语 文 审 美 教 育 实 施 中 是 朗读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发挥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 形成正 确的人 生价值观和 世界观 , 为 未 来 还存 在 的诸 多 问题 , 语文 教 师需 要进 行 不 断 用 。 高 中语 文 教 材 的 文 章都 是 典 范之 作 , 字 的学 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的 总结 , 提 出 具 有 针 对性 的施 教 手 段 , 构 建 里 行 间 都 流 露 出作 者 的 真 情 实 感 , 通 过 朗 将 那 出科学、 合理的审美教育体系, 让 学 生 在 学 诵 能 将 无 声 的 文 字 变 成 有 声 的 语 言 ,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845f33dee06eff9aef80788.png)
的知识 , 他们马上会 与其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联系起 来, 在知识形式基础上 , 调动记忆、 想象 、 情感 等心理功 能, 丰富和完 善审美知觉形式 , 创造 出更多 、
第三, 抓住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激发情感是审美教育 的前提 , 揭示诗中
表达 的高 尚情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实现 以情育情 。如穆旦的 《 赞美》 一 更意味深长 的审美 。
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 的过程 。具体的教学 中,教师可 以运用媒体的教学方
第三 , 要赏析课文 , 深入挖掘美 的内涵 。这是语文教学过程 中的主体部
’
其次 ,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具有很强的语 言表现 。 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 法, 好 创设感受作 品美 的情境 。 言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读一篇课文 时,教师会 让 自己首先沉浸在课文之 分。 教师应着重 以美的眼光从不 同的层 面上拈 出美 的亮点, 深入挖掘美的内
三 、 效 利 用 学 生 自身 的 特 点 进 行 审 美教 育 有
高 中学生的思维在感知层次之外, 已经 加上了伦理的、 社会 的、 政治的、
历史的尺度 。在语文学 习中,古今 中外的文艺名作开始进 入他们 的欣赏视
野, 杜甫、 鲁迅 、 士比亚、 莎 贝多芬 等伟大艺术 家成了他们甚至崇拜的人物 。
而要特别注意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
其次 , 高中学生记忆力强, 别容易记住那些让 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特 语 言是形象 的, 很容易引发学生 的记忆兴 奋点, 这就为高中生理解 并接受美奠
定 了一 个 良好 的基 础 。
第三 , 高中学 生想象 力强 , 能够 由此及彼 地产生强烈的联想, 习书本 学
其次, 要创设美的环境氛 围, 领略动人 的审美情韵。语文学科既是培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7bec2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7.png)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
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高中之后,他们
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多的。
而只有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广泛的鉴赏之后,才能真
正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解能力。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
到许多的美丽的和令人惊叹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审美情趣的话,我们就无法欣赏这
些美好的事物。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入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培养学生
的审美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和审美能力。
这是因为,审美情感是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而审美能力是人们对美的客观
判断。
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高中语文教育审美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语文教育审美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042423647d27284b73519d.png)
论高中语文教育的审美能力培养摘要:新课标突显其人文性,倡导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培养语感、提高素质。
本文拟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手段;创造情境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它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
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两点来实施审美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
从文体的角度看,既有庄重严肃的议论文,也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的角度看,既有通俗易懂的民间言语,也有规范可学的政论性语言,还有优美抒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
学生读后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
以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为例。
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
其中有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少年、依依不舍康桥的诗人、痴痴等待的女子;有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对爱人的坚贞不一。
如何将这些审美感受带进课堂,传达给学生呢?首先,应该特点突出朗读的地位。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完后则回味无穷。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
其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的秋天晚景的自然美。
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尽显了豪放派词人的浪漫主义雄壮美。
以上这些文学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增添了无穷的审美乐趣。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19bb62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a.png)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价值引言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被视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现状和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从而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丽意境,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他们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以及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1]。
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要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发展终身的审美习惯。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且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7ea5a23453610661ed9f4d3.png)
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范林志
(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省邻水实验学校 )
【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 通过高中语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 语文课上开 展 审美教育,可以通过 多 种手段为学生创造审美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的方式进行。本文就高中语文教育 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析。 【 关键词 】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想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 学 生 的主体 地位 ,促进 学 生的全 面 发展 。 为 了改变 传统 的 教学模 式 ,我 国 在 高 中教育 中进行 了全 面 的改 革 ,并取 得 了很 大 的成就 。虽然 如此 ,但 是 还 存在 诸 多 的问题 , 高 中教育 仍然 没有 摆 脱高 考这 个指 挥 棒 的束缚 , 过于 重视 升 学率 的提 高 ,很 多学校 都 出现 了重 视智 育轻 视 美育 的现象 。 对 高 中生 的审 美现 状的 分析 . ( 一 )进 行审 美教 育 的必要 性 审 美教 育 ,通 常称美 感 教育 或美 育 ,就是 当人 们对 审美 对蒙 进行 感受 、 欣 赏 、评析 和 判 断等 审美 活动 时 ,其 生理 结构 和 心理 结构 会 受到感 染 、熏
一
、
3 . 学校 因素 的影 响 。学 校是 对 学生进 行 审美 教 育 的主要 阵 地 。宽 松 的 学 习环境 是学 生健康 成长 不可 缺 少的 ,学生 应该 受到 文学 、艺术 等 的熏 陶 , 心灵 应 该受到 美 的净化 。高 中生面 临 巨大 的升学 压力 , 学校 和教师 都 只注 重对 学 生进行 智 力教 育 ,对音 、体 、美 的教 育有 所 忽视 ,这 对高 中 生的 审 美教 育来 说是 一个 很大 的挫伤 ,最终 导致 学生 的整体 审美 能 力有所 下 降 二 、对高 中生 开展 审美教 育 的途径 (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美育意识 高 中语 文教 材具 有 很强 的“ 人文 性” ,教 师 要 以“ 德 高 为范” 的 标准 来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300cde1998fcc22bcd10d28.png)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高中语文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语文学科本身是一种文学艺术,艺术之美在于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有着重要的审美教育优势,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同时去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这不仅是增强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关键,也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文学艺术的最佳渠道,更是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有力相应。
本文对于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对策进行粗略的论述,以期为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开展审美教育,语文学科有着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
在当前我国苏教版的全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这些美学因素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久而久之接受更好的审美熏陶。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苏教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提取教材中优秀的美育片段,赋予高中语文教学以全新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在日常教学活动组织中,为学生奠定一定的审美基础,使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所接触的环境感染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得以被充分挖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加强对于美的感知与领悟,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和品鉴文章的过程中,主动找寻美好的事物,感受文章中对于美的描述。
举例来说,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诗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主旨,用情感人,再引申到文章更高层次。
”[1]让学生能够通过倾听和朗读,去理解作者的情怀与写作的巧妙心思,产生娱目悦耳的美感。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学生发现美、接受美、感悟美的过程。
学生要感悟的不仅仅是物体的形象美,更要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要能够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中,找寻美的因素,从而为己所用,使学生能在阅读训练与写作中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美学因子,更好地去创造美和传播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观方法论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观方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ecff3687c24028915fc370.png)
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方法【摘要】高中语文教育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工具。
作为重要的学科基础,语文囊括了语言、文字、情感、审美等诸多要素,学习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是一个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观的过程。
本文中,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育在学生审美观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培养一、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观培养上存在的典型问题(1)学生的审美知识和能力欠缺。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几乎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只是注重考试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基本的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在语文中发现美,不利于高中学生在美的认知下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2)语文阅读量小,阅读量窄,致使学生思维结构单一。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教授课本上的文章知识,也很少鼓励学生阅读其他课外语文知识,致使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延伸,语文知识中审美观的培养也便无从谈起。
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型,以一种传统的学分思维学习高中语文知识,逐渐抹杀掉语文知识审美情趣,使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成为空谈。
(3)忽视了审美自身的特点,不懂得何为审美,语文教学如何审美。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观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复杂的心理和精神活动,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本不懂什么是审美,审美观的精髓在何处,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培养无法开展。
在这种语文教学困境下,老师和学生根本就不懂审美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在语文教学审美观培养的教学任务下,他们也仅仅是为了审美而“审美”,只是让审美拘泥于语文教学形式上,不懂得如何使学生身心充分结合的审美培养。
(4)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环境压抑,不利于语文审美教学。
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凡事以学生成绩论成败,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环境枯燥,一心放在如何提升考试成绩上,并无心思静下心来发现语文学习中美的元素,审美理念的建立更是无从谈起。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33dfe5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9.png)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从中受益,饱受熏陶,获得美好的人生之道。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如何运用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指导呢?一、培养学生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教育语文时,教师应时时刻刻注重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体会作品中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从而深化自己对作品中内容的理解,明白文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智慧与感情的桥梁。
因此,在推荐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需特别关注作品中的美学功效和设计,教授学生欣赏的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写书评等阐述性文章。
二、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正确认识与感受。
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需要懂得如何阅读作品,如何感悟作品中所揭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懂得如何欣赏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要素。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学会领悟作品的感性美和思辨美,从而深化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三、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生文学作品之余,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
文学作品是由作者根据生活的实际而创作而来的,而创作是从欣赏中而来,它是欣赏与追求之交融。
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读、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教学中给予有关写作方面的引导,在写作中突出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与创造。
探讨创新及创造的过程,则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索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设计及其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欣赏和创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感知力和判断力,更好地发掘文学自身的美学魅力,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身的审美能力,提升自身整体的艺术素养。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239b4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5.png)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
审美素养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对文学艺术、自然景观、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审美素养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以及相关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审美素养的内涵。
审美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感知、理解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它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的觉知能力;对美的理解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审美价值的评价能力。
而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是关键。
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通过学生们的阅读和欣赏来感知美的存在;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诵读、朗诵、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要通过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可以通过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地方的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创作比赛、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审美成果,增强他们的审美自信心。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与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当前审美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难题。
在一些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审美学习内容和形式。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积极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推动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工作。
学生审美兴趣的匮乏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c39fdc4050876323112129d.png)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 审美活动 。
语文教学 培养学 生的审美 能力 可以按 三步走 。
第一步, 让学生通过 阅读 , 去发 现作 品 中美 的因素 , 并通过 自己的感 知和想象 , 生初步 的美感 。第二 产 步, 美感积累多了 , 教师要指导学 生对这些感性知识 进行 比较分析 , 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 使学
U
教学随笔
5 9
高中语文教育 中 的审美 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徐清 丽
在高 中语文教学 中怎样进 行审美 教育 , 以为 我 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4 体味教材中的意境美 .
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美 . 审美教育 以陶冶性情为主 , 带有明显的情感 性。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 次的创造 性 的思维 活动。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 作文教学 则是学生 创造美 的活 动 的集 中体现 。
1引 导学 生 从 生 活 中发 现 美 .
陶冶性情 就是 要打 动人 心。或感 动 , 振奋 , 或 或激 动 , 悲或 喜 , 或 或忧 或怨 ……它 们 的共 同 特征是 心 “ , 动” 即情感 的参 与。每一篇文 学作 品我们都 应该
生形成一定 的审美 判断能力 。第 三步 , 指导学 生从 美学 角度去评价一 部作品 。这 时 , 生的思 想上 已 学 经形成 了正确的审美 观念 , 又能识别 生活 中的假丑
落实为包括艺术欣 赏和艺术创造力在 内的某种敏感 生善于发现美 1分析教材 中的形象美 .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联想 。《 故都 的秋》 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5475b57be23482fb4da4ca9.png)
关■诩 :审美情境 审美对 象 意境 美 审美画面 审美能力
一
语文课 堂教学 中审美内容是丰 富多彩 的,学生面对语 文课文,不仅仅 是 大堆优美 的语言文字 ,而且 是对美景 的欣 赏、对美 的生活的感 天上来 ” , 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 呢?
滴滴进行思考,争取有所领 悟。 “ 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 ”是学生写作文 的第二大难题 。应该引导学 生多 读书 ,从读书中增厚 自己的文化素养。 另外 ,教师应该对学 生进 行审题 、立 意、构思写作等 专项训练 。文章 的 每一个版块学生都能驾驭 自如,一篇优秀的文章 自然也就不在话 下了。
一
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包头 市 固阳一 中 孙冬梅
籀 一 :语文是一 门重要 的人 文学科 .比之 于其他 学科 , 语文具有更加丰富的人文元素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语文 的审美特点决定 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 审美素 质, 以美的眼光发现美 , 以美的艺术引导 学生进入审 美胜景 .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 :’ 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 美的空间遨游 。” 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 出 , 语文 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 , ” 为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使学生具有较 强的语文应用 能力和一定的审 美能力、 探究能力 , 形成良好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为终身学 习和有个性的发展 奠定基础 。”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 出来供你应用 :你可 以很 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 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 出新 ,把 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 、完美。多读的确是 条通 向学好写作 的成功之路 可将一周 的语文 早读课分为两大块 ,周一、周 三 、周五布置学 生课本上 的读 书任 务,而周 二和 周四则让学生去读教师推荐 的 文章 ,要求他们 反复朗读 ,琢 磨文章的写作手法 ,紧接着 ,要求他们在周记 中 运用本周学 习到 的新写法 ,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四、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 语 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激 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全 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 “ 通 过多种 方 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说: “ 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创造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着 重培养 学生 的想象创造 思维,从而提高 自 身 的作文质量 。具体训练 方法 :1 . 借助诱导物引 发想象。如,听朗读录音,脑中想像画面;听一段音乐,描绘其中的色彩;看 幅图画,想像其 中的声音 与韵味。2 . 进行改写、扩 写等训练 。在平时的作文 教学中,教者可选择一些容量大 、富有深度与广度的范文材料,要求学生在原 文基础上展开大胆想象, 进行 改写、 扩 写等训练 如 ,“ 诗改文”、“ 文 改诗 ”, 续其结尾等。3 .出具科学探索与幻想的题材。如,“ 没有磨擦力 的世界 、 “ 2 1 世纪太空旅游”、 “ 当地球 失去引力之后 ”等等 。4 .开展 实践活动引导想像。 如 ,评点新闻事件、推测热门电视剧中主人公 的命运展等 。 作者简历:胡月 明 ( 1 9 6 3 . 3 - 一 ) , 男, 1 9 8 3 年7 月参加教育 工作, 本科 学历 , 高级教师 。从教 以来 ,始终 以 “ 教书育人 ”为根本 ,恪尽本职 ,敬业奉献 ,为 社会培育 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探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探微](https://img.taocdn.com/s3/m/e4074e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6.png)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探微【摘要】本文围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展开讨论。
在研究背景介绍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意义指出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对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分别从文本选取引导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文体培养审美能力、运用跨学科知识拓展审美视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审美素养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策略和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审美素养、文本选取、审美情感体验、文体、跨学科知识、现代科技、师生互动、研究成果、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审美素养作为学生的心灵食粮,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学生的审美素养普遍较低,存在审美情感体验不深刻、审美能力不足、审美视野狭窄等问题。
审美素养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困境和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单一的文本选择难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缺乏跨学科知识拓展审美视野,以及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等问题亟待解决。
探索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已成为当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研究,旨在从各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和策略。
1.2 研究意义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11d98d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d.png)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 学生的审美体验
引入艺术元素,激发学 生的审美兴趣
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提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新评价方式,鼓励学 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教师审美素养
定期开展教师审美培训,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鼓励教师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品位。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影视剧和艺术展览,拓宽教师的审美视野。 建立教师审美情趣评价机制,将审美教育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举办文学创作比 赛,鼓励学生创 作自己的文学作 品,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
邀请文学专家进 行讲座和指导, 提高学生的文学 素养和审美情趣 。
举办写作比赛
目的:激发学生的 创作热情,提高他 们的审美情趣
实施方式:定期举 行写作比赛,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
效果:通过写作比 赛,学生可以锻炼 自己的写作能力, 提升对美的感知和 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05学中审美情
趣培养的评估与反馈
制定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学生对文学作品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评估结果,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审美情 趣 动态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审美情趣 的有效培养
进行过程性评估
评估方式:观察、 测试、问卷调查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方式:定期举行朗诵比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选优秀 选手并给予奖励
注意事项:教师应给予学生适 当的指导和鼓励,确保比赛的 公平公正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文 学社团,激发学 生对文学的兴趣 和热爱。
通过文学社团活 动,引导学生阅 读经典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审美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培 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869877802768e9951e7386a.png)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丽。
教材文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文本的理解。
一方面,教师激发学生对文本外在美和内涵美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自主学习,在心理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审美对象中体现出的音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审美体验。
1.感受语言美。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获得美的享受。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要求读出课文的韵味和情调。
文中大多运用比喻、通感,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荷塘月色的美景,大量叠词的使用,使得文章音韵和谐。
细细品味这精美的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语言的中介使读者能从中感觉出景物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2.感受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
在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抒情散文的创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引导学生与古人进行灵魂交流,充分挖掘诗文中美的情感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比如李密为了报答祖母刘的扶养之恩,冒着被杀的危险,多次拒绝晋武帝的任命,迟迟不去上任,写下《陈情表》这篇奏章,正因为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天伦之情,把晋武帝也深深感动了,终于可以让祖母得以颐养天年。
在教学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内容来体味情感等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们都深入感受到了李密的孝道,受到了一场深刻的情感审美教育,增强了孝情,懂得了感恩。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ce5e9f84693daef5ef73d5f.png)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教育观念和趣味,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力。
语文学科就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审美教育,让课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身心得到陶冶。
一、在导语中呈现美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使学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切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
导语的设计要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要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美感,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我的导语是:“生命是东逝的一江春水;生命是出墙的一枝红杏;生命是车辙里的一棵小草;生命是黑土中的一朵蓓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热爱生命》,跟着诗人去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排比句的导语,营造了“生命”情境,唤起学生对生命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以说,导语至关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作品中的形象,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二、在诵读中感受美朱熹说:“大抵观书以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通过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作者鉴赏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
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首先播放名家范读,开篇“噫吁欷,危乎高哉”一声,就将学生拉入路途艰难、高亢辽远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跟读、试读,将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
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诵读的感悟气氛,让学生耳濡其情,身临其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三、在赏析中悟透美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的措施分析
![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的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9458e319e8b8f67c1cb91e.png)
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的措施分析摘要:目前,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教学要求以及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调整或者改革,具体来说,在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或者训练,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实施。
本文笔者利用两部分对该问题进行了简述,首先对我国国内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或者对策。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老师;高中学生新时期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已经确立为培养全面发展或者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其中高中学生所接受的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教学活动,在属性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性质的教学,更是一种艺术性质的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我国教育教学部门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调整以及改善,所以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教学工作在整体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或者措施。
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现状以及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使得国内高中学生的语文审美教育工作并没有顺利地进行,这样就可能使得审美教育工作在整体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有所缺失。
一、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审美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情况分析以及研究我国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善或者转变,使得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发展以及进步,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正式的教学内容出现在教学工作中,使得其语文的审美教学工作发展或者进步越来越快。
与此同时审美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的作用以及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现在,尽管我国开始关注素质教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说,我国在升学考试以及各种等级考试过程中,仍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这样的现状就使得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甚至是家长,他们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程度,决定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审美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情况还不是特别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3-04-23T13:33:44.2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3月总第79期供稿作者:◆郭秀峰
[导读] 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审美化、情感化的效果。
◆郭秀峰贵州省兴义中学562400
摘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开展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倡导审美活动的功能和意义,是赋予生命以灵魂,唤醒生命体验,重视情感积淀和艺术熏陶,重视生命的非理性感知、想像、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美丽、灿烂和辉煌。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从宏观角度讲,语文审美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简单的语文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通过美的教育,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从微观角度讲,语文审美教育是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认为审美能力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美感能促使人对事物产生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认知。
语文教育本身充满着人文关怀,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得到灵魂的净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
1.挖掘教材美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高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审美因素,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精神美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美的因素挖掘出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更是把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心灵美、语言美完美地结合,使人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心灵上的宁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不但能学会欣赏人物的外在美,还会欣赏人物的内在美。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将文本蕴含的审美元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对文本构建的新元素进行想象和联想。
如《热爱生命》课后练习第二题:“在我们的周围,哪些是热爱生命的表现?”这是指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提示,使学生充分想象和扩展联想,从而培养其审美想象能力。
3.通过写作训练拓展审美教育的空间
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把自己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作文的形式,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效果,使得审美教育由课堂到让他们深入生活。
在写作中,要让学生去不断地发现社会、发现自然、发现自我,在发现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生命的境界。
4.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结晶,也往往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语文教学时,为了达到审美情感培养的目的,要教会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如《边城》这篇课文,我们只有教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才能达到审美情感培养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地介绍沈从文创作《边城》的背景以及他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这种思想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实现情感的迁移,让他们认识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翠翠以及许许多多善良纯朴的人们,以他们的人性光辉荡涤着城市人被污染的心灵,引领着人们流连在边城优美的意境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审美化、情感化的效果。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课文所展现的美,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诸如教室的布置、课堂气氛的渲染、教学设计的生动活泼等,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好习惯”。
一旦学生开始爱好美,并且逐渐养成了审美的好习惯,他们就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从日常的现实走向审美的现实,从纯粹的生命感走向美感”,这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钰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9)。
[2]杨忠萍探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5)。
[3]刘付亭试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整体性策略和阶段性任务[J].考试周刊. 2011,(39)。
[4]程俊给学生一双探寻美的眼睛——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审美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