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地理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与地理教学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除应具备讲授地理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情感性、启发性的能力外,语言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文学性的语言往往具有朗朗上口、比喻生动贴切等优点。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名词佳句,上课时能将富有地理情趣的诗词引入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目前很多的地理试卷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以诗词、歌赋形式出现的试题。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经常多角度地搜集一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民谣、谚语等,以促进地理教学。

一、描写月相的诗词

在讲月相变化规律时引入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当月球与太阳同升同落时是新月,与太阳此起彼落时是满月,半夜升起正午落下的是下弦月,正午升起半夜落下的是上弦月。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就是描写上弦月的。诗中的“夜半”而“月落”即上弦月。

二、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

在讲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差异时用(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诗说明庐山脚下已是芳菲落尽、大地春归,而山上的大林寺桃花才盛开,可见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要低。

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也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变化规律:由于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水分逐渐减少,形成潦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民谣“上山到云里,下山到谷底,对山二人看得见,一个往返若干天”描绘的是我国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我国过去河套平原坦荡辽阔的地形和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温带草原景观。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三、与天气、气候有关的诗词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由暖锋形成的天气。

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远,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不能到达。

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胜有晴”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的特点。

(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天气,这种锋面形成了阴雨连绵的天气特点。

四、反映自然规律的诗词

(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规律。

(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诸如此类的以诗词带动地理教学的实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地理教师能下决心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就能让诗词这朵文学园地的奇葩为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再添风采。(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张家口东方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