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盖注塑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ug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ug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ug注塑模具设计实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设计案例:一个简单的塑料瓶盖模具1. 确定产品尺寸和形状产品是一个简单的塑料瓶盖,直径为20mm,高度为3mm。

瓶盖表面有纹理,以增加摩擦力,方便开启。

2. 确定模具结构模具采用典型的双板模结构,由动模板和定模板组成。

动模板上设有型腔,定模板上设有浇口和流道。

3. 确定型腔布局由于瓶盖尺寸较小,可以采用一模一腔的布局。

型腔布置在动模板上,浇口和流道布置在定模板上。

4. 设计浇口和流道浇口和流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塑料的填充和流动。

本例中,采用点浇口,浇口直径为1mm,流道直径为4mm。

5. 设计推出机构推出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推出。

本例中,采用推杆推出,推杆直径为8mm,数量为4个。

推杆安装在动模板上,推出时推动瓶盖脱离型腔。

6. 设计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将成型过程中的热量从模具中带走,防止产品变形和开裂。

本例中,采用水管冷却,水管直径为4mm,布置在动模板和定模板上。

7. 设计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成型过程中的气体从模具中排出,防止气体的积聚和压力的升高。

本例中,采用排气槽,排气槽直径为2mm,数量为4个。

排气槽布置在定模板上。

8. 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模具零件的加工需要考虑其工艺性。

本例中,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材料选择不锈钢。

9. 设计模具装配工艺性模具装配需要考虑其工艺性。

本例中,采用螺钉连接动模板和定模板,并使用定位销进行定位。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双层密封圈塑胶防盗瓶盖注射模设计

双层密封圈塑胶防盗瓶盖注射模设计

双层密封圈塑胶防盗瓶盖注射模设计林建东(森骏卓越精密智造(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14)【摘要】通过对双层密封圈塑胶防盗瓶盖的分析,采用简便可靠的多次顶出方式完成多重倒扣的脱模。

从分型面装拆的镶件设计,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省去了传统做法中需要从下固定板拆模的繁琐工作,实现了模具在注塑机上直接更换零件,操作更简便。

同时也节约的宝贵的时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注射模;双层密封圈;瓶盖;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Q320.66文献标识码:BDOI:10.12147/ki.1671-3508.2023.05.009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for Double Sealing RingPlastic Anti-Theft Bottle CoverLin Jiandong(Shouju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Shenzhen)Co.,Ltd.,Shenzhen,Guangdong518014,CHN)【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sealing ring plastic anti-theft bottle cover,a simple and reliable way of multiple ejection is adopted to complete the multiple reverse release. The insert design which is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from the parting surface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cost and greatly saves the tedious work which needs to be removed from the lower fixed plate i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It realizes the direct replacement of parts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the operation is more convenient.At the same time also save the precious time,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injection mold;double seal ring;bottle cover;structure design1引言塑胶瓶盖因其经济实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为适应个性化市场的需求,塑胶瓶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性。

双孔盖板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双孔盖板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设计说明书注射模设计题目:双孔盖板注射模设计系部专业模班级6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双孔单凸台盖板设计任务书工件名称:双孔单凸台盖板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ABS工件简图见图1图1 双孔单凸台盖板第1章双孔盖板注塑工艺规程的编制该塑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双孔盖板,其零件图如图1所示。

本塑件的材料采用ABS,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图 1 企鹅332554595 有删减有CAD图双孔盖板零件图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材料采用ABS属于热塑性塑料,从使用性能上看,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氰共聚物),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与372有机玻璃的溶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从成型性能上看: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250 度)。

ABS熔体粘度适中,流动性较好,易于充模,粘度对剪切速率比较敏感,随剪切速率增加,熔体粘度急剧下降;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不很明显。

ABS为非结晶性聚合物,成型后无结晶,成型收缩率低,一般为0.3%~0.8%。

无明显熔点,熔融温度低,热稳定性较好。

有一定的吸湿性,约0.2%~0.5%,注塑前需作干燥处理,使含水率在0.3%以下。

1.1.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1.1.2.1结构分析1.1.2.2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与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磨损程度,塑件收缩率的波动及成型时工艺条件的变化,塑件成型后的时效变化和模具的结构形式等有关,因此,塑件的尺寸精度往往不高,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低精度等级。

由于该塑件上尺寸公差均为未注尺寸公差。

查表可知ABS 材料的制件为MT5级。

即: 0.370.3760+-mm, 0.320.3250+-mm, 0.100.103+-mm, 0.120.125+-mm ,40±0.28 mm 以上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不高没有太多的的精度要求,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课题确定为奇瑞车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本次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 设计注射模具,分为注射模具的机械设计部分和 CAD 两部分。第一部分,机械设计部 分包括:注射机的选用、浇注系统、动、定模的结构、脱模和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冷 却系统等设计。第二部分,CAD 部分包括:使用 AUTO CAD 完成模具的二维制图。
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根据本次在哈尔滨齐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的实习内容定的,
2
在原模件的基础上给与创新,设计奇瑞车的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 塑料制品已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中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
子业中则为突出。电子产品的外客大部分是塑料制品,产品性能的提高要求高素质的塑 料模具和塑料性能。成型工艺和制品的设计。
国内发展: 目前,国内生产的小模数塑料齿轮等精密塑料模具已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使
用 CAD 三维设计、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形、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新颖等对精密、复杂、大 型模具的制造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34 英寸彩电塑壳和 48 英寸背投电视机壳模具,汽 车保险杠和仪表盘的注塑模等大型磨具,在国内已可以生产。 国外发展:
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很多。其主要用于是注射,挤出,压制,压铸和气压成型等和 气压成型等。而注射模,挤出约占成型总数的 60%以上。注射成型分为加料,熔融塑料, 注射制件冷却和制件脱模等五个步骤。当然如利用电气控制。可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 作业。
因注射模成型的广泛适用,正是我这个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1.3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虽然近几年模具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但所增加的绝对量仍是进口大于出口,致 使模具外贸逆差逐年增大。这一状况在 2008 年已得到改善,逆差略有减少。模具外贸 逆差增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带来了对模具旺盛需求,有些高档模具国内的确生产不了,只好进口;但也确实有一些 模具国内可以生产,也在进口。这与中国现行的关税政策及项目审批制度有关。二是对 模具出口鼓励不够。现在模具与其它机电产品一样,出口退税率只有 13%,而未达 17%。

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盖的注塑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是一项非常关键和复杂的工作。

通过合理设计模具,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一)确定产品需求首先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模具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包括产品的材料、尺寸、外观要求等。

这些信息将作为模具设计的基础。

(二)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

通常包括模具的什么类型(如单腔模、多腔模、自动剥料模等)、模具的分型方式(如顶出式、拉出式等)、模具的开合方式(如水平开合、垂直开合等)等。

(三)模具的尺寸和定位设计根据产品的尺寸和结构,确定模具的尺寸和定位。

包括模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模具的定位方式,以确保产品在模具中的位置准确。

(四)模具的加工工艺设计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

包括模具的开槽、铣削、钻孔等工艺。

同时,还要确定模具的材料,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和耐磨性。

(五)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注塑过程中,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降低模具温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

包括水路布局、水流量、水压等。

(六)其他考虑因素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一些其他的考虑因素。

比如模具的排气设计、模具的剥料设计、模具的注塑机尺寸等。

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到,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二、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一)模具的结构要合理,易于加工和维修。

模具的结构应尽量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要科学合理。

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模具的尺寸和定位要准确。

尺寸和定位的不准确会导致产品的尺寸偏差,甚至无法使用。

(四)模具的材料选择要恰当。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五)模具的加工要精确。

尤其是模具的分型面、腔体等部分,需要精密加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六)模具的周边设备要配套齐全。

模具的周边设备包括注塑机、冷却设备、模具温控装置等,需要与模具配套使用。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The Injection Moulds Design ofCup LidIII摘要该设计通过对多种相似塑件的模具结构参考,设计的是聚乙烯塑件(某型口杯盖),采用的是一模两腔注射。

该产品采用点浇口注射,和整体式型腔设置。

型腔是由两瓣合模构成,利用斜导柱侧向分型,塑件的螺纹采用强制脱模。

注射模的分类、组成与注射规格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

浇注系统设计,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浇道、分浇道(横浇道)、进料口(内浇口)、冷料穴和排气槽或溢流槽等部分组成,成型零件设计,注射模的成型零件主要由动模、静模、型芯、镶块、活块等组成。

导向及定位机构设计,它包括导柱、导套的设计;导柱与导套的组合形式的选择,另外还要考虑导柱与导套配合精度的选择。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当制件的分型面确定后,在制件上与开模方向垂直的内侧或外侧如果有侧孔或侧凹,会对制件的开模或脱模形成障碍,为了方便开模,因此要选择合理的侧抽芯机构,顶出机构的设,排气系统设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关键词:杯盖;注射模;瓣合模;侧向分型;AbstractI designed a polyethylene model, which can inject two cavities in one time.The products are pinpoint gated on the side,and adopt integral cavity arrangement.The cavity is formed by two petal mold modules, and side core-pulling is through angle pin. the thread is through forced eject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 and injection of specifica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ain runner gating system of injection mould, sprue (runner), inlet (gate), slag hole and exhaust slot or overflow tank parts, such as forming parts design, injection mould molding parts is mainly composed of dynamic modulus and static modulus, core, live set piece, piece, etc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design, it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guide pin, guide sleeve; The choice of the 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guide pillar and guide sleeve, also consider to guide pillar and guide sleeve with the precision of choice .The design of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when the parting surface of parts is determined, on the parts and mould opening direction if there is a medial or lateral side of the vertical holes or lateral concave, can open mold or mold release of the product form obstacl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pen mold, so should choose reasonable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The design of ejection device .The exhaust system desig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Key words: cup lid;injection mold;petal mold module;sidecore-pul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 塑件工艺性分析 (3)1.1 制品(茶杯盖)的简介 (3)1.2 制品的工艺性及结构分析 (3)1.2.1 结构分析 (3)1.2.3 材料的性能分析 (3)1.2.4 塑件零件图 (4)2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4)2.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5)2.2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5)2.2.1 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 (5)2.2.2 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 (5)2.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6)2.3.1 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6)2.3.2 关制品的计算 (6)2.3.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7)2.3.4 注射机及各个参数的校核 (7)2.4 分型面位置确定 (8)2.4.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2.5 浇注系统的设计 (9)2.5.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0)2.5.2 主流道的设计 (10)2.5.3 冷料穴的设计 (12)2.5.4 分流道的设计 (13)2.5.5 浇口的设计 (16)2.5.6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18)2.5.7 浇注系统的平衡 (18)2.6 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 (19)2.6.1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19)2.6.2 制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20)2.6.3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20)2.6.4 脱模斜度的确定 (21)2.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21)2.7.1 脱模阻力的计算 (21)2.7.2 抽拔距的计算 (22)2.7.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22)2.8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4)2.8.1 导向机构的分类 (25)2.8.2 导柱导向机构设计要点 (25)2.8.3 本设计中导柱的设计 (25)2.9 排气方式 (26)2.10 冷却系统 (26)2.11 模架零件的选用 (28)2.11.1 定模座板 (29)2.11.2 定模板 (29)2.11.3 瓣合模 (29)2.11.4 型心固定板 (30)2.11.5 支承板 (30)2.11.6 垫块 (30)2.11.7 动模座板 (30)2.11.8 推件板 (30)2.11.9 推板 (31)2.12 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31)2.12.1 定模(凹模)的设计 (31)2.12.2 型心(凸模)的设计 (33)3 塑料模材料的选用及技术要求 (37)3.1 塑料模材料的性能要求 (38)3.2 塑料模零件选材原则 (38)4 模具工作过程 (41)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绪论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

毕业论文——塑料盖板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塑料盖板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塑料盖板注塑模具设计院 (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本文分析了塑料连接盖板的成型特点,设计了一副含有双分型面的,采用定距螺钉和弹簧进行二次分型并且采用型芯嵌块所组成凸模结构的点浇口注射模具。

该模具的关键是解决型芯镶块结构和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推出问题,以及在实现这个功能的情况下,如何使模具有效而可靠的运动。

在这里,用到了顺序分型的方法,即在第一分型面完成的情况下,再分第二分型面等等,有严格的先后关系。

在制造方面,运用了数控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技术,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关键词:塑料连接盖板注射模具双分型面设计与制造This paper analyse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stic connection cover. Design a injection mould which has two-parting surfaces、Adopting the screw and spring from the secondary type and use of cores embedded block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punch point gate injection mold. The key of this mould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type of mold core inserts gate structure and how to make the runner system cold stuff automatism out, and in this case, how to make the mould movement effective and reliable. Here, with a order parting method, namely when the first parting surface was done,then the second begin to work. Has a rigid prccedence relationgship. In manufacture, by the exercise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ique, adopt advanced strung incise、spark erosion technique, advancing working accuracy and working efficiency.KEY WORD :plastic connection cove injection mould Two-parting surface design and manufacture目录第一章绪言 (2)第一节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2)第二章塑料件的产品分析 (3)第一节产品结构工艺分析 (3)第二节塑料产品的测绘 (5)第三章成型设备的选用 (7)第一节注塑机的选择 (7)第二节模架的选择 (8)第三节模具参数的校核 (10)第四章注射成型方案分析 (14)第一节分型面及其选择 (14)第二节浇注系统的分析 (14)第五章模具结构设计 (15)第一节浇注系统的设计 (15)第二节成型零件部件的设计 (18)第三节推出机构的设计 (24)第四节冷却系统的设计 (26)第六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和模具结构 (27)第一节模具的工作原理 (27)第二节模具的结构特点 (28)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第一章绪言第一节模具制造业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盖的注塑模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理解注塑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注塑模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注塑模课程,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作流程及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塑模的基本概念:介绍注塑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2.注塑模的设计原则:讲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尺寸精度等。

3.注塑模的制作流程:详细介绍注塑模的制作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环节。

4.注塑模的应用:分析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注塑模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注塑模的制作和调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注塑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塑料盖子的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塑料盖子的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XX学校XX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塑料盖子的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起讫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根据塑料制品的要求,了解塑件的用途,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选择塑件制件尺寸。

本模具采用一模两件,点浇口进料,注射机采用海天160XB型号,设置冷却系统,CAD和UG绘制二维总装图和零件图,选择模具合理的加工方法。

附上说明书,系统地运用简要的文字,简明的示意图和和计算等分析塑件,从而作出合理的模具设计。

关键词:机械设计;模具设计;CAD绘制二维图;UG绘制3D图,注射机的选择English the moldTake toAccording to the plastic products requirements, understand the use of plastic parts, plastic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oth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lection of plastic parts size. The use of a mold of a mold two, a side gate feed, injection machine uses the Haitian 160XB models, cooling system, CAD and UG mapping of2D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drawing, mold reasonable processing method. Enclose brochures, the systematic use of a brief text, concise schematic diagram and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plastic parts, so as to makereasonable mold design.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mold design; CAD drawing two-dimensional map; UG rendering3D map,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achine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4)1.1塑料简介 (4)1.2注塑成型及注塑模 (4)第2章塑料材料分析 (6)2.1 塑料材料的基本特性 (6)第3章塑件的工艺分析 (7)3.1 塑件的结构设计 (7)3.2 塑件尺寸及精度 (8)3.3 塑件表面粗糙度 (9)3.4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9)第4章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10)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5] (10)4.2 浇口种类的确定 (10)4.3 型腔数目的确定 (11)4.4 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 (11)4.4.1 注射量的校核 (12)4.4.2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的校核 (12)4.4.3、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12)第5章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14)5.1 分型面的设计 (14)5.2 型腔的布局 (14)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15)5.3.1 浇注系统组成 (15)5.3.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 (15)5.3.3 主流道的设计 (15)5.3.4 分流道的设计 (17)5.3.5 浇口的设计 (17)5.3.6 冷料穴的设计 (18)5.4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7] (18)5.4.1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8)5.4.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0)5.5 排气结构设计 (20)5.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5.6.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0)5.6.2 脱模机构类型的选择 (21)5.6.3 推杆机构具体设计 (21)5.7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21)5.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22)5.9 模架及标准件的选用 (22)5.9.1 模架的选用 (22)5.10 两分型面的开模顺序与控制机构 (24)第6章模具材料的选用 (25)6.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25)6.2 注射模用钢种 (25)总结 (26)致谢 (28)参考文献 (29)第1章绪论模具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锁盖的双分型面注塑模设计

锁盖的双分型面注塑模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项目实施报告项目名称:双分型面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王建愧 AND 徐小婷指导老师:莫盛秋班级:模具093班组别:第二组时间: 2011-3-26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录第一章:塑件的材料及结构分析 (3)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3)2、塑件姐都工艺性分析与精度分析 (3)3、材料成形工艺参数 (3)第二章:注射机的选用 (4)1、计算塑料件的体积、质量 (4)2、确定模具型腔数目 (4)3、选则注塑机型号 (4)第三章: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5)1、分型面的选择 (5)2、型腔布局 (5)3、浇注系统的设计 (6)4、确定塑件推出方案 (10)5、成型零件的设计 (10)6、选择标准模架 (14)7、检验模架与注射机的关系 (15)8、温度调节系统 (15)9、排气系统 (15)10、注射机的校核 (16)第四章.装配图零件图 (17)1、装配图 (17)2、零件图 (17)第一章、对塑件进行工艺分析1、塑件所用材料的特性材料:聚丙烯(PP)聚丙烯无色、无味、无毒;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他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硬度及弹性比聚乙烯好;定向拉伸后可以制作铰链,有特别高的抗弯曲疲劳强度。

如用聚丙烯注射成一体铰链(盖和本体合一的各种容器),经过7×107次开闭弯折未产生损坏和断裂现象。

聚丙烯熔点为164℃~170℃,耐热性好,能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

其低温使用温度达-15℃,低于-35℃时会脆裂。

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好,而且不吸水,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

但在氧、热、光的作用下及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入防老化剂。

聚丙烯可以用于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泵叶轮、汽车零件和自行车零件,水、蒸汽,各种酸碱等的输送管道,化工容器和其他设备的衬里、表面涂层,制造盖和本体合一的箱壳,各种绝缘零件,并用于医药工业。

2、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及尺寸精度分析①结构分析见零件图,该零件图由圆弧组成的,在零件的两端有锥头孔,中间为圆孔及矩形孔组合而成,尺寸如图所示,根据零件图可知模具设计时无需设置复杂机构,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

双头阀体盖模具的设计

双头阀体盖模具的设计

5 0
《 装备制造技术)o o 2 l 年第 7 期
求( 见图 5滑块轨道结构 ) 。
A B
由图 8 所示 模拟结果可 知 ,点浇 口开设在 制品中间充模 效果最佳 。 模拟分析还发现 , 塑件表 面存在银 纹 、 气泡 , 塑件 内部存在 气孔。 分析认 为 , 造成 以上缺陷的主要原 因, 是成型过 程中塑件 内部有气体 未能及时排 出。经 Mo f w模拟分析 , lo d l 确认残 留气 体主要集中在图 9中箭头所示位置 。为此在模具 没计 时 , 将这 儿处容易产生气体残 留的地方 , 均设计成滑块拼接或镶件拼接 结构 , 从而保证了气体排出 , 杜绝了以上注射 缺陷的产生。
出, 然后大滑块再次移动 。同样另一侧组合 滑块 同样 做出抽拔 动作 。 同时 , 滑块 3移动一段距离。 制品在顶杆的作用下 , 制 将 品顶脱落 。 经试模生产 , 模具运行顺利 , 达到设计要求 , 可形成
理, 永不变形 , 其组织结构均 匀 , 削性 能和抛光性 能优异 , 切 适
合 电加工 ( 图 6型芯结构 ) 见 。
图 9 气孔分布 图
4 模 具 工作 过程
动定模 分开后 , 在斜导柱作用下 , 组合 滑块 1组合滑块 2 、 分别 向水平方 向移动 ,其 特点是 内滑块运 动 ,将小型芯抽拔
E u p n Ma u a t n e h o o y No7, 01 q i me t n f cr g T c n lg . 2 0 i
双 头 阀体 盖模 具 的设计
翟 林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 学院 , 天津 3 0 8 ) 0 3 0
摘 要: 分析双头 阀体盖塑料工 艺特点 , 介绍 了阀体盖 注塑成型模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模具设计的结构特 点是 多处不同角度抽芯 ,

小玩具双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小玩具双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任务书系:专业:按照“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如下:(一)模具1、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力求成本低、寿命长。

2、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性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操作安全、方便,易于维修,便于管理。

4、在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

(二)设计图纸开题报告答辩资格审查表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盖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盒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关键词:塑料盖;注塑模;模具结构;浇注系统;注塑机ABSTRACTThis topic mainly aimed at the mold design of plastic li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lastic product ,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was designed. This topic came from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produc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 embarks, the gating system, the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the mold took shape the partial structures, the against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ll had th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 the processing craft of the mold were simply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ndicated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plastic lid requested.Key words:plastic lid;plastic injection mold;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 embarks;gating syster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目录摘要abstract前言 (1)1 塑件成型的工艺性分析 (3)1.1塑件的分析 (3)1.2 PP的性能分析 (3)1.3聚丙烯的成型工艺 (3)2 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 (5)2.1 注射机的选用 (5)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5)2.3 锁模力的校核 (6)3 分型面的选择 (7)3.1 分型面的形式 (7)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7)3.3 水平分型面的选择 (7)4 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8)4.1 型腔数目的确定: (8)4.2 多型腔的排列: (8)4.3 模具结构的初步确定 (8)5 浇注系统的设计 (9)5.1主流道设计: (9)5.2分流道的设计 (10)5.3浇口的设计: (11)5.4 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1)5.5冷料穴的设计 (12)6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3)6.1 凹模的结构形式 (13)6.2 凸模的结构设计 (13)6.3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4)6.3.1 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14)6.3.2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15)6.3.3 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15)6.3.4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15)6.3.5型腔的壁厚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16)7 模架的确定 (17)7.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7)8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18)9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9)9.1 脱模力的计算 (19)9.2 推出方式的确定 (19)9.3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9)10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0)10.1 冷却系统设计 (20)10.2 冷却时间的确定 (20)10.3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20)10.4 冷却系统的计算 (21)11模具安装 (22)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前言模具被称为工业产品之母。

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工艺

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工艺

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工艺我呀,对这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工艺可算是有点小研究。

您想啊,这瓶盖看着简单,可这模具工艺那是大有讲究。

我就见过那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好家伙,摆在那像个神秘的大铁家伙。

那模具的材质啊,硬邦邦的,摸上去凉飕飕的,透着一股工业的扎实劲儿。

上面的纹路啊,密密麻麻的,就像老工匠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经验和秘密。

就说这双色注塑,那可不是随随便便把两种颜色弄上去就行。

咱得先设计好,两种颜色怎么搭配,怎么分布在瓶盖上。

这就像画画儿似的,得有个构图。

我就和那些搞模具设计的师傅聊过,我说:“师傅啊,这双色咋安排才好看又实用呢?”师傅就一边拿着个小本子比划着,一边跟我说:“您看啊,这第一色得打好基础,得能托住第二色,还得让瓶盖整体看着协调。

”师傅的眼睛里透着那种专注,就像盯着绝世宝贝似的。

制作这模具的时候,那工序复杂得很。

先得有个粗胚,就像人先搭个骨架。

这粗胚得用车床啊,铣床啊这些大机器一点点加工。

那些机器开动起来,嗡嗡嗡的,震得地都有点颤。

工人们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脸上都是严肃的表情,稍微一走神,这模具可能就废了。

然后就是精细加工,这时候就得像绣花一样。

那些小工具在师傅手里就像有了生命,在模具上一点一点地雕琢。

这双色的部分呢,就需要特别的装置来控制。

我看着那些师傅调试装置的时候,心里就想,这就跟魔术师变戏法似的,得让两种颜色完美地结合在一块儿。

这双色注塑瓶盖模具工艺啊,还得考虑很多实际的问题。

比如说,这瓶盖的密封性。

要是密封不好,里面的东西漏了或者变质了,那可就麻烦了。

我就听一个做瓶盖生产的老板抱怨:“这模具要是弄不好,我的瓶盖就成了废品,那损失可大了去了。

”我能理解他的着急啊,这就像农民种庄稼,种子不好,那这一年的收成都没了。

还有啊,这模具的耐用性也重要。

得经得住一次又一次的注塑,就像一个强壮的劳动力,不能干两下就累垮了。

我有次去一个小工厂,看到他们的模具都生锈了,我就着急地说:“这可不行啊,这模具生锈了,做出来的瓶盖质量肯定不行。

盖板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盖板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盖板双色注塑模具设计周建安;洪建明【摘要】Aft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bicolor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 analysis for bicolor cover plate was then presented, and classification of overmoulding moulds and its selecting principle was further described. A special runner system for overmoulding mould was offered, including a feed-in slot and a submarine gate. Two sets of ejector mechanisms were obtained, one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special overflow slot, and the ejector pins was put under the feed-in slot and the overflow slot. Besides, the overmoulding mould assembly drawing was given, and the working process was described.%文章介绍了双色成型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了双色盖板的工艺,阐述了双色模具的分类及选用分体式双色模具的依据.在对模具进行总体设计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产品尺寸较小的特点,设计出特殊的浇注系统和顶出机构,其中浇注系统采用顶针潜伏式浇口转进胶槽再转侧浇口的进料方式,而顶出机构有2套顶出装置,并且将顶针分别设置在进胶槽和另一个与产品相连的类似于溢料槽的结构上,通过顶出进胶槽和溢料槽,将产品连带顶出.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具的装配图及模具的工作过程.【期刊名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5【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盖板;双色制品;双色模具;顶出机构;进胶槽【作者】周建安;洪建明【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8双色成型主要是以具有2个注射螺杆的双色成型注塑机,将不同种类或不同颜色的2种塑料按先后次序注入模具型腔,最终得到双色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双色注塑和传统注塑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品的心部和皮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成型材料,满足制品的内、外不同的使用要求;(2)制品的心部材料和皮层材料配合可以减少残余应力、增加机械强度;(3)制品心部可以使用低黏度材料以降低注塑压力,可以使用二次材料以降低成本.随着人们对注塑制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商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的提高,双色注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塑件工艺分析盖板由盖板主体和盖板垫2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因为两部分需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又要求两部分紧密结合,所以要用双色注塑成型的方法来加工.产品外观要求无熔接痕、收缩痕或其他注塑缺陷,外表面粗糙度取Ra 1.6μm,底面及其他地方粗糙度取Ra3.2μm.盖板主体尺寸25 mm×4 mm×3 mm,平均壁厚 1.2 mm,材料为 PC+ABS.这种材料既有PC树脂的耐冲击性和稳定性,又具有ABS树脂的易加工性,一方面可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可降低PC成本和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1].盖板垫的材料是PP+EPDM,其尺寸为29 mm×4 mm×2 mm,平均壁厚0.8mm.PP(聚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合成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耐紫外线及良好的耐高温、抗冲击性能的混合材料,其耐油和耐溶剂性能与通用型氯丁橡胶不相上下,可以用普通热塑性塑料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具有加工简便、成本低、可连续生产并可回收利用等优点[2].图1 双色盖板2 模具设计2.1 双色模具分类双色模具一般分为2类:分体式双色模具和连体式双色模具.所谓分体式是用装在一台注塑机上的2副模具来完成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连体式是在一副模具中完成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连体式双色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应用较少.分体式双色模具相对来说结构较简单,制造较容易,适应性好,所以应用要更普遍.双色盖板模具就采用分体式双色模具,它具有以下特点:1)2副模具的动模部分完全相同;2)对于定模部分,除了各自的定模型腔件有所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尽量要求做到完全相同;3)用来制作模具的两套模架要保证:分中尺寸、导柱孔位置完全一致,模具高度相等,两幅模具的动模部分旋转180°后可以互相替代.2.2 模具的总体设计A模成型盖板主体,B模成型盖板垫,并和A模成型件紧密结合得到双色盖板产品.为了减小模具尺寸,2副模具均采用直身模.为了满足A模和B模具有可选的成型件顶出功能,每副模具均采用2套顶出机构.模具采用一模四腔布局,顶针顶出,弹簧机构先复位.2副模具的结构除了各自的定模型腔件(分别成型盖板主体和盖板垫的外形)不一样外,其余各处都是完全相同的.2.3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A模成型的盖板主体件不需要顶出(而是旋转180°后作为B模型腔的嵌件),A模的浇注系统却要从模具中顶出.为了实现顶出时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的自动分离,A模采用潜伏式浇口进胶,并且流道只在动模部分开设(截面成半圆形).由于零件尺寸较小,潜伏式浇口不能够直接开设到成型零件上,而是开设到一根顶针上面的冷料井上,并且在冷料井上头分型面上开设专门的进胶槽,最后再通过一个矩形侧浇口实现进胶槽和模具型腔的连通,如图2所示.对于B模,因其注塑成型得到的双色成品和浇注系统均需要开模顶出,便可以直接采用简单的矩形侧浇口进胶,而其流道截面成圆形,分别开设在动模和定模.图2 A模浇注系统示意图2.4 模具的顶出机构设计模具有2套独立作用的顶出机构.第一套顶出机构用于将A模的浇注系统顶出(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潜浇口),由流道顶针、一射顶针板、一射顶针底板、回程杆、弹簧等零件构成(如图3所示),模具开模后,因主流道下端设有圆环槽型冷料井,浇注系统被该冷料井拉向动模一侧,接着注塑机的顶杆顶住A模顶出底板,使其带动流道顶针相对于动模向上运动而将A模浇注系统凝料推出圆环槽形冷料穴,这时候,浇注系统和制品在潜伏式浇口和进胶槽下端的冷料井相接触处分离. 图3 模具顶出机构示意图第二套顶出机构用于将B模的双色产品和浇注系统顶出,由于零件尺寸较小,也为了不在零件的表面留下顶出痕迹,顶针不宜直接设置在双色型腔位置,而是在型腔进胶槽的对面,开设了一个类似于溢料槽一样的工艺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不但可以作为顶针的着力点,还可以收集冷料和杂质,有利于提高制品质量,B 模产品顶出的顶针就分别设置在进胶槽和溢料槽上.第二套顶出机构由进胶槽顶针、溢料槽顶针、二射顶针板、二射顶针底板、回程杆、回程弹簧等构成(如图3所示).模具开模后,因B模的顶出杆比A模的顶出杆的直径大,因此顶出杆顶住二射顶出底板,并进一步驱动两套顶出机构动作,带动进胶槽顶针、溢料槽顶针和流道顶针相对于动模向上运动,将B模型腔中成型的双色塑件推出型腔.塑件顶出后,通过切除进胶槽和溢料槽,获得双色成品.3 盖板双色模具装配及工作过程图4为双色模具的装配图,左上角(a)图为双色模具盖板垫模(即B模)的定模部分的仰视图,右上角(b)图为两副模具的动模部分的俯视图,左下角(c)图为盖板主体模(即 A模)的定模部分的仰视图,右下角(d)图为盖板垫模的全剖视图.第一次合模注射后,A模的4个型腔内注射PC+ABS,成型了盖板主体嵌件,同时B模的4个型腔内注射PP+EPDM,成型盖板垫,因B模事先无盖板主体,所以第一次合模,不能得到双色塑件,从第二次合模开始才能得到双色盖板塑件.开模时,两副模具的浇注系统凝料均被圆环槽形冷料井拉向动模一侧.A模第一套顶出机构运作,将浇注系统凝料顶出模具,因为A模的浇口采用潜伏式浇口,此时潜伏式浇口即与盖板主体嵌件切断分离,但成型的盖板主体嵌件(带进胶槽和溢料槽)仍保留在动模型芯4上;B模顶出机构1和2同时运作,将盖板垫和浇注系统一起顶出.在模具的顶出机构复位后,注塑机的旋转盘带动动模旋转180度,将A模带有成型的盖板主体嵌件的动模部分旋转输送到与B模定模相对的位置,成为B模的动模;同样,原B模动模部分被送到与A模定模相对的位置而成为A模的动模.这样,A、B模的动模相互换位完成.图4 模具装配图第二次合模成型后,A模重复得到盖板主体嵌件,B模则得到双色塑件,A模顶出机构 1运作实现浇注系统和盖板主体嵌件分离,B模顶出机构1和2同时运作顶出连着浇注系统的双色制品.在顶出机构复位后,A、B动模再次进行互换.双色注塑成型制品拓宽了注塑成型制品的种类,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在双色制品基础上,又发展起来多色制品、混色制品、夹心制品等,进一步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可以预见,不同颜色塑料融合成型的塑料制品,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针对这些制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注塑成型方法,会是未来塑料加工的主要方向之一.参考文献:[1] 卢正红.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及应用新进展[J].国外塑料,2006(9):56-59.[2] 徐学林,赵勃,李素云,等.PC/ABS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3(12):62-65.[3] 周建安.电视功能按钮注射模具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8):212-214.[4 ] 周建安.基于UG的手机电池扣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2):114-116.[5] 周建安.基于 UG moldflow的双色注射模具设计[J].模具工业,2012(1):58-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盖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盒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关键词:塑料盖;注塑模;模具结构;浇注系统;注塑机ABSTRACTThis topic mainly aimed at the mold design of plastic li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lastic product ,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was designed. This topic came from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produc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 embarks, the gating system, the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the mold took shape the partial structures, the against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ll had th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 the processing craft of the mold were simply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ndicated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plastic lid requested.Key words:plastic lid;plastic injection mold;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 embarks;gating syster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目录前言 (1)1 塑件成型的工艺性分析 (4)1.1塑件的分析 (4)1.2 PP的性能分析 (4)1.3聚丙烯的成型工艺 (4)2 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 (6)2.1 注射机的选用 (6)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7)2.3 锁模力的校核 (7)3 分型面的选择 (8)3.1 分型面的形式 (8)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3.3 水平分型面的选择 (8)4 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9)4.1 型腔数目的确定: (9)4.2 多型腔的排列: (9)4.3 模具结构的初步确定 (9)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0)5.1主流道设计: (10)5.2分流道的设计 (11)5.3浇口的设计: (13)5.4 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3)5.5冷料穴的设计 (13)6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4)6.1 凹模的结构形式 (14)6.2 凸模的结构设计 (14)6.3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5)6.3.1 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15)6.3.2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16)6.3.3 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16)6.3.4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17)6.3.5型腔的壁厚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17)7 模架的确定 (18)7.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8)8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19)9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0)9.1 脱模力的计算 (20)9.2 推出方式的确定 (20)9.3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20)10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1)10.1 冷却系统设计 (21)10.2 冷却时间的确定 (21)10.3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21)10.4 冷却系统的计算 (22)11模具安装 (23)设计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前言模具被称为工业产品之母。

所以工业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模具工业的不断进步。

中国模具巿场规模巨大,随着国内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飞跃,但是,仍然面对高档模具以进口为主的尴尬局面。

提升技术实力,乃是中国模具工业发展的前途所在。

随着冲压金属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冷冲压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冲压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我选择了模具设计的课题,即设计一副能够生产所给空气滤清器壳的模具,并且结构合理、能保证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

在设计中能熟练使用PRO/E 、AUTOCAD 等机械、模具相关绘图软件。

1、国内方面发展情况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近10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模具工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技术上,差距尤为明显。

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此类模具,在模具产品结构上,中低档模具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偏低,降低了许多模具企业的效益。

而中高档模具能力不足,模具的开发能力较弱,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投入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

由于近年市场需求的强大拉动,中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市场广阔,产销两旺。

2003年我国模具产值达到450亿元人民币以上,约折合50多亿美元,按模具总量排名,中国紧随日本、美国其后,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模具已涵盖了各种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成形的特殊装备,被分为10大类、46小类。

1996年至2002年间,中国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14%左右,2003年增长25%左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模具发达地区的增长在25%以上。

近两年,我国的模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2003年模具出口3.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在33.5%,形势喜人。

总的来看,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利润空间狭小,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

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模具约11.2亿美元,2003年就进口了近13.7亿美元的模具,这还未包括随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进来的模具。

中国现有模具企业超过2万家,从业人数50多万人。

中国的模具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大约占了全国模具制造业产值和销售额的三分之二,每年平均增长在20%左右。

2、国外方面发展情况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高达60%左右,而国外模具超过70%属商品模具。

专业模具厂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而国外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

国内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占总量比例不足30%,而国外在50%以上。

2004年,模具进出口之比为3.7﹕1,进出口相抵后的净进口额达13.2亿美元,为世界模具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3、未来塑料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平及比例。

这是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因高生产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致。

(2)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

CAD/CAM 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其进一步普及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其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

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塑料制件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

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是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

目前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正逐步推广使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比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而且常用于较复杂的大型制品,模具设计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显得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塑料件精度,继续研究开发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也非常重要。

(4)开发新的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

以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

(5)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

我国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仍较低,与国外差距甚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要大力推广。

为此,首先要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生产;其次要逐步形成规模生产,提高商品化程度、提高标准件质量、降低成本;再次是要进一步增加标准件的规格品种。

(6)应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7)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扫描仪实现逆向工程是塑料模CAD/CAM的关键技术之一。

研究和应用多样、调整、廉价的检测设备是实现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

1 塑件成型的工艺性分析本产品主要用于小玩具,它要求质量轻、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无毒,下列为其图样图1 零件图1.1塑件的分析本塑件结构比较简单,生产批量为大批量,根据性能要求,这里选择塑件材料为PP,塑件的公差按模具设计要求进行转换。

1.2 PP的性能分析1.结晶料,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

2.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温高压时容易取向,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