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简介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一年级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符的使用;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算术运算符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3.学生能够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符的使用。
教学重难点:1.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2.运算符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示范练习题;2.小学一年级数学参考书;3.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们最近是否学习了一年级数学;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重要性。
步骤二:概念教学(10分钟)1.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如数值、数位等;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念,如给出几个数并分析数的位数;3.教师板书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跟读。
步骤三:运算符的使用(15分钟)1.介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符的基本概念和使用;2.通过实例讲解运算符的使用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如计算简单的加法、减法等。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竞赛,由教师出题,学生们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第一位完成的小组获胜;2.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3.巩固学生对概念和运算符的理解和运用。
步骤五:总结反馈(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复习;2.询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延伸:1.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与概念和运算符相关的习题;2.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练习,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数一数”。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
主题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汇报得井然有序。
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填未知加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说课稿教材分析:《填未知加数》这一内容的安排,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同时又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读求未知加数的算式,能直接填写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教师富有*,课堂教学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习的热情。
2、在创作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与互助。
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教案文案
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教案文案课程名称: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一年级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微型课将围绕以下数学内容展开:1. 数字认知:认识数字0-10的顺序排列及其数量。
2. 数字的组成与分解:通过图形和实物的组合,理解数字的构成。
3. 数字的顺序排列:通过小数线和大小比较,学习数字的顺序排列。
4. 数字的加减运算: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简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数字的认知、组成和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准备:1. 数字卡片和数学符号卡片。
2. 图形和实物模型。
3. 小数线和比较符号的海报。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教师使用数字卡片和数学符号卡片,向学生展示数字0-10,引导学生完成数字的顺序排列和数量理解。
Step 2:数字的组成与分解教师通过使用图形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组合数字。
例如,使用10个小球模型,让学生组合成5个小球+5个小球=10个小球,从而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分解。
Step 3:数字的顺序排列教师使用小数线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顺序排列。
例如,通过比较符号的使用,学生可以判断5<8<10。
Step 4:数字的加减运算教师使用图形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例如,使用5个小球+3个小球=8个小球,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Step 5: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Step 6: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反思和提高。
以上是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的教案文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课教案最新模板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课教案最新模板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
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
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课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课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50+1621+642+347+30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b.50+1639+4037+40第二种:a.21+642+3b.25+836+759+2c.50+1639+4047+30让孩子们在自己总结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进位加(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加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生1:5+8=1320+13=33生2:25+5=3030+3=3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仍然是练习重点。
因此,进一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体现教学开放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介绍本文档是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设计的微课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加高效地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通过本微课教学,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 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微课包含以下内容:1. 数的认知-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并掌握自然数的概念;- 通过图像、实物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2. 数的比较- 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学生掌握数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数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数的运算- 通过实际操作,教授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利用生动的例子和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4. 数的表示- 帮助学生学会用图形、线条等形式将数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数的表示形式。
教学方法本微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视频讲解:通过动画、图像等形式生动展示数学知识点;-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游戏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巩固所学知识;-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辅导。
教学评估为了监测学生对本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将进行以下形式的评估:-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研究效果;-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适当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通过本微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为进一步研究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微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微课
一、一年级数学微课内容介绍
1. 认识数字:通过比较、加法和减法等操作,让学生学会认识1-9
数字的基本规律,使其学习数学更加轻松有趣。
2. 认知形状:通过给学生介绍椭圆、三角形、方形等形状,并让他
们熟悉每种形状的特点,以作为未来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基础。
3. 探究长度: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工具做类比,学习衡量物体大小
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长度、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4. 量变操作: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变化,像加减、分割、拼合等操作,教会学生通过变动数量来观察变化,为学习未来数理化知识打下良好
基础。
5. 时间概念:让学生了解一天、一周、一年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
对时间的敏感度,掌握计时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二、一年级数学微课体系概要
1. 完成比较: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量表、数字等方法来进行物体
大小的比较,并且从中体会比较的重要性。
2. 记忆数字:让学生内化1-9数字的概念,更加熟练地识别、比较
数字,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 表达形状:学习如何用语言来描述不同形状,以及怎样把形状用
数字表达出来,以便为未来学习数学做准备。
4. 量取长度:操作量表,以米和厘米等单位表达物体的大小,学习
权衡物体大小的方法。
5. 掌握时间:了解时间概念,通过比较学习一天、一周、一月等概念,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具体表达。
小学阶段数学微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阶段数学微课程教案模板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数学微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 课时数:每课时约15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微课程将围绕以下数学内容展开:- 数字与计算- 几何与图形- 数据与统计- 代数与方程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如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
- 技能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 引入:通过简短的故事、图片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2.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3. 研究内容呈现:通过微课视频和互动教学软件展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包括具体概念、例题讲解和解题思路。
4. 研究活动设计:设计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练和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检测与反馈:通过课堂小测、讨论和个别指导,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的困惑。
4.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包括概念讲解、例题演示等。
2. 互动教学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研究活动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北师⼤版⼩学数学⼀年级下册微课教案北师⼤版⼩学数学⼀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作为⼀名教职⼯,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北师⼤版⼩学数学⼀年级下册微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微课内容简析】 “⼩兔请客”这⼀教学内容是北师⼤版⼩学数学⼀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中的教学环节。
教材通过“⼩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 ①⼀共有多少个果⼦? 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然后让学⽣⽤⼩棒代替果⼦摆⼀摆,帮助学⽣建⽴加减法的表象,最后⿎励学⽣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微课类型】 讲授类 【教学⽬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体会计算⽅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
3、在⽣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初步的迁移类推能⼒。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整⼗数的加减法计算,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师: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编成⼀个故事讲给⼤家听呢?(课件显⽰情景图,学⽣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兔在请他的⼩伙伴们吃果⼦呢!(引出课题-⼩兔请客)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法 (1)师:(多媒体出⽰主题图1):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1⼀共有⼏个盘⼦? 2⼀共有多少个果⼦? 重点解决“⼀共有多少个果⼦”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棒代替果⼦摆⼀摆,好吗? 学⽣操作。
(帮助学⽣建⽴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共有多少个果⼦”怎样列算式呢? 根据学⽣回答板书:20 + 30 = 30或+ 20 =? (4)师:那20 +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想⼀想⾃⼰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可⽤学具代替果⼦摆⼀摆。
数的顺序微课说明
《数的顺序》微课说明
实验小学付红元《数的顺序》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本节微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后,对100以内数的顺序进行整理,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数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发展数感。
教学时出示百数表,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填数后观察表里的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横着、竖着、斜着进行观察,观察后发现排列规律,然后再运用发现的规律,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出其它的数,这一练习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节微课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观察、探索的活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简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简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接触正式的数学课程的开始,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一、数的认识与应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以数的认识与应用为主要内容。
从最基础的数字开始,通过数的认识,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的感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算术运算小学一年级的算术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
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感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几何形状小学一年级的几何形状包括直线、曲线、点、线段以及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认识几何形状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辨认和比较。
四、时间和顺序小学一年级的时间和顺序主要包括时间先后和时间描述的基本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时间顺序的认知和描述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日常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晚上等,以及事件的发生顺序。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内容相对较简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统计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数学是我们对宇宙的方式,在数学中我们看到我们的原点和目标。
”数学是一门让我们了解世界本质的科学。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程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程主题:加法运算
课程目标:
1. 熟练掌握小学一年级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互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
1. 加法运算的定义;
2. 加法计算方法;
3. 加法运算的练习。
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
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答案。
2. 教学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可以通过口算、填空题或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鼓励学生多
多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速度。
4.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加法运算的要点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
5. 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补充。
备注:本课程只是一个微型课程范本,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和改进。
愿你的教学工作顺利!。
数学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11-20各数的认识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P84——P86页的第七单元《11——20各数认识》中的例1——例4。
二、学习目标设置由于本节内容属于第一学段,因此学习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要遵循《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学段中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依据一:《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相关内容: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位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我们知道,每一节课的目标确定不仅仅要依据《课程标准》,还要依据单元目标。
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的相关内容。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以内的数。
3、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2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以上两项依据都是和本节教学相关的内容,根据我本人对解读课标的理解程度,现在对以上目标进行分解(及细化)。
分解时,我先分解知识(即目标中的名词),再分解行为(即目标中的动词)第一步:找关键词通过我仔细阅读和分析,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需要解读的关键词有:“能认、读、写”、会用”、“描述”、“20以内的数”这几个词。
既然找出关键词了,那么就该进入分解关键词的环节了。
第二步:分解知识性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知识性关键词是“20以内的数”,这是一个数的概念。
它包括“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内容。
另一个知识性关键词是“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它是数的序数含义,即在若干个事物中,指定其中的一个物体排在这些事物中的哪个具体的位置。
以上是对知识名词的分解,接着我对行为动词进行分解。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整时》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上学期
教材:人教版
章节:第七单元
页码:84页
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有12个大格,有12个数;
2、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3、学会观察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过程
新授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钟面
1、懒羊羊正在睡觉,谁在叫它起床呢?
2、一起来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12个大格、12个数字、时针、分针,它们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新授2
认识整时
1、观察钟面,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2、看下面的4幅图画,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观察钟面的时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认识图形》主题内容简介:《认识图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分析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在幼儿时期已积累了大量丰富感性经验的孩子们来说,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
但学生对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
对微课的认识:生为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微课根本都不知道,我要在微课教学之前,先向学生介绍微课是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用。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学生对微课产生了兴趣学习风格:我教的这一班,喜欢动手的学生占大多数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是在课堂上。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边观看边动手边讨论。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教学内容:理解与运用整数乘法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相乘的规律;2. 能够准确计算整数之间的乘法运算;3. 能够灵活应用整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正整数和正整数相乘;2. 正整数和负整数相乘。
教学难点:1. 理解负整数相乘的规律;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整数乘法运算。
教具准备:数轴、整数卡片、习题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正整数之间的乘法运算规律;2. 引导学生思考负整数和正整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
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数轴和整数卡片,向学生展示负整数相乘的规律;2. 让学生观察正整数和负整数相乘的规律,引导他们找出规律点。
三、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整数乘法的练习题,让他们在习题纸上进行计算;2. 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计算整数乘法。
四、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整数乘法解决问题;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整数乘法的规律,并强调正整数和负整数相乘的注意事项;2.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需要继续巩固整数乘法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2. 思考并列举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整数乘法解决。
教学反思:整数乘法在小学阶段属于基础知识,在本课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整数乘法的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整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交流的课题是《9加几》,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学习目标的叙写和评价设计两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的叙写【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目标是: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分解知识名词:20以内的加减法本册安排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又分为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分解知识名词:算法点数、摆小棒、接数、凑十法分解行为程度副词:熟练本课时只要求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即可。
分解认知行为动词:经历在这节课把它细化为——在摆学具、圈图形、算一算的活动中,会用“凑十法”正确进行计算,并会说出计算的过程。
【教材分析】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面8、7、6加几和5、4、3、2加几的学习,可见地位尤为重要。
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依据教材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加几的知识基础,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简介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简介: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课题:9加几教学目标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难点、关键重点:9加几的进位加法难点:运用“凑十法”来进行9加几的进位加法。
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本微课视频有以下几个优点: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2、教学设施中,我非常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从生活中的情境出发,逐步的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一、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6、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7、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8、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
9、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10、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11、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2、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等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又称为心理诊断。
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教案文案
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微型课教案文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
3.培养学生比较物体长度和排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
2.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3.比较物体长度和排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2.难点: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含义,准确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测量铅笔、书本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2)引入长度单位“厘米”,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厘米”的概念。
(3)通过观察尺子,让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并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
3.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1)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注意尺子要与物体平行,紧贴物体边缘。
(2)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互相交流测量结果。
4.比较物体长度和排序(1)拿出几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引导学生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描述物体长度的关系。
(3)将小木棒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序,让学生体验排序的过程。
5.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中的一些物品,记录下它们的长度,明天课堂上分享。
2.复习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练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比较物体长度和排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数学微课简介和创作说明
数学微课简介和创作说明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简介
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自主学习,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是-种方便科学的优质学习资源。
微课特点是微,即短而精,以伍到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破,不追求全面的诠释,不追求内容的完备,而在于突出一个点,从某个点出发,阐述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既能帮助教师加强专业的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
微课和课件、课例又有明显区别,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优秀学习资源。
微课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师对多生改为一师-生。
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较好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微课体现的是"先学后教”。
教师设计微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只起组织、指导、启发作用,放手给学生,微课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再根据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进行问题解惑、讨论总结、巩固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简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课题:9加几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运用“凑十法”来进行9加几的进位加法。
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本微课视频有以下几个优点: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
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
高。
2、教学设施中,我非常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从生活中的情境出发,逐步的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