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氧化还原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7)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7)
19
23
3
HCO + S ?
S?
3
微量的Cu2+、Fe3+等也能促进Na2S2O3的分解
Cr2O + 6I (过量) + 14H = 2Cr + 3I2 ? 7H2O 或 IO + 5I (过量) + 6H = 3I2 ? 3H2O
析出 I2 的反应的反应条件: 1. 酸度:0.2~0.4mol/L [ H ] 反应速度较慢 ; [ H ] I 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BrO3 5Br (过量) 6H 3Br2 +3H2O
OH + 3 Br2
OH
Br

Br

Br
3HBr
KBrO

3( 一定量 )
KBr(过量)
Br2 2I I 2 2Br
用Na2 S2O3滴定析出的I 2
28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关键是: 1. 准确判断滴定方式 2. 确定待测组分与滴定剂之间的计量关系
aX ~ bY ~ cZ ~ dT aX ~ dT
a cT VT M X wX d 100% ms
29
例 8-9:取废水水样100.0mL,用H2SO4酸化后,加 入0.01667mol/L K2Cr2O7溶液25.00mL,使水样中 的还原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氧化,然后用 0.1000mol/L 的 FeSO4 滴 定 剩 余 的 Cr2O72- 用 去 15.00mL。计算废水试样的耗氧量。
2S2O3 、Sn(II )等
直接碘量法适宜在弱酸性或中性环境中进行
碱性环境中 3I 2 + 6OH - = 2IO3 + 5I + 3H2 O

第八章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基).

第八章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基).

->电极电位的测量
(一)标准氢电极
比与溶液中H+可达到以下平衡:
2H+ + 2e- H H2
lOOkPa^气饱和了的钳片和氢离子浓度
为lmolL>的酸溶液之间所产生的电势
差就是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定为零:
SHE: Pt, H2(l««kPa) JI+(m =1)
(二)标准电极电位标准氢电极与其它各种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组成原电池,标准氨电极
定在左边,用实验方法测得这
个原电池的电动势数值,就是
该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强弱
标准电极电势值越大,电对中氧化型得电 子倾向越大,是强氧化剂;其共觇的还原型失 电子倾向越弱。

标准电极电势值越小,电对中 还原型失电子倾向越大,是强还原剂;其共 的氧化型得电子倾向越小。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对角线规则
试判断标准态下反应2Fe2++ i2=2Fe3++2厂自 发进行的方向。

两电对中0°值高的氧化型物质为较强的
6
氧化剂,0值低的还原型物质为较强的还原剂。

Fe 2+ (aq) 0(Fe^/Fe^ ) = 0.77 IV
反应将逆向(由右向左)自发进行。

即:
2Feh + 21- = 2Fe2+ +
1
1 ■
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2
弱还原剂| +弱氧化剂2
bU/I )=0.5355^
【2 (s)+
2e" 广
(aq)
Fe*(aq) + e'。

基础化学-氧化还原

基础化学-氧化还原

§ 8.2 电极电势
8.2.1 原电池 8.2.2 电极电势 8.2.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能斯特方程式 8.2.4 条件电极电势
8.2.1 原电池
1. 原电池的概念 Cu-Zn原电池装置
负极 (电子流出):Zn 2e Zn 2 氧化反应
(
) Cu 2 2e Cu 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
Zn Cu2 Zn 2 Cu
氧化型 Ze 还原型
电对 Zn 2 /Zn,Cu 2/Cu
金属导体如 Cu、Zn
电极 惰性导体如 Pt、石墨棒
盐桥的作用: 饱和KCl溶液, 使溶液保持中性
2 原电池符号(表示方法)
() Zn Zn 2 (1.0mol L1)‖ Cu2 (1.0mol L1) Cu ()
2Cu2++ 4e 2Cu E θ = +0.337V
④该表为298.15K时的标准电极电势。 因为电极电势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室温下一般均可应用表列值。
⑤标准电极电势是指标准状态下的电 极电势。
例题: 已知 Fe3++ e = Fe2+ E = 0.77V
Cu2++ 2e = Cu E = 0.34V Fe2++ e = Fe E = 0.44V Al3++ 3e = Al E = 1.66V 则最强的还原剂是: A. Al3+; B. Fe; C. Cu; D. Al.
在氧的氟化物中为
+1或+2,如
1
2
O2 F2 , O F2 。
例:
H5I O6 I的氧化数为 7
S2
O
2 3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基本概念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的反应,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Zn2+ Zn - 2eCu Cu2+ + 2eZn + Cu2+Zn2+ + Cu氧化剂:还原剂:Cu2+Zn半反应①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②在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③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只有在金属氢化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

④通常,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为-2;但是在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值为-1,在氟的氧化物中,如OF 2 和O 2F 2中,氧的氧化值分别为+2和+1。

确定氧化值的规则: 氧化值:是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该荷电数是假定把每一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的。

⑤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值的代数和为零 ,复杂离子的电荷等于各元素氧化值的代数和。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原则: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①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②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半反应。

③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数相等。

④确定两半反应方程式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

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中各项分别乘以相应的系数,使得、失电子数目相同。

然后,将两者合并,就得到了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为分子方程式。

例1:配平反应方程式+)42−+−−++=+10e10H 5SOO 5H 5SO223+−+−+=++O8H 2Mn 10e 16H 2MnO 224+−+−+=++O 4H Mn 5e 8H MnO ②224①−+−−++=+2e2H SO O H SO 24223②③①×2+②×5得O3H SO K 6MnSO 22424++=O 3H 5SO 2Mn 6H 5SO 2MnO 2242234++=++−++−−+−−−++Mn SO SO MnO ①2242343H SO SO 5K 2KMnO 4324++2第三节电极电势一、原电池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

有机化学课件: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课件: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态物质失电子,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2、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其对应的
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弱; 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弱,其对应的 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强。
2 MnO4 + 10 Cl + 16 H+ = 2 Mn2+ + 5Cl2 + 8 H2O
Cl Cl2
MnO4 H Mn2 H2O
氧化值是人为的定义;
氧化值与化合价的区别
化合价:表示元素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 数目的比例关系。从分子结构来看,化合价是 指形成共价化合物时所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 只能是正整数。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化合价均为4 氧化值分别为:-4、-2、0、+2、+4
二、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半反应
还原半反应
电池反应:原电池中发生的总的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2+ Cu + Zn2+
盐桥的作用
盐桥:饱和KCl溶液+琼胶,其中离子可自由迁移。
负极: Zn Zn2+ + 2eZn2+过剩,显正电性,阻 碍半反应继续进行,盐桥 中的Cl-中和过量的正电荷。
正极的情况与之相反。
盐桥的作用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变化的反应
Cu2++Zn
Zn2++Cu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oxidation):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的过程
还原(reduction):氧化值降低的过程 氧化剂(oxidant): 氧化值降低 的物质 还原剂(reductant):氧化值升高的物质
Cu2+ + Zn
氧化剂 还原剂

8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8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过氧酸氧化醛酮为羧酸或羧酸酯

常用过氧三氟乙酸
还原反应
历程清楚
催化氢化:催化剂存在下加氢生成饱和或不
饱和度较低的化合物
不饱和度由分子式得到:
Ω=1+n4+n1/2-n3/2 n1,n3,n4代表一价,三价和四价的原子个数 Ω=1有一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环 Ω=2化加氢:
顺式加成 催化碳-碳重键加氢,而不影响分子中NO2、CN, N=N及C=0等官能团


选择性好,不易中毒

用于不对称合成
P*为手性叔膦配体
氢解:由C-Y转化成C-H

脱卤氢解:(Rosumund还原)

脱苄氢解
ArCH 2 X H 2 ArCH
Pt 或 Pd
3
HX

二氧化锰:选择性较高,温和的 氧化剂
高碘酸及四乙酸铅
氧化α-二元醇类化合物,连有两个羟基的
碳-碳键断裂生成两分子醛或酮。
CH2OH基团氧化成H2C=0
CHOH基团氧化成HCO2H
CO2H基团氧化成CO2 CHNH2基团氧化成HCO2H与NH3
醛酮的氧化:
醛易被氧化,酮难于被氧化

金属加水(醇或羧酸)
电子由金属表面转移到被还原的有机物分子中生成负离
子中间体 中间体接受质子给予体的质子,生成单分子还原产物醇
金属的还原反应

负离子自由基未遇较强供质子试剂则发生二聚生 成双负离子 双负离子从质子给予体得到质子,生成双分子还 原产物

金属加质子给予体:

可将醛还原为醇


钯沉积到碳酸钡(或硫酸钡上)用乙酸铅或喹啉等 毒化

基础化学第八章(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基础化学第八章(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越强的氧化剂
非标准状态下: (Ox/Red)
检流计
e
Zn A
(salt bridge)
e
Cu
饱和 KCl溶 液配制 的琼脂 凝胶
ZnSO4
CuSO4
1mol.L-1
1mol.L-1
铜锌原电池
[Example]: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following reducing agent and oxidizing agent
1、适用于水溶液中,不适用于非水溶液 系统和高温下的固相液相反应。 2、 θ没有加合性,其数值与反应系数 无关。 例如:Fe3+ + e- Fe2+ 或 2Fe3+ + 2e2Fe2+ θ(Fe3+/Fe2+)= + 0.771V
(四)标准电极电位的应用
(the table of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1)判断标准态下氧化还原能力相对强弱 aOx + nebRed 标准状态下(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 θ (Ox/Red)越大: 越易得到电子 越难失去电子 越弱的还原剂
M
Mz+ Mz+ Mz+
Mz+
二、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M
e e e
Mz+
Mz+
M(s)
(dissolve) 溶解
z+ M (aq)+ze
Mz+ Mz+
二、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2014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2014
氧化(oxidation):失去电子,氧化数增加的过程
还原(reduction): 得到电子,氧化数降低的过程 还原剂: 提供电子的物质 ( 电子供体), 氧化剂: 得到电子的物质 (电子受体),
失2e-
例2:
Zn0 + Cu2+SO4 = Zn2+ SO4 + Cu0 得 2e-
还原剂: Zn 电子供体,发生氧化反应
+ SO42- + H2O
(1) (2)
Cr2O72- + H+
Cr3+ + H2O
SO32-+ H2O
Cr2O72- + 14H+
SO42- + H+
2Cr3++ 7H2O
SO32-+ H2O
+ + 6eCr2O7214H +
SO42- + 2H+
2Cr3+ + 7H2O
(3)
SO32-+
H2O - 2e-
氧化剂Cu2+ : Cu2+ + 2e
氧化型物质
Cu 还原半反应
还原型物质
•意义:氧化还原半反应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际过程
半反应的通式: (还原半反应)
氧化型物质(Ox) + n e 2. 氧化还原电对
还原型物质(Red)
同一元素原子氧化型物质和还原型物质构成
形式:氧化型 / 还原型 (Ox / Red) Zn2+/ Zn, Cu2+/Cu
1. 单质中原子的氧化值为零;
H2 (0); O2 (0)
2. 单原子离子中原子的氧化值等于离子的电荷。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3,4,5)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3,4,5)

2. 反应应有一定的选择性
例:钛铁矿中Fe的测定 ETi 0.10V E 0.77V ( IV )/ Ti ( III ) Fe3 / Fe2
EZn 0.76V 2 / Zn ESn 0.15V 4 / Sn2
3. 过量的预氧化剂或预还原剂易除去 Sn2 HgCl2 (过量) Sn4 Hg2Cl (白丝) 2
分 析 化 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三节
V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一、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分数
设:c0(Ox1 ) c0( R e d2 ) ,V0
aOx1 bR e d2 aR e d1 bOx2
f bc0( Ox1 )V a c0( R e d2 )V0 bc0( Ox1 )V ac0( R e d 2 )V0
4
2、计量点
Ce4 Fe2 Ce3 Fe3
Esp ECe ( IV )/ Ce( III ) 0.059lg(cCe( IV ), sp cCe( III ), sp ) Esp EFe ( III )/ Fe( II ) 0.059lg(cFe( III ), sp cFe( II ), sp )
二、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类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的有 机试剂,其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
0.1 cIn(Ox) cIn( Red )
0.059 10 E n
In
EIn
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
三、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16
7
三、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通式 对于对称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式:
aOx1 bR e d2 aR e d1 bOx2

第八章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位

第八章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位
H2
H2(100kPa)

Ag棒
电池反应: 2Ag+ + H2 = 2Ag + 2H+ Eө = ϕө(Ag+/Ag) - ϕө (H+/H2) = +0.7991V ϕө (Ag+/Ag) = +0.7991V ── 银电极标准电极电势 (相对于ϕө (H+/H2)= 0)
Eө = ϕө(Zn2+/Zn) - ϕө (H+/H2) = -0.762V ϕө(Zn2+/Zn) = -0.762V ── 锌电极标准电极电势 (相对于ϕө (H+/H2)= 0)
Mn2+ + Fe3+ + H2O
×1) MnO4- +8H+ +5e= Mn2+ + 4H2O
MnO4- + 5Fe2++8H+ = Mn2+ + 5Fe3+ + 4H2O
No1
§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1、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负载
铜 锌 原 电 池 示 意 图
反应。 电极反应: Zn
Cu2++Zn = Zn2++ Cu -1 +1 0 Cl2+H2O=HCl+HClO +5 +7 -1 4KClO3 =3KClO4+KCl 一般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发生氧化 值改变的只有一种元素
2、氧化和还原 (两过程同时进行)
氧化:元素氧化值升高的过程 还原:元素氧化值降低的过程 Zn=Zn2++2e Cu2++2e=Cu

基础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基础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子的氧化数为-1,如Cl在BrCl中;
在含氧化合物中按氧化物决定,如ClO2中Cl的氧 化值为+4。
(6)电中性的化合物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的和为零。
多原子离子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的和等于离子的
电荷数。
6
例1:试计算Na2S2O3(硫代硫酸钠)和Na2S4O6 (连四硫酸钠)中硫的氧化数。
解:Na2S2O3中S的氧化数为: (+1)× 2+3×(-2)+2X=0, X=+2
4
(二)确定元素氧化值的规则
日本化学教授桐山良一(在1952年)和美国著名化学家 鲍林(1975年)等人分别发表论说,对确定元素氧化数的 方法制定了一些规则。
(1)单质中原子的氧化值为零。 (2)单原子离子中原子的氧化值等于离子的电荷 数。例如Na+离子中Na的氧化值为+1。 (3)化合物中,氧的氧化值一般为-2,
14
(2)计算氧化数升(降)总数,并按照最小公倍 数原则确定系数
+2-5=-3
+5
0 +5
+2
HNO3 + P H3PO4 + NO
+5+0=+5 5 H N O 3+ 3 P3 H 3 P O 4+ 5 N O
(3)最后配平H、O原子
= 5 H N O 3+ 3 P + 2 H 2 O 3 H 3 P O 4+ 5 N O
9
Zn + 2HCl
ZnCl2 + H2
其中,锌失去电子,氧化值升高,被氧化,称为
还原剂(reducing agent),又称电子的供体(electron
donor)。HCl中的H+得到电子,氧化值降低,被还

第八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第八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基础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实例分析:配平下列化学反应式
M 4 C 2 O n 2 4 O H M 2 C 2 n H O 2 O
基础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解: ① 氧化半反应 还原半反应
C2O24 2CO 2 M 4 n 8 H O M 2 4 n H 2 O
注意:
1. 的代数值与半反应中的系数无关,即与
得失电子数多少无关。
例如: Cu2+ + 2e
Cu
2Cu2+ + 4e
2Cu
其 Cu2+/Cu值都是0.34V。
基础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2.附录五中列出了298K时一些常用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查表 时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电极在不同的介质中值一般不同。
MnO4- + H+ + Fe2+ Mn2+ + Fe3+ 如将此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写出正、负极的反应,电池反应和电池符号。
解:电极为离子电极,即将一金属铂片插入到含有Fe2+、 Fe3+溶液中, 另一铂片插入到含有MnO4- 、Mn2+ 及H+ 的溶液中,分别组成负极和正极:
负极反应: Fe2+ = Fe3+ + e 正极反应: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电池反应: MnO4- + 8H+ + 5Fe2+ = Mn2+ + 5Fe3+ + 4H2O 电池符号: (-)Pt|Fe2+(c1),Fe3+(c2)||MnO4-(c3),H+(c4),Mn2+(c5)|Pt (+)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定温定压时:
Δ rG m 0 即
E 0 , 正反应自发
平衡状态
逆反应自发
Δ rG m 0 即 E 0 ,
Δ rG m 0 即 E 0 ,
如果在标准状态下,则用Eθ或

θ进行判断:
当Eθ>0 即θ+> θ- 正反应能自发进行 当Eθ=0 即θ+= θ- 反应达到平衡 当Eθ<0 即θ+< θ- 逆反应能自发进行
例:
求S2O32-,S2O82-,Na2S4O6 中 S的氧化数。
2、氧化还原反应
1) 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 电子转移 Zn + Cu2+ = Cu + Zn2+ ② 电子偏移
C

+
O2
=
CO2
这两类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概 念统一:元素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 。
2) 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2)电极电位的测定 v 将待测电极和已知电极组成 原电池 v 原电池的电动势: E=待测-已知
铜电极电极电位的测定 E (Cu 2 /Cu ) SHE (Cu 2 /Cu ) 0.00000 V (Cu 2 /Cu )
3)标准电极电位及应用 ① 标准态下测得的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就是 标准电极电位,符号qox/red。 ② 是热力学标准态下的电极电位; ③ 反应用 Ox + neRed表示,所以电极电 位又称为还原电位; ④ 电极电位是强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无关,如 Zn2+ + 2eZn q (Zn2+/Zn)= -0.7618V 1/ Zn2+ + e1/ Zn q (Zn2+/Zn)= 2 2 0.7618V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习题及答案

第⼋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习题及答案第⼋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习题1.是⾮判断题1-1氧化数在数值上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1-2 Na 2S ,Na 2S 2O 3,Na 2SO 4和NaS 4O 6中,硫离⼦的氧化数分别为-2,2,4,6和+5/2 。

1-3 NH 4+中,氮原⼦的氧化数为-3,其共价数为4。

1-4氧化数发⽣改变的物质不是还原剂就是氧化剂。

1-5任何⼀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个原电池。

1-6两根银丝分别插⼊盛有 mol ·L -1和 1 mol ·L -1 AgNO 3溶液的烧杯中,且⽤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便可组成⼀个原电池。

1-7在设计原电池时,θ?值⼤的电对应是正极,⽽θ?值⼩的电对应为负极。

!1-8原电池中盐桥的作⽤是盐桥中的电解质中和两个半电池中过剩的电荷。

1-9半反应NO 3- + H + + e ?NO + H 2O 配平后,氧化态中各物质的系数依次为1,4,3。

1-10在碱性介质中进⾏的反应CrO 2-+Cl 2+OH -?CrO 42-+Cl -+H 2O 被配平后反应⽣成物CrO 42-的系数分别为8和2。

1-11对电极反应S 2O 82-+2e2SO 42- 来说,S 2O 82- 是氧化剂被还原,SO 42-是还原剂被氧化。

1-12原电池中,电⼦由负极经导线流到正极,再由正极经溶液到负极,从⽽构成了回路。

1-13⾦属铁可以置换CuSO 4溶液中的Cu 2+,因⽽FeCl 3溶液不能与⾦属铜反应。

1-14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的θ值是以氢电极作参⽐电极⽽测得的电势值。

1-15电极电势表中所列的电极电势值就是相应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1-16某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是该电对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的原电池电动势。

1-17电极反应为Cl2+2e2Cl -的电对Cl 2/Cl -的E θ=;电极反应为12Cl 2+e Cl -时θ(Cl 2/Cl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氧化还原·电化学1.在Cr2O72—+ I-+ H+ →Cr3+ + I2 + H2O 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右依次为……………………………………………………………………………………()(A)1,3,14,2,3/2,7(B)2,6,28,4,3,14(C)1,6,14,2,3,7(D)2,3,28,4,3/2,142.乙酰氯(CH3COCl)中碳的氧化数是…………………………………………………()(A)IV(B)II(C)0(D)-IV3.在酸性溶液中用K2Cr2O7溶液将10cm3 0.10 mol·dm-3 KI溶液完全氧化成I2,需消耗K2Cr2O7(式量为294) 的质量(mg)为………………………………………………………()(A)49(B)98(C)0.049(D)0.0984.如果将7.16 ⨯ 10-4 mol的XO(OH)溶液还原到较低价态,需要用26.98cm3的0.066mol·dm-3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的最终氧化态为…………………………………()(A)-2(B)-1(C)0(D)+15.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在0.50mol·dm-3 CuSO4水溶液中通过4.825 ⨯ 104库仑电量后,可沉积出Cu 约为…………………………………………………………………()(A)7.94 g(B)15.89 g(C)31.78 g(D)63.55 g= 101.3 kPa时,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关系式6.对于电极反应O2 + 4H+ + 4e--⇌2H2O来说,当p O2是……………………………………………………………………………()(A)+ 0.0592 pH(B)- 0.0592 pH(C)+ 0.0148 pH(D)- 0.0148 pH7.A、B、C、D四种金属,将A、B用导线连接,浸在稀硫酸中,在A表面上有氢气放出,B逐渐溶解;将含有A、C两种金属的阳离子溶液进行电解时,阴极上先析出C;把D置于B的盐溶液中有B析出。

这四种金属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 > B > C > D(B) D > B > A > C(C) C > D > A > B(D) B > C > D > A8.已知(Ti+/Ti) = -0.34 V,(Ti3+/Ti) = 0.72 V,则(Ti3+/Ti+)为………………()(A)(0.72 + 0.34) / 2 V(B)(0.72 - 0.34) / 2 V(C)(0.72 ⨯ 3 + 0.34) / 2 V(D)0.72 ⨯ 3 + 0.34 V9.已知V3+ / V2+ 的= -0.26 V,O2/H2O的= 1.23 V,V2+离子在下述溶液中能放出氢的是………………()(A)pH = 0的水溶液(B)无氧的pH = 7的水溶液(C)pH = 10的水溶液(D)无氧的pH = 0的水溶液10.已知(Fe3+/Fe2+) = +0.77 V,(Fe2+/Fe) = -0.44 V,则(Fe3+/Fe)的值为……()(A)-0.037 V(B)+0.55 V(C)+0.40 V(D)+1.65 V11.已知金属M 的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数据:(1) M2+ (aq) + e- = M+(aq) = -0.60 V ; (2) M3+ (aq) + 2e-= M+(aq) = 0.20 V ; 则M3+ (aq) + e- = M2+ (aq) 的是………………()(A)0.80 V(B)-0.20 V(C)-0.40 V(D) 1.00 V12.下列电对中值最大的是…………………………………………………………()(A)(Ag+/Ag)(B)(Ag(NH3)2+/Ag)(C)(Ag(CN)2-/Ag)(D)(AgI/Ag)13.已知,(Sn4+ / Sn2+) = 0.14 V,φ(Fe3+ / Fe2+) = 0.77 V,则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一对离子是…………………………………………………………………………………()(A)Sn4+,Fe2+(B)Fe3+,Sn2+(C)Fe3+,Fe2+(D)Sn4+,Sn2+14.已知M12+ + 2e-⇌M1= -2.0 V;M2+ + e-⇌M2= 0.5 VM13+ + e-⇌M12+= -1.0 V;M22+ + e-⇌M2+= 1.0 VM14+ + e-⇌M13+= 0.5 V;M23+ + e-⇌M22+= 1.9 V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反应的是………………………………………………………………()(A)M1 投入水中(B)M12+ 离子加到水中(C) 1 molM13+ 离子加到1 dm3的1 mol·dm-3M2+ 离子溶液中(D)M23+ 离子加到含M2+ 离子的溶液中去15.用反应Zn + 2Ag+⇌2Ag + Zn2+组成原电池,当[Zn2+]和[Ag+]均为1 mol·dm-3,在298.15 K时,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为………………………………………………()(A)= 2(Ag+/Ag) –(Zn2+/Zn)(B)= [(Ag+/Ag)]2 –(Zn2+/Zn)(C)=(Ag+/Ag) –(Zn2+/Zn)(D)=(Zn2+/Zn) –(Ag+/Ag)16.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A)= 0,E = 0(B)≠0,E ≠0(C)≠0,E = 0(D)= 0,E ≠017.不用惰性电极的电池反应是…………………………………………………………()(A)H2 + Cl2→2HCl(aq)(B)Ce-4+ + Fe2+→Ce-3+ + Fe3+(C)Ag+ + Cl-→AgCl(s)(D)2Hg2+ + Sn2+ + 2Cl-→Hg2Cl2 + Sn4+18.(MnO4—/Mn2+) = 1.51 V,(MnO4—/MnO2)= 1.68 V,(MnO4—/MnO42—) = 0.56 V,则还原型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次序是……………………………………( )(A)MnO42—> MnO2> Mn2+(B)Mn2+> MnO42—> MnO2(C)MnO42—> Mn2+> MnO2(D)MnO2> MnO42—> Mn2+19.在酸性溶液中,下列金属与离子相遇,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Zn 与Mn2+(B)Cu 与Ag+(C)Fe 与Cu2+(D)Zn 与Fe2+20.反应3A2+ + 2B ─→3A + 2B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电动势为1.8 V,某浓度时,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1.6 V,则此时该反应的lg值为………………………………………()(A)(B)(C)(D)21.从锰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以看出,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A)MnO4—(B)MnO42—(C)MnO2(D)Mn2+22.用Ne-rnst方程式ϕ=,计算MnO4-/Mn2+的电极电势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应为298 K(B)Mn2+ 浓度增大则ϕ减小(C)H+ 浓度的变化对ϕ无影响(D)MnO4—浓度增大,则ϕ增大23.在标准状态下,当电解饱和NaCl溶液并有0.400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则在阳极逸出氯气的体积是………………………………………………………………………………()(A) 1.12 103 cm3(B) 2.24 103 cm3(C) 4.48 103 cm3(D)8.96 103 cm324.用1.50法拉第电量电解NiSO4溶液,可得金属镍的质量(g)是…………………()(相对原子质量Ni:58.7,S:32,O:16 )(A)29(B)44(C)59(D) 1.2 10225.市面上买到的干电池中有MnO2,它的主要作用是…………………………………()(A)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分(B)起导电怍用(C)作为填料(D)参加正极反应26.根据碱性溶液中溴的元素电势图,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B)BrO-(A)BrO3(C)Br2(D)Br-27.由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确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A)3Cr2+─→2Cr3+ + Cr(B)Cr + Cr2+ ─→2Cr3+(C)2Cr ─→Cr2+ + Cr3+(D)2Cr3+ + Cr ─→3Cr2+28.根据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知,(Cr2+/Cr)为…………………………()(A)-0.58 V(B)-0.91 V(C)-1.32 V(D)-1.81 V29.铅蓄电池在充电时,阳极反应是………………………………………………………()(A)PbSO4 + H2O = PbO2 + 4H+ + SO42—+ 2e-(B)Pb + SO42—= PbSO4 + 2e-(C)PbSO4 + 2e- = Pb + SO42—(D)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30.电解时实际分解电压比理论值大,此时两极的实际析出电势和理论析出电势的关系是……………………………………………………………………………………………()(B)两极的实际析出电势都比理论析出电势(A)两极的实际析出电势都比理论析出电势大小(C)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大于其理论析出电势;阴极的实(D)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小于其理论析出电际析出电势小于其理论析出电势势;阴极的实际析出电势大于其理论析出电势31.正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负极为玻璃电极,分别插入以下各种溶液,组成四种电池,使电池电动势最大的溶液是………………………………………………………………………()(A)0.10 mol·dm-3HAc (B)0.10 mol·dm-3 HCOOH(C)0.10 mol·dm-3NaAc (D)0.10 mol·dm-3HCl32.电池Cu│Cu+‖Cu+,Cu2+│Pt和电池Cu│Cu2+‖Cu2+,Cu+│Pt的反应均可写成Cu + Cu2+ = 2Cu+,此两电池的……………………………………………………………()(A),均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均不同33.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A)NO3—- HNO2(B)SO42—- H2SO3(C)Fe(OH)3 - Fe(OH)2(D)MnO4—- MnO42—34.对于反应I2 + 2ClO3—= 2IO3—+ Cl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I2 得到电子,ClO3—失去电子(C)I2是还原剂,ClO3—是氧化剂(D)碘的氧化数由0增至+5,氯的氧化数由+5 降为035.当pH = 10时,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A)-0.59 V (B)-0.30 V(C)0.30 V (D)0.59 V36.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