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合集下载

道次第略论 第四单元 法义梳理

道次第略论 第四单元 法义梳理

让我们了解一下“道次第略论”这个概念。

它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修行的次第”,是指修行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渐完善自己的内心,达到解脱、觉悟的境界。

在这第四单元中,我们将会梳理法义的内容。

第一,我们来探讨“三学”。

三学分别指戒、定、慧,是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道次第略论”中的重要内容。

戒是指持戒清净,定是指修炼定力,慧是指智慧。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修行者的内在品质。

其中,戒可以净化修行者的行为,定可以净化修行者的心灵,慧则可以开发修行者的智慧。

在修行的路上,无论是戒、定、慧,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让我们深入了解“六度”。

六度,又被称为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行方法。

布施是指修行者应该乐于奉献,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忍辱是指忍受一切苦难,精进是指努力不懈,禅定是指修行者应该修炼内心平静,智慧则是指修行者应该培养智慧觉悟。

这六度是修行者的修炼方向和目标,是帮助修行者实现解脱的关键。

第三,让我们探讨“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包括慈、悲、喜、舍。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应该培养的品质。

慈指广大无边的慈爱心,悲指无嗔无恨的悲心,喜指无所求无所希的喜悦心,舍指慷慨大方的舍心。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修炼慈悲心的关键,也是帮助修行者解脱苦难的法门。

在总结和回顾本次的文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发现在“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中,法义梳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三学、六度和四无量心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修行的次第和方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道次第略论”中的法义梳理是非常实用的,它帮助修行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修行的方法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道次第略论”中法义梳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每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和阐述,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修行中去。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并对“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的法义梳理有所帮助。

如何生起之次第

如何生起之次第

(二、如何生起之次第)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分二:一、烦恼生起的根本;二、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余烦恼。

一、烦恼生起的根本有两派观点,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

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譬如盘绳,略降黑暗,于绳实体不能明了,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由无明暗误蕴为我,从此发生诸余烦恼。

如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所承许的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就好比盘着的绳子,在黄昏略微降下黑暗时,对绳子的真实体性不能明了,反而起了计执这是蛇的错觉,这就是以无明为前因,继而出现妄见。

如是由于无明暗障蔽了明见蕴的体性,误认为多体、无常的蕴是我,这是一种错认。

也就是由无明发生了萨迦耶见,把刹那变灭、多分的蕴的假相认为是常一的我,继而执著这是自我,心里认为“我就是这个呀”,之后为了维护自我,为了自我的利益等等,发生贪嗔等各种烦恼,这是第一派观点。

也就是首先以无明为因,把蕴错认为我,从此以这种我执发生各种烦恼,都是不正确的心态,这就是所谓引起烦恼的根本。

这就好像两个产妇在医院里,同时生产,她们是一对冤家,结果在抱孩子的时候把冤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抱回家。

这就是因为一开始没看清,结果就把冤家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血肉,对这个孩子百般地呵护、爱执,后来才发现全是错的。

同样,由于一念无明把蕴错认成了我,之后以这种妄见就发生各种不合理的心态,烦恼就是这样生起来的。

如许彼二为一,即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

这是以诸中观论师和法称论师为代表,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说萨迦耶见是烦恼的根本。

如《入中论》中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

如是分已,贪着自党,嗔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

这里继续观察,由于萨迦耶见把蕴误以为我,从此之后就执著这一个蕴总聚的假相是我。

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佛法”?

佛学中所谓的“法”,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什么法规法令的那个意思中的“法”,在佛学的义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产生、消亡的内在外在之原由。

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世法范畴中的什么法令法规当然也是“法”了。

在佛经中,我们常见到“一切法”、“诸法”等字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宇宙万物万有之事理”的意思。

佛学中常有“万法圆融”的说法,即是指一切事物之存在都不相背离,相互依存,因果相续,平等无二,都在本有的“实相”之中。

按现代哲学语义来讲,就是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互为条件的,变化发展的,都是客观存在。

我们认识和感受世界,就是从“法”开始的。

任何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规则、规律以及存在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只不过在佛学上叫做因缘、因果而已,这一切都是“法”。

例如水这种东西,它保持着它的“水性”,它有水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特性,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水性”,它的规则不同于水的规则,我们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

而修证佛学的目的,就在于如实这般地求证到一切的“法”之来龙去脉。

一般来讲,我们习惯将释迦牟尼对一切法如实的证悟后,在特定条件下,宣示出来的相关言说与实践方法统称为“佛法”,狭义来理解即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法”就叫佛法。

所以,释迦牟尼既已成佛,那他所言所证的一切便是正确的,我们当然要恭敬地学习、实践他传下的“佛法”了,佛门管此叫“如法修证”,这是从世俗谛的角度讲。

广义来看(即胜义谛中),佛法即“般若波罗蜜多”。

它与释迦牟尼这个人的存在与否可以毫无瓜葛,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是指存在的本然实相,法尔如是,绝不是由谁所发明或创造。

释迦牟尼只是一个“般若波罗蜜多”的实践者、证明者、宣传者。

而且法无定法,“法”只在一定具体因缘条件下才会“有用”。

我们体认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弄不好信仰佛法就成了迷信和盲从。

所以,释迦牟尼曾用舟来比喻“法”,教导我们上岸时一定要“弃舟”才能实现修行的目的。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虚云老和尚开示:修行无别修。

只要识路头。

我们现在是参话头。

话头就是我们应走的路头。

我们的目的是要成佛了生死。

要了生死。

就要借这句话头作为金刚王宝剑。

魔来魔斩。

佛来佛斩。

一情不留。

一法不立。

那里还有这许多妄想来作诗作偈。

见空见光明等境界。

若这样用功。

我不知你们的话头到那里去了。

老参师傅不在说。

初发心的人要留心啊。

我因为怕你们不会用功。

所以前两天就将打七的缘起。

及宗门下这一法的价值和用功的法子。

一一讲过了。

我们用功的法子。

就是单举一句话头。

昼夜六时。

如流水一般。

不要令他间断。

要灵明不昧。

了了常知。

一切凡情圣解。

一刀两断。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

紧把城头战一场。

不受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是黄檗禅师说的。

前后四句。

有二种意义。

前两句譬喻。

说我们用功的人。

把守这句话头。

犹如守禁城一样。

任何人。

不得出入。

这是保守得非常严密的。

因为你我每人都有一个心王。

这个心王即是第八识。

八识外面还有七识六识前五识等。

前面那五识。

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贼。

六识即是意贼。

第七识即是末那。

它末那,一天到晚。

就是贪着第八识见分为我。

引起第六识。

率领前五识。

贪爱色声香味触等尘境。

缠惑不断。

把八识心王困得死死的转不过身来。

所以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

金刚王宝剑,把那些劫贼杀掉。

使八识转过来成为大圆镜智。

七识转为平等性智。

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但是最要紧的就是把第六识和第七识先转过来。

因为它有领导作用。

它的力量。

就是善能分别计量。

现在你们作诗作偈。

见空见光。

就是这两个识在起作用。

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

使分别识成妙观察智。

计量人我之心为平等性智。

这就叫做转识成智。

转凡成圣。

要使一向贪着色声香味触法贼。

不能侵犯。

故曰如守禁城。

唯识简介作者:净常┌─前五识─〈成所作智〉─化身八识│─第六识─〈妙观察智〉─化身转智│─第七识─〈平等性智〉─報身└─第八识─〈大圆镜智)─法身唯识修观之法,下手处在观万法皆是依他起,即令我心洞明世间一切诸法,不过是因缘和合时,临时现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表面上虽是万象森罗,而其內里,却是全然子虛乌有!所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作者:刘立千宁玛派的教义概括在九乘三部内。

第一、九乘教义宁玛派把整个佛法的显密教法分为九乘,它的教义全部包括在九乘里。

九乘的分法是:显教三乘、密教六乘合共九乘。

密教六乘中又分为外密三乘、内密三乘、内密三乘中的最后一乘还包括三部。

其详细划分如表(《知识总汇》上87-89页):声闻显三乘独觉小乘菩萨制耶外密三乘邬巴大乘瑜伽九乘密六乘摩诃瑜伽阿鲁瑜伽内密三乘心部阿底瑜伽界部三部要门部九乘即九个等级。

为什么要分等级?因为众生根器、意乐、时机各有不同,而佛是因时制宜、随类施教,故有这些差别《知识总汇》中575页。

•尽管佛的法门广大无边,但归总起来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众生离苦得乐,即解脱一切痛苦的根本--烦恼,得到涅盘的安乐--菩提。

所有大小显密各种乘门,提出种种说教,其目的不外是在求解决烦恼和菩提的这两个问题。

九乘中开始是显三乘。

宁玛派分为声闻、独闻、菩萨三乘,是佛教的起始阶段。

显教三乘的教法,在佛教内部各派说法无有不同,在西藏也无新旧宗派的差别,他们共同认为,只有彻底断除烦恼,才能超出生死轮回,才能趋向菩提涅盘。

对于如何断烦恼,如何求证菩提,大小乘各自都提出了一套理论和实践。

小乘的声闻乘认为,应当发出离心,断三业行【35】,对治烦恼,对七聚别解脱戒,随一而守,修十二头陀苦行【36】,依九住心修三摩地,入四谛十六观法【37】等之止观法门,悟到人无我【38】,断烦恼障【39】,生起菩提智慧,证阿罗汉果【40】。

独觉乘也认为,应当守持七聚戒,对治三业行,彻断烦恼,入十二因缘门【41】,悟法无我【42】,断所知障【43】而得菩提智慧,证阿汉果。

由于他们都希求自利,不管众生,所以他们证得的菩提智慧亦不圆满,皆属小乘。

显三乘最后一乘为菩萨乘,它认为应当彻断烦恼,除受菩提心戒外,还要修四无量心【44】、七圣财【45】、十法行【46】,发菩提心,广持六度【47】,双悟人法二种无我,双断二障【48】,才能开显菩提妙智、菩萨虽未证成佛的大觉,但利已利他,发心广大,故属大乘。

如何转识成智

如何转识成智
…………
…………(未完)
——转载”转烦恼为菩提” 来自在八个识中,第七识可以说是最聪明伶俐的一个识,而且是居于主导地位。这话怎麽说呢?我们都知道,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第六识是审而不恒,第八识是恒而不审,只有第七识是亦审亦恒。“恒”指的是无有间断的意思,“审”就是审察之意。简言之,前五识,不但没有恒常,也没有审察;第六识虽有审察,但是没有恒常;第八识虽有恒常,但是又没有审察;唯有第七识,又是恒常,又能审察。那麽,第七识到底是恒审什麽呢?在八识规矩颂中有谓“恒审思量我相随”。意思是说,第七识恒常审察思量“第八识”为“我”,而且时时刻刻“相随”着“第八识”。说白一点,这种现象就是一般所谓的“我执”啦!而在金刚经上则称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第七识为什麽会执着第八识为“我”呢?那是因为第七识误以为第八识是“一”,是“常”,是“?”,是“主宰”,所以把它当做“真我?“。其实,第八识犹如瀑布的流水,那里是“一”,是“常”,是“?”,是“主宰”呢?所谓“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种道理大家都懂吧!因此,哪会有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呢?那只是众生的一种颠倒妄想,或者说那只是众生的一种错觉。其实,第八识只是从无始以来一直在流转变动的一种现象及作用,众生无知,以为那是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岂不是天大的错觉。但千错万错,并非第八识本身之过,而是第七识的“妄执”所造成。而第七识之所 以会有妄执,关键就在这个“痴”(指无明、无知或没有正见)字。非但有“我痴”,甚至还有“我见”、“我慢”、“我爱”等根本烦恼。所以说第七识是生起一切烦恼的总根源,一点也不为过。
如何转识成智?
平等性智心无病?
法禅
在唯识论中有所谓的转识成智之说,也就是转八识成为四智菩提。简言之,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而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在这些转识成智中,它的关键点就在于转第七识成为平等性智。苟能够将第七识彻底的完完全全的转为平等性智,那麽,其馀的自然地也就跟着转过来;若第七识未能转为平等性智,其馀的不管怎麽转,都会成为“空转”。因此,在因地修行这方面来看,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是个关键点。当然,若从果地上来看,若第八识已经转为大圆镜智,其馀的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但这纯属于果证上的事,而无涉于因地的修行。所以这方面我们暂且不谈。今天,我们只将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及平等性智心无病的一些知见提出来加以说明,以提供给诸仁者做个参考。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法华子堂上法语(5)

法华子堂上法语(5)

法华子堂上法语(5)***所谓的大乘见道:是明白第八识如何现起三界万法,即《法华经》: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

就是指这个。

初悟人到底知道什么,不能说的,但可以先把参究范围限缩在五蕴上面,这是《心经》告诉的。

参究不出来,觉得很苦,故最好先发起修所成慧,在轻安定境中参究,才能持久。

是以正智缘真如而修,称真如三昧。

***如来藏意义:佛教讲缘起性空,一切法都虚妄有,诸法体性是空,即真如: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无明会伴真如而生,无明是一种劳相,昏而不明:没道理的昏昧。

昏昧就有了分别,于是产生诸法万有之相。

真如、无明与阿赖耶识可以解释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染中的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本源。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的区别:前含无明,属识;后不含无明,属智。

如来藏含藏宇宙一切善恶、不善不恶种子,包括真如生或外返薰而来者,亦具阿赖耶识能藏诸功能。

除尽一切无明,转识成智时,如来藏即称法身(或大圆镜智)。

如来藏与无明成为众生之源,类似外道真我与业障形成众生,只是外道以为真我是不变的永存实体,而如来藏具妙真如空性及虚妄有性质。

空(不可言说)与虚妄缘生的真理与外道神我永久不同。

外道大梵、神我皆自然生,与妙真如性不同;如来藏体不生灭,众生轮回只是无明生的虚妄有,与外道神我参与轮回不相同。

***见到的一切尘相都不是真有因缘或自然生灭,是如来藏的功用,由如来藏如幻而生。

其它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相皆如此。

如来藏体性无生灭,所谓的因缘生灭是虚妄有无之义。

***六识所见都阿赖耶识变,看见色是阿赖耶识变现,眼根是阿赖耶识变现,见色的眼识是阿赖耶识变现,那有自己?全体都是阿赖耶识。

我们的身体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接触的一切法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我们的识心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有自己什么呢?五蕴是什么?十八界是什么?全部是阿赖耶识。

哪有自己,意根还执著这是我做的,那是我的,哪有意根啊?意根也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本质上还是阿赖耶识。

明了阿赖耶识的功用就是证得,不是眼睛看见。

八识规距颂贯珠解(范古农

八识规距颂贯珠解(范古农

八识规矩颂贯珠解范古农居士述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柒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动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此颂唐玄奘法师所作。

将心王八识。

类分为四。

各作三颂。

均前二颂论凡界。

后一颂论圣界。

注解用贯珠法。

将颂句分析嵌入。

前五识颂一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

其所缘之境。

于三境中。

惟是性境。

其能缘之量。

于三量中。

惟是现量。

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

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

二地以上则不行矣。

眼耳身二识。

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

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

共有三十四个。

为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

更有大随烦恼八个。

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前五识颂二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

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

若就胜义根言。

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

苟缺他缘,亦不能显。

故统论其依缘。

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

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

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南怀瑾】:转识成智

【南怀瑾】:转识成智

【南怀瑾】:转识成智[转载]“转识成智”,南怀瑾修⾏并不是断了什么,⽽是回到本来。

唯识告诉你成佛是“转识成智”,只有这⼀转。

是⼀个东西,把你转过来就成佛。

凡夫也是⼈,佛、圣⼈也是⼈,转凡夫成圣⼈,只是这⼀转。

所以转识成智,⼋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在圣⼈得道叫做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识。

第六识意识转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我执的这个作⽤,转成“平等性智”;第⼋阿赖耶识转成“⼤圆镜智”。

这叫“四智”,转⼋识为四智,这时凡夫成佛。

转识成智,这唯识的道理。

所以成佛的了,不是功夫的了,是智慧的了。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

智慧成就,是转⼋识为四智,转识成智。

唯识学的前五识转了,变成什么智啊?“成所作智”。

转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那就叫成就。

所以佛经上说:“纵使经百劫”,⼀个⼈纵使经过⼀百劫,我们做了的⾏为、做了的事,“纵使经百劫”,第⼆句你还记得吧?“业果终不失”吧?是不是这样?这是戒律上的⼀个偈⼦。

“因缘会遇时”,第三句;“果报还⾃受”。

所以⼀切起⼼动念⼀个⾏为,修⾏⼈之重要。

纵使经过了⼀百劫呀,“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始终没有丢掉的。

丢不开。

你说我证得空了,你以为把业也空了?果报不空啊。

“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受。

”所以有时候你遭遇的因缘,假设你上街,到街上过、到马路在巷⼦⾥过,⼈家楼上⼀个洗马桶的⽔,咚,⼀倒,好,你淋了⼀⾝!你说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为什么刚刚淋到你呢?“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受”。

任何⼈,只要还活著,就⾃然会呼吸,但是⼀般凡夫不知道把⼼与呼吸配合为⼀。

假使⼀个⼈能修到随时⼼⽓合⼀,在道家也叫⼼息相依,他的功夫就差不多了。

修⽓可以修到念住⽓住,我们念头动的时候思想就会动,呼吸就会跟著动,安那般那出⼊息就会动。

如果思想真正停住了(注意不是空了,空也是⼀种住的⽅法),出⼊息⼀定会停⽌,这就是修息了。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转识成智的理解

转识成智的理解

转识成智的理解
“转识成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识”指的是人类通过感官和思维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而“智”则是指超越了感官和思维的局限,达到了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转识成智”的过程,就是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智慧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积累起来,而是通过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领悟,从中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智慧。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转识成智”被认为是一个人修养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逐渐领悟到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精神的富足。

总之,“转识成智”强调了知识和智慧之间的转化和升华,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人们的修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魏德东 转识成智是唯识学的终极归宿,本文从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条件及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

“识”是有漏的带分别的认识,有局限、有染污,是成佛的障碍;“智”是无漏的超分别的智慧,究极、纯净,是觉悟之智;转识成智是唯识学的必然要求。

转识成智既需要先天的无漏种子,又需要后天的正闻熏习,不具有普遍性品格,不是人人皆可成佛。

转识成智的内容是转八识成四智,转得佛智即是成佛。

文章还分析了这一理论对中国传统思想、乃至现代唯物论的重大影响。

作者:魏德东,1965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¹“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

”º这是真知灼见,一语道破唯识学的真谛。

唯识而不拘囿于识,根本原因在于,唯识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唯识思想的确立,引导众生解脱成佛。

唯识学的成佛途径就是转识成智:转舍世俗的心识,成就超越的智慧。

这是唯识学的终极关怀,是唯识的实现,也是唯识的超越。

本文拟全面分析佛教唯识学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条件及内容,并简评其理论得失。

一、转识成智的必要性“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是由佛教对“识”与“智”的理解决定的。

在佛教中,“识”与“智”既是认识论范畴,又有价值论意义,既含假真,亦带染净,这是与今天一般的认识理论迥然不同的。

在定位上,“识”与“智”分属有漏界和无漏界,前者虚假染污,后者真实纯净。

就认识而言,只有去假得真,才能确定正确的认识;就实践而言,必须舍染归净,方可赢得人生的解脱。

在梵文中,“识”写作v ij n~ na,本义是了别。

字首vi的意思是分析、分割,动词词根j世 界 宗 教 研 究1998年第4期n~ 是知、了,两者合成,表示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分析而产生认知。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的认识。

【精品】佛的四种智慧

【精品】佛的四种智慧

【关键字】精品佛的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是本有的,本来就是自己心里明白了,才生出这四种智慧。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大圆镜智性清净”,什么叫大圆镜智呢?佛有四种的智慧,大圆镜智就是由第八识所转的,转识成智。

你不会用的时候就是识;你返本还原转第八识,就成大圆镜智。

所以大圆镜智的本性什么样?是清净没有杂污的。

“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就是由第七识所转变的。

也就是你没明白之前,叫第七识;你开悟了之后,就是平等性智。

第七识叫未那识,又叫传送识,由第七意识传给第八识,所以叫传送识;第八识又叫藏识。

梵语叫阿赖耶识,翻译成中文就叫藏识。

藏识就是我们所做的善恶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里头。

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

所以又叫做八识田,就好像一块田似的,你种什么,它就出什么。

第七识呢?就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平等就是诸佛和众生的心是平等的。

你心怎么叫无病呢?无病就要没有障碍,没有妒忌,没有贪嗔痴。

你若没有障碍、妒忌,没有贪嗔痴,也就可以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第六意识所转成的。

第六意识,什么都分别,分别善恶、是非。

你的种种思想,看见这个是好,看见那个是坏;这是善,那是恶;这是非,那是是;这是男,那是女,什么都分别出来。

第六意识就干这个工作,所以它很聪明的;好像很聪明,实际上这已经变成一种意识。

若是转识成智,就成什么呢?成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的智慧,见一切的境界,不用分别就知道了,所以叫妙观察。

妙观察和分别心不同的。

分别心,是要你用一种分别去分别;现在不要分别就知道,这叫妙观察智。

所以证果到阿罗汉的境界上,他都要作意观察;作意观察,就是用妙观察智,知道一切的。

他若不作意观察,他还是这种的意,这就是一般人所有的;那么他作意——就是静一静,平静下来;他想要知道某一件事,用妙观察智一观察就知道了。

能知道多长的时间呢?能知道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

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方法

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方法

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方法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智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转识成智作为一种提高智慧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方法。

一、转识成智的原理转识成智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智慧提升方法。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转换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从而激发出我们的潜在智慧。

具体来说,转识成智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理。

1.多元思维原理多元思维原理是指,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传统的思维模式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容易受到限制,难以找到最优解。

通过多元思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隐含规律,从而找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2.肌肉记忆原理肌肉记忆原理是指,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可以加深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记忆方式比单纯的语言记忆更加深入和牢固。

因此,通过肌肉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的智慧。

3.潜意识启发原理潜意识启发原理是指,通过激活潜意识中的信息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潜意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意识之外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的习惯、信念、价值观等。

通过潜意识启发,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潜在的信息和智慧,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二、转识成智的方法转识成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思维训练多元思维训练是转识成智的核心训练之一。

它包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如从历史、哲学、文学、科学等不同领域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多元思维训练,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肌肉记忆训练肌肉记忆训练主要包括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加深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学习弹奏乐器、练习舞蹈、体育运动等。

通过肌肉记忆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的智慧。

佛教初学课本

佛教初学课本
界非界,非界界,重重涉,各无碍。
【劝学】
学佛者,首在信,信而解,解而行,
由解行,至于证,识次第,辨邪正。
宗说通,理事融,破我执,第一功。
四句离,百非遣,妄念消,真性显。
【叙述古德】
古之人,行履笃,言不诳,心不曲。
守清素,如慧开,竭尽施,不积财。
自洁者,如道林,入深山,远女人。
因该果,果彻因,摄万法,归一真。
圭蜂密,疏圆觉,大钞祥,小钞略。
此一派,贤首宗,亦行布,亦圆通。
〖慈恩宗〗
唐玄奘,游西域,学瑜伽,祖弥勒。
依戒贤,大论师,亲传授,历年时。
归长安,传窥基,通因明,善三支。
成唯识,作述记,破邪宗,伸正义。
有现量,有比量,究竟依,圣教量。
偏计执,依他性,二者离,园成证。
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三世改。
南与北,西与东,并四维,上下通,
观十方,人在中,人居地,地居空。
数此地,至大千,凡圣居,各有缘。
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
分四土,自台教,前二粗,后二妙。
法性土,净化土,染化土,分三土。
贤首教,如是说,从本源,生枝节。
娑婆界,极乐界,华藏界,及余界,
【佛教初学课本】
清石埭杨文会仁山 述
【法界】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
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
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
迷则凡,悟则圣,真如体,须亲证。
【释迦佛生】
证者谁,释迦尊,大悲愿,示诞生。
处王宫,求出离,夜逾城,人不知。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间,习寂定。
〖俱舍宗〗
俱舍宗,陈至唐,五代后,渐微茫。

唐密对转识成智的理解

唐密对转识成智的理解

唐密对转识成智的理解嘿,咱今儿来聊聊唐密对转识成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转识成智啊,就好像咱走路似的。

咱平常走路可能就是瞎溜达,没啥目标。

可要是咱知道了要去哪儿,那走起来就带劲了,这就好比有了方向的转识成智。

咱的那些个识啊,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小树枝啥的,有时候会绊咱一下,让咱走得不太顺溜。

唐密里说的转识成智,就是要把这些绊脚的东西给清理掉,让咱走得稳稳当当的。

你想想,要是咱心里老是乱糟糟的,一会儿想着这个,一会儿惦记着那个,那能走得好路吗?肯定不能啊!就好比咱家里堆了一堆杂物,乱七八糟的,找个东西都费劲。

这时候咱就得好好收拾收拾,该扔的扔,该整理的整理,让家里变得清清爽爽的。

转识成智也是这么个理儿。

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都是识啊!咱看到好吃的就流口水,听到不好听的话就生气,这都是识在捣乱呢。

那怎么转成智呢?就是要学会不被这些表面的东西牵着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你说难不难?当然难啦!但要是不难,那还叫啥修行啊!就好像爬山,要是山矮矮的,一下子就爬上去了,那还有啥意思?就是因为山高路远,爬起来费劲,等咱爬到山顶了,那才觉得爽呢!唐密告诉咱,要慢慢来,别着急。

就像吃饭似的,一口一口吃,才能吃得饱。

要是一下子塞满嘴,那不得噎着啊!咱得一点点地转变自己的识,让它们慢慢变成智。

比如说咱看到别人比咱有钱,心里就不平衡,这就是识在起作用。

那咱就得学会调整心态,想想人家有钱也是人家努力挣来的,咱自己也可以努力啊。

这就是在转识成智呢!再比如说咱听到别人说咱坏话,一下子就火冒三丈,这也是识在捣乱。

咱得冷静下来,想想人家为啥这么说,是不是咱自己真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要是有,咱就改;要是没有,那也别跟人家计较,一笑而过就行。

这也是转识成智啊!你说这转识成智重要不?那肯定重要啊!。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识”是“心识”,“智”是“智慧”。

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

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

有分别妄念的是凡夫,无分别的智慧是圣人。

佛教和科学的不同,也是在“有分别”与“无分别”。

科学家以为无分别,就不能制造飞机大炮原子弹等。

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

生死是苦报,而苦报的“因”是造恶业。

有了造恶业的“因”,便得要受苦报的“果”。

譬如我打伤了人,员警将我捕去。

打伤人是造恶业的“因”,而被捕是要受苦报的“果”。

然而为什么要造恶业呢?就是因为有迷惑;为什么会迷惑呢?就是因为有分别;为什么起分别呢?就是因为有心识妄念。

心识——有分别——起惑——造业(因)——上受报(果)明白了这个“因果”,就知道“分别”是生死的根本。

至于无分别的智,就好像一面大圆镜一样。

人来了,镜中即现人像;马来了,镜中即现马像。

“无分别”即是“觉”。

“觉”,即能不起惑,不造业,不受报,得大自在,所谓“心空及第归”。

到了无有苦乐、冤亲、美丑等心念时,这就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凡夫与凡夫,没有哪个能高出一头,都是差不多。

例如你我都是凡夫,你吃饭,我也吃饭;你睡觉,我也睡觉。

又如你有贪心,我也有贪心;你有瞋心,我也有瞋心;你有爱心,我也有爱心;你有染污,我也有染污;你是有漏,我也是有漏。

全世界的凡夫都是如此。

所以平平凡凡,庸庸碌碌,便都叫做凡夫。

如果其中有一人,能由贪到不贪,由瞋到不瞋,由爱到不爱,由染污到清净,由有漏到无漏等;那就是高出一头的非凡夫的圣人了。

学佛就是要转识成智,转生死成涅槃,转染污为清净,转有漏为无漏。

在唐三藏玄奘以前,都说有九识或十识。

玄奘法师学成归国后,就决定只有八识。

“识”者辨认意;如眼识能辨认色尘,耳识能辨认声尘,鼻识们辨认香尘,舌识能辨认味尘,身识能辨认触尘,意识能辨认法尘等。

识之所以能生起者,据常识言之,则必有其“根”,若无“根”则无“识”。

论唯识宗“转识成智”说

论唯识宗“转识成智”说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23, 11(3), 336-34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nc https:///10.12677/cnc.2023.113052论唯识宗“转识成智”说陈梦婷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收稿日期:2023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0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2日摘要“转识成智”是唯识宗重要的理论思想,何谓转识成智,八识与四智的关系是什么,八识又是如何转成四智的,转识成智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本文依此对佛家唯识宗“转识成智”的理论作一分析考察,从中来探究“转识成智”这一重要思想的意义。

关键词八识,四智,转识成智On the Doctrine of “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Mengting Chen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Quanzhou Normal College, Quanzhou FujianReceived: Jun. 20th , 2023; accepted: Aug. 30th , 2023; published: Sep. 12th , 2023Abstract“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thought of the Doctrine of Knowledge, w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wisdom,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igh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four understandings, how the eight understanding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four understandings, and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wisdom for u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ory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in the Buddhism, and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KeywordsEight Senses, Four Wisdoms, Change Knowledge into Wisdom陈梦婷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济群法师在《唯识三十论讲记》中说:“有情的烦恼痛苦都是来自于认识,正是因为认识的偏差,才对世界产生了种种错误知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识”是“心识”,“智”是“智慧”。

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

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

有分别妄念的是凡夫,无分别的智慧是圣人。

佛教和科学的不同,也是在“有分别”与“无分别”。

科学家以为无分别,就不能制造飞机大炮原子弹等。

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

生死是苦报,而苦报的“因”是造恶业。

有了造恶业的“因”,便得要受苦报的“果”。

譬如我打伤了人,员警将我捕去。

打伤人是造恶业的“因”,而被捕是要受苦报的“果”。

然而为什么要造恶业呢?就是因为有迷惑;为什么会迷惑呢?就是因为有分别;为什么起分别呢?就是因为有心识妄念。

心识——有分别——起惑——造业(因)——上受报(果)明白了这个“因果”,就知道“分别”是生死的根本。

至于无分别的智,就好像一面大圆镜一样。

人来了,镜中即现人像;马来了,镜中即现马像。

“无分别”即是“觉”。

“觉”,即能不起惑,不造业,不受报,得大自在,所谓“心空及第归”。

到了无有苦乐、冤亲、美丑等心念时,这就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凡夫与凡夫,没有哪个能高出一头,都是差不多。

例如你我都是凡夫,你吃饭,我也吃饭;你睡觉,我也睡觉。

又如你有贪心,我也有贪心;你有瞋心,我也有瞋心;你有爱心,我也有爱心;你有染污,我也有染污;你是有漏,我也是有漏。

全世界的凡夫都是如此。

所以平平凡凡,庸庸碌碌,便都叫做凡夫。

如果其中有一人,能由贪到不贪,由瞋到不瞋,由爱到不爱,由染污到清净,由有漏到无漏等;那就是高出一头的非凡夫的圣人了。

学佛就是要转识成智,转生死成涅槃,转染污为清净,转有漏为无漏。

在唐三藏玄奘以前,都说有九识或十识。

玄奘法师学成归国后,就决定只有八识。

“识”者辨认意;如眼识能辨认色尘,耳识能辨认声尘,鼻识们辨认香尘,舌识能辨认味尘,身识能辨认触尘,意识能辨认法尘等。

识之所以能生起者,据常识言之,则必有其“根”,若无“根”则无“识”。

“根”是生长义。

例如有花的根,始可生花;有草的根,始可生草;有树的根,始可生树;有善法的根,始可生善法;有恶法的根,始可生恶法。

反之,花若无根,即不能生长花;草若无根,即不能生长草;树若无根,即不能生长树;善法若无根,即不能生长善法;恶法若无根,亦即不能生长恶法。

眼等有根,才能生识。

眼球中心的瞳,是胜义根;眼眶是根依处。

“依”是依托,“处”是处所。

讲到“依”,必有“能依”和“所依”。

能依者为眼瞳,所依者为眼眶。

“义”是意义,是作用。

“胜义根”者,即能生识之殊胜作用的根。

生理学上的名词,叫做“视神经”。

“根依处”,有三名:(1)浮尘根,(2)浮根尘,(3)扶尘根。

“尘”是微尘。

六根各有色香味触四尘的和合,才能成“根”,不过这“根”容易腐烂,故名“浮尘根”。

为什么无“声尘”呢?因为只须四尘和合即可成根依处。

例如眼眶,只须有色香味触四尘和合,即成眼的根依处,并不须要声尘。

“扶”是扶助。

例如无眼眶,则眼瞳无所依,故名“扶尘根”。

“胜义根”又名“净色根”,即是非常清净,佛经上喻之如清净的醍醐。

前六识叫做“依根识”,前五识是依“色根”,第六识是依“心根”。

依有五名,列“表”以明之:(1)依——依根之识(2)发——根所发识(3)属——属根之识(4)助——助根之识(5)如——如根之识“根”好“识”始好。

若“根”有病,则“识”也是不能清楚,要受损失,所以根能生识,而识能助根。

由眼根发眼识,耳根发耳识,鼻根发鼻识,舌根发舌识,身根发身识,只可叫做根所发识,不可称为发根之识。

第六意识,有五俱意识,与独头意识之分。

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时起分别,叫做“五俱意识”。

前五识是直觉的,而第六识是起分别的。

由第六意识同时与眼识起分别的,叫做“眼俱意识”。

同时与耳识起分别的,叫做“耳俱意识”。

与鼻识起分别的,叫做“鼻俱意识”。

与舌识起分别的,叫做“舌俱意识”,与身识起分别的,叫做“身俱意识”。

但有时为四俱意识,例如与眼耳鼻舌四识起分别时,就叫“四俱意识”。

有时为“三俱意识”,有时为“二俱意识”,有时为“一俱意识”,总名之为五俱意识。

第六识除了帮助别的识分别以外,还有本身自己的分别,叫做“独头意识”。

例如夜梦是“梦中意识”;定中见佛相等是“定中意识”;疯癞是“狂乱意识”;还有一种终日胡思乱想的是“散位意识”。

“表”示如左:意识: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眼俱意识耳俱意识鼻俱意识舌俱意识身俱意识梦中意识定中意识狂乱意识散位意识第七识梵名“末那”,译作意”,是“思量”的意义。

“思”是思虑,“量”是度量。

前六识也有思量,为什么不叫前六识为思量呢?前五识虽可称思量,但是直觉的。

第六识虽有审察,但无恒常。

第七识既有审察,又有恒常;第八识仅有恒常,而无审察。

故前五识非恒非审,第六识审而非恒,第七识亦恒亦审,第八识恒而不审。

第七识含有痴、见、慢、爱。

因为欢喜第八识,所以无瞋;又因为相信第八识,所以无疑。

痴者,无明也。

无明分两种,独行不共无明,是和十个小随烦恼各别独行,是指第六识。

因为十个小随烦恼粗暴,所以前五识没有。

独行不共无明,亦有间断。

恒行不共无明,为第七识所独有。

是无间断的。

第七识恒行不共无明,执着第八识为我。

例如布施时贪名,有我,就不能忘布施的相。

第八识有三名:(1)阿赖耶识(2)毗播迦识(3)阿陀那识。

列表以明之: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自相毗播迦识——异熟——果相阿陀那识——执持——因相“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

读平声,是包藏、含藏,为动词;读去声,是库藏,宝藏,为名词。

佛只有“阿陀那”执持无漏种子,所以有相续执持位。

而三乘尚有果报,所以除有相续执持位外,还有善恶业果位。

凡夫有以上二位外,再加我爱执藏位。

列表以明之:(1)阿赖耶识(2)毗播迦识(3)阿陀那识“阿赖耶”是能藏,藏了许多种子。

有了能藏,就有所藏;所藏是覆藏,是遮藏,是盖藏。

就是说前七识遮盖了第八识,所以印象就落在第八识里面去。

譬如某人太高、太胖、太瘦之类,印象清楚,这就是第八识被前七识染污了。

假如第七识与第八识脱离了关系,就无“我执”。

一名三义,好像母亲对儿子说,母亲是能藏,儿子是所藏。

如果对她的母亲说,则又叫做所藏了。

对她的丈夫说,就叫做执藏。

“毗播迦”的意义是“异熟”,异熟有三:①“异时而熟”——是说由因至果,时间不同而成熟。

例如桃二月开花,四月结果,中间过程时间不同。

今生造的业,来生受果报,也就是这个道理。

②“变异而熟”——是说由因至果,色味等变异而成熟。

例如桃结成果,中间色形味都有变异。

作善作恶,亦复如是。

③“异类而熟”——是说因有善恶,果是无记,因果类别而熟,故名异类而熟。

这就是表明第八无记性之异熟果报识。

受报时,乃是由于前六识所造善恶业因之关系。

凡夫的“八识”,是不能离开分别的,如果能将有分别的识,转变成无分别的智,就是“转识成智”,亦即是“转凡成圣”。

“识”为“八识”,“智”有“四智”转八识成四智,有其一定的次第;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丝毫不可混乱的。

列表以明之:云何为“妙观察智”呢?因为我们凡夫,一天到晚,从无始以来,都是执着一个有主宰的“我”,和一种有实在的“法”;现在发心,听教,明理,起行之后,用“般若”的“智慧”,而观察没有主宰的“我”,也没有实在的“法”。

久而久之,“我空智”和“法空智”现前,不但能了达“缘生性空”的真理,到了果地,还能够观机说法,就是用这个“妙观察智”。

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我,凡夫是永远如此的,学佛的人,就会反省观察,由外观到内。

例如手足不是一的,不是常的,不是普遍的,不是主宰的,这是外观。

又如凡夫总是看见别人错,没有看见自己错,这就是只有“分别”,而无“反省”,也可说是无“内观”。

若反观第八识后,方知第八识本不是一、常、遍、主宰的。

这反观,就是“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观察诸法性相,随机说法。

所谓“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是也。

云何为“平等性智”呢?法界的‘真如性”,本来是没有彼此和圣凡之分的,由第七识戴了“恒行不共无明”的眼镜,去看第八识见分,本来不是一,它以为是一;本来不是常,它以为是常;本来不是遍,它以为是遍;本来没有主宰,它以为有主宰;它硬要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为主人翁,所以在没有彼此中,就有了彼此;在没有人我的界限,也就有了人我界限;圣凡的差别,就由此而分,在平等法界中就成了不平等。

现在行人用“般若”的“无分别智”,去照破这第七识的“恒行不共无明”,无明一破,法性真如从此显现,好像把一副着了色的眼镜拿下来,便恢复本来的清净,“平等性智”一现前,一切人我是非的异见才能够打消,这就是“平等性智”的功用。

“平等性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证平等性,运无缘慈,化有情类。

所谓“发起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是也。

云何为“大圆镜智”呢?我们的如来藏心,本来是清净,因为有了“无明”的原故,从此就薰染得乌烟瘴气和黑漆桶一样,不见光明;现在第六识用“双空观智”,照破第七识的“无明”,恢复他的本有光明,和大圆镜一样,佛光普照,慧炬常明,所以名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众垢既除,不生不灭之本性显现,如大圆镜。

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是也。

云何为“成所作智”呢?在我们凡夫,因为有无明的原故,虽然眼识能够分别色,耳识能够分别声,……乃至意识能够分别一切法,然而都是用的“识”去作事:一到第八识转成了大圆镜智之后,那所作的一切利生之事,都是用后得无分别智,便能六根互用,上宏佛法,下度众生,这就叫做“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变现十方国土,应现微妙色身。

所谓“三类分身息苦轮”是也。

转识成智的“次第”是如何呢?是那一识先转呢?就是先用第六识常常作“我空观”和“法空观”。

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我,经过第六识用功,一到了第七识不执着第八识为“我”时,第一刹那,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二刹那,第六意识就转成“妙观察智”。

可见是先转第七,后转第六,这是什么道理?因为第七是“根”,第六是“识”,所依的“根”如果不断,能依的“识”是无可奈何!所以第七识叫做“染净依”。

第七和第六是“前后两刹那”,最要注意。

真正转的时候,要在第七地(远行地)菩萨破遍计所执的“我”之时,亦即第七识不执着第八识为我之时。

所谓“不动地前才舍藏”,“远行地后纯无漏”,“六七因中转”等偈语,均是就此而说的。

将要成佛时,金刚道后把最后一品无明破了,第八识就转成“大圆镜智”,第八识一转的时候,同在这一刹那,前五识也就转成“成所作智”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前五根是第八识的“亲相分”(根身、器界、种子),前五识的“五根”与第八识的“相分”是一体的。

所以第八识转,它的相分岂有不转之理呢?五根既转,五识当然要随它而转啊!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五八果中圆”等偈语,均是就此而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