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

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

推荐本文

□ 丁秀玲

一、引言

人员测评和职业指导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所谓人员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收集被测人员在主要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从中推断出个体所具备的素质的过程。而职业指导,又称职业生涯辅导,既包括就业前期的职业选择指导,又包括职业期的职业生涯管理。它帮助个体收集并分析自己在价值观、兴趣、能力、绩效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社会和组织环境所能提供的职位信息,确定职业目标,运用恰当的职业策略,增强职业目标达成的可能性,适时地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同时充分利用和发展人的职业能力,让人力资源发挥出更大效能。这两个课题尽管各自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无论哪一阶段的指导都离不开对人本身素质的认识和实际业绩的评估,人才测评的结果正是职业指导的依据,人才测评技术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工具。尽管人员素质测评包括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履历分析和绩效评估等多种手段,但本文主要从人员测评和职业指导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着手,分析心理测验、绩效评估与评价中心等三种测评方式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状况。

二、心理测验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1.心理测验的早期应用

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都有特定的要求,职业指导自形成之初始,就伴随着对人心理素质的考察。早在1930年代,帕森斯(Parsons)的职业指导局就利用心理测量量表测试个体的智力、兴趣、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等,根据测试结果给个体提供择业建议。由于个体在真正进入职业之前,他适合干什么的评价,大多是对个人职业倾向性的评价,注重的是人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活动内容与要求的匹配,所测评的是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人格与特定职位的静态匹配等内容,由此形成了早期的职业指导理论:个性与职业的匹配理论。它注重了解个体的特性,寻求最能体现和发挥人的特性的工作,但忽略现实环境对个体职业选择的约束与影响,忽略了被测者在测评活动中表现的各种行为特征与实际工作行为可能并非完全一致,因此,仅仅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实施职业指导的效度受到人们的质疑。

2.心理测验的后续应用

尽管如此,关于职业方面的心理测试并没有停止过,反而一直处在不断的运用和探索之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职业心理测量问卷的种类越来越多,测试的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已从早期内在职业心理素质的探索扩展到组织环境背景下外显的工作能力的测评,注重卓越的工作绩效与特定个性和工作行为的联系。职业策略问卷、大五人格类型和胜任力特征模型的问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职业策略是指个体采用的用来减少重要职业目标达成所需要的时间或降低不确定性的行为方式。一项职业策略问卷一般包括寻求指导、建构关系网络、自我推荐和介绍、创造机会、扩大工作卷入程度、增多逢迎行为等子量表,研究发现,职业策

略与薪酬的增长极为相关,并且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工作类型、职业迁移的可能性和性别等都影响到职业策略的采用。另外一些研究发现,大五人格理论所提出的五大人格因素对工作绩效提供了良好的预测能力,人格的五大因素中,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如何。外向性,说明心理活动能量的指向,偏外向是管理类工作绩效的有效预测因子。开放性,包含智力和文化两个方面,指的是好奇、探索、灵活、接纳新事物的程度,可以较好地预测创造性工作的绩效,如研发、策划、广告、艺术创作等。宜人性,表现人的随和、合作、友善性怎样,它对服务类工作绩效有较好的预测效度。责任感,描述的是人的可靠性、持久性和成就倾向。特别是在责任心维度上获得高分的个体,工作中的实际成就也很高,尤其是周边绩效好(highcontextual performance)。正是大五人格理论及其测试方法的问世,导致人格测试在职业领域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视,并且已有研究者对人格与职业管理策略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如果个体具有远大抱负、富有竞争力的、目标导向的特征,他的职业策略更有可能利用行动促进职业发展而不是趋于关系倾向。人格的外向性可以有效地预测经理人员和销售员的工作成就标准。运用胜任力特征理论来解释,个体人格特质中的责任心是所有职业的胜任要素,乐观外向则为销售职位的胜任力,对从业者胜任力特征的测评,可以为组织找到卓有贡献的人,同时也能帮助个体发现自身的优势和职业发展方向。

3.心理测验应用于职业指导的趋势

迄今为止,职业指导中的心理测验主要分布在个性和能力两个方面,常用于职业指导的心理测验多达十几种(见表1)。

大多数量表都是国外研制设计的,我们通过引进修订再予以使用,目前我们自己独立开发的心理测验问卷或量表还很少。人力资源队伍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工作,本土化的人才测评手段和工具应当作出更大的贡献,担当更大责任。近年来已有这方面的成果问世,如凌文辁等学者进行我国大学科系职业兴趣类型图探析和职业成熟度研究;郭德俊等研制出员工职业动机的测评问卷,苏永华等研制了个性测验问卷。心理测验一方面用于职业前期学生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就业准备中的职业定向,另一方面用于组织背景中的人员安置和职业发展的研究,这在心理学、管理学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已有所反映。随着全球职业规划师的认证体系进入我国,人们接纳心理测验和职业指导的观念逐渐成熟,心理测验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组织中在职人员的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的价值功能逐渐发现,我们可以预期心理测验用于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商业化趋势不可避免,但要真正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统一,心理测验的标准化、本土化是个关键,我们必须关注心理测量问卷本身的科学性及其应用的规范性、适合性,同时要加强测评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的建设。三、绩效评估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19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指导,根据员工在现有岗位上的业绩表现,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诊断组织成员的成就和不足之处,做出后续职业生涯的设计。这里的评价主要为绩效评估,它是对员工在组织中实际工作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对影响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和素质特征的评估,在此基础上人们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符合SMART原则,即特定(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接受(acceptable)、现实(realistic)和规定时间表(time—bounded)。“特定”主要指职业生涯本身,如攻读学位、晋升职称或职务等;“可衡量”是要求具体,制定客观性指标,以便于检查实施效果,如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专著等;“可接受”指自己对职业生涯目标有承诺,不动摇;“现实”指要保证职业目标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要量力而行,能做到工作一家庭的平衡;“规定时间表”主要帮助自己对照检查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职业生涯管理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发展。

1.基于行为的绩效评估与职业指导

基于行为的绩效评估,又被称为判断性测量,主要采用职位分析的技术如关键事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