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

合集下载

湖北省区划

湖北省区划

湖北省区划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

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

别名:荆楚。

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与江西省相接,南邻湖南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全省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1个林区(全国唯一林区——神农架林区),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

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十堰为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黄石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荆州为江汉平原及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

以上5城市为湖北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武汉市:15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石市:3区1市1县1开发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市:4区1市5县: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汽车创新产业集聚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旅游经济特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宜昌市:6区2市5县: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襄阳市:6区3市3县:襄城区襄州区樊城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鱼梁洲经济技术开发区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荆州市:3区3县3市:沙市区荆州区荆州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荆门市:2区1市2县: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鄂州市:3区:鄂城区梁子湖区华容区孝感市:1区3市3县: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黄冈市:1区2市7县1管理区: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龙感湖管理区咸宁市:1区1市4县: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随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市6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仙桃市:(省直管市) 天门市:(省直管市) 潜江市:(省直管市) 神农架林区:(省直管林区)。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组长:陶攀组员:孙冯菲,崔晓萍,陈昕,吴蕾,何依然,黎漫玲,胡苗苗,张晓明目录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湖北省经济概况.. (3)(一)经济总量跨越提升。

(3)(二)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3)(三)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3)二,湖北省产业结构 (3)(一).产业结构概况 (3)(二).湖北产业结构概况 (4)(三).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2、第二产业水平滞后的原因 (5)(四).优化产业结构 (5)1.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5)4.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6)(五).两圈一带经济带--“产业布局” (6)1.两圈一带含义: (6)2.两圈一带意义: (6)3.湖北两圈一带示意图 (6)4.李宪生报告节录。

(7)三,湖北产业支柱情况 (8)(一).主要类型 (8)(二).举例分析 (8)(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 (9)(四).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10)(五)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11)四,轻重工业的发展情况 (11)--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湖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业总产值情况: (11)----逆势进位规模总量迈入第一方阵 (11)(二)轻重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12)----多点支撑打造工业版图新格局 (12)五,服务业发展情况 (13)(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占比首次超过工业。

(13)(二)增速高于全国,领先中部。

(14)(三)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飞地经济”探析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飞地经济”探析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飞地经济”探析作者:徐艳郭佳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1期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探索创新,按照“合作共建、封闭运行、利益共享、共同发展”模式创建了飞地经济园区—五峰民族工业园,这是五峰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重要实践。

本文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介绍了五峰发展“飞地经济”的现状,指出了五峰发展“飞地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前言(一)选题的背景及目的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统计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称,近年来,有关省(区、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制约。

五峰民族工业园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探索创新,按照“合作共建、封闭运行、利益分享、共同发展”模式创建的飞地经济园区。

本文选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五峰发展“飞地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促进五峰“飞地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选题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五峰发展“飞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客观、中立分析五峰发展“飞地经济”的现状、问题,探索其发展出路,从而促进五峰“飞地经济”的发展。

五峰“飞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五峰产业结构优化,为五峰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添加动力,促进五峰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针对五峰民族工业园更加细致的探讨了五峰发展“飞地经济”的现状,为建立“飞地经济”园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飞地经济”的现状五峰县全境皆为山区,属武陵山支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五峰是“老、少、边、贫、山”地区,享有民族、扶贫、老区、三峡对口支援政策,享受国贫县和西部开发政策,并且已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即将进入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成员县,受到国家、省、市领导高度关注。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整名单(2021)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整名单(2021)
装备制造、新材料、光伏
37
武进高新区 *
2012.08
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器材、通用设备
38
泰州医药高新区
2009.03
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39
徐州高新区
2012.08
通用设备、电子设备、汽车
40
苏州工业园(注6)
1994.02
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
41
南通高新区
2013.12
2010.09
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
126
肇庆高新区
2010.09
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127
江门高新区
2010.11
机电、电子、化工
128
源城高新区
2015.02
电子信息、机械、光伏
129
清远高新区
2015.09
机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
130
汕头高新区
2017.02
印刷包装、化工塑料、食品
航空、家电、化工
73
鹰潭高新区
2012.08
铜基新材料、绿色水工、智能终端
74
抚州高新区
2015.02
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信息
75
吉安高新区
2015.09
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绿色食品
76
赣州高新区
2015.09
钨新材料、稀土、食品
77
九江共青城高新区
2018.02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78
宜春丰城高新区
94
安阳高新区
2010.09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95
南阳高新区
2010.09

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

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

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第一条慨况介绍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宜昌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9月,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与猇亭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宜昌开发区,下辖东山园区、猇亭园区、白洋园区,总面积54.6平方公里。

第二条园区介绍(一)东山园区东山园区紧邻宜昌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杭州贝因美、宁波太平鸟、香港金宝乐器、武汉人福药业、中船重工海声科技、中南装备制造、宜昌黑旋风锯业等重点企业,中船重工七一○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15家,三峡大学等综合型院校11所。

已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强市的改革实验区,是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重点聚集区。

宜昌黑旋风科技园(二)猇亭园区猇亭园区位于宜昌市郊,面积22.4平方公里,一类空港——三峡机场、云池深水港座落于园区,宜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园区。

是全国一流的磷精细化工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猇亭园区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现已形成精细磷化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正抓紧建设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是宜昌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的重点区域。

园区内有全国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企业——宜化集团,世界唯一研发出低品位磷矿石利用企业——三新磷酸公司,全国最大的有机盐生产企业——兴发集团,全国最大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宜昌南玻公司。

规划到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0亿元。

通过区内的宜黄高速公路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三)白洋工业园白羊工业园地处枝江市境内,紧临长江,京湛铁路纵贯园区,2007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是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商务服务等功能齐全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

湖北高新区名录

湖北高新区名录

具体位置湖北高新区名称级别特色产业武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襄阳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宜昌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宜昌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孝感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与零部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孝感 汉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环保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介绍、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荆门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体育用品、装备制造、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荆门京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荆门钟祥钟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农产品深加工、高精密机械加工和生物工程荆州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纺织服装业荆州石首石首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黄冈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特种窑炉、船舶制造、机电制造黄冈武穴武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医药化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十堰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整车、总成及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特色产业鄂州葛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太阳能产业黄石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新材料产业——涂镀薄板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黄石大冶大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食品饮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仙桃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天门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潜江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随州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咸宁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一共5个国家级高新区,17个省级高新区。

共22个。

备注联系人联系方式2011/12/16批复为省级高新区2012/9/15批准升为国家级2013/12/20批准升为国家级2013/11/28定为省级高新区2011/12/16批复为省级高新区2011/12/16批复为省级高新区2011/12/16批复为省级高新区2012/12/3批复为省级高新区2011/6/13批复为省级高新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料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料

1、定义2、特点3、评价指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hina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全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特点是依托于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具备国家科委《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的条件。

认定工作由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

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手续是,兴办者向开发区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定后报省、市科委批准。

高新技术产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性政策。

如享受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优惠,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证,经批准可设立技术进出口公司,享受外贸经营权,可通过银行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基本建设投资可优先纳入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可以自行制定产品试销价格或自行定价,可以对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五年内企业交税收新增部分可用于开发区建设,安排劳动就业和招收职工时可得到优先考虑等,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会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负责统筹管理及招商等。

特点1、占城市的GDP总量大,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贡献大;2、GDP增长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003年增长率为34.56%;3、合同外资总额增幅、进出口总额增幅等数值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名单北京市(1)(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市(2)(1)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市(1)(1)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河北省(4)(1)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1)(1)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省(13)(1)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徐州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5)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宜兴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12)泰州医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13)扬州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省(10)(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省(9)(1)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7)肇庆市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8)江门高新技术开发区(9)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省(4)(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安徽省(3)(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省(4)(1)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省(4)(1)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省(5)(1)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辽阳高新技术开发区(5)营口高新技术开发区陕西省(4)(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省(3)(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四川省(2)(1)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省(4)(1)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株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湖南省益阳高新区福建省(3)(1)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省(3)(1)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省(3)(1)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1)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西省(1)(1)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省(1)(1)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省(1)(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省(1)(1)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省(3)(1)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自治区(2)(1)呼和浩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1)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省(1)(1)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计:99家。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宜昌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宜昌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宜昌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02•【字号】宜府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处罚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宜昌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宜府发〔2022〕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鄂政函〔2015〕239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明确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宜昌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在宜昌高新区管辖范围内,除农业、交通、文旅、生态环保等方面执法权限由市级部门执行外,其他范围内执法原则上仍由宜昌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

对宜昌高新区能够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调整,形成《宜昌高新区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对宜昌高新区暂时不能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承接。

今后,如果宜昌高新区内部机构重新设置,由其内部新机构接续承接相应行政执法事项。

二、执法相关事项明确宜昌高新区相关范围内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原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再行使已集中由宜昌高新区相关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一律无效。

宜昌高新区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三、工作要求(一)市级部门要指导宜昌高新区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厘清行业领域监管执法职责边界,协调解决行业监管与综合执法协同配合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

要将宜昌高新区一并纳入市级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

加强与宜昌高新区在审批许可、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积极协调宜昌高新区参与国家、省下达的执法项目建设和执法专项经费争取,帮助宜昌高新区相关部门更新改善执法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第一条慨况介绍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宜昌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9月,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与猇亭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宜昌开发区,下辖东山园区、猇亭园区、白洋园区,总面积54.6平方公里。

第二条园区介绍(一)东山园区东山园区紧邻宜昌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杭州贝因美、宁波太平鸟、香港金宝乐器、武汉人福药业、中船重工海声科技、中南装备制造、宜昌黑旋风锯业等重点企业,中船重工七一○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15家,三峡大学等综合型院校11所。

已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强市的改革实验区,是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重点聚集区。

宜昌黑旋风科技园(二)猇亭园区猇亭园区位于宜昌市郊,面积22.4平方公里,一类空港——三峡机场、云池深水港座落于园区,宜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园区。

是全国一流的磷精细化工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猇亭园区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现已形成精细磷化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正抓紧建设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是宜昌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的重点区域。

园区内有全国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企业——宜化集团,世界唯一研发出低品位磷矿石利用企业——三新磷酸公司,全国最大的有机盐生产企业——兴发集团,全国最大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宜昌南玻公司。

规划到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0亿元。

通过区内的宜黄高速公路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三)白洋工业园白羊工业园地处枝江市境内,紧临长江,京湛铁路纵贯园区,2007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是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商务服务等功能齐全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

目前,已有总投资35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世界领先的三新硅业高纯硅材料精细加工等项目落户园区。

规划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年产值1000亿元;园区全部建成后实现工业产值5000亿元以上。

是宜昌市发展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的重点区域。

(四)湖北深圳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位于宜昌市东郊,2008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是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宜昌沿江最核心的工业园区。

园区有全国最大的超薄涂镀板生产企业三峡全通公司;全国最重要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南玻多晶硅材料公司;全国技术最先进的海底特高压电缆生产企业联邦电缆公司;全国最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皮卡车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兴汽车制造公司等。

正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制造、电工电缆、生物科技五个过五百亿特色产业园。

规划到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五)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产业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产业园位于宜昌市中心城区东部,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生物产业园区,由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研发孵化、公共服务4大功能片区构成。

目前,园区已有亚洲最大的活性干酵母研发生产企业安琪集团、国家麻醉药品定点生产企业人福药业公司等入驻。

产业园建成后工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六)点军磁电子产业园点军磁电子产业园位于宜昌中心城区南部,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磁电子、金属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宜昌发展磁电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第三条园区定位国务院要求,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目标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第四条发展状况作为湖北省最早的自费开发区,宜昌开发区2009年实现超常规跨越,实现工业总产值653.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和67.7%,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同类开发区首位,成为宜昌沿江突破的排头兵,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1999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昌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了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十年来,宜昌高新区累计投资100多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

目前,核心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已经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新区,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

拓展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水、电、路、气等全面贯通,已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了主要基础设施和一批功能园区。

产业发展预留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照规划抓紧实施。

创新功能园区和产业功能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风格和谐、环境良好的功能园区体系基本建成,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年来,宜昌高新区集聚了省级以上科研机构60多家,包括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站)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42个。

同时,集聚了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企业建立研发机构50多个。

12家上市公司注册在宜昌高新区或在区内兴建项目,三所大学在这里兴办科技产业园,10多所大学联合高新区企业举办产学研合作基地或联合研发机构,200多家小型科技企业进入创业中心孵化。

目前,宜昌开发区已拥有国家和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1个,高新技术企业34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0项;开发区创业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

安琪、宜化、兴发、长机、黑旋风等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中创造多项第一,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近五年来,宜昌高新区各类主体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各部委和湖北省重大专项600多项,获得专利3000多项,由高新区创新主体负责起草修订国家或行业发布执行的各种技术标准、行业规范300多项(部);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300多项。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通过对创新成果的释放,包括资产重组、技术转移、品牌扩张、管理模式输出等,极大地推动了高新区经济的发展。

宜化集团“品牌、技术、管理”的输出,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宜昌区域的化工产业格局,其跨区域的发展也有力地激活和推动了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化工行业的发展。

安琪集团的品牌扩张,重建了中国活性干酵母的产业竞争结构,提升了中国活性干酵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经过多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宜昌高新区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目前,宜昌高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94家,并且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形成了以新材料为核心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业、精细磷化工、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

市政府多次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对《规划》进行讨论、修改,并多次请省科技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

为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全市各高新园区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适时调整了宜昌高新区管理体制,明确了宜昌高新区东山园区、猇亭园区为宜昌高新区的核心区,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将湖北西陵经济开发区、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湖北点军工业园区、湖北夷陵经济开发区纳入宜昌高新区的拓展区,优化产业布局,由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实行归口统计。

宜昌高新区先后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宜昌展示交易中心、宜昌高新区信息服务中心、宜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宜昌·中国水电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平台,为技术信息发布与交易、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搭建了桥梁和纽带。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方式与华工创投公司筹资2.06亿元共建创业风险投资平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扶持高新产业发展,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争取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市政府安排2000万元引导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高新区进一步加强了孵化器建设,新落成的国家级创业中心南苑孵化楼已投入营运,新增孵化面积14500平方米。

第五条升格为国家级经国务院批准,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0年12月18 日,升级后的宜昌高新区正式挂牌。

第六条发展优势宜昌高新区通过多年的建设,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已成为宜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沿江突破的排头兵、海内外经济界人士青睐的投资热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交汇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中国的地理中心。

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地理位置,使宜昌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

宜昌已形成立体化的交通格局。

国家一类空港—三峡机场、二类水运口岸——云池深水港坐落于宜昌开发区,宜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焦柳铁路在这里交汇。

(三)完善的基础设施。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

宜昌开发区水、电、路、电信、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工业项目的需要。

(四)宽松的用地条件。

宜昌开发区管辖面积54.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这些土地多为平地,适宜于开发建设。

(五)良好的服务环境。

宜昌先后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的20座城市之一,被浙商评为十佳投资城市和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六)可靠的人力保障。

拥有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每年经严格培训的各类学生近十万人。

拥有710、502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单位、三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为工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七)优良的产业生态。

已经形成了磷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主导产业,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基地。

聚集了全国500强企业——宜化集团、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锯片生产基地——黑旋风锯业公司、全国最大的麻醉药制造商——人福药业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涂镀板生产企业——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唯一全系列、最大型插齿机的生产商——长机科技公司等一批优强企业。

(八)优惠的服务政策。

实行零干扰、零障碍服务,为客商提供免费全程代办服务,让您省时、省钱、省力。

对投资开发区的项目,提供各项产业扶持和奖励,降低投资者的用地成本和其它生产经营成本,形成了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氛围。

第七条目标前景3年内,全区装备制造、精细化工2个产业主营收入将分别达到1000亿元;三峡全通、宜化2家企业的主营收入将过500亿元,兴发、南玻、三新磷化等企业的主营收入将过100亿元,同时还将崛起一批“10亿元企业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