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练习题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A.开展了土地改革B.实施了“一五”计划C.进行了三大改造D.发动了“大跃进”2.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到的信息是()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等各行业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3.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有()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青藏铁路全线通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广大农民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来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
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主要得益于()A.苏联的援助B.良好的工业基础C.土地改革的完成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同步练习01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选择题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在:()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交通运输业2.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党提出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好比是一只鸟,既有一个主体,又有一双翅膀。
“一双翅膀”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么“一个主体”应该指的是:()A.进行抗美援朝,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B.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实施“一五”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制定共和国宪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4.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5.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二、非选择题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的创办者是谁?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初萌芽是在什么时期?(2)认真分析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说说该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感慨反映出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面对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开始了工业化的建设,使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word整理版。
工业化的起步习题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课堂练习选择题1、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5、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B.核潜艇待命出发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8、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9、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0、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11、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随堂练习
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公民经济的()A.土地改革计划B.三大改造计划C.第一个五年计划D.分三步走的战略计划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我国第一个飞体制造厂是在()A.沈阳B.长春C.上海D.北京3.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很多梦想成为现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 指的是()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郑州黄河大桥4.拟订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在()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磋商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种类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实反应人民利益的宪法形成于()A. 1949 年B. 1952 年C.1954 年D.1984 年6.新中国成立前夜的基本国情是()①农业生产落伍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困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A. 1951 年B. 1952 年C.1953 年D.1954 年8.以下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获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企业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9.我国有史以来,真实反应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A. 1951 年B. 1952 年C.1953 年D.1954 年10.依据右图信息判断下边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生产飞机的地方B.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生产汽车的地方C.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生产机床的地方D.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生产火车的地方二、列举题11.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筑的有名的公路。
三、资料剖析题12.阅读以下资料:右图记述的是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请依据有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八下历史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1.辽宁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7月20日,我国最大的一座炼炉——鞍钢九号高炉,练出第一炉钢水。
与上述成就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大改造D.建立经济特区2.它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这反映的历史大事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手工业合作化运动C.国有企业改革D.第一个五年计划3.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C.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D.第一届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4.如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5.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
这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推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完成D.改革开放的深化6.据统计,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业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
材料表明我国()A.重工业处于优先发展地位B.工业布局日趋合理C.“一五”计划推动民生不断改善D.工业落后的面貌已彻底改变7.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这一转变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得益于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8.石家庄市1953年全市在职职工人数为81067人,1957年达到182188人,与1953年相比增长百分之五十之多。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工业化的起步》一、选择题1.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在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中,不适合采用的是( )3.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解放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时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时4.小青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6.(2012·河南模拟)面对愈演愈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全球许多经济界人士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工业。
回顾中国工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侯德榜先生的研究使近代中国制碱业走在世界前列C.近代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通过“实业救国”,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D.通过1953年到1957年底进行的“一五”计划,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
“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随堂练习附答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班级:姓名:●作业导航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及落实情况。
2.知道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于()A.1950年B.1952年C.1953年D.1957年2.我国第一个生产汽车的工厂位于()A.十堰B.长春C.上海D.沈阳3.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孙中山领导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第一座长江公路铁路大桥建于()A.南京B.武汉C.九江D.宜昌5.下列对1952年时我国的工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已经恢复到了中国历史最高水平②工业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③人均钢生产量远远落后于美国,但比印度略高④工业生产的人力、技术和资源基础较好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D.①③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和尽快地恢复发展经济7.对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很大援助的国家是()A.法国B.苏联C.波兰D.加拿大8.下列对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积极意义的评述,正确的是()A.使我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D.交通事业的发展结束了青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二、综合题9.请列举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10.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新中国的性质是什么,这部宪法是什么性质?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产量比较表产品名称单位解放前最高产量1952年产量纱万吨44.5066.59原煤亿吨0.620.66原油万吨3244钢万吨92.30135.03发电量亿度6073.02材料2 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幅度钢535万吨296%煤1.3亿吨96%原油146万吨235%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1反映出来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什么?(2)综合两则材料,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信息?★12.结合所学,你分析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能够超额完成的因素有哪些。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含答案】
历史八下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53~1957年,中国工业增长率为18%,其中钢产量增长率为31.7%。
这期间,中国工业及钢产量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人民公社的成立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A. 经济特区的建立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市场经济体制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政治协商制度4.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的有()A.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B. 武汉长江大桥C. 青藏铁路D. 鞍山钢铁公司5.“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以上条文引自()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观察如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如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B. “一五”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都有重要成就C. 重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在东北D.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A. 农轻重比例协调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 重点培养建设人才D.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八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双休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选择题1.(2014·山东泰安·21)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2.(2014·广西钦州·9)我国在“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3.(2014·江西省·7)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4.(2014·广东揭阳·1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期间5.(2014·浙江绍兴·9)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6.(2014·山东临沂·13)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
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7.(2014·贵州黔东南·10)10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部门工业农林水利运输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其它投资比例58.2% 7.6% 19.2% 7.2% 7.8%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由此可见我国()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2014·福建莆田·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作业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作业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是在()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7年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3.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大庆油田建成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京广铁路建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世界屋脊”西藏从此有了公路与祖国内地联系,始于()A.西藏和平解放时B.“一五”计划完成时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A.东北工业基地B.沿海工业基地C.华北工业基地D.西北工业基地6.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进时期7.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双十协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8.右图文件的制定机构是()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9.下列哪一项内容不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A.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二、非选择题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主席1954年6月14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的一段讲话。
请回答:(1)毛泽东的话反映了什么现状?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什么措施?(3)该措施的落实对以后的经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题 (有答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一、填空题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从1953年至1957 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选择题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B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6.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B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D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8.“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B )A.1950—1955年 B.1953—1957年C.1953—1958年 D.1952—1957年9.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D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10.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时值( C )A.改革开放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23-2024学年初中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后作业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了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总路线。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其中的“一化”指的是()A. 农业合作化B. 苏联化C. 现代化D. 工业化2.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中国漫画。
图中士兵对着被折断的炮口说道:“让我们的矿山工厂歌唱!不许你们这些家伙怪叫!”(US是美国的简称)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大力发展工业以巩固国防B. 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基本好转C.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D. 重点放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是()A. “一五”计划B. 三大改造C. 文化大革命D. 改革开放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5.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A. 实行土地改革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
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是()A. 苏联的帮助B. 党的正确领导C. 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D. 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7.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八年级 历史 下册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练习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一五”计划完成后、人民生活亟待改善、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文化建设、农业化建设、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大量进口美国钢铁和机器设备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D、西南地区、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C、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A、1949B、1950年C、1953年D、1956年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C、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人民民主共和性质D、联邦共和性质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毛泽东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请回答:(1)这首词倾注了毛主席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写作之时,我国出现了什么高潮?(2)“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什么桥?(3)“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使之变为现实的是什么工程?1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4)该文献主要规定了什么问题?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选择题:1—10 CDCAC BBCDB11(1)社会主义建设(2)武汉长江大桥(3)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水利工程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
5、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
年
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D黄浦大桥
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
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9、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A、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着手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大量进口美国钢铁和机器设备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1、右边的文献出自:()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
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慰问“一五”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材料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该文献主要规定了什么问题?
2、阅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的表格
(2)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
(3)你认为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属于人民。
2(1)工业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
(2)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研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⑤武汉长江大桥
⑥川藏、新藏、青藏公路
(3)党的正确领导,党和国家制订了正确的政策,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