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技术测量-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巩固课程教学的内容,熟悉有关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方法。
2.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调整使用知识。
3.会选用和使用常用测量器具,具备对零件的典型几何量误差的基本检测能力和应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验证所学理论、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检测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该领域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按时前来实验室,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实验指导书、课程教材、有关参考资料、笔及草稿纸,经登记、核实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测问。
4、进入实验室前须搞好个人卫生,并换拖鞋入内。
除必要的书籍和文具外,其它无关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
注意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5、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爱护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
对违反上述规定而造成事故和损失者,将按学院有关制度处理。
6、实验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若不能完成应及时申请延时或另外安排时间进行。
7、实验完毕后要清理现场,所用仪器设备须放回原处,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三、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记录详细、整洁,数据基本准确,测量报告填写规范,思考题回答正确。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要写明经过哪几个步骤。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实验类型:课内实验学时:8 (其中:实验学时:8考试学时:0)学分:().5开课单位: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光机电一体化(试点班)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实验教学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和几何量检测的基本技能;2)使学生初步具有机械设计的精度设计能力和质量检测能力。
2、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2)理解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3)掌握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及粗糙的选用、标准:4)掌握几何量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验一:用投影仪测量零件几何尺寸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2.掌握用投影仪测量小零件线性尺寸和角度的方法实验内容:用投影仪测量小样板的线性尺寸和角度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投影仪、小样板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实验二:用卧式测长仪测量轴套内、外径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卧式测长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2.掌握用测长仪测量尺寸的方法、步骤实验内容:用测长仪测量轴套内、外径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卧式测长仪和被测零件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实验三: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中径和螺距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特点2.掌握外螺纹中径和螺距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螺纹中径误差和螺距误差的测量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工具显微镜、试件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实验四:径向圆跳动的测量实验目的和要求:3.加深对跳动误差和公差概念的理解4.掌握圆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百分表、表架、中心架、试件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实验五: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光切显微镜的结构和测量原理2.掌握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实验内容:表面微观不平度Rz的测量主要仪器设备:双管显微镜、试件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实验六: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牙型半角实验目的和要求:3. 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特点4.掌握外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螺纹牙型半角误差的测量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工具显微镜、试件所在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课内实验:考核性质:考查课成绩评定办法:每个实验项目按四个方面考核,实验预习(占15%),实验操作(占55%)、实验报告(占20%),实验纪律(占1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大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加工、现代模具设计、船舶内燃机制造与维修、舰船动力机械与装置、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学制:3年学时:68 学分:4编者:李彩霞一、课程目的与任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础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术,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精度设计的基本步骤、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
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
3、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4、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调整和使用。
5、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二、课题和课时分配表(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表(二)实验项目及时数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绪论本章要求了解精度设计的原则方法,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机械精度设计概述,机械精度设计原则,几何精度设计的主要方法,标准化。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难点:机械精度设计的原则。
实验一:测量的认识。
了解测量的基本常识,认识常用的测量器具。
课题二、基本几何量精度本章要求掌握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会进行形位公差项目的标注。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基本概念,有关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几何参数误差。
2、几何参数误差的项目、评定及形位公差标注: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3、几何参数公差数值标准:尺寸公差系列值,形位公差数值系列,表面粗糙度数值系列,几何参数公差标准的应用;4、形状、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独立原则,相关原则;5、公差值的给定方法: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
工程认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本课程围绕机械产品机械精度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及测量技术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目标1:掌握互换性、几何量公差、标准化以及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并能准确查用有关技术标准。
掌握有关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术语、定义、内容和特点,初步具备零部件公差识别、分析机械结构及零件精度的能力。
目标2:研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之间的关系,掌握公差原则的定义、公差要求及其主要应用场合,掌握键、螺纹、滚动轴承、渐开线圆柱齿轮等常用结合件的精度设计及表达方法,并用互换性标准化语言正确呈现精度设计要求。
目标3:掌握测量基本概念,了解测量器具、测量方法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能够拟定孔轴尺寸误差、几何误差及齿轮精度的测量方案。
目标4:具备孔轴尺寸误差、几何误差及精度测量并收集分析测量数据的能力,能够判断零件的合格性,理解技术精度和经济精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备注:“学生学习预期成果”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可以用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描述预期成果达到的程度。
四、课程考核五、评分标准作业成绩评分标准实验成绩评分标准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于雪梅.《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主要参考书:[1]李倍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楼应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704课程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英文名称:Exchangeabi1ityandMeasure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工程制图、金工实习一、课程简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可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所从事的模具(铸造装备、焊接装备)设计、模具(铸造装备、焊接装备)制造等技术提供支持。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贯彻现行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几何测量等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差与配合应用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内容1.导论(1)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地位。
22)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概况,了解优先数及优先数系。
3.孔轴的极限与配合(1)理解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和定义,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的内容。
(2)熟练掌握标准公差及孔、轴基本偏差的内容及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选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1)理解形状公差和误差、位置公差和误差的基本概念,了解各个项目公差带的特征,了解公差原则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5.表面粗糙度(1)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高度方向的评定参数。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及检测方法。
6.长度测量基础(1)理解关于测量、尺寸传递、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2)掌握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和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3)了解函数误差处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及方法。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综合课程设计B1
《综合课程设计B1》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0451003 学时/学分:2周/4学分一、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设计软件,有限元法及其应用2、后续课程:气体动力学,火炮设计理论,炮架及火炮总体设计(四)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设计软件,有限元法等课程学习之后的一个实践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对火炮身管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火炮身管的绘制方法和强度计算,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法等课程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法等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所面临的实际工程问题。
3)能够对所指定的设计题目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有限元强度计算。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 课程设计内容每人一个题目。
设计要求:1)用AutoCAD绘制出加农炮身管图并标注尺寸2)用AutoCAD绘制单元网格图3)标注单元参数节点号4)分析单元载荷和约束5)按要求编写有限元计算数据文件6)撰写说明书7)通过答辩完成形式:设计任务书一份,设计说明书一份。
2.课程设计安排本课程设计学时为2周。
第1周: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方法,准备资料,绘制产品图、标注尺寸;分析设计任务和相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2周:划分单元网格、添加边界约束条件、编写数据、撰写说明书,参加答辩。
四、指导方式根据课设指导书提出设计要求,通过随时答疑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做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
2.考试方法: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3.课程总成绩:最终答辩、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态度、提问、独立工作能力等)成绩的总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机械类专业课程提供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及其测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互换性和公差的基本知识,包括:孔轴极限与配合、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形位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概念、应用和检测方法。
(2)测量技术基础的基本概念、测量器具和检测方法等。
(3)学习典型零件的互换性:轴承、螺纹联接、齿轮等。
本课程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测绘基本技能。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孔轴配合为研究对象,围绕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精度设计,讲授互换性与公差和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典型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
实践环节以尺寸测量实验、形位误差测量和表面粗糙度实验为主。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机械专业大学生掌握互换性与公差的以及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一定的机械零件检测技能,将精度设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并能够将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精度设计理论中。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开课依据:对毕业要求的能力支撑矩阵。
本课程是培养本科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电控制等领域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达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能力矩阵1.4、1.6、2.1、2.2、2.3、2.4项要求见下表。
- 1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孔轴配合的互换性、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及选用。
(1)孔轴配合的互换性本模块内容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孔轴配合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孔轴配合的国家标准,重点讲授广义孔和轴的基本术语、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的概念;讲授形位公差和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形位公差的评定和检测方法;讲授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和评定方法及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武器发射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扮演着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角色。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武器发射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学大纲设计的核心原则。
学生应该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武器发射原理、设计和优化等相关知识。
同时,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亲自操作和实践,掌握武器发射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测试等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武器发射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课程设置针对武器发射工程的学科特点,教学大纲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课程:1. 武器发射原理与设计:介绍武器发射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动力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相关知识。
重点讲解武器发射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弹道学:讲解弹道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弹道轨迹、弹道稳定性和弹道修正等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弹道分析和计算能力。
3. 发射系统工程:介绍武器发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发射装置、引信和控制系统等。
重点讲解发射系统的设计、测试和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 仿真与优化:介绍武器发射系统的仿真和优化方法,包括数值模拟、优化算法和参数优化等。
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仿真和优化能力。
5. 安全与环保:讲解武器发射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包括爆炸安全、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等。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武器发射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大纲应明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
理论讲解是基础,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在后续课程和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基础理论,掌握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
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将来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让学生熟悉有关公差配合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具有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关公差配合选择应用的能力。
3、让学生熟悉技术测量基础知识,了解主要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 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等;后续课程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教材选用:廖念钊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最新版2、教学参考书:重庆大学等校合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年6月;李柱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七、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方法是决定施教效果的主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能力的形成是通过本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来实现,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外练习和考核。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执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态度决定一切。
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勤字当头,善于思考,知难而上。
由于课程内容的前后关联性较强,故从学习一开始就要弄清每个知识点,不留学习死角。
就学习方法而言,及时的预习、复习、做题是至关重要的。
巧用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01013101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31016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0 实验:10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装备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机械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机械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机械电子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许多方面。
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使学生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各种结合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基础知识。
3.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设备维修等工作中能够合理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机械设计的原则等。
2.本课可与《机械设计》同时进行,相互配合、但最好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前完成教学,以便于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为其它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有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3.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基础,掌握一般的测量技法等。
(三)实施说明1.各部分内容在重点、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要求(1)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部分:理解并掌握尺寸、公差、偏差以及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熟练掌握尺寸公差带的定义以及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了解配合公差带的定义及配合公差带图的画法。
理解并掌握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与特点。
掌握基准制的概念及选用原则。
熟练掌握基本偏差代号、公差带代号、配合代号。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202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
学问在后续课程和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
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协作的基础理论,驾驭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
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将来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3-5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育目标有肯定的对应关系)
1、使学生驾驭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差协作的术语和定义。
2、使学生熟识有关公差协作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具有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关公差协作选择应用的实力。
3、使学生熟识技术测量基础学问,了解主要测量工具的原理和运用, 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实力。
1
四、课程进度表
2
(二)实践教学进程表
3
五、成果评定方法及标准
六、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看法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632004
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0 实验:4 上机:0
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互换性性测量技术是武器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选修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作为机械产品质量技术保证的测量和检验技术。
在培养计划中,本课程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度的承上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利用现代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解决较复杂的测量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现代测量方法和技术,能初步解决较复杂测量问题;
2、具有运用所学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的能力;
3、了解最新的国家标准内容。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的一般知识,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中所运用的国家标准;
2、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机器和仪器,不但要进行总体设计、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计算之外,还必须进行精度设计。
对加工的零件进行测量式检验,确定完全的零件是否符合设计时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学习选择公差、配合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正确标注方法,了解公差标准、基准概念、基本术语。
3、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及各级公差的应用;各种配合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条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关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辅助教学实验,确保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选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选修课程有工程制图、金属材料热处理、工程力学、金工实习等。
本课程将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孔、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安排习题课。
2、课后作业尽量安排在课堂解决,内容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等方面内容。
3、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掌握基本零件精度的测量方法,获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
1、考试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成绩汇总。
(七)参考书目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张玉、刘平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杨好学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邵晓蓉、曲恩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孙京平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及其他武器类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理论课及其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互换性、标准化及检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精度设计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1)互换性概述
2)标准化与测量技术简介
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重点:互换性的概念,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难点:互换性的概念
第2部分孔、轴结合的极限配合
总学时(单位:学时):12 ,讲课:12,实验:2,上机:0
具体内容:
1)基本术语和定义
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3)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4)一般公差
重点:
1)关于尺寸、偏差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其计算
2)公差带图。
难点:
1)基本术语和定义;
2)国家标准关于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和标准公差等级的规定;
3)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习题:
1)尺寸、偏差的计算;
2)关于配合的计算。
实验:
孔、轴测量。
第3部分形状和位置公差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6,实验:2,上机:0
具体内容:
1)概述
2)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3)形状公差带
4)位置公差带
5)公差原则
7)形位公差的选择
重点:
形位公差的标准、公差原则
难点:
1)形状公差带
2)位置公差带
3)形位公差的标注
4)公差的原则
习题:
形位公差的标注
实验:
直线度测量
第4部分表面粗糙度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实验:,上机:0
具体内容:
1)基本概念
2)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及其选用
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4)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简述
重点
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2)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3)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简述
难点: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习题:
解释标注粗糙度代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