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文化系列之传统节日篇教学设计两课时-福州格致中学

福州民俗文化系列之传统节日篇教学设计两课时-福州格致中学
福州民俗文化系列之传统节日篇教学设计两课时-福州格致中学

福州格致中学

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成果观摩课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设计

〔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

授课教师:刘晓桦指导教师:张燕翎、廖德和

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二《旅游规划》班

授课时间:2012年3月21日上午第3节

授课地点:高三(1)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提炼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观念。

【教研课题】案例分析中拓展视野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

2.难点:1、福州三坊七巷景区的开发潜力分析

2、厦门鼓浪屿景区的保护系统规划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景区视频,引出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课件展示关系图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以“广东仁化丹霞旅游风景区”为例,分析景区的具体规划方法: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旅游活动特点分析景区规划的内容开发潜力分析

游赏系统规划

服务系统规划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保护系统规划

分期实施方案规划通过展示图片,应用材料,让学生理解景区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2、案例讨论:

A. 厦门的鼓浪屿景区:

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②保护系统规划

B. 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

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②开发潜力分析

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分别让两组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加以点评。

通过对三坊七巷开发潜力的分析和厦门鼓浪屿提出的保护规划,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扩散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课

通过3个景区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旅游景区的规划内容和方法,拓展学生视野。

四、课外拓展

学生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对鼓山旅游风景区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

选修3 旅游地理

撰稿教师:刘晓桦

授课教师:刘晓桦

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

程高二《旅游规划》班

课堂实录

背景:

《旅游规划》是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中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第一节内容。是学校的开设的选修I(B)的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开拓视野。

实录: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旅游规划的第二课时,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景区的风景。(视频播放丹霞1)。

[讲授新课]看完这个视频,大家觉得这个景区的风景怎么样?岩石独特,风景优美。那么,这么优美的风景,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提升它的品位和效益,这就需要对整个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那景区的规划是怎么进行的?(点)

首先,要对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然后对它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对它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根据定位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那么,旅游中的六要素我们上一节课已经讲过了,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帮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旅游的六要素包括哪些?(学生回答,提问或群答)食、宿、行、游、购、娱。

(板书)旅游的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安排设计好六要素,就可以对景区进行以下的具体规划。下面,(点)我们就以刚才视频中看到的丹霞山景区为例子,一起来学习一下景区的具体规划。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丹霞地貌?请大家一起来观看这段视频。(播放视频丹霞2)

(点)从这个视频中,我们简单的认识了丹霞地貌,我们知道它的岩层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丹字就应了这个红色,水平的红色砂砾岩,经过流水的塑造和重力的崩塌,形成巍峨独特的地形。那么,(点)对于这个丹霞景区的规划,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先对开发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规划,先来看开发条件分析的第一个景观资源的分析。

一、广东仁化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规划

1、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对于资源的分析、评价,我们在以前的课上已经学过了,(点)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来分析丹霞山的景观资源有哪些价值?大家可以根据

这几张图片并结合课本55页的图4.3下面的那段话,来分析一下丹霞山景观资源有哪些价值?

学生思考,教师板书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资源价值

提问2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讲完点)(点)(2)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丹霞山发展30多年以来,到现在已经开发了许多的景点, 并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

(3)旅游活动特点分析

这个景区的旅游活动特点表现为以节假日“一日游”为主,其中外国游客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4)开发潜力分析

第四个方面,板书 *开发潜力分析——

开发潜力可以从旅游的六要素进行分析:食、宿、行、游、购、娱。

不同的景区开发潜力的侧重点不太一样,对于丹霞山景区来说,它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潜力?(点)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提问3)丹霞的周边还有许多其它的景区,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与别的景区相连,开拓“游”的项目。游带动了,就自然会带动当地的“购”。

(点)同时丹霞景区中有一条锦江蜿蜒其中,适于开展水上漂流娱乐、登山野营、体验民俗风情等娱乐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丹霞山景区的开发潜力还是很巨大的。

(点)[承转]在对景区的开发条件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景区开发进行规划。

2、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1)游赏系统规划

在旅游的六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游”。所以,首先对游赏系统进行规划,拟出一个景区的主要景点、游览线路。在此基础上,规划其它五个要素:食、宿、行、购、娱,让它们更好的为“游”服务,这就是服务系统规划。

2)服务系统规划

3)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这六要素都规划好了,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次旅游活动的组织。

4)保护系统规划

每个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那我们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的措施。

(板书)*保护系统规划

对于丹霞山而言,经过了30多年的开发,随着游客数的不断增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应该要怎么办?(提问4)

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加强管理监督, 防止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

植被破坏——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营造风景林;

古迹被损——对被破坏的建筑和珍贵文物古迹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5)分期实施方案规划

根据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际投资能力, 在每个时期开发一部分景区。

以上,老师以丹霞山景区为例,介绍了景区规划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那么,实际上由于每个景区自身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举的例子,自己来规划一下两个景区。(点)

这两个景区,共同讨论的一个方面都是景观资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由于三坊七巷景区的全面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情,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们侧重于对它的开发潜力的分析。而厦门鼓浪屿景区是一个开发比较成熟的景区,但是随着这几年入岛人数的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规划这个景区的时候侧重于保护系统方面的规划。

我们分组来进行,我左手边的4组同学分析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我右手边的4组同学分析厦门鼓浪屿景区。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了解一下这两个景区的概况。(播放视频鼓浪屿、三坊七巷)

大家可以根据刚才老师分析的思路,结合视频和手中的第2页景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一会派个代表来阐述你们讨论的结果。材料中的图片如果看不清楚的,在幻灯片上也有滚动播放,大家可以看幻灯片。(图片滚动播放)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学生发言前图片关掉。

二、福州三坊七巷

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1)美学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名人、古建筑

中国古代、近代名人;明清建筑博物馆;名俗文化:花灯、纸伞、角梳、闽剧

小结:有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开发潜力分析

可以从旅游的六要素分析:

食:让传统美食与现代美食布局合理;

宿:民居旅馆;

行:人力车;

游:民俗文化怎么开发,比如说可以举办民俗表演;寿山石、花灯、纸伞;某些景区还未充分开发,可以继续开发;购

娱:水谢戏台、影视基地;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参观三坊七巷,“刘老根大舞台”在三坊七巷设剧场。

三、厦门鼓浪屿

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1)美学价值: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海滨浴场,亚热带的风光

(2)音乐家的摇篮

(3)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博物馆

小结:有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保护系统规划

(1)人多:环境破坏;限制上岛人数,实行通票:从8元到300元

(2)建筑:年久失修——危房;不荒废,建家庭旅馆——破坏了外观和内部结构。

(3)街边小摊:加强规范管理,制定法律法规,让鼓浪屿的景区地位更上一层楼,申遗成功。

[总结新课,拓展]

本节课我们通过3个景区案例的分析,知道了一个景区的规划大体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同学们可以根据今天学习的分析方法和思路,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景区,做两个方面的规划。我们在下一节课时进行展示和交流,也作为这一章节评价的依据。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

选修3 旅游地理

撰稿教师:刘晓桦

授课教师:刘晓桦

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

二《旅游规划》班

教学反思

《旅游规划》是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中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第一节内容。是学校的开设的选修I(B)的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开拓视野。

本节课本着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为原则,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理解复杂的地理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亮点是通过案例分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选取了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三坊七巷和鼓浪屿,激发学生的

兴趣;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提炼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贯彻了学校一贯提倡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如在让学生规划鼓浪屿景区和三坊七巷景区时,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分小组规划,老师归纳,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规划的几个方面,学生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材料分析,既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又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基本上会从几个方面规划一个景区,实现了原设计中的注重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节内容没有教材,因此在自己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处理不是很到位。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些问题的提出,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在最后几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提问的不够。针对这些问题,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2.师生地位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合作探究的获取知识。

福州格致中学2019年中考音乐特色班和体育特长生招生实施方案.doc

福州格致中学2019年中考音乐特色班和体 育特长生招生实施方案 福州格致中学中考音乐特色班和体育特长生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高中学校招生实施细则》的精神,我校今年将继续招收音乐特色班和体育特长生,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计划 招收类别名额音乐特色班30人(管弦乐、民乐)体育特长生25人(乒乓球6人、羽毛球4人、游泳6人、田径9人)音乐特色班及体育特长生招收专业人数比例可以根据考生报考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微调。音乐特色班为文科设置,独立编班,高中三年不再另行分班;体育特长生编入普通教学班,高二时可自主选择文科或理科。 音乐特色班办学的重要宗旨是组建校交响乐团,为高校输送艺术专业人才。目前学校交响乐团所需器乐种类有(1)管弦乐器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中音号、沙克管、打击乐(马林巴、小军鼓等)、钢琴(2)民族乐器类:笛子*、肖呐*、笙*、二胡、琵琶、扬琴、中阮*、柳琴、古筝、民族打击乐(排鼓等);以上带星记号的乐器属于我校紧缺乐器,建议考生可自愿选择标星号乐器作为第二专业。

二、报名流程 1.报名条件 (1)前提条件 福州市区在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级为良及以上,且符合下列音乐特色班或体育特长生报名条件之一。同时,报考音乐特色班和体育特长生时必须与学校签订承诺书,保证录取福州格致中学后,按要求参加专项训练和各类体育赛事及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如未按要求参加活动,学校将把该生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档案中,高考报名时先报考音乐或体育专业。 (2)音乐特色班报名条件 ①初中阶段获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艺术类(器乐、音乐)比赛个人项目一、二、三等奖、鼓励奖或集体项目三等奖以上的学生; ②初中阶段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演出; ③各类艺术考级5级及以上(含5级)。 ④鉴于我校交响乐团乐器种类需求及考生今后的升学前景,要求报考钢琴和古筝专业的考生须自愿选报第二专业,并签订学习第二专业的有关协议。 (3)体育特长生报名条件 ①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学生; ②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运动会各单项比赛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前六名的队员。 2.报名方式: (1)4月28日至5月5日,学生或家长可登陆福州格致中学网站“校务管理——招生信息”专栏下载报名表,或到福州格致

中学心理健康课优秀教案

《学会设计》 【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节日以其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人的思想,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学生对国外的节日提起来就滔滔不绝,非常熟悉,然而提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知之甚少,连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如何过这些节日,甚至还有人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有必要。难道我们祖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逐渐消失、成为历史吗?不!过节,在中国,不仅是互相联系的纽带、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还蕴含着及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而,我们的节日不是单纯的节日,还是文化传承的一条纽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记得这种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存在的最大意义。因而,我们有必要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这种文化长盛不衰!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小卡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入春节: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 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2)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 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3)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 (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 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语文基础知识90分,作文60分,卷面10分,总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小题1分,共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 ?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今者项庄拨剑舞,。(《鸿门宴》) 二.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3分,共45分)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封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等。 B.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 有封地。 C.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D.季父,指伯父,文中的项伯,是项羽的伯父。 3.下列对古代礼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祖,也称祖道、祖韨,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远行的人举行 的饯行仪式。 B.九宾礼,由九名迎宾人员立于殿上,依次传呼接引使者上殿。这是先秦时期外交上最隆 重的礼仪。 C.古人席地而坐,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部坐于脚后跟。而跪是仍呈坐姿,但臀部离开脚 跟,伸直腰板。跽,又称长跪,两膝着席而挺直上身。 D.拜,跪而以手触地,头不碰地;再拜,是又拜了一次,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 表达敬意。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 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执教者苏玉斌 课 时 1课时所属教材目 录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

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 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生:……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学生观看欢 度春节的画面 通过与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周恩来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故居为周恩来祖父与二伯父从浙江祖籍迁居淮安后,共同买下的东西两个宅院。两院中间有一块很狭长的空地,有隔墙和腰门相连。原来有房屋31间,其中东院共三进12间,西院三进19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西院北屋靠西的第三间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西院北屋靠东两间是周恩来读书之处,在这里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福州四中,福州五中,翠英中学物理1104-1105期中复习练习

2011-2012上学期模块测试例题分析1104 例1.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 图2-2所示.测得小球在A 、B 、C 、D 各点相对于O 点的位移分别为OA =8.20cm 、OB =17.49cm 、 OC =27.90cm 、OD =39.39cm ,则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有多大? 图2-2 例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3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数据,请你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它的 运动. 例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v -t 图线如图2-4所示,则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例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经过2s 时间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m/s ,方向与初 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平均速度为10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例6.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s ,它的速度达到3m/s ;然后做匀速运动,经 过6s ;再做匀减速运动,3s 后停止.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它的速度图象. 例7.如图2-7所示,a 、b 、c 为三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 恰好能射穿这三块木块.求子弹依次穿过这三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图2-4 图2-6 图2-7 图2-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实验中学林广寒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

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他?你眼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那个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人教(部 编版) 《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学情分析: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段高一化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卷

福州格致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段高一化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 (完卷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高铁列车的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其原因是铝合金() A、化学性质活泼 B.比纯铝熔点高,耐高温 C.质量轻,强度大,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D.在自然界的含量丰富,容易或者 2.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3.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正确的一组为() A.黄铜、生铁、液态氯化氢、二氧化硫 B.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氯化银、一氧化碳 C.盐酸、洁净的空气、硫酸铜溶液、蔗糖 D.水银、硫酸钠、石墨、食盐水 4要求只用一种试剂来区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亚铁、硫酸铝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钡 C.氨水 D.硝酸银 5、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铝、铁、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形成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常温下,三种金属均能在硫酸中钝化 C.自然界中,三种金属均无游离态存在 D.三种金属中只有铝用电解的方法进行冶炼 6、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C.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的碳酸钙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过滤 7.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a+、Mg2+、Fe2+、H+,则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A.SO42- B.CH3COO- C.OH- D.CO32- 8.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 A.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铝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氧化铝和热水 D.硫酸铝溶液和过量氨水 9.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在坩埚中灼烧 B.试剂X应具有氧化性 C.有机溶剂可选择乙醇 D.步骤2要用到分液漏斗 10、水体中溶解的O2对渔业养殖有重要作用。已知某水体中溶解的O2的浓度为6.4 mg/L,则1 m3水中溶解的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A.0.2 B.0.4 C.0.002 D.0.000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出现浑浊:SiO32-+CO2+H2O=H2SiO3↓+CO32- B.氯化亚铁溶液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氯化铁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Fe2++3OH-=Fe(OH)3↓ 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气体,因此可以用作发酵粉 步骤1 试剂X 步骤2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小学三年级用)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 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进节日: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个要求:同学们放学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这些节日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一讲我们不知道的一些过节的习俗。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试题

福州格致中学2015级高一学段第一学期质量评定 高一年级第五次月考英语试卷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祝考试顺利★(完型填空启用备用卷题号不同答题卡区域注意区别) 第Ⅰ卷选择题(共两部分,满分7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ost of us are highly aware of various channels through which we can obtain information on food safety. A majority of us have shown much __36___ in experts and authorities and taken a(n) __37___ part in science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such experts. __38_, we do not always form an accurate picture When there is __39_news about one brand, our trust in all brands or similar products tends to be __40___ . We would doubt not only the brand in __41___ but also similar brands when a safety issue (问题)_42___ in the news. At the same time,our purchase __43___ change as food safety incidents occur. We are becoming _44___ confident in domestic(国内的)food companies ,for they have done too little in publishing and sharing food safety __45__ so far. As a result ,we would turn to __46__ brands more often. Food safety incidents in China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we only have a very _47__ knowledge base on the issue.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re have been relatively _48__ measures and response system toward safety issues. Therefore, the __49___ in those countries are less likely to become over-panicked and form serious _50 about all brands. Food compan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r insights, listen to our voices, _51___ the opinions of experts and authorities ,hav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response _52____ various media channels, and __53___ information in time and face the public honestly. In addition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an independent third - party should have a role to play 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food companies__54___ in raw material selectio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流通) However, this might require several years and we still need to learn more about food __55___ 36. A. respect B.enthusiasm C. distrust D. confidence 37. A. slight B. broad C. active D. natural 38. A. However B. Consequently C. Meanwhile D. Furthermore 39. A. negative B. exciting C. detailed D. special 40. A. protected B. affected C. increased D. preserved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另从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XXX?你眼中的XXX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XXX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XXX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 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