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来了之通往九桥
小鸡不好惹(动画片续写)

小鸡不好惹(动画片续写)
从前,有两只黄鼠狼,一只叫瘦高高,一只叫胖乎乎,他们是俩兄弟,住在一个破房子里。
河对岸有了三只小鸡,分别叫胸大鸡、鸡小龙和小鸡丁。
胸大鸡爱睡觉,鸡小龙武功高强,小鸡丁知道很多东西。
黄鼠狼和小鸡们的战争从来没停止过。
有一天,两只黄鼠狼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挖地道到小鸡家捉鸡吃!两只黄鼠狼身着矿工衣,头戴矿工帽,往小鸡家挖去。
可是黄鼠狼没挖一会就挖着了小河,结果它们被冲走了。
好不容易过了小河,挖到了鸡小龙家。
黄鼠狼听到上面的喧闹声,赶快挖到地面上,可是见着了鸡小龙,它们的魂都被吓没了------以前它们可吃过鸡小龙不少苦头呢!它们没来得及钻回地下,就被打飞了。
“目标锁定-----小鸡丁!”胖乎乎喊。
它们上去一瞧,嘿!小鸡丁正看书看得入迷呢!黄鼠狼们冲过去。
“天赐我良机也!”瘦高高笑道。
话音未落,它们就掉到了陷阱里。
“先生们,忘了告诉你们,下面还有图钉哟!”小鸡丁在上面笑着。
黄鼠狼们痛的飞起来了。
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教训,还有屁股上图钉的刺痛,它们满怀信心来到了胸大鸡家。
可刚进屋,就被压扁了。
胸大鸡边吃爆米花,边看电视,还躺着,丝毫没留意到黄鼠狼的存在。
黄鼠狼被压在胸大鸡屁股下,大喊:“可恶的小鸡,我一定会回来的!”
哇!小鸡们好厉害呀!快点快点,演出开始啦!。
度米文库汇编之儿童必练绕口令《唧唧鸡》

度米文库汇编之儿童必练绕口令《唧唧
鸡》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机脊。
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
机疾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饥即唧唧。
南边来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北边来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
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也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
不知是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还是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喇嘛与哑巴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
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
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
喇嘛回家炖獭犸,哑巴嘀嘀哒哒吹喇
叭.table{border-left:1px #99ccff solid;border-top:1px #99ccff
solid} .table td{border-right:1px #99ccff solid; border-bottom:1px
#99ccff solid; text-align:center;font-size: 12px; color: #000000; line-height: 22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style1 {font-weight: bold} 绕口令相关推荐。
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下《九 朋友 冬冬读课文》 赛课教学设计_1

冬冬读课文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水平,实行情感渗透。
3、教育学生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知道朋友间应该怎样相处。
教学重点:1、理解12个生字,理解部首走之儿,会写 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冬冬有很多朋友,但是有一件事让她明白了丁丁才是她的真正的朋友。
是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冬冬读课文》)2、板书课题,齐读,并结合课题理解“读、课、文”三个生字。
(出示字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全文,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一边认真听一边看着。
2、想自己读读课文吗?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怎么办?(生说方法)。
(1)学生自己读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字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解决。
(2)数一数有几段?拿出铅笔在课文书上标出来。
(3)齐读课文。
三、认读新词,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水果卡通图。
每个水果后面都藏着一个词语宝宝,你会读吗?(抽生读——小老师教读——去掉拼音齐读)2、出示字卡。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送果子”游戏(用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3、出示生字:课文师请同笑这①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②“课、请”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与什么相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言字旁的字?(话语说谈)③出示“这”字。
理解偏旁走之儿。
(课、请、这三各字点一下变红色)???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孩子们真聪明,生字、词语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理解吗?接下来,请孩子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读后,请水准不同的学生分段读课文。
其他孩子认真听,当好裁判,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生评价)2、说得真好,指出了同学读课文的优、缺点。
那么,课文中的冬冬是怎样读课文的呢?指名说。
冬冬为什么越读声音越小?(板书:声音小)3、冬冬开始读课文时,同学们是怎么表现的?同学们为什么笑起来?4、听到几个同学笑起来,冬冬脸红了,再也读不下去了。
少儿口才可教案

一、了解呼吸与发声的生理基础1、呼吸:用肺部进行呼吸。
需要依靠肋间肌群、横膈膜、腹部肌群的辅助。
目的:使气息瞬间下沉,胸括瞬间张开,为讲话时的迅速、灵活换气打基础。
2、发声:用声带进行发声。
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发声的过程是呼气的过程二、气息训练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
1、吸气训练从容舒展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扩展腰背七分气,仿闻花香气自来。
吸气是发声的前提,吸气之后才能发出声音。
吸气时肩膀一定不要上抬,要保持双肩的平稳,胸部不要往上挺。
练习:手里捧着一束香香的花。
2、呼气训练气托丹田立于顶,调整双肋练技巧。
不僵不懈控制住,均匀平稳出缓慢。
呼气是为了发声,为了说话的,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气息是从嘴巴慢慢地吐出来的。
呼出的气息太快,气就没了,就无法发声了。
练习:1、吹纸训练;2、发出气声“s”,尽可能延长,用耳朵听自己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体会“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的感觉。
)三、发声训练“hei—ha—hou”要求:hei 声音送到一米处ha 声音传到教室的每个角落hou 声音穿过墙体,送到远方1、每个字之间要换气;2、声音响亮,双手叉腰,感受发音支点在腰腹部的位置;3、每次吸气时要张嘴吸气,腭垂(小舌)凉凉的感觉。
四、数字练习(练习时间:每组数字10分钟)1、数数1——10(单音节)每个数字之间换气,叉腰感受腰腹部,一口气只说一个字,吸气不能太多,当一个数字说完,要把刚才吸入的气用完。
2、数数11——20(双音节)每组数字之间换气,叉腰感受腰腹部。
(X X)双音节词语含有首音(第一个字)首音:饱满、有力3、数数21——30(三音节)4、数数101——110(四音节)5、数数1010——1110(五音节)6、数字问答:例如:1+1=?(单音节) 12+5=?(双音节) 26-1=?(三音节)提问之后要求快速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注意以上练习中的注意事项小故事: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它对狮子说:“你虽然很有力气,别的动物都怕你,可是我一点都不怕你,如果你不相信,我们就比试一下。
童话剧聪明的小鸡

童话剧聪明的小鸡童话剧聪明的小鸡一只小鸡在小树林里找小虫吃。
它的羽毛是金黄色的,有黑色的条纹。
小鸡在一棵小树边找到一只蚯蚓。
小鸡把蚯蚓啄成两段,分两次吞下蚯蚓。
唱到:“叽叽叽,叽叽叽,蚯蚓真好吃,小树林真漂亮。
”小鸡又低下头找虫。
小狼上(走得很慢,经常摇晃一下,经常使劲眨几下眼睛。
)小狼:“哎吆,疼死我了。
该死的树,也来欺负我。
”小狼撞到了一棵树上。
抬起一只前爪揉揉头。
用尾巴抽了几下碰它头的树。
小狼:“两天没吃东西了,看不清路,总碰头。
总爱发脾气,再找不到吃的,就要走不动了。
”小狼抹了抹眼泪。
小狼:“谁在唱歌?”小狼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四处张望。
看到小鸡。
小狼:“一只小鸡!”小狼又四处张望。
“没人看着它,哈哈,我找到吃的喽。
” 小狼一步步朝小鸡靠近。
小狼:“小鸡小鸡别唱歌了,哭吧哭吧,因为你遇上我了,我的肚子饿得都瘪了,我要吃了你。
”小鸡原地没动:“哎呀,小狼啊小狼,你可不要吃错了啊。
”小鸡瞪着圆圆的眼睛望着小狼。
小狼:“吃错了?吃错了是怎么回事?”小狼瞪着更圆了的眼睛望着小鸡。
小鸡:“我不是小鸡,我是为了吃小鸡才变成小鸡的模样的,你没看出来吗?我是小老虎,瞧瞧我的金黄色的毛,瞧瞧那羽毛上的黑条条花纹。
”小鸡转了个圈,让小狼看它的羽毛。
四处张望。
小鸡:“爸爸妈妈不在,伙伴们不在。
只有大灰狼在,真要吓死了啊。
”小鸡瞪着更圆了的眼睛望着小狼。
小鸡:“看清楚了吗?我的羽毛和老虎的毛一模一样。
”小狼:“看清楚了,你不是老虎就是老虎的亲戚。
我可不敢吃你,我吃了你,老虎爸爸老虎妈妈老虎外婆老虎外公老虎爷爷老虎奶奶都不会放过我。
”小狼瞪着不太圆了的眼睛望着小鸡,慢慢地向后退。
小狼的屁股撞到一棵树上。
停住后退,又瞪圆了眼睛。
“你怎么那么小?和我的一只耳朵一样小。
”幼儿童话剧《聪明小鸡笨小狼》幼儿童话剧《聪明小鸡笨小狼》人物:小鸡、小狼、小树场景:小树林小树或(旁白):深林里怎么来了一只小鸡呀,她来森林里做什么?哦,原来她在小树林里找食物吃呀。
儿歌

儿歌:《欢迎》
大树真好,小鸟飞上树枝筑巢,大树说:“欢迎!欢迎!”;大树真好,蜘蛛落在树叶上结网,大树说:“欢迎!欢迎!”;大树真好,我们躲在树下游戏,大树说:“欢迎!欢迎!”
我们一起说:“大树真好!”
《秋弟弟》
秋弟弟,吹口哨,吹得风筝天上跑。
秋弟弟,吹口哨,吹得树叶到处飘。
秋弟弟呀!秋弟弟,轻轻地吹好不好,
你看花儿全被你吹倒。
《秋天,到处走走》
秋天,到处走走——
风筝到天上走走,
一走走进云里头;
云到山上走走,
一走走进湖里头;
我到草原上走走,
一走走进画里头.
我爱上幼儿园
念念儿歌跳跳舞,
动动蜡笔画画图,
举起手儿数一数,
有趣故事读一读,
上学快乐又幸福!
儿歌:《心肝宝贝》
大拇哥,二姆弟,
中三娘,四小弟,
小妞妞,
来看戏,
手心手背,
心肝宝贝。
2024年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凤鸣山谷的故事》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奇妙的声音世界音乐故事会凤鸣山谷的故事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凤鸣山谷的故事情境,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亲切、安全、放松、愉悦的教学关系。
2.通过带有注意指向的“聆听”,初步建立音乐课堂常规,做到幼小衔接的自然过渡。
3.从生活经验与听觉经验出发,学生学会关注与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并能够用“高/低、强/弱、长/短”来形容不同声音的差异。
4.听赏《do re mi 之歌》,初步建立唱名与音高之间的“符号化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从生活经验与听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与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知道听觉的感受丰富而有趣。
教学难点:能够用“高/低、强/弱、长/短”来形容不同声音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 分钟)1.播放歌曲《do re mi 之歌》学生有节奏地走入教室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拍手律动。
2.播放音乐绘本《凤鸣山谷的故事》伶伦:同学们好,我是黄帝时期掌管音乐的乐官伶伦,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黄帝命我制作乐律。
因此我选取了一些材质上乘的竹子,制作了竹管,想吹出好听的声音,但是这些竹管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吹出的声音暗淡无色。
有一天,我来到了美丽的凤鸣山谷。
当我正在树荫下冥思苦想时,忽然空中传来了一阵美妙的鸟叫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在鸣叫,它的声音宛转悠扬,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强时而弱,时而长时而短,这样的声音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我高兴地拿起竹管,模仿凤凰的叫声吹了起来。
凤凰听到竹管的声音,兴奋地落到地上,一声一声地回应我。
于是,我每天都去山谷里聆听凤凰的鸣叫,慢慢地和它成为了好朋友,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旋律大师小九。
我经过长时间的对小九声音的揣摩和模仿,终于创造出了音律与乐器。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去美丽的凤鸣山谷找小九吧!二、凤鸣山谷的奇妙声音(10 分钟)1.山谷暗语引导语:凤鸣山谷的大门只为能听懂“山谷暗语”的同学打开,当老师说“3,2,1,行动!”时,大家要马上拿小手捂住自己的小嘴巴。
小爱小爱小鸡历险记

小爱小爱小鸡历险记
1、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只小鸡来到小河边。
小鸡在河边闲逛着,它看见河边的景色真美啊!小鸡正欣赏着美景,突然“啊呀”一声,小鸡掉进了一个大坑里,它用翅膀使劲的拍着地面大声呼救。
这时正在河里游泳的小鸭子发现了小鸡,它对小鸡说:“你别慌,我马上去找人来救你。
”小鸭子焦急地找呀找呀,正在这时,它看见了小猴子和大象,于是连忙对它们说:“快去救救小鸡,它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在小鸭子的带领下它们来到了大坑边,三个小伙伴想我们没有梯子要怎么救小鸡上来呢?大伙儿左思右想,这时聪明的小猴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大象你有长长的鼻子,你可以用你长长的鼻子抓住我的尾巴,我下去抱住小鸡。
”大家听了一致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按小猴的办法把小鸡救了上来。
这可真是有惊无险啊!小鸡和它可爱的伙伴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从前,森林里生活着一只毛茸茸黄乎乎的小鸡。
它从生下来,就在惊恐的气氛中生活着。
因为有一只大灰狼,也在这个森林里生活,一到夜晚,它就出来找吃的。
这天,小鸡心情很不好,于是趁鸡妈妈休息的时候跑出家门去散心,它向着森林深处走去。
大灰狼已经饿了三天了,饿的眼睛都绿了,它现在只能捉一些小动物,因为它已经饿得没力气了。
它听见有小鸡咕咕叫的声音,就躲进草丛中。
它看见小鸡一摇一摆走近了,就一下子扑了上去。
可是,它被石头碰倒了,摔进了小河里。
当它好不容易站起来,一抬头,看见鸡妈妈和鸡爸爸冲上来,用尖锐的爪子抓它的眼睛,它被吓跑了。
小鸡赶紧跑回家了。
从此以后,它知道做任何事都要以保护生命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