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级综合医院等级复评审标准解读及实施策略2012.3.23(2)

合集下载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置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 CM 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最新三级综合医院等级复评审标准解读及实施策略.3.23(2)【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三级综合医院等级复评审标准解读及实施策略.3.23(2)【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42)护理人员配置: 护士占卫技人员比例;一线护士占护士比例;护士 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例;病房护士与实际开放比例; ICU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例;手术室护士与手术 台比例等
(43)护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病人转移护理交接 记录;标本采集与运输规范;“危急值”报告和处 理流程
(19)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目标;方案;工作研究;工作措施;与科主任签 订责任书
(20)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和计 划;科室自评定向医院报告
(2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更新完善;六本台账(交接班、疑难、危重、 死亡、业务学习、差错登记本)
(22)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建立监控指标;过程管理;定期评价;改进措施; 科室沟通;医技科室征求临床科室意见;重点部 门与岗位工作人员职责
(31)急救设施和药品管理: 急救设备配置齐全且呈备用状态;设备调配制度
与程序;急诊通讯联络
(32)落实三级查房、规范诊疗行为: 制度齐全;住院指征明确;合理使用药品、血制
品、营养品等;病史书写规范;医患沟通
(33)手术质量管理: 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常规;重大手
术报告;定期评价手术质量;职能部门监管措施;
(44)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制订常规;护理记录;护士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并报告
(45)护理操作及常见病发症预防和处理: 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
病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46)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无违法、违规、违纪事件;不擅自开展三类医疗技 术;有全院性法律法规和执行记录
(47)院长管理责任制: 院长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领导班子每年两次专 题研究医疗质量与行政查房制度;总值班制度;医 院管理人员职业化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解读-2012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解读-2012版

二、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 症患者(★)
【C】 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 2.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 到及时救治。 3.建立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 定急诊科与120 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转接流程。 【B】符合“C”,并 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 【A】符合“B”,并 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有急诊与院前急救、院内各相关科室、 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急诊科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转诊患者 信息,院内相关各科室在患者收住入院前获取病历资料。
培训大纲
1、评审工作的意义 2、评审标准概况 3、评审工作准备原则 4、评审重点要求 5、评审标准细则导读
检查组工作要求
• 横纵交集,条块结合,寻找线索,追踪到底 • 追踪检查,随机问一个问题,全部串起来,涉及诸多部门、 制度、应急预案,形成PDCA环,现场进行多部门核实验证, 还要有记录,不符合即为D
按季度整理
KEY POINT(2)
• 实现:如何实现,如何具体操作要有详细记录, 并病历中要有对应记载(备案) eg:心梗临床路径
对应病程记录
KEY POINT(3)
• 改进: 要有监督自查 必须有改进措施,改进成果 必须有文字记录!
文书很重要!!!
监督自查
改 进 表 举 例
医护访谈(急诊科医护人员)
文档文件准备
• 要有条款要求的制度或规定或流程 • 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文档,要求红头文或汇编成册,有相应管理记录 • 执行部门也要有记录,如医疗核心制度: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 例讨论记录、交接班记录 • 科室要有质量管理方案、计划并组织实施,要有记录,详见科室质控 自查方案建议 • 建议选每月的病历质控(科室运行病历自查、病历内涵质控结果反 馈),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 建议选每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臵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 CM 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臵、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现场实地查看
科室设置、业务开展、技术准入、工作流程 床位设置、人员配备、人员资质、医护排班 设备完好、使用记录、安全防护、维护保养 制度落实、流程衔接、人员在岗、原始记录
4、人员座谈、访谈
对医院建设规划、计划知晓度 对医院宗旨、愿景与目标及功能与任务知晓度 全体员工参与医院管理、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 职工对“三重一大”信息知晓情况
(13)“危急值”报告管理: 制度;流程;记录;评估 (14)预防减少患者跌倒: 制度;预案;处置;流程;警示标志;自查记录 (15)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制度;预案;处理流程;自查记录 (16)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制度;流程;途径;记录;评估 (17)协助患方正确理解、选择治疗方案: 疾病防治、输血等知识宣教
(47)院长管理责任制: 院长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领导班子每年两次专 题研究医疗质量与行政查房制度;总值班制度;医 院管理人员职业化 (48)院科两级负责制: 每年院科签订目标责任管理文件,突出质量和安全; 院长定期召开科主任例会或职能部门联系会议,协 调工作;实行管理问责制;临床医技科室每月上报 质量自查表 (49)人力资源配备: 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及结构;院外聘用人员按规定注册
合计
医院管理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7
60
342
107
636
6
48
第七章共6节36条监测指标,用于对医院运 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2、评审分类指标构成
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 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四、应急管理 五、临床医学教育 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医院服务 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节 6 8 10 27 5 条 31 33 25 163 30 款 核心条款(★) 33 38 26 379 53 4 5 4 27 2
第六章
(50)卫技人员资质管理: 建立执业医师专业技术档案,并有考评;建立护士 专业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存有医师和医技人员执业 证、注册证等;临床医师结构合理,本科以上100%; 护士大专以上70% (51)应急管理: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有工作计划和规划;报告制度 (5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预案,及时处理各种事件 (53)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 制定集体决策制度;重大经济事件过程监控;重大 经济事件分级负责、跟踪记录和效益分析
(26)医院感染监测: 制定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导尿管 感染等控制措施;院感报告预案;院感监测设施; 院感现患率不超过10%;对突出问题的控制措施 (27)消毒隔离管理: 符合规范要求 (28)门诊质量管理: 制度、岗位职责齐全;首诊负责制;医疗文书管理 (29)急诊人员资质与配置: 急诊医务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科主任副高以上职 称;护士长主管护士以上职称;急诊医生护士符合 资质要求;抢救室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抢救设备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方法解析
1、院长总体汇报
评审专家、医院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到场 汇报内容:医院建设情况、迎评准备情况 评审分组情况,组长介绍 院方对接待人员分别引领
2、各类资料检查
医院法人登记、执业许可、诊疗科目注册 全院职工花名册、人员分类、技术职称 科室设置、中层以上干部聘任文件 党政班子会议记录 医院建设五年规划、三年工作计划、总结 大型仪器设备清单、配置分布 三年财务报表、职工工资奖金分配 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18)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质量、伦理、药事、院感、病案、输血和护理质 量管理委员会;条例;会议记录;会议频率(至 少2次/年) (19)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目标;方案;工作研究;工作措施;与科主任签 订责任书 (20)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和计 划;科室自评定向医院报告 (2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更新完善;六本台账(交接班、疑难、危重、 死亡、业务学习、差错登记本)
7、追踪方法检查
患者追踪法
跨越多个服务项目患者
当日手术、有创操作或特殊检查者
当日或第二天即将出院患者 急诊救治患者
工作环节追踪法
跨越多部门的医疗行为 各类信息传递、交接、记录
应急预案流程启动
8、日常统计学评价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七方面)
包括:资源配置、工作负荷、治疗质量、 工作效益、患者负担、资产运营、科研成果
5、理论技术考试
理论考:临床医疗、护理 技能考:各类操作要求与掌握 设备考: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等 急救考:心肺复苏、插管、静脉开放 管理考: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法律法规
6、医疗文书检查
病案质量:住院运行、终末,门急诊 各类告知:知情同意、授权委托 “六本台账”:交班本、疑难病例讨论本、危重病 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本、业务学习记录本、 差错登记本 各类检查检验报告规范、人员资质、签名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四、护理安全管理 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第六章
医院管理
一、依法执业 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 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四、人力资源管理 五、信息与图书管理 六、财务与价格管理 七、医德医风管理 八、后勤保障管理 九、医学装备管理 十、院务公开管理 十一、医院社会评价
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医疗技术管理 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九、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二、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三、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43)护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 重点部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病人转移护理交接 记录;标本采集与运输规范;“危急值”报告和处 理流程 (44)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制订常规;护理记录;护士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并报告 (45)护理操作及常见病发症预防和处理: 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 病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46)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无违法、违规、违纪事件;不擅自开展三类医疗技 术;有全院性法律法规和执行记录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精神科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十五、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一、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二、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三、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二十五、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二十六、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七、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重点疾病18类总例数、死亡例数、再入院数、
(30)急诊科室质量管理: 制度;岗位职责;规范流程;质量讲评 (31)急救设施和药品管理: 急救设备配置齐全且呈备用状态;设备调配制度 与程序;急诊通讯联络 (32)落实三级查房、规范诊疗行为: 制度齐全;住院指征明确;合理使用药品、血制 品、营养品等;病史书写规范;医患沟通 (33)手术质量管理: 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常规;重大手 术报告;定期评价手术质量;职能部门监管措施; 主动报告手术医疗安全事件
(4)投诉管理: 纠纷处置预案;专职接待部门及人员;投诉处理; 第三方调解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标本、给药、输血识别核对;术前 患者、部位及术式核对 (6)关键交接流程管理: 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 等病人交接手续 (7)腕带识别管理: 制度及使用情况
(8)急危重患者抢救: 执行医嘱;病史记录 (9)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术中、术后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 三方核查记录 (10)手术部位识别管理: 制度;标识 (11)手卫生管理: 监管;流程;记录 (12)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管理: 制度;标识;规范
(54)后勤保障管理: 水、电、气和物资供应满足医院运行需要;相关设 施设备台帐清晰;有节能降耗方案和指标;关键部 位和机房有警示标志;各类作业符合消防安全规范; 物资采购招投标进行;仓库管理和物资领用管理 (55)医疗废弃物管理: 有制度、规范、监管并有记录 (56)设备保养、维修: 有制度,并能更新;抢救用设备完好率100%; 有应急替代制度
(34)择期手术管理: 制度、流程;风险评估;手术方案;术前检查、 讨论、小结、告知及记录; (35)“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 监管、分析、反馈、制度 (36)麻醉病情评估: 麻醉前评估制度、流程、记录;术前、术后麻醉 访视记录 (37)重症医学科人员资质管理: 医护人员配置;技术能力;仪器设备使用熟练 (38)重症医学科收住病种和管理: 收治范围、标准、转出程序;“危重程度评分”
第七章
日常统计学评价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单病种质量指标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3、评审重点
(1)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管理: 预检、分诊管理;救治预案反应能力;重点病种 流程规范;紧急抢救及急会诊 (2)费用控制管理: 医保患者费用管理;药品占总收入比例 (3)患方知情权和选择权: 医患沟通制度;维护患者权益;各项告知;满意 度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