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
“一核五维,三全育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核五维,三全育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探索摘要: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是国家战略,已成为发展趋势。
国产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生态薄弱,直接影响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而Linux网络运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破解国产操作系统生态薄弱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自主可控、国家战略、网络操作系统、应用型人才Absrtact: self-control, home-made alternative is a national strategy,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The application ecology of domestic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is weak,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inux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ed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weakness of domestic operating system.Keywords: autonomous and controllable ;national strategy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applied talent一、探索创新的核心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牢教学模式、教学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网络学习平台五个维度,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强化“三教改革、一以贯之”,构建了“一核五维、三全育人”的Linux网络运维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图所示:二、构建“一核五维、三全育人”体系结构构建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
“三全育人”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思考——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收稿日期:2023-11-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 三全育人 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GJB1422520)ꎮ第一作者:徐明(1986-)ꎬ女ꎬ汉族ꎬ副教授ꎬ硕士ꎬ黑龙江齐齐哈尔人ꎬ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㊁项目管理ꎮ三全育人 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思考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徐㊀明㊀郝丽娜㊀曲梦露㊀赵玖香(齐齐哈尔工程学院ꎬ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㊀要]㊀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ꎬ构建 大思政 格局ꎬ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ꎬ实现高等教育 三全育人新局面ꎬ离不开专业教育主阵地ꎮ该文结合 新工科 理念ꎬ以应用型本科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ꎬ从 三全育人 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ꎬ提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ꎬ将 三全育人 融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ꎬ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ꎬ具备一定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科学素养ꎬ坚定今后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信念ꎮ[关键词]㊀应用型本科ꎻ三全育人ꎻ实践教学改革ꎻ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ꎻTU-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234-04ReflectionsontheReformPathofPracticalTeachinginAppliedUndergraduateCivilEngineeringMajorsfromthePerspectiveof ThreeComprehensiveEducationTakingtheCivilEngineeringMajorofQiqiharEngineeringCollegeasanExampleXuMing㊀HaoLina㊀QuMenglu㊀ZhaoJiuxiang(QiqiharEngineeringCollegeꎬQiqihar161005ꎬHeilongjiangꎬChina)Abstract:Highereducationisaprofessionaleducation.Constructinga"bigideologicalandpolitical"patternꎬintegrat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throughouttheentireprocessofeducationandteachingꎬandachievinganewsituationof"threecompre ̄hensiveeducation"inhighereducationcannotdowithoutthemainbattlefieldofprofessionaleducation.Thisarticlecombinesthecon ̄ceptof"NewEngineering"andfocusesonthecultivationofpracticalandinnovativeabilitiesforcivilengineeringstudentsatQiqiharEngineeringCollege.Fromtheperspectiveof"ThreeComprehensiveEducation"ꎬthecurrentsituationofpracticalteachingincivilen ̄gineeringisanalyzedꎬandapathforprofessionalpracticalteachingreformisproposed.Integrating"ThreeComprehensiveEducation"intopracticalteachingincivilengineeringcannotonlyimprovestudents'professionalskillsꎬbutalsoimprovetheirprofessionalskillsꎬItcanalsoenhancestudents'senseofpatriotismꎬenhancenationalprideandconfidenceꎬpossessacertainlevelofengineeringethicsandscientificliteracyꎬandfirmlybelieveinfutureworkinrelatedfieldsofcivilengineering.Keywords:Appliedundergraduateprogramꎻthreecompleteeducationꎻreformofpracticalteachingꎻpracticalability0㊀引言新工科 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ꎬ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ꎬ是创新意识养成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ꎬ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ꎮ为深入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ꎬ着重构建 大思政 格局ꎬ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ꎬ如何发挥全体成员ꎬ整合学校㊁企业等各方资源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ꎬ实现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1]ꎬ就成为新形势下各大高校共同面临的课题ꎮ随着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ꎬ各大高校纷纷从高校层面㊁院系层面探索 三全育人 工作ꎬ 三全育人 的实践得到一定的推进和发展ꎮ在新工科背景下ꎬ将 三全育人 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ꎬ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育人的作用ꎬ助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ꎬ从而提高育人工作质量和水平ꎮ1㊀ 三全育人 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一定实践能力㊁达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技术型人才ꎮ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之一ꎬ在实践教学中包括实习㊁课程设计等多个环节[2]ꎮ随着建筑信息化㊁数字化等的推进ꎬ社会对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ꎬ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中需应对的问题日渐突出ꎮ1.1㊀专业实践教学中全员育人作用不明显三全育人 中的 全员 是指育人主体ꎬ育人工作应由一个分工协作的团队完成ꎬ实践教学中育人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干部㊁专业团队等全体在校教职工ꎮ高校领导干部是育人工作的领导者和推动者ꎬ特指在高等学校从事实践管理的人员ꎬ他们的决策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起着领导作用和推动作用ꎮ部分高校忽视了领导干部在育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ꎬ导致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ꎬ虽针对实验㊁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标准ꎬ但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实体成果ꎬ缺少对 全员 育人成效的考核ꎮ专业团队是高校实践教学育人团队的主力军ꎬ由专业负责人带领下的专业课教师㊁辅导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等组成ꎬ部分教师存在机械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ꎮ由于实践教学各项制度中关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中 三全育人 的融入机制中缺乏相应的机制和考核评价ꎬ对于在实践教学中不开展 三全育人 的教师没有相应的约束ꎬ开展好的教师也没有相应的激励ꎬ这就导致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对 三全育人 落实不够重视ꎬ 三全育人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没有落到实处ꎮ1.2㊀全程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主线ꎬ将学生放在持续性的时间序列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ꎮ [3]专业实践教学 三全育人 中的 全程 育人是实验㊁实习㊁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各个阶段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覆盖ꎬ但对于当前情况ꎬ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达到专业实践教学育人全覆盖ꎮ在全程育人中ꎬ很多高校的专业实践教学按照不同阶段开展精细化育人工作ꎬ实践育人精力大多集中在衔接适应的大一阶段和就业发展的大四阶段ꎬ而对于夯实基础的大二阶段和全面提升的大三阶段往往未得到充分的重视ꎬ部分高校未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差异设计有差异的实践育人课程ꎬ实施有差异的实践育人内容ꎬ导致专业实践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技能提升ꎬ忽视了价值塑造ꎬ育人实效性还不足ꎮ1.3㊀全方位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现阶段 三全育人 在全方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拓展ꎬ但还有很多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ꎮ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仍存有不足之处ꎬ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待提升ꎮ随着 新工科 的不断推进ꎬ各大高校更加强调实践教学ꎬ并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实践教学的效果确实得到了提高ꎮ比如ꎬ重庆大学以首批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为契机ꎬ依托实验室建立了纵向贯通㊁横向融合的实验室实践育人工作体系ꎬ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验室格局ꎮ但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实践教学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ꎬ部分高校仍存在学生完成实验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操作情况㊁完成课程设计㊁毕业设计仅关注最终成果和生产实习关注学生是否出勤等情况ꎬ缺乏深入挖掘德育㊁智育等育人资源ꎮ2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育人核心要素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爱国㊁敬业㊁诚信和友善修养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㊁外化为自觉行动ꎮ土木工程作为工学类专业ꎬ专业团队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ꎬ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ꎬ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4]ꎮ对于专业实验㊁实践课程要求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ꎬ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ꎮ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ꎬ要增强学习的实践性ꎬ让学生亲身参与ꎬ亲自动手实践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通过专业实践等增加学生接触真实环境的机会ꎬ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引发深度思考ꎬ亲身体会 职业人 的责任和担当ꎬ将思政隐性教育传递的人生观㊁价值观内化于血液中ꎬ外化于行动上ꎮ专业团队(专业教师㊁辅导员㊁生涯导师等)在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实践课课程思政设计ꎬ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正面引导ꎬ真正达到 实践育人 的教学效果ꎮ3㊀ 三全育人 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㊀㊀基于以上原因ꎬ将 三全育人 融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ꎬ实现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ꎬ可以通过做到以下路径实现ꎮ3.1㊀加强学校 院系 专业三级制度建设ꎬ建立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在 课程门门有思政ꎬ教师人人讲育人 背景下ꎬ需要全体教师通力合作ꎬ共同承担起 三全育人 的责任ꎬ加强 三全育人 顶层设计ꎬ形成学校㊁院系和专业 全员育人 新格局ꎬ建立自上而下㊁齐抓共管的协作育人机制ꎮ学校层面需要制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ꎬ将需要达成的工程伦理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中ꎬ构建基于 三全育人 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流程ꎮ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实践教学激励机制ꎬ让学生提升技能的同时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ꎬ真正地发挥实践育人的实效ꎮ专业团队在专业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构建符合专业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ꎬ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奖惩机制ꎬ深入挖掘承担的实践教学育人元素ꎬ帮助学生懂得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等ꎮ比如ꎬ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落实 学生中心 ꎬ实现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ꎬ于2021年探索实施了学校--院系--专业三级管理的 生涯导师制(生涯导师制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出发ꎬ旨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㊁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ꎬ促进学生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并为之努力的个性化教育模式ꎮ) (图1)ꎬ构建全程化育人体系ꎬ实现 全员皆教ꎬ人人皆师 ꎬ让 三全育人 落地生花ꎮ生涯导师在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生涯指导内容ꎬ包含思想引导㊁选课指导㊁学业扶导㊁行为教导㊁心理辅导和生涯向导等指引性工作ꎬ促进学生学习适应性ꎮ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中ꎬ专业团队关注学生是否完成顶岗实践任务同时ꎬ将职业道德㊁工匠精神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ꎬ专业指导教师(土木工程专业生涯导师中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㊁现场指导教师和非专业生涯导师(土木工程专业生涯导师中不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ꎬ专业指导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针对学生顶岗实践给予专业性指导ꎬ同时将职业道德㊁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意识培养融入实践课程设计和实施全过程ꎬ非专业生涯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帮扶ꎬ帮助学生在专业实践学期尽快适应 职业人 身份ꎮ图1㊀专业实践团队育人体系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图2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3.2㊀明确实践目标ꎬ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ꎮ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ꎬ以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ꎬ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ꎮ(1)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ꎬ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ꎬ创新实验教学方式ꎬ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ꎮ比如ꎬ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特点和要求ꎬ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图2)ꎬ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㊁创新实践训练平台ꎬ实施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ꎬ注重创新设计能力㊁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ꎬ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ꎮ(2)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ꎮ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含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ꎬ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ꎬ建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基地ꎬ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和工程现场进行实践指导ꎬ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㊁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ꎮ比如ꎬ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联合相近专业成立建筑产业学院ꎬ为学生搭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ꎬ对接建筑全生命周期ꎬ结合企业特点ꎬ产业学院下设分部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ꎬ比如ꎬ与施工类企业成立施工部㊁与设计类企业成立设计部等ꎬ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ꎬ让学生能够实现真学真做ꎬ最终掌握测量放样㊁材料检查和编制施工方案等真本领ꎮ同时ꎬ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ꎬ强化和提升实验教学中心功能ꎬ逐步增加实验项目和实验仪器设备ꎬ从而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ꎮ同时ꎬ要加强实验教学改革ꎬ将企业真实的检测任务引入实验室ꎬ开展创新性实验㊁设计性实验和研究类实践教学ꎬ鼓励学生自主创新ꎮ3.3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ꎬ提升教师 三全育人 的意识和能力关于高等教育改革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有 改到深处是课程ꎬ改到痛处是教师 的论断ꎮ要想将 三全育人 很好地落实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ꎬ教师是关键ꎬ只有转变教师的观念ꎬ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ꎬ转化为行动ꎬ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育人使命ꎮ随着新工科的推进ꎬ要求土建类专业教师在新工科形式下需要把专业知识㊁技能与思政育人元素整合ꎬ并将其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ꎮ教师的育人意识㊁角度和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前提[5]ꎬ承担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同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ꎬ可以通过教研活动㊁观摩课和参加相关培训等与专业同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与成果交流实现ꎮ基于 三全育人 视域下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ꎬ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ꎮ(1)可以 引智 与 引产 相结合ꎮ一方面ꎬ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ꎬ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ꎬ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ꎮ重视对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ꎻ在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现有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管理ꎮ另一方面ꎬ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ꎬ通过企业专家㊁科研人员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ꎮ(2)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激励机制ꎮ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 重科研㊁轻教学 问题ꎬ学校应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㊁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ꎬ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向专业实践能力突出㊁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ꎮ3.4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设计ꎬ提升实践育人实效为了实现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ꎬ保证 三全育人 取得实质性效果ꎬ可以通过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 建设来实现ꎮ专业加强 课程思政 整体设计ꎬ建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ꎬ各类课程在专业育人体系矩阵中找到自己任教课程应达成的态度目标ꎮ对课程中的知识点㊁技能点与态度点系统规划设计ꎬ寻找态度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㊁切入点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ꎬ挖掘知识点㊁技能点背后的思政元素ꎬ通过知识点㊁技能点与态度点的融合ꎬ实现了思政元素与实践课程内容有机融合ꎬ解决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 硬融入 两张皮 的问题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从大一到大四开展38周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ꎬ组织专业团队挖掘实践环节的育人元素ꎬ力求得到较好的育人效果ꎮ比如ꎬ在新生入学开展的职业前瞻教育课程中ꎬ通过开展企业专家讲座㊁实践优秀学者引领等活动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爱岗㊁敬业㊁诚信㊁友善 的优秀个人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ꎬ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专业素养㊁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并重的新时代建设者[5]ꎮ在生产实习中ꎬ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ꎬ保证学生顶岗实践的工作任务与开展的教学任务精准对接ꎮ在讲述项目进度管理等实操教学环节中渗透 干一行㊁爱一行㊁专一行㊁干好一行的 工匠精神ꎬ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㊁精益求精的学习和工作作风ꎮ在毕业设计指导中ꎬ专业团队对学生提交的某一项目的计算书㊁建筑施工图纸㊁结构施工图纸和团队协作完成的汇报课件等成果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实际岗位的标准来要求ꎬ使学生日常学习符合行业企业规范要求ꎬ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负责的精神ꎮ此外ꎬ还应将工匠精神纳入考核评价体系ꎬ按职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ꎬ明确将 土木工程师职业素质 作为评价指标之一ꎬ引导学生重视对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调整ꎬ让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与明天的生存方式保持一致ꎬ使严谨的工作态度成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行为习惯ꎬ进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ꎮ4㊀结语三全育人 的融入与发展ꎬ对于土建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方向ꎬ通过深入挖掘专业实践课程中知识点㊁技能点背后的德育资源ꎬ将其与实践知识和技能融合ꎬ使学生在完成专业实践学习的同时ꎬ能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ꎬ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㊁明白工程伦理ꎬ能够具有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ꎬ真正实现知识传授㊁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ꎬ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ꎮ参考文献[1]余馀ꎬ张云怀ꎬ柴毅ꎬ等. 三全育人 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ꎬ2021ꎬ30(2):177-181.[2]徐明ꎬ郝丽娜.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22(2):137-139. [3]首都体育学院新形势下高校全员㊁全过程㊁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及路径研究"课题组ꎬ杨琬.新形势下高校全员㊁全过程㊁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及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ꎬ2018(10):55-58.[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 [2021-08-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5]蔡燕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ꎬ2020ꎬ33(1):95-98.。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现实、原则与路径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现实、原则与路
径
费天翔;谢凯
【期刊名称】《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3)1
【摘要】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
新时代为应用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断赋予文化育人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
因此,应用型高校图书馆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引,以当前图书馆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同时结合所属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积极学鉴现代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的文化育人资源、运行保障机制、实践活动业态以及外部依托环境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从而确保其能够有效践履文化育人的使命职责。
【总页数】6页(P90-95)
【作者】费天翔;谢凯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G641
【相关文献】
1.新时代职业院校文化育人体系的重构:现实、原则与路径
2.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生态圈”体系构建初探——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
4.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体系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为例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为例摘要:高校科创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应用创新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方向定位,科创育人则是其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环节。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团共建全过程育人理念下的育人思路。
通过搭建“党委+党支部+学生会+团支部”四级组织网络,建立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形成了“成员-社员-队员-队长”的人才培养路径,致力于优化育人组织建设,构建科创育人平台,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Path:Taking 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Chen Lifu1(1.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Applied innov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gives full play to its own disciplinary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actively explores and forms an education idea under the concept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joint construction by the Party and the League.By building a four-level organizational network of "Party Committee + Party Branch + Student Union + Youth League Branch", a four-in-one work plat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social practice + student association + volunteer service"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talent training path of "member to team leader" has been mitted to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and forming a 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model.Keyword: Applie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path;1引言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化经济化发展,面向现实社会当前迫切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的培养[1]。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唐俊;钟伟明【期刊名称】《艺术科技》【年(卷),期】2024(37)8【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促进民办高校进一步落实应用型改革。
方法:滇池学院不断推行改革实践,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应用型转型:一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四创融入”的双创育人模式和主体、目标、资源协同的产教融合双创育人路径,形成创新创业育人合力;二是建设“一主体两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同时建设教师、学生分类奖励的激励机制,构筑教师聘任、就业保障、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健全校内、校外互补的评价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双创育人制度体系;三是强化导向作用,建设双创实践校园文化。
结果:滇池学院的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起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
结论:应用型民办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变劣势为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唐俊;钟伟明【作者单位】滇池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38【相关文献】1.以众创空间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安阳师范学院众创空间建设与实践为例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特色的\"工科+管理\"双创模式——以广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3.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4.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以荆楚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5.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学生为中心 强化实践育人 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育人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首届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发言严国萍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文华学院首届实践教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院从十年建校向十年发展迈进之际,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的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认真总结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评建工作以来我院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我们应用型院校发展的重要性。
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对实践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新动态,认真分析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明确下一步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目标和思路,积极构建高质量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我院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扎实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分析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推进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强化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文华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多科性、教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适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在培养方案中必须要突出实践环节。
我们这里指的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课程实验、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我院2012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明确规定工科专业实践环节应该达到总学分的30%,文科专业实践环节应该达到总学分的20%,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2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的实践环节已经达到要求。
校企协同共创应用型本科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校企协同共创应用型本科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林海霞白向伟【内容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而校企多方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能为人才培养创造出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场所建设、到科研创新建设等多方有利条件。
并且校企协同共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协同;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GJJG36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海霞(1978.8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白向伟(1982.9 ),女,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讲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协同育人的途径。
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教育40条》中也明确指出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其中第27条指出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第28条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第31条指出要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
因此,校企协同育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基础的要求,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企业的深度融合。
本文将从校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校企协同共创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校企协同育人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
合理的体制机制能够激发校企双方的热情,保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正常的行使,为双方的正常交流、沟通提供保障。
因此,成立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参与。
学校和企业分别选派专家和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和委员职务。
凡是涉及专业建设相关的重要事宜,都要经过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方可实施。
企业也可以单独成立二级学院针对共建专业进行建设,企业选派行政人员任二级学院执行院长,参与学校的一切常规教学管理,学校选派行政人员任共建学院校方院长,负责与企业方全方面工作协调,并对共建学院的教学进行监督与管理。
协同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与出路
协同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与出路一、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应用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应用型人才具有市场就业需求饱和、实践能力强、学科结构合理等特点,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应用型院校在实践育人方面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分析应用型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二、应用型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1. 课程实践与实习机会不足应用型院校在实践育人中面临着课程实践与实习机会不足的问题。
部分院校的教学基础条件不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实践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实习机会也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部分专业的学生往往很难找到实习机会,甚至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很难进行实习。
2. 产学研合作不充分应用型院校与社会产业界的融合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型院校往往无法与企业和社会资源有效对接,导致实践育人的效果不够显著。
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不足,缺乏专业的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弱。
3. 教师及学生思想观念不合理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实践育人方面存在着一些思想观念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践经验和市场经验,很难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
一些学生对实践教学抱有消极态度,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应用型院校应加强与社会产业界的合作,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强与企业、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对接,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与企业合作,开设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提升。
2.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市场经验应用型院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市场经验。
建立健全的教研团队,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12345”实践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12345”实践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高文举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工作中所面对的新问题的研究,结合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试点的个案,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育人;共青团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环节,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即“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个平台”“四项机制”“五大措施”),拓展延伸三个“课堂”之间联系,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性黑龙江东方学院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建设为动力,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都适度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二、强化两大重点——突出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实践育人对于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实践育人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宽度”,更有“深度”。
一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连续15年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必修学分。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一、内容概要 (1)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3)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3)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5)4. 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6)三、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8)1. 教育理念陈旧 (8)2. 育人模式单一 (9)3. 资源配置不均 (10)4. 社会认知偏差 (11)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3)1. 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14)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15)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6)4. 改革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18)五、结论与展望 (19)一、内容概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过于追求学科数量和规模,忽视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所学专业的优势。
学生就业指导不足: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投入不足,缺乏针对市场需求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培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缺乏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未能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这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未能及时跟上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步伐。
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创新研究
JANUARY,2021/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ⅠSHIXUN YU SHIJIANTANSUO Ⅰ实训与实践探索Ⅰ实践育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教育方法的育人理念,是理论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路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把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有计划且科学的体系进行实施,进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一、高校实践育人内涵及价值定位(一)内涵高校实践育人是为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技能而创设的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社区、基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高校实践育人是高校实施的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高尚品格、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意识的综合性活动[1]。
高校实践育人是高校理论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二)价值定位高校实践育人的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和哲学价值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价值。
高校实践育人是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依托,承担着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重任,进而彰显独特的教育价值。
高校开展实践育人能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使学生更好融入社会;高校开展实践育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开展实践育人能使学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哲学价值。
高校实践育人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发挥实践育人导向功能、应用功能和检验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而改变传统的重技能轻素养的教育弊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辅助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哲学支持。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一)科学设计实践育人机制首先,依托多种合力构建实践育人机制。
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实践育人的动力来自于需求,即高校的发展需求;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的政策倾向、社会导向、市场需求等都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动力[2]。
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124同育人”为导向,涵盖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实践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某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进行了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然而,这些体系中基本都是针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展开研究,缺乏对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的研究。
1 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点,涉及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设计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四大模块。
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不能全面覆盖理论和实践教学;二是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内容和设备相对单一,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课堂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授课与生产实际脱节;四系迫在眉睫。
2 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实践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实践验证,将评价体系分为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四个方面。
(1)教学计划。
主要包括实践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授课教师情况等,包括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课程开设情况和学生参与情况等,以确保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2)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实践课程的相关资料、设备、仪器、实验场所、场地及其他可供学生使用的设施等,以保证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3)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实验课程的开出率、学生参与实验次数、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参加实验设备操作时间、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解答情况等,以保证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地方本科院校也肩负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主要应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对这类人才培养,德州学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模块建设,搭建以通识教育为支撑的厚基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结构;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现实践教学的多元化,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构建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巩固和强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努力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从全方位育人的立足点出发,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整体环境和良好氛围。
关键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德州学院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提出要“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引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操作或动手能力,其次要具有到生产一线实践的能力。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就社会需求而言,德州学院属于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我们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调整。
一、强化核心课程模块建设,搭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结构核心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
为保证核心课程模块的建设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好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2010年,学校专门组织社科部、大外部、计算机系、教育系、体育学院等相关教学单位,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制订了思想政治、大学外语、心理健康、体育等公共必修课程的改革方案。
同时,结合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专题讲座,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用实践活动、调查、竞赛成绩代替课程考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育、计算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能教育“四年不断线”。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实践教育则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立健全的实践育人体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
而构建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则是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制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实践教育的深入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问题提出在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和机制创新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虽然应用型高校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学生的育人工作,但在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碎片化、零散化,无法形成有机整合。
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中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机制和措施。
一些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育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急需对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1.3 研究意义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其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育人模式下应用型高校“三学期制”改革创新研究
实践育人模式下应用型高校“三学期制”改革创新研究于苗;魏玉娟;岳庆荣【摘要】实践育人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改革,而实行学期制改革是推进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与关键措施.“三学期制”源于国外,建构了“两个大学期十一个小学期”的学制模式.引入国内后,存在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人才培养方案亟待更新和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根据学期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围绕实践育人模式,以应用型高校“三学期制”改革创新为研究内容,借鉴我国重点高校实施“三学期制”的改革与实践经验,廓清基本思路,从整体规划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课程教学形式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实践小学期”的路径选择,进而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实施“三学期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与保障措施.【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40)003【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三学期制”;实践育人;改革创新【作者】于苗;魏玉娟;岳庆荣【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辽宁大连116052;辽宁师范大学教务处,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期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的关键。
我国高校的学制是学年制,如果按传统模式,一学年通常分为两个学期。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步开始探索在同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之外,增设一个小学期,形成“三学期制度”。
(一)实施“三学期制”的目的与意义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学期制变革的目的和意义* 李永东,李智兰.完善高校三学期制的建议——基于相关问卷调查的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4. 。
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党建引领的实践育人作用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党建引领的实践育人作用的途径作者:张宝阳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16期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立足区域经济建设,在社会前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中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密切党与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本文就将重点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党建引领的实践育人作用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党建实践育人途径1.应用型本科高校党建引领实践育人的意义尽管国家全面倡导和督促高等教育院校开展党建工作,但是现阶段,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党建工作仍存在一系列突出性问题,如形式单一化、内容单调化。
这也使得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失去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党组织活动漠不关心,工作自由散漫。
这种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形成,限制了广大党员干部发挥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摇篮,教职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成果。
普通民办高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高质量的生源不仅为高校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为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促进党建工作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的必要前提。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在践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只有建立健全的专项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实现实践育人目标方面的统筹规划作用和组织引导作用,形成完善且稳定的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全面开展党建实践育人工作,可以优化学生党支部的生活质量,调动学生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核心凝聚力与战斗力,进而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院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旨在将青年学生培育成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夯实国家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根基。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双德田禾彦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1期摘要: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并践行了培养目标,即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建构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作者简介:张双德(1968-),男,湖北应城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田禾彦(1967-),男,湖北宣恩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
(湖北武汉 43002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4-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
学校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构建并完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构建并完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由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协同育人视域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机制及内涵探究
河南教育高教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高校而言,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全方位、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在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变轨超车”,已成为一个绕不开的新命题。
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学设计,其核心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根据OBE 教育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机制和内涵。
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求。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承担着让理论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重要使命。
因此,高校引入OBE 教育理念,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视域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机制及内涵探究收稿日期:2019-09-01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大学教育回归的精品本科工程建设”(编号:2017SJGLX100)作者简介:李亚宁(1982—),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成型工艺和高教管理;杨波(1975—),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航空运输、绿色产品市场、高教管理;陈红海(1980—),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和高教管理。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该目标,应用型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体系,并不断创新机制,以提升实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1. 定位明确。
应用型高校应明确实践育人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实践育人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核心地位。
还应明确实践育人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实践课程、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
2. 课程设置。
应用型高校应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还应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实践平台建设。
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室、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和环境。
平台建设要与产业、企业进行紧密对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问题和挑战,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4. 导师培养。
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对导师的培养和引导,培养他们在实践育人中起到重要的辅导和指导作用。
导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5. 评价机制。
应用型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
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
1. 跟踪评估与反馈。
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育人跟踪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实践育人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实践育人体系的依据,及时修正和完善体系。
2. 实践育人的重要节点。
应用型高校应找准实践育人的重要节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和活动。
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可以开展集体军训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环境;在大二大三阶段可以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产学合作与校企对接。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作者:郭晓云尤钦民温东荣杨玉凤王海斌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21期摘要:學生是高校的主体,实践育人是高校的基本任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座谈、资料收集三种方式,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地方高校在实践育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然而依然存在着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包含完善实践育人制度、丰富实践育人平台、提升教师实践育人能力、提高实践资金投入等。
关键词:本科高校;应用型;实践育人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1-0046-04Abstract: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universities,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task of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special discussion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found out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prac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aspects need to improve, including perfecting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enriching prac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enhancing teachers' practical education ability, and increasing practical capital investment.Keywords: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applied; practice education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的人才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高校需要
构建和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和机制。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
新。
一、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
实践育人是应用型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
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课程设置: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
养相结合。
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创新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高
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建设:应用型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场所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实践
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素
养。
3、导师制度: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健全导师制度,设置专业教师或企业导师,为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实践知识
和职业发展规划。
二、机制创新
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创新机制,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1、奖励机制: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奖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
定和奖励。
通过奖励机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力。
2、评价机制:应用型高校应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通过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导师评估:应用型高校应建立导师评估机制,对导师的指导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及时调整导师团队的组成和指导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资源整合:应用型高校应通过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和平台。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
资源支持。